A. 娃哈哈总部地址在哪里
哇哈哈总部在杭州。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公司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在全国29省市建有58个基地150余家分公司,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30000人。32年来,公司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打造出一流的品质,先后投资100多亿元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360余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保健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8大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
宗旨:杭州娃哈哈童装有限公司秉承为孩子生产“健康童装”的宗旨,以“健康,舒适,漂亮”为产品理念,从童装的设计、面料的选择到童装的生产,各环节均严格执行欧美及国家有关环保要求,并在2003年1月24日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是服装业中通过认证的最年轻品牌。2006年5月娃哈哈童装又通过了“CQC生态纺织品”认证,确保娃哈哈童装与娃哈哈饮品一样成为广大少年儿童喜爱及信赖的伙伴。
B. 汇源果汁的 分销渠道
本报讯记者蒋杰升报道:当绝大多数饮料产品为抢占超市终端无果而终之时,新近惊闻汇源果汁却逆势而上——另创饮料分销新型渠道,计划在全国开设1500家果汁专卖店。如果汇源果汁贸然全面铺开专卖店计划,汇源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无疑是如何摆平专卖店新贵与分销商老大之间的关系?业内更多的质疑是汇源果汁抛出如此豪气干云的专卖店计划就能颠覆现行几乎固若金汤的饮料分销主流渠道?
汇源专卖店计划浮出水平
有关媒体日前披露,汇源果汁今年计划在全国开设1500家专卖店,主营汇源系列产品。旨在提高对果汁市场的占有率,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进一步提升汇源品牌,扩展地县级城市的市场网络。
消息显示,汇源专卖店将主要建在地县级市场,单店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大卖场附近。总投资额不是很大,经销商打款后,可以获得其货款6%的市场支持,经销商只需交纳5万元的经营权(5年)即可,和开一个超市差不多。
昨天,汇源集团一位张姓助理向记者表示,汇源果汁专卖店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专卖店主要在区县布点,以专卖店为主线,开发周边市场,目前只是处于初期阶段,暂时还没有就该计划在全国的实施做一个东西出来,暂时不作宣传,等过一段时间再作传达。
开1500家专卖店可能吗?
据这位张姓助理透露,不少专卖店店长是来自公司过往的分销商,在整个汇源的渠道规划之中,加盟专卖店将与以往分销商平行发展。当记者提到如何平衡专卖店渠道体系与曾经为汇源果汁分销立下赫赫战功的传统分销体系之间关系时,张姓助理以自己并不直接管理市场销售这块为由搪塞记者了事。
鉴于饮料这类快速消费品以专卖店渠道体系过往鲜见个案,业内人士无以具体评价。不过,值得反思的个案则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娃哈哈2000家童装专卖店计划。2002年8月,娃哈哈宣称当年在全国的专卖店开到2000家。结果听说娃哈哈童装专卖店最终只开了800家,不仅市场对此漫不经心,即便经销商也显得心猿意马。
资料显示,这家早年从山东移师京城的汇源果汁集团1998年才面向全国市场发展。在过去的将近12年中,汇源果汁虽在全国开办了24处工厂,并设立了270个销售公司,可是汇源果汁中心专卖店在全国仅发展了500多个。张姓助理昨天对记者坦陈,确实有经销商对此持不同看法,该计划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不过如何完善这一渠道体系记者不得而知,汇源专卖店计划会有什么独门秘技吗?
专卖店渠道适合饮料行业吗?
按照汇源集团的设想,开设专卖店是为了提高果汁的市场份额,张姓助理表示,发展专卖店体系比原有渠道有优势,因为他们有经验有资金有市场。
业内人士透露,饮料80%的销售份额来自传统渠道,20%来自直营渠道,对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而言,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超市、便利店、士多店几乎是饮料同行说一不二的共同终端,虽然也有小部分知名饮料厂商在一线城市开了展示品牌形象的旗舰店,但是相对而言汇源的做法无疑留下一连串的悬念——汇源期待专卖店渠道分销的收入占年度销售收入多大比例?专卖店分销价格与超市、便利店分销价格会有不同吗?对此,张姓助理没有正面解答记者的疑问。
业内人士分析,关键在于汇源的超市、便利店终端与专卖店终端价格体系是否取得动态平衡,如果专卖店价格高于超市和便利店,加上其购物的非便利性,专卖店的分销规模无法得以扩大;相反,如果专卖店价格低于超市、便利店,那么汇源的主流终端体系可能面临瓦解的危险。因此,汇源庞大的开店计划能否全面铺开仍然存疑。
(2004年的)
C. 创业板大消费有哪些股票,创业板
创业板大消费领域的股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食品饮料类:
- 酒类:如某些知名的白酒、红酒或啤酒生产企业,它们通常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 乳制品与饮料:包括生产牛奶、酸奶、果汁等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 休闲食品:如坚果、饼干、糖果等零食制造商,它们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医药生物类:
- 医疗器械与设备:涉及医疗诊断、治疗及康复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 生物科技与制药: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及中药生产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 保健品与营养品:提供健康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企业,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纺织服装类:
- 品牌服饰:拥有知名服装品牌的上市公司,通常涵盖男装、女装、童装等多个细分市场。
- 纺织原料与面料:涉及纺织原料采购、面料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为服装制造提供基础材料。
家用电器类:
- 白色家电: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 小家电:包括厨房电器、个人护理电器等细分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其他大消费领域:
- 旅游与休闲:涉及旅游服务、酒店管理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 文化传媒:包括影视制作、广告传媒、网络游戏等文化娱乐产业的企业。
- 教育与培训:提供在线教育、职业培训等服务的企业,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这一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请注意,以上仅为创业板大消费领域股票的一部分示例,并非全面覆盖。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应综合考虑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政策环境等因素,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