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奶品牌排名
根据品牌网借助大数据的统计方式,通过各牛奶品牌的销售数据、用户反馈及体验感受,综合计算得出的各牛奶品牌的影响力指数排名如下。其中前十名的为金典、特仑苏、旺仔、伊利、蒙牛、光明乳业、Weidendorf德亚、SANYUAN三元、圣牧、Anchor安佳。
五、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业务渊源始于1911年,是由国资、外资、民营资本组成的产权多元化股份制上市公司。公司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步确立以各类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乳品研究院、乳品加工设备以及先进的乳品加工工艺,主营产品包括新鲜牛奶、新鲜酸奶、乳酸菌饮品、常温牛奶、常温酸奶、奶粉、奶酪、黄油等多个品类。
❷ 济南佳宝牛奶订奶电话是多少 急急急急
您可以拨打114来订奶啊,不只订奶问路114也可以啊,祝早日订上你想订的牛奶.
“订佳宝奶,拨114!”近日,济南网通114联手济南最大牛奶供应商——济南佳宝乳业公司推出“114订奶热线”服务,泉城市民拨打114就可方便地订购本地的知名品牌——佳宝奶。
“114订奶热线”是济南网通继“114美食热线”之后又一便民服务新举措。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牛奶作为富含营养成分的饮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牛奶消费量的增多,如何拥有方便的订奶服务成为消费者与牛奶生产厂商共同的愿望。
为给泉城市民提供最方便的服务,济南网通114与济南最大牛奶供应商――济南佳宝乳业公司的合作推出了“114订奶热线”服务,市民如欲订奶佳宝牛奶,可直接拨打114,通过114的转接服务,市民可享受佳宝公司提供的预约上门订奶服务。“114订奶热线”的开通为购销双方搭起了方便的桥梁,前几天,家住泉城广场附近的陈阿姨就通过热线为孙女订购了佳宝的瓶装酸奶,陈阿姨说自己的小孙女特别喜欢佳宝的瓶装酸奶,可附近的奶点一直没有零售的,前段时间在济南时报上看见了“拨114,订佳宝奶”的广告,打过去一问可以订,就给孩子订了两瓶。陈阿姨称赞说:这个办法挺好,114不光好记还让人信得过,这样的订奶热线肯定更受欢迎。
“114订奶热线”的开通不仅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也为佳宝乳业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营销渠道,在近期该公司刊发的报纸及户外灯箱广告上都将“拨114,订佳宝牛奶!”为主打广告语,公司对于“114订奶热线”重视与欣赏由此可见一斑.
❸ 济南想订奶,佳宝和天山雪哪个好订哪种
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引入HACCP体系 生产放心牛奶
--------佳宝乳业以权威认证体系确保乳品安全
2004年春,"阜阳奶粉"事件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乳制品的安全问题引起媒体和老百姓的广泛关注,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维护产品信誉,保障产品质量,确保百姓健康"是每个乳品企业关心的头等大事。济南佳宝乳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通过HACCP认证,不但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而且取得了"国家级免检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QS认证食品"等一系列荣誉,被评为济南市市奶,成为老百姓真正放心的乳品。可以说,食品安全认证为佳宝乳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佳宝公司是济南市政府菜篮子工程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5亿元,年生产牛奶40万吨。目前,佳宝乳业的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液态奶前七强,是山东省乳品行业的排头兵。
HACCP国际体系认证是食品安全的可靠保证
佳宝乳业坚持安全为先、质量为本、预防为主、科技创新的乳品生产安全方针,严抓产品质量控制。近年来,过硬的产品质量不仅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尊重,也得到了国际乳品专家的一致好评。佳宝乳业以其在产品质量管理上ISO9001(2000版)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良好执行为依托,加之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实施精细管理的骄人业绩,被国际认证联盟(IQNet)授予"管理创新奖"。这个由国际认证联盟主席Dr. Fabio Roversi与方圆认证CEO联名签发的奖项,代表了国内企业管理的最高水平。
自2003年,佳宝乳业就以HACCP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进行生产,2004年初,佳宝乳业在山东省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HACCP国际通用体系的认证。HACCP是在欧美食品行业中普遍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良好卫生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的一个有效办法,也是食品行业质量认证的一个国际趋势,可以有效的解决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的把关问题。既是食品安全的可靠保证,又是一种简便、合理、专业性强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对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的监视和控制,大大降低了危害发生的概率。它把食品安全融入到了生产设计的整个过程之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终产品检测,使产品从土地到餐桌都处于受控状态。
佳宝乳业通过对产品的生产、分销和使用,对相关的危害、风险情况进行识别、评估,来决定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方法。识别危害并对其严重性进行评估;决定控制这些危害所需的关键控制点;针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详细规定操作可控的检验标准;建立和贯彻执行检验系统;检验未达标指标,提出修改措施;核实该系统的执行情况;汇集保存所有检验、修改措施的记录。产品销售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从原材料的选择使用、产品的加工生产到成品上市等。我们感到使用HACCP的优点就是:一个完全彻底的HACCP研究,可以识别直接影响一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因素,从而允许商品生产商最充分、有效地制定其技术指标,并将其分解落实。
国际先进设备是HACCP体系运行的良好平台
佳宝生产线全过程电子监控,实现了自动化大屏幕操作,自动化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动挤奶设备采用瑞典阿法拉伐鱼骨式"挤奶王",自动化的奶牛饲喂大厅集给食、给水、通气通风、喷淋、挤奶于一体;生产设备引进德国康美包、法国百利包、瑞典利乐枕、日本屋顶包等;斥巨资购进一系列的高科技检测检验设备。购进美国的DHI体细胞检测仪与B150牛奶成份分析仪,两台联机,可以随时了解牧场每一头奶牛的健康状况与产奶的质量,从而很好的保证了原料奶的稳定质量;由美国购进的抗生素含量检测仪,可以检测出16种抗生素,从而为佳宝牛奶的质量又加了一道防线;最新从美国购进的产品质量检测仪――FC细菌检测仪,可以在十分钟内对原料乳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染色,并检测出细菌的单体细胞数量,与传统的细胞检测(48小时检测出细菌菌落数)相比较,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与检测的准确程度,从而控制了原料乳中的微生物,严防了不合格原料流入下道工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为产品的新鲜赢得了充分的时间。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我们切身感受到:通过使用HACCP体系,佳宝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同时也认为HACCP方法并不是万能的钥匙,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提供信息,而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更好的控制所存在的可能危险则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换句话讲,关键在于操作人员是否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要求和管理制度,保证每批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可追溯性。同时,及时分析处理所得信息,做到预防为主。
通过认证并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始终如一、不折不扣的执行。佳宝乳业定期组织开展诸如"产品质量月"、"安全生产月"等劳动竞赛,通过这种长期的质保竞赛活动,加强对加工厂、奶牛饲养小区、收奶站、牧场、成品库、原料库等涉及产品质量的各个部门的检查管理,督促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实施HACCP体系使质量管理跨入崭新天地
在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实施HACCP体系的同时,佳宝乳业形成了三级质检结构。即成立品控中心,对整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及工艺流程进行严格监控,各生产厂成立质管科,各车间设专门质管员,对厂房、车间的奶源进厂及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检验,并随机抽样,严格操作规程、严格工艺流程、严格执行标准、严格规章制度。通?quot;品控中心-质管科-质管员"这三级质检结构,层层把关,关关监控。
加强对生产人员的管理。实行自控、自查、自检、自罚体系,提高生产一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必须坚守岗位,现场全程监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处罚由下而上,责任人及所在班组首先要自省,拿出对自己的处罚意见,逐级上报,得到主管部门批准后,全公司通报,如认识深度不够或处罚力度不够,要拿回来修改后重新上报,达到最佳效果为止。这就督促了我们的生产人员,时刻绷紧产品质量这根弦,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创新思路,改进工艺流程,改善产品质量。
佳宝乳业把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多年来,佳宝乳业始终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坚持"以质量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的产品理念。把简单的"质量保证"上升为完善的"质量管理",并强调了用户的满意度。
将质量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发现问题是水平,是责任心;解决问题是能力,是事业心;追求尽善尽美是最高境界",这就是佳宝乳业对产品质量控制工作的解释。企业要想不断做大做强,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产品质量不仅要形成一种制度,更要形成一种文化,把质量意识纳入企业文化,用文化陶冶员工,形成员工的思想观念,把质量意识真正溶入到每位员工心里。"诚信百年,质量为先,科技创新,争创一流"作为自己的质量方针,连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生命只有一次"等理念,一起作为公司企业文化一部分,通过悬挂标语、企业文化牌、组织劳动竞赛、岗位比武、质保竞赛等活动方式,每天对员工进行灌输。所有加工车间的员工,在每天早晨正式上班前,都要在车间前面集合排队,由车间主任带领,举臂宣誓"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把质量意识纳入企业文化、质量观念培植到企业理念中去,这是佳宝公司保持产品质量的一个长远规划。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断激发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改善产品的质量。
2004年8月11日,国家质量总局对全国部分乳品质量进行了抽查,在十个城市40家企业的100种产品抽查中,佳宝乳品荣登榜首,这标志着佳宝真正成为值得老百姓放心的品牌。
佳宝的渊源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不乏有饮用马奶、牛奶的记载,尤其是以游牧为生的部分民族一直有这种生活习惯。但真正与现代奶牛饲养业和乳品加工业挂起钩来的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沦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来文化的入侵,尤其是传教士在中国的长期定居生活,将奶牛养殖的技术和优良奶牛品种带入了中国,奶牛养殖在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和殖民地的势力范围内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
据1929年的济南市志资料记载,当时在济南市的东关有一家林家奶房,几经开办了四十余年,他们为市民提供生鲜牛奶。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早在1890年前后,济南市已有小规模饲喂牛奶的业户,但他们自然与现代乳品业没有直接关系。
1931年(一说1932年),省立临沂第五中学的五位教师一同来到济南,他们是:徐眉生,沂水人,毕业于北京师大生物系,来省教育厅人督学;高霁轩,日照县人,毕业于北京师大体育系来省体育场任教练;菅华三,阳新县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工程系;武芳林,沂水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英文系;曹子固,昌邑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菅、武、曹三人来济任中学教师。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日本军国主义已将魔爪深入中国东北,被列强称作"东亚病夫"的国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为疾弱的国民做点实事,他们满怀"实业救国"的壮志,毅然决定共同兴办畜牧场,扑下身子,为报效国家做些实事。
五个人凑了750元作开办费,租赁废弃白衣庵做场址。饲养起40头瑞士奶山羊。大家协商提出称"五大"作牧场,并推举武芳林出任经理。"五大"牧场便是佳宝乳业的前身。
1933~1934年初创时期的"五大"牧场
1933年,他们在中山南峪门外购地8.5亩,修建场房,建立组织,制定章程。牧场的宗旨是:"发展畜牧事业,供给新鲜牛乳,保证婴儿需要,促进市民健康。"
牧场的资金,按章程规定,有五股分担。但因五人都是一般教职员,一时拿不出来,于是研究决定,大家尽力筹集。他们每月发的工资,其余全部送来牧场。另外,大家还分头去动员教育界人士,采取活期或定期储蓄形式,每存入200元,免费享受牛奶半瓶。按章程规定,1934年年底牧场的股金每股为1500元,共计7500元。
牧场成立之初产销羊奶。起初,羊奶用汽水瓶装,分为整瓶和半瓶两种规格,整瓶售价一角,半瓶售价五分。后来,汽水瓶换成从上海购入的美制玻璃瓶,大瓶容量十英两,小瓶容量四英两。当时每天能销售羊奶几十斤,一般由店员背褡子每天两次送到户家中。
奶羊选用瑞士种。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牧场对羊籍进行登记,建立卡片系谱,实行选种交配。经过选留,奶羊质量有所提高。牧场在饲养管理、品种改良、疾病防治等方面,也有一套比较合理的制度。同时,牧场还订阅一些国内外有关畜牧业的报刊,并且加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养羊学会。
通过两年多的经营,发现奶羊属小家畜,适合于家庭饲养,不适宜办牧场。因为羊养发情是按季节气候,不能由人控制,所以羊奶的供应不能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于是牧场毅然决定:改变经营方向,饲养奶牛,销售牛奶。1935年,牧场年将奶山羊全部转让给南京牧场,并立即着手筹办饲养奶牛事宜。
1935~1937年时期的"五大"牧场
青岛是一处开放较早的繁华通商口岸,有经营奶牛业务的历史,还有贩运奶牛的日本商人。经过调查研究,牧场决定从青岛购买奶牛。于是,经理武芳林亲自去青岛,从日人开办的牧场中,买回产奶量较高、价格较便宜的奶牛。除选留一部分外,还在济南转卖一些,因此获取了不少利润。
奶牛是牛奶业的基础。牧场修建了一座标准的牛舍,图纸是美国人设计的。牛舍为单排,南向,光线充足,通风设备完好,地下铺设管道,粪便污水排泄通畅。牛设内设有自动饮水器,每头一碗,饮水时乳牛用嘴一吮,水即自动流出,不用时嘴一抬,水自断。牛舍的食槽低于牛床,饲料和粗饲料分别喂给,每日三次:早上、下午先喂草后喂料,晚上先喂料后喂草。饲料标准和舍饲方法系沿用美国的,主要精料是麸皮、豆饼、玉米粉等,喂时再掺加食盐、骨粉。精料的喂量跟季节与牛体的强弱有关,夏天与体弱者多喂,冬天与体强者少喂。
牧场十分重视奶牛的优选和更新。对所饲养的奶牛,日产奶40斤以上的留下,其余的卖掉。为了选优繁殖,牧场曾从青岛购进一头荷兰纯种公牛,取名"北洋号"。1935年又从日本皇家牧场运来公牛一头,取名"东洋号"。牧场的牛严禁对外交配,所产公犊大部宰杀。对高产母牛要求三年产二胎,一般的一年一胎,这样,母牛体魄健壮,既多产奶又繁殖优量后代。牧场当时每日可产奶800斤左右。为了提高饲养管理和挤奶技术,经理武芳林也亲自学习和掌握美国畜牧科学资料与乳牛饲养标准--这就是它的畜牧圣经。牧场规定,奶牛的买卖要经理批准,牛籍薄由经理掌握。
牧场对卫生要很严,饲养员身穿白大褂,工作服每人两套,轮流换洗。牧场还聘用了日本井贞次朗为兽医。由于一直对牛瘟、牛疫的防御工作很重视,所以未发生过大的意外损失。
牧场对消毒工作要求也很严格。奶桶奶瓶用蒸汽消毒,牛奶经药棉过滤后,倒入双层消毒锅,用自动纪录仪控制。热至145~148(华氏),保温办小时后,再经冷排冷却,自动装瓶,打盖封罩(罩上印?quot;五大"商标、出厂日期等)。牧场十分重视奶品质量,如有异味,绝不出售。牧场用水,系场内挖掘的地下泉水。牧场还建设了水塔,敷设了地下管道。因牧场卫生设施较好,符合当时有关乳品卫生的规定,所以在评比中曾获得华北第一。
牧场规模虽然不大,但牛奶周转环节非常紧凑。每天挤奶三次,送奶三次。第一次在凌晨两点消毒装瓶,四点发送奶;第二次是上午八点,牛奶送出的便送出,不能送出的就存入冷藏室做成奶皮、奶油;第三次安排下午四点。送奶员兼送奶皮、奶油和其他奶制品。为了方便用户,凡订奶者皆送奶道户,送奶时间有时也根据用户要求安排,用户或特别用户,电话通知后立即送到。用户奶款,每日记账,按月结算。
牧场对送奶员地要求是:有一定的文化,身体健康,忠实可靠,衣着整洁,谦虚有礼,不准吸烟。而且还要求送奶员讲述有关牛奶的常识,如牛奶的用法及变质过程等,以便为用户服务。送奶员的衣帽由牧场发给,冬绵夏单,深蓝色,帽子上带有"五大牧场"字徽。
牧场经营日益发展。1935年以五大股为基础核定资金,每股为4500元,共计22500元。同时,教育界人士来牧场投资者络绎不绝,数额达50000元之多。由于资金富裕,1935年又在南京开办了一个牧场。1937?quot;七七"事变前,牧场奶牛存量达50余头,日产奶1200斤左右,职工30人。
抗日战争时期的"五大"牧场
"七七"事变后,为了保护人畜安全,牧场移至南山谷利,为了稳定职工情绪,发给护场人员每股100元的优待股分。这时,由于战乱,牧场处于内外交困地步:外人储蓄无力偿还,乳品积压,经济拮据,无法维持人畜的生活。为扭转这种困难局面,牧场在经二伟四路开设了一个乳品门市部,经销热牛奶、面包等,经理当服务员招徕业务。牛奶冲鸡蛋、烤奶油面包、烤果酱面包、热点心、煎炒鸡蛋和各种炒大米饭。
1943年,济南同利牧场因管理不善倒闭。"五大"牧场利用在同行业公会中的权力,接管了同利牧场。对原同利牧场设在经三路的同利食堂,予以投资扩办,并聘请律师李蔚林为经理。同时,牧场还以半价收购同行业十几家小牧场每天剩余的牛奶。这样"五大"牧场的奶牛已近200头,日销奶3000斤至5000斤。
济南解放前后的"五大"牧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时局不稳,市场萧条,"五大"牧场的情况急转直下。1948年4月,武芳林、高霁轩、李蔚林等人搜罗了牧场多年储备的黄金、布匹喝其他贵重物资,携眷逃往台湾。牧场由于财务被武、高等人南逃时带走,有遭受国民党驻军的破坏,人畜生活无着,奄奄一息,职工多数逃散离场。
济南解放后,徐眉生随省府来济,并受工商局委托,设法维持牧场。于是他聘请邱维周、周寿文为牧场经理、副经理,多方借贷,使牧场得以维持。
1950年初,牧场改为公营,徐眉生将自己的股金捐献给政府。当年10月,牧场由发还为私营,并召开股东会议,公推李济苍为"五大"牧场董事长,徐眉生、武连九、高效乾、胡绮君(女)为董事。
1955年,"五大"牧场资方力求公私合营,经政府批准,9月份牧场并入市畜牧公司。合营时职工60人,日销牛奶5000斤。
据佳宝老职工吴中东先生介绍:"1955年前后,以'五大'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并入山东军区机关、铁路部门的部分奶牛,有从东北秋林农场购买的80头奶牛(吴中东先生是随行的饲养员),经公私合营组成济南市畜牧公司"。
计划经济时代的济南畜牧公司和济南牧工商公司在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的三十年中,企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在1956年改名为济南牧工商公司。逐渐形成三个牧场和两个牛奶加工厂(即济南乳品厂和牛奶食品厂)的格局。从生产至销售整个过程都按步就班的执行上级下达的计划,饲喂水平、加工规模、产品种类等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仍然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状态。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能喝上牛奶的人寥寥无几,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消费群体--婴幼儿、重病患者、老干部等,一般人是喝不到也喝不起牛奶的,牛奶也被人们视为高级营养品。有一位老年消费者,这样回忆他当年泉城路排队为孩子购买牛奶的情景:拿着托人办的牛奶证在日出前排了很久的队后,等到他这里时,仅剩一瓶了,而且由于包装不严已撒了三分之一。当他试图在换一下时,女服务员脸色难看的高声说:"爱要不要,不要这半瓶也没有了。"于是他赶快接过来,因为家里孩子还等着它来充饥。这段回忆很典型的到处了那个年代牛奶销售的特征,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随着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公司的发展逐渐收到了严峻考验。旧的思路和模式已严重的制约了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农民个体养牛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开始以灵活的方式出售生鲜牛奶。至九十年代初期,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重重困难。
注:本文部分摘自李济苍先生遗作《一济南"五大"》(济南市志资料),由王庆华编写而成。李济苍先生是"五大"牧场的老职工,建国后任济南畜牧公司副经理,198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