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毕业,不想给人打工,想自己创业,做什么好呢
首先,你得想清楚,你具备创业的能力吗?其次,你有多少资金?有多广的人脉?3.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如果你具备这些条件但是没找到合适的项目,那我建议你去7808口碑创业网这类大型的加盟网站。这类的创业网站,项目多,行业正规,不会出现坑人,欺诈现象。有专家针对你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评估,为你推荐更适合你的创业项目。如果你不具备那些条件,那就不要轻易的想创业。
2. 超级文和友在广州有几家
广州只有一家 “ 超级文和友 ” 。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道华新社区天河东路75号
营 业时间 :11:00-02:50
文和友是湖南文和友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文和友致力于传统民俗餐饮文化的研究,挖掘地域民间小吃,结合潮流文化,形成“文和友餐饮模式”。品牌拥有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文和友大香肠、文和友臭豆腐、MĀMĀCHÁ、文和友老长沙外卖等系列。
图源:本地宝金子
重塑城市文化 打造“市井烟火气”
超级文和友作为广州超大规模的综合商业体,邀请了众多广州本地老字号品牌入驻。众多商户中,有承载老广舌尖记忆的五羊雪糕、风筒辉烧烤、阿婆牛杂等著名小吃店,还有得闲纹身、蛇猴文具店等生活服务类品牌入驻。有许多品牌都是首次在老城区旧址外另开分店,把旧街区的市井气息带到了充满现代化建设的CBD商务区。
比如奶茶鸳鸯王,鸳鸯王Ben哥出品“爱的鸳鸯”不仅叱咤粤港澳获奖无数,其咖啡的甘苦与奶茶的丝滑碰撞出如生活般真实滋味。风筒辉烧烤更是见证着24年来广州美食夜市江湖的变迁,首创风筒技术海鲜烧烤踏遍街头细巷,以走鬼档起家成就老广烧烤传奇代表。还有肥糕钵仔糕,90后肥老板心系怀旧情怀,致力复刻传统钵仔糕味道,融合年轻人风味,创造出复古新兴品牌,重构街头钵仔糕80、90后童年回忆之味……
与传统的餐饮经营模式不同,超级文和友主要汇聚小吃类店铺,价格亲民,单品价多是10元、20元。比如20元一碟的炒薄壳、咸鱼茄子煲。1元1串的烤嫩牛肉、烤羊肉,都是食客热捧品类。
3. 广州十大牛腩牛杂煲店
广州十大牛腩牛杂煲店如下:
1、紫来牛杂
在江南西桥底转角的紫来牛杂,从1984年的小推车到现在的大排档,近几年还开始混搭起了糖水、牛杂、刺身等菜单丰富得不得了。
老店的招牌变化不大,萝卜牛杂更是这里的经典。满满一大盘猪肠粉上面放着牛肠和牛肺。空口吃牛杂,觉得味道有点单调,却非常适合用勺子盛着一块肠粉、一块牛杂和酱汁一起入口,浓郁的卤水香味就变得很美妙了。
地址:海珠区江南西紫来大街
2、文记牛杂铺
每日早上10:00,在农林下路小学旁的巷口闻到一阵阵牛肉特有的浓香,附近的街坊就知道,文记牛杂开档了。
除了常规的牛肚牛肠,还有很多地方见不到的牛脆骨和牛天梯一大碗牛杂被我们扫干净,连汤底都不剩下。文叔这里的汤底很鲜,味道不会特别重,暖暖喝一口下肚超舒服。萝卜焖得绵软入味,入口即化。
地址: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旁左边巷子直走100米
3、阿婆牛杂-甜园甜品
虽然搬了新地方,但论排队阿婆牛杂是没有输过的,依然是老配方老配料,去到哪儿都人气不减,萝卜垫底标配还有:牛蒡、牛肺、牛肠、牛筋、面筋、鱼丸以及韭菜。
每隔一段时间婆就会往锅中加入牛杂老汤、红糖和自制的花生酱,慢慢和牛杂的鲜甜味一起渗出,这是几十年来的配方,引得大家边排队边吞口水。
地址:花蕾路1-9号(甜园甜品花蕾路店)
4、牛杂大王
牛杂大王是以碳炉牛杂煲出名,一个被炭火炉烧红的瓦煲装满牛腩牛筋。炭火不断加热,牛杂的香味不断从煲里飘出来。
萝卜垫底,上层是满满的牛腩和牛杂,牛肉的香气混着五香八角的清香,顺着白烟散发出来,超级诱人!浓厚酱汁渗进牛腩的纹理里,每一口牛腩,除了牛肉本身的香味,更有着酱料的咸甜。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新溪大街1号9号铺
5、好好面店
一家藏着北丽园小区的停车场仓库的牛杂铺,陪伴不少番禺人十几年,绝对称得上回忆一流。十多种牛杂,全都是大块头直接熬,你想吃哪一种再一刀一刀剪,每一块都熬到十分入味,底下满满的萝卜跟豆干,吸满了汤汁,看着就好吃。
地址:市桥镇北丽园七街(近光明大厦)
6、黄卓记
为了确保牛杂足够入味,黄卓记一般都是下午5点后才开卖。附近一些刚下班放学的人仿佛是闻到味一般,陆续围着牛杂车。店里有6种酱料选择,就连其他店没有的海鲜酱和姜葱这里有,自己DIY加酱料,吃起来非常满足。
地址:江南西紫丹大街秘密旅行斜对面
7、升哥哥牛杂
这么多年来,升哥哥牛杂从广州紫来大街店开始,到现在的光明北路店和西丽路店,历经四度搬迁,街坊们的热情依然不减。
升哥哥的牛杂之所以能迷倒一众街坊,重点在于它的汤底。用大牛骨细火慢熬,熬足48小时以上,香浓、美味。
地址:光明北路94号(即光明北路与康乐路交界路口供电局对面)
8、肥肥美食店
牛杂、牛骨汤、萝卜莲藕...沸腾的汤汁“咕噜咕噜”的作响,牛杂和香气四溢,让人充满了食欲。一碗牛杂,一瓶香浓的辣椒酱,吃的除了滋味,还有小时的感觉。
地址:从化街口街青云四巷16号
9、牛汤小匠
牛羊杂汤是这家的招牌,爱它的原因只有一个:只有它随汤底一起熬了6个小时。满满一大碗,料给的超级足!更别说足足炖了六个小时,吸满了牛骨、药材的精髓。
地址:东急新天地三楼(乐缤纷旁)
10、英姨牛杂
讲到英姨牛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一辆牛杂车、一把剪刀、两三支调味酱,还有几煲又软又入味的牛杂。最喜欢吃英姨的萝卜,吸收了整煲牛杂的精华、淋甜!每次都点一盒萝卜、一盒牛杂的。
地址:东华西路海月西街8号101(靠近红火炬小学)
4. 阿婆牛杂被评为广州最好吃的牛杂对此你怎么看
说起牛杂,广州人一定会想起一个名字:阿婆牛杂。
图片来自阿婆牛杂官网
当然,传统与革新本来就存在本质上的对立,两者也无分对错。生产力在发展、资本在不断累积,传统小行业,特别是阿婆牛杂这种源于市井的传统手作行业希望在市场经济中存活并发扬光大,必须适应社会生产的规律。工业化的生产与包装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阿婆年纪也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庭,谁不想让家庭的生活更好一点呢?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让年近90的阿婆继续在小巷中卖牛杂,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
所以,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盲目地保留传统,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变革,在传统与革新之中求同存异,让两者趋于平衡,才是在这个时代保留传统的正确方法。没错,这堆都是废话,小学语文80分以上的都能写出来,只不过,这么废的话,谁会真的去思考,去落实呢?
所以,大家对传统手艺的逐渐工业化和网红化的现象是怎么看的呢,希望能在评论区听到你们的声音。请各位股东文明交流,不要喷,也不要杠,在这个问题上,无分对错。
5. 广州芳村阿婆牛杂在哪
这是一个简易的流动小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就在广州市荔湾区芳村陆居路陆居路市场的入口处、女子医院正门的斜对面的小巷子。巷子有两个出口,一个是上斜坡的,一个是平路的,小摊就在平路出口的拐弯处。
营业时间:逢周日下午2点半左右开,有15元和20元一碗的,卖完就走,重点是很快就卖完了。阿婆身体不好,有时也会缺勤的,这要看您的运气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