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盟资讯 » 吉祥油条王加盟电话
扩展阅读
双鸭山水果加盟店 2025-02-08 11:56:25
新手加盟快递该怎么做 2025-02-08 11:35:52

吉祥油条王加盟电话

发布时间: 2023-07-20 18:55:01

❶ 永和大王真的可以加盟吗

永和大王是全国连锁快餐企业,所经营的品均是符合中国人的口味的豆浆、油条、各种稀饭以及中式的小点心。该店设有专门的网站,设有网上订货信箱,开通24小时的电话送货热线,只要你的手指轻轻地拨下号码,永和的员工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热乎乎的食品送到你的手上。

诞生
1995年12月12日,上海市长宁区水城路,诞生了永和大王的第一家餐厅,也将“24小时不间断经营”这 永和大王的油条
一崭新的经营理念带到了大陆,它改变了许许多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他们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候,舒适、惬意的享用美食,也可以在一间清洁、明亮的餐厅中,放心地食用过去熟悉的美味食品-“豆浆、油条、葱油饼、饭团”;永和大王的销售理念,也影响了众多的商家。自此,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出各类24小时不间断经营的餐厅、便利店等。截至2005年8月,永和大王在上海、北京、深圳、武汉、杭州、青岛、苏州等地共拥有超过90家连锁店,是国内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工作人员总数超过三千名,成为立足发扬光大中华美食,并专业从事中式快餐连锁经营管理的大型餐饮集团,其总部设在上海,称为上海贝尔蒙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上述5个城市的5家分公司,并已于2001年8月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路力宝广场1层成功开业永和大王旗舰店(第4代)。
收购
2004年2月,快乐蜂正式收购永和大王餐饮集团85%股份。耗时三年,永和大王终被外资餐饮连锁收购。2007年20日,菲律宾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快乐蜂公司宣布,以600万美元收购永和大王剩余15%的股份,完成其100%收购永和大王目标。此次收购后,快乐蜂将整合永和大王旗下业务,并在中国市场引入更多餐饮新品牌。
快乐蜂餐厅
永和大王新形象
快乐蜂餐厅由菲律宾华侨陈觉中先生(Mr.TonyTanCaktiong)始创于1970年,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目前,快乐蜂集团拥有快乐蜂(西式快餐)、超群(中式快餐)、格林威治(经营匹萨及各种意大利面食)、德意法兰西(法式面包和咖啡)、永和大王(中式快餐)等诸多餐饮品牌、在全球超过1192家餐厅,是菲律宾首家上市的餐饮企业,并连续六年获评菲律宾最佳企业。陈觉中先生也因为其卓越的成就获得了2003年由ERNST&YOUNG颁发的菲律宾最杰出企业家奖,并在2004年代表菲律宾参加在摩纳哥进行的世界企业家竞赛上,超越全球其他的31位参与决赛的企业家获得了这项最有声望的一等奖。快乐蜂作为菲律宾本土崛起的快餐品牌,是全世界可以在美国本土以外打败麦当劳的快餐企业。目前其麾下已拥有1000多家分店,年营业额近50亿人民币。无论是分店数量、还是产品的口味、服务质量都远胜于当地麦当劳。这也是永和大王选择与其合作的主要原因。通过此次合作,永和大王不但可以学习其先进有效的管理,还能从其对抗洋快餐的经验中获益匪浅,奠定了永和大王在中国发展的契基。
编辑本段永和大王产品系列
主食类
饭类 梅菜扣肉饭 至尊肥牛饭 黑椒牛柳饭 卤肉饭 珍味五菇饭 宫保鸡丁饭 面类 大王红烧牛肉面 大王半筋半肉面 大王番茄牛肉肉面 雪菜肉丝面 牛肉米粉 养生炖鸭腿米粉汤 开洋葱油拌面 麻辣肉酱拌面 饭团类 牛肉饭团 肉松饭团 桂花甜饭团 点心类 大王油条 水晶小笼 芹香馄饨 鲜肉小馄饨 咸豆浆 蛋饼油条 牛肉饼 永和金牌产品系列
粥类 皮蛋瘦肉粥 香菇鸡肉粥
辅食类
汤类 养生炖鸭腿汤 牛肉粉丝汤 海裙菜汤 精美佐食 开胃酸菜 荷包蛋 卤蛋 棒棒鸡 四喜烤麸 饮料类 大王豆浆 鸳鸯豆浆 五彩蜜豆浆 香柚蜜茶 香柠伯爵红茶 甜品类 莲子紫米露 台式花生汤 冰品 芒果冰沙 优格冰沙 台式豆花冰
编辑本段创业神话
让“小本”变成“资本”,是执行总裁林猷澳改变命运的关键。大者恒大,是大市场的法则,在中国做生意,一定要有经济规模。一个“中国麦当劳”概念,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板变成香港大亨李嘉诚以及荷兰霸菱基金锁定的投资对象;紧接着又被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快乐蜂(JollibeeFoodsCorp.)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义,用22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这几次资本运作把永和大王的创始人林猷澳,一下子拱上中国大资本舞台。从林猷澳的简历中,可以看到,他毕业于企业管理系,原本在美国的家族生意是印刷业。1993年来中国经商,曾先后担任过一家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及钱柜KTV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是直到做了永和大王,才真正展现出精明的生意头脑。 卖油条年收入3亿元。红白相间的门店标示,一个和蔼的老年人头像,这个酷似美国快餐巨头肯德基的门面设计已渐渐为人们熟悉,这便是1995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铺的“永和大王”。永和大王在上海开张,最初的主打食品就是豆浆和油条。这一惯例也保持到了今天。截至今年2月,永和大王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深圳等城市开业80家直营分店、5家加盟店,工作人员总数超过3000名,年营业收入3亿元,成为专业从事中式快餐连锁经营管理的大型餐饮集团。思考型的林猷澳,每星期打两天高尔夫,脑子里却是永和大王的全中国布局。7-Eleven冲不到500家店前也是亏本的,林猷澳盘算着,永和大王至少要冲到50家,才有经济效益。5万美元显然滚不动大市场。虽然两年内就开了8家店,但是8家店的利润,并不足以支撑永和大王成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林猷澳动人的“中国麦当劳”概念,让李嘉诚的加怡新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在1997年找上了门。投资200万美元、持股1/3,有了风险基金的注入,永和大王的开店速度一下子冲到了18家。规模虽然快速扩展,但烧钱的速度更快。赚的钱不断投入,加上拉长战线后的管理支出,永和大王单店的收入由原先的1.2万元人民币骤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亏损。
编辑本段“零成本”信息化
以平均每5元的网络成本,即换取40万元人民币的订货额,永和大王没道理不成为餐饮行业的一朵奇葩上帝说:我要油条,于是有了油条。这并不是《圣经》里的传说。只要身处上海,作为“上帝”的顾客只要点击鼠标或者接通电话,你的要求就会马上传到永和大王总部的外卖中心,而随后离你最近的永和大王就会在20分钟内把你要的食物送到你的面前。如果告诉你,使永和大王的外卖业务如此便捷的源头是一个自主开发且成本为零的软件,你可能不会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编辑本段呼叫中心的困惑
1998年,拥有18家连锁餐厅的永和大王在上海已经深得顾客的青睐,但是,永和单店的日均收入却由12000元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亏损。为了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从而实现效益,永和大王开始迅速发展连锁店,开发新的产品。随着连锁店逐渐增多,林猷澳发现,永和大王一部分可观的利润来自并不被人注意的外卖业务。可是此时永和大王的外卖基本上只能实现单店的电话订餐业务,这样的方式难以统计大量的数据,而且电话很容易占线,耽误了顾客的就餐时间,也直接导致他们对永和大王外卖服务的反感。最致命的是,永和大王的一些竞争对手在这一年相继推出了网上外卖,并且也推出了单店的订餐服务。林猷澳的商业敏感更告诉他,电子商务化的外卖业务肯定在未来是商家的必争之地,如果不解决自身问题,永和大王将会逐渐失去外卖的领地。 焦急中的永和大王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电子商务。林猷澳提出,永和不仅应该实现网上的订餐,更要实现连锁店外卖业务的信息化和统一化。基于这种思考,1998年初,永和大王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外卖呼叫中心,所有的网上和电话订餐都由这个外卖中心统一受理。可是,外卖呼叫中心成立后,很快就有大量的数据和订单涌入,没有专门的信息化软件来控制,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永和大王急需一个可以控制外卖服务的软件,究竟选择什么软件更适应企业的特点呢?当时市场上专门针对餐饮业的信息化软件并不多,而且不一定适合此时永和的特殊要求,如果需要长期的磨合,就错过了大好的时机。究竟如何是好?永和大王陷入了困惑。

❷ 大家好,《永和豆浆》 请问如何成功,做到市场这么大,豆浆如何做油条如何做烧饼如何做

主持人:我知道您以前是做业务和中介服务的,那么后来怎么会想到来做永和豆浆这个品牌?
林炳生:可以说是五十年代,台湾一些老兵退伍以后,他没有什么工作,那他们就在永和桥下做一个豆浆铺,这样子的一个产品销售,有卖豆浆有卖烧饼油条的,就是把过去他们在大陆的一点的经验在台湾当作他退休以后的第二个事业来运作,那我们都知道老兵随着岁月的凋零,慢慢地比较减少,就是说很多消费者,包含很多大陆朋友美国日本的朋友到台湾,他都想去永和那边喝喝这个永和豆浆,那当时我就这个产品应该可以把它发扬光大,所以我就在1985年的时候,用60万的资金取得这个永和豆浆的注册商标,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向我心中的目标来走,能够把它建立一个商品,然后在工厂自动化的这个生产过程中来送到我们的店家来做服务,能够让这个点心从小中的一个规范里面导入我们的连锁店,我想当初是这个构想下一步一步努力地走,当然这十几年走过来也是一路辛酸。

主持人:也是蛮辛苦的,连锁加盟这种形式这种模式,您是怎么能想到用它来经营的呢?

林炳生:现在国际知名的快餐,肯德基麦当劳,他们在早期也是一个小商铺做起,那有他们的成功案例,所以说我觉得说做连锁加盟它才能够做出去,中式快餐虽然它是很辛苦,没有办法像西式那么标准化的制作出来,但是经营我们不断地研发经济,我想中式快餐它也能够透过我们的规划能够把制成半成品,那在门店做精加工,做熟成,让它能够一样的标准化,然后又不失我们中国人谈的最的这一方面,那也能满足我们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说我觉得说作连锁加盟它才能够做出去。

主持人:那从1999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后,到今天短短的四年时间你们在国内已经有大概是八十多家连锁店了,这个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这个速度是不是在你的设计当中?

林炳生:我想当初我们先切入没有预期这么快,我们只是想就是能够把它扎根扎好,再往外做发展,我们再赋予加盟合作,那经过这样的努力下我想我们的团队能够更积极在这方面做服务,也从我们当初台湾派来的三位干部,到目前我们的总部的干部有三十位,那在这样的合作下,我想今后我们做四大区块的发展,然后会变成在小区块的合作下,我想它的展店速度会达到我们的目前的目标需要,希望能够在三年内打造五百家店的一个规模。

主持人:四大区块指的是什么?

林炳生:我想我们把中国国内分为四大区域,比如说上海是一个区块,然后天津我们设为这个华北区块,当然最近我们又把天津这边又拉出大连,列为东北的一个区块,那另外南方我们在广州这边做一个南方的市场。永和豆浆进驻大陆短短四年,就达到了如此快速的发展,对于这一点,林炳生本人当初也没有料到。但他并没有为此驻足不前,继续以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为“永和豆浆”注入十足的品牌魅力。两元一碗的价格尽管比普通豆浆贵上一倍,但这不仅没能阻挡消费者青睐的目光,相反倒成为“永和豆浆”品牌美誉度的象征。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永和豆浆的招牌了,有人说永和豆浆的招牌它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是个赚钱的保证,那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永和豆浆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林炳生:我想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品牌它真的没有办法说保证一定都能够成功,但是成功关键的因素我想还是要实实在在的经营,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我想它才能够持续一致性的往外发展。

主持人:那在这其中连锁加盟这种业态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林炳生:未来它是在我们国内生活消费的这个市场里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在国外的先进国家来讲,连锁加盟它占有生活消费里面50%到60%的比例,但是就我们国内来讲,去年的只达到7%而已,所以未来连锁加盟的空间市场潜力非常的大。

主持人:但是一个好的业态并不一定就能够保证就会做成功,就是说连锁它并不一定就是一连就能够赢的,那你们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招法把这个连锁经营,既能够连得起来又能够锁得住呢?

林炳生:我想这个是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底蕴,就是说你要有文化的内涵在支撑。

主持人:那也就是说除了这个先进的业态还有一个文化底蕴在里面,除了这两条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样的重要因素?

林炳生:我想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成功的管理技术,那所以在这里面我们经过我们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我们把它可以作为我们自动化生产的,那可以就是说透过半成品的加工,我们在现场做一个简易的加工工艺,以及熟成,那这种标准化一致化的过程我们都有很多年的经验,把它规范起来导向我们的连锁店,所以我们的连锁店它可以开得驾轻就熟,也可以就是说比较成功的一半达到它展店的一个方式。

主持人:也就是说连锁加盟的餐饮业它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的产品,产品的一致性,但是比如说我们来说这个炸油条,它是人工在炸,那比如说两个店两个不同的师傅在做,它怎么能确保炸出来的产品能够高度的一致。林炳生:我想这就是说我们在前处理它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油条前处理,面粉和面这一个过程中是我们中途里面做好的,那做好的我们配送到我们的加盟店,我们每天配送到我们的各个店,那各个店我们有一个标准作业流程,也就是说一根油条它多少的重量,它的成形标准是如何,那它油度要几度,它要转翻多久,让它变成我们看到的这个标准的油条,我想我们每个门店都有作业标准的流程,让它来了解,当然们在区域里面我们有区域总部那边做培训,这些每一个油条工他们都要在总部里面培训大家来学习,做一个标准的动作,那我想一次,那他动作其实再怎么样差异性就比较小。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一根油条要翻转几次他们都是有规定的?

林炳生:对,就油度多少,时间多久,那炸出来的油条是合乎标准的,那这是有一个标准数在要求。

主持人:那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永和豆浆的油条和豆浆究竟有什么不同?

林炳生:那我想很多消费者有时候他觉得说奇怪,他们店怎么都比人家贵,油条两块钱,豆浆两块钱,可外边路边摊买的只要五毛钱就有了,但是他们不了解,像我们的油,我们是用两百根油条我们油就换掉了,就不用了。

主持人:两百根这个油就倒掉了?

林炳生:对,那你可以看到一般外面的那些店铺,它的油是黑漆漆的,油是从来不换的,只是说油用少了再加,这种对人体的健康其实有很大的一个伤害,那以我们的豆浆来讲我们也是经过我们的工艺处理,它没有腥味,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把它健康原味保存下来。主持人:吃过永和豆浆的朋友,他们反映说永和豆浆的油条又大又长。

林炳生:可能我们在北方的油条要比南方,比如说比上海要大差不多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原来的标准在南方可能是比较小,是多少公克,但是北方它会增大,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需求。

主持人:也就是说你们这个产品也本土化了?

林炳生:对,要本土化。

主持人:就像麦当劳一样在南方我们会加一点,在北京加一点鸭,然后在东北这边加一点咸,是这样吗,那对于餐饮业来讲选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林炳生:对。

主持人;那我发现你们选点好像是乡村包围城市这样的做法来做的,这恰恰跟洋快餐形成鲜明的对比?

林炳生:我想就是说从我们在切入国内市场以后,我们觉得说除了大城镇以外,其它二级城镇消费潜力以及市场的潜力都非常得大,所以然们透过我们以后觉得说,当时我们在上海的很多周遭,不管是在昆山,在苏州这些地方,每开一家成功率都90%以上,这也证明说我们的策略是对的,所以我们从乡村包围城市的一个模式在导入我们这个城镇市场,当然最近我们又有做这个计划在社区在学校的投入里面去导入去发展,最近我们在上海的交通大学开的为我们的学生服务,也得到一致好评,那最近又会在复旦大学也会投入,我想都是我们在学校市场另外一个投入的规划。

主持人:那我还发现一点就是说现在在大陆的很多的永和豆浆店,有很多家都是开在比如说麦当劳或者肯德基的旁边,和他们为邻的,那这样的选点是不是你们有意要与洋快餐一争高低?

林炳生:我想这个市场各有各的消费层,我们以西式快餐来讲,他们选点也经过很审慎的评估,那我们讲说中西有互补的作用,有很多消费者去麦当劳去肯德基,可能它为了小朋友的需求,但是它大人不习惯,那我们设在它旁边,就能够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就变成说他们全家出去可以部分的去肯德基,部分的来永和豆浆,同时满足他们各取所需的一个需求。

如今,“永和”已经占领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中式早餐市场,以至于大家一提到豆浆油条,马上就会想到“永和”二字。然而,在享受着“永和”品牌身后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永和豆浆”也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品牌之争。仅在北京就有永和大王、大成永和、永成永和、永和世界、永和天下、永和传奇等众多冠以“永和”字样的豆浆店,而全国相似的豆浆店,总数不下120家。至此,“永和豆浆”的“正宗”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主持人:其实早在1995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叫永和大王豆浆店在上海落户了,那你们是其后进入的,也是比他们晚了几年,像这样做您不怕担上有点冒充别人或者抄袭别人这样的行为?

林炳生;我想是这样的,一个品牌的延伸它是比较,就是说能够正当一点,也就是说我们在1995年就在国内注册商标。

主持人:1995年也就是在你们进入正式进入的前四年?

林炳生:对,所以说商标我们是先注册,当时我们是在考察市场也有感觉说时机还可以再慢一点。也是因为这样子,所以我们是比较慢进入国内市场。

主持人:那您觉得这么多个相似的品牌在做,会给这个行业的市场带来什么?

林炳生:因为这个市场蓬勃,那大家争相投入,但是只是模仿,但是它不能神似的时候,有时候只是一时的获得,不能够搞长久的持有,那以我们永和豆浆来讲我们是以有序经营和气生财,也是永远的朋友和这个家庭的理念下,一步一脚印忠实地去走,我相信未来成功的我们绝对还是指日可待。虽然说很多店虽然打着永和旗号,但当他们一看这个不管是整个也好,整个服务品质也好,整个产品来讲,那都差异大相径庭下,我相信消费者眼睛是雪亮的,那也可以看到从我们的商品的推展到我们的连锁店的发展,我相信将来他们会认同我们的服务,认同我们的品牌。

主持人:可以说永和豆浆刚刚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它的品牌是很响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但是后来随着同业的相似产品的不断出现,比如说像洋快餐的进入,那永和豆浆其实也面临着很多的困境,那现在还甚至有人说好像永和豆浆不如从前了,那您觉得之所以给大家造成这样的印象是什么原因?

林炳生:因为中国市场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为了要紧跟一个区域,所以说我们不会幅射的太远,那也就这样的因素下产生成很多地方,那很多仿冒店先在那边投入,那投入的结果他们只有外表感觉的模仿,但是它没有真正的精髓学到。比如说我们在东北我们在大连设区块总部,我们就把我们的很多半成品送到我们小区块的总部,再做物流配送到每一家店,那这样子的模式下未来我们每一家店它在经营上,它在制造上在服务上,它都有一个母体让它依靠,能够有很大的资源,那这样子的情形下他开店也开得好,也开得快,那未来我相信由我们这样体系在支撑去努力,自然的一些小店模仿的店它比较不容易生存,这我想在过去我们其它的地方也有碰到这种案例,只要我们一进去以后可能半年左右的时间,相信那些仿冒店都自然而然的不见了。

走过品牌竞争的硝烟

林炳生并未满足于一城一地的店面之争,打造“豆浆”产业链,塑造中国式的饮食文化品牌才是“永和豆浆”的目的所在。

主持人:刚刚我拿到了这个就是你们生产的叫永和米浆,我刚刚喝了味道还是蛮不错的,但是我还是第一次喝这种就是把这个豆浆变成饮料式的,那像这样的产品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林炳生:我们在台湾这个产品从1985年开始,我们那时候就是先有简易的设备到目前我们是全自动的一个设备工艺在生产,我们也是在台湾是第一家获得台湾的这个食品GNp的认证,而且也是第一家专业豆浆工厂,通过美国FDA认证,能够销售到美国的市场。

主持人:那现在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大陆有卖吗?

林炳生:最近我们会在找代工配合的工厂,会导入这个市场,那当然首先先期我们是从台湾进口过来,那在我们的门店做推广,我想这次中秋节我们就会在我们的所有的店推出,做一个礼盒的包装,除了豆浆以外搭配我们永和的月饼,让消费者能够很方便的买回自己用或者送朋友。

主持人:那我想如果看我们节目的观众一些有志于想做这个加盟联锁的生意的人,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说如果我们想加盟这个永和豆浆,我们需要有多少资金做保证,加盟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林炳生:我想要加盟我们就是说透过我们的意向书,然后意向书以后我们会先帮他评估他找好的店面合不合适,那当然我想先期条件就是说要先认可这个加盟主的心态,如果他只是为了一味要赚钱,我想他不一定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很多加盟主他钱很多,但他说他就是要加盟,问题他的理念不对的时候,未来他会走偏的,所以这些加盟主就不适合做我们的加盟,所以从我们的人的筛选到店面的筛选,筛选完成以后其实我们有三个步骤同步发展,也就是说这个门店的的设计跟导入,我们就派出我们的工程人员,CI人员帮他整体做规划,另外我们教育训练部的人员就帮他做人员的招募培训教育训练,让他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能够达到我们的这个。

主持人:开店的?

林炳生:开店的一些基本的要求,那另外就是说这些申请证照的一个动作也同时展开,那也就在这三个系统里面我们一个月的时间同步工程,然后到能够开店的时候我们总部再派人员来支源,让这家店能够驾轻就熟地把它开出来。

主持人:那我有多少钱才能够做这个加盟?

林炳生:我想加盟,其实我们的店可大可小,当然这就是从一百平米到三四百平米都有,那在整个的资金的投入方面,应该最早会在60万左右到一百万不等,这些就看它的平数大小,看它的商店门面的这个租金取得,然后再做差异性的资金的投入。

主持人:资金回报率大概?

林炳生:那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在投资报酬率里面我们是一年左右能够投资回本,当然有快的,但不是说都是这样,快的三个月到半年也有,但慢的两年左右的也有。

主持人:就是跟着经营管理还有关系?

林炳生:对。

主持人:从当初的创立品牌然后现在到成功,未来您希望永和豆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林炳生:目前我们所出的一个口号就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永和豆浆。我想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大家都一直西式快餐侵蚀我们中国人的心,那我想未来我们中式快餐也要走向世界的舞台,能够迈向国际,这是我们深深期许的,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就在我们的人员团队里面,们实力,好好培养优秀的人才,那只有扎根扎好,那我们未来朝国际发展我想才更不可限量,所以我们有一个使命感,中国风台湾味,两岸情,永和豆浆早点喝到晚点喝,然后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

❸ 快餐品牌有哪些哪家值得加盟

快餐品牌有:真功夫、食面族、大娘水饺、尚客优品、云南过桥米线、外婆心。值得加盟的有:食面族、大娘水饺、尚客优品。

1、真功夫

云南过桥米线专注于新概念系列米食为主要产品结构,发展至今已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效应的知名中式快餐品牌。公司总部整合了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同时也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快餐原料生产和代理企业,使得品牌专有原料的供应得以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