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盟资讯 » 电子烟加盟利润大
扩展阅读
馋饼中式快餐加盟 2025-02-13 01:38:19
许留山是加盟店吗 2025-02-13 01:34:12

电子烟加盟利润大

发布时间: 2023-06-28 05:46:21

『壹』 悦刻电子烟怎么加盟

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流程
1.加盟者可登陆网站或者是通过电话、邮件的方式向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总部索取加盟资料。
2.加盟者在加盟前可到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总部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相关信息。 在详细了解后加盟者可向总部提交加盟申请。
3.针对加盟者的店面,总公司会进行相关的规划。在双方无异议的情况下签约合同,加盟者向公司缴纳加盟费
4.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总部安排相关人员,按照加盟规划协助加盟商开展筹备工作。 在开业前,总公司会派人员下店给予开业及其他指导,让加盟者和店员熟悉业务,能够正常独立操作运营。成功开业后,建立经营档案,随时跟进提供经营指导,帮助加盟者解决相关经营问题。
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条件
1、奉公守法的合法公民。
2、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商需要认可品牌,并决心为品牌全身心付出。
3、能独立投资经营,并有能力承担经营风险。
4、具备适应开店经营的场所,并且按照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总部的设计和方案进行装修。
5、具备坦诚健康的合作心态并愿意接受RELX悦刻电子烟加盟总部的管理和培训。
6、具有良好的从业道德和经营意识。
拓展资料:
一,沉寂许久的电子烟行业传出新消息——电子雾化设备制造商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思摩尔”)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在7月10日上市。记者查阅了思摩尔招股书发现2017-2019年,思摩尔营收分别为15.65亿元、34.34亿元、76.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20.8%;毛利率分别为26.8%、34.7% 、44.0%,呈上升趋势 通过这组数据,不难看出电子烟行业的“快增长”及“高利润”,而这或许也是电子烟企业在政策不利的情况下依然发展不停步的重要原因。头部品牌加速线下布局 一年半之前,电子烟代表着网红、资本和流量。罗永浩、同道大叔、滴滴前高管,还有不断传出的巨额融资消息,“霸占”了各大头条。可转眼间,电子烟巨头拟裁员三分之一,罗永浩也放下电子烟转去抖音带货,行业处于下行期。 尽管如此,电子烟头部品牌仍在加快布局市场。相较去年,竞争其实更为激烈,只是这些硝烟都埋伏在了冰山之下。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国内出台电子烟网售禁令后,电子烟品牌在电商渠道开设的官方店铺均已下架,很多电子烟品牌加速线下布局。 悦刻是电子烟行业的头部品牌,总计获得超30亿美元融资,其杭州地区代理商杭州润浩CEO蒋家骏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悦刻在杭州地区的门店数量激增,从去年的50多家增加到近100家。他将其归因于悦刻品牌市场教育的成功,“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消费者会更看重品牌。他认为悦刻对加盟的补贴政策确实有优势。
二,截至2019年底,悦刻专卖店数量超1500家(40%专卖店位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店中店(开在网吧、KTV等里的零售店)在15城已开业100家,自动售卖机目前已铺设2000多台,覆盖终端场景33种。未来三年,悦刻计划投入6亿元开设1万家门店,并向下沉市场渗透。 人脸识别进门店 上海这家旗舰店面积约150平方米,是普通专卖店面积的7倍;除了售卖区,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和游戏区等区域,用于粉丝社交、互动体验以及用户服务。譬如,店中央的智能机械臂可根据消费者需求自动调配专属口味烟弹,一旁的激光雕刻机也能为顾客制作专属烟杆。
三,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该店配置了悦刻研发的“向阳花系统”,防范未成年人购烟。一名店员告诉记者,门店入口处的智能摄像头会判断出进店者的年龄,一旦有疑似未成年人进入,店员将在手机端收到预警信息,劝其离开;等到购买结账时,只有经过“姓名+身份证+人脸”三重验龄通过的消费者才能完成购买。

『贰』 电子烟代理是干什么的饭圈

电子烟代理的饭圈不是依靠销售套装赚钱,而是维持好客户关系,让这位客人不断的回购烟单。

『叁』 开电子烟实体店需要多少资金

就要看你多大的规模,要进多少款色的电子烟,进什么样的电子烟想正品的还是仿品,一些烟油要好的还是要便宜的呢。这都是要看你自己想做多大,如果是想卖款色多的(可以先进货十来款,到后面你就慢慢的找些外观好的、性能好的、价格好的烟)那你进货资金就要几千到一万多,还要你自己的店铺的租金和装修费用那你这个就是2-3万就可以了

『肆』 3年,万店,3000亿,电子烟巨鳄的“上瘾”之路


对于电子烟业来说,2021年3月是黑色的,一纸监管令直接扯下了“电子雾化器”最后一块遮羞布,这个行业在迷雾中野蛮生长的日子,也终于进入尾声。


不过,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仅仅在两个月前,电子烟行业最大的那只巨鳄悦刻已经提前“成神”。



1月,悦刻在美国纽交所曲线上市,市值3000亿人民币,悦刻创始人汪莹身价飙升1629亿人民币,仅次于碧桂园杨惠妍。就算在尽管经历了黑色3月,同行们纷纷倒闭的情况下,汪莹和悦刻所坐拥的财富依然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悦刻到底多有钱,早在上市招股书中就可窥探一二,其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1.33亿元、15.49亿元、30亿元。营收每年都在成倍地往上翻,这种速度就算是当年上市最快的瑞幸,在悦刻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


悦刻赚取的利润从何而来?


不得不说,如今最赚钱的生意就是让人“上瘾”


着眼当下,无论是泡泡玛特开盲盒、拼多多邀请得现金还是 游戏 开箱抽奖,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上瘾”。作为尼古丁的衍生品,悦刻可谓是击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在烟草上加入了“电子”的概念,既能戒烟又能解瘾,催生出暴利生意。



上瘾确实是催生暴利的重要一点,但悦刻还有一点做得非常聪明,那就是它把两个核心部件烟杆和烟弹拆分开来,烟杆重复使用,而烟弹则是一次性消耗品,需要复购。悦刻为了让用户持续保持新鲜感,设计出高达十多种口味的烟弹,致使用户在新鲜感中,不知不觉“上瘾”。


虽说烟杆比烟弹贵好几倍,但让悦刻真正盈利的,还是以烟弹为主。悦刻在招股书中明确地披露了出货量数据。烟杆在2018年卖出50万支,2019年200多万支,而2020年则又翻倍到了300万支。总的来看,悦刻光是“杆”就出货了1000万支。



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体,人手至少要备2-3个烟弹甚至更多,更主要的是这东西居然还是消耗品,1000万支平均每月要消耗2-3个,一年下来4亿个烟弹,确实能让悦刻做到如此地步。


即使是现在监管令下达,大部分人也了解了电子烟的危害,庞大又狂热地“上瘾”群体依然能让悦刻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


悦刻现在在全国已经扩张到了万家门店


这两年,悦刻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布局着自己的线下门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感受,每次经过一个繁华的地段或者商超,都能看到又有一家悦刻新门店开张。



这“病毒式”的开店速度,离不开悦刻的一个“361计划”:三年内通过补贴6亿开出1万家门店。同时,悦刻还自动降低了准入门槛。


事实证明,这一计划的实施在业内是审时度势的,从2018年到至今线下门店近10000家,在线下门店开满时,刚好也是监管令发布的时期,失去线上电商加持的许多品牌都黯然离场,唯有早已把线下门店铺满全国的悦刻,成了赢家。


电子烟和悦刻真的还有未来吗?


对于电子烟和悦刻来说,最害怕的不是别的,就是细则的出炉。对于电子烟的征集意见稿一经发布,悦刻母公司雾芯 科技 在美股盘前交易时段大跌40%,更别说详细规则的问世了。


虽然细则还未发布,但还是让很多企业都瑟瑟发抖,六条君认为,对电子烟行业的细则发布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能整顿行业内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出现,另一方面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消费环境。


从长期来看,这对于行业也是一利好消息。这个行业还有未来吗,我认为是还有的,但未来肯定是坎坷的,在整顿之下,才能有更好的前景。

『伍』 电子烟的野蛮时代结束了:被定义为新型烟草,或缴纳高额消费税


整整8个月,电子烟从业者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11月26日,国务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条文里增加了一行字:“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电子烟无法再像之前那样野蛮生长,而是将和卷烟产品一样受到严格监管。与此同时,业内普遍认为这代表着电子烟行业走出了灰色地带,将更加有序地发展。当日晚间,从电子烟品牌方到行业协会,都连夜表态坚决拥护执行条例修订。
电子烟一度是个令人垂涎的暴利行业。2020年,电子烟上游供应商思摩尔国际,全年收入超过100亿元,净利润超过38亿元;电子烟产品的头部企业悦刻全年收入38.2亿元,净利润8亿元,悦刻CEO汪莹后来还一举登上福布斯亿万富豪榜。
在这场盛宴里,无论是品牌商,还是供应商、代理商,都曾赚得盆满钵满。但现在,行业已经走到了剧变的前夜。
“就怕以后不能卖了”
东北一家电子烟门店的店主周雄已经开始犹豫进货多少的问题,“就怕以后不能卖了,小本生意,亏不起”。
11月26日晚,电子烟的监管落地,周雄向《财经天下》周刊坦言,卖卷烟和卖电子烟最明显的不同就是牌照问题,即经营许可证。如果自己的电子烟门店拿不了许可证,货就都得砸在自己手里了。
在修例落地前的一个月,《财经天下》周刊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现在电子烟的渠道鱼龙混杂,便利店、手机店、报刊亭、酒吧甚至餐馆,都能看到电子烟的身影。各级电子烟代理商、零售商最陵搭担忧的事情是,电子烟将实施专卖管理并加征烟草税。
多位代理商向《财经天下》周刊介绍,目前,电子烟的分销模式是货源从品牌到省代、市代、门店,最后再到消费者手中。想成为代念汪帆理商并不难,而且一般可以自行决定给到门店的批发价格和货品款式。
但参照卷烟的专卖管理模式,国家对烟草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在生产、批发环节不对中烟体系外发放烟草专卖许可证。如此一来,代理商赚产品差价的路可能行不通了,自己的角色也有可能将不复存在。
不过,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向媒体特意强调,“参照”与“按照”是两回事,现在还没有出详细的内容。目前可以确定的东西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归烟草专卖局管理,一个是把电子烟定性为新型烟草制品。
卷烟的另一个特征是重税。根据2009年6月调整的卷仔雹烟消费税税率,甲类卷烟税率调整为56%,乙类卷烟的消费税税率调整为36%。而目前电子烟还被视为普通消费品,税率一般在13%左右,不缴纳消费税。即便是“参照”,电子烟税率提高后,行业的利润空间也将大大压缩。
这让周雄担心,自己的利润会断崖式下滑,“按卷烟的话,一盒只能挣几毛钱几块钱”。据他回忆,自己2019年刚入局电子烟生意时,利润还很高,一盒99元的电子烟烟弹,基本对半赚。但现在,听闻别人也想加盟电子烟生意,周雄就会忍不住劝道:“现在入局已经挣不到什么钱了,很多实体店开不下去了,明年还会继续黄一批。”
在政策落地之前,电子烟生意其实就因门店激增变得越发艰难。2019年底,周雄所在城区只有他一家卖电子烟的,受到当时电子烟线上禁售的影响,电子烟线下门店的生意红火。但从2020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电子烟这块肥肉被越来越多人盯上,周雄所在城区的电子烟门店骤然增至20多家,他的月销售额也近乎腰斩,从五六万元变成了两三万元。
华东地区的电子烟经销商王凯也有相同的忧虑,他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因为2021年上半年门店数量陡然增多,自己的利润越来越少,他代理的某家电子烟门店,以前能有五六万元的月销售额,现在已经降到一万元左右,“很多人只能开综合店,用悦刻的招牌引流,用其他品牌赚利润。”
《财经天下》周刊在北京通州北苑的一条商业街内看到,短短几百米里,就有五家以上门店在售电子烟,包括品牌专卖店、集合店、便利店、还有烟酒专营店。而北京朝阳区某商场内的一家悦刻门店,从商场10点开门到中午12点,一般很少有顾客。中午之后,门店开始有生意进来,但都是通过快递订单完成。
该处门店的销售员邓丽说,这家悦刻门店是2020年初开的,但今年上半年迎来一个开店潮,对面先是搬进了“火器”,又是搬来了“雪加”,紧接着又搬来“福禄”,同一层还新开了“柚子”——都是电子烟门店。
邓丽明显地感觉到,店开的越来越多,价格战也打得越来越狠,“别人家经常比我卖的便宜,本来能来我这里买的顾客就不来了。” 作为行业头部品牌的销售员,她坦言销售压力依然很大,“每天都在发愁怎么揽客”。她的收入和销售业绩直接挂钩,完成任务能拿3%的提成,完不成就只能拿2%,现在,她的月销售额是2万到3万,据她回忆,她去年最高的月销售纪录达到过5万元。
各门店为吸引客流推出的不同促销方式。图/《财经天下》周刊 薛永玮
专卖店数量迅速扩张,电子烟渠道也全面泛滥。因手机利润下滑而转行卖电子烟的山西代理商赵兴发现,在山西,现在只要是个店面,都能卖电子烟,不仅手机家电卖场能看到专门柜台,酒吧和舞厅也被认为是理想的销售场所,甚至连餐饮店、理发店、报刊亭也开始摆上电子烟,“摆上一个纸盒就算一个‘店’”。
“最后的结果就是电子烟卖烂了。”赵兴对《财经天下》周刊下这个结论时,还加了一个无奈的笑脸。他没有想到这个过程来得如此迅速。在当地,已经很少有手机店主会冒险将门店改为电子烟店。
为了节省门店成本,周雄现在已经不敢雇人看店,他一边亲自上着货一边说道:“等清完这一波库存,就得研究点别的了。”
品牌内卷能结束了吗?
条例修订后,回忆起今年上半年的开店大战,电子烟品牌创业者张浩仍然心有余悸。
他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现在对于品牌方而言,税收将提高成本,成本高了就意味着销售费用会减少,开店的投入也会减少,品牌方可能不会再“撒钱”补贴扩张门店,“大家不用那么卷了”。
一位有两年电子烟从业经验的人士则认为,品牌未来还会有一个新的内卷方向——“翻店内卷”。现在品牌方的专卖店要签排他协议,但当电子烟纳入专卖管理,这些品牌的专卖店就不能再把客源私域化,一个门店中将渗透进多个品牌的电子烟,相当于专门店变成集合店。而各个品牌为了能多进入几家综合化门店,就需要去争抢行业头部位置,以“翻”进其他门店。
“参照卷烟的管理办法,品牌方可能只有电子烟的生产权,但没有分货权。”上述从业人士表示,品牌以后可能不能像以前一样依据省代、市代、店主的订货量给人发货,而是要依据一定的限额进行发货,那么则将更加考验品牌方的调度能力,“谁线下门店管理能力最强,谁就能更好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这一点,品牌方们其实早有预感。今年9月,铂德CMO方辉对《财经天下》周刊说,现在而言,电子烟行业需要从门店扩张,过渡到对门店的精细化运营阶段,“以前一些入局者以为电子烟行业要冲刺了,后来发现是一场马拉松。”
行业的头部效应在凸显。对于头部品牌来说,一个共识是,这次条例修订,将拉高行业的准入门槛,相比大概率会拿到经营牌照的头部品牌,未来电子烟的小玩家将很难存活。“以前能多靠专卖店去卖,但现在,如果产量及品牌影响力不足,就没办法走进更多综合店。”上述从业人士表示。
至于将被摊薄的利润,张浩认为,加税会让整个链条价值重新分配一次,工厂、品牌、渠道会各让一些利润,抵冲增多的税收,“高毛利有高毛利的流转方式,低毛利也有低毛利的运转方式”,上述从业人士则表示,“未来可能不走高利润的路线了,而是走高量的路线。”
这次条例修订背后,是一个曾野蛮生长的电子烟时代。2019年11月,国内电子烟全面线上禁售后,电子烟品牌厂商掀起了一场圈地运动,集体抢占商场和街边的店面。一时之间,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电子烟品牌,头部品牌都以门店数量作为衡量影响力的一大指标。
从2019年起,电子烟企业注册量开始爆发,2020年开始呈现出井喷之势,当年共注册2.23万家,同比增长192%。到了2021年上半年,电子烟企业的注册量继续逆势增长,共注册相关企业4.83万家,同比增长已达912%。
事实上,电子烟确实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达83.8亿元,八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2.5%,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急剧扩张。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预测,2021年,电子烟出口额将达632亿元,内销185亿元。
“今年1-3月,行业很明显进入了一个不理性的状态。”今年9月,魔笛电子烟创始人MG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疫情积压的需求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爆发,加之2021年初悦刻的上市,一些品牌在年初开始了最后一搏,希望能引起资本的关注,不断加货、订货,行业水位突然被抬到很高,以致于进入了一个虚假的繁荣阶段,但很快因为激进的扩张而资不抵债,倒下一批。
直至今年3月份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行业开始回归理性。事实上,2021年4月以来,AUV电子烟、深刻电子烟等品牌,都已出现出售和清退的案例。
为什么电子烟品牌曾如此泛滥?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它和早年的山寨手机一样,产业链完善,但也几乎没什么技术门槛。想做一个电子烟品牌,只需要找一家深圳的电子烟代工厂,花9万元,等10天,你的新电子烟品牌就可以在市面上出现了。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网上售价169元的电子烟产品,在深圳的代工厂,只需要33元就能拿货。
正是由于电子烟的技术门槛低,普遍依赖代工厂,导致了一个头部品牌颇为头疼的问题:通配。
今年10月底,《财经天下》周刊走访发现,通配版烟弹通常价格更低、烟油容量更大,一些通配烟弹甚至专门做悦刻没有的口味来吸引消费者。在北京通州区一家电子烟集合店里,不到五平米的店面里集齐了市面上各大电子烟品牌,但卖的最好的、最受店员推荐的是一款通配产品。有数据显示,近9成的消费者表示在购买烟弹时,销售人员会主动提示其购买通配品牌。
这显然是厂商不愿看到的局面,今年9月,悦刻一口气起诉了思博瑞、EFK及YMK美氪三家电子烟企业,理由是对方通配了悦刻的产品,并称这是一种建立在悦刻既有用户群体的“寄生”行为。
一家电子烟集合店内的各类产品。图/薛永玮
“原装烟油和代工烟油很相似,消费体验很接近,消费者就会去选择通配。”今年9月,铂德CMO方辉向《财经天下》周刊介绍,雾化芯技术(用于烟杆)的集中度很高,但电子烟复购率高主要是来源于烟弹,也就是烟油。从技术上来看,烟油技术(用于烟弹)的集中度更高,主要就在四家代工厂里。
他进一步指出,正品烟油都与烟杆严丝合缝,但很多通配厂商会把规格做大一些,留出一些缝隙,或者改变烟油的形状,很容易就规避了法律上的风险,“对依赖代工的品牌而言,通配难题很难应对”。
一位从业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讲述了在一次行业论坛上的尴尬体验:“最讽刺的是,一场行业论坛上,做通配的人和被通配的人,竟然一起上台领了奖。”
“卷烟替代品” 仍需更强监管
本次条例修订明确了一个事实,电子烟将被看作一种新型烟草。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性,因为此前,电子烟一直是以“卷烟替代品”的减害形象出现。它对传统卷烟替代效应确实已有表现,根据近日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和首席分析师杨畅的数据,中国电子烟产品销售额与传统卷烟销售额的比例由2012年的0.1%升至2020年0.9%,且提升速度较快。
但现实的情况却似乎并不如此: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各异,对使用者仍然存在成瘾性,其副作用也一直成为医学界的争议焦点。其次,有研究表明,电子烟增大了本不吸烟者接触烟草的概率。
在山西经营电子烟门店的赵兴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大部分来购买电子烟的都是年轻人,“这些人之前没有抽过烟,真正的烟民很多抽不惯电子烟,太淡了”。他还听品牌方透露过一个“内部数据”:“80%是卖给大学生的,尤其是女生,各个品牌都差不多。”
今年5月,《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也指出,我国电子烟使用者中年轻人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中,占比最高的是15-24岁的青少年。
2019年11月,电子烟全面线上禁售,京东、淘宝都下架了各品牌网店。然而,钻空子的现象依然非常常见。即便是现在,《财经天下》周刊尝试在淘宝和闲鱼平台上,简化“电子烟”“悦刻”等关键词进行搜素,依然会有很多商品显示出来。
另外,《财经天下》周刊发现,电子烟的微商渠道依然很多,消费者只需在添加微信好友后进行选购,全程不需要提供任何年龄信息,下单后即可邮寄到家。电子烟的销售,并没有被严格限制在线下渠道。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未成年人想在线下买到电子烟,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财经天下》周刊走访发现,北京多处电子烟在售点,不论是悦刻、福禄、柚子等品牌的专卖店,还是有多个品牌的集合店、便利店,在购买者明显表现出第一次购买、未曾使用过电子烟的情况下,没有一家店面询问过购买者的年龄。
“现在越正规越难赚到钱,很多夫妻小店根本不会在乎对方是不是学生,只要给钱就卖。”赵兴说道。
对此,多位电子烟行业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表达了一个共识:可以在朋友圈宣传,但不能直接邮寄给对方,只能线下交易,而且要核实对方身份。
但《财经天下》周刊发现,此类线下身份验证系统的设置仍然流于形式。以北京一家悦刻专卖店为例,虽然前期输入身份证号、经过人脸识别后才可以通过验证,但只要验证后添加了门店微信,交易依然可以在线上进行。在不确定手机另一端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门店依然可以通过快递,把电子烟配送到家。
根据近期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的数据,104个中文电子烟企业官方网站中,仅有43%的网站对用户的进入年龄进行了限制,而且这种限制并无任何具体的验证要求。
11月26日深夜,《财经天下》周刊联系到一家头部电子烟品牌方时,对方还在公司紧急开会研讨此事。目前,电子烟国标还未公布,但本次条例的修改落地,给无序生长的电子烟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
品牌方不再豪横补贴了,经销商和代理商的狂热也已经消退。大家还在开始等待着更为具体的细则,但可以确定的是,电子烟不再是能肆意收割“韭菜”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