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加盟 » 马云天猫小店南阳市能做加盟商吗
扩展阅读
七波辉加盟商 2025-04-30 01:15:29

马云天猫小店南阳市能做加盟商吗

发布时间: 2025-04-29 20:41:05

Ⅰ 马云对奶茶行业做出怎样的预测行情

马云的想法是智能奶茶店,未来的智能奶茶店生意必将火爆。在马云新开的奶茶店中,全程没有任何店员,在顾客自行选择口味,扫码付款后由机器臂自动调制,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就真正的口味来说,与传统的奶茶区别不大,但暂时只能制作两种口味的奶茶。

奶茶的好处

奶茶是可以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的,牛奶还含丰富的蛋白、脂肪等多种高级营养物质。茶中含咖啡碱,多种维生素(Vc、Vp、菸酸、叶酸等)、单宁酸、茶碱、芳香油、氨基酸、糖类、各种矿物质和叶绿素等三百多种对人有益的化学成份。

茶能补充饮水中缺氧的不足,茶中含的芳香油要溶解动物脂肪,消食解腻。茶能帮助人消化肉食。对于常年偏食酸性的人来说,缺了奶茶身体可真的就吃不消了。

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惫,也适合于急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饮用。对酒精和麻醉药物中毒者,它还能发挥解毒作用。

奶茶的坏处

大街上的奶茶其实是奶精兑茶粉及其它替代品如香精、色素等制成饮品,奶精并非奶粉或牛奶产品,而茶粉的茶碱、茶多酚含量都很低,因此冲出来的饮品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茶。

所谓的奶茶与奶比起来要缺少钙质和大量的维生素,而且蛋白质含量很低。牛奶中的有用养分,它基本都没有。但是奶茶却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热量,多喝对身体不利。

特别是奶茶中还有大量奶精,而奶精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这种植物油是脂肪酸的一种,会减少男性荷尔蒙的分泌,会影响精子的活力,让精子的质量大大下降,对精子的活跃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育龄期的男性还是不要喝奶茶了。

Ⅱ 现在开服装店前景如何,需要具备什么。

很多想要在新的一年里开店创业的朋友可要注意了,现在是时候想想开个什么店比较合适了。很多人想开个品牌女装加盟店,那么2020年开女装加盟店怎么样呢?加盟品牌女装店前景如何?赚钱吗?今天女装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服装行业转折三:商场爆发式增长,实体店发展的最好时期来临

万达这3年,开的场子都是50+个,更是与省政府合作拿下大单,不断深入三四线城市及消费力的县级市。譬如上海,2016年开业近30个商场,而今年预计开业的量达到了58家,这是商业地产全面爆发增长的时代。

政府爱扎堆运作商圈,如今商场越来越多,商家的选择余地就多,当然租金成本更有运作空间。

服装行业转折四:副牌越来越多,好的品牌正集团化崛起

如今在中国,内资餐饮集团化已成实体店崛起新势力,推出的各具特色的餐饮副牌已打开市场,逐步赢得未来。

零售领域诸多快时尚品牌,比如Inditex(ZARA母公司)的9个副牌、H&M的6个副牌、针对细分市场的副牌也已打开局面,跨界合作赞更多人气,通过主品牌的渠道及影响力同样能获得更好发展契机。

以上女装网分享的几个服装行业实体店逆袭的案例都足以说明服装实体店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所以2020年想开品牌女装加盟店的朋友可以实践了哦。

Ⅲ 马云为何对腾讯京东联手做电商保持沉默

马云对腾讯京东联手做电商保持沉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战略层面的淡然态度

    • 马云及其团队认为腾讯与京东的联手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并未构成直接且紧迫的威胁。
    • 阿里员工普遍认为微信的用户流量与阿里的精准用户群存在差异,且电商在非专业平台上的发展存在质疑,因此战略上轻视这一对手。
  2. 兵法中的制胜之道

    • 马云可能借鉴了兵法中的智慧,选择先确保自身不败,而后静待对手失误。
    • 通过沉默观察,马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腾讯与京东在电商领域的布局和策略,从而找到潜在的破绽。
  3. 战术上的准备与应对

    • 虽然表面上保持沉默,但阿里在战术层面并未无所作为。
    • 阿里采取了与手机厂商合作、布局天猫618、推出新版手机淘宝等策略来对抗微信小店,显示出其在战术上的灵活性和准备充分。
  4. 对未来变数的考量

    • 马云意识到京东与微信的合作模式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包括京东可能成为微信电商的后台以及微信未来可能改变合作模式等。
    • 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马云更加谨慎地选择沉默观察,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综上所述,马云对腾讯京东联手做电商保持沉默,既体现了其战略上的淡然态度,也展示了其在战术上的灵活准备和对未来变数的深刻考量。

Ⅳ 为什么天猫小店不能申请菜鸟驿站

最狗血的是,你加盟天猫和不加盟政策相同,而且不加盟还没进货要求!

Ⅳ 天猫便利店的优缺点

淘宝和天猫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网购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因为互联网,以前种种不可能实现的都实现了。包括现在的超市都有线上的了。但是可能还有人不了解,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天猫小店的利弊分析和前景分析。
space
一、天猫小店有哪些好处?
1.加入天猫小店好处之天猫品牌授权
在保留小店名称的基础上,从店招、店内装修到助销物料加入天猫元素。基本上,就是帮你增加陌生客源的信任感,同时可以给“天猫小店”品牌刷存在感。
2.加入天猫小店好处之天猫货架入驻
精选农产品等优质、畅销商品将登上天猫货架。专属供应链渠道供货,帮你摆脱进货选货难问题,吸引到更多顾客,改善小店毛利空间。用你的空间,做马云的生意。不过,能赚到钱就是好事。
3.加入天猫小店好处之4800元超级红包
小店进货每满5000元即可获得100元红包,全年最高可获4800元进货红包。红包还能与零售通平台同期红包和优惠叠加使用,让你能边进货边赚钱。
这似乎是零售通超级会员的福利,但是成为超级会员是”天猫小店”的报名条件,所以……
4.加入天猫小店好处之店内环境改造
为小店量身定制门店装修方案,将店内环境改造得整洁高级,让顾客更爱逛、更想买。漏说了一句:别忘了自己出钱装修。
5.加入天猫小店好处之专业经营指导
行业资深专家将为小店运营提供专业指导,进货怎么选、货品怎么摆、货架怎么放,专家出谋划策,让生意更轻松。
6.加入天猫小店好处之智能设备、线上流量及各类营销活动的优先支持
“天猫小店”可享受手淘等线上引流资源,同时可以优先获得智能设备及相关配件、优先参与品牌商营销活动等合作。
二、天猫小店的弊端有哪些?
大家想不想知道天猫小店的弊端有哪些?小编这就来给大家解答。
1.需要一笔天猫小店加盟资金。
2.需要花费时间重新装饰店铺。
3.需要自己出钱来进行装修。
天猫小店有前景吗?
1.大数据,千人千面
不同于传统便利店加盟打造统一品牌的模式,天猫小店将利用大数据打造“千店千面”。
2.数字化智能化是加码核心
天猫小店通过阿里零售通的数据系统让超市店主的运营效率得以提升,而除了数据和商品的赋能外,阿里表示,获得品牌授权的便利店还会接入整个阿里系的生态力量,比如阿里健康、飞猪、农村淘宝、菜鸟驿站、阿里妈妈等。
3.借生态资源对垒京东新通路
从商业模式来看,在为中小门店提供的商品选择上,京东新通路所提供的多为京东自营,或是通过与可口可乐、联合利华、洽洽等知名零售大牌合作。
而对于背靠淘宝、天猫的庞大商业生态天猫小店来说,想让一家夫妻店能够销售来自海外的进口商品、创意十足的淘品牌商品以及以农村淘宝为源头的生鲜特产也不是难事。就此来看,在抢夺线下中小门店的这场战役中,阿里、京东各有所长。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快消品线上B2B生意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预计到2018年将有44%的中小企业使用线上B2B模式进货。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围绕天猫小店与京东新通路之间的较量在所难免。

Ⅵ 改造600万夫妻店阿里京东们为何集体“踏空”

点击上方“i黑马”,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马智库,创业必读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www.iheima.com

作者 | 范向东

来源 | 高街高参(ID:gjgc168)

头图来自京东新通路海报,经虎嗅编辑发布

国内大型零售业态的高速发展时代已经结束。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榜单及报告显示, 2018年,快消品零售的主力业态大型超市坪效平均下降8.0%,员工薪酬总额上涨13.0%,房租上涨10.6%, 普遍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局。

而便利店行业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好于商超和百货业,2018年,便利店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1.1%,门店数量增长18.0%。这也正对应当下年轻人效率优先的生活方式,以社区为服务半径的零售、餐饮业态将成为未来零售的增长点。

不过,这份榜单主要聚焦现代连锁便利店,没有提到主力便利店业态——夫妻老婆店。全国有超过600万家夫妻老婆店,这些小店面积不大,经营者大多都是中年人,但国内40%的快消品通过他们来到消费者手中,对国人消费的影响不可谓不重要。

相比连锁便利店,传统夫妻老婆店的痛点明显:品牌商跟终端存多层级经销,商品流通速度慢、成本高;小店经营者能力相对较弱,缺少提高销售及服务能力的资金和办法。小店想要改变,不只在经营者本身,更关键的是其背后快消品分销体系。

商机便在其中,这是阿里、京东都垂涎三尺的亿万级市场,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看似抢占终端,其实最终目的是快消B2B渠道的重构及终端数据的整合。因此,快消B2B一度成为热门赛道,创业者、传统商超、电商平台甚至物流公司都来抢食这块“旧城改造”的肥肉。

但回头看,阿里零售通、京东新通路等快消B2B平台们纷纷“踏空”,陷入了传统批发业的“陷阱”。

诸侯乱舞,生死两茫

“我这有500多万夫妻老婆店的烟草证资料。”说着汪强打开电脑,找到了笔者家乡的一家小店的信息。这自然让我惊叹一番,不过汪强却高兴不起来,他用不到这些数据了,因为他的快消B2B平台已在去年倒闭。

“连如何赚钱都没摸索出来,就已经撑不下去了。” 汪强说的是自己,也是这个行业的通病。相比2017年,去年快消B2B行业的融资总额下降了75%,不少靠资本输血维生的玩家再无力支撑,去年全国有一定规模的快消B2B平台大约有170家,约有40家关门大吉,另有一部分开始转型。

跟汪强一起倒下的不乏行业头部,如真格、经纬投资的店商互联,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海航背景的掌合天下也于去年5月底停止运营。即使巨头加持也不能幸免,惠下单去年拿了腾讯、平安海外两轮投资,结果今年年初被爆融资失败停止运营,行业的残酷可见一斑。

当然,在优胜劣汰的商界法则中,依然会有一些不差钱的行业明星。一位投资人士就跟笔者表示看好易久批(原名易酒批),这家公司也在虎嗅·高街高参的文章里出现过,主打酒类,跟美团B2B业务有合作。易久批2016年就被美团战略投资,去年再次拿了美团、腾讯领投2亿美元D轮投资,今年3月,易酒批又融到1亿美元D+轮。

估计你也注意到了,惠下单、易酒批都有腾讯的投资。 现代通路上的大连锁在阿里、腾讯之间站好了队,改造传统通路的快消B2B平台也已阵营分明。

腾讯投资了惠下单和易久批,京东有新通路,去年战略入股了掌合天下母公司供销大集,美团除了投资易久批之外,旗下产业基金龙珠资本还投资了掌上快销。

再看阿里这边,除了自己的零售通,去年阿里投资了主做农村市场的汇通达,加上百世店加、大润发e路发,也汇集了四家头部平台。

上述B2B平台,另有国资老大哥怡亚通,以及仍未站队的中商惠民等,基本就是现在行业的头部力量。

巨头入场,快消B2B赛道难再获资本青睐,行业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 基本上,虎嗅采访的业内人士都认为今年会有更多快消B2B会倒下,致命因素还是“不盈利”。一位从业者有告诉笔者,快消B2B领域并购案极少,因为大多数玩家“没有资产只有债”,根本没有并购价值。

目前能盈利的快消B2B平台屈指可数,除了上市公司怡亚通,只有彩华商贸、易久批、新高桥等寥寥数个平台有盈利的消息,即便行业第一的零售通,也处于亏损状态。

前段时间零售通进行内部调整,据多家媒体报道,零售通要求所有个人拍挡在4月1日前完成新协议的签署。以前拍档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销售佣金,新协议给拍档开了底薪,但因为产品佣金收入大幅下降,拍档的收入普遍是下降的。

薪资构成反应了零售通对拍档定位的变化。“拍档不再是销售体系而是服务体系。”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对虎嗅表示:“目前拍档的薪资构成是底薪+奖金形式,工资主要受服务质量影响,产品销售佣金占比已经很少了。”

而零售通拍档的薪资调整,则是跟零售通停止平台补贴是同步的,不难看出零售通想要降低成本。此外,零售通目前已覆盖全国130万家零售小店,入驻品牌商及经销商超过5000家,或许“跑马圈地”将告一段落,把工作重心放到已覆盖小店的精细化运营上。

总之,这个行业基本格局已定,但盈利难题还没能有效解决。

快销B2B命短的“三大命门”

不得不说,通过整合传统通路数据,建立高效的分销平台,达到节约成本的商业逻辑是能说通的。但实际情况很残酷,即便一家快消B2B平台一年拿下两轮融资,仍活不下去。问题出在哪儿?是商业模式行不通,还是执行力不到位?

1. 拿货,没价格优势

快消B2B平台基本都有一个“硬伤”: 它们未必能直接从品牌商手里拿到货,即使拿到了,价格也不比传统经销商便宜。

表面上看,平台是去吞噬经销商的市场,但在整个分销体系中,决定商品定价的品牌是最强势的一方, 也是经销渠道最大受益者。最典型的是娃哈哈,宗庆后曾说娃哈哈“产品分量重,总价值低,电商也不太好做”,对马云的电商不“感冒”,其依仗的“联销体”模式,正是通过利益分配机制让品牌商和经销商成为利益共同体,让品牌能有稳定的现金流蓄水池。

品牌的多级经销体系,第一层是大区总代理,再往下分,就是城市经销公司及个体批发商户。不管什么样的体系设计,想获得品牌的代理权,每年都要付出不菲的代理费用。品牌借助经销商体系低成本广铺渠道,或许效率较低,但却是握在自己手中,可以做一些主动决策,如新产品的投放。

因此品牌对快消B2B平台是有顾虑的。林小海也说品牌曾经有过排斥,但是品牌在看到增长后,逐渐乐意与零售通合作,只不过品牌商给货的时候,价格就比较高,要补贴及精细化运营,价格才跟经销商差不多。

隐约之中,能感觉到品牌方的态度:经销商要维护,但品牌给快消B2B平台的出货价更高,赚得能更多。“品牌商不想破坏原有的通路,也不拒绝增量的分销。”汪强就称 品牌会成立一个新的通路部门或专门的团队,用一套不同商品、价格体系给B2B平台的供货。

因此,不管是初期从经销商拿货,还是在积累一定规模后,直接跟品牌做生意,快消B2B平台拿到的商品价格都相对要高。 B2B平台免不了补贴,用低价策略进入市场。低价能吸引小店主薅羊毛,但停掉补贴之后却很难留存,走上这条路的B2B平台将进退两难,融不到钱,结果可想而知。

(掌合天下各地服务站遭供应商堵门讨要货款,来源见水印)

2. 全品类越做越亏

对品牌而言,经销商、快消B2B上都是自家生意,不过两个渠道面对相同的消费群体,是很难调和的竞争的关系。

实物流通中,最基本的是仓配能力,这也是经销商对品牌的价值所在。从模式看,快消B2B平台更有成本优势,把基础设施搭好之后,仓配及业务员等都能共享给所有品牌使用,节约行业成本。

但2B毛利非常低,前文也提到,快消品价格在行业内部是比较透明的,出厂价、终端价都受品牌商限制。在商品流通中,不管再高效地分仓与调度,仓储、人员工资、车辆等都是硬成本,因此想靠有限的毛利率覆盖成本,必须提高客单价。

不管是快消B2B还是餐饮B2B,都有一个概念叫“单车盈利”。易酒批创始人王朝成曾说过单车盈利的重要性,大致意思是2B的交付成本是固定的,一辆金杯送一次货,成本要300块,车上送的东西,决定这趟车能否盈利。如果是一车酒,货值3万毛利3%,那么这趟车是赚的,如果是一车饮料货值5千,那至少需要6%的毛利才能打平交付成本。

小店商品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高频、低利润的走量商品,最典型的是小店有刚性需求的水饮;另一类则是较低频但高利润的商品,酒类、休食便在此列。快消B2B平台需要对一些商品进行补贴销售保证小店的粘性,不过要能被赚钱的品类覆盖掉。

“所有出问题的B2B平台,基本都是做全品类。”汪强表示这条路或许不适合创业者,“便利店能全品类,因为有鲜食及搭配销售的活动。如果毛利连固定成本都不能覆盖,那即使把订单密度做起来,也是越做越亏。”

3. 合规成本高昂

即使B2B平台的业务跑通了,相比经销商, 未来B2B平台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合规成本”。

“很少有人说这个。”汪强称,“虽然有些夸张,但快消品都是在税赋体系之外的。”经销商、批发商赚钱,实际上有一部分是漏掉的税,终端个体批发商拿货,小店主进货,不管是赊账或现结,基本都不会开票,也没有所谓的进项票抵扣。国家很难一一去核查,他们自付盈亏,生意自己脑子就记得八九不离十,可能也是因此个体工商户是定额定税。

“快消B2B平台的挑战不只是商业模式,还有税务关系。”汪强表示。快消B2B平台所有订单和交易都会有记录留存,未来上市肯定要合规运作。在当下的税收环境,快消B2B平台的成本肯定是相对要高的。

何以续命?

“这些问题说了又说,但大部分B2B平台都还没找到应对之法。”汪强感叹道。在一番走访交流之后,虎嗅总结了几点可能的突破方向:

1. 固定成本价值最大化

快消B2B,不管做交易赚商品差价,还是赚平台服务费用,都以商品流通效率作考量,对平台能力的要求是趋同的,比如最基础的仓配能力,可以发展统仓统配业务。

做自营的快消B2B平台,也可以接入经销商,像京东新通路,最初做自营,然后做POP(平台开放),把物流配送、仓储、资金(供应链金融)等开放给经销商使用,并推行代理、代配、代售等合作方式,通过共享把成本利用效率做高。

另外B2B天然适合做供应链金融,也被从业者认为是最可行的盈利途径。第三方的订单、交易、仓储等经营性行为都在平台上,积累交易数据后,可以打造合适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卖给上下游客户,或帮助银行做风控放款。

2. 渠道反推品牌差异化定制

品类或许是见效最快的突破点。就比如酒,需求稳定,各品牌的产品差异化也做的比较明显,本身客单价较高,贵个几块钱,消费者也不够敏感,但水的话,一瓶就是两块钱,没有农夫山泉,娃哈哈、怡宝也没问题,因此一分利都要争一争。

林小海认为,B2B平台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在商品上 。一般小店高频销售的SKU在300个左右,这些商品占平台销售的30%,零售通会提供最稳定的供应、价格及服务。

此外,零售通还要综合市场容量、小店消费场景、品牌资源等因素,集一盘渠道特色商品,“比如卫生巾,典型小店消费商品;雨伞还没有一个品牌能覆盖全国,价格也不透明,毛利空间极大。”

B2B也可以做渠道定制,例如京东新通路就上线了京东自营品牌京选,打出的关键词就是超高毛利。不过,如果快消品品牌没有存在感,多半逃不过滞销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电商品牌落地是很好的品类突破口,线上流量红利过去后,线上品牌正寻求走向线下的途径。

3. 赚品牌商市场投放的钱

品牌有触达消费者,了解终端商品动销的需求。从总量上看,国内快消品市场稳中有升,但商品的更迭越来越快,消费者洞察对品牌也愈加重要。经销商的职能不仅是商品的流通,还应该包括商品推广、品牌宣传、促销活动的落地,并把终端的商品动销及市场情况传达回品牌商。

在这方面,B2B平台是能够取代经销商的。通过技术手段,将门店、商品及营销的数字化,让品牌看到回流的数据,感知到每一分投入所产生的结果。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快消企业也都在做自己的DMP,并积极与第三方数据平台合作,期待更精准的全域营销投放,让流量、转化、留存可视化帮助决策。

在美国,宝洁、联合利华等不断削减营销预算,但在MarTech上的投入上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如果B2B平台能用数字化的方式帮助品牌管理渠道,减少品牌投放的损耗,或者把直接把品牌投给经销商买终端货架的钱抢过来,赚品牌商的钱,这应该是可行的路径。

4. 帮夫妻店进行便利店品牌化改造

一些快消B2B行业报告显示超过70%小店使用B2B平台进货,但通常一家小店还在装修的时候,就会有本地经销商、批发商找上门谈生意了,小店主能从几十个批发商里比价,还差下几个平台?而且渗透率也要看成色,线下零售最关键的是位置,倒下的惠下单也曾覆盖达百万家,因此单纯看数量也是不靠谱的。

几乎每个平台都在“翻牌”,品牌加盟是提高小店在平台上的采购量的可行方法。其实我们看便利店,一些非一线连锁便利店/超市品牌的规模已经非常大,芙蓉兴盛超过12000家,美宜佳超过16000家,他们输出的门店比较粗糙,但是加盟门槛较低,小店主加盟品牌之后,自然将供应链配套接入。

阿里、京东也在输出品牌,并提供了门槛更低的方案。林小海认为,夫妻老婆店便利店化是趋势,“我们常开玩笑说,零售通要用10%的成本,实现便利店70%的服务能力,小店想要便利店化,是加盟便利店品牌还是选择平台赋能呢?后者可能更切实际。”

从品牌切入或从供应链切入,最终可能是殊途同归。不过便利店品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终端经营者身上,很多小店创业的年轻人,或者接过小店的“店二代”,没有老一辈吃苦耐劳的拼劲儿,也希望能挂一个能引流的招牌,让自己的小店更加体面。

小店主眼中的B2B平台

小店主如何看待B2B平台呢?虎嗅走访了几家小店,问及B2B平台时,大部分都表示用过、进货方便,不过也颇有吐槽。一家小店给虎嗅·高街高参看了三把坏伞,表示某平台的雨伞质量不行。还有一家店主表示零售通上的冷藏鲜奶由第三方经销商送货,下单后配送没有准点。

从小店经营者的视角,B2B平台一站式采购有优势,但跟服务更个性化的经销商相比,并被另眼相待。为了客观呈现,虎嗅·高街高参回访了一年前曾采访过一家天猫小店。

在进货方面。店主表示,除了零售通,日常还主要用易酒批、云蚂蚁。“跟之前一样,还是三成在零售通进货,主要是休闲零食,另外酒水饮料从易久批,日用杂货从云蚂蚁。”他还表示,百世店加也来地推过,不过商品太少,还有一家叫拼便宜的平台,还要花时间去做玩法,直接放弃。

另外小店还有二十多个经销商,主要是深度分销品牌及冷链商品,店主表示像娃哈哈、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品牌都直接经销商来人管理发货。事实上,这些经销商的优先级应该比B2B平台要高,“如果没有经销商直接对接,才会从平台上进货。”言外之意,经销商的价格和服务可能更具优势。

并且小店也不愿放弃陈列上的收入。最好的货架要“摆烟摆酒摆槟榔”,陈列高毛利高周转商品。跟一年前相比,门口多了两个靠墙的小货架,其中一个全部陈列了某保健饮料品牌商品,经销商自然是花了钱的。

而单价较低的矿泉水,小店则不想陈列得太多。虎嗅·高街高参恰好遇到了某品牌经销商人员来找店主抱怨“费用给的不少,为什么自家矿泉水陈列不够突出?”他想让小店多摆一些,店主予以拒绝。从言语中能感受到小店主的精明,也暴露出经销商对终端商品的管理仍不完善。

在数字化方面,B2B平台能帮助小店经营更高效吗?没想到收银POS系统遭到了店主的吐槽。

“装了人脸支付的机器,但支付机跟POS机没有打通,等于形同虚设,仍需要在POS机上再操作一次,不能像7-11的机器扫商品再扫码自助结账,没有节省人力。盘点机也买了,但也没跟POS机打通,来货了还是得一个个往POS机里录,外卖也做得不多,跟POS机库存没打通,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这家店的情况跟第一次改造后相比变化不大,其实夫妻店的改变很难自我驱动。笔者去过一家经营25年的偏僻社区的小店,除了饮料大部分商品都要店主自己去批发市场进货,每次进货都要一上午时间。而另一家位置不错的小店,虎嗅·高街高参在店里待了半个多小时,见到了6个上门盘货和维护陈列的经销商人员,服务非常周到。虽然很残酷,但位置不好的小店的开发价值确实有限。

此外,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则是小店主本身,那些经营情况和面貌不错的小店,通常店主的素养及经营意识都要会更好,传统通路上,最大的商机应该来源于小店经营者的年轻化或经营意识的革新。

总之,零售传统通路的蛋糕很大,而快消B2B平台也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却难以逃脱传统通路的“陷阱”,而这个“陷阱”的形成,则是因为品牌、经销商以及小店群体以自身利益为出发博弈产物,让快消B2B集体“踏空”。

注:本文采访对象之一汪强为化名。

*本文由高街高参(ID:gjgc168)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范向东,经虎嗅编辑发布。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15222191516(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