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汇源果汁招代理商交代理费33600元,厂家送车,每月还发2600元工资是真的吗
告诉你们一件事,这种先交钱,再什么什么的,都是骗子!如果汇源真的要招代理商,就不会要你先交33600元,相反,他们应该先给你资金运作才是正确的!别以为那样的大公司随随便便就找代理商,你要很出色才行,让他们认为你能帮他们公司取得更大的成绩!所以呢,他们就会首先表明自己的诚意!明白不?
⑵ 汇源果汁为什么破产
主要是因为汇源果汁的经营情况一直并不怎么好,欠下了大量的贷款,而且他一直没有开发出新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并不是很高,而且在管理方面也有着很大的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一个原因:汇源果汁缺乏相应的营销策略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每一个品牌的营销策略,你就会发现大部分品牌的营销策略十分合适。这些营销策略不仅可以体现品牌观念,还可以使观众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品牌旗下的各种饮品。许多综艺节目都有一定的曝光度,许多饮料品牌都会冠名不同的综艺节目,从而使得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
反观汇源果汁在近几年的营销策略,我们很难看到汇源果汁独家冠名某一个综艺节目,汇源果汁在各大平台投放的广告十分有限。当其他品牌的知名度大幅上升时,其他品牌旗下的饮料销售额也会随之上升,从而占据更广阔的市场,而汇源果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
第二个原因:汇源果汁与某一个大型饮料公司的合作告吹
汇源果汁的创始人停借着独特的眼光和发展策略,为汇源果汁的成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人们比较相信国内的企业,尤其是拥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汇源果汁。汇源果汁一直都在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汇源果汁和某一个饮料公司进行收购合作。但是相关部门驳回了汇源果汁的申请,这才使得汇源果汁的正面形象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一个老品牌的发展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盟。年轻人具备着发展的眼光,他们也能更好地分析市场的变化,从而使得该品牌的影响力大幅上升。尽管我们不可否认汇源果汁曾经获得了许多网友的支持,但是企业的发展需要适应不同时代的变化。
更何况多家企业在各大平台进行的广告和营销,进而增加了相关产品的营业额和销售量。当其他产品占据更广阔的市场,汇源果汁占据的市场完全达不到盈利的效果。
⑶ 汇源被收购了吗
汇源没有被收购。
10年前,可口可乐曾以近180亿港元对汇源果汁发起收购,第二年因未通过反垄断调查而最终未能如愿;如今,汇源果汁最新市值仅53.97亿港元,且已连续6年亏损。
近期,汇源果汁陷入舆论漩涡。先是自爆关联交易,违反港交所上市规则;后开始停牌并延期披露2017年年报,至今已停牌4个多月,年报仍未披露;近日又公告可能会退市。
这些利空已反映在公司股价上,目前公司最新收盘价仅2.02港元,已较2007年上市时的发行价6港元跌去2/3。
而且目前其股价已远低于净资产,市净率仅0.45倍,相当于在净资产基础上打4.5折。
自2011年以来,汇源果汁扣非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6年为负。与此同时公司负债总额却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已达115.18亿元。
(3)汇源果汁加盟连锁火爆招商中扩展阅读:
汇源新任集团行政总裁面对危机采取措施:
汇源果汁的违规关联贷款,就像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出了一系列问题。目前除了其自身问题,汇源果汁的外部环境也不友好。
2016年6月12日,穆迪将汇源果汁的信用评级下调三档至Caa1,主要是担心港交所提出的复牌将延长其股票停牌时间并导致资金链吃紧。
不久后,惠誉评级也将汇源果汁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CCC+。同时将汇源果汁的高级无抵押评级,及其2亿美元、票息率6.5%、2020年到期的高级美元票据的评级从B下调至CCC+,回收率评级为RR4。这些评级仍列于负面观察名单。
同时恒生指数通告,由于汇源果汁持续停牌,其成分股自7月11日收市后,以系统最低价格(0.0001元)从港股多个指数及分类指数中剔除。
7月16日,汇源果汁刚刚委任了吴晓鹏作为其集团的行政总裁,将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日常运营工作
公告称,吴晓鹏在内部控制、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据合约,其服务年期自2018年6月起计为期三年,有权收取基本年薪144万元,须由公司薪酬委员会每年检讨。
据披露,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吴晓鹏任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2005年7月至2016年11月,任中国五矿集团多个职位,包括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
不知道这位吴先生的加盟,能否力挽狂澜,帮助汇源果汁走出目前的窘境,并带领这家中国曾经的“果汁巨头”重回巅峰
⑷ 从山东小县走出的全民饮料汇源果汁,是如何走向末路的
汇源果汁生产企业没能够敏锐的把握市场,不能够推陈出新,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其实他的子品牌运营不够细化,而且网络渠道也很糟糕。
⑸ 老品牌汇源果汁创始人成“老赖”,其公司将会何去何从
年终之际,楼起楼塌的故事正发生在民族品牌汇源果汁的身上。
2018年,果汁大王朱新礼以35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富豪榜,一年后他屡次被法院强制执行、限制高消费,甚至一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最新的消息是,因无法偿付招商银行的债务,朱新礼名下一家公司41亿元的资产遭到冻结。
与他命运共同沉浮的是,“过年就要喝汇源”的国民果汁品牌汇源果汁也面临着退市的命运。
巨债之下,留给朱新礼和汇源的时间已经不多。最新的公告显示,汇源果汁清盘申请的聆讯押后至2020年3月13日,如果不能达成复牌条件,汇源果汁将面临退市的结局。
⑹ 怎么给汇源果汁或者国投中鲁做代理
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7号国投大厦13层
电话:010-68095011 找招商部
传真:010-68095066
邮编:100037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汇源路
邮编:101305
电话:010-60483388 找招商部
传真:010-60483366
⑺ 为什么说汇源果汁被招商银行和中石化坑了
会汇源果汁跟招商银行和中石化都有着合作,但是都没有达成成功的意向
⑻ 汇源果汁区域代理
摘要 汇源果汁加盟前景如何?汇源果汁的行业名气较高,奶茶款式较多,其投资前景十分可观。当前,汇源果汁项目的投资门槛较低,零基础也可开店。从汇源果汁的加盟流程看,成为加盟商后,总部会安排专门的技能培训,详细学习汇源果汁的制作方法、配方特点等。此外,汇源果汁的投资前景不错,加盟店每月能带来4万的收益。
⑼ 怎么加盟汇源果汁
应该是有了!我是汇源的业务代表,我负责的这里是小县城都有了你那里应该早就有了吧!
⑽ 汇源果汁的 分销渠道
本报讯记者蒋杰升报道:当绝大多数饮料产品为抢占超市终端无果而终之时,新近惊闻汇源果汁却逆势而上——另创饮料分销新型渠道,计划在全国开设1500家果汁专卖店。如果汇源果汁贸然全面铺开专卖店计划,汇源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无疑是如何摆平专卖店新贵与分销商老大之间的关系?业内更多的质疑是汇源果汁抛出如此豪气干云的专卖店计划就能颠覆现行几乎固若金汤的饮料分销主流渠道?
汇源专卖店计划浮出水平
有关媒体日前披露,汇源果汁今年计划在全国开设1500家专卖店,主营汇源系列产品。旨在提高对果汁市场的占有率,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进一步提升汇源品牌,扩展地县级城市的市场网络。
消息显示,汇源专卖店将主要建在地县级市场,单店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大卖场附近。总投资额不是很大,经销商打款后,可以获得其货款6%的市场支持,经销商只需交纳5万元的经营权(5年)即可,和开一个超市差不多。
昨天,汇源集团一位张姓助理向记者表示,汇源果汁专卖店计划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专卖店主要在区县布点,以专卖店为主线,开发周边市场,目前只是处于初期阶段,暂时还没有就该计划在全国的实施做一个东西出来,暂时不作宣传,等过一段时间再作传达。
开1500家专卖店可能吗?
据这位张姓助理透露,不少专卖店店长是来自公司过往的分销商,在整个汇源的渠道规划之中,加盟专卖店将与以往分销商平行发展。当记者提到如何平衡专卖店渠道体系与曾经为汇源果汁分销立下赫赫战功的传统分销体系之间关系时,张姓助理以自己并不直接管理市场销售这块为由搪塞记者了事。
鉴于饮料这类快速消费品以专卖店渠道体系过往鲜见个案,业内人士无以具体评价。不过,值得反思的个案则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娃哈哈2000家童装专卖店计划。2002年8月,娃哈哈宣称当年在全国的专卖店开到2000家。结果听说娃哈哈童装专卖店最终只开了800家,不仅市场对此漫不经心,即便经销商也显得心猿意马。
资料显示,这家早年从山东移师京城的汇源果汁集团1998年才面向全国市场发展。在过去的将近12年中,汇源果汁虽在全国开办了24处工厂,并设立了270个销售公司,可是汇源果汁中心专卖店在全国仅发展了500多个。张姓助理昨天对记者坦陈,确实有经销商对此持不同看法,该计划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不过如何完善这一渠道体系记者不得而知,汇源专卖店计划会有什么独门秘技吗?
专卖店渠道适合饮料行业吗?
按照汇源集团的设想,开设专卖店是为了提高果汁的市场份额,张姓助理表示,发展专卖店体系比原有渠道有优势,因为他们有经验有资金有市场。
业内人士透露,饮料80%的销售份额来自传统渠道,20%来自直营渠道,对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而言,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超市、便利店、士多店几乎是饮料同行说一不二的共同终端,虽然也有小部分知名饮料厂商在一线城市开了展示品牌形象的旗舰店,但是相对而言汇源的做法无疑留下一连串的悬念——汇源期待专卖店渠道分销的收入占年度销售收入多大比例?专卖店分销价格与超市、便利店分销价格会有不同吗?对此,张姓助理没有正面解答记者的疑问。
业内人士分析,关键在于汇源的超市、便利店终端与专卖店终端价格体系是否取得动态平衡,如果专卖店价格高于超市和便利店,加上其购物的非便利性,专卖店的分销规模无法得以扩大;相反,如果专卖店价格低于超市、便利店,那么汇源的主流终端体系可能面临瓦解的危险。因此,汇源庞大的开店计划能否全面铺开仍然存疑。
(2004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