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连锁加盟 » 连锁店加盟的坑
扩展阅读
南阳李师傅牛杂面加盟费 2025-02-12 23:57:39

连锁店加盟的坑

发布时间: 2022-04-12 00:39:39

1. 奶茶加盟有哪些骗局

避免奶茶店加盟骗局方法
1、先去奶茶加盟店购买他们的奶茶,自己亲自品尝他的味道,先确定加盟品牌的奶茶味道是否合适。
2、上网去查下公司的营业执照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过,办公地点是否跟注册地点一致。如果都是正确的那说明不是骗子公司;如果信息不相符合,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3、网上搜索下大家对该公司的一些观点与言论,当然最重要的差事要加上自己的观念判断,不能全听网友的言论。不过当一搜索该公司全是一些负面的消息的话,那么该公司十有八九也是有问题了。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可以去公司总部去考察下,看看公司的环境,看看公司的奶茶产品,公司的配置等等。一般只要是骗子公司都是不会让你去公司实地考察的。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慎重了。

2. 加盟店骗局

这个很难说,我也没做过,但我以前想加盟一个奶粉连锁店,那时看了个文章,里面教了一些方法,我介绍给你。
1.很多加盟店你要区分他们是不是假的很难,因为他们不是假的,只是有时候宣传的时候比较夸张,赚的没有多少,却和他们的加盟客户吹的很多。很多人就是这样加盟了,但赚不到钱,或者别人给你的产品是些次品,根本买不出去。或者本身就是个空壳子,钱投进去了,就等于陷进去了。
2.建议你要详细了解情况,最好去工厂看。很多品牌说自己很好,但工厂很远,或者说一个很偏的位置,让你看不到,这个时候你要坚持去看,因为极有可能,那个所谓的工厂是假的。
3.很多品牌会给你展示他们的样品店(那当然是很好的啦),但你千万不要只看一家就决定加盟,最好找些以前加盟了他们的客户去看看,看的越多可信度越高。
总之,要稳扎稳打,不要太急投资金进去!

3. 餐饮加盟,真的有那么坑吗

餐饮加盟主要是鱼太多,水有点混,所以要学会擦亮双眼,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网络上说的也有真真假假,餐饮加盟前,从各个渠道多面了解才能减少被坑的风险,例如实地考察餐饮加盟公司,直营店面状况,加盟店面情况、口味口碑之类的。实际上,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低成本的餐饮加盟,像有些项目市场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以前觉得奶茶很好做,现在觉得卤味小吃好像更好点。

4. 你碰到过哪种加盟的坑

加盟小肥羊,基本没有活着的。十年前的小肥羊了解一下

5. 连锁 加盟是骗局吗骗子吗加盟什么合适

还是自己贪心,都想小投资赚大钱,自己对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只听商家单方面的宣传,也没有有效规避风险的手段,所以才会有可悲的下场。
盲目的加盟代理跟赌博差不多,十赌九输。
其实想加盟好项目也不难,前期多花点功夫,仔细调查下该项目其他的加盟商的运营情况,再多网络网络,基本上都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不过如果其他加盟商都经营的不错,只有自己做的不好,还是要多考虑下自身的原因。

6. 如何躲开奶茶加盟中的坑

1、确认总部是否具有特许经营的主体资格
在与总部签约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总部的特许经营资格是否真实,是否存在瑕疵,比如说商标是否注册,是不是国外品牌等。
2、确认“两店一年”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特许经营主体从事特许经营活动要满足“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总部不具备“两店一年”的条件,是不利于加盟店在后续经营中从总部获得各项支持。
3、明确特许经营合同的期限
投资经营回收成本进而盈利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的,为了保障被特许经营人的合理经营和投资周期,建议签订的合同一般在3年以上较为合适。
4、避免各种隐藏收费
一般来说,加盟收费包括加盟费、保证金、押金及权益金。在咨询加盟项目的时候,把收费的方方面面问得清清楚楚,包括金额、期限、缴纳周期、其他收费标准,同时加盟商也应注意了解市场价格。任何收费,一定要在合同中做好清晰的约定,以防止特许经营人乱收费。
5、后期支持及保障
几乎所有的品牌,在宣传的时候,都会提到培训和运营指导,但实际是不是这样,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一定要对加盟品牌好好了解一下。可以选择去总部实地考察,同负责培训和运营的工作人员多聊聊,详细了解总部培训和运营的体系以及后期规划,好好分析一下,这个总部是不是对后期有足够的实力。
加盟黑泷太郎奶茶,总部会提供全面支持,对加盟商进行培训,考核通过才会授权开店,欢迎联系我们来公司实地考察。

7. 开零食加盟店需要注意什么不被坑

加盟的第一步是要弄清加盟店是否可靠、合同是否明确。一定要谨慎对待,现在招商经济和连锁加盟在中国蓬勃发展,蔚为壮观,但法规相对滞后、市场监管缺失和盲点过多,连锁加盟招商展会过多过频泛滥成灾、导致对入场招商单位审核形同虚设,基本上只能靠自己来判断,一定要确认好,以免出现纠纷等
科普一下加盟骗局的方式:
不具发展加盟的资格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七条,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然而, 不少品牌根本就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开始发展加盟。
此外,《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也就是说,如果通过网上的官方入口,例如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查询,无法查到相关机构备案信息的话,从法律上来讲,这些机构都不具有发展特许经营业务的资格。
利用虚假广告蒙蔽创业者
对于回本周期、单店盈利水平、加盟门槛等加盟商关心的话题,一些企业在广告中夸大事实,失去理性的加盟商往往在冲动中做出决策,最终上当受骗。
虽然,大多数加盟项目有现成的样板可供参考和借鉴,然而,加盟店的生意与店铺选址、店主经营水平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相关,诸如“利润30%到50%”、“两个月回本”、“坐在家里当老板”等承诺,收益率和回报时间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值得创业者谨慎考虑。
样板房生意火爆
少数企业勾结加盟店和样板店,让考察者看到生意火爆的假象,隐藏真实经营状况。加盟商提出到其他地区考察,企业就以各种理由推脱。也有不少加盟者因为开店心切,看到样板店面生意火爆之后就盲目加盟,最终上当受骗。
合同充满“糖衣炮弹”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特许经营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特许人、被特许人的基本情况;
(二)特许经营的内容、期限;
(三)特许经营费用的种类、金额及其支付方式;
(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业务培训等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提供方式;
(五)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标准要求和保证措施;
(六)产品或者服务的促销与广告宣传;
(七)特许经营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赔偿责任的承担;
(八)特许经营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九)违约责任;
(十)争议的解决方式;
(十一)特许人与被特许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然而, 在实际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品牌方拿着通用模板合同,加盟商几乎没有商量和回旋的余地。实际上,合同应由双方协商达成,加盟者并不是仅有签字同意的权利。
2、合同条款写得不清不楚,加盟商投诉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