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慶火鍋的歷史起源
二十年代在重慶江北城發展壯大。
一般挑擔子零賣小販將水牛毛肚買後,洗凈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麻又辣又鹹的鹵汁,於是河邊橋頭一般賣勞力的工人,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
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濟,又能增加熱量……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檔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鹵汁、蘸汁也改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凈而適合重慶人的口味。
也有人撰文說,重慶兩江(長江、嘉陵江)江流之處的朝天門,原是 *** 屠宰牲口的地方, *** 宰牛後只要其肉、骨、皮,但卻將牛內臟棄之不用,岸邊的水手、纖夫將其撿回,洗凈後倒入鍋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鹽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來飽腹,二來驅寒、祛濕,久而久之,就成了重慶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氣的麻辣毛肚火鍋。
因此,重慶的火鍋發源於朝天門碼頭。
但不管是在重慶江北,還是重慶朝天門,重慶火鍋發源於江邊、碼頭之處卻是不爭的事實了。
由於巴國、蜀國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調味的飲食習慣,後發展為小商販挑擔沿街叫賣。
重慶火鍋隨著改革春風迅速輻射全國。
從西北戈壁腹地格爾木到東海之濱的國際大都會上海;從北國冰城哈爾濱到椰島首府海口市,都布滿了重慶火鍋館,到處都可以品嘗到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
真可謂是重慶火鍋紅遍大江南北,魅力無限。
但正宗的重慶火鍋一直的發展可謂是保守的,大型的重慶火鍋技術向來不外傳,一向以加盟形式在發展。
加盟費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且店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店面少則百十平米,多則幾千平米,不談裝修款,光是店面租金和加盟費就讓居社會絕大數的中小投資者望火鍋而心嘆,——只有有錢人才敢想,才能做,才能加盟重慶火鍋,才能賺火鍋帶來的滾滾財源。
據傳大約在清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開始出現毛肚火鍋。
抗戰時期,重慶的火鍋餐飲有較大發展,大街小巷遍開火鍋店,在二三十年代,重慶的鹿氏夫婦開辦了三五火鍋館,其後又出現了著名的有雲龍園、述園、一四一、不醉無歸、橋頭等等火鍋店。
在此基礎上,演變為現代的重慶火鍋。
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漢族民間,歷史悠久。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其的由來是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纖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後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人們的飲食習慣,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漸漸受人們的喜愛。
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
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
《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鍾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
歷經秦、漢、唐代的演變,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鍋的記載。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談到他游五夷山,訪師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無廚師烹制。
「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
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杯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各人)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的「涮兔肉火鍋」。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
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是當時中國火鍋之最。
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擺「千叟宴」,所用火鍋達到1550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嘆。
麻辣火鍋發源於重慶,大約是在清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才開始有了毛肚火鍋。
重慶火鍋歷史悠久,從當年江北碼頭船工們自創的陶爐煮湯料烹制毛肚等無人問津的牛下水開始,到小販們擔著挑子沿街叫賣的「水八塊」簡易火鍋,直至被宰房街馬氏兄弟於民國十五年正式拉入飯店,逐漸成為主食。
並歷經了「抗戰」、「文革」等歷史時期的演變,經由「臉盆火鍋」、「鑲火鍋」等品類的變進而逐漸形成歷史。
悠悠乎乎也歷經百年,故而,成為山城的名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這一輪碰撞中,成都火鍋顯然處於下峰。
但是,成都火鍋在嘴硬這方面倒是與成都人的性格是相符的。
在明明處於下峰狀況之下,他會說:火鍋由來已久,老祖宗幾千年前就以鼎煮食,那不是火鍋鼻祖?再者,想當年清嘉慶皇帝登基,早已擺出1550個火鍋的千叟宴。
那可是1796年的事。
那陣你重慶火鍋還在江邊上陪船工們喝冷風呢!
由此一想,則四川地區的火鍋更願意在瀘州或宜賓江邊上的船工們身上去找自家火鍋的祖宗。
此種狀況,在巴、蜀還未分家之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而在面對歷史這份遺產的時候,兩地的火鍋態度是迥異的。
重慶火鍋因為更看重和在意這個老招牌,而將歷史背成了一個包袱,被老字型大小老傳統老工藝等一系列「老」字束縛,雖也曾以「老灶」等概念殺出一片江山。
但與成都火鍋相比,則明顯遲暮了些。
後者不長的歷史,反而成了輕裝前進的理由。
再加之成都深厚的川菜文化與火鍋的兼容,則創造出了一大批在全國都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火鍋品牌,這些品牌都是由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新鮮火鍋吃法作為支撐的。
比之於重慶火鍋「老三篇」的毛肚、黃喉、鴨腸來,成都火鍋衍生出的火鍋雞、火鍋魚、魚頭火鍋、肥兔火鍋、牛筋火鍋、龍馬童子雞羹鍋、蟲草鴨羹鍋、海鮮火鍋等品種口味和吃法各異的火鍋。
這種變化,反過來又 *** 和影響著重慶火鍋發展變化,使二者逐漸趨同
毛肚火鍋的起源和由來,說法不一,它的由來和淵源,值得探討。
據老街坊說:毛肚火鍋起源於清末民初,重慶碼頭和街邊下力人吃的廉價實惠的街頭大眾飲食攤上的「水八塊」。
水八塊全是牛的下雜(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擺在幾個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攤泥爐上砂鍋里煮起麻辣牛油的鹵汁,食者自備酒,自選一格,站在攤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燙且吃。
吃後按空碟子計價。
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吃得方便熱烙,所以受到碼頭力夫、販夫走卒和城市貧民的歡迎。
至於純粹地道的毛肚火鍋,據老重慶們回憶,出現於民國十五年前後,發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紀門的宰房街(現長江大橋橋坎下)。
當年牛販子多從川黔大路趕運菜牛來渝,在南岸過夜,翌日早過江,將牛趕到宰房街宰殺。
有馬氏兄弟廉價收購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開了一家以毛肚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塊」的製作和吃法的紅湯毛肚火鍋館。
將毛肚漂白洗凈,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醬和蒜泥的調和。
據說,這就是重慶毛肚火鍋的起源和得名。
直到抗戰時期,較場口街邊仍有一馬姓老嫗開一家專供應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鍋,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論價(每匹二分錢)。
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鍋,毛肚的鮮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豬的下雜遠勝一籌,贏得食客贊揚。
由於重慶火鍋的影響,四川地區的火鍋逐漸興盛起來,內容更加充實。
四川地區的大部分火鍋以重慶火鍋為主流,各地火鍋為支流一起匯合成一條美食之河。
隨著歲月的推移,重慶火鍋逐漸風靡全國名揚四方。
出現了「德庄」、「小天鵝」、「秦媽」、「孔亮」、「蘇大姐」、「奇火鍋」等火鍋大型品牌企業。
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火鍋企業10家,年營業額超億元的火鍋企業有17家,先後進入全國餐飲百強企業14家。
在2005年度全國餐飲百強的20強火鍋企業中,重慶佔到11家。
重慶舉辦的「萬人火鍋宴」擺放火鍋餐桌1000桌以上,綿延1.3公里,30多萬市民集聚現場,10多萬人就餐,可謂場面宏大、世界罕見。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火鍋店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在上海,重慶火鍋猛烈沖擊上海灘;在南京,紮根大小飯店、百姓家;在深圳,「山城火鍋」隨處可見;在天津、昆明、貴陽、 *** 、西安……重慶火鍋已流傳全國,香飄四方。
遠渡重洋 落戶海外。
渝都火鍋不僅香飄國內大中城市、邊陲小鎮,而且作為渝菜烹飪文化遠渡重洋,在日本和南洋落戶。
在港台,重慶火鍋十分走紅,在國外,如日本、美國、俄羅斯等,重慶火鍋也有一定影響。
中國專門派深圳華夏小吃培訓重慶火鍋特級廚師陳大順到日本去獻藝,日本朋友十分的推崇,並且贊不絕口,認為毛肚火鍋是「中國美食第一」,並稱許遠明為「毛肚火鍋先生」。
足見重慶火鍋的誘人魅力和影響。
在日本東京、美國紐約、俄羅斯莫斯科等地,已經有重慶火鍋營業,生意興隆。
『貳』 十堰有什麼好吃的
為了保住在吃貨屆叱吒江湖的地位,特意挑選了一些比較冷門,但確實好吃得讓人不容錯過的 美食 推薦給大家,看看你都吃過沒有?可不要像我一樣被人說是假的十堰人…
(ps : 以下推薦你可能會有起雞皮疙瘩的症狀,能怎麼辦呢?稍微克制一下吧~)
香酥魚鱗
店家:丹江漁村
位於漢江河邊的一家店。丹江口的淡水魚美名遠揚,這些因丹江大壩修建蓄水,在特定環境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淡水珍品,渾身是寶。魚肉魚湯魚泡魚皮想必各位好吃包們都吃過,其實魚鱗也是可以做菜的,口感還很不錯,又脆又香,都可以當零食吃了。
據說魚鱗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還有鐵、鋅、鈣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膠質,是上等的 美食 材料。
地址:丹江口老橋頭潘家岩路78號(老橋橋頭 右岸側)
烤麻雀
店老闆:小計回民
這家店沒有招牌,名字還是在菜單上看到的,店家說:「都是回頭客,不需要招牌。」除了麻雀,還有羊臉、牛轉頭等冷盤,回民小店,沒有豬肉。烤出來的麻雀,香氣撲鼻,吃在嘴裡有一種原始而又充滿野性的滋味,讓我不禁想起記憶深處的烤麻雀,想起那個物資匱乏但又快樂無比的童年。
地址:東風大道和黑龍江路交叉口。(乘坐20、25、26、7路公交車在茅箭醫院公交站下車)
油炸螞蚱
店家:比盛坊全羊館
這家店以草原文化為特色,油炸螞蚱是一個特色菜。對!螞蚱就是蝗蟲,大名鼎鼎的害蟲,卻能止咳平喘、對百日咳、支氣管炎有較好的療效。在泰國「油炸飛蝦」(油炸螞蚱)的大名無人不知。這盤油炸螞蚱口感香酥脆,尤其是鉗子,吃起來賊香,嘎吱嘎吱!!
地址:六堰廣場文化街三公司十五中院內(乘坐5、35、58路公交車在人民廣場站下車)
豬腦
店家:九村烤腦花
近期推薦過的這家,反響一片大好。豬腦這種東西,我的內心是超級拒絕的,那模樣簡直不可描述……(我不想再放那張圖了)可是又抵不住大家的美味誘惑。吃起來什麼味道呢?鮮嫩爽滑、入口即化,我最喜歡吃靠近錫紙的部分,又焦又嫩、又油膩又清爽、又脆又綿……反正吃完這份烤腦花兒,我的靈魂無比絢爛地炸了!
地址:茅箭區上海路金座旁(乘7、13、35、39路上海路金座站下)
湘味姜辣蛇
店家:背簍人家
《本草綱目》記載:「南人嗜蛇」。應該說的是湖南人吧?湖南人喜歡吃蛇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家湘土菜館必然少不了這道湘味名菜。蛇肉緊實,有彈性。做的時候要用大量老薑來燒制,再加上大量的辣椒、秘制葯材烹制而成,端上來姜香味濃。大塊的蛇肉段燒的非常入味,肉質細膩味道香辣濃郁。相比廣東比較常見的椒鹽蛇的做法,湖南製作蛇大都是採用紅燒,清燉等烹調方法,比較注重口味。
地址:天津路泰安國際9號(乘坐7、20、58路公交車在晨光改造廠站下車上行100米左右)
兔肉湯鍋
店家:芭夯兔
兔肉可能大家都吃過,這家店的兔肉養身湯鍋有些與眾不同。我印象中兔肉比口感比較鮮嫩,但稍微有點腥的,所以重口的吃法比較常見。服務員推薦的特色竹珍鍋卻比較清淡,但是挺鮮的,兔肉選用的兔裡脊也比較嫩滑,湯很好喝。習慣吃辣口味的,也有雙椒鍋、兔頭兔腿烤兔。還有涼拌兔肚,也是第一次嘗試。
地址:十堰市上海路金座廣場負1—4芭夯兔(乘坐7、13、35、39路公交車在上海路金座下車)
鹵甲魚、鵪鶉、牛鞭
店家:鹵味外賣(暫未起名)
這家店沒有起名,但是提起來街坊都知道,在武當山口口相傳,30年鹵菜手藝,基本都是回頭客。比一般的鹵菜店品種要特別一些,鹵甲魚(鱉娃兒)、鵪鶉、牛鞭、羊腳是特色。除了選料和廚師的手藝外,最重要的就是那鍋鹵,是店家的鎮店之寶,好的鹵味應該是各種食材與時間共同沉澱的味道,層層疊疊交融,鮮香不疾不徐,不死咸,不膩口,在口舌里千回百轉。
地址:武當山特區農貿市場樓上,外賣電話:15997821222。(在火車站公交5公司乘坐202路公交車)
驢肉乾鍋
店家:老叫驢肉館
這家店之前也推薦過,這篇需不得不提了。驢肉原本就不太常見,驢肉跟蝦組起的CP干鍋,聽起來就挺驢的...這樣的一盆干鍋裡面除了驢肉和蝦、還有西紅柿、麻花、豆乾、洋蔥、魔芋等,這樣大雜燴似的各種食材,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組合的,互相提鮮補味,滋味十分美好,吃完還想舔舔手指頭的內種~
地址:十堰東城路1號(乘27路到張灣公交站即可)
螺螄粉
店家:民眾樂園負一樓
作為讓人愛恨交集的螺螄粉,愛它的人覺得它無比的香,厭它的人覺得它臭得不行。這一家的螺螄粉沒有傳說中那麼的臭,可是味道卻沒有打折扣喔。吃起來絕對爽!是吃辣族的福音哦,米粉細而Q彈,料足湯鮮。有人說它是「怪味 美食 」,被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被喜歡的人為之深深著迷。
地址:六堰民眾樂園(乘坐5路、8路、35路在文化宮站下車)
步步高炒雞蛋
店家:武當山風景區農家菜館
很多人不知道「步步高」是什麼菜,如果是武當山本地人應該很熟悉。步步高是種野菜,生長在野山瘦間,常年霧氣籠罩,味道更加鮮美一些。藤長不過半尺,色白如玉,上生綠葉,兩兩相對,橢圓,肥厚,形如人眼,小如米粒,嫩脆水靈。可以單炒,也可炒辣椒和雞蛋,吃起來滑溜溜的,口感清新,若配著雞蛋會很下飯,襯著山裡的清新空氣,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建議再點些當地的小野魚,一餐生態美味。
地址:武當山風景區內各農家菜館均有售
鹿肉
店家:東北鹿肉館
這家店的鹿肉選的是梅花鹿(圈養鹿)的肉,主打菜是鹿肉鍋,鹿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熱量低,易消化吸收,總的來說,就是營養美味而且吃不胖,據說乾隆爺也喜歡吃鹿肉呢!鹿肉不僅有賣相,而且也非常好吃。鍋子香辣可口,鹿肉鮮嫩不膩味,塊兒大肉薄,瘦肉居多,結締組織少,一塊兒下去爽口彈牙、唇齒留香。
地址:張灣區車城路總裝廠對面43小學旁
看了網上很多很多十堰地方小吃,都是N久N久的了,90%都已經不復存在了。
本人是個吃貨,花了一晚上的時候,來整合一下,現在所說的,不敢都說全部好吃,但都存活多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每一家都真實存在,能找到的。
十堰主要的就是三合湯,酸漿面,紅薯粉,酸菜面條,苞谷澄,面籽,黑馬咕嘟,其他品牌都是外來戶,唱響十堰,爭奇斗艷,一飽口福,最近幾年到處拆遷,有很多好吃的,不是拆遷就是其他原因,市場洗盤,都已經不存在了。
五堰地稅後有家熱乾麵做的很好吃,名字忘了,在東山苑門口,老虎溝二中路口有個余記牛肉粉,味道很不錯;三堰太和醫院對面俏大娘肉夾饃做的很地道,純正香脆;李二酸菜魚,番茄魚味道不錯價格也不錯,涼面涼面就大嶺路的譚二拉麵,俏大娘的涼皮涼面做的不錯,味道好象不是陝西味兒。
1.重慶人在江蘇路開的珍珠薄葉面和酸辣粉又麻又鮮又好吃
2.介紹幾個柳林溝裡面的小店:柳林賓館斜對面的孟老三餃子館,不管是餃子還是炒菜都很實惠地道,而且配以自作的泡菜、鹵花生更是愜意。
3.柳林溝的清涼寺做的牛肉粉,老闆是個回民,做的湯很爽口,早晚價格好象不一樣;4.柳林賓館正對面,孟老三往前走不到六七十米有一個青海酒店,裡面的炒菜、雞湯也不錯的。
5.軍分區開了一家「鑫炎牛肉粉」,還不錯,價格也不便宜。
6.十堰2中路口有刀削麵,它那還有手擀麵啊, 海鮮面什麼的。碗筷全是一次性的,很好吃。不過早上別去,你搶不到的,全是2中的學生買。
7.張灣醫院往外走,南京湯包現在引進了「楚街一品」熱乾麵,味道不錯。
8.東岳路25廠的武漢豆皮,兩口子做的,很好吃,皮很脆,也開了十來年了。邊上的肉夾饃雖開了很久,個人覺得不怎麼樣,常買到冷饃。
9.老虎溝菜市場處有一個店名叫「安慶混沌店」,味道非常不錯,混沌個大,味香,以前每一星期的早餐幾乎要去光顧兩到三次。
10.六堰廣場邊上的老鴨粉絲湯做的也不錯。
11.人民公園,非凡婚紗對面的俏大娘炸醬面很好吃的喲,每一份都是現煮的,就是沒有座位,看到很多人買了就在門口開吃。
12.二二廠路口的燒烤,夜市一條街還不錯的。
13.炎龍村的大蝦,十堰人都知道的,生意火了這么多年
14.李二鮮魚村就理不用說了,全國開了很多店,味美價廉。
15.張灣南京湯包店的混沌好吃!!蛋花米酒也不錯,黃白相間,甜而不膩、潤滑可口
16.當地土菜蝌蚪面(發音為河馬咕嘟)。徐家溝的「竹籬茅舍」小學對面有當地土菜蝌蚪面(發音為河馬咕嘟),是十堰的人都知道現在不常見了這倒菜。
17.吃麻辣燙一定要在紅衛,汽院附近的小歐雞鍋味道不錯.
18. 紅衛的小夏熱乾麵也算是一絕,個人覺得一般,但天天上午排隊買
19. 鄖縣的王氏三合湯,對面的酸漿面,都是地方一絕,多次獲獎了。
20.機關幼兒園對面的新花溪王牛肉粉味道一級棒,今年好象把俏大娘肉夾饃也引進到了店裡,就是不知道是老闆加盟的還是聯營開的。
21.張灣醫院橋頭有家夫妻兩個做的面窩,很好吃,上面有芝麻!
22.二汽 體育 館對面開的黃龍魚頭,味道不錯,粉蒸肉,炒粉皮,炸紅燒肉,口水啊。
23. 六里坪開的劉氏「畜牲」粉條包子,很大,2元一個,粉條湯,很多十堰人開車過去吃。
24.深圳街吃的也很多,重慶面館,陝西面館,二大隊邊上的三合湯都開了好多年的。
25.三堰加油站對面「鄉村鍋巴飯」,現在改成真不同 美食 城,商業化運作了,火了幾家,關了幾家,味道已經沒有以前的好了,里邊的粥倒是不錯,王記三合湯也不錯。
26.四一廠里有家餛飩店,兩口子開的,男的做熱乾麵,女的做餛飩,都是3塊錢,現在全市都沒有的價格了,主要的是味道不錯,車架廠食堂對面一個小巷子里。
27.方向盤廠,十堰熱電廠路口左邊有個地方賣魚雜火鍋,同時還有洪湖的特色菜,比如鹵藕什麼的,價錢不貴,就是衛生差了點,味道一級棒,偶可是經常打車去那裡飯飯,想起他的豆乾紅燒肉偶就。。。。。。口水把鍵盤都打濕了。
28.東岳市場的牛肉餅,還有邊上的大煎餃。 炸的糗豆腐,我不喜歡吃,但很多人買。29.老虎溝邊上一個韓二拉麵,很實惠,味道很適合十堰人吃。
30.新凱悅的煲仔飯還可以,不過,現在的凱悅已經不如當年了,很久沒去吃了,不知道現在做的怎麼樣?
31.六堰 體育 館對面有家「第一粥店」,那裡的生肉粥及皮蛋瘦肉粥做得非常棒,雖以粥出名,但其小炒也不容忽視,我愛吃那裡炒的「地三鮮」,小炒價格適中,生意很火,常常去了還要等位置。它在三堰也開了家分店,但粥的味道遠不及六堰的好吃。
32.在六堰圖書館附近有家賣「生煎包子」,那家的包子皮微微煎黃,十分的好吃。
33.熱乾麵還是喜歡三堰襄味天下的,以前有黑芝麻醬的。
34.牛肉粉,再給你們介紹一個地方,十堰供電局對面那個胡同裡面有一家很不錯的,湯熬的好啊 {十堰供電局對面有條小道進去20米,有家做牛雜粉的,(沒有店名)味道不錯,每天早上有好多人開小車到哪去吃。}}
35.吃王八應該到44廠橋頭那個「青蓮酒店」,雖然貴 但味道絕對地道,不像去年41廠那邊流行的那個太差。
36.鄖縣 紅綠燈邊上的下崗面館,湯面值得一嘗,主要的是這家的酸菜,每次都吃一大碗。
37.花果48廠橋頭有一家牛肉麵,每次路過都要來一碗。
38. 夏家店新農村農家樂,這家的菜都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土菜,肉都是土豬肉,肉塊很大,蘿卜燜肉,蘿卜塊也大,確不膩口,再來一碗酒,很有當年梁山好漢的感覺。
39.二汽青年廣場的趙富國燒雞店,燒雞,我只吃這一家的,很多十堰人當做禮物帶給外地的朋友和親人,這么多年了,味道一直沒有變。
40.十堰老街朝陽路邊上開了一家土灶台,真正的柴火灶,很值得一嘗。
41.俏大娘的肉夾饃、涼皮涼面,炸醬面,都不錯,現在十堰開了很多肉夾饃店,味道都沒有這家的好,好象開了很多分店。
另外爆個小道消息,聽他們員工說,以前的六堰廣場的譚二拉麵找俏大娘老闆合作,偷學俏大娘的技術,合作了一年,就把俏大娘趕走了,自己做肉夾饃,外表一看,沒什麼不一樣,一吃味道就知道是仿冒的,俏大娘做了一年的招牌,譚二拉麵坐享其成,商家,真是無商不奸啊。
42.朝陽路銷售處百姓廚房,香菜泡花生米,一級棒,手撕鴨也值得一吃喲
43.鄖十路邊的土瓦房做的是地道的柴火飯,這家的土腐超好吃,好嫩的。
44.廣東路有一家小飯館,他家的豆皮和湯面都做的不錯。
45.突然想起來,六堰有家陳氏燒雞公,雖然生意做的大,以前也常吃,個人覺得沒有四一有一家陳胖子燒雞公做的好,可能是生意做大了,陳氏燒雞公老闆不自己做了,陳胖子燒雞公都是老闆自己做,現在生意還是老闆自己動手做才地道。
46說起四一,以前的甲魚也火了整個夏天,後來的牛肉湯,又火了一年多,現在都是冷鍋冷灶了。現在還是有不少人去吃。
47.四三廠的熊氏雞湯館,湯很鮮美喲
48.以前老有人說六堰的老馬燒烤做的怎麼地道,去了幾次,覺得老闆太黑了,死貴,後來改到消防處新華燒烤,那裡的燒烤,麻雀,肉串,金槍魚都不錯,對面也開了很多帳篷式的路邊攤燒烤,都做的不錯
49.說起燒烤,值得一推的六堰廣場邊上,有一個院子里,蒙古包,這家的肉串相當好吃,2元/串,還有炒花飯,聽老闆說,炒花飯用了點羊油,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很特別,好吃。
50.五堰堰豐附近,應該就在凱悅對面一個小巷子里,一個老太炸的油角,很好吃,用米油發的面,微甜,每天賣到10點左右就收攤了。
51.柳林溝幼兒園門口有家大秦餅,兩口子做的,2元/個,每次路過捎兩個,很香很脆又不貴,不過每天上午做,10點左右就鎖門了。
52.天津路有一家綠野仙蹤,菌湯很好喝。
53.夏家店賓悅酒店的老媽粉條很好吃,一大盆,每次去都要叫兩盆,嘎嘎。54.三千里韓國燒烤,里邊的青酒喝了半瓶交警查不出來,本人親測,呵呵,吹了兩次。55.東岳路東來順涮羊肉里的炸花捲好吃
56.九頭鳥酒店以前的豆皮熱乾麵好吃,現在一般了,不過,火鍋湯還是一級棒,除了這一家,去了別家,我只吃稠的,不喝湯。
57.最後一條了,不再想了,方山路上的四方山莊,牛骨湯一級棒,牛骨也超大個,老闆說,文火要熬一天呢,難怪好吃更好喝。
頭都想暈了,肯定有遺漏的,以上是個人觀點,個人喜好,不代表任何立場,也歡迎大家推薦,然後在修改整理。
來十堰,一定要嘗嘗讓你回味無窮房縣小花菇,是正宗的十堰房縣土特產,1970年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成立,林區2/3由房縣劃出,故神農架特產與房縣特產同源。2009年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在央視舌尖2《腳步》中也有推薦這種房縣小花菇,因它外型美觀、香味濃郁、鬆脆可口、營養價值極高,而被稱為菌中之王,席上佳品,是高山上不可多得的美味。花菇最大的特點就是香,直接聞乾的,就有一股沉鬱的香氣,這是烘乾過程凝聚起來的鮮味物質散發出的強烈鮮味,所以它泡發後,連沾了水的手指都帶著香氣。
十堰市是著名的 汽車 城,也是鄂西生態 旅遊 圈的核心城市,有著優美的自然風景。著名的武當山風景區就位於十堰市,所以到了十堰,自然要欣賞一下這里的自然景觀,除了欣賞美景外,十堰的許多地方 美食 也不容錯過。
1、三合湯
三合湯是十堰鄖陽地區的一道傳統小吃,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 歷史 。一碗正宗的三合湯中都含有當地農戶的紅薯粉,牛肉片以及碗中幾個小餃子,是三種主要食品成分的組合,因此叫做"三合"。三合湯已成為鄖陽地方的一道名吃,更是鄖陽飲食文化的一種標志,所以到了十堰,三合湯是必吃的。
2、瓦塊魚
瓦塊魚也是十堰鄖陽地區的一道地方名吃,因魚塊形式瓦塊而得名,已經有幾十年的製作 歷史 ,直到如今,瓦塊魚依然是十堰人們喜歡吃的一道名菜。瓦塊魚有清蒸、炸燴兩種吃法,風味各異。清蒸瓦塊魚魚色白、肉嫩,味鮮;焦炸灌汁瓦塊魚色黃、肉嫩,鮮美可口。
3、酸漿面
提起鄖陽的酸漿面,十堰人應該並不陌生,這道風味小吃,酸香撲鼻,味美爽口,老幼皆宜,不少家庭都會做。鄖陽人本身就很愛吃酸菜,每家每戶都會自己腌上一些酸菜來吃,慢慢就催生出來現在吃的酸漿面。酸漿面因口感勁道、酸辣開胃而備受歡迎,傳承至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的 歷史 了。
4、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是十堰市竹溪縣的一種漢族風味小吃,已經有500多年的悠久 歷史 。竹溪碗糕色澤雪白,質地松軟,味甜不膩,不僅富有營養,還有保骨健腸、生津止渴之功效,深受食客喜好。在竹溪,出門辦事或者出外求學,臨行前都要吃一碗碗糕,以示出門吉利,辦事圓滿,時至如今,仍有不少人還在沿襲此傳統。
5、丹江口全魚宴
丹江口水庫里的水不僅清澈甘甜,而且漁業資源豐富,有翹嘴鮊、黃魚、沙丁魚等幾十個品種,其中丹江口翹嘴鮊已被納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魚宴選自水庫裡面的魚,肉質鮮嫩,營養價值相當豐富,種類也比較多,做出來的這種全魚宴在當地更是非常的有名氣。
6、鄖西馬頭羊
如果問十堰人,哪裡的羊肉好吃,大多數人肯定告訴你的是鄖西馬頭羊。馬頭羊肉色鮮紅,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在吃法上也是五花八門。燉羊肉,炒羊臉,蒸羊肚,泡羊肝,燒羊腳,皆是上佳菜品,讓人百吃不厭。
十堰特產有武當山凍豆腐、房縣黑木耳、龍峰茶、酸漿面、竹溪碗糕等。
1.武當山凍豆腐:
武當山凍豆腐選用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再利用武當的山泉水製成豆腐,然後將豆腐切成塊狀,在自然環境下冷凍而成。
2.房縣黑木耳:
房縣黑木耳色鮮、肉厚、朵大、質優、營養豐富,因其「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稱。
3.龍峰茶:
龍峰茶是湖北省十堰竹溪的特色產品,竹溪有著非常優越的地理環境,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降水充沛,十分適茶樹的生長,所產出的龍峰茶香氣撲鼻,清爽純凈,鮮醇甘爽,品質優良。
4.酸漿面:
酸漿面起源於清朝。選用黃細面和酸菜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酸漿面酸辣可口,十分美味。
5.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選用優質的百米和黃豆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碗糕色澤雪白,質地松軟,味甜不膩。
6.竹溪貢米
竹溪貢米,湖北省竹溪縣特產,唐代始封「貢米」,米質白如玉,形狀似梭,粒大個長,色澤光亮,晶瑩飽滿,漿汁如乳,香柔可口,富含人體所需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
目前沒有啥好吃的,有好吃的早已變成難吃的。
『叄』 寫篇重慶火鍋文章
這是一篇記敘文,希望能幫助你
曾兩次去重慶遊玩,領略過山城迷人的風采和重慶人的豪爽性格,然而最使我難忘的是重慶的火鍋。
重慶火鍋以麻辣著稱,素以大盆代鍋,盆里是翻滾的紅湯,湯面上漂浮著麻椒、花椒,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來的作料。這樣紅紅的鍋底看上去就給人又麻又辣的感覺,常常使我們這些外來遊客望而生畏。但是感受過幾回重慶火鍋之後,我慢慢地喜歡上了它,覺得它有許多好處。一是它比較衛生。在煮沸的湯里燙食物,達到了高溫消毒,至今還未聽說吃火鍋後有食物中毒的。二是可以節約食品。吃火鍋時豐儉隨意,吃多少涮多少,不會浪費。三是可以減少程序,使飲食變得簡單。如果在家裡與親友小聚,必定是忙裡忙外,灶上灶下累得夠嗆,而重慶火鍋將復雜的廚房運作變得簡單化,只需將各種食品清洗干凈,親友們便可圍坐一桌品嘗佳餚了。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火鍋不失為一種方便、快捷的飲食享受。四是重慶火鍋具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即便是在炎夏,吃火鍋的人也不少。圍著火鍋,打著赤膊,流淌著大汗,吃得不亦樂乎的食客比比皆是,這已成為重慶一景。據說吃火鍋出一身淋漓大汗,勝似桑拿浴,具有保健作用。重慶人都認為吃火鍋比洗桑拿浴來得更經濟實惠。重慶男子大都精幹,女子大都苗條,這除了與重慶人每天上坡下坡的形體鍛煉有關以外,吃火鍋也是重要原因。
在重慶吃火鍋還有許多講究。現在的鍋大都以大號不銹鋼臉盆代替,中間分成兩格,稱做「鴛鴦火鍋」,一格放紅湯,一格放清湯,分別供食辣者與不食辣者享用。吃火鍋離不開油碟,就是用小碟子裝入麻油,調入蒜泥等作料,將燙好的各種菜餚放入油碟中蘸著吃,不僅可以增加口感,據說麻油還有清涼敗火的功效。
重慶火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巴蜀時期,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和自然條件,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慣。重慶俗稱霧都,氣候潮濕,為了驅寒祛濕,纖夫、農夫等體力勞動者就地取材,在幾塊石頭搭成的灶上,燃起火來,架起瓦罐,燒沸開水,將大把的辣椒、花椒等放入沸水中,將食物燙熟後食用,這就是火鍋的雛形。幾千年形成的飲食習慣,跟隨著歷史的發展潮流,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重慶火鍋。
在飲食文化日益發展的今天,重慶火鍋更是生意興隆,長盛不衰。具有源遠流長的巴蜀文化底蘊的重慶火鍋,遍布全國各地,甚至還走出了國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重慶人對火鍋的痴迷程度位列全國前茅。隨著重慶經濟文化的發展,重慶火鍋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面對「辣得死去活來,麻得翻江倒海」的重慶火鍋,你敢品嘗嗎?
我難忘重慶的火鍋!
『肆』 重慶火鍋的歷史起源
一千多年前,在長江三峽,一群纖夫,邁著沉重的腳步,拖著疲憊的身軀,就在江邊砌土為灶。他們掏出隨身攜帶的辣椒、花椒、香辛料,取長江水,熬成湯,佐以烈酒,燙食鮮魚活蝦及各種蔬菜。一番豪邁,一番激情,全身疲乏頓消,纖夫們又吼著激昂的號子,背著纖繩上路了。身後留下一個個土灶和一縷縷青煙。這解決纖夫的伙食問題.
由纖夫伙食升級為餐飲,與清真寺有關,
渝中區朝天門是日用百貨碼頭,大溪溝是建築材料碼頭,儲奇門是葯材碼頭,石板坡是食材碼頭,菜園壩是竹木碼頭.從貴州運來的牛通過黃桷古道到海棠溪,從海棠溪通過船支到達石板坡,然後將牛運到中興路的清真寺。清真寺殺牛後,是不要下水的(包含牛油、牛肚、牛油、牛血管)
纖夫因身體原因失業,為了生計,就會到清真寺去撿下水,將船上吃的一鍋作為鍋底,用下水在鍋底中刷燙,就成了重慶火鍋,剛初重慶火鍋不是鐵鍋,是砂鍋,適合1-2人食用。纖夫挑擔子擺攤經營。
在1935年前,重慶火鍋是無法登上高雅之堂,富豪家庭是不會吃重慶火鍋的。
從國民陪都時期(即1935年後)重慶火鍋才正式進入高檔餐廳中,最早經營重慶火鍋的高檔餐廳是重慶賓館、會仙樓。後大街小巷遍開火鍋店,其後重慶的鹿氏夫婦在大坪開辦了著名的三五火鍋館,在此基礎上,演變為現代的重慶火鍋。
拓展資料:
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
《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鍾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歷經秦、漢、唐代的演變,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鍋的記載。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談到他游五夷山,訪師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無廚師烹制。「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杯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各人)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現在的「涮兔肉火鍋」。
『伍』 濟南最好吃的地「
1、泉城大包
幾乎每個來泉城旅遊的人都忘不了品嘗名聞遐邇的泉城大包。它選料精細,做工考究,配料豐富有特色,而且味道醇厚,花色品種多。泉城大包97年起就獲"中華名小吃"獎。它快捷方便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獲得廣泛贊譽,蜚聲海內外。老地址是南門大街2號,6921911-3300。現在已經不賣了。不過似乎正在籌劃重開。地址不變。大家一起關注吧。
2、草包包子
普利街15號,6921454。做1路公交車到普利街下車前行10米左右。濟南的名吃,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因創始人張文漢先生憨厚淳樸的綽號「草包」而得名。精緻皮薄味美多汁,迄今已開發出以豬肉灌湯包為首的十餘種風味。生意出奇的好。一籠才六塊經濟又實惠。建議你去那裡的大堂牆上看看名字的由來,還有,那裡做正宗的魯菜。喜歡那裡的龍井包。肘子肉拌黃瓜好吃。蛋花湯特別好喝。花生糊也好喝。吃不了的用荷葉打包帶走。那個大荷葉特別的香。這可是濟南的老字型大小,不僅是一種食品,而且是一種文化。
3、孟家扒蹄
共青團路草包包子鋪路口一直向北走,大約二三百米就到了。具體位置是朝陽街28號(一座四層小白樓)。老字型大小。門臉不大卻生意興隆。除了它的老招牌扒蹄和排骨,碎肉也不錯。上午10-12點,下午16-18營業。去晚了就沒的買了。
4、名士多烤全羊
濟南經三緯九路26號,7931027。泉城「十大名吃之一」,清朝末期即名聲大起。選梁山1歲青山羊,以祖傳秘方烤制,保持原汁原味,色香味俱佳。
5、黃家烤肉
濟南名吃。恐怕很多人沒有吃過。黃家烤肉作坊在二七西邊小梁庄內,濟南目前有四個地方有賣。一個在建設路二七新村西頭往南集市內。還有一家在民族大街。另外在經六路和經七路之間的斜馬路也有一家。再就是經八路自由大街菜市場里邊,紅色的亭子,正沖著集市的三岔路口。黃家烤肉起源於章丘,以豬肉為主料,秘方配料,用水果樹枝熏烤製成,口味略咸。黃家烤肉有兩種,瘦肉和五花肉(帶豬皮)。瘦肉且不說,五花肉肥而不膩,豬皮香脆可口,絕對是烤肉中的上品。
目前市價:12元/斤。
6、天天炸雞
天橋醫院東鄰,5959187。泉城「十大名吃之一」。工藝精湛、風味獨特。得到省內外人士稱道和許多留學生的認同。
7、雨雨炸雞醬雞
濟南天成路42-2號,分店在四棉副食品市場,5958650,9089691。「濟南名小吃金獎」產品,色澤金黃、骨肉自脫、風味獨特。
8、華林居「香菇烤雞」
濟洛路136號,5915514。
9、亮亮拉麵
泉城「十大名吃之一」。多次參加廚師節獲得好評。
地道的配料,勁道的拉麵,現在亮亮算得上是濟南新一代的老字型大小了。店面不大卻常常是人頭攢動。小小的拉麵卻長長地拉住了老濟南人的腳步。要上一盤肘子肉,一碗3.5元的面,在來上點香菜,著上點醋。又清咽,又潤喉,比你吃什麼葯都管用。心情一準就好了。總店在經四緯十二路西商業街。一店英雄山名優小吃城。二店濟微路38號。在山大新校北門出來向西拐,和山大路交界處,有一家。感覺濟微路上的比英雄山的好吃,而且還便宜。
10、油旋
濟南的名吃。今天提起濟南名吃人人都只知道烤地瓜。其實濟南不是沒有傳統的好東西,是漸漸的都失傳了,很可惜。如果有時間和金錢真想去拍個專題。濟南老字型大小在東門後面,晚報曾經報道過,好幾代了,傳兒不傳女。蘇將林做的油旋是正宗的濟南名吃。報上介紹現在正宗的只剩下聚豐德,我在聚豐德*馬路窗口買過,又涼又硬的。以前芙容街里有一家賣的,就在滕州羊肉館旁邊,蔥香飄的到處都是,真懷念啊。現在據說在老東門後面的巷子里還有,一塊錢3個,邊烤邊賣,限量發售,決不多賣。有時間去考察一下。
11、燒烤
(1)紙箱廠燒烤在閔子騫路與山大南路交*口往北50米,路東紙箱廠院內。由於市政府要求攤販「退路進廳」,這家就很巧妙的利用了路邊紙箱廠的院內空地。既沒有進「廳」,也退出了「路」。所以其實它是沒有名字的。這家串兒在附近非常有名,一到晚上,人頭攛動的盛況甚至超過了當年的緯九路。每天晚上只要過了8點,你很可能就吃不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原因很簡單:賣完了。特點:只要是羊身上的,沒有他不烤的。而且只要是他烤的,沒有不好吃的。缺點:衛生條件很一般,廁所只能是男性使用……(在一棵樹四周圍著塑料布,中間是自己挖的下水道)
(2)經七緯二路啊里吧吧燒烤。門面不大,裡面卻很寬敞。一樓一進門就是明檔點餐區和炭爐燒烤間。現點現烤,沒烤熟的絕對不會端到你桌上。
(3)玉景花園的一九燒烤是比回民小區的羊肉串還好吃的地方。在南辛庄。坐102汽車到南辛庄下車,然後下車後往西走一點。路南有條小胡同。很大的一個廣告牌,寫著玉景花園。一進胡同第一家就是。寫著一九燒烤。雖然不是正宗的一九,但確實很好吃,肉很新鮮,而且還多。肉烤的很好,而且串很大,肉也很嫩。最好吃的是他的燒餅,又香又脆,味很足。我覺得比鑫鑫和磊磊的都好。
(4)饢食烤吧,在山大新校南門附近。70路在閔子騫路站下車,然後西行20米路南。原木結構夾層,風格以自由、浪漫、音樂、搖滾為主。在這里燒烤不可不點的東西有雞翅膀、舌頭魚、魷魚板、尖椒、蘑菇和饅頭片。
(5)玉函路上的好旺角。環境很不錯。古代圖騰牆飾,鋪著淡格檯布的桌椅,燈光在磨砂的處理下變得很輕柔,店中還有棵參天大樹。精緻的小竹筐盛著羊肉串、魚串、金蟬、明蝦、茄片、土豆片,散發著誘人的香味,不吃都是一種享受。想吃得浪漫,就去好旺角吧。
(6)良田青龍店。良田燒烤的招牌看著很親切,玉函路上也有隔路相望的兩家。
200多平方米,60多個餐位,幾道竹籬錯落有致,有點採菊東籬下的感覺。
這里不僅僅有羊肉串、牛筋、多春魚等等燒烤,還有藍山咖啡、咸魚雞炒飯和吞拿魚三文治。把傳統燒烤與西餐結合起來挺有意思,對喜歡新鮮的人來說誘惑不小。
(7)新疆食府
正宗新疆風味的餐館。暫且放這吧。洪樓大潤發後面第一條街,這條街的東口正對著洪樓教堂,好像叫作洪樓商業街。這家餐館就在教堂向西走400米左右地方不大,樓下6張桌子,樓上兩間房是雅座,老闆是新疆人。清真店,廚師是從新疆帶來的,一個是回族,一個是維吾爾族。特色菜——大盤雞,大盤羊肉,大盤那仁,香酥雞,大盤肚子,炒烤肉,植物四寶,芝麻牛肉乾,紅燒鯉魚……麵食主要是炒麵、過油肉拌面、揪片子湯飯等。家常菜也做得很好,比如辣子雞塊,和一般濟南的做法就是不一樣,雞肉特別嫩,真的很好吃。羊肉串用的孜然是專門從新疆發來的,味道純正,還有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烤羊肝和烤羊腸,烤羊心等。總之味道很不錯,而且很乾凈,好吃不貴,2個人40元左右,4個人也不會超過100元的。
(8)新疆吐魯番葡萄園餐廳,煤炭總醫院往前走,森林公園東300米。點碗羊湯,吃著新疆人的特有的——「囊」,再點些1元一串的大的烤肉,絕對很爽。公車大概有7,76,k96,k91,k107。
(9)濟南東部金馬大酒店東200米的一個小店叫草春堂。無煙燒烤,干凈。肉串新鮮,味道也好,吃法獨特。
(10)二十七中邊上的紫羅蘭燒烤。我喜歡吃它的烤饅頭片,撒上芝麻鹽,香極了。
(11)王舍人那裡,市立三院附近有一個地方,串超大。全濟南就他那裡有腱子肉,18元一斤,很好吃。
(12)鑫鵬羊倌。在文化東路上雜技團那兒。燒烤不錯。羊湯也好喝。
其他諸如文東路上的珍味;甸柳往東的和平燒烤;閔子騫路朱老三燒烤;三九烤肉串;回民小區等等,就不一一說了。另外,回民小區有一家燒烤店的烤肥牛不錯,忘名字了,大概在磊磊旁邊。
12、羊湯,羊肉
(1)萊蕪羊肉湯 共青團路彩虹大廈內。稱得上超級豪華羊肉湯,較貴。不過這店很實在,羊肉湯用大盆盛得滿滿的,熱氣騰騰,香氣誘人,香而不膩不膻。圍坐桌前的人忙不迭把熱湯盛到自己碗里。只是分到後來,湯沒有了,剩下實實在在的半盆羊肉。燒餅也不錯,很純正的魯中做法。
(2)魯西南風味樓在千佛山東路,省博物館與經十路之間。盡管經十路修路很難到達,這里還是人滿為患。羊湯很正宗,羊肉和湯全都是從單縣運過來的。最棒的是羊湯。孜然心管也很不錯。烤羊腿口味一般。鯽魚不錯,可以來一個。還有那個烤現吃的燒餅,好吃極了。大家不妨去嘗嘗。不過最好提前預定。祝你好胃口。
(3)騰州羊肉湯館在回民小區。人非常多,真是好吃啊。現在有好多騰州羊肉湯館,不知道那家是真的,這家就是騰州政府駐濟南辦事處。
(4)三毅春水屯路晶晶海鮮城對面的一家羊湯。光辣椒就有3種,餅是死面的那種,泡不爛的。
(5)回中對面的小趴趴屋是一家回民小店,以羊肉為主。冬天的火鍋都是手切的羊肉片,純鮮肉。蒜爆羊肉(15元),扒羊條(20元)。絕對地道。另外他那裡的丸子湯也特別棒。順便提一下,鐵一中對面有個海陸空也不錯。價格便宜,量又足。
(6)幸福樓全羊館,朝山街43號(朝山街和濼文路間的小路上)正宗魯菜,鮮咸醇厚,色澤光艷。價格大概四五個人150左右。缺點是沒有洗手間,只有店對面簡易的。
(7)楊勇紅燜羊肉:花園路與山大路交*口北,就是山大路北口。路口標志性建築有在水一方洗浴中心,金泉練歌房。這條街一直向北走,大約有二百米左右,就在路東。吃紅燜羊肉挺有名的地方。很好吃啊。
(8)經五小緯二那個路口上,往西南有個斜馬路市場。里邊有家回民專門做羊湯和牛肉小燒餅非常棒。羊湯3元、5元一碗,牛肉小燒餅2塊5一個。我喜歡那種五元的羊雜湯。燒餅也很棒。點菜的話就挑羊臉和拌羊肉好了,巨好吃。雖然是個很不起眼的門頭,但天天人滿為患。稍晚點就只能在露天里喝了。可見酒香不怕巷深。
(9)經二路過了緯一路繼續往東,過了康南酒店,就能看見一家全羊湯館(紅色招牌的)。羊蹄好吃,一斤5塊錢;羊湯也棒,一碗3塊,喝完了可以加湯。燒餅五毛一個(有一面都是芝麻),很香。
(10)陳家羊湯館:洪樓西路(亦即原來從老校到新校的菜市場)北頭。一碗5塊,味道鮮美,再來一塊錢的油餅,一個字:「爽!」另外,其一樓的快餐也不錯,很符合我這種食肉動物的口味——基本都是紅燒風格。
除此以外,可以喝到純正羊肉湯的地方還有省實驗中學對面的羊肉湯大王;三聖街中段的羊肉湯;站前街往西 200多米的單縣羊湯;文東路上雜技團那兒的鑫鵬羊倌。
13、雞
(1)一戶候白斬雞:文化西路山東大學北門附近。店面可以用「極小」來形容,來吃飯的人數可以用「極多」來形容。這里的白斬雞肉十分鮮嫩,香味非常。再吃幾個蝦肉包,幸福。另外,一戶候白斬雞旁邊的蟹肉包也是很好吃的,每每都N多人在等,好吃。
(2)辣子全雞:共青團路,5路車站牌往西50米路北的小胡同口,好象叫「美美餐館」。路東一個很小的門臉(裡面東拐西拐的好大),門前豎著個牌子,寫著「辣子雞、啤酒鯰魚」。對面是春江飯店(門口有鍋貼賣,也很好吃)。三聯的人經常去那裡吃,基本上是包場。辣子雞一盆大概20元左右,三四個人吃沒問題,記得吃完把雞湯拿回家,下面條吃太棒了。啤酒鯰魚也很有特色,但吃多了會膩。炸蘑菇我也比較喜歡。海米冬瓜湯最好也嘗嘗。
(3)飽飽頓:飽飽頓的神仙雞很好吃。還有它的珊瑚白菜也不錯。在匯統大廈附近洛源大街上,一個很小的門臉,看著不起眼,好吃還很便宜。還有好象解放路上也有一傢具體位置就不知道了。據說不如這家好吃。
(4)光棍雞:歷山路魯藝劇院斜對面有一家,走廊里掛滿了毛主席年輕時候的黑白照片。有個叫「村長家」的包間牆上貼滿了80年代出版的《大眾電影》。除了光棍雞,還有其他特色的。比如炸薄荷、田雞腿等等。補充一句:那裡的服務生都是男的。
(5)王小二胡同炒雞:山大路和文化東路交界的地方。味道不錯,價格實惠量又足,通常都是人滿為患。店裡的馬扎太高,吃飯的時候有點不舒服,建議自帶小木凳,哈哈。
(6)小洞天:在銀座後面300米就是金碧酒店西面50米處,路北。只有8張桌子,兩個房間。菜很有特點,特別推薦老虎雞。脫胎於白斬雞。風味獨特。
(7)一品居:體育中心下面。燒雞公特出味兒。
(8)葯膳全雞:緯一路省委正門斜對過一條小胡同里。
(9)蒙陰光棍雞:花園路及解放橋路口。也是比較有特色。
(10)老河道的瓦罐:歸到這一類是因為它的墩雞很不錯。還有三鮮湯不錯,8元一份,量很大。滿街都是分店吧。
(11)1+1辣子全雞:清河村洛河小區旁邊。除了雞龍蝦球也比較有名。
(12)英雄山小吃城的光棍雞也不錯,但必須是草雞或者山雞。
14、骨頭
(1)小金庄的大梁骨:很多人暮名而去,小村莊里停著好多豪華車,路途很遠。
那裡的大梁骨真是不錯,牛鞭和牛尾也是它的特色。現在還想去吃,就是一直沒有機會。建議去了要三四個菜就行,大梁骨不可少。嗆捲心菜,炒豆芽,再來個牛肉什麼就足夠了。另外,牛鞭和牛尾也很棒。具體路線——經十西路,到一鐵路立交橋處,走北邊付道,進入濟南西鐵路樞紐地區(首先是濟南西車輛段),沿著道路一直向北行駛,再經過濟南西站,然後一個大下坡十字路口向右拐就進入小金庄了(回民居住區)。
(2)大鬍子骨頭湯館:老東門向東,不到歷山路。挺有名。具體點就是林業大廈向西,路北,邊上有個集貿市場。連骨頭帶湯,一鍋足亦。絕對是最實惠的湯。
(3)阿洪醬骨:和平路西口。102、96、49路公車在歷山路口下車,然後往東50米路北。吃骨頭的絕佳去處,各種風味不同的骨頭,應有盡有。
(4)錦平:總店在郭店,濟鋼往南。那裡的排骨就不用說了,味道特別正宗。再就是實惠,什麼豆腐皮、炒豆芽一大盤端上來很壯觀。這么大的盤子,一般要一個菜就夠了。在分店也吃過,覺得不如老店的正宗,也許是心理因素吧。
(5)長春王燉菜骨頭館山大路上。味道不錯。一到飯點人滿滿的,好多都排著隊等著吃他家的大骨頭。
15、火鍋
(1)小肥羊:首家推出吃火鍋不沾料的火鍋店。不過我通常都要料,吃起來會更加開胃。小肥羊的羊肉相當的嫩。只是在涮過幾盤羊肉之後味道會淡很多。
(2)小天鵝:很好,不過別要太多吃的東西,因為光喝湯就撐著肚子了。普通鍋底可能要30元,烏雞的鍋底是88元。你可以先上一個瓷盆褒的烏雞湯,喝湯吃雞肉。然後上烏雞湯的火鍋,剩下的就和涮普通火鍋一樣了。湯裡面有大概有十幾種小料吧,我也說不出名字。味道真的很鮮美,湯非常好喝。四人吃大概200多塊吧。如果兩人吃的話100塊左右。就是位子不太好等,房間的話要提前預定。
(3)金山火鍋城:位於中華小吃城。地道的重慶火鍋,老闆娘是重慶人。鍋底配料講究,菜的種類豐富,令人大快朵頤。每天前去品嘗的食客排隊等候,煞是壯觀。雖為火鍋店,又不單單是火鍋,此店川菜做得也很地道。最吸引人的一點,價格很便宜
(4)摸錯門:在山大北路上。是青島的名火鍋。每天人都很多,很好吃,價格也挺合適的。
(5)順風涮肥牛:明湖路上。小料很清口,牛肉也是鮮嫩得入鍋即熟入口即化,多吃幾次也不會覺得膩。如果喜歡生吃的話,來份肥牛刺身還是不錯的,價格也不貴。價位多在20-35元之間,分量適中,兩個人100元就差不多夠了。
(6)東來順涮羊肉:英雄山路,新華大酒店南邊。羊肉挺嫩的,而且是銅鍋的。服務生說木炭可以燒3個小時。最好別要肥牛和羊羔肉,因為是濟南本地的。羊肉是內蒙的9元一盤。另外,有幾個特色菜也不錯。金龍笑蝦雙味雙吃;麒麟桂魚鮮鹹味美;油炸雙拼又香又脆,特別鮮嫩,入口即化。最有特色的菜是八寶釀梨盅,見過用桔子、瓜等做的果盅,還真沒見過用梨做的。是填上糯米、核桃仁、葡萄乾,再用蜜蒸。所以既有八寶飯的香,又有水果的甜,大力推薦。
(7)昭君大酒店: 在濟南西邊,張庄路上,不到茶葉批發市場(地方遠點),路南,很顯眼的。周末和家人一起吃自助火鍋,強烈推薦此地。應該是蒙古人開的,有民族氣息和特色,有舞蹈歌舞表演,還有獻哈達的。羊肉的味道挺好,切的也很薄,還有百葉、毛肚也不錯。鍋底18,每個人10塊,小料3塊一碗。
不過不能自帶酒水,可能就酒水掙錢了。能吃的去賊劃算。
(8)北園鎮政府的火鍋:涮羊肉很不錯,還很實惠。現在搬到佛山苑小區裡面了。很容易找。川江魚頭火鍋山大路和山大南路交*口南邊,路西。非常不錯價格也比較便宜。鑫隆八一立交橋北。木炭火鍋。這兒的肉一般,不過羊肉丸子很好。幾乎每次去都是為了喝那裡的丸子湯。找個小碗盛幾個丸子,舀上湯,撒點鹽和味精,再來幾滴香油幾片香菜。味道太鮮了。
(9)烏江清水魚火鍋店:地經七小緯六路 (匯統大廈往南200米)。
雲貴風味,工薪消費。味道真是不錯。我們四個人,到那兒現挑活魚,要了兩斤。配菜免費,有好多種蔬菜。然後圍著一火鍋,還要了啤酒,總共才花了60元。
很有特色,裝修的也不錯,衛生條件挺好的。
(10)皇城老媽火鍋城:佛山街17號。乘車到銀座商城向南300米。二七南站有一個分店。在山大邊上也開了一家,就是在洪摟西路,方太練歌房旁邊。特色菜:老媽牛肉,老媽嫩雞片,成都空運黃臘丁,自製狗肉等。
(11)九碗拌火鍋城:西校旁邊。大家都很熟悉吧~。不多說了。
(12)雲亭:差點就把雲亭拉下。不過不寫大家也都知道。散布於濟南各地。我覺得北園路上的最好。但是雲亭的確比不上小肥羊。
16、海鮮
(1)聚福林:強烈推薦!八一立交橋東北角一家,和平路上還有一家,不過不如八一立交橋的聚福林好。這兒的海鮮基本上都是活的,做的味道也好。推薦鮮海蟄、膠東一品鍋,魷魚圈,瓦罐魚等等,都很好吃。還有一種炸的小魚,名字忘了,又脆又香。聚福林絕對是濟南吃海鮮最便宜的地方了。不要包間費,而且無最低消費。朋友幾個去坐坐,大吃一頓蠻好,又便宜又實惠還新鮮。我們7個人才花了80塊錢。
(2)都一居:文化東路省體校東側,路北。以青島海鮮為主,價格較一般酒店略低,口味相對不錯。不大,但是名氣很響。最大的特點就是店門口總是堆放著近百個馬扎。到晚上氣氛就熱鬧起來,路邊停滿了汽車,路邊擺滿了小桌子。一般情況下食客約為百人左右,生意特別火爆。
(3)小海鮮:經七路近小緯六路,岔路街小區對面。相當好,建議去嘗一下,但要提前預定,因為生意太火。推薦--涼拌海腸,舌頭魚,韭菜海腸。
(4)富源海鮮城:銀座八一店南門路西一點。以經營海鮮為主,很新鮮。老闆是膠東人。特別一提的是它的火鍋也很不錯。羊肉牛肉非常的嫩,刀工很好。口味出色。價格中等,適合朋友間小聚。
(5)小忠鑫膠東菜館:在民生大街上,路西,鐵四小北邊,回民中學南邊。以海鮮為主。推薦兩個,一是干烹鯧魚,這個菜運用了魯菜的傳統烹調技藝,再加上新鮮的鯧魚做原料,特別出味。還一個是烤魷魚,至於怎麼個好法還是大家親自品嘗一下吧。正常飯點過去會沒坐,所以可以提前預訂一下,電話是2066850、2906666。樓上有大約10個單間。
(6)膠東人家:皇亭體育館,菜做的比較地道。桑拿花蛤很好吃。
(7)一家人海鮮 佛山街。膠東海鮮。店裡的基調是藍色,從桌椅到牆上的裝飾畫都給人藍天碧水的清爽之感。特色菜有一家人魚丸、蝦醬大排、膠東三明治、燜明蝦。一家人魚丸是把鮁魚肉、鯊魚肉、鰻魚肉這3種肉手工擠壓攪拌用作丸皮。用奶湯熬成。口味清淡,肉香濃郁。22元一小份,38元一大份。食馬天海鮮工業北路上,服務很好。菜的質量也不錯,而且飯後有果盤贈。
(8)鑫帝海鮮城:青年東路。他們的魷魚圈非常的絕。還有燜深海蝶魚頭,入口即化,口感真是賽鮑翅。
(9)小蓬萊:經三緯三路口。吃海鮮的地方。物美價廉,品種眾多。就是總滿員,呵呵。可以試一試。
17、米線
(1)福利來:濟南最有名的一家米線。玉泉森信旁邊。價格有40,50,60元/份。除了米線還有特色龍蝦球,巴帶沾漿,紅燒昌魚等等。強烈推薦。
(2)過橋米線:中太大廈下面,東關大街東口,海堰門那裡。坐公車到東關大街一站即可(老東門往東一站路),站牌就在餐廳門口。裝修以竹製品為主,少數民族特色,感覺象進了竹寨,服務員也都是穿民族服裝。過橋米線很正宗,還有雲南風味的烤製品。米線有5塊、8塊、20塊的。8塊的有一個小雞蛋,一小盤裡脊肉片,還有蔬菜。湯味鮮美,頭一次用那麼大的碗吃東西。重慶紅火米線山師路上。雖然小了點,不過還是很好吃的。吃過酸菜肉絲的和番茄丸子的,米線很勁道,口感不錯。小碗3塊,大碗4塊。另外~,不嫌棄環境不好的話,再推薦一個好吃便宜的。是以前芙蓉街的正宗砂鍋米線過橋米線,現在遷至大觀園西面的小吃街了,兩塊五一碗。
18、面條
(1)國人拉麵:朝山街。價格和馬蘭差不多。要小碗加肉的那種,8塊錢。最棒是湯水,據說加了葯材在裡面,可以補的。炒米飯只要3元,湯還可以隨便喝。最適合學生去的拉麵館。據說周星馳來泉城時還專門吃了一次。
(2)馬蘭拉麵:大觀園西。便宜的店,4~8塊的價格,很好吃。我喜歡牛肉麵。還有香辣面。炒麵不是很好吃。太油膩。還貴。
(3)房家面館:辛庄高架九中旁邊,是豬肉的,回民朋友不要去。那裡的後肘肉作的不錯,面很筋道,湯也很鮮。似乎在王官莊附近也有一家。
(4)福碗居:泉城路新華書店西邊。老北京炸醬面。不停得有小二在吆喝。小二很殷勤,迎客送客、上菜倒茶都中氣十足。初聽備感新鮮,聽多了可就覺得有點吵了。而且我覺得炸醬面真的很難吃。
(5)亮亮拉麵:濟南名吃。上面介紹過了。
19、水餃
(1)西北餃子城。水餃就是好吃,不服不行。
(2)馮氏餃子。濼源大街98號。還有解放路36號和文化西路中段。
號稱百年老店。不過歷史真的很悠久……在濟南很有名。
(3)陶然餃子館。北園大街。K92車站北街站下來就是。餃子很好吃。還有鍋貼什麼的都非常不錯。就是環境不太好。比較混亂。
(4)經2緯5路口西50米左右,路北有一小店。干凈,不貴,味道也好。名字我忘了,綠色的門頭。白酒論茶碗賣。餃子我最愛雲豆餡的。除了水餃好吃以外,還有很多精緻的拼盤。醬牛肉/涼拌牛肚/小酥魚/西芹茶干/等等……另外還有自製的香腸/剔骨肉……
(5)環聯餃子城:山大老校邊上,東外環。水餃實惠好吃,尤其是它的調料更是一絕。但缺點是由於生意興隆,水餃上的比較慢。
(6)其他——泉都餃子樓。在經七路槐蔭廣場附近。金碩果水餃城。山大路(臨近山大北路)。蝦仁餡水餃尤其好吃。米香居。山師東路。除了水餃菜也很有特點。很便宜。環境也好。明星餃子城。大觀過街天橋往西,工行邊上。素三鮮的餃子很好吃。據說森林咖啡餐吧的水餃也很有特點。不過我不知道在哪裡~。
20、粥
(1)梁記粥鋪:經十一路上有一家,就在英雄山中華小吃城對面,就是亮亮拉麵那裡,路北。還有一家在經三緯一路,東方肥牛斜對面。泉城廣場旁邊也有。那裡粥太多了,絕對有種讓你挑的眼花繚亂的感覺。分量超足,不過可能是生意太好吧,有時候覺得粥的火候未到。清粥小菜濼文路上有一家。開元山莊有一家。歷山劇院旁有一家。皮蛋瘦肉粥很好喝,味道濃濃的。料放的很足,火候也夠。美中不足是粥品太少。香水魚超好吃,類似水煮魚,夠麻夠辣夠地道,還有種特殊的香味。據說現在香水魚做的不好了。不清楚。改天再去嘗嘗。
(2)好粥道:花園路205號。林業大廈東80米。這里的粥貴精不貴多,按照養生原理精心制定出了四季粥譜,每季宜吃粥品一目瞭然。似乎它的粥佐以中葯,所以喝起來有一種葯味。特別推薦艇仔粥,很喜歡喝。吃粥的時候還能看到在活動小車上進行的粥道表演。
(3)馬記粥屋:英雄山附近。味道獨特,座無虛席,門外還有等著的。我們五個人點了4個菜,2份粥,總共才80。碗比鍋大。
(4)咱爹咱娘:山大路與山大南路交接路口往南。以粥和包子為主。粥的種類不少,但碗很小,價格3-5元不等。包子都是大個的,手切餡,挺油的。吃個包子喝碗粥打發午飯還好,去那兒吃菜不合適。碗阿盤子阿都很袖珍,價格還不算低。麥片粥和棒茬粥很好喝。雞油烙餅也不錯,不要買鴨油的,太膩了。排骨做的好吃,不膩又精緻,就是量太小。韭花豆腐我喜歡。
『陸』 重慶火鍋與重慶歷史文化之間的關系
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漢族民間,歷史悠久。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其的由來是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纖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後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人們的飲食習慣,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漸漸受人們的喜愛。
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
《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鍾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歷經秦、漢、唐代的演變,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鍋的記載。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談到他游五夷山,訪師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無廚師烹制。「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杯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各人)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的「涮兔肉火鍋」。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是當時中國火鍋之最。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擺「千叟宴」,所用火鍋達到1550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嘆。
麻辣火鍋發源於重慶,大約是在清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才開始有了毛肚火鍋。重慶火鍋歷史悠久,從當年江北碼頭船工們自創的陶爐煮湯料烹制毛肚等無人問津的牛下水開始,到小販們擔著挑子沿街叫賣的「水八塊」簡易火鍋,直至被宰房街馬氏兄弟於民國十五年正式拉入飯店,逐漸成為主食。並歷經了「抗戰」、「文革」等歷史時期的演變,經由「臉盆火鍋」、「鑲火鍋」等品類的變進而逐漸形成歷史。悠悠乎乎也歷經百年,故而,成為山城的名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這一輪碰撞中,成都火鍋顯然處於下峰。但是,成都火鍋在嘴硬這方面倒是與成都人的性格是相符的。在明明處於下峰狀況之下,他會說:火鍋由來已久,老祖宗幾千年前就以鼎煮食,那不是火鍋鼻祖?再者,想當年清嘉慶皇帝登基,早已擺出1550個火鍋的千叟宴。那可是1796年的事。那陣你重慶火鍋還在江邊上陪船工們喝冷風呢!
由此一想,則四川地區的火鍋更願意在瀘州或宜賓江邊上的船工們身上去找自家火鍋的祖宗。此種狀況,在巴、蜀還未分家之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而在面對歷史這份遺產的時候,兩地的火鍋態度是迥異的。重慶火鍋因為更看重和在意這個老招牌,而將歷史背成了一個包袱,被老字型大小老傳統老工藝等一系列「老」字束縛,雖也曾以「老灶」等概念殺出一片江山。但與成都火鍋相比,則明顯遲暮了些。後者不長的歷史,反而成了輕裝前進的理由。再加之成都深厚的川菜文化與火鍋的兼容,則創造出了一大批在全國都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火鍋品牌,這些品牌都是由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新鮮火鍋吃法作為支撐的。比之於重慶火鍋「老三篇」的毛肚、黃喉、鴨腸來,成都火鍋衍生出的火鍋雞、火鍋魚、魚頭火鍋、肥兔火鍋、牛筋火鍋、龍馬童子雞羹鍋、蟲草鴨羹鍋、海鮮火鍋等品種口味和吃法各異的火鍋。這種變化,反過來又刺激和影響著重慶火鍋發展變化,使二者逐漸趨同毛肚火鍋的起源和由來,說法不一,它的由來和淵源,值得探討。據老街坊說:毛肚火鍋起源於清末民初,重慶碼頭和街邊下力人吃的廉價實惠的街頭大眾飲食攤上的「水八塊」。水八塊全是牛的下雜(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擺在幾個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攤泥爐上砂鍋里煮起麻辣牛油的鹵汁,食者自備酒,自選一格,站在攤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燙且吃。吃後按空碟子計價。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吃得方便熱烙,所以受到碼頭力夫、販夫走卒和城市貧民的歡迎。
至於純粹地道的毛肚火鍋,據老重慶們回憶,出現於民國十五年前後,發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紀門的宰房街(現長江大橋橋坎下)。當年牛販子多從川黔大路趕運菜牛來渝,在南岸過夜,翌日早過江,將牛趕到宰房街宰殺。有馬氏兄弟廉價收購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開了一家以毛肚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塊」的製作和吃法的紅湯毛肚火鍋館。將毛肚漂白洗凈,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醬和蒜泥的調和。
據說,這就是重慶毛肚火鍋的起源和得名。直到抗戰時期,較場口街邊仍有一馬姓老嫗開一家專供應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鍋,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論價(每匹二分錢)。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鍋,毛肚的鮮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豬的下雜遠勝一籌,贏得食客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