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便利店為什麼突然火起來了 知乎
新聞網看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便利店這個日本零售界的神話,在北京卻一直是某種尷尬的存在,這邊開了三家,那邊又關了兩家。
在國外和國內南方的很多城市,凌晨的街道上即使空無一人,高樓大廈的燈光全都暗了下去,街角的24小時便利店裡卻依然燈光明亮,基本每隔幾百米就能看到這樣暖心的光,有些甚至挨著開在一起或是隔馬路面對面的開著,而這種景象你可能只能在三里屯這樣的地方看到。
不過從去年開始,很多街角店面開始被便利店取代,在北京的很多地方居然也能看到兩家便利店挨著開的場景了。而最近,便利店又和新零售綁在一起被屢屢提起,成了零售界的「明日之星」。
先是中關村開了5家便利蜂,又有消息稱剛被中商惠民控股的愛鮮蜂也要嘗試自己開便利店,連關於便利店的話題,也從以前的「日資便利店為什麼在華不賺錢」變成了「某某便利店是如何扭虧為盈的」,便利店似乎一夜間在北京「活」了過來。
北京的24小時便利店為什麼比上海少?
在零售業整體下滑,線下零售不是謀求轉型就是投奔線上,便利店的逆勢增長顯得十分難能可貴,也被看作是零售業未來幾年的希望。
凱度的一份快消零售業報告中顯示,2015年,線上零售額增幅高達36.5%,而線下快消品的零售額僅實現了2.6%的同比增長,2016年上半年更是放緩至1.5%,2015年快消零售業傳統渠道業務縮減10.4%,大賣場也出現了0.2%的負增長,超市/小超市增速放緩至4%,而便利店的銷售額卻同比增長了13%。
相似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當下的中國經常被拿來與80年代的日本相比較,不論從人均GDP水平、人口結構,還是消費消費習慣等來看,二者都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日本的便利店就是從1975年至1980年開始快速普及,直到1995年才逐漸放緩。
關於便利店興起的幾個必要條件,業內公認大概有以下幾個:人均GDP達到6000美元、老齡化水平急速上升、單身者和雙職工家庭增加。而這幾項指標北京早已達到,與上海也是不相上下,但這兩座城市的便利店數量卻一直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的《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報告顯示,從便利店飽和度來看,2015年在上海,每3466個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在北京,則是每7185個人覆蓋一家便利店。再往前推兩年,這個對比更為強烈,這組數字是2975人和2.07萬人,相差了將近十倍。
幾年前在知乎上關注過這樣一個問題,「北京的24 小時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嗎?為什麼?」,被贊最多的一個回答把這個問題歸結於「三個半」:北方天氣冷,人們都不願意出門,所以只能做「半年」生意;北京馬路寬且隔離帶多,過馬路成本太高,只能做「半條路」生意;北京的夜生活習慣不是很強,所以只能做「半天」生意。
這樣的回答倒是十分簡單粗暴,但事實上,北京便利店開不起來還有一個地區特色原因——辦證難。
被一張許可證給難住的便利店
鮮食之於便利店,就像生鮮之於超市,是拉客流的利器,尤其是像便當、關東煮這類熱加工食品,毛利率十分可觀,通常在35%至70%之間,對於一家便利店來說,鮮食能佔到銷售額的一半以上。
而鮮食也是便利店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比如甜點蛋糕你會想到羅森,關東煮你會想到7-Eleven,不過要想經營這些東西,得先拿到餐飲許可證。
2009年以後,食品衛生法被食品安全法取代,餐飲業歸衛生部門管轄,零售業歸工商局管轄,便利店的鮮食業務就顯得略為尷尬。普通快消食品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而像便當、關東煮這種現場制售類商品則需取得餐飲許可證。
雖然便當基本上是預加工食品,只需在店裡加熱一下即可,不屬於現場制售。但監管部門考慮到拆包裝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這塊業務就一直沒有放開,也沒有明確的相關規范。
而從2012年起,北京市相關部門就基本不再向新店發放餐飲許可證,而7-Eleven2004年就進入北京,所以沒受太大影響,不過新店也很難拿到許可證。即便能辦下來,周期也十分漫長。一位便利店從業者告訴鈦媒體,北京各區縣的審核標准各不相同,效率也有快有慢,一個證拿下來少則幾月,多則半年。
不過,這一現象從去年開始稍有改觀,去年9月底,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通過了《北京市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試行)》,這一辦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開始施行,將食品流通許可證和餐飲許可證將統一為一個證,即食品經營許可證,統一歸食葯監局相關部門管理。
雖然審核依舊嚴格,但是從辦證流程上簡化了不少。鈦媒體記者走訪了幾家便利店,去年年底開始新開的的一些便利店店裡基本都懸掛著這種新許可證,一些老店還是原來的兩個證。
「曲線救國」的社區O2O
北京的小賣部、夫妻店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似乎比「洋氣」的便利店要更具生命力。蘇寧小店在選址的時候會盡量避開那些夫妻店,因為當地人對夫妻店的忠誠度很高。
那麼,便利店們為什麼不把這些夫妻店收入囊中呢?拿7-Eleven來說,不同於它在全球大多數地區採用的特許經營模式,保守的日本人在剛進入一個新地區時,為了保證品牌能不變形的復制下來,他們往往會採取委託加盟的方式。
不同於特許經營帶著人和店一起加盟,委託加盟不需要自己准備店面或負擔租金,但是審核十分嚴苛,在7-Eleven通過各種方式確認加盟者可以勝任這份工作後且店鋪達到一定盈利點以後,才會把店放心交給經營者。
這樣一來,自己持有夫妻店的店主們不想也無法加盟,另外,這種加盟方式要求加盟者要將至少一半的利潤分給7-Eleven,這也嚇退了不少的加盟者。
但是,向現代化的便利店轉型是小型零售業態的必然趨勢,於是,就出現了一種「曲線救國」的改造方式——社區O2O,愛鮮蜂就是其中的代表,為小賣部們掛上亮黃色的招牌,對店內一些設備稍加統一風格,再給他們補上鹵味、生鮮等鮮食品類,雖然改造的簡陋了些,但是便利店的一些關鍵要素有了。
物流、供應鏈這些暫且不說,鮮食這塊還是需要一個線下場景,但就線上單量還是很難過盈利這一關。生鮮一直以來最大的難點就是物流、供應鏈成本高,而易果投資聯華超市、百果園並購果多美、盒馬鮮生基於實體店整合線上線下,都是通過采購、物流體系的合並來攤薄成本。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便利店突然火起來,也是社區O2O試錯後的結果,「曲線救國」終究沒能成功,所以大家不得不從輕模式的的道路上折回重模式。
不過便利店這道路在北京到底會如何走,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它應該會與日本走過的路不大相同。
有人說電商之所以在日本發展不起來,主要是以便利店為代表的實體店太強大了。日本便利店更像一個社區服務站,這里提供票務、快遞、洗衣、影印、ATM等諸多服務。最大不會超過150平方米的便利店,sku很難超過3000以上,但是,提供服務價值卻可以不受賣場空間的限制,帶動業績的增長。完善的線下服務讓日本人的更習慣去線下去獲取服務。
而在中國則恰恰相反,O2O走到了便利店前面,O2O火熱的那兩年把所有能搬到線上的服務都演練了一遍,所以我們更習慣於等著快遞小哥上門。
不過,線下場景必然不能缺席,便利店也被看作線上線下融合的一個不錯入口,但僅是一些「黑科技」的嵌入還不足以重構原來的小賣部模式,畢竟日本便利店完善的商品管理、情報系統、產供銷體系都不是一朝一日練成的,鈴木敏文對美國7-Eleven的重建也花了近二十年才徹底完成。北京的便利店能否追上上海的腳步這不得而知,但註定得走一條穩扎穩打的路。
⑵ 開個蛋糕店需要投資多少錢
由於烘焙行業屬於朝陽行業,很多喜歡烘焙的朋友想進入這個行業。一些行業老手會告訴你一個小的烘焙店至少要投入十多萬或者二十萬左右。如果是加盟品牌的話至少30萬以上。
如果按常規思維確實是這樣的,但是我想告訴你,以我的實際經驗,先從私房做起然後到開店都花不了那麼多錢,創業講究的是低成本,不是投入越大產出就一定越多,我們當地一個加盟的全國連鎖的烘焙店,投入了三四十萬,結果堅持了一年就黃了。
所以說運營很重要,和前期投入多少不是決定你成敗的關鍵。我是一個烘焙行業的小白,但是我之前做了十多年的營銷推廣、運營策劃工作。所以我創業時是以最低的成本起步的!
我就是創業三步走:
在家做私房(大概用了三個月,)——2.低成本租了個小門臉,很破(大概幹了半年)——3.換大底商。你可以按我的模式走。
就算是換了底商我們也沒有投入像同行說的那麼多錢。
承接的婚禮甜品台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希望能設為最佳答案!謝謝
⑶ 現在做什麼生意投資少賺錢快
投資少賺錢快的生意有:小家電百貨經銷、兩元地攤、賣豆腐、早餐店、小吃店等等。都是前期投入不用太多的生意。
1、小家電百貨經銷
主營小家電產品,包括電風扇、空調扇、電吹風、電飯煲、高壓鍋、電熱水壺、豆漿機、電火桶等等小型常用家電,門面大概30個平方就夠了,如果自己本身會一點小家電維修那就更好了,門面盡量租在縣城的主要菜市場附近或者農貿市場里。
5、小吃店
在農村裡,沒有城裡那種裝修很好的賣特別貴的東西,每次到趕集的時候,大人會給小孩買一點零食吃,在集上賣一點零食和小吃在我們那裡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畢竟要投入的錢也比較少。
⑷ 蜜芽是什麼
中國首家進口母嬰品牌限時特賣商城。
蜜芽的前身蜜芽寶貝,由全職媽媽劉楠於2011年創立,。蜜芽總部設在北京,團隊核心成員來自於網路、京東商城、蘇寧紅孩子、當當網等成熟互聯網公司。蜜芽主倉庫位於北京大興,面積超過6000平米。並擁有寧波、重慶兩個保稅倉,在母嬰電商中率先步入「跨境購」領域。
(4)怎麼加盟24客蛋糕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2011. 10 蜜芽寶貝的前身mia時尚母嬰用品在淘寶上線。
2013. 11 蜜芽寶貝獲得真格基金和險峰華興的天使投資。
2014. 3 蜜芽寶貝官網上線,正式轉型為進口母嬰品牌限時特賣商城,當月銷售額破千萬。
2014. 7 蜜芽寶貝獲得由紅杉資本領投、真格基金和險峰華興跟投的2000萬美元融資。
2014. 8 蜜芽寶貝手機客戶端正式上線,提供一站式移動購物服務。
2014. 9 蜜芽寶貝成立寧波蜜芽寶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加入寧波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試點企業行列。
2014. 12 蜜芽寶貝宣布完成了6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H Capital領投,上輪投資人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繼續跟投。
2015. 1 紙尿褲從日本港運抵寧波港,寧波保稅倉舉行開倉儀式及開放日。
2018年,蜜芽集團為國務院參事室「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成員單位,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獲評2017-2018年度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2018年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