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亞冬會的所有資料
第一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於1986年3月1日在日本的札幌(Sapporo)舉行,一共有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亞冬會。本次亞冬會設立了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和冰球五個大項。
參賽國家和地區: 中國、朝鮮、中國香港、印度、蒙古、韓國、日本
第二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於1990年3月9日在上屆亞冬會的舉辦地日本的札幌(Sapporo)舉行,一共有1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亞冬會。參賽人數照上一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次亞冬會設立了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和冰球五個大項。最終,日本隊獲得18金、16銀和13銅列首位,中國獲9金、9銀和8銅列第2位,韓國獲6金、7銀和8銅列第3位,朝鮮隊1銀4銅列第4位,蒙古隊4銅列第5位。
參賽國家和地區:中國、朝鮮、中國香港、印度、伊朗、蒙古、韓國、日本、菲律賓、中國台北
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於1996年2月4日在中國哈爾濱(Harbin)舉行,這也是中國首次舉辦洲際冬季綜合運動會。一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亞冬會。本次亞冬會設立了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和冰球五個大項。中國隊以15金7銀15銅387塊獎牌的成績列金牌和獎牌榜,哈薩克隊以14金9銀8銅的成績列第2名,日本隊8金14銀10銅列第3名,韓國隊8金10銀8銅列第4位,烏茲別克隊1銀1銅列第5名。
參賽國家和地區:日本、中國台北、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印度、伊朗、吉爾吉斯坦、中國香港、科威特、哈薩克、泰國、韓國、塔吉克、蒙古、中國澳門、黎巴嫩、中國
第四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於1999年1月30日在韓國的江源道(Kangwon)舉行,一共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798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亞冬會。本次亞冬會設立了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和冰球五個大項。最終,中國以15枚金牌,10枚銀牌,11枚銅牌穩居獎牌榜首位。韓國協主場之利緊隨其後,共獲得11枚金牌,10枚銀牌,哈薩克排名第三,亞洲冰雪強國日本僅居第四。
參賽國家和地區:日本、中國台北、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印度、伊朗、吉爾吉斯坦、中國香港、科威特、哈薩克、泰國、韓國、塔吉克、蒙古、中國澳門、黎巴嫩、中國等。
第五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於2003年2月1日至8日在日本的青森(Aomori)舉行,一共有2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200名運動員及官員(其中運動員1043人)參加了比賽。本次亞冬會設立了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和冰球5
個大項共51個小項。東道主日本以24枚金牌23枚銀牌和20枚銅牌的成績居獎牌榜首位。韓國代表團次之,金、銀、銅牌數分別為10枚、8枚、10枚。
中國以9枚金牌、11枚銀牌和13枚銅牌位居獎牌榜第三位。列獎牌榜第四位 的是哈薩克,成績為7枚金牌,7枚銀牌和6枚銅牌。
參賽國家和地區:孟加拉 、不丹、中國、朝鮮、東帝汶、中國香港、印度、伊朗、日本、哈薩克、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黎巴嫩、中國澳門、馬來西亞、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卡達、新加坡、斯里蘭卡、中國台北、塔吉克、土庫曼、泰國、烏茲別克
歷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概況
屆次 舉辦時間 地 點 參賽國家或地區 運動員人數 比賽項目數
1 1986 札幌(日本) 7 290 7(35小項)
2 1990 札幌(日本) 9 305 6(33小項)
3 1996 哈爾濱(中國) 17 446 8(43小項)
4 1999 江源道(韓國) 21 499 7(43小項)
5
2003 青森(日本) 29 1043 5(51小項)
6 2007 長春(中國)
Asia Winter Games
② 亞運會比賽門票哪裡買
亞運會比賽門票哪裡買如下:
境內公眾可通過杭州第19屆亞運會公眾售票官方網站PC端、H5頁面,8月起,還可通過場館售票亭等渠道線下購票。境外公眾入境後可參照境內公眾購票方式進行購票。獲得境外代理許可的亞奧理事會成員國家,其轄區內的公眾,可在指定代理機構購票。
亞運會:
2022年5月6日,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向外界發布通告,宣布原定於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中國杭州舉辦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將延期舉行。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並經亞殘奧委員會批准,杭州2022年第4屆亞殘運會將於2023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舉行。
會徽: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第一代會徽的中間是1輪放射16道光芒的紅日,象徵著亞洲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代表著亞洲運動的蓬勃發展與迅速推廣。紅日上方是國際奧委會的標志奧運五環。
③ 歷屆亞運會時間
1. 1951年3月4日至11日,第一屆亞運會在新德里舉行
2. 1954年,第二屆亞運會在馬尼拉舉行。
3.1958年5月24日至6月1日,第三屆亞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4.1962年8月24日,第四屆亞運會在雅加達舉行。
5.966年,1970年,1978年和1998年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和第十三屆在曼谷舉行。
6.1974年第七屆亞運會在德黑蘭舉行。
7.1986年第十屆亞運會在韓國漢城舉行。
8.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
9.1994年第十二屆亞運會在廣島舉行。
10.2002年第十四屆亞運會在釜山舉行。
11.2006年第十五屆亞運會在多哈舉行。
12.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十六屆亞運會在中國廣州舉行。
13. 2014年09月19日-2014年10月04日第17屆亞洲運動會於在韓國仁川舉行。
14.2018年08月18日至2018年09月0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
(3)1936年亞冬印度商務代理加盟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許多國家先後擺脫了殖民的統治,獲得了獨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
隨著戰爭創傷的平復,人民生活日趨安定,體育運動也逐漸活躍起來。因戰爭而中斷了1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又再次恢復舉行。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亞洲體育界人士產生了組建一個統一的亞洲體育領導機構,以推動亞洲體育運動發展的願望。
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員國輪流主辦,每四年舉辦一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分為亞洲夏季運動會(亞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亞冬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青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會)。
自1951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8年共舉辦了18屆,每四年一屆。參賽國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
最初由亞洲運動會聯合會主辦,1982年後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lympic Council of Asia)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