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商代理 » 同里美食代理加盟
擴展閱讀
合肥有加盟美蛙魚頭火鍋 2025-02-01 15:03:41
旅遊私人定製加盟店嗎 2025-02-01 14:40:34

同里美食代理加盟

發布時間: 2024-03-01 02:21:04

⑴ 同里鎮的美食

同里餐飲文化帶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最有名的是狀元蹄、糕里蝦仁、三絲春卷、香油鱔糊和用白魚、鱸魚、桂魚、甲魚等河鮮烹制的水鄉名菜。水生植物類的茭白、芹菜、蒓菜、菱、藕、茨姑等,都是別具地方特色。小吃方面有襪底酥、百果蜜糕、茨寶糕、青團、閔餅、豬油年糕、雞米頭、大肉饅頭、酒釀餅、麥芽塌餅、小熏魚等。
狀元蹄
此菜雖非同里獨有,但同里製法甚有不同,至於製法則是不傳之密。同里人宴請賓朋,桌上定有此菜。附近村鎮居民不遠百里來同里為購此物,也可知其受歡迎程度。用濃油赤醬燒的豬蹄,紅得發亮,吃在嘴裡軟糯甜香卻又不膩,回味無窮。
青團子
相傳青團子是用雀麥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變為碧翠色。以此用來包入豆沙或棗泥,再用蘆葉墊底入籠,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類稿》中曾記載:「古人寒食,采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另外還有個傳說跟大禹有關。當年大禹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人,他用疏導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為種植冬小麥創造了條件,深得蘇州人的愛戴。
退思餅
太湖三白注意哦,這是三個菜,有太湖白魚,太湖白蝦和銀魚炒蛋。都是清晨上貨,正宗農家燒法,營養豐富,清淡可口。銀魚不但有調理美容的功效,而且味道不俗,值得一試。
同里小熏魚 熏魚到處都有,但同里小熏魚別有與眾不同之處,本地居民尤愛此味。尤其佐之小橋流水人家,啖之尤感愜意。
草雞煲
選用的原料全部是同里當地居民散養在鄉間,吃青草、嫩蟲和稻穀長大的草雞。將草雞與扁尖、野生真菌等一起燉制而成,味道鮮美,雞肉鮮嫩。推薦食用地點:同里滿天星大酒店。
酒釀餅
是古鎮同里春季的一種時令食品。它是由酒釀和麵粉經發酵、烘焙,並包入甜餡製作而成的一種薄餅。
麥芽塌餅
麥芽塌餅麥芽塌餅其貌不揚,卻是同里古鎮上一種傳統的蘇式茶點,是同里人都會做的鄉土點心。製作該餅主要是用摻入適量的麥芽粉的米粉和在村間田埂上採摘佛耳草製作而成。
桔紅糕
桔紅糕是蘇式糕點當中一種傳統的冬令食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過去這種糕點是同里人專門用來招待新客人或是上門女婿的。
桔紅糕顆粒均勻,口感細潤,吃在嘴裡有一種甜軟柔糯的感覺。吃完後嘴裡更會留下一股淡淡的玫瑰花和桔子的香味。
酒釀圓子
酒釀圓子是稻米文化的一個代表,上去晶瑩剔透,口感爽滑且有彈性。煮酒釀小圓子製作方法簡單,把水燒開,放入酒釀,加入綿白糖,然後等水再次燒開,把剛才做好的小圓梁寬子放入水中,等圓子一個個都浮在水面上,表示已經熟了。最後在圓子出鍋前勾個薄芡。
閔餅
閔餅,同里閔家灣「本堂齋」 特產,頗負盛名的傳統糕點,已有400多年歷史,其製作僅閔氏一家,世傳其業,故稱「閔餅」。閔餅用「閔餅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餡,蒸制而成,是青團的一種,色澤黛青,光亮細結,入口油而不膩,清香滑糯,具有獨特的江南農家風味。清代,閔餅曾被列為朝廷貢品,選送給慈禧太後品嘗。
湖鮮名菜
糕里蝦仁:以雞蛋白調勻後加入米粉、蝦仁,入鍋油氽製成,色澤鮮艷,松香可口,亦可另置小盒,佐以番茄食之,其味更佳。
三絲魚卷:橡磨亮選五六斤重的青魚或草魚,取雌爿中段,去肚當留皮,捲入火腿絲、雞絲、香茹絲,並以黃酒、香蔥等佐料,入籠蒸熟即成。其肉質細嫩,清香鮮美,別具風味。
香油鱔糊:用炒鱔絲與火腿絲、雞絲、蝦仁等配製,稍加姜絲、酥油、蒜泥,沸葷油澆面。上桌時,薄撒胡椒,香氣撲鼻,入口鮮美。
芡實
芡實,這是同里土特產的上品,產自同里西北盪的芡實(俗稱「雞頭米」)被譽為「水中人參」。據《本草綱目》記載,芡實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開胃助氣、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葯膳之用游逗,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紅棗、蓮子、桂圓更美味。
撐腰糕
農歷二月初二,在同里農村流傳著吃「撐腰糕」的習俗。據說,吃了「撐腰糕」,農民一年四季幹活就不會腰痛。
撐腰糕便是用糯米粉製作成扁狀、橢圓形,中間稍凹,如同人腰狀的塌餅。

⑵ 同里古鎮蘇州同里的美食指南是什麼


蘇州其實也有一些菜系。現在邊肖想告訴你同里古鎮的美食。這個地方的風景真美。去的時候可以看看風景。最重要的是菜餚。


有哪些



芡實


因為我的同伴第一次去江南水鄉,為了讓她多了解一下,我們去吃了很多好吃的,有些吃不到,就買了一些去嘗嘗。回鍋餅和襪底酥是同里有名的小吃,可以帶回去當紀念品送給親朋好友,尤其是剛出爐的。買一塊,邊走邊吃。味道是最好的。它在你的手中是溫暖的,有一些溫度,在你的嘴裡是酥脆的。圓餅叫回鍋餅,吃起來像桂花。舌形叫襪底酥,有椒鹽味,各有風味。


在同里古鎮,賣芡實餅的店鋪幾乎隨處可見,水鄉盛產芡實餅,所以現做的芡實餅又香又軟,Q勁十足。芡實餅只有剛做出來的時候才好吃,拿回來就會變硬。有興趣可以找老闆砍個三五塊錢,在同里很快就解決了。


作為同里土特產上品的芡實,出自同里西北搖擺的芡實(俗稱「雞頭米」),素有「水中人參」之稱。據《本草綱目》年記載,芡實主治濕痹、腰痛、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益氣、明目聰耳、開胃助氣、止渴補腎、治尿失禁等。可作為葯膳,用水浸泡半天,文火煮。可以搭配紅棗、蓮子、桂圓一起食用,更加美味。在去明珠塔景區的路上,我看到一個當地的婦女,賣芡實,用小鉗子和沒去殼的芡實搏鬥。我爸去餐廳,要點一個叫芡實鍋的湯,我也沒說什麼,買了一包,回家放在粥里。芡實很好做,吃起來很甜,後悔買少了。對了,買了一杯菱角芡實紅豆湯,煮的時間不夠。它不是很好吃,但是看起來很有營養。


之前居民在河邊有個飲料攤,一是乘涼休息,二是每到一個水鄉都要嘗嘗這里的臭豆腐。奇怪的是,每個地方的臭豆腐味道都不一樣。看到賣臭豆腐的,就想來一串,五塊錢兩串,坐在河邊,再來一碗冰鎮綠豆湯,就是這個地方的味道。


冠軍蹄


同里有很多賣狀元鞋的土特產店。在「明清街」杏黃旗搖曳的巷子里,傳說宋春友是同里魏汝賢高中四年的狀元。魏狀元特別喜歡吃紅燒蹄子。清朝光緒年間,閉關園主人任蘭生仰慕魏狀元,聘請名廚燒紅燒蹄子,作為家宴的主菜,綽號狀元蹄子。當時的狀元洪鈞和妃子賽金花經常來品嘗。襲攔至於蹄漿的食用方法,直接把真空包裝的蹄漿連同袋子一起放在水裡煮,這樣湯就不容易幹了,更入味。如何剔骨剖開一隻蹄子:首先用手拿起一隻蹄子,從貫穿整個豬蹄子的兩根長骨中輕輕拉出一根細骨。以骨為刀,順利切開蹄子。這根骨頭後來被稱為「一號刀」。這樣的冠軍蹄子在同里古鎮60元起就需要一個,店家可以給你真空包裝帶走。


壇子git是同里有名的餐廳,以當地農家菜為特色,性價比很高。我住的客棧老闆推薦我們在這里吃飯,因為三橋景區附近的價格比這里貴很多。地址:同里祝星街13號(平橋旁)


菜單全是江南風味,兩個東北姑娘去過幾次江南。我點了蓮藕夾蝦仁,麵筋白菜,紅油筍絲,銀魚炒雞蛋。蓮藕,麵筋,竹筍


午飯吃了不少,下午嘴也沒閑著。直到天黑我才找晚飯。一整隻蹄子太大了,所以我不得不從小學選了一隻紅油燒豬蹄。它們是鮮紅色的,在我嘴裡又軟又甜,但不油膩。一個是20元的。


同里最好吃的地方就是在一條小河邊看江景。我被一位老太太吸引住了,她正在酒店的桌子上剝新鮮食物。好奇心讓我們留下來,靜靜地坐在河邊,等待水鄉真正的味道。炒蠶豆又香又甜又糯,春天的味道表露無疑。


馬蘭頭,地方菜,據說是蘇州人吃的,最好吃的要講究兩個字:時令。這森隱道春菜炒好後,我覺得刺激出了馬蘭頭特有的香氣,有些就像我們這里常吃的菊花。


蛤蜊豆腐湯。這位老太太很熱情,但只有兩菜一湯,兩碗米飯,一瓶啤酒花了我們89元。真的沒有平時那麼殘忍。


同里沒有繁華的早晨,同里的早晨是普通的市井生活。打開房間的窗戶,外面很安靜。呼吸免費的新鮮空氣,感覺神清氣爽。小吃店裡飄出食物的香氣,這也是水鄉特有的味道。如果你走在小吃店前面,你會隨便看看。


我和夥伴來到離客棧不遠的一條小巷。根據網上網友攻略的介紹,我們來到來君點心吃早餐。具體位置記不清了,我們和酒壇git在一條街上,有芝麻卷餅,雙色卷餅,玫瑰豬油餅,還有熱氣騰騰的豆漿。我們還吃了桂花馬蹄餅,我們在同里呆了24小時,享受著江南的味道。一年中有一天這樣的日子就足夠了。


好吃的



1)午餐/晚餐:同里的晚餐一般是農家飯,可拍春胡以在老街吃,也可以在三橋的河邊吃。老街有個老店叫九潭子,同里老店。味道不錯,價格也劃算。特別推薦米酒。三橋河附近有兩家餐廳,狀元居和美家財,可以欣賞江景,味道也不錯。當地特產有白魚、白蝦、銀魚(太湖三白)、一號蹄、鮮河、芡實等。


2)早餐:管好吃的(餛飩,蘇式面),來部隊吃零食。


3)糕點小吃:襪底餅、芡實餅、青團、酒餅、麥芽餅、橘餅、蝦仁餅、三線魚卷、桂花糖藕。


這家餐館在網上名聲很好。飯菜都是地方特色,味道不錯,價格也合理。我只花了50元買了幾個菜。他家的米酒一定要大力推薦。吃起來很脆,像飲料,但確實有米飯的美味。銀魚煎蛋是蘇州的特色,也是「太湖三白」之一。沒吃過的可以試試。紅燒一號蹄是同里最有名的特色之一。步行街兩邊的店鋪里都有上市,看著就覺得香。


襪底酥脆,口感酥香。感覺更像是北方的一些小吃,但是沒有那麼袖珍哈哈。


來君點心店的兩個甜餅,說實話味道一般,口感太硬。


街上剛出鍋的餅,包括一些綠色的餃子。梅子乾菜餅,不過你也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


好玩的



門票包含9個小景點。晚上可以去看「水墨同里」劇場的演出(單人票90/票,景點演出套餐140),劃槳船(90/船,6人座),蘇州評彈(南苑茶樓,喝茶免費),晚上在同里看夜景聽歌。


銅鼓鎮1980年被列為全國太湖風景名勝區之一,198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景區「靜修園」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同里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網路數據分類)


因此,靜修園可謂是同里古鎮最著名的景點。


思源園建於1885年至1887年。園長蘭生被免職,回鄉建了這個地方,佔地九畝八分。在龍源的巧妙設計下,從西到東建造了一個新穎的左屋、中庭和右花園的格局。後花園可謂是靜修園中最美的地方,但小小的空間卻充滿了韻味和意境,可謂凝聚了江南園林的山水精華,尤其是在這綿綿細雨中,更是一步一景。


三橋是指太平橋、李記橋、長青橋,呈「品」字形分布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每當有大喜事的時候,我家總是繞著三橋走,尤其是太平橋。


小船搖曳著,濺起水花,有節奏,彷彿在唱一首優美的詩。北面的明珠塔景區是同里古鎮最大的景點。心巷也是同里的一個好玩的地方。不是什麼特別的景點,其實是一條特別窄的巷子。但是因為顧長衛以前在這里給同里的宣傳片拍過照,一下子就有更多人知道了。


同處一室夜景不錯。可以隨意走動,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圖片。


明清街是同里最繁華的購物街,具有明清建築風格。商店出售各種小吃、特產、手工藝品等。白天看起來熙熙攘攘,但隨著夜晚變得越來越暗,這里變得荒蕪。

⑶ 同里古鎮有什麼好吃的蘇州同里美食攻略

關於蘇州的美食其實還是有一些的,現在小編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同里古鎮的美食,這個地方的風景真的是很漂亮了,大家在去的時候可以看看風景的呢,最主要的還是美食呢。

有哪些

芡實

因為同伴第一次去江南水鄉,為了讓她能多體會一下,我們去吃了很多好吃的,有的都吃不下了,還是買了點嘗嘗。退思餅、襪底酥是同里很有名的點心,可以帶回去給親朋好友當紀念品,尤其是現烤出來的,買上一塊邊走邊吃,口感是最好的,拿在手裡溫熱的還帶些溫度,吃到嘴裡酥脆酥脆的,圓圓的小餅叫退思餅,桂花糖口味。牛舌頭型狀的叫襪底酥,椒鹽口味,各有各臘碧的風味

在同里古鎮上,幾乎隨處都可以見到售賣芡實糕的店鋪,水鄉都盛產芡實,所以新鮮做出來的芡實糕,又香又軟還帶著Q勁,芡實糕只有剛做出來的吃起來才好吃,帶回來就變硬了,如果有興趣,可以跟老闆要求切上三五元錢的,迅速的就在同里解決掉,哈哈,吃貨立碼就表現出來了

芡實,這是同里土特產的上品,產自同里西北盪的芡實(俗稱「雞頭米」)被譽為「水中人參」。據《本草綱目》記載,芡實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開胃助氣、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紅棗、蓮子、桂圓更美味。我在前往珍珠塔景區的路上看見一位當地婦女,一邊售賣芡實,一邊用小鉗子吃力的夾著未被剝過殼的芡實,我的爸爸去飯店必點一道叫芡實煲的湯品,所以我二話沒說買下一包,回家放在粥里,芡實容易煮熟,彈Q味甘,後悔當初買少了。順便買了一杯馬蹄芡實紅豆湯,只是熬煮的時間不夠,不是十分夠味,看著倒是蠻營養的

沿河的居民小酌攤前,一是為了乘涼歇腳,二是每到一個水鄉,都要嘗嘗這里的臭豆腐,奇怪的是,每個地方的臭豆腐多多少少味道都有些差別,看到賣臭豆腐的就想來上一串,五元兩串,坐在河邊,再來上一碗冰冰涼的綠豆湯,那是屬於這里的滋味

狀元蹄

同里有很多家賣狀元蹄的土產店,在搖曳著「明清街」杏黃旗的巷子里,據傳宋淳佑四年,同里人魏汝賢高中狀元。魏狀元特別喜歡吃紅燒蹄,到了清光緒年間,退思園主人任蘭生因仰慕魏狀元,特聘名廚燒制紅燒蹄,作為家宴主菜,雅稱狀元蹄。當時,狀元洪鈞及妾賽金花等人常來品嘗。至於蹄_的食用方法,直接把真空包裝好的蹄_連袋子一起放在水裡煮開即可食用,這樣湯不容易燒干,還更入味。如何將蹄_去骨剖開:先用手拎起一隻蹄_,從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將一根細骨輕輕抽出,以骨為刀,蹄_就被順順當當剖開了。這根骨頭後人稱之為「狀元刀」。這樣一隻狀元蹄在同里古鎮要60元一隻,店家可以給你真空包裝帶走。

酒壇子飯桶是同里出名的餐館,特色是當地農家菜,性價比很高。我所住的客棧老闆推薦我們到這里來吃,因為三橋景區附近要比這里價錢貴很多。地址:同里竹行街13號(平橋旁)

菜譜上盡是江南風味,兩個東北女孩都看花了眼,我也算是來過江南幾次,自作主張的點了蝦肉藕夾、麵筋菜心、紅油筍絲、銀魚炒蛋,藕、麵筋、筍、銀魚可都是江南特色,在東北就算是偶爾吃到也沒有這里正宗,雖然這里做出來都是家常小菜一般,藕夾是最喜歡的

午飯吃的不少,下午嘴也沒閑著,晚飯一直拖到天黑了才去尋覓,一隻整個的蹄_太大了,只好選擇小一用濃油赤醬燒的豬蹄,紅得發亮,吃在嘴裡軟糯甜香卻又不膩,20元一隻

在同里最好的用餐地就是在小河邊看著河景吃飯,我被一位正在自己家飯店桌子上剝新鮮的老太太所吸引,好奇心讓我們留下來,坐在河邊靜靜等待真正的水鄉滋味,清炒蠶豆,清香,甜糯,春天的滋味盡顯無疑

馬蘭頭,當地的一種菜,都說蘇州人會吃,最好吃的都要講究兩個字,時令,這春天的菜清炒以後,我覺得馬蘭頭的獨有的香氣被激發出來,有些像我們這里常吃的茼蒿

河蚌豆腐湯。這家老太太為人倒是十分熱情,只是兩菜一湯,兩碗裂局嘩米飯,一瓶啤酒要了我們89元,真是下手不是一般般狠啊

同里沒有大城市忙碌的清晨,同里的清晨是平凡的市井生活。打開房間的窗戶,窗外一片寧靜。呼吸著免費的新鮮空氣,頓覺神清氣爽。小吃肆行鋪里飄出食物的香氣,那也是屬於水鄉獨特的味道,從小吃鋪前面走過,都會不經的看上幾眼

我和夥伴來到離客棧不遠的小巷中,按網上網友的攻略介紹,我們來到來軍點心吃早餐,具體位置記不清楚了,不過和酒壇子飯桶在一條街上,芝麻捲筒糕和雙色捲筒糕、玫瑰豬油糕還有熱氣騰騰的豆漿,還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桂花馬蹄糕,滿打滿算在同里呆了24小時,飽食江南滋味,一年中有一天這樣的日子,足矣

好吃的

1)中/晚餐:同里吃飯一般都是農家菜,可以在老街吃,也可以在三橋河邊吃。老街上有一家叫酒壇子飯桶,同里的老店,味道不錯、價格劃算,特別推薦米酒;三橋河邊有兩家,狀元居和梅家菜,可以看河景,味道也不錯。本地特色菜是白魚、白蝦、銀魚(太湖三白),狀元蹄,河鮮,芡實等。

2)早餐:管記美食(餛飩、蘇式面),來軍點心。

3)糕點&小吃:襪底酥、芡實糕、青團、酒釀餅、麥芽塌餅、桔紅糕、糕里蝦仁、三絲魚卷、桂花糖藕。

酒壇子飯桶,這家餐館在網路上的口碑也很不錯。飯菜皆為當地特色,口味不錯,價格公道,我一人幾個菜下來只花了50元。他家的米酒必須強烈推薦,口感清冽,像是飲料,但的確又有米的香糯味道。銀魚炒蛋是蘇州一帶的特色,更是「太湖三白」之一,沒吃過的可以嘗試一下。濃油赤醬燒出來的狀元蹄,是同里最出名的特產之一,在步行街兩側的商鋪里擺列出來,看著就感覺香氣四溢。

襪底酥,清香鬆脆的口感,感覺比較像北方的一些點心,只是沒有這么袖珍哈哈。

來軍點心店的兩個甜糕,說實話味道一般,口感太硬。

街邊剛出鍋的糕點,包走幾個青團子。梅乾菜餅,不過其他地方也能撿到。

好玩的

景點門票包含的9個小景點,晚上可以去看「水墨同里」劇場演出(單票¥90/張,景點+演出套票¥140),搖櫓船(90/船,可坐6人),蘇州評彈(南園茶社,免費,喝茶收費),晚上看夜景、清吧聽歌(同里拍照真的非常非常美),等等。

同里古鎮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景點「退思園」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同里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網路資料整理)

所以,退思園可謂同里古鎮中最具知名度的景點。

退思園建於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革職回鄉後建造此地,佔地九畝八分,在袁龍的巧妙設計下,自西向東構築了左宅、中庭、右園的新穎格式。後花園可謂是退思園最美的地方,不大的空間卻極富神韻和意境,可謂濃縮了江南園林風光的精華,尤其是在這微微細雨中,步步是景。

三橋是指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呈「品」字形分布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同里人家每逢重大喜事,總會在三橋一帶走一走,尤其是太平橋。

船櫓搖擺,水花盪漾,有節奏的音律,彷彿是在吟唱一首美妙的詩詞。靠北的珍珠塔景區,是同里古鎮最大的景點。穿心弄也是同里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地方,不算是特別景點,其實就是一段特別狹窄的弄巷,但因為顧長衛之前曾在這里為同里宣傳片取景,一下子讓更多人知道了這里。

同里的夜景真不錯,可以隨意走走,總會找到你喜歡的畫面。

明清街是同里最為繁華的購物街,明清建築風格,商鋪售賣各色小吃、特產、手工藝品等,白天一番熙熙攘攘的樣子,但是隨著夜色漸濃也冷清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