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飛躍和回力是屬於一家公司的嗎
回力和飛躍是一家公司,飛躍現在屬於上海回力鞋業。
飛躍品牌創始於1931年;1980年「飛躍」對商標進行了重新注冊(「飛躍」牌 注冊證號為101303,該商標沿用至今)。2017年,該「飛躍」商標由雙錢集團轉讓給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
兩個品牌以前同屬上海膠鞋公司,可以說回力鞋算是飛躍鞋的前身。回力的前身義昌橡皮製物廠創立於1927年。1935年正式注冊了「回力」鞋類圖案商標。解放後,歷經1956年公私合營和上海橡膠行業歷次的裁並、改組、更名。
回力和飛躍的款式設計,在其中藏著過去的情懷,尤其是回力鞋,從女排穿回力一舉奪冠,它之後的設計在經典款型上沒有做太大改動。
品牌介紹
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是由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全額投資的獨立法人企業,專業從事回力牌運動鞋及各類鞋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東南亞、中東、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回力鞋業立足「以人為本、崇尚運動、促進健康」的產品開發理念,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在積極開發普及型、大眾化運動休閑鞋系列產品的同時,還著力研發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冷粘專業體育用鞋、戶外健身運動鞋。
努力為提高我國競技體育及全民健身運動作貢獻;還以品牌運作、技術管理的方式拓展了各種輕便注塑休閑鞋、雨鞋、涼鞋等系列產品。
近幾年來,回力鞋業積極創新思路,在堅持回力體育品牌總定位的基礎上,圍繞「經典、時尚、專業」的品牌內涵主題,確立了「時尚運動、健康運動、專業運動」(分別針對青年、中老年和專業消費群體)的產品結構定位方向。
不斷開發出廣受時尚青年和各類消費群體歡迎的中、高端回力產品。回力鞋業緊緊抓住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百年難得的歷史機遇。
大力弘揚民族品牌新的時尚風采;以轉型求突破,以創新謀發展,在政府大力推進品牌戰略的大背景下,回力鞋業的發展廣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回力品牌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達到了歷史上最好水平。
2010年公司銷售額、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0%、30%;2011年銷售額、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49%、66%,2012年銷售額、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70%、44%,連續三年取得歷史性、突破性發展,實現「十二五」開門紅。
❷ 回力鞋怎麼代理加盟
了解回力鞋頌豎歲品牌,聯系回力鞋總部,提交申請,簽訂合同,開始經營。具體如下:
1、了解回力鞋品牌。在成為回力鞋代理商之前,需要對回力鞋品牌有足夠的了解,包括品牌歷史、產品特點、市場定位等方面。可以通過回力鞋官方網站、品牌介紹、產品手冊等方式了解相關信息。
2、聯系回力鞋總部。對回力鞋品牌有興趣,可以聯系回力鞋總部,了解相關的代理加盟信息。可以通過回力鞋官方網站上的聯系方式、客服電話等方式進行聯系。
3、提交申請。符合回力鞋代理加盟的條件,可以提交相關申請材料,纖仿回力鞋總部會要求代理商提供公司資質野睜、店面照片、經營計劃等材料,並進行審核。
4、簽訂合同。審核通過後,回力鞋總部會與代理商簽訂合作協議或加盟協議,並規定代理商的權利和義務、經營范圍、銷售政策等內容。
5、開始經營。簽訂合同後,代理商可以按照約定開始經營回力鞋產品。回力鞋總部會提供相關的支持和幫助,包括產品供應、廣告宣傳、市場培訓等方面。
❸ 怎樣開一家回力鞋專賣店
鞋店加盟,如果要有一定的規模,應該是要二三十萬的,包括加盟金,保證金,鋪貨費用還有流動資金店裡人員開支等等。加盟有加盟的好處,如貨源比較穩定,品牌營銷支持等。其實在學校,商業街附近或年輕人人流量大的地方開家特色動漫店很不錯,像AA國際動漫店這種,滿足了漫迷們的消費需求,市場前景廣闊。
❹ 讓「老字型大小」變成「新國潮」:打造一雙會「飛躍」的鞋
來源:人民日報
圖集
打造一雙會「飛躍」的鞋
趕上新潮 重塑品牌(消費視窗·老字型大小 新國潮③)
在飛躍選品會現場,經銷商們正進行選品。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沉澱多年的精湛工藝和設計是很多老字型大小傳承下來的瑰寶,但只靠經典款走天下還不夠。抓住消費新浪潮,加快創新步伐,才能讓「老字型大小」變成「新國潮」,煥發新生機
說起帆布鞋,很多人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一雙白色鞋面黃色大底、鞋面上印有紅藍色V形雙杠標志的飛躍牌小白鞋。
飛躍鞋的 歷史 ,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大孚橡膠廠。1953年工廠改名為「地方國營大孚橡膠工廠」。1958年,「飛躍」品牌就誕生在這里。次年,飛躍民用解放鞋年產量達到161.1萬雙,其簡潔明快的設計、輕盈舒適的穿著感深受消費者喜愛。
上世紀90年代,飛躍一度陷入低谷。近年,憑借產品創新和品牌重塑,飛躍鞋重新「飛躍」起來。
重新打響品牌
線下辦起走秀活動,線上瞄準豆瓣等社交平台,做好社群運營和內容傳播
說起飛躍的 歷史 ,劉網生滿是自豪。在1964年全國評比中,飛躍解放鞋因連續穿著壽命達到351天,綜合評分高達167.45分,一舉奪冠。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飛躍膠鞋年銷量超千萬雙,近半數遠銷海外,經典的紅藍配色條紋成為那個年代亮麗的風景線之一。
形勢雖然很好,但膠鞋利潤微薄。上世紀90年代,大孚橡膠廠轉產利潤更高的輪胎,將膠鞋業務轉移給合資聯營的大博文鞋廠,而此時的大博文鞋廠主要給海外品牌代工,飛躍鞋量產不多。2002年,大孚橡膠廠停產,飛躍該何去何從?
「還是有感情的,想讓這個品牌活下去,不能就這樣沒了。」2003年,劉網生從原大孚橡膠有限公司處獲得飛躍商標權,開始重新生產飛躍鞋。但市場環境已經截然不同,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湧入中國市場,市場已經淡忘了飛躍。
沒市場,就挨家挨戶去推銷!
2003年秋天,劉網生和同事帶著樣品鞋前往北京參加全國鞋帽對貨會。「那段記憶非常深刻,提及飛躍,大家都很陌生,直言沒聽過、不清楚、不了解。」沒辦法,還得硬著頭皮上。石家莊、呼和浩特……輾轉多地,屢屢碰壁,總算有了些訂單,可以勉強支撐。
「市場開拓非常艱難,但也讓我明白,一定要把品牌重新打響,讓市場再次認識飛躍!」
可重新打品牌談何容易?
2007年,一個叫田波的年輕人帶著名為Culture Matters(簡稱CM)的團隊找到了飛躍。CM團隊希望能將國貨品牌發揚光大,對於品牌轉型也有一些新想法,這恰恰是飛躍最需要的。經過詳談,雙方對產品定位、宣傳、設計等問題達成共識,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大孚負責設計和生產,CM負責品牌運營。
在線下,CM與大孚辦起了走秀活動,由模特穿著飛躍鞋進行展示;在線上,瞄準豆瓣等社交平台,做好社群運營和內容傳播。漸漸地,飛躍積累了不少忠實消費者。
2015年,星球大戰聯名款飛躍小白鞋誕生。當時,上海迪士尼開園在即,《星球大戰7》即將上映,迪士尼遍尋國貨品牌合作,推動品牌本土化。飛躍星球大戰聯名款大獲成功,為小白鞋走向市場闖出了新路。
2016年,大孚又順勢推出百事可樂、漫威、中興手機等飛躍聯名款鞋。2019年國慶期間,作為第五屆中法品牌高峰論壇系列活動之一,設計師為雲南白葯、老乾媽等9個國產品牌設計的飛躍聯名款鞋履,在法國巴黎展出,受到海內外消費者追捧。
一度寂寂無聲的飛躍,如今再度揚帆起航。
專注產品研發
抓住消費新浪潮,加快創新步伐
「不是,這是我們特意保留的,體現了我們的個性。」劉網生介紹說,早年飛躍鞋的很多工序由人工完成,導致飛躍鞋常有溢膠現象出現。現在,一些消費者很喜歡這種溢膠,覺得「有記憶中飛躍的感覺」。
沉澱多年的精湛工藝和設計是很多老字型大小傳承下來的瑰寶,但只靠經典款走天下還不夠。抓住消費新浪潮,加快創新步伐,才能讓「老字型大小」變成「新國潮」,煥發新生機。
2008年,大孚開始著手改良經典款,首批試水的6個改良款沒有根本性變動,只是在經典501款的基礎上做了中高幫,調整鞋口弧度更加方便穿脫,結果市場反應不錯,證明改良可行。到了2009年第二次改良時,大孚開始引入藍白、白金等配色,同時將大底、鞋面進行了精細改造,穿起來更加舒服。
現在,大孚專門聘請了駐廠設計師,設計人數已達十幾人,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負責帆布鞋新品研發工作。
飛躍再也不是那個只有小白鞋的品牌了!
在大孚總部的2樓,陳列著1500款樣品鞋,以帆布鞋為主,顏色多樣,高中低幫齊全,有無後跟的半拖鞋款,也有帶絨毛的冬款,有聯名款,還有手繪系列,產品日漸豐富,工藝技術不斷求新求變。今年,在即將推出的新品「腳踏實地」系列中,飛躍首次引入3D列印技術,大大縮減了模型製作時間。未來,更多定製圖案、結構復雜的工藝都可以通過3D技術列印成型。
「我們始終在做一件事,就是做好每一雙被稱為飛躍的鞋。」劉網生始終相信一個道理:「只有好產品才能一直流傳下去。」
改革銷售機制
縮短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針對不同需求開發新款式
在位於上海徐家匯日月光中心的飛躍鞋集合店,紅藍色V形雙杠標志鋪滿外牆,店裡擺滿了飛躍經典款501及各種升級款式,不時有消費者被吸引進店。
從20元售價賣到上百元,從批發市場走進北京南鑼鼓巷、上海南京路等商圈,飛躍逐漸改變了在消費者心中「廉價」的印象,成為優質國貨的典型代表。
扭轉品牌形象和定位不容易!
此前,大孚採取傳統的經銷模式,由各地的區域獨家代理負責市場銷售。在代理分銷的模式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隔著各級經銷商,市場拓展更是依靠經銷商的個人能力。很多傳統經銷商無法及時根據市場需求做出反饋和調整,還有一些經銷商仍然採取低價走量的批發模式,這不利於飛躍轉型和樹立品牌形象。
2016年,大孚決定取消區域獨家代理,採取單點授權的加盟方式,所有經銷商每開一家新店都需要得到大孚總部的直接授權。這一轉型一下子砍掉了近100家經銷商,整個銷售渠道相當於推倒重來。
「這一變革大大縮短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加強了對經銷商資質的篩選與把關。」劉網生表示,經銷商要對飛躍的 歷史 和品牌理念非常了解,對品牌發展和市場拓展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在線上,大孚也進行了變革,聘請專業公司運營官方旗艦店,針對線上線下不同的消費需求開發新款式。
銷售機制改革成效顯著。目前,大孚擁有300多家經銷商,700多家線下零售門店,飛躍鞋過去兩年年銷量增速超過50%。2019年,飛躍鞋銷量超過1000萬雙,銷售額近兩億元。
近期,大孚將舉辦今年的第二次選品會,屆時各地經銷商將齊聚一堂,從500多款新鞋中挑選中意的款式,大孚再根據投票結果批量投產。
❺ 飛躍球鞋
飛躍球鞋誕生於1959年的上海,它的前身上海膠鞋一廠。當年的「飛躍」無論是簡潔的款式設計、輕便的用料和簡單的LOGO,用現代的眼光看,都達到了簡約設計的流行趨勢,而近乎手工的生產線,更是現代人標榜的時尚理念。「飛躍」在第一年便生產161.6萬雙,並在1964年評為全國同類產品第一名。工廠最為壯大時,足有2000多位職工在連成一片的2至3層的車間里工作。
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國鞋業是「飛躍」、「回力」和「雙錢」的天下,一位現在還在堅持穿飛躍球鞋的老人回憶,80年代初穿飛躍球鞋就是貴族,每天把鞋擦得很白,一點泥都不沾,這種愛干凈甚至被認為是「輕浮」。一個學生,如果在班裡沖大家炫耀他有飛躍球鞋的鞋票會很快吸引女生的目光。「一雙鞋能穿兩年,除了底兒有磨損,沒有任何污漬和壞的痕跡。」
但現在,飛躍球鞋在中國是典型的窮人鞋。如今它們只能出現在偏遠的農村市場或城市中農民工集中的馬路地攤上。
如今,生產「飛躍」的老廠房因為嚴重虧損已搬到上海市郊,而工廠則更願意以較低的價格來為國際知名鞋品牌代工,卻不願研發新的款式。「飛躍」到最後都沒有注冊成為一個商標,盡管它目前在國內的歸屬權還屬於大博文鞋業,但全國各地都有小作坊在生產帶有「飛躍」標志的鞋,這造成了「飛躍」的市場價格從12 元到26元不等,質量也參差不齊。原來生產過「飛躍」的老員工至今還記得,在膠水味彌漫、機器聲轟然作響的車間里,一雙「飛躍」要經過上底、壓制、綳線、刷漿等許多道工藝才能成鞋,從鞋面粘到鞋底,再上機器縫合,幾乎沒有任何失誤,「精確得都能和機器相媲美」。一位銷售「飛躍」的商家說:「因為鞋賣不上價,那一套嚴謹的製作工藝早已被拋到腦後,鞋底斷裂、開膠已成為家常便飯。」
中國製造的品牌重生
在接受潮流網站FTD的采訪中,派特斯說:「我對於FEIYUE的品牌推廣非常謹慎,因為在過去20年贗品始終困擾著這個品牌,這對FEIYUE品牌的重生產生了不少困難。事實上就連歐美的一些功夫學校都一直在低價售賣FEIYUE的贗品。」
為保留FEIYUE的精髓——輕便、復古、個性之美,派特斯幾乎沒有改變鞋的外觀,而生產線上也基本以手工為主。派特斯的助手尼古拉在上海住了5年,成為和中方溝通的代表,「我們要求生產廠將FEIYUE作為一個正規的外貿代工品牌來對待,不允許有半點的殘次,把每雙鞋的每個細節都檢查清楚。」
「另外我們認為創新很重要。」派特斯的美國設計師認為「中國版飛躍」在款式上過於單一,「我想像不到一個有40多年歷史的品牌居然一直只有一款樣式。」與此形成對比的是Converse,其每個季度幾乎都會推出新款鞋,以適應不同時期的市場需要。於是FEIYUE主動與Moto777和lLCP這些老牌廠家推出合作產品,其翻新速度異常之快。
發生在「飛躍」這個球鞋老牌身上的故事,其實只是許多「中國製造」在價值再開發過程中的縮影。一位美國華裔設計師Vivienne Tam逛過上海的紅星勞防用品商店,當她看到那些延續了數十年的勞防裝束時,不禁兩眼放光,正如派特斯當年看見「飛躍」時的震撼情形。在老外的眼裡,任何他們熱衷的中國事物都背離本土審美,派特斯也說過:「把中國品牌帶到歐洲重建,就像和歐洲人說長城一樣,有很多的料可以去說去挖掘的。
巴黎街頭,一群年輕人從brooklyn店(法國一家多品牌連鎖店)走出,他們穿著入時的打扮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腳上都穿著一雙來自中國的「古老」品牌——飛躍球鞋。
「這絕對是挑戰Converse在年輕人心目中的時尚主導地位。」ELLE法國版在報道飛躍球鞋時這樣寫道。年輕的時尚潮人們厭倦了教條式的美國文化,他們急需一個能和Converse並肩抗衡的品牌來讓他們「足下生輝」。
就在三年前,法國人派特斯·巴斯坦在上海街頭無意中發現了飛躍球鞋。派特斯說當時他被震撼了,帶著商業眼光,他找到了飛躍球鞋的生產廠商——上海大博文鞋業。談判在中方的質疑中展開,幾輪下來,派特斯取得了「飛躍」的海外擁有權,直到簽署協議時,中方代表還對這位法國人報以懷疑的目光——這雙在中國地攤兒上廉價到12元一雙,已淡出人們視線多年的「古董」,竟然被一位老外看重,並還要在國外賣上50多歐元(合500元人民幣)。除了派特斯,當時沒人會想到,三年後,這雙鞋在歐洲會火得一塌糊塗。
派特斯將飛躍球鞋帶到了法國,他乾脆就用飛躍的拼音FEIYUE注冊了商標,並賦予了其新的含義flying forward(向前飛)。在FEIYUE的第一個廣告當中,派特斯設計了一個人穿著FEIYUE的中國功夫剪影,並在背景中配上碩大的文字——少林功夫。很快,這個牌子開始被時尚圈關注,ELLE更是在2006年和2007年分4次對FEIYUE進行了報道。著名的Playboy女郎安娜·尼古拉·史密斯親自上陣為其代言,FEIYUE的廣告更是開始頻繁出現在《Jeune&Jolie》、《Cosmopolitan》上。而FEIYUE也開始在巴黎的專業運動鞋店與國際品牌一起銷售,在法國,FEIYUE牌球鞋有160多家零售代理商。
在中國,人們對於這雙在歐洲大紅大紫的鞋子卻渾然不知。而在上海市郊一家為FEIYUE代工的廠里,工作人員發現,除了鞋的形狀和花樣有些許變化外,從用料到裝配幾乎毫無改進。在他們眼裡,FEIYUE還是「飛躍」,這個被老外買斷的品牌還是中國曾經泛濫大街、夾雜著汗漬與油膩的「臭球鞋」那副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