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代理一家工業和家用縫紉機,問一下需要什麼條件
我以前就是在縫紉機廠家做業務的,如果你附近的市場制衣、製鞋或者箱包廠比較集中的話,是可以開展工業縫紉機業務的。如果你的資金比較充足的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另外,你需要一兩個安裝兼維修技師。僅此而已,如果市場開拓的好的話,自然有廠家找上門來。目前國內比較有名的牌子有中捷、寶石、標准、傑克,還有日本的重機、兄弟等。飛躍不怎麼樣。
『貳』 讓「老字型大小」變成「新國潮」:打造一雙會「飛躍」的鞋
來源:人民日報
圖集
打造一雙會「飛躍」的鞋
趕上新潮 重塑品牌(消費視窗·老字型大小 新國潮③)
在飛躍選品會現場,經銷商們正進行選品。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沉澱多年的精湛工藝和設計是很多老字型大小傳承下來的瑰寶,但只靠經典款走天下還不夠。抓住消費新浪潮,加快創新步伐,才能讓「老字型大小」變成「新國潮」,煥發新生機
說起帆布鞋,很多人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一雙白色鞋面黃色大底、鞋面上印有紅藍色V形雙杠標志的飛躍牌小白鞋。
飛躍鞋的 歷史 ,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大孚橡膠廠。1953年工廠改名為「地方國營大孚橡膠工廠」。1958年,「飛躍」品牌就誕生在這里。次年,飛躍民用解放鞋年產量達到161.1萬雙,其簡潔明快的設計、輕盈舒適的穿著感深受消費者喜愛。
上世紀90年代,飛躍一度陷入低谷。近年,憑借產品創新和品牌重塑,飛躍鞋重新「飛躍」起來。
重新打響品牌
線下辦起走秀活動,線上瞄準豆瓣等社交平台,做好社群運營和內容傳播
說起飛躍的 歷史 ,劉網生滿是自豪。在1964年全國評比中,飛躍解放鞋因連續穿著壽命達到351天,綜合評分高達167.45分,一舉奪冠。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飛躍膠鞋年銷量超千萬雙,近半數遠銷海外,經典的紅藍配色條紋成為那個年代亮麗的風景線之一。
形勢雖然很好,但膠鞋利潤微薄。上世紀90年代,大孚橡膠廠轉產利潤更高的輪胎,將膠鞋業務轉移給合資聯營的大博文鞋廠,而此時的大博文鞋廠主要給海外品牌代工,飛躍鞋量產不多。2002年,大孚橡膠廠停產,飛躍該何去何從?
「還是有感情的,想讓這個品牌活下去,不能就這樣沒了。」2003年,劉網生從原大孚橡膠有限公司處獲得飛躍商標權,開始重新生產飛躍鞋。但市場環境已經截然不同,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湧入中國市場,市場已經淡忘了飛躍。
沒市場,就挨家挨戶去推銷!
2003年秋天,劉網生和同事帶著樣品鞋前往北京參加全國鞋帽對貨會。「那段記憶非常深刻,提及飛躍,大家都很陌生,直言沒聽過、不清楚、不了解。」沒辦法,還得硬著頭皮上。石家莊、呼和浩特……輾轉多地,屢屢碰壁,總算有了些訂單,可以勉強支撐。
「市場開拓非常艱難,但也讓我明白,一定要把品牌重新打響,讓市場再次認識飛躍!」
可重新打品牌談何容易?
2007年,一個叫田波的年輕人帶著名為Culture Matters(簡稱CM)的團隊找到了飛躍。CM團隊希望能將國貨品牌發揚光大,對於品牌轉型也有一些新想法,這恰恰是飛躍最需要的。經過詳談,雙方對產品定位、宣傳、設計等問題達成共識,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大孚負責設計和生產,CM負責品牌運營。
在線下,CM與大孚辦起了走秀活動,由模特穿著飛躍鞋進行展示;在線上,瞄準豆瓣等社交平台,做好社群運營和內容傳播。漸漸地,飛躍積累了不少忠實消費者。
2015年,星球大戰聯名款飛躍小白鞋誕生。當時,上海迪士尼開園在即,《星球大戰7》即將上映,迪士尼遍尋國貨品牌合作,推動品牌本土化。飛躍星球大戰聯名款大獲成功,為小白鞋走向市場闖出了新路。
2016年,大孚又順勢推出百事可樂、漫威、中興手機等飛躍聯名款鞋。2019年國慶期間,作為第五屆中法品牌高峰論壇系列活動之一,設計師為雲南白葯、老乾媽等9個國產品牌設計的飛躍聯名款鞋履,在法國巴黎展出,受到海內外消費者追捧。
一度寂寂無聲的飛躍,如今再度揚帆起航。
專注產品研發
抓住消費新浪潮,加快創新步伐
「不是,這是我們特意保留的,體現了我們的個性。」劉網生介紹說,早年飛躍鞋的很多工序由人工完成,導致飛躍鞋常有溢膠現象出現。現在,一些消費者很喜歡這種溢膠,覺得「有記憶中飛躍的感覺」。
沉澱多年的精湛工藝和設計是很多老字型大小傳承下來的瑰寶,但只靠經典款走天下還不夠。抓住消費新浪潮,加快創新步伐,才能讓「老字型大小」變成「新國潮」,煥發新生機。
2008年,大孚開始著手改良經典款,首批試水的6個改良款沒有根本性變動,只是在經典501款的基礎上做了中高幫,調整鞋口弧度更加方便穿脫,結果市場反應不錯,證明改良可行。到了2009年第二次改良時,大孚開始引入藍白、白金等配色,同時將大底、鞋面進行了精細改造,穿起來更加舒服。
現在,大孚專門聘請了駐廠設計師,設計人數已達十幾人,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負責帆布鞋新品研發工作。
飛躍再也不是那個只有小白鞋的品牌了!
在大孚總部的2樓,陳列著1500款樣品鞋,以帆布鞋為主,顏色多樣,高中低幫齊全,有無後跟的半拖鞋款,也有帶絨毛的冬款,有聯名款,還有手繪系列,產品日漸豐富,工藝技術不斷求新求變。今年,在即將推出的新品「腳踏實地」系列中,飛躍首次引入3D列印技術,大大縮減了模型製作時間。未來,更多定製圖案、結構復雜的工藝都可以通過3D技術列印成型。
「我們始終在做一件事,就是做好每一雙被稱為飛躍的鞋。」劉網生始終相信一個道理:「只有好產品才能一直流傳下去。」
改革銷售機制
縮短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針對不同需求開發新款式
在位於上海徐家匯日月光中心的飛躍鞋集合店,紅藍色V形雙杠標志鋪滿外牆,店裡擺滿了飛躍經典款501及各種升級款式,不時有消費者被吸引進店。
從20元售價賣到上百元,從批發市場走進北京南鑼鼓巷、上海南京路等商圈,飛躍逐漸改變了在消費者心中「廉價」的印象,成為優質國貨的典型代表。
扭轉品牌形象和定位不容易!
此前,大孚採取傳統的經銷模式,由各地的區域獨家代理負責市場銷售。在代理分銷的模式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隔著各級經銷商,市場拓展更是依靠經銷商的個人能力。很多傳統經銷商無法及時根據市場需求做出反饋和調整,還有一些經銷商仍然採取低價走量的批發模式,這不利於飛躍轉型和樹立品牌形象。
2016年,大孚決定取消區域獨家代理,採取單點授權的加盟方式,所有經銷商每開一家新店都需要得到大孚總部的直接授權。這一轉型一下子砍掉了近100家經銷商,整個銷售渠道相當於推倒重來。
「這一變革大大縮短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加強了對經銷商資質的篩選與把關。」劉網生表示,經銷商要對飛躍的 歷史 和品牌理念非常了解,對品牌發展和市場拓展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在線上,大孚也進行了變革,聘請專業公司運營官方旗艦店,針對線上線下不同的消費需求開發新款式。
銷售機制改革成效顯著。目前,大孚擁有300多家經銷商,700多家線下零售門店,飛躍鞋過去兩年年銷量增速超過50%。2019年,飛躍鞋銷量超過1000萬雙,銷售額近兩億元。
近期,大孚將舉辦今年的第二次選品會,屆時各地經銷商將齊聚一堂,從500多款新鞋中挑選中意的款式,大孚再根據投票結果批量投產。
『叄』 飲品店加盟費用需要多少錢
一點點奶茶贏得客戶喜歡主要是口感品質非常的高,採用手搖奶工藝,另外還有純正的奶源。另外一點就是喝法的搭配方式增加了喝奶茶的樂趣,客戶與品牌黏性增大的同時也讓抖音打卡微信分享最新喝法風靡全國。
點擊領取一點點奶茶加盟資料,獲取加盟資格
選擇一點點奶茶的6大獨家支持
品牌優勢支持:您可以使用一點點的知識產權,包括微標、名稱、商標等進行合法經營活動,這是我們對加盟商和消費者的保證和承諾。
資源優勢支持:全球領先的管理智能化資源總部為加盟商提供高端的專業機器和優質的奶茶原物料。
廣告宣傳支持:一點點奶茶店鋪開業期間總部幫助加盟商宣傳各大主流新聞媒體、互聯網、線下雜志等全面覆蓋。
技術優勢支持:總部提供奶茶製作學習、技術培訓為每一個加盟商解決後顧疑慮。
服務優勢支持:總部免費提供服務培訓、開店前模擬培訓專業奶茶店加盟運營團隊開店、待店指導。
區域保護支持:一點點加盟連鎖店獨家經營權經營范圍內商圈獨享,幾十萬人獨享一間店。
點擊查詢一點點奶茶加盟開放區域
『肆』 如何加盟酒水代理
證件辦理
選擇做酒類加盟代理,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首先,你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相關證件的辦理。開酒類加盟代理店需要什麼證件?帶上租賃合同,產權證,身份證,店鋪照片,在當地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然後辦理稅務手續。
早期准備
開了一家酒類專營機構,辦完證件上的手續,接下來就要想你應該開一家什麼樣的酒類專營機構了。如何開一家酒類加盟代理店?前期做好准備,幫助穩步開店。開酒類加盟代理店的前期准備包括定位、市場調查、資金預算。做好這些前期准備,讓酒類專營機構做好。
開店模式
創業的方式多種多樣,選擇開酒類專賣店加盟代理也是如此。有自己開店,自己創業或者和親朋好友一起加盟等方式。開酒類專賣店加盟代理之前,要確定好開店的方式。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學會正確操作,腳踏實地。中國第一特許校友會
『伍』 誰能詳細介紹下飛躍鞋
飛躍球鞋誕生於1959年的上海,它的前身上海膠鞋一廠。當年的「飛躍」無論是簡潔的款式設計、輕便的用料和簡單的LOGO,用現代的眼光看,都達到了簡約設計的流行趨勢,而近乎手工的生產線,更是現代人標榜的時尚理念。「飛躍」在第一年便生產161.6萬雙,並在1964年評為全國同類產品第一名。工廠最為壯大時,足有2000多位職工在連成一片的2至3層的車間里工作。
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國鞋業是「飛躍」、「回力」和「雙星」的天下,一位現在還在堅持穿飛躍球鞋的老人回憶,80年代初穿飛躍球鞋就是貴族,每天把鞋擦得很白,一點泥都不沾,這種愛干凈甚至被認為是「輕浮」。一個學生,如果在班裡沖大家炫耀他有飛躍球鞋的鞋票會很快吸引女生的目光。「一雙鞋能穿兩年,除了底兒有磨損,沒有任何污漬和壞的痕跡。」
但現在,飛躍球鞋在中國是典型的窮人鞋。如今它們只能出現在偏遠的農村市場或城市中農民工集中的馬路地攤上。
如今,生產「飛躍」的老廠房因為嚴重虧損已搬到上海市郊,而工廠則更願意以較低的價格來為國際知名鞋品牌代工,卻不願研發新的款式。「飛躍」到最後都沒有注冊成為一個商標,盡管它目前在國內的歸屬權還屬於大博文鞋業,但全國各地都有小作坊在生產帶有「飛躍」標志的鞋,這造成了「飛躍」的市場價格從12 元到26元不等,質量也參差不齊。原來生產過「飛躍」的老員工至今還記得,在膠水味彌漫、機器聲轟然作響的車間里,一雙「飛躍」要經過上底、壓制、綳線、刷漿等許多道工藝才能成鞋,從鞋面粘到鞋底,再上機器縫合,幾乎沒有任何失誤,「精確得都能和機器相媲美」。一位銷售「飛躍」的商家說:「因為鞋賣不上價,那一套嚴謹的製作工藝早已被拋到腦後,鞋底斷裂、開膠已成為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