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湖南長沙米粉的製作方法
在湖南長沙當兵兩年,論吃米粉,不說外來的遍地開花的常德津市牛肉粉(老長沙人就根本不愛吃!),長沙的「和記」和「黃春和」是兩個最著名的百年老店了,後者分店開得還比較多,而且實行加盟制,某些分店的味質已經有下降的趨勢了,但「和記」你卻要專門跑去湘春路吃,不算方便,還可能遇到人山人海…… 另外有些不出名的小店粉也做得不做,比如體育館路便河邊新老鐵路道口那裡就擠了一堆,晚上唱完卡拉OK的人好多在那裡宵夜。這種口味好的小粉店在每個社區的附近可能都會有一家,哎!要是自己會做的話,那該多棒啊,天天都有的吃羅……
㈡ 長沙米粉排行榜前十名
長沙米粉排行榜前十名有什麼呢?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吧。
公交新村粉店
長沙米粉,湖南四大米粉之一,以扁粉、高湯和蓋碼為核心元素。長沙人早餐和宵夜必備,美味又方便。周記粉店
經營近四十年,傳承至第三代,保留長沙米粉的傳統風味。扁粉是長沙米粉的特色,不散、不斷,略有韌度。夏記粉店
名聲在外,在本地食客心目中有良好的口碑。一家身處巷內的小店,雖門臉醒目,但店面空間有限。潤民老粉匠
潤民餐飲管理公司創立於2015年,專注湘菜,以長沙米粉等為代表。潤民老粉匠秉承匠心,提供美食。劉百味粉館
百味粉館在長沙眾多,非連鎖。原版開業於1988年,數次搬遷,曾在坡子街紅極一時後消失。玉林粉店
憑肉絲蓋碼屹立長沙米粉江湖數十年,備受老口子喜愛。每日清晨六點營業至十點半,食客們擠在店內外嗦粉。金玲老店
1980年開業,以炒碼聞名長沙米粉江湖,被譽為「炒碼第一粉店」,並受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推薦。八一橋原味粉館
經營近三十年,24小時營業,是夜班司機和返鄉長沙人的首選。全年無休,提供地道長沙米粉。肆姐粉面館
曾與百味粉館雙雄稱霸坡子街,如今百味已遷至五一新村,肆姐依舊駐守坡子街。坡子街是長沙著名的民俗美食街。矮子粉店
是長沙有名粉店,前身為「一家粉店」,老闆老曹曾為甘長順廚師,退休後自立門戶。山寨「一家」名號的粉店眾多。
㈢ 長沙天心區好吃的米粉店有哪些
長沙大街小巷更是遍布著各具特色的粉面館,而天心區作為長沙的老城區,有著長沙最正宗味道最好的米粉店,在下面推薦的幾家有口皆碑的店鋪里,去長沙一起來打卡吧!
公交新村粉店(書院路店)
地址:天心區書院南路167號
公交新村粉店創始於1990年,至今已經有30年。店裡的招牌粉面——牛肉碼加雪裡蕻,採用新鮮牛肉煮熟、切片,搭配桂皮、辣椒等香料高壓鍋壓幾分鍾,然後再細火慢煨,直至牛肉熟而不爛、入口即化,口感鮮、香俱全,再加上現炒的特色雪裡蕻就變成了牛肉雪裡蕻雙碼,味道更是一絕!受到食客歡迎的還有肉餅蒸蛋和三鮮碼。區別於一般粉麵店的碼子,該店的三鮮除了鮮肉片、香菇、豬肚之外,還加入了墨魚,使得三鮮碼不論是鮮、香、味都更加出色!對於喜歡吃清淡點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因粉面味道鮮美富有層次,公交新村粉店也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鐵桿粉絲」前來品嘗。
肆姐源味麵粉館
地址:天心區坡子街星月樓132號
肆姐源味整個經營面積為100多平方米。2005年,該店由四位下崗女職工集資開業,從小到大發展至今。主要經營米粉,充分承繼了地道的長沙口味,每天都是採用筒子骨熬出來的鮮湯,無任何添加。而且價格貼近普通消費群體,每天都吸引著天南地北的食客慕名而來,廣受大家歡迎。
周記粉店(縣正街店)
地址:天心區縣正街16號
始創於1938年,即文夕大火那一年。創始人周鳳鳴一家人為了生計,舉家從湘潭縣易俗河搬至現在的縣正街開始做米粉生意。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米粉碼子從原來的兩、三種發展到現在的肉絲、牛腩、肉餅蛋、雜醬、酸菜等上十種品種。其中最受大眾喜愛的是牛腩、肉餅蛋和肉絲三個品種口味。
金玲粉店
地址:天心區南門口
紅遍大江南北的多年老店,據說是長沙第一家做炒碼粉的,之前還上過天天向上的節目,很多外地朋友來長沙都會過來嗦上一口。碼子放得超足,紅油油的一碗看上去就食慾大開,直呼過癮!重口味湯底加上重口味碼子,哪個還敢說不辣?
湘春路和記粉館
地址:天心區白沙路301號附近
「趕得北門的粉,丟了南門的包子。」從上世紀初流傳至今的長沙俚語中,真實形象的寫照著長沙傳統餐飲米粉的特色。興盛於長沙清末民初,久經錘煉的湖南老字型大小「和記的粉」就是俚語中「北門的粉」。和記創建於1906年,孀婦李氏吳有珍,在長沙北門外吊橋(外湘春街),擺了一個米粉攤。由於湯粉貨真價實,生意興隆,為和氣生財,故取名「和記」,乃成為湖湘人的最愛。今逢和諧盛世,和記人肩負歷史使命,堅守傳統,努力創新,發揚「工匠」精神,以做良心食品為宗旨、發展為動力、加盟連鎖產業化為目標,構建公司和加盟商的發展平台。和記粉館系百年老店,湖南老字型大小。
楊裕興(三王街店)
地址:天心區三王街三王麗都大廈1樓
百年老店楊裕興面館由老店主楊心田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年(公歷1893年),至今已有127年的歷史。始在解放西路旁三興街鋪面經營米粉,為圖利市大吉,楊老取「富裕興盛」之意,冠名「楊裕興」。楊裕興一直秉承「關心您的胃,從清晨開始」理念。其特點是注重合理選料,精工製作,調料講究。如面條講究新鮮,全部採用手工擀制,面質優良、精細均勻,下鍋不粘不稠,吃起來極有韌性。煮麵條的水講究寬、清、開。面湯採用_裕_百年老店配方熬制的湯底,鮮香濃郁,回味悠長。面碼講究煨碼和炒碼,肉絲、雜醬、三鮮、牛肉、酸辣是五種最常見也最受歡迎的油碼。炒碼選料考究,隨到隨制,新鮮可口,製作精良、色香味俱全,各類花色品種各具特色,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自主選擇,備受青睞。
民間沙水粉面館(白沙路店)
地址:天心區白沙路171號(近白沙井)
臨靠白沙古井,吸取井水煮麵,民間沙水粉面館因此命名。同時,還曾獲得「湖湘十大特色美食」獎項,也是唯一一家麵粉館類得獎的企業。走進店面,裝修風格古香古色,牆上掛著老長沙古城舊貌,地面也都是老長沙的麻石路。點一碗招牌牛肉牛腩粉,粉質細膩綿軟又不失彈性,口感層次十分豐富,不禁讓前來「嗦粉」的食客忍不住發出一聲感嘆:「帶勁!韻味!」民間沙水粉面館,十年如一日,堅持以白沙井水製作湯底,可謂一粉難忘!
易裕和(竹塘西路店)
地址:天心區竹塘西路天鴻小區12棟1樓
易裕和創建於2012年,取「富裕和諧」之意,外加店主易軍姓氏成就今天的注冊商標號「易裕和」。竹塘西路門店是一家面積為1500平方米的旗艦店,該店更是以優質的出品、豐富的種類、舒適的環境、貼心的服務、親民的價格迅速火爆星城。尤其在疫情期間,易裕和頂著巨大壓力積極主動參與到長沙第一批復工復產企業,在嚴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為廣大市民送上美味可口的長沙米粉。易裕和的辦店宗旨是面向社會服務市民,以行業最高標准來管理,以老字型大小的靈魂來製作衛生可口的地方特色美食,並以味正碼重實惠的價格贏得各界的贊許和肯定,成為長沙人的良心粉店。
傻老米羊肉粉面館
地址:天心區新竹路黑石鋪信佳百貨旁
店名以「傻老米」掛牌經營,它的釋意和店的經營理念為:實在、誠實、本分、憨厚之為人;用老匠人的態度、標准、要求做事;堅持人民至上的原則,再加之粉館老闆姓「米」,固取其意。該店以丘陵山區山羊肉為原材料,調配16種中草葯,採用祖傳湯鍋製作方法,通過煮、溫、熬等幾個火候環節的把控,除其膻味,提煉其自身羊肉本質的味道和增加它的營養價值,為「老湯」;在以羊骨頭為料通過近8小時的熬制的原湯和用老母雞與豬筒骨為主料熬制的輔湯,三湯按一定的比例合一,做為每碗粉和面的湯底。真正做到不加任何調料就達到濃而不膩、香而本味、味正而不調料的口感。
隨心齋面館
地址:天心區赤嶺路街道新開管委會猴子石路37號
創始人潘水軒及丈夫朱天華皆出生於餐飲世家,夫妻二人充分傳承了湖湘地域飲食文化及製作工藝特色。上世紀60年代末,兩人在老長沙鐵道學院小吃街擺攤待客,將湘派風格與浙派風格融入到一起,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既適合長沙當地人的口味,又不失浙派傳統風格的精華,飽受食客的喜愛與追捧,生意也逐漸火爆了起來。1992年,夫妻二人將祖輩經營的隨心齋從浙江寧波遷往長沙,由此,長沙隨心齋應運而生。時至今日,隨心齋始終秉承「匠心精神,良心餐飲」的理念,堅持傳統老手藝的同時,緊根時代步伐,不斷突破與創新。用一份二十餘年的堅守,只為廣大食客奉上一份最純朴的味道。隨心齋的麻油炸醬、麻辣雞絲炒碼、原湯紅燒肉碼等招牌品種深受廣大顧客的喜愛。
粉大大石磨手工粉(南湖店)
地址:天心區南湖路25號
粉大大創始人從14歲開始隨祖輩學習手工米粉技藝並傳承熬湯及烹飪配方,歷經二十幾年的潛心研究,終於將各項技藝在祖輩的基礎上提升到一個新台階。二十幾年來,粉大大始終堅持石磨做粉、現熬骨湯、現炒蓋碼、絕不添加,對食品和祖傳技藝高度敬畏。粉大大石磨手工粉精選以湖南優質早稻為主、中稻為輔的搭配,充分還原老一輩匠人手藝,使大米粘度、澱粉含量參數達到最佳;同時,浸泡的大米選用農夫山泉烹煮,大青石磨推粉磨漿,純手工蒸制米粉,由十幾道工序現場製作而成;精選食材、骨湯現熬、碼子現炒,使用非轉基因菜籽油製作,其豐富口感收獲了眾多食客的喜愛。
一呷就曉得面館
地址:天心區暮雲街道高雲安置小區西四區八棟804
「一呷就曉得面」特色店從開業至今就受到了小區居民的喜愛。一碗好的米粉,大抵離不開四個元素:粉、湯、碼子和調料,它們看似來自隨意的民間,卻有著精細的講究和樸素的智慧。店主堅持面自己做,豬油自己熬,辣椒自己剁,自製的手工面經過壓面機反復的折疊壓面,做出的麵粉條新鮮健康,口感有筋道。都說長沙人性子急,但在嗦粉這件事上,卻意外地「耐得煩」,簡單的用餐環境都擋不住居民的步伐,品嘗一碗熱騰騰且美味的粉面似乎能消退一天的疲憊。「說到嗦粉第一時間想到『一呷就曉得面』。」「我推薦的嗦粉最好吃的地方之一!」「這里最符合我的口味,有種家的味道。」店主說,食客的好評就是他堅持做好粉的動力。
湘7粉店(南湖保利店)
地址:天心區書院路86號
湘7粉店是一家地道的長沙米粉店,帶有粗糙感的豬油拌粉,有嚼勁,端上一碗表面素色的寬粉,攪拌幾下,自家煎煉的豬油、辣椒、蔥花的香味撲鼻而來,再配上自製的鹵蛋,這就是一份上班或者上學前的標配早餐。作為店內招牌的雜醬干拌面,由精選五花肉剁成肉泥後,用秘制調料在小火上鹵製成碼子;手工雞蛋面下水燙熟後入碗;蓋上碼子後趁熱拌勻,每一根面條都沾著鹵汁,散布著細碎的鹵肉,一口下去鹵香四溢、回味無窮。
百家味粉店
地址:天心區友誼小區b2區12棟
百家味米粉的巴掌牛肉米粉,湯汁油而不膩,牛肉韌勁十足,味香濃厚,原汁原味,香氣撲鼻,讓人回味悠長。巴掌牛肉採用上等的牛腱子肉,配以草果、白扣、桂皮等幾味中草葯加上自己熬制的糖色、生抽,用留用的牛肉原湯文火煨制1小時而成。在粉面中加入這樣的牛肉,香噴噴的牛肉粉更讓人垂涎三尺。
家有湯神鮮
地址:天心區南湖路2號森宇佳園5棟109號
湯神鮮是一家開了10多年的老店,店裡只製作售賣羊肉粉,在周邊有很高的人氣,經常有食客攜家帶口、呼朋引伴前來嗦粉。剛端上桌的羊肉粉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圓米粉爽滑勁道,自己宰殺製作的羊肉片薄如蟬翼、肉質細嫩、肥瘦適中,加上文火燉煮的清而不濁,鮮而不腥的鮮羊骨頭湯,老少皆宜,添加自製的羊肉粉油辣椒更是出奇的香。帶肉嗦一口粉,從肉到粉都無比鮮美,喝一口湯,全身通透舒坦,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一碗滾燙的羊肉粉,真是妙不可言的體驗。
和苑早餐
地址:天心區先鋒街道天悅和苑小區一期2棟1單元102
和苑早餐是兩閨蜜合夥開的粉店,粉之鮮,味萬千。和苑早餐的辣椒炒肉粉是一大特色,鮮辣開胃,韌勁十足,香而不燥,讓人垂涎欲滴,在粉面中加入熬制好的高湯,味道十分鮮美。再加上一個金黃的荷包蛋,一勺老闆娘自製的剁辣椒,美好的一天從一碗熱騰騰的米粉開始。
牛聾子粉館
地址:天心區豹塘路金桂小區B區20棟
牛聾子粉館用匠人精神精心調配,用一碗米粉享譽大江南北。不僅繼承了多年來的「秘制」烹飪禁煙,還得嚴格遵循先輩流傳的傳統工藝,潔白圓潤的粉,澆上牛肉燉的原湯,蓋上小方塊牛肉,入口香味濃郁,勁道十足。早晨,從一碗粉開始,粉端出來,就是一碗地地道道的湖南韻味。
㈣ 幫忙介紹下,田伯伯米粉這個品 牌
田伯伯隸屬於:「深圳市田伯伯餐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研究美食項目多年,致力於將我國地方美食推廣全國乃至世界,專注品牌發展,並得到了市場消費者的大力關注和喜愛。
田伯伯長沙米粉小吃(以下簡稱「田伯伯」)加盟連鎖品牌,網路下是公司推出的一個具有創造性發展市場的美食選擇,成就無數人的創業市場。讓創業不再成為可望不可即的夢想。
古有雲:天下米粉始於長沙
在長沙有句俗話,清晨一碗粉,神仙坐不穩。
長沙米粉最早追溯為漢代,距今足有2000多年的歷史。米粉製作非常講究。經過浸泡、磨漿、蒸煮、起皮、切條等復雜流程而成。米粉口感柔綿,韌性滑嫩。
好粉配好料,長沙米粉的碼子(澆頭)也是濃墨重彩的點睛之筆。
田伯伯全力打造的地域美食品牌,不僅最大程度的還原了長沙米粉的經典味道,更突破了傳統長沙米粉的概念,與現代健康養生融為一體,將美食與健康融合。國外的餐飲「KFC,麥當勞」都可以走出國門來到全球,那我們東方的傳統美食也一定可以走出國門,邁向世界。所以,「田伯伯」勵志將好吃又美味的長沙味道發揚光大,讓更多人熟悉來自中國的中華傳統美食所富含的東方魅力。
田伯伯一直秉著:以【輕】的核心經營理念,全新的一站式互聯網餐飲店。
「輕」加盟、
「輕」營運、
「輕」推廣、
非常有效的規避了毫無經驗的創業人群未知的風險和探索,並以新零售的模式讓加盟商迅猛成長。真正做到加盟商省時、省力、省心。
㈤ 湖南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只要涉及到吃,中國人向來是寸步不讓的。如果我說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會不服。「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讓你吃得最開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1.長沙米粉丨質朴清澈的肉絲粉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須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
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台上,任人自取。
對人來說,只要米粉味道對了,環境什麼的都無所謂。蒼蠅館子裡面,不論男女老少,都埋頭專注於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種世界與我無關的泰然。這時,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許只有在輕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輕蓋、重蓋(澆頭的多少)之間有所區別。
長沙米粉從內到外都透著一種灑脫。
敞口鍋,滾水下粉,翻騰幾下即成。一勺紅亮的肉湯,透著雞湯的鮮甜,也帶著骨湯的厚重,只有易入味的扁粉才能提煉出個中滋味。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小火慢煨的肉絲,沒有肉絲還叫什麼肉絲粉呢?
如今,米粉碼子的豐富程度,可以說是對選擇恐懼症患者最大的惡意,倒不如就來一碗簡單直白的肉絲粉。匆忙的清晨,只有這一碗快手的米粉才能趕走瞌睡。
2.常德米粉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專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內,津市牛肉粉怕是實力最強勁的了。常德人不像長沙人獨獨偏愛扁粉,這里扁圓皆有。只不過,常德人默認粉就該是圓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闆倒是全無門第之見,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時候,他們反倒會大度地說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應該是「凌厲」。招招都是殺招,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牛肉軟爛中帶著嚼勁,香料沒有掩蓋肉香,反而使得肉隱隱帶著一絲回甘。勁道的米粉,把湯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爾裹挾上來的蔥花,為本就豐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個層次。這是在唇齒間進行的一場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積極的反饋。在此期間,筷子是絕對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見底,方才回過神來,身邊的食客早已換了一茬。
3.湘西米粉丨燉碼為王
一提起湘西,總覺得那地方悠遠神秘。湘西多民族雜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豐富。光是米粉的澆頭,就比長沙、常德要多出不少。酸辣是湘西飲食的靈魂,湘西人號稱「辣椒當鹽,酸菜當飯」。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絲、豬腳、紅燒牛肉、肥腸,這些澆頭一股腦兒地都放在大鍋里慢燉,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時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樣是Q彈的圓粉,湘西人會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蘿卜來吃,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有一種「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親切與厚道。
4.株洲米粉丨一盤鑊氣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壓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盤醴陵炒粉,重點就在一個「快」字。與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乾粉。炒粉的時候,幼細的米粉必須要提前泡軟,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打頭陣的是一顆雞蛋。旺火冷油,雞蛋在鍋里抖動著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雞蛋炒散後放入豆芽菜,緊接著鍋內又是一陣喧鬧。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鹽、醬油調味,顛勺爆炒,起鍋前撒上一把蔥花,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備。
5.郴州魚粉丨一碗讓人辣到昏迷的魚粉
在郴州魚粉屆坐第一把交椅的,該是棲鳳渡魚粉無疑。據說,三國時的鳳雛龐統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來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魚粉。
本來因為劉備輕視自己而悶悶不樂的龐統,吃完魚粉,一掃頹氣。又是一個名人吃後贊不絕口的故事,且不論故事的真假,棲鳳渡魚粉倒是真能掃除一切不愉快。
拿到一碗魚粉,紅彤彤的湯已經讓人看得直冒汗。現殺的鰱魚燉湯,加上用當地的五爪朝天紅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來上兩勺茶油,就是魚粉的湯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這兒已經望而卻步,而郴州人卻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魚粉強行打開周身的毛孔,讓人倒吸涼氣的同時,卻大呼過癮。這種爽快感,能抵擋住所有的不順心。
6.衡陽魚粉丨魚之鮮,粉之彈
如果說郴州人痴迷用魚湯來襯托火紅的辣油,那麼衡陽人就是執著於湯頭的鮮美了。
衡陽魚粉的湯,要用敲開的豬筒子骨熬一整夜,有這骨湯做底,湯頭才不會單薄。魚塊在燉湯前一定要經過油煎,既是為了定型,也是為了讓湯能夠更白。
衡陽人吃魚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過,他們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時,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魚粉講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後喝湯。等到吃完魚肉,濃縮了豬骨和魚肉的精華的湯汁,帶著滿滿的膠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7.永州鹵粉丨鹵香四溢
比起湯粉和炒粉,永州人最愛的還是拌著吃的鹵粉。
鹵粉,顧名思義,要有鹵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沒有其他味道的。所以,鹵粉味道的好壞,全在鹵水上。燉著豬骨或牛肉的湯鍋里,翻騰著各式香料和中草葯紮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兩個小時,才算是合格的鹵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滿鹵水,配著原湯鹵出來的牛肉或雞蛋,滿嘴馥郁的香味,也難怪永州人對此欲罷不能。
8.邵陽米粉丨湖南人的「烏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見邵陽米粉,八成會說,「這不是烏冬面嗎?!」
據說,因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陽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讓它能夠保持不輸給別處米粉的韌性。
邵陽人喜歡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蓋碼來配這種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紅油,用筷子熟練地攪拌開。而目光,更是始終隨著筷子遊走,生怕灑出一星半點。直到嗦進第一口粉,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