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大鐵鍬加盟電話
擴展閱讀
加盟快遞代理點哪家好 2025-01-13 16:49:05
渝德火鍋加盟 2025-01-13 16:32:37

大鐵鍬加盟電話

發布時間: 2024-10-18 14:13:21

1. 柳青簡介

柳青,出生於北京,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隨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現任滴滴出行總裁。

2002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同年入職高盛亞洲。2008年晉升為高盛亞洲區執行董事,憑借努力,逐步晉升為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2014年7月,柳青加盟滴滴出任首席運營官,2015年2月升任滴滴總裁。

加入滴滴以來,柳青協助CEO程維將滴滴從單一的計程車叫車信息平台打造成包含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租車、企業版等多條業務線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平台,並確立了滴滴出行的行業領先地位。同時,柳青還主導了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合並案、蘋果10億美元投資以及收購Uber中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震動業界。

2017年9月,滴滴柳青再次入選《財富》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滴滴的全球化發展和內部的多元文化也得到《財富》特別關注。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2019年5月,入選福布斯中國科技女性50榜單。2019年12月18日,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1)大鐵鍬加盟電話擴展閱讀

2012年12月19日,在香港的一場有關「繼承」的論壇上,柳青表示,「在中國的很多行業,早期創業時有利潤可圖,但這種模式未來不一定能繼續傳承下去,因此早期的企業文化未必要帶到第二代、第三代去,需要管理者謀變。」

2014年8月31日,柳青參加央視財經頻道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的錄制,在與央視主持人王小丫對話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發展時,首次對外回應了此前為業界注目的補貼大戰。

2015年9月7日,柳青出席「2015新網商峰會」並做演講,稱接觸過的地方政府領導都非常清楚要解決中國的國家戰略難題——交通問題。

2016年5月16日,柳青與Apple(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一起乘坐通過滴滴出行叫到的計程車前往Apple Store王府井店參與蘋果舉辦的開發者活動,柳青擔任了此次開發者活動的客串主持人。

2. 有關機遇的話題作文

抓住機遇19世紀中期,一股淘金熱潮在美國西部悄然興起。成千上萬的人湧向那裡尋找金礦,幻想能一夜暴富。一個十來歲的窮孩子瓦浮基,也准備去碰碰運氣。因為窮,買不起船票,就跟著大蓬車,忍飢挨餓地奔向西部。不久,他到了一個叫奧絲丁的地方。這兒金礦確實多,但是氣候乾燥,水源奇缺。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是拚死苦幹了一天,連能滋潤嘴唇的一滴水甚至也沒有。抱怨缺水的聲音到處彌漫,許多人願意用一塊金幣換一壺涼水!
這些找礦人的滿腹牢騷,使瓦浮基得到了一個十分有用的信息。他尋思著如果賣水給這些找金礦的人喝,或許比找金子更容易賺錢。他看看自己,身單力薄,幹活兒比不過人家,來了這么些天,疲憊不堪,仍然一無所獲,但自己挖渠找水,他還是能辦得到的。
說干就干,瓦浮基買來鐵鍬,挖井打水。他將涼水經過過濾,變成了清涼可口的飲用水,再賣給那些找金礦的人。在短短的時間里,就賺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錢。後來,他繼續努力,成為了美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誰也沒有料到,那些不分日夜辛苦找金礦想發財的人自己沒能如願,卻共同造就了一個百萬富翁。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成功的機會,但大多數人不會成功。他們不是沒有能力,不是沒有理想,也不是不願為之付出代價,而恰恰是缺乏成功的至關重要因素——抓住機遇的能力。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時時哀嘆命運的不公,說什麼別人遇到的都是明媚的陽光和煦的春風,而自己碰到的盡是冰天雪地寒霜冷雨,大有懷才不遇,生不逢時之感。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上帝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在給予別人成功機遇的同時,也在給予你同樣的機遇。但是機遇往往是突然地和不知不覺地出現的,即使出現了,也往往是稍縱即逝。機遇可遇而不可求,當你意識到出現機遇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它,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就算困難再大,也不能輕言放棄。比爾·蓋茨大學讀了一年就退學了,但他就是抓住了加盟IBM公司這個機遇,現在已成為世界首富。拿破崙可謂聰明絕頂,才華橫溢,但總得不到上司的青睞,在一次鎮壓政變中,他的軍事才能發揮了作用,至此一舉成名,以後便飛黃騰達,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皇帝。歌唱家張建一在澡堂的一聲大叫,被「伯樂」發現,這個五音不全的男高音,經過學習訓練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得了大獎。
常言道,人生的得失,關鍵在於機遇的得失。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一味只知道埋頭苦乾的未必就可以春風得意功成名就。試問有誰心甘一生庸庸碌碌,默默無聞,又有誰不期盼自己轟轟烈烈,甚至流芳千古。其實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能夠一馬當先,抓住機遇,哪怕只比別人早那麼一小步,你也會最終大獲全勝。 機遇
機遇就埋藏在我們前進的路上。
機遇能改變人的一生。
機遇從來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沒有良好的自身貯備,即使機遇來臨了也抓不住。
機遇不只需要等待,還需要我們努力去創造。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也許機遇只會降臨一次,也許它會無數次地光顧你。但是,你若不能及時地抓住它,它就會瞬間即逝。所以,能抓住機遇也是一種能力,它會幫助你在苦苦跋涉中來一次人生的飛躍,讓你目睹成功女神的微笑。
機遇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在現代社會上,機遇能給成功者帶來財富,也能給失敗者帶來希望。特別是在城市裡,機遇往往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要素。不少成功的人也是依靠機遇去獲得成功和財富;而失敗的人卻可以從黑暗中看到希望,靠著機遇來重新找到光明,獲得新的生活。機遇不但能使人獲得成功,重新找到光明,從大體上看,還能使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更加富強。
但是,不是有了機遇那你就一定能成功的,有了機遇,要去珍惜,好好的把握,那麼你才能獲得成功,才能重新找到光明!
雪萊說道:「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自己,趁未來還屬於自己的時候,抓住它吧!」
人不能總等待機遇的到來,而要去發現機遇才行,好比我們不要以「幸運者」的身份去默默等待機遇,而要以「創造者」的身份去尋找機遇,發現機遇,然後抓住機遇,把握機遇,才能耳聞到勝利的號角之聲! 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生不逢時,做什麼事都沒有機會。恐怕這些人永遠也無法了解,機遇寵愛有準備的人。

袁隆平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2007年6月10日,中央電視台《面對面》欄目的「袁隆平,誰將養活中國」為題對他進行了采訪。他說:「機會寵愛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我很喜歡。

的確如此,袁隆平培育的成果,既不是天上飛來的,也不是家裡睡出來的,更不是與朋友閑侃出來的,而是在他不懈的努力,不懈的研究,不懈的探索出來的。人們只看到了他身前的光環、名譽、權威,誰又曾體驗過他實驗失敗時的失望,他的成功,他的機遇的確是經過辛辛苦苦准備的。

相信我,人們缺乏的不是機遇,而是機遇來臨前的准備,莎士比亞如是說。

又想起美國的一位傑出音樂指揮家,當時他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副手,雖然無緣走上指揮台,拿起指揮棒,可他一直沒有放棄。在劇場里的人走光時,他嚴肅而鄭重地拿起指揮棒不斷的練習,直到有一天,主指揮因事不能參加演出,讓他代替,他在別人擔心的目光注視下,從容走上演台,熟練的拿起指揮演出十分成功,他也一夜成名。

別以為拿起指揮棒都能指揮樂團,那需要平時的演練與准備,需要無數次的游弋與汗水的流淌,音樂家以他的成名告訴我們——機遇只寵愛有準備的人。

星星能夠閃耀於夜空,是因為它能爆發准備了億萬年的光芒,花朵能夠綻放,是因為它在地下積蓄了一冬的力量,許多名人的成功,都得益於在成功前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准備。

相信我,人們缺乏的不是機遇,而是機遇來臨前的准備。 所謂機遇,就是有利於事物發展的機會、時機和境遇。機遇常與成功和輝煌相伴,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人生的某個關鍵時期,抓住了機遇,就可以改變人生的際遇,改變人生的軌跡,甚至最終決定人的一生。常與機遇相伴的還有挑戰和風險,一個不敢接受挑戰、不敢承擔風險的人,就永遠抓不到機遇。就像一個跳高運動員一樣,他總是要面對失敗,而每一次失敗,都是走向成功的階梯,不敢迎接新的挑戰,不敢面對風險,就不會受到機遇的青睞,獲得新的成功。
機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去,從不驚擾任何人。機遇是公正的,也是無情的。它總是垂青於那些勤奮努力、奮發向上的人,不論你富貴卑賤,不論你可曾有過輝煌。它從來都不會遷就、照顧任何人,更不會憐憫任何人。機遇是高傲的,也是堅強的。它對任何人都毫無企盼,也從來不被任何人所左右。對於坐等機遇的人,機遇永遠也不會主動地投入他的懷抱,等待與企盼到頭來只能換來一個「竹藍打水一場空」。機遇在哪裡?機遇存在於不斷的探索與努力之中,沒有「衣帶漸寬終無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忘我努力的追求,便不會有「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
機遇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機遇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它總是匆匆地來、匆匆地去,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機遇來到我們面前,有的人能夠抓住它、把握它,創造出異乎尋常業績,而有的人則任憑機遇消逝,甚至毫無查覺。這是為何?這里不僅反映出一種精神風貌,也折射出一種人生態度。清朝彭端淑在《為學一首示子侄》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四川到南海何止千里?可富者「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買舟要比拔山涉水容易得多,在他心目中只有客觀條件,沒有主觀能動性。而貧者僅憑一瓶一缽,拔涉幾千里,可想而知困難重重,然而,他卻獲得了成功。由此看出,我們要抓住機遇,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取決於我們對事物發展規律和趨勢的正確判斷。有了這個正確的判斷,才能審時度事,確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既防止瞎干、蠻干,又防止畏縮不前,錯失良機。我常想,搶抓機遇的人就像一個深山探寶的人,他首先必須要對環境和地形有所了解,能夠判斷出可能藏有寶藏之所,其次便是堅持不懈艱苦的搜尋與挖掘。第二,取決於我們的主觀努力,而且我們不斷努力的結果,又常常會創造出新的更多的機遇。創造機遇需要實力,實力是打開機遇大門的鑰匙,沒有實力,任你機關算盡,機遇也不會打開方便之門,而一旦具備了實力,機遇的大門就會自動為你敞開。因為我們刻苦努力,不斷探索,不斷追求的過程,也往往是一個自我超越的過程,正是在這個不斷努力、不斷追求、不斷超越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斷地打造著新的實力。
看來,要抓住機遇,非具有遠大志向、堅強意志和敢為人先的精神不可。 如果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機遇,我以為「催化劑」是再合適不過的,沒有機遇的催化作用,事情多半難以成功。
機遇的重要性正如催化劑一樣是顯而易見得。化學反應中,缺少必要的催化刻,反應就難以進行;生活中,離開了機遇的作用,成功也只能在「希望的彼岸」。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不借著大戰,難以成為大富翁;諸葛亮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也只有淹沒在時間的長河裡。人們常說:「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東風,便是機遇。只有善於機遇,才能獲得成功。所以有時力無機遇,不足以成事。
美國的社會活動家富蘭林克是一個業績遍及19個科技領域,知識淵博的人。他只上過2年小學,10歲休學幫助父母剪竹蕊,熔蠟和沿街叫賣,一有空閑就鑽進圖書館讀書。富蘭林克回憶說:「我當印刷所學徒時,因工作之便認識了一位書店的店員。從此,常常由他偷偷地取來新書,為了不露破綻,書一點也不能弄臟,同時,晚上借的書,必須在第二天早上歸還。試想一下,如果他不認識書店的店員,怎麼借書呢?怎麼學習更多的知識?怎麼成才呢?
假如沒有劉備三顧茅廬的機遇,諸葛亮可能會終生無為而死在家鄉。假如在強磁鐵靠近電線的實驗中,不是線圈兒出人意料的轉動了一下,法拉第也許無法想出用線圈切割磁力線以得到瞬間電流的實驗方案,必將無法因發現」電磁感應現象」而轟動世界。假如巴斯德不偶而發現擠牛奶的姑娘從不患天花病,又怎麼會想出「種牛痘」這種獨辟蹊徑的「天花免疫法」,攻克天花這一醫學難題呢?
中國有個典故叫做「毛遂自薦」,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有個叫毛遂的人,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陪同平原君出國與楚王簽訂「合縱之盟」。果然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毛遂就是一個善於把握和利用機遇的典型「人才」。
機遇能給「人才」提供全方位顯示才能的機會,能使「人才」在短時間內為社會公認。向毛遂,諸葛亮,法拉第,巴斯德這樣的人才,這是把握了「機遇 」而在世上顯名的。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機遇。

3. 你如何理解招商這個職業

政府裡面叫招商引資,企業裡面叫招商運營。你是企業的話就是把商戶招進來,現在的綜合體很多,招商前期要做調研,看項目適合做什麼?不過現在好多項目開始前就定位好了,像萬達這種,基本就是按照固定的模式照搬就行,百貨、餐飲、娛樂等都劃分好了,所以招商也比較容易,不知道你是什麼項目?位置也很總要不難,置業顧問你肯定知道吧,現在商業地產項目一般有銷售部還有招商部,銷售部賣房子,招商部負責商戶引進,也就是租房子,你剛開始做的話估計要從招商專員開始做,有人帶你的,好學,說一下你那邊的項目?你在哪個地方?

4. 怎樣加盟七哥蛋撻加盟七哥蛋撻流程加盟七哥蛋撻費用

由於七哥蛋撻加盟流程圖和投資費用圖比較大無法上傳, 具體的投資方案圖建議大家到最具影響力的加盟門戶—全球加盟網了解,上面有很多網友對加盟項目的評論和加盟商的建議。搜索一下「全球加盟網 七哥蛋撻」就能到達該項目
關於七哥蛋撻:
合肥七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食品加工廠,配送中心,門店連鎖加盟於一體的綜合性貿易公司。公司旨在依託連鎖經營這一新興平台,藉助公司強大的後台支持,聯合各行各業權威機構,整合優勢的社會資源,運用全新,科學,規范的開發營銷管理模式服務於特許經營項目,為更多有創業夢想的人帶來機會並幫助其取得成功。
七哥蛋撻加盟條件
1.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2.具有較強的成功慾望和事業心
單店加盟: 16800元
二級城市代理: 36800元
一級城市代理: 46800元
同時,為了更好的拓展市場空間,葡式蛋撻除簡化蛋撻烘培操做環節外,更提供了完整的半成品(速凍撻皮、撻液)供應方式,以方便各終端銷售櫃台可根據客戶的需求量「即烤即售」,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蛋撻的質量與口感

5. 如何評價《舉起手來》這種電影

電影《舉起手來》系列中的優與劣

《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是2013年馮小寧執導的喜劇類電影, 令人印象頗深。他的情節不光是搞笑,還有村民、游擊隊隊員智慧的體現,作為一部喜劇片,他顯然是很成功的。但如果以戰爭片的角度來看待《舉起手來》,就很不盡人意,有許多瑕疵可見,算是毀譽參半。

不過,畢竟是一部喜劇片,導演也有許多不注意的地方,下面就來一一指正。

第一:弱化鬼子,使八路更強大。

任何一部喜劇片中,日本軍隊肯定是要被「貶低」地不像樣子,才能受到影迷們的歡迎,這其中的代表作就是《舉起手來》系列了。第一部中,看著鬼子人數挺多,卻連幾個村民都抓不住,被他們耍得團團轉。等到八路軍來了之後,那也就是鬼子們真正的噩夢了。

看著日軍在那裡不停地開槍還擊,卻總是在死自己人,根本就沒有準頭。如果說日軍就這樣來到中國的話,估計他們連鴨綠江都過不了,就被趕回老家去了。

用一句話來形容馮小寧筆下的日軍,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第一部中,鬼子軍官更是被整得非常慘,同時也不符合邏輯。咱先說那個被打瞎了眼的軍官,日軍進入一個未知的區域時,對待關著的房門,都是先要射兩槍,讓後快速沖進去射擊。

就算是如電影中所說「探頭探腦」,也應該是中村下等兵去做才對,軍官們是整天玉碎,但也不會將機會浪費到這些無故的方面上。

至於那個「太君」,就更屌絲了。以為自己很勇猛,其實一無是處,連兩個中國大媽都能讓他受到重創,吃個西瓜都被炸飛了。通常來到村莊掃盪的日軍只殺人放火,但卻不吃東西,因為可能有更深刻的民族觀念隱藏在裡面。即使砸爛了,也不吃中國人的水果,但卻不能將它重新留給中國人。

那些翻譯官我就不想提了,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弱智了,說話都說不清楚,還來當漢奸。第二部里那個漢奸更是傻得掉渣,根本就沒有起到協助日軍軍官的作用,反而總是在不斷地製造麻煩。

至於在第二部中,由於他是舉起手來的增強版,八路軍們就更「神話」了。騎兵能不遠萬里追上飛機,農民大叔可以砍殺數個鬼子,幾個身單力薄的人,在鬼子們的夾擊下,可以將一艘數十噸位的運輸船炸沉。看著很搞笑,過癮刺激,實際上卻根本沒有遵循半點的邏輯。

要按這么說,美國就不用與日本鬼子抗衡那麼多年時間,辛辛苦苦打太平洋海戰,直接叫過去幾個重慶間諜就可以了,保證沒有人員傷亡,就可以將「大和」號擊沉。

至於鬼子們,就完全像是一大堆小丑,在幾個主角面前跳舞表演。一個小孩用電,將一整船的武士電個不像樣子,他們卻連「罪魁禍首」都沒有發現。這究竟是什麼樣
子?第一部的鬼子們比較傻,那就意味著第二部不可能會有發展,明明對著敵人,鬼子卻偏不能打中,反而被敵人正中腦瓜子。

我認為這部影片中,最沒腦子的,便是那個在片頭操控機槍的日軍了。眼睛睜得大大的,結果兩眼空空,什麼也沒有看見,沖著自己人猛掃射,把一個飛行員打死了。
看到這里我真想過去扇一把掌,真是丟了武士道精神的臉了,而他最終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被八路軍騎兵一刀砍死了。

如果日本人不傻,《舉起手來》系列也不會受到如此的歡迎,當然更搞笑地還在後面,電影也隨之拍得有些離譜了。


第二:小小游擊隊。

《舉起手來》系列裡與眾不同的,就是兩部里都有小孩參演,還都挺聰明。第一部的是兩個機靈鬼的雙胞胎,第二部則是一個文靜的小女孩,但這兩個小孩都不如想像中的那麼「聽話」。

前兩個小孩把鬼子欺負得無地自容,往他們的水壺里撒尿,甚至還欺負了一個看似比較威武的日本大兵。他們往他喝水的瓶子里倒汽油,最後把他扣在了鍾里。一般的小孩是躲不過日本人的搜查的,而且在大掃盪中,他們也是第一個犧牲的。但這兩個小孩竟然可以打傷一個鬼子軍官,究竟是兩個小孩非常聰明呢?還是導演把日軍軍官描寫地智商非常低呢?

在抗戰劇里,通常要把小孩卷進來的觀念是不好的,而喜劇片就是這樣,幾個小孩會讓我們覺得非常可愛,進而能在日本人身上解解氣。但如果一部真正的抗戰劇,要是有過多的「小盆友」元素的話,影迷們估計都會罵導演「不正經」。

第二部中雖然是位小女生,但卻非常暴力,用玩具球就能吸引好幾個日本兵,致使他們中計。日本人在戰爭中是很專一的,通常為了戰爭不顧一切,任何東西都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力。但在《舉起手來》系列中,日本兵們就成了一個個「鄉巴佬」,感覺什麼也沒見過,中村下等兵就是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第三:動物們來湊熱鬧。

這種事件主要出現在第一部當中,總共有驢、牛、雞、豬這幾種典型的動物參演,堪稱鬼子剋星四劍客。這頭驢無疑是最厲害的,他是郭大叔的寶貝,上面裝載著大金佛。運輸財寶不說,還親手打消了鬼子們炸橋的企圖,僅靠著它巧合性的撒尿。如果連動物都這么有靈性,知道鬼子們的企圖的話,那麼日軍別說三個月了,三百年都打不下中國。

至於那頭牛,就是翻譯官和中村的事情了。他們去打水,結果把褲子弄破了,臨時找了塊紅布來。這更體現了日軍的無知,他們看見牛發威,還不趕緊把紅布扯下來,被牛耍了那麼幾圈才肯罷休,結果又把紅布套到另一名鬼子身上了,真是腦子智商出奇啊!我知道的鬼子士兵里,沒有這樣懦弱無知的;著名的鬼子軍官中,也沒有那麼逞能的。

那個雞在這幾個動物中,完全就是湊熱鬧的,但還是那麼厲害。他一步步接近鬼子們擺放好的槍支,竟然包括軍官在內,都無動於衷。最後讓一隻雞,把一名前來到訪的的軍官炸飛了,此時日軍再後悔什麼也沒有用了。不過,雞只是打鳴的動物,在與八路軍開戰前村莊應該就已經沒有動物再出現了,都被日軍燉了。

怎麼在導演的拍攝下,動物都能欺負鬼子,而鬼子就跟個稻草人一樣「無動於衷」,這是不符合常理的。

那個鬼子軍官騎豬的場景就再熟悉不過了,從樓上墜下來後,軍官徑直坐到了一頭豬上,騎著豬打仗。看似這個軍官很英勇,實際上卻使他弱智無能的最好體現。但事實上是這樣嗎?軍官還沒騎上豬,豬就已經連同他主人被鬼子殺掉了,連肥料都不剩下。

第四:忽略了日軍的海上防護。

在第二部中,郭大叔等幾個人潛伏進了「阿多丸」號,最終將其炸沉。細細想想,這也是非常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二戰中,任何一艘日軍大型運輸船,都是要有護衛艦的。一旦發現有可疑跡象,就會立刻警覺起來。即使是在日本資源匱乏的戰爭末期,每艘運輸船也至少會有一艘護衛艦。

顯然導演是低估了日軍的實力,不過喜劇片嘛,就是要把鬼子整得不像樣子,才能讓人笑出聲來,因此也沒必要對其要求那麼苛刻。這種電影的真正意義只是博人一笑,從而大刀闊斧地改動歷史,遺留了許多想像不到的漏洞。

6. 成功人士的經歷精讀

要成為一名成功人士做到對自己的信念,讓行動帶領你邁近成功,用態度證明你的成就,以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來陪伴你走向成功的每一步。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成功人士的經歷精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精選閱讀(1)】

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很多不一樣的人生經歷,透過成功的路上雖然頗有曲折,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汲取成功者的教訓,來為每個即將獲取成功的人士以幫忙,避免重蹈覆轍。

臨床心理學家以及《絕不回頭:10件你永遠不會再做的事情》的作者亨利·克勞德,透過對成功人士的觀察,發現了生活和工作帶給人們的一些「教訓」,一旦人們吸取了這些教訓,就絕對不會再重蹈覆轍。即使同樣的事情發生了,他們也會以不一樣於以往的方式來處理。

雖然生活和工作帶給我們的教訓有很多,但是克勞德教授為我們總結出了成功人士經歷並吸取的10個教訓。

以下就是成功的人絕對不會再做的10件事

1、不相信世界是完美無瑕的。如果有些人或物看起來完美到不真實的地步的話,那麼他或她或它就務必有什麼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不完美的。沒有人或物是完美無暇的,如果有就務必得多留意。

2、不對任何事掉以輕心。不管事物的外表看起來有多麼好,我們都務必從更深層更真實的一面去看待,這樣才能找到我們真正想要明白的東西。

3、不會忘記發揮自我的作用。成功人士與其他人最大的一個不一樣之處在於,不管是在戀愛和生活中,還是在人際交往和生意場上,成功的人會不斷問自我,我的作用是什麼?換句話說,對成功的人來說,即使他們是真正的受害者,他們也從不把自我當做受害者。

4、不會嘗試改變他人。當意識到你不可能強迫他人做事情時,你就給了他人做事以及自我承擔事情後果的自由。而與此同時,你也讓自我獲得了自由。

5、不吃回頭草。不管是工作還是感情,結束了就是結束了,我們都不好再回頭,不好期望一些改變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6、不會鼠目寸光。如果我們看待事情能夠更長遠更宏觀,我們就能在生活中表現得更好。對於成功的人來說,任何事都不能只看眼前。

7、不堅信自我能取悅所有人。一旦你明白了你不可能取悅所有的人,你的生活就會更有目標,你會發奮取悅那些就應取悅的人。

8、不做不適合自我的事情。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問自我:「我為什麼要這么做?我適合做這件事么?這件事適合我做么?這件事能夠持續下去么?」如果有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最好再想一個繼續做這件事的更好的理由。

9、不會為了暫時的享受而犧牲長久的利益。成功的人在明白自我得到想要的東西之前需要先經歷痛苦時,他們不會因此退縮,正因他們清楚痛苦是暫時的,從中得到的益處是長久的。

10、不會忘記是內心世界決定了外在的成功。優質的生活有時與外在的處境毫無關聯。我們感到幸福和充實,很大一不部分原因在於我們的內在感受。研究也證實了這點。

每個人都可能犯錯,即使是最成功的人。但是成功人士強於他人之處在於懂得吸取教訓並避免再犯。總之,成功的人是從自我和他人的教訓中學到東西的人。

【精選閱讀(2)】

李嘉誠

年齡:81歲

創業時光:1950年創立長江塑料廠

第一桶金:塑膠花生意

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我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身處逆境時,我認為自我有足夠的條件,因為我勤力,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譽。

李嘉誠:塑膠花傳奇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一天持續原狀,而自我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1940年秋,李嘉誠一家從潮州逃難至香港,棲居在舅舅的鍾錶行中。李家原本沒有商業傳統,到香港前,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爺爺是清朝最後一屆秀才,兩位伯父在民國初年就取得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博士學位。李家可算的書香門第,在當地受人敬重。

但這些在當時的香港沒有半點價值,甚至為生存帶來了壓力,一家人卑微如螻蟻。13歲的李嘉誠不得不失學,寄人籬下當學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則務必搬開傢具與其他伙計挨著入睡。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攻佔香港,李嘉誠的母親只好帶著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們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貧困抑鬱的父親竟染上肺結核,大半年後去世。在父親過世前一天,並沒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問他有什麼話說。「我安慰父親,告訴他『我們必須都會過得很好』。」14歲的李嘉誠獨自應對父親的死亡,「彷佛一瞬間被迫長大」。歷經家道中落、少年失學、父親過世、孤獨的流落異鄉,迫使李嘉誠在很短的時光內壓縮成長。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一天持續原狀,而自我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李嘉誠的機會最之後臨。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某天,他所在工廠的老闆亟需發信,但是書記員請假,李嘉誠因好學被推薦幫忙。出色的表現使得老闆對他另眼相待,將其從雜役小工調至做貨倉管理員,繼而成為了業績很棒的推銷員,再升到經理,19歲更成為總經理。李嘉誠也從中學到了更多的關於貨品的進出、價格、以及貨品管理,推銷等技巧。

因為業務關系,李嘉誠一向訂閱英文塑料專業雜志,順便提高英語,這也讓他能時刻把握該行業的可能商機。隨著二戰後經濟復甦,塑料製品的市場需求很旺盛,李嘉誠認為機不可失,決定自行創業。1950年,他利用自我的積蓄連同舅父的借款共5萬港元,開設了長江塑料廠。

1957年,李嘉誠從行業雜志中得到啟迪,赴義大利考察,回港後轉產塑膠花。得益於當時的消費環境,業務迅速發展,由於產品能不斷創新,李嘉誠繼而成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這已成為李嘉誠財富故事中的經典情節。之後,李嘉誠又瞅准地產業機會,從而開始了成為「超人」的脫胎換骨般的升級。

柳傳志

年齡:65歲

創業時光:1984年創立聯想

第一桶金:漢卡

在企業的初期狀態,目標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你還很弱小,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企業還缺乏把握,無論你具有怎樣的信心,目標對於初創企業至多是一個遠大抱負,因而無法量化與明確。

柳傳志:做「倒爺」被騙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

老帥柳傳志在2月初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柳傳志自剖心跡,雖已年逾65,但激情不減當年。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向在私下裡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取了創業。」

當年10月,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樹和、柳傳志、張祖祥組成三人核心成員,柳擔任副總經理。曾茂朝將計算所的傳達室交給柳傳志使用,又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還給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能夠使用所里的技術成果,員工能夠使用自我原先在計算所里的辦公室、電話以及所有資源等。

雖然支持很多,但是從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幾個月里,公司里最令人頭疼的是不明白去干什麼。柳傳志之後回憶,「當時實在是不明白要干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干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之後因為聽說倒買一台彩電能賺1,000塊,聯想也跟著去做。當時有說法「騙子比彩電還多」,盡管柳傳志留意謹慎的叮囑要看到電視才付款,他們也的確看到了電視,但是等錢匯過去,對方卻消失了,聯想一下被騙去14萬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艱難。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收入的各種業務幾乎試了一個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將計算所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帶到了公司,成果產品化後就是之後知名的「漢卡」。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務必裝上漢卡,每台電腦經過改裝後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6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100套,為公司帶來了約40萬元毛利潤。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就在1985年的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難忘的場景:烈日炎炎下,柳傳志和李勤(現任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微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濕透,而李勤把褲子卷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之後表示,「我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劉永好

年齡:58歲

創業時光:1982年四兄弟開始從事養殖業

第一桶金:鵪鶉養殖

創業20多年的磨練對於我來說,擁有多少財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潛力!假如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還能夠從頭再來。——劉永好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我就能夠衣食無憂慮了。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我就能夠衣食無憂慮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結束後,劉永好又進入學校學習,畢業後留校成為老師。此時,他的大哥劉永言已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分配到成都906廠計算機所工作;二哥劉永行從成都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後到了縣教育局工作;三哥陳育新(劉永美,因過繼到陳家而改名)從四川農業學院畢業後在縣農業局當農技員。

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四兄弟開始不安分起來。1980年春節,劉永行為了讓哭鬧著要吃肉的四歲兒子能夠在過年時吃上一點肉,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短短幾天里他竟然賺了300元,相當於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辦一家電子工廠,並很快生產出音響樣品。劉永好拿著音響到鄉下想和生產隊合作,他們出技術和管理,生產隊出錢。沒有想到的是,此事上報到公社之後,公社書記一句「群眾企業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經過激烈的討論,三天三夜的家庭會議做出決定:辭去公職干個體。他們就想,搞自我以前做過的音響投資大,而且還有很多條條框框;而搞養殖業不需要很多投資,技術含量低,自我也熟悉。創業目標定下了,資金還沒著落,四兄弟想到向銀行貸款1,000元,但結果是當頭一盆冷水。

他們只好典當了手錶、自行車等值錢的家當,籌集了1,000塊錢,開始養雞、養鵪鶉。「當時真的是一分一分掙錢,看著鵪鶉下了一個蛋,就意味著賺了一分錢。」劉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當時騎車載著鵪鶉蛋被一隻狗追趕,之後摔倒在地,200隻鵪鶉蛋全摔碎了,他當時掉下了眼淚,不是因為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由於意識到鵪鶉的生意不可能再擴大,1986年,四兄弟利用此前積累的近1,000萬元資金轉向豬飼料市場,期望集團誕生了,成為本土飼料企業龍頭。1997年,四兄弟宣布和平分家,劉永言創立大陸期望集團,劉永行成立東方期望集團,劉永美建立華西期望集團,劉永好成立新期望集團。

魯冠球

年齡:64歲

創業時光:1969年接管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第一桶金:萬向節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我,最難戰勝的也是自我,控制人的物質慾望有利於磨練自我的意志。當企業家如果光會享樂,早上圍著車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企業家就不成為企業家,是敗家。

魯冠球:被逼上樑山的小鐵匠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葯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2007年,在理解一家美國媒體的采訪時,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這樣解釋自我當時的創業動機,「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麼你以後就能夠在那裡讀書,如果你過去是一個農民,那麼就一向會是農民,而我不想一向當農民,我要想一切辦法跳躍龍門。」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葯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但三年後,由於精簡人員,他被辭退回農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定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樑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面不方便,而自我對設備很感興趣,便籌錢購買設備,開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面加工廠。之後因為禁止私人經營,加工廠又被迫關掉,為了償還債務,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房子變賣。

雖然受到打擊,魯冠球並未放下。由於「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在經過15次申請之後,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勵志故事)到了1969年,由於政府要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富有經驗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管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管理農機修配廠,只要能賺錢、做得了的營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後10年間,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到達了300多人。由於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始起步,魯冠球調整公司戰略,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這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並不放下,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廣告,以低於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我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湧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獲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精選閱讀(3)】

成功人士的故事一、斯皮爾伯格:從小就是「大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1946年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他從小就是一名「大導演」。12歲時,他成了家裡的「家庭攝影師」,先是用8厘米攝影機記錄家人的生活;不久,就開始試驗各種特殊效果,譬如夜空中的異光、玩具火車的撞毀等;之後更開始編排情節,自我搞起剪輯和配音來。

為了滿足這位「小導演」的少年夢幻,他爸爸、媽媽和3個妹妹都成了隨喚隨到的免費而忠實的演員。有一次,他母親還用壓力鍋悶煮30罐櫻桃,讓它爆開來,將廚房噴得「血淋淋」,好讓他能拍些「十分恐怖的理想畫面」去參加攝影比賽,而他也真的奪得了獎章。

15歲時,他就完成了40分鍾長度的作品——《無處可逃》,之後又拍了十幾部作品,經費都來自假日打工。

至今,他已3次榮獲奧斯卡獎,並且是有史以來電影總票房最高的導演。

[品讀]

斯皮爾伯格自小就不與其他孩子思維相同,不沉溺於游戲中,而是執著於自我的興趣,為以後的藝業打下基礎。不一樣的思維,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是激發我們努力的一種無形的催化劑,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但有了興趣還不夠,還要為之努力,堅持不懈。如果父母能為孩子的成才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創造有利的條件,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那孩子就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成功人士的故事二、以努力創造奇跡的林書豪

2010年夏天,林書豪大學畢業後沒能在NBA選秀大會上被選中,但隨後作為自由球員加盟了家鄉球隊金州勇士,在效力勇士隊的一年裡林書豪並不顯山露水,還以前三次被下放到發展聯盟。2011年12月,NBA停擺結束後,林書豪被勇士隊裁掉,隨後短暫加盟火箭隊又被裁掉。正在他痛苦等待機會甚至思考加盟CBA的時候,缺少控球後衛的紐約尼克斯隊決定在這個華人小子身上試試運氣。加盟尼克斯之後的一個多月里,林書豪仍然表現平凡。但就在2012年2月,林書豪突然爆發出了超級巨星的能量,在一周之內的連續四場比賽里,以一己之力率領困境之中的球隊打出了四連勝,震驚了整個NBA。奇跡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盡管長期不能上場,林書豪仍早早來到體育館訓練並主動與教練溝通,令教練在沒有計劃用他時也會思考給堅持不懈努力付出的人應有的機會。

[品讀]

在籃球明星大腕林立的NBA舞台,當替補,坐冷板凳,時時面臨被裁員的威脅是家常便飯。也許有的人就被消磨了意志,放下了夢想,而林書豪卻始終明白自我該做些什麼,每一天信心十足地進行體能訓練,聚精會神地「閱讀」比賽。機會往往會出此刻不經意間,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林書豪抓住了微小的機會,用努力扭轉了命運。科比曾為林書豪的表現折服:「那些具備真才實學的球員很多時候只是無展示之地,如果你回頭看看,你可能會發現,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那麼優秀,只是從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成功人士的故事三、誠信立葯的胡雪岩

在杭州的胡慶余堂,能夠看到葯堂上掛了兩塊匾,一塊朝著顧客,上書「真不貳價」四個字,另有一塊對著櫃台,上方是胡雪岩親手寫的「戒欺」兩字。旁邊還有一段小字:「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葯業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願諸君心餘之心,采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致欺予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為余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為謀亦可。」據說在胡慶余堂開張之日,胡雪岩還親自站櫃台,並在店堂里放下一隻大香爐,終年香煙繚繞,倒不是敬菩薩,而是給顧客來燒葯的。凡是顧客不滿意,拿葯來,一律扔進香爐,重新配葯。有一味葯叫「金鹿丸」,製造這味葯需要在鹿身上取30多種東西。為了保證原料的質量,他便自我開辟了一個養鹿場,以保證原料絕對地貨真價實。在製作「金鹿丸」的那一天,店裡的伙計拉著將要宰殺的活鹿上街遊行,向大眾證明胡慶余堂做的葯絕無假貨。

[品讀]

「胡慶余堂」是紅頂商人胡雪岩畢生的心血。在世紀更迭、戰火紛飛的歲月中,無數金字招牌都未能倖免於難,「胡慶余堂」卻以胡雪岩提出的誠信傳承到這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胡雪岩用誠信與良知經營胡慶余堂,不但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而且成就了他「江南葯王」的美譽。胡雪岩對事業的態度、對生命的尊重也足以對現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所啟迪。

成功人士的故事四、在槍彈聲中練琴的馬克西姆

克羅埃西亞天才的古典鋼琴演奏者——馬克西姆,從小在鋼琴演奏上天賦過人。1990年戰爭爆發,他被困地窖八天。在此期間,他每一天自我激勵:「我們的小鎮到處都是槍彈,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你務必生存下去,鋼琴就是你的唯一。」於是,在四周的一片槍彈聲中,他依舊堅持每一天練琴七小時,並在戰火中舉行了音樂會。「我總是想嘗試些新的不一樣的東西。我衷心期望的就是能把古典音樂傳播給所有年齡段的,更多的聽眾。這是我的夢想。」這個有著俊秀臉龐的東歐男人如是說。

追求成功 [品讀]

「逆風的地方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我投降」,就像歌詞中唱到的那樣,馬克西姆不放下自我的信念,在惡劣的環境中堅守自我的夢想,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鋼琴玩家」。人在旅途就好像漁船在海上航行,總免不了遭受風雨的襲擊。困難的沖擊總會令人感覺難以忍受,但也唯有這樣的沖擊才能使我們更加堅定自我的信念。相信這樣的磨礪總會過去,心頭的苦痛也遲早會化作幸福的淚水。不要畏懼前方的路途有多麼黑暗,只要意志堅定,信念就會化作一盞明燈,驅散心頭的所有恐懼。

成功人士的故事五、虛心拜師的梅蘭芳

京劇大師梅蘭芳不僅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自我是個名演員而自傲。梅蘭芳不僅僅拜名畫家為師,也拜普通人為師。有一次他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敬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為「老師」。

[品讀]

正如泰戈爾所說:「當我們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梅蘭芳大師不滿足於自我取得的成就,把自我的姿態放得很低,所以別人只要有一點長處,他立刻就能夠看到並學習。同時,他也懂得尊重別人。謙虛和尊重使他的潛力、智慧、人生的境界,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自然,他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成功人士的故事六、用美德約束自我的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之一。作為科學家、作家、外交家、發明家、畫家、哲學家的富蘭克林博學多才,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拉丁文,並引導美國走上獨立之路。富蘭克林在年輕時就發明了一種方法,他首先列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個條件:節制、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和謙遜。然後,富蘭克林決心獲得這十三種美德,並養成習慣。為此,他設計了一個成功記錄表,每一項美德佔去一頁,畫好格子,每一天晚上反省時若發現有當天未到達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

[品讀]

美國教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富蘭克林的一切成功與幸福能夠說都來自於將美德化為習慣的發明,那就是對習慣的控制。好的習慣,意味著游刃有餘,舉重若輕;意味著淡定從容,處變不驚;意味著自由快樂,心懷坦盪;意味著信守承諾,風雨無阻;意味著自強不息,勇於攀登;意味著良好的個性和一生的幸福。所以,成功絕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