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盟便利店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我是深圳的!
便利店盈利模式設置
西方著名學者布茨•艾倫研究表明,在很多行業中與經營規模高度相關的市場佔有率和盈利率之間是呈正斜率變化的,即獲得高市場佔有率的最重要的途徑是企業的規模化經營。這幾乎成了國內企業便利店發展的共識。
自1995年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登陸伊始,短短7年光景,便利店在華南、華中和華東地區漸成燎原之勢。其中,上海的便利店發展最為成熟。據最新資料統計,截止到2002年底,上海已有24小時便利店3500家。目前,一些大的便利店巨頭仍在加速發展,如「聯華快客」現有門店800多家,「可的」門店700多家,「21世紀」門店600多家,並且意欲2003年再開500家,「好德」門店500多家,且還在以每天一家的速度向前推進。
但相對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並沒有給企業帶來盈利。據悉,在上海10餘家便利店中,目前幾乎沒有一家能夠真正實現盈利。投資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營業後三年進入盈利期,而現在,且不說盈利,就連維持生計也成了問題。他們一直很惶惑。日本的7—11食品的平均毛利高達47%,台灣7—11的平均毛利也達到了30%,真正做大做強以後的便利店,毛利率應該上升,至少也該在25%以上。而我國便利店毛利率普遍偏低,平均在20%左右,近兩年由於同業競爭者數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無效內耗,毛利率在市場快速增長的情況下甚至呈現出下降趨勢。
毫無疑問,便利店的尷尬使相當一部分業內在線競爭者身陷囹圄,進退維谷。近兩年不少業內專家紛紛指出,便利店將是繼超市之後發展最為迅速也是最有前景的零售業態。但事實上,便利店在國內由於政策掣肘和市場先天條件的制約,發展得並不順利。
顧客選擇
便利店的目標顧客有兩大族群。一類追求娛樂、享受、習慣「夜生活」,以12—25歲年輕人、單身一族、青年學生、夜間上班族為主;一類是迫於快節奏生活而習慣快速購物或急需購物,以職業婦女、家庭、老年人群、旅途應急人群為主。根據便利店選址所在地域的不同,便利店目標顧客族群的選擇是不同的。如在生活小區、學校、網吧、商務區,市場構成常以第一族群為主,而在加油站、火車站等地區,便利店則常常會選擇第二族群作為服務目標,企業應根據現有和潛在市場的構成狀況,選擇合適的目標顧客群或族群組合。
有選擇就會有放棄。便利店在市場發萌初期應極力規避超過企業能力所及的目標顧客。如在北京,若以高檔寫字樓和商業區白領為目標顧客,就會面臨店鋪租金成本高和購買力不足的狀況,這會使便利店面臨困境。同時,由於便利店是傳統超市的一種游離業態,目標顧客在需求上會有所重疊,便利店在價格競爭上的相對弱勢要求便利店應盡量避免競爭業態的的直面沖擊,在同一目標顧客群的不同需求上截取細分層,以形成差異化相對競爭優勢。當然,如果一個地區因政策掣肘過於苛刻以致束縛了便利店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發揮時,企業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不管這一地區目標市場是多麼誘人。因為它的進入,只能是在同一競爭層面上與當地的傳統超市和煙雜店角逐,正所謂「強龍斗不過地頭蛇」,最終落敗便在所難免,而這正是國內不少便利店的策略失誤。
價值提供
為顧客排除困難和創造新的價值,是便利店存在的意義所在。便利店價值提供應以所選擇的目標顧客為導向,系統識別目標顧客的「特殊需求」和「一般需求」,以形成商品和服務上的精細化設置。便利店在商品滿足目標顧客一般需求上,常選擇速食、預煮食品和一些日常用品,這些商品共同的特點是品質好、保鮮度高、規格適量、品牌知名度高,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便利店商品特色更多的是由這兩類商品來體現的。一類是精細化延伸產品。如一些非處方葯、禮品等;一類是區域目標顧客需求的主打品,如日本7—11便利店在日本九州所開設的「酒鋪型」便利店,其主力商品酒的日銷量約佔20%,再如在美國得到長足發展的「汽車服務區」式便利店,其經營汽油、柴油、潤滑油等,也售賣一些駕車者旅途常用的香煙、刮鬍刀、睡衣睡袋等。而國內便利店卻似乎在「一般需求」上更感興趣,這也難怪有人稱其為中小超市的翻版。
事實上,便利店業態之所以將核心競爭力集成在「便利」上,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所提供的服務。這種精細化的服務配置成為了便利店區別於其他業態的最顯著的特徵。便利店的服務是集郵局、銀行、辦公室服務、沖印店、票務等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同商品配置一樣,其常常應具體目標顧客族群的需求進行「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層次化的配置。
戰略控制
與其他競爭業態相比,便利店的競爭優勢是通過「便利」來體現的。
這種便利性集中表現在:
1.距離的便利性:便利店的商圈輻射半徑一般不會超過500米,顧客徒步5—7分鍾即可到達。
2.時間的便利性:大超市營業時間一般是8:00—23:00,便利店卻是「Anytime」式24小時營業,一周7天開放,可在顧客急需的任何時刻都能及時滿足,有時甚至打個電話即可。
3.商品的便利性:便利店經營面積一般50—200平米左右,在有限的空間內要滿足目標顧客的各種需求,商品的配置應採用廣、窄、淺組合,即品種多,一般2000—3000種,但可選性少,單品可能只有一兩個暢銷品牌,同時同一商品庫存量少,以爭取更大的陳列空間。
4.拿取的便利性:商品陳列布局上力求考慮目標顧客如老人、小孩拿取方便,且商店陳設一目瞭然。
5.交易的便利性:由於採用超市類的電子收款機,員工操作熟練,不會出現排隊等候現象,使顧客購物時間縮短,一般顧客平均逗留時間5分鍾左右。
這種差異化競爭優勢可以使便利店有足夠的信心在與其他業態競爭的環境中生存。然而,便利店生存面臨的不單是競爭業態的壓力,更多的還是來自同業競爭者的威脅。如上海豫園地區的三牌樓路雖然只有百米長,卻簇擁著4家便利店,他們分別是:好德便利、聯華快客、捷強和21世紀便利,如此擁擠的程度,僅是上海便利店過度競爭的一個局部寫真。一般來說,在一個行業的幼稚期,弱勢企業應主攻市場的某一點,營造避風港,形成市場區隔,隨著這小塊局域市場的成長而壯大;強勢企業則可迅速規模擴張,以形成成本領先優勢。但中國便利店競爭,大小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同一條路:規模擴張、數量制勝。在市場容量增長有限的空間里,競爭企業數量的激烈競爭直接導致了競爭環境的惡化。
業務界定
便利店作為零售業態最為靈活的分支,具有網路資源分布最廣的顯著優勢,這使它成為了外界各種企業實體的戰略傳導樞紐。便利店內外資源的相互借勢,使其商品和服務所具有的競爭優勢足令其他競爭業態望塵莫及,同時這種與外界資源嫁接程度的差別,也對同業競爭者形成了結構性區隔。
北京便利店市場發展之所以坎坷重重,一個重要的制約瓶頸是物流配送。北京的物流配送在結構上傾向於為大賣嘗大超市等集中性大規模送貨,還不能適應為便利店零散的小規模送貨。這種硬性的結構性制約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無法解決的,因而國內便利店的發展應較多的應用第三方物流,以滿足便利店便利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及滿意度。
目前,國內藉助較多的是郵政系統的物流資源,由此而產生的便利店也名之為郵政連鎖便利店。在中國,郵政作為一家傳統的物流企業,已經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的比較完善的實物傳遞網,其網路的一體化是國內任何一個行業都無法比擬的,便利店總部藉助郵政系統的分銷配送優勢,可以完美地實現商品的當日及時配送。當然,第三方物流只是一個借勢工具。如果企業實力足夠強大,可以自建供應鏈,如日本7—11,其店鋪選址上常採用多米諾集中開店模式,由於店鋪間距小,並且每20家設置一個配送中心,其平均每台配送車輛的運輸半徑就大大縮短了,在節省物流成本的同時,又能實現貨品的快速及時配送。
Ⅱ 樂滿盈便利店有哪些坑
合同中的漏洞陷阱。
1、樂滿盈是買賣合同上的「商業權利」。
2、樂滿盈便利店的陷阱納漏信:店中存貨。
3、樂滿盈便利店的陷阱:店鋪周圍地區的治安條件。在開樂滿盈便利店洞輪時,一定要注意防範這些便利店的陷阱搜好,以免對自己的財產造成損失。
Ⅲ 便利店如何布局和經營
具體的問題,你可以考慮能否構成送貨上門的服務?一般來說,便利店的銷售價格相對來說是在市場均價之上的,主要的目的是便利周邊的人消費一些日用品或者食品。所以,對附近的住宅進行貨品送貨上門的服務也是可以的。
便利店不需要太高的錢,二三萬就差不多了,便利店注冊應該五百元左右吧。還有一種就是加盟連鎖的便利店,會幫你選擇配套的事情,最好找有信用的公司,以免得不常失,減小風險,如果自己做的,賣一點東西都不需要多小錢,一萬元左右吧,不過要看在那個城市地區,有些店租就貴些。
1,門店規模小,數量多,網點分散,加之24小時營業,功能難度大.其信息處理全部在POS機上完成.其信息系統的構成為: EOS+POS
2,員工基本來自社會再就業人員,對電腦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差.同時,由於店內當班人員少,一個人要擔當多個角色,故要求前台(門店)操作簡單,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3,小批量,多批次的商品配送.
4,商品品種少,更新快,通常商品的品種數在3000種左右.
(二)便利店的規范
1,營業面積:70-200平方米;
2,商品結構:
(1)食品至少須佔50%以上,且一定要賣速食品;
(2)非食品者須是日常必需品;
(3)提供服務性商品;
3,商品別比例:店內任何一類商品,不可超過全店營業額的50%;
4,營業時間:須是長時間營業或是24小時營業且全年無休;
5,銷售方式:大部分由消費者自助取用;
6,待客之道:需有親切,愉快的服務;
並與顧客建立熱絡的互動關系.
7,管理理念:持續不斷地追求有效率的管理.
(1)改善設備的績效;
(2)調查商品的周轉率;
(3)了解客戶的定位;
(4)減少偷竊的防範;
(5)管理報表,信息的有效利用;
(6)利用POS系統提高便利店的管理水平和經營績效.
二,便利店的發展趨勢
1,連鎖形態的便利店發展銳不可擋;
2,連鎖便利店公司的經營規模越來越大;
3,連鎖便利店公司的運作有直營和加盟兩種.而發展加盟店的前提是:
(1)積累成功的經營模式,找到一條適合本土發展的運作方式;
(2)建立高效的後勤支持系統;
(3)總部須具備強有力的研究發展能力.
連鎖便利店
以連鎖制為軸心
以廣譜的門店網路為市場依託
以現代物流方式
配送中心
獲取物資利潤
以中央采購制
開發銷售利潤
將市場信息向加工
製造業滲透,發展
定牌商品,開發生
產利潤.
把商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合
4,便利店由市中心向衛星城市和城
鎮逐步拓展;
5,營業面積有擴大的趨勢.
根據日本對便利店經營狀況的研究,發展營業面積與單位面積銷售業績有很大的關系.
面積
(平方米)
單位面積效
率(%)
90
150
180
240
63
90
99
100
99
89
80
70
通常,便利店的營業面積控制在90 180平方米為最佳.
6,門店的高效化刻不容緩.
利用POS系統,會給便利店經營帶來極大的好處.
(1)省去了標價紙的費用;
(2)數字化經營給便利店經營,管理帶來質的飛躍.
7,策略聯盟方興未艾.
與其他行業的合作是發展便利店經營的重要途徑,特別是提供各種服務性商品.
8,復合店應運而生.
例如加油站結合便利店;便利店結合快餐店.
9,高附加價值便利店在市中心出現.
例如,便利店把消費者瞄準"單身貴族"(收入不錯,注重生活品位),提供女性的手帕,耳環,口紅;男性的領帶;鞋襪,錄音帶,CD,鮮花,現烤麵包等.
10,3K現象極待克服.
所謂3K現象是日語中的贓(KI
TANAYI),累(KITSIYI)和危險
(KIKEN).如清掃賣場,擦拭貨架,做夜班,夜間防衛等.
11,環保意識需加強,例如馬夾袋,食品過度包裝等.
12,重視商圈服務.
對便利店賣什麼,要從剛開店的"被動銷售"階段,盡快轉向"主動銷售";即要盡可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要有一定的導向性.例如,周年慶,逢年過節等,如何搞促銷活動,如何開展銷售獎勵活動等.
13,文化出版物成長迅速.便利店在報紙,雜志,書籍,錄音帶或VCD,DVD等方面的成長相當快.
14,速食前景看好.目前,台灣的外食人口一天約有500萬人,相當於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如何將這一塊高毛利,周轉快,滿足顧客即刻需求的速食生意做好.確實前景一片光明.
15,即刻需求品增加.
便利店開發即刻需求商品的重要
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停電時找不到保險絲,蠟燭,或是水龍頭漏等,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都值得動腦筋開發.當然,即刻商品的開發,還得注意季節性的變化,要解決適當的應對和調整等問題.
16,服務性商品是不斷增加的趨勢.
17,迷你超市的轉型發展.
當前,零售業發展的前景在兩頭:
大賣場和便利店.在拓展便利店公司
經營規模的時候,不妨研究一下經營
250 350平方米的迷你超市的可行性.
三,商品經營策略
(一)商品經營理念
1,商品的廣義概念:有形商品與無形商品,同時要解決商品的組合.
2,從"行銷理念"到"商品化計劃"的技術體系
(1)行銷理念的核心:
A.顧客導向
沒有顧客,商店就無法生存;顧客為什麼願意上門 必定是門店每一次都能讓顧客獲得充分的滿足感,顧客才會繼續購買.
顧客需要什麼 必須事先調查,分析和預測,才能滿足需求.要從便利公司,配送中心,便利門店的整個系統的各個環節朝向"使顧客獲得最充分的滿足感)的方向努力.
B.明確定義,掌握主要的顧客群.
C.深入了解,不斷研究消費顧客群
的S.T.O.P.變化趨勢:
S:Style(life-style)生活方式;
T:Time何時需要此商品;
O:Ocassion需要此商品的動機是什
么;
P:Place在何地消費此商品.
(2)展開"商品化計劃",追求"6個正確":
A.選擇正確的"商品";
B.決定正確的"價格";
C.安排正確的補貨"時間";
D.陳列正確的"數量";
E.陳列在正確的"位置";
F.正確的"表現"(包括告知,氣氛,服務等).
(二)商品的定位與商圈特徵
1,商品的定位原則
(1)即時消費性:例如,清早肚子餓,消費者希望馬上得到,立即消費的商品.
(2)高緊急性:家中缺品,須立即購買補充.
(3)非常溫性:例如,夏天需要喝
冰涼的飲料,得以立即消暑解渴.
(4)少容量性:一次消費,不必儲存的.
(5)消遣性:寂寞無聊時,想吃些零食,看點不用費腦筋的雜志,書報.
2,商品定位與其商圈特性息息相關
商品品項 文教區 商業區 住宅區
麵包,糕點 10.02 5 6.1
飲料 38.26 25 14
方便麵 3.61 6 6.3
餅干 6.47 3 2.1
零食 2.43 2 7.3
家庭食品 0.37 1 5.9
百貨用品 0.84 2 6.8
自助區 10.91 5 13.5
禮盒 0.04 2 0.8
免稅品類 11.34 33 26
乳粉類 0.26 2 0.8
冰品/鮮奶 7.74 10 4.2
文具/玩具,錄音帶 2.41 2 1.8
雜志/書,報紙 5.3 2 4.4
合 計 100 100 100
(三)商品組合原則
1,"便利性"與"有利性"的商品選擇
基準:
(1)消費量多;(2)購買頻率高;
(3)品牌知名度高(形象亦佳);
(4)均質性高(質量保證);
(5)銷售方法簡單(不費功夫);
(6)附加價值高(特殊化,差異化);
(7)競爭性高;(8)毛利率高:
(9)季節性;
(10)能按商圈內主要顧客群的
"S.T.O.P."集貨.
2,廣度與深度的配合考慮,以形成
商品的"豐富感".
(1)所謂"廣度"是指"關聯購買"的方便性,使顧客的購買動機能達到,並能促使其順便買到有關聯的商品.
(2)所謂"深度"是指以下兩種情況:
A.某一類商品(如汽水類)的品種數很多,而其他類(如醬油類等)的品種數較少;
B.某一類商品(如汽水類)的某一品項(如350ml 的鋁罐裝百事可樂)的陳列量較多,而其他同類商品的陳列量較少,以形成百事可樂鋁罐裝飲料的豐富感.
(四)要研究毛利率,貢獻度,以決定商品的淘汰
類 別 銷售構成比 毛利率(%) 貢獻度
麵包 6 35 2.1
飲料 25 24 6
方便麵 6 20 1.2
餅干 3 25 0.75
零食 3 30 0.9
家庭食品 2 25 0.5
百貨用品 2 30 0.6
自助區 6 45 2.7
禮盒 2 30 0.6
免稅品 24 10 2.4
粉 2 10 0.2
冰品/鮮奶 13 25 3.25
文具/玩具,錄音帶 2 30 0.6
雜志/書,報紙 4 30 1.2
合 計 100 23
(五)便利店的商品組合發展趨勢
1,食品類的商品組合發展趨勢
(1)速食品:速食品毛利高,周轉快,且具便利性,是便利店保持競爭優勢的有力手段.在開發速食品時要注意:
A.速食品關聯設備的放置地點,要集中方便顧客自行操作.
B.商品開發首先要重視質量控制;
C.設備用具須講究:例如,微波爐其功率是否為15000W以上;
D.慎重選擇誠信可靠的供應商並應考慮其物流配送能力.
(2)飲料品:汽水,果汁,礦泉水,茶,咖啡,健康功能飲料等,是便利店不可缺少的商品,除少數國際性品牌能保持持久暢銷外,其他商品需定期檢查,汰舊換新,以增進賣場的活性化,新鮮感.
2,非食品類的商品組合發展趨勢
(1)非食品類的銷售金額占便利店的 營業額雖然不高,但品項極多,方能構成便利性的商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非食品類的保存期較長,報廢損失的可能性小,門店往往會疏忽對其數量的控制,重要的品項還可能缺貨,賣不出去的商品卻又充斥在貨架上,或者因為過分計較周轉率而限制了陳列量,造成陳列零落與稀薄感,引不起顧客的關注及選購興趣.
(3)對於非食品類商品中的必備商品,我們確保供應數量,決不允許缺貨現象的出現,否則會極大地影響顧客對商店的忠誠度.
3,服務性商品的發展趨勢
(1)便利店的商品組合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也絕不只限於有形商品的銷售,凡商圈內主要顧客層在生活上的需求,或有不方便,煩惱等都是便利店構築其服務功能的契機.
(2)值得考慮的服務性商品很多,
但須事先進行市場調查,評估需求
的大小,否則貿然導入,可能會成
為曇花一現,或毫無業績的業務.
(3)建議開發的服務性商品:
A.代收,代理類:代收廣告,快遞
信件,沖洗照片,代收洗衣服等;
B.設備服務類:復印,電話傳真,
自動提款機等;
C.提供信息及其他服務類:生活,娛樂信息,郵局業務代理,公共費用代收,招工信息等.
(4)上海的便利店引進服務性商品通常有:復印,傳真,代售電話卡,代收水電煤氣費,電話手機費,膠卷彩擴沖印,投幣電話等.還設立顧客熱線電話,對顧客實行送貨上門服務.
小 結
http://cache..com/c?word=%B1%E3%C0%FB%3B%B5%EA%3B%BE%AD%D3%AA%3B%B9%DC%C0%ED&url=http%3A//www%2Elinkshop%2Ecom%2Ecn/event/down/2003west%2Dcstore%2Eppt&b=0&a=40&user=
希望能幫到你。
Ⅳ 樂滿盈是什麼意思誰知道啊,是不是很開心很快樂那種
樂散模「顧名思義 就是開心沖運緩」
滿盈「就是形容裝的滿滿的 很多很多」
樂滿盈:就悄脊是很開心的 很幸福的
Ⅳ 如果在中山開一家24小時便利店你們說加盟誰的店好
華潤萬家一般不搞24小時營業的,我在中山見得最多的是美宜家便利店,在中山搞得非常多。他們品牌也做起來了,你可以到鎮上找個點看看。另外還有及時便利店,不過他們過了12點就不送外賣了。個人很喜歡美宜家。而且他們的總部也就在廣東的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