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中環地產加盟費電話
擴展閱讀
養生連鎖加盟店價格 2025-02-10 22:21:30
鋁合金斷橋加盟代理 2025-02-10 22:10:58

中環地產加盟費電話

發布時間: 2023-07-09 11:08:03

㈠ 我愛我家房產網中介和中環地產中介公司哪個好

中環就是純加盟,人員素質還有收費不透明,中間各種推諉扯皮,約到場,說沒看到,還不能講,威脅人,我愛我家不清楚,反正中環深惡痛絕,期待他們早點關門

㈡ 在可加公寓租房,他們要收取中介費嗎

「找房坑不斷,韭菜在人間。」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
馬上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租房子成為准畢業大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扯著學生們的焦慮,貝克找房又開始割韭菜了——
你本以為自己租到了一套物美價廉的好房子,結果實際卻是一個誘人上鉤的噱頭!有幾位來自青島的大學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們想在市南區或者市北區租一間離公司較近或者是交通方便的房子,在貝殼找房APP上看到一間公寓價格合適,裝修也比較新。APP首頁上標有押一付一、月租等標簽,但實際進入之後卻發現價格後面顯示1100元/月(半年付)的字樣,與主頁標簽嚴重不符。
對此,有記者進行了跟蹤調查,詢問了該公寓的工作人員是否可以月租時,對方人員說:一個月不租。
再咨詢另一家公寓時,對方表示可以月租,不過價格有浮動,需要按照當月價格進行調整,並且需要另外收取物業費、水電費、網費、管理費等費用,初步預估費用在400到500元之間。原本一家公寓價格為2300元,加上其他費用之後公寓價格提高到2800元左右。
(圖片來源:睿財經)
貝殼這樣的騷操作不是一次兩次了,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套路——先通過修飾過的照片或者虛假的價格,先吸引顧客的訪問,然後說房子已經租出或者賣出了,再推薦其他的房子。
貝殼的坑,遠不止於虛假房源,套路賣家違約、從而付出雙倍違約責任的事實,提前收取中介費用,惡意泄露個人信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截至3月2日,在黑貓投訴上,貝殼找房的投訴量多達585個。
但是,就是這樣的服務質量,卻絲毫不妨礙貝殼加價的自信。2月18日起,重慶貝殼和鏈接買賣房屋交易服務費用調整為賣方1%,買方2%(之前賣方0%,買方2%)。
這就意味著,一套200萬元成交的二手房,此前重慶鏈家的費率是2%,中介費4萬元。費率上調後,同一套房子中介費上漲到6萬元。
這已經不是貝殼第一次漲價。更早之前,貝殼已在鄭州、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多個城市實行3%的中介服務費。在一套房子動輒幾百萬的一線城市,需付給鏈家的中介費為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令人咋舌。
那麼,誰給了貝殼「加價不加質」的底氣?
正所謂「店大欺客」,無論是在二手房領域還是新房領域,貝殼在市場上都享有絕對的話語權。
畢竟貝殼除了是中國最大的房屋交易和服務平台,還擁有中國最全面的住宅資料庫。2019年總交易額超過2萬億元、促成超過220萬套房屋交易;在中國103座經濟活躍城市有超過260個房地產經紀品牌,超過45.6萬名經紀人;樓盤字典涵蓋約2.26億套住房……22萬的中國住房市場,貝殼一家就吃掉了10%的份額。
相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明顯感到,小區附近一定會有鏈家和德佑,自己被貝殼找房所包圍了。鑒於買房和租房是每一個人無法迴避的終身大事,有網友甚至戲稱,沒有被貝殼坑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貝殼的優勢也在資本市場上得以充分體現,2020年8月,貝殼找房在納斯達克敲鍾上市。隨後行情一路高漲,貝殼的市值最高沖破850億美元大關,摺合人民幣超過了5500億元。
最近,受累於大環境的暴跌,貝殼的股價也從79美元跌到56美元,市值距最高點蒸發了19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213億元),下跌程度在一眾明星中概股排在前列。
可就算經過暴跌,貝殼市值也仍有65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近 4287億元,這個數字也足夠驚人。其市值相當於同為房地產中介平台的我愛我家、房天下、58同城、易居、房多多市值總和的5倍多。
財大,自然有氣粗的底氣。店大,自然有欺客的實力。正如前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輝對於貝殼渠道霸權問題的一番評論:
「壟斷的第一大特徵就是享有超級定價權,不管是2C,還是2B,都可以坐享高額定價,霸凌定價。這一點,從許多新房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確實存在;壟斷的第二大特徵就是碾壓式消滅競爭對手,所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一點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貝殼系所到之處,都已顯露無疑。」

如今的惡龍,當年卻是一名屠龍少年
但如今欺行霸市的惡龍,曾經卻是一名清清白白的屠龍少年。貝殼最初,是為「打掉黑中介」而生的。
在左老闆還沒成為老闆前,也曾有一段艱辛歲月。大學畢業後做過軟體銷售、保險代理,甚至還被黑中介坑過。當年的中介江湖,可不是一般的亂,「看房費」等名目層出不窮,中介收完房租就消失、中間找理由強行趕人、最後再用霸王條款剋扣押金的套路屢屢上演。
因此,像無數想要顛覆傳統行業的創業者一樣,被傷過的左老闆也下定決心也要「革中介的命」,打出了透明交易、簽三方約、不吃差價的響亮招牌,「鏈家」應運而生,並相繼有了後來的自如、貝殼等。
2014年,左老闆振臂一呼,矛頭直指當時擁有最大房源量的中介平台「搜房網」。左老闆說,搜房在開歷史倒車,鏈家不願與之為伍。搜房上有大量的重復房源、假房源,近幾年來,鏈家持續要求搜房解決重復房源、假房源問題,但搜房為了自身業績考慮,一直無所作為。
屠龍少年一路披荊斬棘,鏈家擴張勢如破竹。相關統計顯示,2010年,鏈家在北京市場佔有率提升到33%,成了「北京最大的中介頭子」;2015年一年,鏈家營業收入相比2014年暴增近4倍:凈利潤從2014年的1.37億元飆漲至11.96億元,交易規模則達到7000億元。
不過相信大家看到這里就有一個疑問,為啥做老闆不直接讓鏈家上市,非要另起爐灶搞一個貝殼呢?
這就是因為,作為二手中介的頭部品牌,鏈家受房地產政策影響太大,而且這個行業是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需要依靠大量的二手中介摸排房源,整個行業的技術含量非常低,二手經紀人的離職率也非常高。
以鏈家這樣的模式上市,並沒有好故事,一眼看到頭,沒有技術含量,沒有啥模式創新,如果想要獲得高估值,資本市場上需要一個更動人的故事。

做成了行業第一,卻與整個行業為敵
於是,2018年4月,貝殼找房正式上線,一個線上線下聯動、供需兩端互促的「平台式」新故事誕生了。
如果說鏈家是鏈接買房的(或者是需要租房)和賣房的(業主)兩者之間的平台,做的是C2C的信息接洽。而貝殼則是整合了更多的中介公司到這個平台上,由原來鏈家的C2C模式,變成了B2C模式。
它的目標是為二手房經紀公司搭建一個房源共享平台,可以供不同的二手房經紀公司來使用其提供的各項服務,但其自身並不直接參與二手房的買賣過程。
具體來說,貝殼找房是個大平台,吸引眾多「經銷商」來加盟。鏈家、德佑地產、中環地產、21世紀、住商等二手房經紀品牌就像是「一級經銷商」,而這些「一級經銷商」還可以自行發展「二級經銷商」等多層下線,招募更多中小型經紀公司的加入。
如今在貝殼的平台上,目前已經延展到了103個城市,服務主體連接了265個新經紀品牌的超過45.6萬經紀人和4.2萬家經紀門店。
這是貝殼已經形成的線下網路,也是所有購房者可以感知到的實體。但其實貝殼更核心的能力是另外一張看不到的線上網路。
如今在貝殼的平台上,目前已經延展到了103個城市,服務主體連接了265個新經紀品牌的超過45.6萬經紀人和4.2萬家經紀門店。
這是貝殼已經形成的線下網路,也是所有購房者可以感知到的實體。貝殼更核心的能力是另外一張看不到的線上網路。
樓盤字典如字面意思,就是一本寫滿了樓盤信息的字典。貝殼的樓盤字典採用的是7級門址:城市、城區、樓盤、樓幢、單元、樓層、房屋,這樣就能確定每一套房,然後再給這套房編一個獨一無二的代碼,再加精準GPS坐標,就能確定每一套房的地理位置。
憑著如此扎實的數據基礎,貝殼就能對所有業務提供基礎數據服務。比如各種花式查詢、精準導航、BIM快速出圖等,結合大數據和演算法,還能有各種的樓盤數據分析、熱賣小區、戶型圖解、估價、成交預測等等高階數據服務。你說這樓盤字典有多有用!
在數據的賦能作用下,貝殼的運營效率、交易轉化概率也就大大提升;傭金蛋糕變厚,就越能吸引更多經紀人加入到這個網路;越多經紀人加入這個網路,能帶來更多房源信息,供給變得充足起來後,則能進一步搶佔用戶心智,帶來更多流量,如此循環往復,讓貝殼的平台效應加速形成,逐漸成為市場上說一不二的龍頭。
用左暉的話來說," 我們在做一個球場,希望在這里踢球越來越多,大家踢球的規則越來越好。我們的利益其實在市場的利益上。一個公平公正的協議和規則對貝殼平台的利益是最大化的。"
不過同行們對此卻並不買賬,他們指責貝殼「既是中介行業制定游戲規則者,又是參與者。」做平台網站就不要做經紀業務,做經紀業務就不能有網站,既做平台又做經紀業務,這是違背商業規律的。
此前我愛我家集團董事長謝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直接表示:"那種既做線上、又做線下的平台,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這在商業倫理和操作邏輯上是我們不太能接受的。這個行業需要的是百花齊放,而非一枝獨秀。"
58集團CEO姚勁松也表示:有的公司希望這個行業里的公司全死掉,只有自己活著,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同行們的不滿不僅體現在口頭攻擊上,還體現在實際行動上。2018年6月12日,58同城與安居客牽頭,請了我愛我家、中原地產、21世紀不動產、麥田房產等10家地產服務業山頭,搞了一次房地產界武林大會,名曰「真房源誓約大會」。劍鋒所指,正是貝殼與鏈家。
繼姚勁波振臂一呼後,各路豪傑也紛紛跟上,2019年以來,金華、紹興、南昌等多地也出現了房產中介抵制貝殼的「反殼聯盟」。大概從沒有哪個行業的巨頭,會像貝殼一樣,陷入了與全行業為敵的困境。

向低收入者宣戰,還是向買房者宣戰?
除了「外患」之外,更有「內憂」,做平台是要巨大投入的,這與互聯網「燒錢換流量」的打法很是相似。
於是,近年來,在貝殼迅猛發展的背後,是持續攀升的高負債。招股書顯示,2017年貝殼找房的總負債為191.4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40億元,2019年繼續飆升至357.3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這一數據為382.2億元。
更為可觀的是其「燒錢」程度。據其招股書披露,2017-2019年,分別虧損了5.38億元、4.28億元、21.8億元,2020年一季度更是單季度的虧損破十億,高達12.31億元,也就是上市前就凈虧損高達43.77億元!
相信大家就有點疑惑了,畢竟房屋中介的傭金不菲,為啥貝殼還能虧得這么厲害?
這就是因為它與的快速擴張帶來的開支大增,其中典型的莫過於傭金。其支付給代理商、經紀人的傭金成本從2018年的218億元,劇增至2019年的347億元,佔了大半營收。此外,據其首席財務官徐濤公開披露,去年三季度貝殼找房發放的股權激勵金額高達16.7億元,其中有4.35億元發放給了地區經理……
盡管是上市前,貝殼找房不知道通過什麼方式努力實現了扭虧為盈,截至去年6月底,獲得了16億元的凈利潤,但盈利能力是否持續,仍然是未知之數。
不過,即使是如此「燒錢」,貝殼也並不打算「扎緊褲腰帶過日子」,反而想的是要「做厚自己的錢包」。
在去年的貝殼新居住大會上,左暉提出「向低收入宣戰」,2020年貝殼達到中產線門店達到1/4,約為1萬家,達到溫飽線的門店達到1/2,約為2萬家,同時2025年90%的門店要躍過溫飽線。
市場遵守零和規則,那麼貝殼要漲工資,它的錢從哪裡來?靠投資人輸血嗎?
羊毛出在羊身上,答案不言自明。

留給貝殼的時間不多了
毫無疑問,貝殼所在的住房市場,是最為可觀的一塊蛋糕。中國2019年的GDP增加值中,金融業達到7.7萬億,佔比7.8%,而房地產業為6.9萬億,佔比7.0%,分列所有行業前兩位。如果算上地產對其他上下游產業的需求,「居住」無疑擁有最高的行業天花板。
而在金融行業中,已經出現了由國資所有的工商銀行,也有民資所有的中國平安,都已是上萬億的大藍籌。
既然地產有著強金融屬性,體量也相近,那麼你說在地產行業,會不會也跑出一隻萬億的大巨頭?
但這個萬億級別的巨獸會是貝殼嗎?
雖然目前貝殼最大,但未來魯斯誰收,卻尚未可知。貝殼找房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了房地產交易市場的潛力,所以互聯網、開發商等各路資本紛紛爭相湧入了這一賽道。
各個地產龍頭已經紛紛行動,中國恆大集團聯合全國152家中介成立了房車寶集團;紅星美凱龍也成立了子品牌「美凱龍愛家」正式進入房地產經紀行業。互聯網巨頭們也爭相跨界,阿里和易居聯合推出的「天貓好房」平台,甚至喊出了「至少在未來的3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的口號,京東第一次出手就和中駿地產合作上線了1000套房源,位元組跳動早已控股房產交易平台幸福里........
未來貝殼找房除了要面臨同行業玩家的圍攻,還要應對跨界巨頭的搶食,整個行業的競爭將會愈演愈烈。
再加上國家反壟斷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已經祭出,在負面輿情中泥足深陷,受到同行、消費者圍攻的貝殼,壓力必然會越來越大。
在商業世界,從來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跑得遠。誰究竟才能成為最終贏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㈢ 中環地產和寧夏中環光伏有關系嗎

中環地產和寧夏中環光伏沒有關系。
中環地產成立於2001年,全國房地產經紀知名企業。2009年開創經紀行業加盟體制直營管理模式,被行業譽為「中國式加盟」。
寧夏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02月07日,注冊地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園58號,法定代表人為江雲。經營范圍包括一般項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太陽能硅棒(錠)和矽片、半導體材料及相關產品的製造、銷售和技術研發及技術服務;單晶硅、多晶硅材料來料加工;房屋租賃;太陽能光伏項目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經營管理(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寧夏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

㈣ 長沙的房地產公司來講的話,新環境好一點還是中環好一點

兩個公司運營模式不同。新環境是合夥制,意思是不管你是老員工還是新來的,你都是全公司合夥人之一,說得高大上一點你也是股東之一。憑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晉升空間。而且都歸總部絕對的統一管理。中環是加盟制。只要你有錢,自己懂不懂這行無所謂(當然大部分還是懂的,不然容易被坑),就跟無數個小中介沒區別,只是統一叫做中環,所以整體資源方面優勢沒有新環境明顯,總部對各個門店的管理也難做到非常有效的控制。
新環境是長沙的絕對老大,最少佔了長沙60%以上的份額。中環也不小,在長沙可能跟鏈家差不多旗鼓相當排名第二或者第三。模式不同決定了新環境的晉升空間更大,也更有壓力和挑戰性,因為人數眾多內部競爭已經超過了外部競爭,底薪也低,做得不好的很難堅持下去。中環底薪高很多,提成也要高一點,相對來說挑戰性要小很多。
我個人認為新環境機制更好,基本上做到商圈和總監級別的都賺了錢,而且這個級別以上的人不在少數。中環賺了錢的基本上就是加盟店老闆,其他人是賺不到多少錢的。不論哪個公司光靠做業績是發不了財的,但是新環境業績做得好級別就在自然提升;中環業績做得好依舊是業務員,除非獨立開加盟,畢竟當老闆的是少數...

新環境到了商圈級別就相當於中環加盟店老闆了,不過商圈基本上不需要自己投資,公司會先替你把店開起來然後跟你對半分成。因為你本身能力突出才會提拔成商圈,所以基本上到了這個級別就比較穩定了。中環一個加盟店全靠自己,因為當老闆不僅僅是靠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你是否有錢開店,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外行管內行的現象,不太利於往更大更強發展。

說到具體的服務應該都差不多,業績就是工資,為了賺錢大家都會竭盡全力服務好房東和客戶。至於說哪個公司更黑都是片面的。不管大公司小公司都會有蛀蟲,這是不可避免的。開的店越多,越容易因為少數人造成整個公司負面信息的增加。如果只是一家小公司,可能就一兩個門店,你把所有的客戶坑一遍也不會有什麼多大的影響力,因為本身成交就少。但是新環境或者中環如果出現一次兩次坑客戶的情況,可能整個長沙都認為這個公司不好了...

如果你是求職,那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性格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兩個公司都很優秀,只是看你更適合哪一個!如果你本身不適合干這一行,你去哪個公司都沒用的。

㈤ 中環地產和德佑是一家嗎

德佑是貝殼找房旗下的,兩家公司是合作關系
2020年11月3日,中環地產召開戰略發布會,正式啟動管家式「家盟」,提出將以品牌「家」文化和科技、大數據為支撐,對店東實現閉環服務、直營式賦能,保障服務品質、享受品牌統一資源,實現T+0簽約、7*24小時簽後響應、定製賦能、門店專屬顧問等服務。
同時,中環地產提出了「百城萬店」的規模計劃,計劃在5年內布局全國逾100城市、力爭門店破萬。
中環地產成立於2001年,起源地為江西南昌,據中環地產董事長劉持海介紹,中環地產在2009年開創了經紀行業加盟體制直營管理模式。
近20年的發展中,中環地產從江西延展,在華中地區形成了品牌效應。2018年,我愛我家(000560.SZ)曾發布公告,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中環地產100%股權,提高在華中區域的市場佔有率,但這一收購於2019年5月終止。
2019年8月,中環地產宣布與貝殼找房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房源、客源、運營等方面展開合作,實現數據和資源共享。
劉持海介紹,中環地產在貝殼找房的技術、平台支持下,僅2020年上半年就新布局了14座城市,目前已經覆蓋全國30座城市,門店逾3000家、經紀人2萬余名。
中環地產的發展路徑與貝殼旗下的德佑出現了一些重疊。

㈥ 貝殼房產旗下都什麼房產中介

貝殼房產旗下是不是有個鏈家房產中介。其實中介不能說以偏概全,有的業務員還是很好的,有的不是特別好。

㈦ 太原中環地產口碑怎麼樣

太原中環地產的確垃不能在垃圾了!親身經歷著!1/ 內部有個有點良心的小姑娘都說千萬不要選中環地產了!各種隱形的稅費!
1,中介費2.5% , 你想的這中介費原來只是帶你看看房子,聯系下房東的錢!麻痹的你腿是金子做的么; 等簽合同的時候i還有各種服務費 ! 記著是隱形的都開不出發票的那種稅費!
2/ 不簽訂合同了是肯定不會給你看的,裡面各種隱形霸王條款; 說白了就是他只負責協調,要是出了事情,都是你或者房東的責任!
3/ 後期幫你辦理的證件的時候,各種推脫,裡面還問你收取跑腿費,麻痹的都交了你中介費了 還要服務費么e@!
4 記住給你所有交錢的事情是全部沒有發票的,所以各種隱形的收費你可想而知了『 有些東西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完的,沒有必要在通過中介了! 中環中介真是垃圾,不信的話你試試
一個國家能讓有中介存在,而且大張旗鼓的騙錢財,真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了!

㈧ 哪些房產中介可以加盟

房產中介的加盟費分單店加盟和區域加盟兩種形式,具體收費標准如下:
一、單店加盟
1、一二線城市:單店加盟費15萬元起
2、三四線城市:6萬元起
二、區域加盟
1、一二線城市分區加盟,單區加盟費30萬元起
2、三四線城市分以下三類:
1)、普通的縣8-10萬元起
2)、縣級市及百強縣10-12萬元起
3)地級市所在的區12-14萬元\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