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電子煙加盟利潤大
擴展閱讀
源香緣蛋糕怎麼加盟 2025-04-28 16:06:21
快餐早餐加盟 2025-04-28 16:04:47
養生保健行業加盟 2025-04-28 15:49:48

電子煙加盟利潤大

發布時間: 2023-06-28 05:46:21

『壹』 悅刻電子煙怎麼加盟

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流程
1.加盟者可登陸網站或者是通過電話、郵件的方式向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總部索取加盟資料。
2.加盟者在加盟前可到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總部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相關信息。 在詳細了解後加盟者可向總部提交加盟申請。
3.針對加盟者的店面,總公司會進行相關的規劃。在雙方無異議的情況下簽約合同,加盟者向公司繳納加盟費
4.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總部安排相關人員,按照加盟規劃協助加盟商開展籌備工作。 在開業前,總公司會派人員下店給予開業及其他指導,讓加盟者和店員熟悉業務,能夠正常獨立操作運營。成功開業後,建立經營檔案,隨時跟進提供經營指導,幫助加盟者解決相關經營問題。
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條件
1、奉公守法的合法公民。
2、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商需要認可品牌,並決心為品牌全身心付出。
3、能獨立投資經營,並有能力承擔經營風險。
4、具備適應開店經營的場所,並且按照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總部的設計和方案進行裝修。
5、具備坦誠健康的合作心態並願意接受RELX悅刻電子煙加盟總部的管理和培訓。
6、具有良好的從業道德和經營意識。
拓展資料:
一,沉寂許久的電子煙行業傳出新消息——電子霧化設備製造商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思摩爾」)通過港交所聆訊,預計在7月10日上市。記者查閱了思摩爾招股書發現2017-2019年,思摩爾營收分別為15.65億元、34.34億元、76.1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20.8%;毛利率分別為26.8%、34.7% 、44.0%,呈上升趨勢 通過這組數據,不難看出電子煙行業的「快增長」及「高利潤」,而這或許也是電子煙企業在政策不利的情況下依然發展不停步的重要原因。頭部品牌加速線下布局 一年半之前,電子煙代表著網紅、資本和流量。羅永浩、同道大叔、滴滴前高管,還有不斷傳出的巨額融資消息,「霸佔」了各大頭條。可轉眼間,電子煙巨頭擬裁員三分之一,羅永浩也放下電子煙轉去抖音帶貨,行業處於下行期。 盡管如此,電子煙頭部品牌仍在加快布局市場。相較去年,競爭其實更為激烈,只是這些硝煙都埋伏在了冰山之下。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國內出台電子煙網售禁令後,電子煙品牌在電商渠道開設的官方店鋪均已下架,很多電子煙品牌加速線下布局。 悅刻是電子煙行業的頭部品牌,總計獲得超30億美元融資,其杭州地區代理商杭州潤浩CEO蔣家駿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悅刻在杭州地區的門店數量激增,從去年的50多家增加到近100家。他將其歸因於悅刻品牌市場教育的成功,「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消費者會更看重品牌。他認為悅刻對加盟的補貼政策確實有優勢。
二,截至2019年底,悅刻專賣店數量超1500家(40%專賣店位於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店中店(開在網吧、KTV等里的零售店)在15城已開業100家,自動售賣機目前已鋪設2000多台,覆蓋終端場景33種。未來三年,悅刻計劃投入6億元開設1萬家門店,並向下沉市場滲透。 人臉識別進門店 上海這家旗艦店面積約150平方米,是普通專賣店面積的7倍;除了售賣區,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和游戲區等區域,用於粉絲社交、互動體驗以及用戶服務。譬如,店中央的智能機械臂可根據消費者需求自動調配專屬口味煙彈,一旁的激光雕刻機也能為顧客製作專屬煙桿。
三,值得注意的是,為避免未成年人購買電子煙,該店配置了悅刻研發的「向陽花系統」,防範未成年人購煙。一名店員告訴記者,門店入口處的智能攝像頭會判斷出進店者的年齡,一旦有疑似未成年人進入,店員將在手機端收到預警信息,勸其離開;等到購買結賬時,只有經過「姓名+身份證+人臉」三重驗齡通過的消費者才能完成購買。

『貳』 電子煙代理是干什麼的飯圈

電子煙代理的飯圈不是依靠銷售套裝賺錢,而是維持好客戶關系,讓這位客人不斷的回購煙單。

『叄』 開電子煙實體店需要多少資金

就要看你多大的規模,要進多少款色的電子煙,進什麼樣的電子煙想正品的還是仿品,一些煙油要好的還是要便宜的呢。這都是要看你自己想做多大,如果是想賣款色多的(可以先進貨十來款,到後面你就慢慢的找些外觀好的、性能好的、價格好的煙)那你進貨資金就要幾千到一萬多,還要你自己的店鋪的租金和裝修費用那你這個就是2-3萬就可以了

『肆』 3年,萬店,3000億,電子煙巨鱷的「上癮」之路


對於電子煙業來說,2021年3月是黑色的,一紙監管令直接扯下了「電子霧化器」最後一塊遮羞布,這個行業在迷霧中野蠻生長的日子,也終於進入尾聲。


不過,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僅僅在兩個月前,電子煙行業最大的那隻巨鱷悅刻已經提前「成神」。



1月,悅刻在美國紐交所曲線上市,市值3000億人民幣,悅刻創始人汪瑩身價飆升1629億人民幣,僅次於碧桂園楊惠妍。就算在盡管經歷了黑色3月,同行們紛紛倒閉的情況下,汪瑩和悅刻所坐擁的財富依然讓很多人望塵莫及。



悅刻到底多有錢,早在上市招股書中就可窺探一二,其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1.33億元、15.49億元、30億元。營收每年都在成倍地往上翻,這種速度就算是當年上市最快的瑞幸,在悅刻面前也是小巫見大巫。


悅刻賺取的利潤從何而來?


不得不說,如今最賺錢的生意就是讓人「上癮」


著眼當下,無論是泡泡瑪特開盲盒、拼多多邀請得現金還是 游戲 開箱抽獎,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上癮」。作為尼古丁的衍生品,悅刻可謂是擊中了很多人的痛點,在煙草上加入了「電子」的概念,既能戒煙又能解癮,催生出暴利生意。



上癮確實是催生暴利的重要一點,但悅刻還有一點做得非常聰明,那就是它把兩個核心部件煙桿和煙彈拆分開來,煙桿重復使用,而煙彈則是一次性消耗品,需要復購。悅刻為了讓用戶持續保持新鮮感,設計出高達十多種口味的煙彈,致使用戶在新鮮感中,不知不覺「上癮」。


雖說煙桿比煙彈貴好幾倍,但讓悅刻真正盈利的,還是以煙彈為主。悅刻在招股書中明確地披露了出貨量數據。煙桿在2018年賣出50萬支,2019年200多萬支,而2020年則又翻倍到了300萬支。總的來看,悅刻光是「桿」就出貨了1000萬支。



這么龐大的用戶群體,人手至少要備2-3個煙彈甚至更多,更主要的是這東西居然還是消耗品,1000萬支平均每月要消耗2-3個,一年下來4億個煙彈,確實能讓悅刻做到如此地步。


即使是現在監管令下達,大部分人也了解了電子煙的危害,龐大又狂熱地「上癮」群體依然能讓悅刻在市場上的一席之地。


悅刻現在在全國已經擴張到了萬家門店


這兩年,悅刻一直在悄無聲息地布局著自己的線下門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像我這樣的感受,每次經過一個繁華的地段或者商超,都能看到又有一家悅刻新門店開張。



這「病毒式」的開店速度,離不開悅刻的一個「361計劃」:三年內通過補貼6億開出1萬家門店。同時,悅刻還自動降低了准入門檻。


事實證明,這一計劃的實施在業內是審時度勢的,從2018年到至今線下門店近10000家,在線下門店開滿時,剛好也是監管令發布的時期,失去線上電商加持的許多品牌都黯然離場,唯有早已把線下門店鋪滿全國的悅刻,成了贏家。


電子煙和悅刻真的還有未來嗎?


對於電子煙和悅刻來說,最害怕的不是別的,就是細則的出爐。對於電子煙的徵集意見稿一經發布,悅刻母公司霧芯 科技 在美股盤前交易時段大跌40%,更別說詳細規則的問世了。


雖然細則還未發布,但還是讓很多企業都瑟瑟發抖,六條君認為,對電子煙行業的細則發布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能整頓行業內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出現,另一方面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安全的消費環境。


從長期來看,這對於行業也是一利好消息。這個行業還有未來嗎,我認為是還有的,但未來肯定是坎坷的,在整頓之下,才能有更好的前景。

『伍』 電子煙的野蠻時代結束了:被定義為新型煙草,或繳納高額消費稅


整整8個月,電子煙從業者們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
11月26日,國務院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條文里增加了一行字:「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參照本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這意味著,電子煙無法再像之前那樣野蠻生長,而是將和卷煙產品一樣受到嚴格監管。與此同時,業內普遍認為這代表著電子煙行業走出了灰色地帶,將更加有序地發展。當日晚間,從電子煙品牌方到行業協會,都連夜表態堅決擁護執行條例修訂。
電子煙一度是個令人垂涎的暴利行業。2020年,電子煙上游供應商思摩爾國際,全年收入超過100億元,凈利潤超過38億元;電子煙產品的頭部企業悅刻全年收入38.2億元,凈利潤8億元,悅刻CEO汪瑩後來還一舉登上福布斯億萬富豪榜。
在這場盛宴里,無論是品牌商,還是供應商、代理商,都曾賺得盆滿缽滿。但現在,行業已經走到了劇變的前夜。
「就怕以後不能賣了」
東北一家電子煙門店的店主周雄已經開始猶豫進貨多少的問題,「就怕以後不能賣了,小本生意,虧不起」。
11月26日晚,電子煙的監管落地,周雄向《財經天下》周刊坦言,賣卷煙和賣電子煙最明顯的不同就是牌照問題,即經營許可證。如果自己的電子煙門店拿不了許可證,貨就都得砸在自己手裡了。
在修例落地前的一個月,《財經天下》周刊通過實地走訪發現,現在電子煙的渠道魚龍混雜,便利店、手機店、報刊亭、酒吧甚至餐館,都能看到電子煙的身影。各級電子煙代理商、零售商最陵搭擔憂的事情是,電子煙將實施專賣管理並加征煙草稅。
多位代理商向《財經天下》周刊介紹,目前,電子煙的分銷模式是貨源從品牌到省代、市代、門店,最後再到消費者手中。想成為代念汪帆理商並不難,而且一般可以自行決定給到門店的批發價格和貨品款式。
但參照卷煙的專賣管理模式,國家對煙草產品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業務實行壟斷經營、統一管理,在生產、批發環節不對中煙體系外發放煙草專賣許可證。如此一來,代理商賺產品差價的路可能行不通了,自己的角色也有可能將不復存在。
不過,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秘書長敖偉諾向媒體特意強調,「參照」與「按照」是兩回事,現在還沒有出詳細的內容。目前可以確定的東西大概有兩個:一個是歸煙草專賣局管理,一個是把電子煙定性為新型煙草製品。
卷煙的另一個特徵是重稅。根據2009年6月調整的卷仔雹煙消費稅稅率,甲類卷煙稅率調整為56%,乙類卷煙的消費稅稅率調整為36%。而目前電子煙還被視為普通消費品,稅率一般在13%左右,不繳納消費稅。即便是「參照」,電子煙稅率提高後,行業的利潤空間也將大大壓縮。
這讓周雄擔心,自己的利潤會斷崖式下滑,「按卷煙的話,一盒只能掙幾毛錢幾塊錢」。據他回憶,自己2019年剛入局電子煙生意時,利潤還很高,一盒99元的電子煙煙彈,基本對半賺。但現在,聽聞別人也想加盟電子煙生意,周雄就會忍不住勸道:「現在入局已經掙不到什麼錢了,很多實體店開不下去了,明年還會繼續黃一批。」
在政策落地之前,電子煙生意其實就因門店激增變得越發艱難。2019年底,周雄所在城區只有他一家賣電子煙的,受到當時電子煙線上禁售的影響,電子煙線下門店的生意紅火。但從2020年下半年起,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電子煙這塊肥肉被越來越多人盯上,周雄所在城區的電子煙門店驟然增至20多家,他的月銷售額也近乎腰斬,從五六萬元變成了兩三萬元。
華東地區的電子煙經銷商王凱也有相同的憂慮,他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因為2021年上半年門店數量陡然增多,自己的利潤越來越少,他代理的某家電子煙門店,以前能有五六萬元的月銷售額,現在已經降到一萬元左右,「很多人只能開綜合店,用悅刻的招牌引流,用其他品牌賺利潤。」
《財經天下》周刊在北京通州北苑的一條商業街內看到,短短幾百米里,就有五家以上門店在售電子煙,包括品牌專賣店、集合店、便利店、還有煙酒專營店。而北京朝陽區某商場內的一家悅刻門店,從商場10點開門到中午12點,一般很少有顧客。中午之後,門店開始有生意進來,但都是通過快遞訂單完成。
該處門店的銷售員鄧麗說,這家悅刻門店是2020年初開的,但今年上半年迎來一個開店潮,對面先是搬進了「火器」,又是搬來了「雪加」,緊接著又搬來「福祿」,同一層還新開了「柚子」——都是電子煙門店。
鄧麗明顯地感覺到,店開的越來越多,價格戰也打得越來越狠,「別人家經常比我賣的便宜,本來能來我這里買的顧客就不來了。」 作為行業頭部品牌的銷售員,她坦言銷售壓力依然很大,「每天都在發愁怎麼攬客」。她的收入和銷售業績直接掛鉤,完成任務能拿3%的提成,完不成就只能拿2%,現在,她的月銷售額是2萬到3萬,據她回憶,她去年最高的月銷售紀錄達到過5萬元。
各門店為吸引客流推出的不同促銷方式。圖/《財經天下》周刊 薛永瑋
專賣店數量迅速擴張,電子煙渠道也全面泛濫。因手機利潤下滑而轉行賣電子煙的山西代理商趙興發現,在山西,現在只要是個店面,都能賣電子煙,不僅手機家電賣場能看到專門櫃台,酒吧和舞廳也被認為是理想的銷售場所,甚至連餐飲店、理發店、報刊亭也開始擺上電子煙,「擺上一個紙盒就算一個『店』」。
「最後的結果就是電子煙賣爛了。」趙興對《財經天下》周刊下這個結論時,還加了一個無奈的笑臉。他沒有想到這個過程來得如此迅速。在當地,已經很少有手機店主會冒險將門店改為電子煙店。
為了節省門店成本,周雄現在已經不敢僱人看店,他一邊親自上著貨一邊說道:「等清完這一波庫存,就得研究點別的了。」
品牌內卷能結束了嗎?
條例修訂後,回憶起今年上半年的開店大戰,電子煙品牌創業者張浩仍然心有餘悸。
他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現在對於品牌方而言,稅收將提高成本,成本高了就意味著銷售費用會減少,開店的投入也會減少,品牌方可能不會再「撒錢」補貼擴張門店,「大家不用那麼卷了」。
一位有兩年電子煙從業經驗的人士則認為,品牌未來還會有一個新的內卷方向——「翻店內卷」。現在品牌方的專賣店要簽排他協議,但當電子煙納入專賣管理,這些品牌的專賣店就不能再把客源私域化,一個門店中將滲透進多個品牌的電子煙,相當於專門店變成集合店。而各個品牌為了能多進入幾家綜合化門店,就需要去爭搶行業頭部位置,以「翻」進其他門店。
「參照卷煙的管理辦法,品牌方可能只有電子煙的生產權,但沒有分貨權。」上述從業人士表示,品牌以後可能不能像以前一樣依據省代、市代、店主的訂貨量給人發貨,而是要依據一定的限額進行發貨,那麼則將更加考驗品牌方的調度能力,「誰線下門店管理能力最強,誰就能更好適應新的游戲規則。」
這一點,品牌方們其實早有預感。今年9月,鉑德CMO方輝對《財經天下》周刊說,現在而言,電子煙行業需要從門店擴張,過渡到對門店的精細化運營階段,「以前一些入局者以為電子煙行業要沖刺了,後來發現是一場馬拉松。」
行業的頭部效應在凸顯。對於頭部品牌來說,一個共識是,這次條例修訂,將拉高行業的准入門檻,相比大概率會拿到經營牌照的頭部品牌,未來電子煙的小玩家將很難存活。「以前能多靠專賣店去賣,但現在,如果產量及品牌影響力不足,就沒辦法走進更多綜合店。」上述從業人士表示。
至於將被攤薄的利潤,張浩認為,加稅會讓整個鏈條價值重新分配一次,工廠、品牌、渠道會各讓一些利潤,抵沖增多的稅收,「高毛利有高毛利的流轉方式,低毛利也有低毛利的運轉方式」,上述從業人士則表示,「未來可能不走高利潤的路線了,而是走高量的路線。」
這次條例修訂背後,是一個曾野蠻生長的電子煙時代。2019年11月,國內電子煙全面線上禁售後,電子煙品牌廠商掀起了一場圈地運動,集體搶占商場和街邊的店面。一時之間,市場上涌現出各種各樣的電子煙品牌,頭部品牌都以門店數量作為衡量影響力的一大指標。
從2019年起,電子煙企業注冊量開始爆發,2020年開始呈現出井噴之勢,當年共注冊2.23萬家,同比增長192%。到了2021年上半年,電子煙企業的注冊量繼續逆勢增長,共注冊相關企業4.83萬家,同比增長已達912%。
事實上,電子煙確實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達83.8億元,八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2.5%,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急劇擴張。據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預測,2021年,電子煙出口額將達632億元,內銷185億元。
「今年1-3月,行業很明顯進入了一個不理性的狀態。」今年9月,魔笛電子煙創始人MG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疫情積壓的需求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爆發,加之2021年初悅刻的上市,一些品牌在年初開始了最後一搏,希望能引起資本的關注,不斷加貨、訂貨,行業水位突然被抬到很高,以致於進入了一個虛假的繁榮階段,但很快因為激進的擴張而資不抵債,倒下一批。
直至今年3月份的徵求意見稿公布後,行業開始回歸理性。事實上,2021年4月以來,AUV電子煙、深刻電子煙等品牌,都已出現出售和清退的案例。
為什麼電子煙品牌曾如此泛濫?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它和早年的山寨手機一樣,產業鏈完善,但也幾乎沒什麼技術門檻。想做一個電子煙品牌,只需要找一家深圳的電子煙代工廠,花9萬元,等10天,你的新電子煙品牌就可以在市面上出現了。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網上售價169元的電子煙產品,在深圳的代工廠,只需要33元就能拿貨。
正是由於電子煙的技術門檻低,普遍依賴代工廠,導致了一個頭部品牌頗為頭疼的問題:通配。
今年10月底,《財經天下》周刊走訪發現,通配版煙彈通常價格更低、煙油容量更大,一些通配煙彈甚至專門做悅刻沒有的口味來吸引消費者。在北京通州區一家電子煙集合店裡,不到五平米的店面里集齊了市面上各大電子煙品牌,但賣的最好的、最受店員推薦的是一款通配產品。有數據顯示,近9成的消費者表示在購買煙彈時,銷售人員會主動提示其購買通配品牌。
這顯然是廠商不願看到的局面,今年9月,悅刻一口氣起訴了思博瑞、EFK及YMK美氪三家電子煙企業,理由是對方通配了悅刻的產品,並稱這是一種建立在悅刻既有用戶群體的「寄生」行為。
一家電子煙集合店內的各類產品。圖/薛永瑋
「原裝煙油和代工煙油很相似,消費體驗很接近,消費者就會去選擇通配。」今年9月,鉑德CMO方輝向《財經天下》周刊介紹,霧化芯技術(用於煙桿)的集中度很高,但電子煙復購率高主要是來源於煙彈,也就是煙油。從技術上來看,煙油技術(用於煙彈)的集中度更高,主要就在四家代工廠里。
他進一步指出,正品煙油都與煙桿嚴絲合縫,但很多通配廠商會把規格做大一些,留出一些縫隙,或者改變煙油的形狀,很容易就規避了法律上的風險,「對依賴代工的品牌而言,通配難題很難應對」。
一位從業人士向《財經天下》周刊講述了在一次行業論壇上的尷尬體驗:「最諷刺的是,一場行業論壇上,做通配的人和被通配的人,竟然一起上台領了獎。」
「卷煙替代品」 仍需更強監管
本次條例修訂明確了一個事實,電子煙將被看作一種新型煙草。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定性,因為此前,電子煙一直是以「卷煙替代品」的減害形象出現。它對傳統卷煙替代效應確實已有表現,根據近日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和首席分析師楊暢的數據,中國電子煙產品銷售額與傳統卷煙銷售額的比例由2012年的0.1%升至2020年0.9%,且提升速度較快。
但現實的情況卻似乎並不如此:電子煙尼古丁含量各異,對使用者仍然存在成癮性,其副作用也一直成為醫學界的爭議焦點。其次,有研究表明,電子煙增大了本不吸煙者接觸煙草的概率。
在山西經營電子煙門店的趙興向《財經天下》周刊透露,大部分來購買電子煙的都是年輕人,「這些人之前沒有抽過煙,真正的煙民很多抽不慣電子煙,太淡了」。他還聽品牌方透露過一個「內部數據」:「80%是賣給大學生的,尤其是女生,各個品牌都差不多。」
今年5月,《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也指出,我國電子煙使用者中年輕人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佔比最高的是15-24歲的青少年。
2019年11月,電子煙全面線上禁售,京東、淘寶都下架了各品牌網店。然而,鑽空子的現象依然非常常見。即便是現在,《財經天下》周刊嘗試在淘寶和閑魚平台上,簡化「電子煙」「悅刻」等關鍵詞進行搜素,依然會有很多商品顯示出來。
另外,《財經天下》周刊發現,電子煙的微商渠道依然很多,消費者只需在添加微信好友後進行選購,全程不需要提供任何年齡信息,下單後即可郵寄到家。電子煙的銷售,並沒有被嚴格限制在線下渠道。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未成年人想在線下買到電子煙,也並不是什麼難事。《財經天下》周刊走訪發現,北京多處電子煙在售點,不論是悅刻、福祿、柚子等品牌的專賣店,還是有多個品牌的集合店、便利店,在購買者明顯表現出第一次購買、未曾使用過電子煙的情況下,沒有一家店面詢問過購買者的年齡。
「現在越正規越難賺到錢,很多夫妻小店根本不會在乎對方是不是學生,只要給錢就賣。」趙興說道。
對此,多位電子煙行業人士向《財經天下》周刊表達了一個共識:可以在朋友圈宣傳,但不能直接郵寄給對方,只能線下交易,而且要核實對方身份。
但《財經天下》周刊發現,此類線下身份驗證系統的設置仍然流於形式。以北京一家悅刻專賣店為例,雖然前期輸入身份證號、經過人臉識別後才可以通過驗證,但只要驗證後添加了門店微信,交易依然可以在線上進行。在不確定手機另一端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的情況下,門店依然可以通過快遞,把電子煙配送到家。
根據近期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的數據,104個中文電子煙企業官方網站中,僅有43%的網站對用戶的進入年齡進行了限制,而且這種限制並無任何具體的驗證要求。
11月26日深夜,《財經天下》周刊聯繫到一家頭部電子煙品牌方時,對方還在公司緊急開會研討此事。目前,電子煙國標還未公布,但本次條例的修改落地,給無序生長的電子煙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標准和更嚴的要求。
品牌方不再豪橫補貼了,經銷商和代理商的狂熱也已經消退。大家還在開始等待著更為具體的細則,但可以確定的是,電子煙不再是能肆意收割「韭菜」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