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麥當勞的歷史和由來
麥當勞漢堡包集團公司創始人於加利福尼亞的聖地亞哥:雷-A-克羅克!
麥當勞:開店資料領取
盡管兄弟倆非常熱心於這一模式的推廣,但卻不熱衷於加盟制度的管理和完善。真正使麥當勞在市場上快速發展起來的是麥當勞的一個的加盟商--萊·克羅克先生。克羅克先生是一位奶油冰激凌機推銷員,當時,美國市場上開始流行軟冰激凌,奶油冰激凌機的銷售受到很大影響,恰在此時,他收到了麥當勞公司8台機器的訂單,這是他收到的最大訂單。出於好奇,他來到了麥當勞餐廳,當時尚未到正午,但是餐廳里三個櫃台前排著長隊,而且人越來越多,服務員們以每客15秒的速度提供食品。他在感到震驚的同時發現了其中蘊涵著的巨大商機。1961年,克羅克買入麥當勞商標權,開始全力投入麥當勞特許加盟發展模式的研究和開發。他提出QSC(質量、服務、清潔)的經營理念,並將其編寫成了具體的指導手冊,極大地促進了加盟店的發展和管理。在當時的美國,加盟連鎖方式存在著特許商要求加盟商高價購買原材料,總部從中提取價差或中介費和高額加盟費的情況。但克羅克堅信,只有加盟商的成功才會有特許商的繁榮,並採取了一系列服務加盟者的措施和辦法。
㈡ 雷·克拉克(Ray Kroc)的麥當勞之父的來歷
1961年,雷·克羅克以270萬美元的價格從麥當勞兄弟手中購買了麥當勞餐廳的所有權,並將麥當勞餐廳以連鎖形式推向全美國。到了1968年,麥當勞開始向海外進軍,最終成為了全球擁有最多分店的快餐巨頭」。
1983年1月14日,雷-A-克羅克,麥當勞漢堡包集團公司創始人於加利福尼亞的聖地亞哥去世,享年81歲。克羅克曾通過精巧安排向社會提供大量小型牛肉餡餅,幫助改變了美國商業及美國人的飲食習慣。
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羅克創造了令全世界震驚的麥當勞奇跡,而他歷經艱難的創業史本身也是一個奇跡,雷"克羅克的名字也成了麥當勞的同義語,令世人欽佩不已、感慨萬千。後來,他就被稱為了麥當勞之父。
(2)樂好奇漢堡加盟熱線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902年,克拉克出生在伊利諾伊斯州芝加哥市的一個捷克裔家庭。一戰期間,他受訓成為一名救護車司機。可還沒輪到他上戰場立功,戰爭就結束了。
一戰結束後至50年代初,他先後在多個行業謀生,如紙杯推銷員,鋼琴演奏,爵士樂手,樂隊成員,以及在芝加哥電台工作。最後他成了一名綜合奶昔機推銷員,行銷全美國。
這個工作讓他認識了理查德和莫里斯(麥克),1948年,這對麥當勞兄弟在加州聖伯那地諾開設了第一家麥當勞餐廳。他們獨創的漢堡餐廳生意非常好,居然同時使用八台奶昔攪拌機。
1961年,他從麥當勞兄弟手中買下了公司。他們達成一項協議,即:麥當勞兄弟一次性獲得270萬美元出讓麥當勞連鎖餐廳,每年還可以得到公司總營業額的1%作為專營權使用費。
1984年1月14日,克拉克因心臟病在加州聖地亞哥的斯克里普斯紀念醫院逝世,享年81歲。
㈢ 學校附近適合做什麼生意
學校附近適合做文具店、冷,熱飲店、烤串店、個性飾品店、私人影咖。
一、文具店
文具店可不只是賣點文具而已,除了文具以外,還可以賣些小禮品,坐墊,一些新奇的小玩具等。銀行信息港經常接女兒放學,女兒學校門前的文具店,裡面經營各種新奇的文具,如玻璃的鋼筆,一支就能買到35到50元。
目前的學生喜歡攀比,往往不追求實用而追求時尚,所以很多稀奇古怪的小文具和小玩具都深受孩子們喜愛。小禮品也有很好的銷路,每到孩子要好的同學過生日,都會給買個禮物來增進友誼。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學生用的書本比較賺錢,因為現在的孩子都不太會節省,經常丟三落四,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才想起自己需要買個作業本,而往往學校門前的文具都要比商場的文具店貴,利潤非常高,而且每次放學後店裡的學生都滿滿的,客流大自然效益就好。所以開文具店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五、私人影咖
如果是在大學周邊開店,開一家私人影咖是一個不錯的項目。項目總投資15-25萬元,半年左右可以開始盈利。
現在的大學生愛玩,也會玩,平時沒課的時候,有看書學習的、有在寢室打游戲的,也有想出去玩,但又走不遠的同學,這時候約上三五個好友看一場大片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每當有新片上映的時候,周末或節假日很多學校旁邊的私人影咖,更是場場爆滿。
㈣ 想開一個奶茶店,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做奶茶店尤其突出。你首先要樂於接受新事物,並願意去嘗試將其實現,你才能從中找到與眾不同的點。一昧的模仿和抄襲並不能形成特色,甚至很容易就失敗了自己的飲品。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這點非常重要。
所謂的眾口難調其實不存在,只要你用心去做,就能發現每一類人的口感偏好,因此制定個性化的菜單來劃分人群,根據當季、當地、當時的特色,抓住市場潮流風尚,就能很好站穩腳跟。
奶茶推陳出新這很正常,但是經典的、招牌的奶茶品質和口感一定要保證到位。新品和經典的對抗,是亘古不變的話題,也是非常有趣的存在。你拿捏好這其中的尺度,就能玩轉產品營銷的套路。至少我自己是這么認為的。
㈤ 麥當勞的漢堡比肯德基好不好吃
肯德基和麥當勞在產品定位上存在很大的差異,麥當勞以漢堡為主打產品,較為適合歐美人(這從美國食品業界研究機構對2002年和2003年全美快餐銷售額和餐廳數量的統計可以看到,連續兩年排在前三位分別是麥當勞、漢堡王和溫迪,而它們都是以漢堡為主打產品的快餐連鎖集團)。而肯德基以雞肉類的產品為主,與麥當勞相比更適合於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的口味,因此更容易為中國消費者接受。近年來麥當勞雖也強力推出與肯德基類似的「麥辣雞」、「雞腿漢堡」,然而肯德基六十年烹雞經驗無法在短期復制,其「烹雞專家」的形象更是無從模仿。比口味比感覺的餐飲市場,產品的細微差異就很大程度上使麥當勞處於不利的競爭位置。 在產品的本土化上,肯德基更是不遺餘力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肯德基就決意要為中國人打造一個合乎中國人需求的品牌。 我們在研究肯德基與麥當勞的過程中還發現了這樣一個事實,雖然這兩家彼此都視對方為最重要、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也都在中國市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們沒有陷入同質化進而互打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中去,卻各以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競爭的結果是實現了雙贏。這也許更值得中國本土企業思考和借鑒。 老實說,從全球范圍看,麥當勞與肯德基不屬於同一重量級的對手,無論是發展歷史還是整體規模與實力,乃至品牌資產,肯德基均落後於麥當勞。但為何中國市場能成為肯德基壓倒性對抗麥當勞的「大本營」? 肯德基在中國的飛躍首先應該歸結於決策層對中國市場特殊性的理解和重視,尤其是對跨文化管理的融合之道更是深領其中真諦,選擇合適的將才才能避免失誤。其次,我們應該歸結於肯德基在中國市場所實施的差異化的三大競爭戰略(「瞄準高增長市場、先發制人、加速擴張」)、戰略性連鎖經營的多品牌整合協同和靈活的兩種連鎖模式(「直營連鎖」與「特許連鎖」),這種體系的保證為獲取競爭優勢奠定了基礎。 對於麥當勞,通過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曲線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發展戰略具有「滯後遲鈍」與「游歷搖擺」的兩大特徵,並長期一味堅持「直營連鎖」策略(遲至2003年8月方在中國實施「特許連鎖」模式,而肯德基則早在1999年就先行一步,且在2003年業已發展了40多家特許加盟店),從麥當勞的全球市場定位來看,中國市場更是成了其支持在其他市場發展的「造血機」的功能,尤其。 長期組織決策機制上的遙遠與遲緩,在對於戰略性的關鍵選址決策上,麥當勞往往偏執於「價格合適」的穩健保守原則,在諸多城市(如上海)的戰略性店鋪設立上為肯德基搶得先機,也影響了其在中國市場的擴張。 肯德基以家庭成員為主要目標消費者。推廣的重點是較容易接受外來文化、新鮮事物的 青少年,一切食品、服務和環境都是有針對性地設計的。這是因為青年人比較喜歡西式快餐 輕快的就餐氣氛,並希望以此影響其他年齡層家庭成員的光臨。另外肯德基也在兒童顧客上 花費大量的精力,店內專門辟有兒童就餐區,作為兒童慶祝生日的區域,布置了迎合兒童喜 好的多彩裝飾,節假日還備有玩具作為禮品,一方面希望培養小孩子從小吃快餐的習慣,另 一方面也希望透過小孩子的帶動,能吸引整個家庭成員都到店中接受溫馨的服務。兒童長大了,肯德基可能會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以說,正是由於兩者對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重視程度不一致,導致了在戰略決策幾個主要因素的分野,由此決定了兩者在中國市場連鎖店的擴張速度與發展數量。 肯德基一直想要營造的是一種全家一起用餐的歡樂氣氛,強調的是這種附加的價值。這 會給人留下一些較深的印象。他們有很多的美好記憶是在肯德基發生的。客人到餐廳里,首 先感到吃的味道。東西不好吃,再便宜都沒有用的。服務再好,裝修再漂亮,客人也不會喜 歡。肯德基的市場優勢為其雞類食品的獨特口味,定位在「世界著名烹雞專家」,「烹雞美味 盡在肯德基」,這也是肯德基與麥當勞定位上的最大的差別。其六十年烹雞經驗烹制而出的炸 雞系列產品,原味雞、香辣雞翅、香脆雞腿漢堡、無骨雞柳等,外層金黃香脆,內層嫩滑多汁□以其獨特鮮香口味廣為顧客稱許。肯德基在各種廣告宣傳里也不斷強化其「烹雞專家」 這一賣點。 中國人愛吃雞,雞鴨魚肉中雞是排第一位的,與其他洋快餐相比,雞肉類的產品也更符 合中國人的口味,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從麥當勞悄悄打破其在全球市場統一的「牛肉漢堡」 的菜單,在中國市場推出與肯德基類似的「麥辣雞」和「雞腿漢堡」,更可以看出這一點。 肯德基並不滿足於目前的成功,而是不斷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去尋找適合中國人的口味,肯德基的什麼產品是他們喜歡的,他們為什麼會喜歡肯德基等等。去調整服務,調整食品, 甚至推出新的產品。 3.成本價格上之據高起伏 眾所周知,作為快餐,穩定的產品價格一直其經營持續穩健的象徵之一。肯德基與麥當勞兩者在同類產品的定價上,在很長的時間里是基本持平的。但時至2003年6月,麥當勞開始揮起了價格利器,首先是迫於全球業績與成本控制的壓力,實施全面的逆勢漲價;而在距離整體產品漲價8個多月後(既2004年3月),麥當勞將近十種主打產品全部砍到五元之內,最高降幅達50%,造成不少地區一時搶購脫銷的窘困,而這一切均是在降低了產品容量乃至品質的基礎上實施的。而肯德基卻少有如此價格反復,一直堅持走「合適的價格與合格的產品」路線。 據悉,麥當勞產品的成本控制也一直居高不下。在產品的采購供應上,麥當勞傾向其美國國內企業為中國提供貨源,而肯德基則更鍾情於在中國本土發展供貨商。加上其與必勝客等品牌的供應鏈協同共享效應,肯德基在產品成本的控制上也是略勝一籌。 4、 選址策略上之執行高下 實事求是地說,麥當勞與肯德基在選址策略上,各有各的聖經。無論是其選址的嚴謹流程與考量標准,均難辨其高下。麥當勞中國華東地區總裁曾這樣宣稱,「麥當勞連鎖店之所以開一家紅火一家,究其原因,第一是地點;第二是地點;第三還是地點。」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其高下卻可見一斑:肯德基的選址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而麥當勞卻常有難言之隱的閉店事件(2002年12月1日,麥當勞成都雙楠店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麥當勞在中國內地關閉的第一家分店。但是據知情人士透露,四川麥當勞共有10家分店,除總店一直贏利,另兩個店偶爾贏利外,其餘的基本上都處於虧損狀態。就在麥當勞成都雙楠店關閉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時,2003年5月底,在南國廣州又傳出了關店的消息)。 我們在研究肯德基與麥當勞的過程中還發現了這樣一個事實,雖然這兩家彼此都視對方為最重要、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也都在中國市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們沒有陷入同質化進而互打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中去,卻各以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競爭的結果是實現了雙贏。這也許更值得中國本土企業思考和借鑒。 仔細觀察一下城市裡,到底是KFC和McDonald哪家餐廳的數量更占優勢? 從營業收入和年擴張速度來看,在中國大陸市場,KFC也是遙遙領先 多年來,KFC與麥當勞的戰火不斷。去年麥當勞採取價格戰,肯德基卻一直保持著以前的價格,還有蘇丹紅事件也讓麥當勞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我想這不僅僅是意外事件,還有記得去年的時候麥當勞推出了十元套餐,還引來了一場與消費者之間的官司,還有前些天的楊丞林關於麥當勞的事情,又該如何解釋呢? 樓上說的對,飲食業走進另一個國家的時候,重要的是本土化的飲食文化的發展,我想說的是,KFC做的也確實不錯。很多不錯的產品不勝枚舉,還有它的產品覆蓋了多種年齡段人的需求,也有兒童套餐,如果您注意的話,看看你附近的KFC每個月有一些由小朋友的活動,還會給在KFC過生日的小朋友送上一份生日禮物。我想這更好的滿足和發展了潛在的顧客
㈥ 有什麼適合年輕人的創業項目
年輕人的項目一般也具有年輕化符號的特點,比如奶茶。
奶茶麵對的消費群體是年輕人,所以做這個行業的人最好也是年輕人,一個原因是,服務交流時,年輕人才能與年輕人聊到一起,年齡差不多的情況下也更容易建立信任甚至友誼,比如某些餐飲公司在送餐員的招聘上就專門挑選個高長相帥的男生,其目的就是想通過年輕人之間的互動,形成一個更具活力的購銷環境。
再比如漢堡炸雞,如果經常去漢堡店你會發現大部分顧客都是學生,可以說漢堡炸雞面對的群體年齡段比奶茶還低一些,原因很簡單,因為漢堡這東西是西餐,在外觀和吃法上比較新鮮,越是年輕好奇心也越重,自然會對其感興趣,而且漢堡炸雞的口味確實香甜,屬於零食的一種,年輕人喜歡零食自然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