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德電源充電時間
十個小時左右
米德技術是一橡棚個專注為企業提供快速電路設計、產品電路解決方案、非標電路模塊設計和專業技術咨詢服務,涉清螞及工業自控技術、智能技術、高低壓隔離答如埋轉換、單片機技術的技術團隊。
2. 拾慧之十丨米德的人類社會觀 ——《心靈、自我與社會》讀書報告
正如我們所知,喬治.H.米德作為符號互動論的先驅之一,在授課的時候提出了大量有開創性的見解和推論。盡管他在這方面有很高的造詣,然而他在有生之年並未將他的理論做出系統的解釋和框架性的總結,並且時常苦惱於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表達他豐富的思考過程。以查爾斯.W.莫里斯為代表的米德的學生們意識到其思想對於社會學及其他學科的重要性,將他授課時學生的課堂筆記做了匯總和補充,因而形成《心靈、自我與社會》這本巨著。
該書共分為四個章節,由於內容龐雜且較晦澀難懂,我僅就第四章《社會》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閱讀和理解,希望能對米德關於社會的理論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前三章的主要范圍是社會行為主義的觀點、心靈和自我,第四章中主要講解的社會這一范疇雖然不可避免地與其他章節產生關聯,但仍然有它相對獨立的內容,以下我將對部分觀點做出介紹並提出一點自己的理解。
社會的部分從人類社會的基礎講起,分為人與昆蟲和人與脊椎動物。在開始作對比之前,米德一再重申自己的觀點:社會先於心靈和自我存在。對昆蟲生理學的研究發現昆蟲社會之中分工的依據是其生理分化,而人類社會幾乎不存在這種生理分化。昆蟲社會與人類社會的根本區別在於昆蟲之間的姿態交流是無意識的,而只有人類在交流旅蔽中當中是有意識的,並且人類在交流中影響了他人的同時也影響了自己。而盡管脊椎動物也不是因為生理分化產生聯系,拆山但它們的聚集更多的是一種「本能的聯系」,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本性。總的來說,人類所具有的智能不是以生理分化為基礎,也不是以畜群的本能為基礎,而是「以通過社會過程取得的發展為基礎」。
接下來他講到有機體、共同體與環境,有機體與環境的關系表現在共同體與其環境的關系中。在部分承認地球生命史的科學觀點的基礎上,米德認為有機體在它自己選擇的按他自己行動組織的環境中的變化是更有趣的研究對象。也就是說,環境在某種意義上是有機體自己選擇的,並且用以手為代表的工具創造出更適宜的環境。單個有機體組成的共同體本身也藉助於對環境的感受性而創造了它的環境。
在物質環境之外,人類個體的生存離不開社會環境,人的思想和交流在社會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米德認為人類社會組織基礎的原則是「包括他人參與在內的交流原則」。這種原則要求他人在自我中出現,讓他人參與自我,並且通過他人而達到自我意識。在與他人產生姿態的交流的過程中,個體需要扮演特定環境下需要其扮演的角色,而這種角色的扮演也對他自身產生著重要的意義。個體在社會中難免受到社會的控制,個人所處的共同體往往有兩種組織形態,一種是有自我意識的共同體,個人必須將自己代入共同體的態度中,另一種與之相反,個人無需將自己代入這種關系。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產生的思維是個體之間態度交換的產物,不可能單獨進行。
上段所提的共同體廣泛存在於生活之中,而在共同體之中全體成員對待一個特定情境的共同反應被稱作是共同體的制度。制度的存在使得每一個個體成員能通過採取他人對待這些活動的態度而恰當地表現自己的動作。但是,因為個體所處共同體的不同,它們之間的制度化的反應是有差異的。雖然共同體中的共同的態度使個體表達某種特定態度,但是個體自己的態度在很小程度上受到制度的影響。共同體有大小之分,每個人必然從屬於多個不同大小的共同體之中,譬如國家也可以被當成共同體來看待,而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個體也接受了該共同體的制度。回答我們是否屬於一個更大共同體的問題,要根據自並做己的行動能否在該共同體中引起反應,和它的反應能否反映在我們自己的行動中。
就我所閱讀與理解的內容來看,米德實際上把社會看成是一種構成的現象,產生於個體間的互動,正因為如此,社會才能夠在心靈和自我的活動過程中被改造和重組。但是,由於個體是難以預測的,所以他借用主我和客我在社會活動中的融合來說明行動的不確定性。心靈、自我與社會在許多問題中往往交織在一起並且相互影響,討論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單獨地脫離與另外兩者。
總的來說,這本社會學的著作提出了許多有趣的觀點,並且按照自己的邏輯步步論證。書中論述人類自身如何出現在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並強調在社會結構存在的先決條件下,心靈、自我是如何作用於一個有機體的。他更多採用一種定性的分析方法,注重對社會行為的意義的研究,而且注重個體的內在經驗,主要以描述和解釋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可以理解他的推導過程。但由於是筆記的整理,板塊與板塊之間的聯系就顯得不夠緊密,主題切換有時候有些突兀。在研究之中,有種將人與其他動物放在同一層面考量的感覺,這讓我有些疑惑。無論如何,作為符號互動論的開山之作之一,米德的思想對於後世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和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