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分類 » 無人超市加盟新零售新模式
擴展閱讀
7分甜加盟費明細 2025-04-16 17:03:43
五穀磨房要加盟費嗎 2025-04-16 16:50:12
茅台酒加盟的流程 2025-04-16 16:38:23

無人超市加盟新零售新模式

發布時間: 2022-05-17 03:09:10

❶ 「無人超市」開張全新零售時代來了

近日,阿里巴巴無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沒有收銀員,無需排長隊、東西買完就能走。第一次進店時,打開「手機淘寶」,掃一掃店門口的二維碼,獲得一張電子入場券。通過閘機時掃這張電子入場券,進入店內之後就可以購物了,進到裡面全程不用再掏手機。不過這家超市只是試水,商用暫無時間表。

現在,似乎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都可以使用到人工智慧技術。而這樣的結果之一,就是所有可以省掉人力的地方,都盡量用機器代替,比如無人駕駛,比如這兩天刷屏的無人超市。

運營成本並不低

但隨著技術的改進,這些細節上的問題,相信會得到逐步的解決。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這種無人超市,是否會是線下零售的新方式或新趨勢呢?

從商業角度上看,無人超市瞄準的應該是人力節省、提高購物體驗,以及可以大規模復制、規模化的目標。比如,日本的無人便利店計劃,就是因為日本的人力成本實在太高了。中國的零售行業,未來也勢必面臨同樣的問題。

但從服務的角度來看,零售店的營收,是否只要考慮人力成本單一因素?恐怕不是。某投資機構的投資人就以7-11為例,做了一個成本分析。眼下,7-11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但它的人工成本只是占整個營收的1.8%,即使加上租金,也不到5%。如果把人力砍掉了,就會導致那些需要人做的項目、服務做不了。而恰恰,這些項目和服務又是其利潤構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較之下,這樣反而不劃算了。

其實,無論是亞馬遜的AmazonGo還是「淘咖啡」,想要真正做到無人,又不影響用戶體驗,那它所採用的技術、管理方面的成本,必然非常高。除非進行大規模的復制、使用,才有可能降低其成本。但問題在於,這樣的無人店,對人流量、用戶人群以及產品結構,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至少要是人流量密集的商業圈、住宅區等,否則可能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都是無人超市的門檻。

線下消費在新技術的促進下,不斷涌現出新的商業模式與商業場景,但這種無人超市,是否會成為新趨勢,是否會代替傳統的零售模式,則有待時間檢驗。不過,在這個智能時代,或許一切都充滿了可能。

新事物總有一個探索的過程,是否真的合算,只有運營一段時間才能掌握真實情況,只有等段時間再看發展如何了。

❷ 無人超市火了,歸功於新零售還是人工智慧

突如其來的「無人超市」,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尤其是「無人」這個詞彙,讓人聯想到了人機器智能替代人工的趨勢,也有人將之歸因為「新零售」驅動的成果,甚至以「第四次產業革命」來大唱贊歌。

可「無人超市」在國內的爆紅終究還是晚了一步,亞馬遜在去年12月份就推出了新型概念店Amazon Go,日本的媒體在今年4月份便開始大肆渲染「無人收銀系統」。只不過,無人超市在國內的爆紅,得益於流量黑洞的馬雲爸爸、顛覆升級的新零售,以及無所不能的人工智慧,比國外來的更加直接。

誰在擁抱無人超市?

7月8日,阿里的無人超市「淘咖啡」正式落戶杭州,按照媒體描述的場景:掃碼進店,拿了東西就走,支付寶自動扣款。「淘咖啡」彷彿是一把神奇鑰匙,一不小心打開了一個萬億規模的新市場,原來形形色色的「無人超市」已經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落地,繽果盒子、Take Go、F5未來商店等無人便利店開始扎堆。

為什麼要普及「無人超市」,除了科技發展的「煽風點火」,控製成本大抵是最能讓人信服的答案。有數據顯示,即便是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零售業的毛利潤僅為15%-20%,其中人力成本佔到了12%左右,為了節約成本、解放勞動力、彌補用工短缺,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卻也是料想之中的解決方案。盡管中國零售業的人力成本僅佔7%左右,緩解僱傭成本過高帶來的盈利壓力,幾乎成了零售行業每一個環節的訴求。

歐尚、大潤發、沃爾瑪等線下連鎖商超,以及娃哈哈、伊利等快消品巨頭的動作,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降低人工成本的必要性。沃爾瑪在今年6月初推出了自助雜貨售賣亭,伊利、娃哈哈等紛紛聯手深藍科技無人便利微店,趨勢不證自明。

可「無人超市」真能如其所願嗎?有消息稱,一個Amazon go店面的投入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如果只是為了替代幾個收銀員的降本效應,付出如此巨大數量級的代價或許並不是一個正確選擇;阿里的「淘咖啡」還只是一個概念店,噱頭成分大於實際;繽果盒子還在小范圍投放,能否經得住人性的考驗尚不得而知,而深藍科技的Take Go還處於試驗階段......

不過,海外曝出的壞消息是,Amazon go在實際測試中發現,在數百平米的無人超市裡,一旦選購人數超過20人,店內的設備就無法正確追蹤用戶行為及選購的產品標簽。相信國內的「無人超市」同樣存在這些問題,只是被有意公關和諧掉罷了。

無人超市還有多少坑?

記得剛剛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畫這樣一張餅:所有的商品都被貼上RFID標簽,在超市購物時無需在收銀台人工盤點,機器自動識別商品的RFID標簽即可完成付費。然而終其四年大學時光,這種場景在實驗室里都未曾模擬過,或許招生老師還會接著忽悠一屆又一屆的學弟學妹。

不同於學院派的教授們,商業市場的弄潮兒們向來都是實干派,無人超市也好,無人便利店也罷,個中解決方案確實和RFID有些關聯,並加入了人工智慧的元素。

亞馬遜是這樣描述Amazon go的:顧客只需下載Amazon Go的APP,在商店入口掃碼成功後,便可進入商店開始購物。Amazon Go的感測器會計算顧客有效的購物行為,並在顧客離開商店後,自動根據顧客的消費情況在亞馬遜賬戶上結賬收費。其中涉及了計算機視覺、感測器、深度學習等技術,核心在於識別動作、商品和人,通過位置或姿勢進行關聯,亞馬遜也形象地稱之為「just walk out」技術。

深蘭科技的Take Go看起來比亞馬遜走的更遠,官方宣稱應用了應用了人工智慧卷積神經網路、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生物識別、生物支付等人工智慧領域最前沿技術。比如說通過人自身的手脈識別,掃手就能進店。

相比之下,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等無人便利店的解決方案要更加純粹。除了「進門」的掃碼技術,選購、跟蹤、購買等大多基於RFID技術,付款方式也是大眾習慣的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掃碼支付。

究其根本,亞馬遜、Take Go的人、動作、商品等識別跟蹤技術和無人駕駛「師出同門」,但並沒有一家人工智慧公司聲明其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是應對十分復雜的場景,Amazon Go在20人進入時的系統錯亂已經是例證。同樣被高估的還有RFID技術,不僅是無人便利店的技術核心,也扮演了識別物的角色,但RFID技術本身就有諸多痛點,比如標簽被撕毀後無法識別、存在較高的差錯率、缺少行業標准等等。

總之,這些技術不解決,無人超市的大規模普及仍然存疑。

求救人工智慧還是新零售?

什麼是新零售,馬雲給出的定義是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而在新零售概念的背後,尼爾森和麥肯錫給出了更加實際的答案。尼爾森在《2016年度中國賣場超市購物者趨勢報告》中表示,隨著中國購物者的購物習慣日益成熟和網購渠道的進一步滲透,便利店和網購的滲透率分別從去年的32%和19%上升至38%和35%,這一趨勢的變化隨之帶來的是對傳統大賣場和超市的轉型要求。

麥肯錫在《2017中國數字消費者研究重新定義新零售時代的客戶體驗》中有著類似的觀點,雖然全渠道成為新常態,但線下渠道仍是客戶體驗和銷售轉化的重要節點。以消費電子品類為例,93%的消費者會先在線上研究再到實體店體驗;96%的消費者會在線下渠道體驗或購買。

由此來看,馬雲所希冀的新零售,絕非是借無人超市來取代線下零售店,而是為了彌補電商欠缺的線下體驗。或許應該這樣理解馬雲心中的「無人超市」,用戶在無人門店裡體驗消費,然後通過電商平台下單,再利用物流送到用戶手上,這樣一來便打通了電商、物流、線下等一系列環節。新零售的本質是取消中間環節,而非單純的降低人工成本。

很明顯,新零售的初衷並不是無人超市的扎堆者們所樂衷的,他們更多的是為了取代人工,以新的模式佔領線下。那麼,人工智慧會是無人超市的靠山嗎?

在各家的解決方案中,被提及最多的是基於卷積神經網路的視覺識別技術,即通過深度學習教會計算機認識商品,消費者自助購買時,計算機通過店內攝像頭識別商品的類別價格,消費可以實現自動扣款,無需消費者人為結賬。可就目前來看,除了尚未商用的無人駕駛,這種視覺識別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仍然是空白,而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能夠跑過無人超市短暫的火熱周期嗎?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無人超市會成為一種標配,但市場上的玩家也會一茬接著一茬。

一個朋友的答案再次給無人超市潑了一盆冷水:現在外賣那麼發達,幹嘛非要出門去超市,即便心血來潮逛超市,重點在於逛啊。

這一代創業者的優點是善於發現並抓住風口,缺點也恰恰是這種功利性。無人超市還有多遠我不知道,但小區門口的自動售貨機離飽和還有很遠,何不借這個成熟的無人售貨機器腳踏實地的教育用戶呢。路要一步步走,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著那啥!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體、雲計算、VR等行業的觀察研究。

❸ 無人便利店加盟費需要多少錢

除成人用品店外,一般都是不建議加盟的,加盟費一般的都是1W起,也有的廠家是不要加盟費的,務必一定要擦亮眼睛

❹ 新零售的無人時代:無人便利店為什麼會突然「火起來」

因為無人超市屬於新零售領域,同時與社交電商有一定的聯系。

有別於在過去的傳統電商模式,社交電商基於新零售的概念。

  • 在銷售主體行:不僅出售商品本身,同時也包括相關的服務;

  • 在銷售場景上:銷售場景不一定在商店中,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如網購、自動售貨機等;

  • 在銷售對象上:消費者不一定是個人,也可能是團體,維度更加豐富;

    社交電商將會是一種創新和顛覆的新物種。

❺ 新零售加盟有哪些優勢

趣叮咚智能售貨機產品優勢
外觀精巧:六大SUK,簡約大氣
無需差點:超長待機時間
藍牙連接:藍牙技術,無需通訊模塊
1.降低成本 2.保護隱私 3.提升服務 4.增加競爭籌碼 5.增加酒店收益 6.增加回頭客
降低服務成本,強大管理後台,掃碼支付,智能掃碼補貨,無需網路通訊費,隨意擺放

❻ 實體店怎麼加入新零售模式,要怎麼做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2017年3月,蘇寧張近東在「兩會」提出了「智慧零售」的概念;同年7月,京東劉強東在《財經》雜志發表了《第四次零售革命》一文,而根據京東與騰訊的動作,其實質應當就是「無界零售」的概念了。當然了,其實這三種說法都是殊途同歸的。


實體店應該怎麼去做新零售呢?主要是通過對傳統門店的改造,用UPOS將門店智能化、數字化,以CRM等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去實行會員營銷,將會員數字化,以小程序等線上渠道去做社群裂變,離店成交,將營銷數字化,通過ERP等系統去將商品數字化,讓整個商業完成數字化的改造升級。

❼ 24小時無人便利店商業模式

摘要 1.滿足即時所需

❽ 無人便利店加盟要多少錢,無人便利店是未來

類似於淘咖啡那種無人超市成本投入是非常大的,並且目前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相對來說自動售貨機無人店性價比高,布局面廣、可隨心組合。無人化是未來趨勢,早入行占點早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