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著名的航運公司有哪些.
1、MAERSK 馬士基
Mearsk以自大、死板、守信譽著稱,其上繳稅收佔到丹麥go-vern-ment收入的40%,在丹麥巨牛。其外派人員以素質低著稱,例如中國區總經理蘇恩深原來在丹麥就是開機卡的司機,據說他填履歷表學歷一欄從來都是空著。
2.新海豐航運(SITC)
縱觀SITC這些年的發展,一直離不開貨代業務。這是正是海豐的成功之處,正是強大的貨代業務能力促使了海豐的成長。還有就是海豐跟韓國HANJIN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海豐做大的步伐,說是HANJIN成就了今天的海豐一點也不為過。可以說海豐抓住了時代的機遇!
3、萬海 (WANHAI LINES )
萬海首辟日本關東、關西分線川航,達到縮短航程,提高船期准確度,並奠定本公司於日本線市場領導者的地位,為傳統的台、日航線創造了新紀元。另為了擴大經營規模,服務至東南亞投資設廠的台商,後又陸續開辟了韓、星、馬、泰、印、越等航線,經營狀況穩定成長,達成維持高裝載率之目標。
4、太平船務 (PIL)
改革開放後,太平是第一個拿到國內經營資質的國外班輪公司。太平集團的業務分為三個部分,也就是三個子公司:航運公司、造箱廠(造集裝箱)、物流公司。太平也是家族公司,創業者張老先生把三個公司交給兩個兒子經營。
5、以星(ZIM)
ZIM最早的船是Kedmah,最早屬於英國海軍,參加過第2次世界大戰,上邊掛著7星旗,後來就成了以星的標志。開辟了三條重要航線,遠東航線,美國航線和歐洲航線。至此,ZIM的全球運輸網路初步形成。
② 怡亞通和快遞區別在哪
1德國郵政-敦豪丹莎海空2美國郵政服務公司3 聯合包裹服務4 馬士基5 聯邦快遞6 法國郵政7中國遠洋8日本郵政9日通物流10 英國皇家郵政\r\n11荷蘭郵政-天地12德國國有鐵路公司13 聯合太平洋14日本郵船15 北伯林頓三塔鐵路公司16英運物流-金鷹17日本大和運輸公司18義大利郵政19商船三井株式會社20運輸公司\r\n21法國鐵路聯營公司22 瑞士德訊海空運23中國郵政24 美國諾福克南方鐵路25 日本川崎汽船26 瑞士泛亞班拿27新加坡東方海皇(美集)
③ 辯題:國外物流的湧入給中國帶來利大於弊 這是正方的辯題 求開篇立論 及觀點
你要求太過,論文還是自己寫吧!
一下的內容也許對你有幫助:
入世之初,不少外國專家都認為,物流業是中國加入WTO以後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三年過去了,如何評價?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表示,入世三年外資的進入,沒有對中國物流業形成制約或形成壟斷,而是一種推動,是一種共贏。
如果說三四年前人們還在大張旗鼓地探討「物流是什麼」的話,進入後WTO時代的話題更多是「物流怎麼辦」。丁俊發說,入世三年來,中國物流產業雛型已經形成,成了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工業與商貿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商業運作模式開始打破,非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外包已成為一大趨勢,特別是物流業務的外包。根據2004年中國倉儲協會等單位的調查,我國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全部外包給第三方的佔18%,部分外包的佔55%,選擇部分外包的企業比2003年高出11個百分點,比2002年高出19個百分點。商貿企業選擇全部或部分物流外包的佔27%。
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4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製造業中,選擇全部或部分外包的佔57%,在商貿企業中選擇全部與部分外包的佔38%。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工業與商貿流通企業物流外包發展極不均衡,東部地區第三方物流需求的釋放快於中部、西部,連鎖超市、家電、汽車、石化、電力、日化、醫葯、煙草等行業的物流需求釋放快於其它行業。中外合資、外商獨資與股份制企業的物流需求大於國有獨資企業與民營企業。
由運輸型物流企業、倉儲型物流企業與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組成的物流企業集群形成了中國一個嶄新的行業。進入物流領域的已有八個方面軍:物流企業、工業與商貿企業、物流設備與設施提供商、IT企業與咨詢公司、物流教育與研究部門、物流地產投資商、金融與保險業、物流仲裁機構,八路大軍在物流領域各顯其能。
幾年來物流市場雖不完善、不成熟,還比較混亂,市場化程度不高,但已初步形成,無序的狀況有所改善,有些管理條例已經或正在出台,正向有序發展,但要走的路的確還很長。 中國入世前後,國外著名咨詢公司如麥肯錫、摩根·斯坦利、埃森哲、美世顧問等都對中國物流市場進行前期偵察,他們的共同結論是:中國物流市場很大,是一個未被開發的處女地,物流業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未來10年內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0%。同時,中國現代物流業還處於初級階段,基礎設施落後、服務模式落後、運作觀念落後、人才短缺、物流的高成本、低效率是基本特徵。這些咨詢公司認為,外國物流企業必須實行搶灘戰略,以其規模、資本、技術、管理、信息、人才優勢,搶佔中國物流市常他們同時告誡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必須實行本土化戰略,要有長期戰略眼光,不可能短期就取得高效益。
物流洋巨頭大兵壓境 最近一段時間,外資企業在中國物流市場上的戰略意圖,已隨著其實施的購並、參股、投資等資本運營行為表露無遺。他們或成立中外合資或外商獨資物流企業,推進全國布局;或進入中國國際貨郵運輸業務,特別是快遞業;或進入中國港口物流,已有近百家航運公司在中國港口開辟集裝箱班輪航班;或進入物流裝備與設施生產與供應領域;或進入中國物流人才培訓市嘗物流信息平台軟體市場;或進入物流地產投資領域,包括物流園區投資,配送中心開發,物流節點,特別是港口建設投資等,最明顯的是德國漢諾威與慕尼黑,已搶佔中國物流展覽半壁江山。
進入中國物流市場的有跨國物流公司,也有中小物流公司,但跨國物流公司,特別是世界排名前20名的公司在氣勢上佔了上風。丁俊發舉例說,荷蘭天地(TNT)到2010年在華分支機構將從目前的25家增至100家,為中國1000個城市提供物流、快遞和直郵服務,員工增至3萬人,倉庫面積增至325萬平方米,將組建擁有2500輛車的運輸車隊。美國聯邦快遞(FEDEX)、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德國郵政(DHL)、丹麥馬士基(Moeller)、美國總統輪船(APL)、日本日通(NIPPON EXPRESS)、英國英運(EXEL)、新加坡海皇(NOL)等等,都在中國有大動作。世界著名的物流裝備生產廠也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如德國西門子、林德,日本豐田產業、大宇重工,瑞典沃爾沃,美國巴特勒等等。中國香港特區利用CEPA的實施,物流企業紛紛赴內地發展,目前已在上海申報的獨資物流企業有60家,28家已獲商務部批准。
三年時間的中外合資合作,已初步克服「水土不服」症,外資將向控股、獨資方向發展。那麼,外資進入中國物流業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我個人認為利大於弊。外國物流企業的進入,打破了原有格局,帶來了先進的物流理念、運作模式、管理規范、技術保障與優秀人才,以及大量資金,加快了中國物流業的改造、重組與升級,推進了物流的市場化進程,加速了物流市場的形成。外資的進入,佔領了一部分中國物流市場,蛋糕被切走了一塊。由於外資在許多方面佔有優勢,加上有些地方的超國民待遇,所以實際上變成了一種不平等競爭。用高薪與中國物流企業爭奪稀缺的物流人才,也對民族物流企業造成壓力。
外資的進入並未對中國物流企業造成威脅,而是公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得到共同發展。大家有不同的市場定位,雖有競爭,或有缺兵相接,但都各自在干各自的市場,都在發展。
打造物流航母尚待時日 中國入世後,在物流領域完全實現了承諾,有的提前了承諾期,2004年12月11日開始,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領域全面開放,後過渡期內,中國物流將會出現什麼趨勢呢?
中國物流業邁過起步期,進入快速發展期。可以預測,未來10至20年,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社會物流總成本佔GDP的比例將下降到15%以下。
物流市場細分是入世三年來一個突出的變化,後過渡期將進一步細分,比如港口物流、汽車物流、超市物流、醫葯物流、鋼鐵物流、煙草物流、郵政物流、糧食物流、冷鏈物流、石化物流、家電物流、日化物流、書刊物流等等,與此相適應,還出現了一些專業的物流公司,他們的功能定位非常嚴格、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供應鏈,或參加別人的供應鏈,建立戰略夥伴的共贏關系。
城市物流與區域物流將越來越重要。世界上所有物流都以城市為中心,但並不是所有城市的物流是一樣的,一個城市物流的地位與其經濟地位與交通地位相適應。從南到北,香港、廣州、深圳、上海、寧波、武漢、重慶、成都、蘭州、青島、天津、北京、沈陽、大連、西安、台灣等地都是中國物流重鎮。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呈區域型發展態勢,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都已形成城市集群、產業集群、港口集群,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製造業中心。但中國中西部是資源基地,以武漢、鄭州為中心的中部地區、以重慶、成都為中心的西南部地區,以西安、蘭州為中心的西北部地區都在崛起,物流業將與此相適應。
政府推動、企業運作、行業自律開始進入協調發展。政府將創造環境,鼓勵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的發展,政府的職能轉變,也有利於行業組織更好發揮作用。
經過入世三年的競爭、發展、磨合,國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中外合資與外商獨資物流企業都在市場上定了位,各有自己的客戶,各有自己的地盤,但由於中國傳統製造業物流業務外放比較滯後,蛋糕不可能一下子變得很大,這必然加劇這三股勢力之間以及三股勢力內部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必然會現出重組兼並,出現重新洗牌。
物流的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標准化、信息化、法制化的推進,將使中國物流業走出初級階段向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靠攏。中國必將出現10多個民族物流航母,走向國際,但估計要有10年的准備期與發展期。
物流業的發展更依賴於供應鏈理論指導,更依賴於高科技支撐,更依賴於人力資本的投入,尤其是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將對物流的發展產業巨大的影響,物流產業只有自身變革,才能應對挑戰。中國雖然無法與美國相比,但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已經產生,並將引領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方向。
④ APLL是什麼快遞
APLL是美集物流。
美集物流是隸屬於海皇輪船有限公司(NOL)旗下的全球性端到端供應鏈服務提供商。其還提供顧問式供應鏈解決方案並通過採用信息科技技術最大化供應鏈的可視性和可控度。
美集物流(APL Logistics)是全球著名的第三方物流(3PL)提供商,旨在為客戶提供全球性的端到端供應鏈服務以及顧問式供應鏈解決方案,並通過採用信息科技技術最大化供應鏈的可視性和可控度。
美集物流在全球的四大業務板塊包括:國際物流、合約物流、陸運服務及汽車物流,其在汽車、化學品、消費品、政府項目、醫療保健、高科技、工業品以及零售/時裝等行業擁有豐富的運作經驗。
⑤ 國際快遞有哪些要能直接寄到家的。
先要看你是從那個國家快遞到中國,下面我這邊有幾十個國家的快遞公司,都是世界排名的快遞公司
世界快遞物流公司排名
世界百強物流公司排名
1 USPS 美國郵政服務公司 USA Mail, express
2 DPWN (DHL) 德國郵政-敦豪丹莎海空 Germany Mail, express,logistics, finance
3 UPS 聯合包裹服務 USA Express, logistics
4 Maersk 馬士基 Denmark Shipping,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5 FedEx 聯邦快遞 USA Express
6 La Poste 法國郵政 France Mail, Express
7 Cosco 中國遠洋 China Shipping
8 Japan Post 日本郵政 Japan Mail
9 Nippon Express 日通 Japan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10 Royal Mail 英國皇家郵政 UK Mail, Express
11 TPG (TNT) 荷蘭郵政-天地 Netherlands Mail, Express, logistics
12 Deutsche Bahn inc Schenker 德國國有鐵路公司 Germany Rail freight, logistics
13 Union Pacific Corp 聯合太平洋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14 NYK Line (Nippon Yusen KK) 日本郵船 Japan Shipping,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15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北伯林頓三塔鐵路公司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16 Exel 英運物流-金鷹 UK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17 Yamato Transport 日本大和運輸公司 Japan Logistics
18 Poste Italiane 義大利郵政 Italy Mail
19 Mitsui OSK Lines 商船三井株式會社 Japan Shipping line
20 CSX Corp CSX運輸公司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21 SNCF 法國鐵路聯營公司 France Rail freight, logistics
22 Kuehne & Nagel 瑞士德訊海空運 Switzerland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23 China Post 中國郵政 China Mail
24 Norfolk Southern Corp 美國諾福克南方鐵路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25 K Line 日本川崎汽船 Japan Shipping line, logistics
26 Panalpina 瑞士泛亞班拿 Switzerland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27 NOL (APL) 新加坡東方海皇(美集) Singapore Shipping line, logistics
28 CNF 美國CNF運輸 USA Freight forwarding, road haulage
29 Swiss Post 瑞士郵政 Switzerland Mail
30 Ryder 美國萊德 USA Leasing, Logistics
31 ABX Logistics 比利時享利物流 Belgium Rail freight, logistics
32 Canada Post 加拿大郵政 Canada Mail
33 Hapag Lloyd 德國哈帕羅德航運 Germany Shipping line, logistics
34 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加拿大國家鐵路 Canad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35 Hyundai Merchant Marine 韓國現代商船株式會社 Korea Shipping
36 P&O Nedlloyd 荷蘭鐵行渣華 UK/Netherlands Shipping line
37 Geodis 法國喬達國際 France Freight forwarding, express, logistics
38 Seino Transportation 日本Seino貨運 Japan Logistics
39 Canadian Pacific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 Canad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40 Hanjin Shipping 韓進海運株式會社 Korea Shipping
41 Penske 美國潘世奇物流 USA Road haulage, logistics
42 CMA-CGM 法國達飛海運 France Shipping line
43 Schneider 美國施奈德物流 USA Trucking, logistics
44 Posten Sweden 瑞典郵政 Sweden Mail, express, logistics
45 Gefco 法國捷富凱物流 France Road haulage, logistics
46 OOCL 中國香港東方海外集裝箱 China Shipping, logistics
47 Yellow (inc. Roadway) 美國Yellow Roadway貨車運輸 USA Trucking
48 Australia Post 澳大利亞郵政 Australia Mail
49 Tibbett & Britten 英國天美百達物流 UK Logistics
50 DSV 丹麥得夫得斯國際貨運 Denmark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51 CH Robinson 羅賓遜全球物流 USA Freight forwarding
52 Expeditors 美國勁達國際-康捷空貨運代理 USA Freight forwarding
53 Lufthansa Cargo 德航漢莎貨運 Germany Air Cargo
54 Dachser 德國超捷物流 Germany Road haulage, Logistics
55 Wincanton 英國Wincanton物流 UK Logistics
56 JB Hunt 美國JB 亨特運輸服務公司 USA Trucking, logistics
57 Hellmann 德國海爾曼全球物流-漢宏貨運 Germany Freight forwarding,express,logistics
58 Swift Transportation 美國轉運交通公司 USA Trucking
59 Sirva 美國Sirva物流 USA Removals, logistics
60 US Freightways 美國運輸 USA Trucking
61 Ingram Micro Logistics 美國英邁物流 USA Logistics
62 Sankyu Inc 日本山九株式會社 Japan Logistics
63 Posten Norway 挪威郵政 Norway Mail
64 EGL 美商恆運國際貨運 USA Freight forwarding
65 De Post 比利時郵政 Belgium Mail
66 SCAC SDV 法國SCAC SDV貨運 France Freight forwarding
67 Ziegler 比利時Ziegler貨運 Belgium Freight forwarding
68 Sinotrans 中外運 China Logistics
69 Thiel 盧森堡Thiel物流 Luxembourg Logistics
70 Correos y Telegrafos 西班牙郵政 Spain Mail, express
71 Bax Global 美國伯靈頓全球 USA Express, logistics
72 Kintetsu Worldwide Express 日本近鐵國際貨運 Japan Freight forwarding
73 Austria Post 奧地利郵政 Austria Mail
74 Hays 英國Hays物流 UK Logistics
75 Brazil Post 巴西郵政 Brazil Mail
76 Air France cargo 法航貨運 France Air Cargo
77 Post Danmark 丹麥郵政 Denmark Mail
78 Caterpillar Logistics 美國卡特彼勒物流 USA Logistics
79 Hitachi Transport System Ltd 日立物流 Japan Logistics
80 Fiege 德國飛格國際通運 Germany Road haulage,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81 Landstar Systems Inc 美國Landstar system貨運 USA Road freight
82 Korean Air 大韓航空 Korea Air Cargo
83 Stef TFE 法國STEF TFE物流 France Logistics
84 Christian Salvesen 英國Christian Salvesen物流 UK Logistics
85 Werner Enterprises 美國溫拿服務 USA Road freight
86 JAL Cargo 日本貨運航空公司 Japan Air Cargo
87 Singapore Airlines 新加坡貨運航空公司 Singapore Air Cargo
88 Groupe Cat 法國彼得卡特物流 France Road haulage, logistics
89 Arkansas Best Corp 美國阿肯色貨運 USA Trucking
90 Hub Group 美國中心集團 USA Road, rail, air
91 Yang Ming Line 台灣陽明海運 Taiwan Shipping Line
92 Toll Holdings Ltd 澳大利亞TOLL物流 Australia Logistics
93 Hub Group 美國中心集團 USA Road freight
94 KLM Cargo 荷蘭皇家航空貨運 Netherlands Air Cargo
95 Norbert Dentressangle 法國Norbert Dentressangle集團 France Logistics
96 Senko Co Ltd 日本Senko物流 Japan Road, sea, logistics
97 Cathay Pacific 香港國泰航空 Hong Kong Air Cargo
98 Senator Line 德國勝利航運 Germany Shipping, logistics
99 Geologistics 美國智傲物流 USA Freight forwarding
100 Autologic 英國Autologic物流 UK Logistics
⑥ 初中女生學物流好嗎
。 【物流的來源】
[編輯本段]
根據日本物流管理協會的資料記載,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經濟已基本恢復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水平。企業進行大規模設備投資和更新改造,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力大幅度上升。1955年成立了生產性本部,該團體為了改進流通領域的生產效率,確保經濟的順暢運行和發展,組織了一個由伊澤道雄為團長的大型考察團,於1956年秋季考察了美國的物流。當時日本還沒有「物流」這個詞,代表團的名稱為「流通技術專業考察團」。該代表團在美國期間,美國著名教授肯巴斯先生講到,美國30年來國民經濟之所以順利發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視生產效率又重視流通效率。美國產業界真正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基本在1950年前後,在此之前一直只重視銷售,僅把運輸、保管、包裝、裝卸等物流活動作為銷售的輔助性活動。日本流通技術考察團在美國還發現,原來日本被稱為流通技術的運輸、包裝等活動,美國人稱為Physical Distribution(PD)。日本考察團回國後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視物流的建議,並在產業界掀起了PD啟蒙運動。在日本能率協會內設立了PD研究會,邀請平原直先生(歷任裝卸研究所所長、日本裝卸協會會長,被譽為日本「物流之父」)擔任會長,每個月舉辦PD研討會;在流通經濟研究所,日本權威物流學者林周二教授等也組織起PD研究會,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啟蒙教育活動。經過8年的努力,1964年日本政府終於開始對PD引起了關注。通產省幾次邀請平原直先生去政府機關說明PD的重要性,為政府官員們講課。同年7月,通產省決定討論物流預算案時,擔心新聞媒體在報道中講PD日本人聽不懂,於是邀請平原直先生同內山九萬先生(日本通運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商議。內山專務認為PD中的「P」,即Physical在這里並不是「物質」的意思,而是「物理」的意思,Distribution是「流通」的意思,所以應把PD譯為「物理性流通」,但又覺得作為一個名詞,「物理性流通」字數過多、過長,只好縮為「物的流通」。於是「物的流通」這一新詞在全日本媒體上發表了。
此後,「物的流通」在日本逐漸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產業構造委員會內設立了「物的流通分會」;1970年成立的日本最大的物流團體之一就叫「日本物的流通協會」。同年成立的另一個日本類似的物流團體,日本物流管理協議會每年舉行的物流會議也都叫「全國物的流通會議」。
1970年以後很多人又覺得「物的流通」也有點長,於是就乾脆簡稱為「物流」了。「物流」這個詞在日本至今仍在使用。
物流目前比較流行的翻譯方法為logistics
【物流的劃分】
[編輯本段]
由於物流對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圍、范疇不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物流。
(一)宏觀物流。宏觀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總體的物流活動,從社會再生產總體角度認識和研究的物流活動。宏觀物流還可以從空間范疇來理解,在很大空間范疇的物流活動,往往帶有宏觀性,在很小空間范疇的物流活動則往往帶有微觀性。 宏觀物流研究的主要特點是綜觀性和全局性。宏觀物流主要研究內容是,物流總體構成,物流與社會之關系在社會中之地位,物流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社會物流系統和國際物流系統的建立和運作等。
(二)微觀物流。消費者、生產者企業所從事的實際的、具體的物流活動屬於微觀物流。 在整個物流活動中,之中的一個局部、一個環節的具體物流活動也屬於微觀物流。在一個小地域空間發生的具體的物流活動也屬於微觀物流。
(三)社會物流。社會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戶的以一個社會為范疇面向社會為目的的物流。
(四)企業物流。從企業角度上研究與之有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
(五)國際物流。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發展很快、規模很大的一個物流領域,國際物流是伴隨和支撐國際間經濟交往、貿易活動和其它國際交流所發生的物流活動。
(六)區域物流。相對於國際物流而言,一個國家范圍內的物流,一個城市的物流,一個經濟區域的物流都處於同一法律、規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會因素影響,都處於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裝備水平之中。
(七)一般物流。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動的共同點和一般性,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涉及全社會、各企業,因此,物流系統的建立,物流活動的開展必須有普遍的適用性。
(八)特殊物流。專門范圍、專門領域、特殊行業,在遵循一般物流規律基礎上,帶有特殊制約因素、特殊應用領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勞動對象、特殊機械裝備特點的物流,皆屬於特殊物流范圍。
【現代物流】
[編輯本段]
現代物流不僅單純的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面,全面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製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把它僅看作是「後勤保障系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在當今的電子商務時代,全球物流產業有了新的發展趨勢。現代物流服務的核心目標是在物流全過程中以最小的綜合成本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現代物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緊密結合;現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統一;電子商務物流是信息化、自動化、網路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結合;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准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新特點。
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使物流行業重新崛起,目前美國的物流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已遠遠超過了倉儲、分撥和運送等服務。物流公司提供的倉儲、分撥設施、維修服務、電子跟蹤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務日益增加。物流服務商正在變為客戶服務中心、加工和維修中心、信息處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據顧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觀念。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其發展的主要特點:一是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己初露端倪,這說明我國物流活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企業內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二是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走出以企業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活動模式,發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當務之急。
【電子商務物流】
[編輯本段]
電子商務物流又稱網上物流,就是基於互聯網技術,旨在創造性的推動物流行業發展的新商業模式;通過互聯網,物流公司能夠被更大范圍內的貨主客戶主動找到,能夠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拓展業務;貿易公司和工廠能夠更加快捷的找到性價比最適合的物流公司;網上物流致力把世界范圍內最大數量的有物流需求的貨主企業和提供物流服務的物流公司都吸引到一起,提供中立、誠信、自由的網上物流交易市場,幫助物流供需雙方高效達成交易。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網上物流交易市場找到了客戶,找到了合作夥伴,找到了海外代理。網上物流提供的最大價值,就是更多的機會。
通俗的說:
1.什麼是物流?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2、什麼是現代物流?
什麼是現代物流?現代物流不僅單純的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面,全面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製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把它僅看作是「後勤保障系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在當今的電子商務時代,全球物流產業有了新的發展趨勢。現代物流服務的核心目標是在物流全過程中以最小的綜合成本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現代物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緊密結合;現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統一;電子商務物流是信息化、自動化、網路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結合;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准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新特點。
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使物流行業重新崛起,目前美國的物流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已遠遠超過了倉儲、分撥和運送等服務。物流公司提供的倉儲、分撥設施、維修服務、電子跟蹤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務日益增加。物流服務商正在變為客戶服務中心、加工和維修中心、信息處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據顧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觀念。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其發展的主要特點:一是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己初露端倪,這說明我國物流活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企業內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二是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走出以企業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活動模式,發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當務之急。
3、物流的系統及要素
物流系統概念:物流系統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要素之間存在有機聯系並具有使物流總體合理化功能的綜合體。物流系統是社會經濟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或組成部分。物流系統和一般系統一樣,具有輸入、轉換及輸出三大功能,通過輸入和輸出使系統與社會環境進行交換,使系統和環境相依而存,而轉換則是這個系統帶有特點的系統功能。
物流系統特點: 物流系統本來說是客觀存在,但一直未為人們所認識,從而未能能動地利用系統的優勢。 物流系統是一個大跨度系統,這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時間跨度大。 物流系統穩定性較差而動態性較強。物流系統屬於中間層次系統范圍,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個子系統。物流系統的復雜性使系統結構要素間有非常強的「背反」現象,常稱之為「交替損益」或「效益背反」現象, 處理時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系統總體惡化的結果。
物流系統五大目標: 物流系統目標,也即建立的物流系統所要求具備的能力,一般有五個方面:
1、服務目標。
2、快速、及時目標。
3、節約目標。
4、規模優化目標。
5、庫存調節目標。
4、物流的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的含義是從采購開始經過生產、分配、銷售最後到達用戶,這不是孤立的行為,而是一定流量的環環相扣的「鏈」,物流活動是受這一供應鏈決定的制約的,供應鏈管理實際上就是把物流和企業全部活動做為一個統一的過程來管理。供應鏈有四個要點:
第一,供應鏈是一個單向過程,鏈中各環節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通過鏈的聯系成為一個整體。
第二,供應鏈是全過程的戰略管理,從總體來考慮,如果只依賴於部分環節信息,由於信息的局限或失真,可能導致計劃失真。
第三,不同鏈節上的庫存觀不同,在物流的供應鏈管理中,不把庫存當做維持生產和銷售的措施,而將其看成是供應鏈的平衡機制。
第四,供應鏈管理採取新的管理方法,諸如用總體綜合方法代替介面的方法,用解除最薄弱鏈尋求總平衡,用簡化供應鏈方法防止信號的堆積放大,用經濟控制論方法實現控制等等。
物流的供應鏈管理,雖然指明了企業戰略要管全部供應鏈,但並不是說都要由企業去操作,部分環節在納入管理前提下,利用社會力量操作也是正常的。
5、生產物流
生產物流一般是指:原材料、燃料、外構件投入生產後,經過下料、發料,運送到各加工點和存儲點,以在製品的形態,從一個生產單位(倉庫)流入另一個生產單位,按照規定的工藝過程進行加工、儲存,藉助一定的運輸裝置,在某個點內流轉,又從某個點內流出,始終體現著物料實物形態的流轉過程。這樣就構成了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全過程。所以,生產物流的邊界起源於原材料、外構件的投入,止於成品倉庫,貫穿生產全過程。
生產物流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對生產過程的物料流和信息流進行科學的規劃、管理與控制。
6、物流技術
物流技術是指流通技術或物資輸送(含停止)技術。它和生產技術不同,生產技術是為社會生產某種產品,為社會提供由性物質的技術;而物流技術是把生產出的物資進行移送、儲存,為社會提供無形服務的技術。也就是說,物流技術的作用是把各種物資從生產者一方轉移給消費者。它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兩方面。
物流技術是與現實物流活動全過程緊密相關的,物流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物流活動功能的完善和有效的實現。
7、宏觀物流與微觀物流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看物流,它屬於宏觀物流;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物流,它屬於微觀物流。
宏觀,是指綜合性全部,構成其全部的主體叫微觀。比如,有句成語: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見森林叫宏觀,見樹木叫微觀。經濟學,有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從整體看國家的經濟,而微觀經濟學是從構成國家經濟的企業等構成要素看經濟的。 物流也一樣,在國家、地區等大范圍內整體性地如何操作物流問題,叫宏觀性物流。因此,宏觀物流要討論的問題是日本的流通構造如何、其中物流的路徑是什麼樣的、通過什麼樣的運輸機構進行物流中心的運輸作業等。另一方面,微觀物流要討論的問題是流通的活動主體製造商和流通業者、運輸企業各自是如何操作物流的等問題。或者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不同的商品是如何送到各自不同的家庭去的,這也屬於微觀。
但是,這樣的分類太困難,流通路徑問題和各種商品的問題既是宏觀問題,也是微觀問題,所以,有時用「半宏觀」的說法。宏觀的著眼點是國家的或地區性的整體物流,微觀是從企業經營看物流,半宏觀是從總體看商品和商業的物流。於是,宏觀物流,考慮的問題是運輸結構和作為產業布局的物流據點,還有物流行政等;微觀物流處理的問題是企業的物流系統網路、流通中心等內容和計算物流成本等物流管理;半宏觀物流,是指各種產品從生產到消費之間的物流路徑及物流成本在其商品價格中所佔比例等問題。
再讓我們從物流成本的角度看一看上述觀點。宏觀物流,是要調查物流成本在整個國家的經濟中占的比例。其實要算出國民生產總值中物流成分,是不可能的,因為運輸產業的生產額並不是物流成本的全部,製造商和流通業的生產成本中物流的比例是不知道的。半宏觀物流,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格中,有多少是屬於物流成本?到流通的後期作業,就會有很多的商品同時流動,所以,要特意抽出特定商品的物流成本,是很困難的。微觀物流,各家企業以其獨自的方法計算物流成本,可以得出具體數字,但把它們各家的數字加起來,並不等於整體的物流成本,所以,准確計算物流成本,也是很難的。
8、 物流在經濟生活中的位置
經濟中的流通、經濟中的物流、經濟中的運輸,物流在社會經濟中的位置是無法替代的。
「經濟」一詞來自"經世濟民",經濟的目的是治國安邦,讓人們過上富裕的生活。所謂經濟,就是用「價值」觀念看人類社會而言的,是指人們為了生活而從事必要的買賣、消費、生產等活動。但經濟決不是只由買賣、消費、生活構成的。
企業要銷售產品、獲取收入,沒有流通是不行的,我們消費才為了生活下去,需要購買必要的物品,物品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即流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物流也是經濟要素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上所述,經濟是由三大領域構成的,即「生產」、「流通」和「消費」。高校的「政治經濟」、大學的「經濟學」、「經濟原理」教的是:構成經濟的是"生產和消費"或"供給與需求"。流通是包含在"供給(生產)"中的。
但是,流通與製造、栽培是有本質區別的。現代流通的規模日趨龐大,這是經濟的規模、范圍擴大的緣故。在日本,工業原材料、新鮮食品從全世界選購,而日本生產的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因此,有必要把「製造物品」與「運送物品」分開來考慮。
流通由兩個功能——「商流(交易流通)」和「物流(物的流通)」——構成。不過,這兩個功能並不像生產-流通-消費那樣屬於不同的領域,只是把同一個東西用不同的觀點加以區別而已。
所謂商流,是對「財(商品)」的所有權的轉移而言的,即所有權從廠家、農家、漁家轉移到商家的手裡,最終再轉移到消費者手中,這就是指這樣的流動。另一方面,物流是從物資的物理性活動來看其流動的。
除上述兩個功能外,可以說流通中還有輔助性功能,那就是信息、金融及其他服務。物流從其活動面可分為運輸、配送、保管、裝卸、包裝、流通加工、在庫管理、物流信息處理等,這些活動還可以繼續細分。
如上所述,經濟是構成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功能,流通是經濟中的一個重要功能,物流是流通的重要功能……它們之間有著如此密切的關連。因此,物流變化,會給整個經濟帶來影響,經濟發生變化,物流也不得不發生變化。總之,要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待物流。
9、後勤學
在經濟界使用後勤(Logistics)一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美國從本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逐漸用Logistics一詞不達意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詞,七十年代後勤一詞引進日本,日本同樣翻譯成「物流」,但是卻按新的解釋來解釋,也即賦與了物流一定新的含義。
後勤和實物分銷的區別在於,前者在後者基礎上有了延伸和擴展,但本質是相同的,當然,也不能小視這一延伸和擴展,這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對這一延伸擴展的控制的基礎上,是建立在能管理和協調這么大的系統的基礎上,所以本質雖同,水平卻有時代的差別。
後勤的思想具有戰略性而不著眼於既得之利益,是企業發展的戰略舉措而不是一時謀取利潤的手段方法。因此它不是一項單純性的職能活動,而企業制定經營戰略的一項基本原則。更可以理性地講:後勤是一種思維方式,按這觀念可以建立起企業新的管理模式。
後勤網路的基本實體要素主要有原料產地、製造工廠、配送中心和客戶。
後勤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14個方面:(1)客戶服務;(2)訂單處理;(3)配送聯絡; (4)存貨控制;(5)需求預測 ;(6)交通和運輸;(7)倉庫和儲存;(8)工廠和倉庫布局選地;(9)物料搬運;(10)物料采購;(11)備件和維修服務保障;(12)工業包裝;(13)退貨處理;(14)廢棄物處理。
十、第三利潤源說
「第三個利潤源」的說法主要出自日本。「第三個利潤源」,是對物流潛力及效益的描述。 第三個利潤源的理論最初認識是基於兩個前提條件: 第一、物流是可以完全從流通中分化出來,自成一個獨立運行的,有本身目標,本身的管理,因而能對其進行獨立的總體的判斷; 第二、物流和其他獨立的經營活動一樣,它不是總體的成本構成因素,而是單獨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為「利潤中心」型的獨立系統。
【物流速度】
[編輯本段]
物流速度由運輸工具和管理工具及天氣因素決定的。
傳統觀念只注重在運輸工具上提高物流速度。現代觀念則同時注重管理工具,既自動識別系統的物流中的重要作用。條形碼的應用,大大加快了物品的入庫、分揀、歸類速度。
【世界物流企業50強】
[編輯本段]
1 DPWN (DHL) 德國郵政-敦豪丹莎海空 Germany Mail, express, logistics, finance
2 USPS 美國郵政服務公司USA Mail, express
3 UPS 聯合包裹服務 USA Express, logistics
4 Maersk 馬士基 Denmark Shipping,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5 FedEx 聯邦快遞 USA Express
6 La Poste 法國郵政 France Mail, Express
7 Cosco 中國遠洋 China Shipping
8 Japan Post 日本郵政 Japan Mail
9 Nippon Express 日通物流 Japan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10 Royal Mail 英國皇家郵政 UK Mail, Express
11 TPG (TNT) 荷蘭郵政-天地 Netherlands Mail, Express, logistics
12 Deutsche Bahn inc Schenker 德國國有鐵路公司Germany Rail freight, logistics
13 Union Pacific Corp 聯合太平洋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14 NYK Line (Nippon Yusen KK) 日本郵船 Japan Shipping,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15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北伯林頓三塔鐵路公司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16 Exel 英運物流-金鷹 UK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17 Yamato Transport 日本大和運輸公司Japan Logistics
18 Poste Italiane 義大利郵政 Italy Mail
19 Mitsui OSK Lines 商船三井株式會社 Japan Shipping line
20 CSX Corp CSX運輸公司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21 SNCF 法國鐵路聯營公司France Rail freight, logistics
22 Kuehne & Nagel 瑞士德訊海空運 Switzerland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23 China Post 中國郵政 China Mail
24 Norfolk Southern Corp 美國諾福克南方鐵路 US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25 K Line 日本川崎汽船 Japan Shipping line, logistics
26 Panalpina 瑞士泛亞班拿 Switzerland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27 NOL (APL) 新加坡東方海皇(美集) Singapore Shipping line, logistics
28 CNF 美國運輸CNFUSA Freight forwarding, road haulage
29 Swiss Post 瑞士郵政 Switzerland Mail
30 Ryder 美國萊德 USA Leasing, Logistics
31 ABX Logistics 比利時享利 Belgium Rail freight, logistics
32 Canada Post 加拿大郵政 Canada Mail
33 Hapag Lloyd 德國哈帕羅德航運 Germany Shipping line, logistics
34 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加拿大國家鐵路 Canad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35 Hyundai Merchant Marine 韓國現代商船株式會社 Korea Shipping
36 P&O Nedlloyd 荷蘭鐵行渣華 UK/Netherlands Shipping line
37 Geodis 法國喬達國際 France Freight forwarding, express, logistics
38 Seino Transportation 日本Seino貨運 Japan Logistics
39 Canadian Pacific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 Canada Rail freight, logistics
40 Hanjin Shipping 韓進海運株式會社 Korea Shipping
41 Penske 美國潘世奇物流 USA Road haulage, logistics
42 CMA-CGM 法國達飛海運 France Shipping line
43 Schneider 美國施奈德物流 USA Trucking, logistics
44 Posten Sweden 瑞典郵政 Sweden Mail, express, logistics
45 Gefco 法國捷富凱物流 France Road haulage, logistics
46 OOCL 中國香港東方海外集裝箱 China Shipping, logistics
47 Yellow (inc. Roadway) 美國Yellow Roadwa貨車運輸 USA Trucking
48 Australia Post 澳大利亞郵政 Australia Mail
49 Tibbett & Britten 英國天美百達物流UK Logistics
50 DSV 丹麥得夫得斯國際貨運 Denmark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物流是包含物質資料的廢棄與還原,聯結供給主體與需要主體,克服空間與時間距離,並且創造一部分形質效果的物理性經濟活動。具體包括運輸、保管、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活動以及有關的信息活動。
這就是物流,你看了之後還想學嘛,物流英語我有學過一些時間,看不懂。
但你現在還小,學物流還挺好的,物流很賺錢的,是個好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