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東北的幾個特色燉菜
東北菜是滿菜和魯菜的為主體,結合蒙、朝、回等各種口味融合而成。其中各類燉菜是滿菜的傳統風味,隨八旗入主中原而得到推廣。外間一般認為皇宮飲食極其奢華,但根據清宮檔案記載,用料普通,外表無華的燉菜是清代皇帝的最要飲食。
【1】豬肉燉粉條
主料: 五花帶皮豬肉500克、粉條100克,大白菜葉250克、香菜10克。
輔料 :食油、醬油、紹酒、白糖、精鹽、味精、花椒、大料、桂皮、蔥段、姜塊。
操 作:
1、將豬肉用火燎去皮上的毛,放溫水中刮洗干凈,切成4厘米長、3厘米寬的塊,拌少許醬油,下七成熱的油中炸至金黃色,倒入漏勺,控凈油分。
2、用溫水浸泡粉條,洗凈泡軟備用;白菜葉洗凈,切成8厘米長的段;香菜切末;花椒、大料、桂皮裝入紗布袋,扎緊袋口備用。
3、將豬肉塊、粉條放入鍋中,加紹酒、白糖醬油、蔥段、姜塊、調料袋,添湯,旺火燒沸,撇凈浮沫,轉小火燉至熟爛,加入白菜段,下精鹽、味精調整好口味,揀出蔥段、姜塊和調料袋,撒香菜末,出鍋裝碗上桌
【2】酸菜燉白肉血腸
做法:將豬腸用鹼水或鹽水洗凈,把鮮豬血攪開,去浮沫,加入蔥、姜、蒜、鹽、味精等作料後灌入豬腸,煮熟切段;將五花豬肉用開水緊透,去掉浮沫和血腥味,再重新換清水煮熟,切成薄片,然後將白肉、血腸,以及切好的酸菜和粉絲一道放進鍋里用清水燉半小時即成。吃時蘸著韭菜花、豆腐乳、芝麻醬等調料。
【3】小雞燉蘑菇
料:小仔雞750克-1000克、蘑菇75克 (雞是吃玉米的土雞,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
調料:蔥、姜、干紅辣椒、大料、醬油、料酒、鹽、糖、食用油
做法:
1.將小仔雞洗凈,剁成小塊;
2.將蘑菇用溫水泡30分鍾,洗凈待用;
3.坐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待油熱後放入雞塊翻炒,至雞肉變色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鹽、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適量水燉十分鍾左右後倒入蘑菇,中火燉三四十分鍾即成。
【4】蘿卜燉牛肉
原 料: 牛肉100克、白蘿150克
操作方法:
1、將牛肉切成塊,把白蘿卜、切成斜刀塊待用。
2.先將牛肉洗凈,放在開水中焯一下,放入鍋中加姜、料酒、水,燉至1小時後,把蘿卜放在一起燉到牛肉爛,加入鹽等調味料即可。
【5】排骨燉豆角
配料:排骨、豆角、蔥姜蒜、料酒、老抽、花椒、胡椒粉
做法:
1.先切蔥姜蒜,少許。鍋里倒入油,爆炒蔥姜蒜,出味。
2.放入一勺糖,一勺老抽(上色)下排骨炒,一直到排骨兩端的骨頭露一些出來,放燒開的熱水,沒過排骨多一點,放豆角。
3.放一勺料酒,一勺老抽,花椒粉,胡椒粉少許。小火燉10分鍾,再放入一些蔥絲,再燉。
4.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吃了,不過有的人特別願意吃燉得非常熟的,可以多燉一段時間,保准滿屋飄香。
【6】鯰魚燉茄子
原料:
鯰魚1尾,嫩茄子,蔥、姜絲,蒜片,料酒,花椒水,精鹽,味精,雞湯,香菜段,熟豬油。
製作方法:
①將鯰魚剁成段,茄子去皮,用手撕成長條狀。
②勺內放少許熟豬油,將茄子煸炒一下倒出。
③勺內放少許底油,放入蔥、姜絲熗鍋,添湯後放入鯰魚和茄子,再放入料酒、花椒水、精鹽、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小火煨燉,待茄子熟爛時放入蒜片和味精,盛在湯碗里,然後放上香菜即成。
風味特點:咸鮮可口、味醇濃香。
【7】白菜土豆燉豆腐
鍋里下油,下蔥花,姜絲,把土豆條也放進去,小火炒一會,土豆不要炒焦,所以要小火,下白菜棒子條,白菜葉最後快好了的時候再放,多加水,放鹽,味精,胡椒粉,雞精什麼的,豆腐切塊也放進去,大火燒開,蓋上蓋兒,變小火,燉一會,用筷子夾土豆,能夾斷,就可以放白菜葉了,咕嘟一分鍾,淋點香油,就可以吃了。
【8】芥菜纓子燉豆腐
芥菜纓子是東北平常人家入冬前腌的鹹菜,大都用來燉豆腐吃,沒有的,也可以用雪裡蕻代替,就是雪菜。
肉末放鍋里炒香,下蔥花,薑末,下剁碎了的芥菜纓子,翻炒幾下,加水,加豆腐丁,放鹽,味精,什麼的,就小火燉。
【9】羊排燉蘿卜
羊排先用滾水燙過,撈出來洗干凈血蒙什麼的,鍋里多當水,下羊排,花椒,大料,蔥姜蒜三兄弟,干辣椒,大火燒開,轉小火,燉一個小時,然後下蘿卜塊,再接著燉40分鍾左右,如果喜歡的朋友,也可以蘿卜羊肉一起下,放點鹽,胡椒粉,就可以吃了。
【10】青菜燉豆腐
鍋里少放點油,下肉,和蝦米炒炒,放蔥姜蒜,炒出香味,加一大勺水,有雞精更好,你家有肉湯那就更好,如果還有高湯那就更更好了,下豆腐塊進去,放鹽,味精,胡椒粉什麼的,少燉片刻,下入青菜,再片刻,淋點香油,就可以吃了。
【11】粉絲水煮魚
魚切片,放點鹽,胡椒粉,料酒,輕輕的拌拌,因為魚肉嫩怕碎,然後放點蛋液,放點澱粉和油,攪拌均勻,這就是所謂的上漿。
鍋里少放點油,下三兄弟和豆瓣醬炒出香味,下水或肉湯,水開後,放青菜和粉絲煮熟,撈出來放碗底,然後把魚片也放進去煮熟,不要時間太長,吃的就是嫩勁兒,然後連湯帶魚倒進碗里,鍋洗干凈,燒干水分,下點干凈油,燒熱,趁這功夫,往魚片上放點干辣椒和花椒,油熱了,澆上去就好了。
B. 北方具有特色的菜品是什麼
北方以魯菜為根基,以炒,燒,溜,燉,燜,燴,炸等烹調技法,最具特色的當以「燉菜」最有代表性,鐵鍋燉,家常燉,亂燉等風味。
最經典,流傳廣泛的當以「小笨雞燉蘑菇」最具特色,選用吃糧食和草籽以及昆蟲長大的「溜達雞」和野生菌菇「榛蘑」搭配,經過小火🔥燜煨,食材相互融合,香飄四溢,油潤香濃,榛蘑特有的香味,誘人食慾,百吃不厭,香潤而不油膩,絕對稱得上是人間美味。
家常冷盤亦是東北特色菜餚,其味多以酸辣,鮮咸,酸甜等口味。酸辣就大酸大辣,開胃下飯。鮮咸就清淡適口,涼爽清香。酸甜就爽脆宜人,百吃不厭。家常冷盤食材選擇廣泛,白菜,豆皮,紫甘藍,胡蘿卜,粉皮,粉絲,尖椒,海帶絲等都可以放在一起混拌,色彩斑斕誘人食慾。
家常冷盤口味清淡適口,四季都受歡迎,很多人都覺得,東北冬季那麼冷還吃冷盤?常吃涼拌菜可消除胃火🔥,冬季室外寒冷,屋裡確溫熱乾燥,吃點涼拌爽口的菜餚,可清火去燥開胃,口舌生津增加食慾。
C. 特別下飯的東北十大燉菜都有什麼呢
1.豬肉燉粉條
一道東北名菜,豬肉燉粉條是東北四大燉之一,許多做法大同小異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大塊吃肉——解饞,粉條吸足了肉的香味——鮮香爽滑,配上米飯——味美,能不多吃一碗嗎?說實在的,最喜歡的還是那粉條,吸足了肉汁的粉條滋味十足,真的是超級贊呢!
選擇層數多的五花肉,肉要先煸炒,然後再燉,那樣肉會更為香濃,要把肉切成麻將牌大小的塊即可,用微火慢燉40分鍾,肉燉熟後再下入粉條。湯汁的多少要放的量合適,以下入所有材料後,大火能在5分鍾內把汁收凈為最好。
D. 東北燉菜菜譜
一、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是廣為人知的東北名菜,燉雞的蘑菇最好選用野生的榛蘑,細桿小薄傘的那種。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東北菜中少數可以發展成為與其它高檔菜系相媲美的家常菜之一。
原料:
童子雞750克-1000克,蘑菇75克(最好是東北的榛蘑),蔥、姜、干紅辣椒、大料各少許。
調料:
醬油、料酒、鹽、糖、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小仔雞洗凈,剁成小塊;
2.將蘑菇用溫水泡30分鍾,洗凈待用;
3.坐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待油熱後放入雞塊翻炒,至雞肉變色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鹽、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適量水燉十分鍾左右後倒入蘑菇,中火燉三四十分鍾即成。
註:
此菜式傳入關內後,又有廚師加以改進,在其中加上綠豆粉皮一塊兒煮,也是別有風味。尤其是在冬天吃,還有活血祛寒、預防風寒侵襲的作用。
二、鯰魚燉茄子
東北有句俗話:「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將打自松花江的鯰魚收拾整理干凈後,放入沸水中略燙,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涼,取出用筷子颳去表面黏液。大個兒的鯰魚可改切成6-7厘米的小段,小個兒的整條即可。茄子去蒂洗凈去皮,撕成條狀進鍋。茄子最大的特點是吸味,吃到嘴裡柔軟易化,但是已經充份吸收了鯰魚的味道和營養。
原料:
鯰魚1尾,嫩茄子一根,蔥、姜絲、蒜片、香菜段各少許。
調料:
料酒、花椒水、精鹽、味精、雞湯、熟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鯰魚剁成段,茄子去皮,用手撕成長條狀。
2、勺內放少許熟豬油,將茄子煸炒一下倒出。
3、勺內放少許底油,放入蔥、姜絲熗鍋,添湯後放入鯰魚和茄子,再放入料酒、花椒水、精鹽、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小火煨燉,待茄子熟爛時放入蒜片和味精,盛在湯碗里,然後放上香菜即成。
E. 東北燉菜比較有名氣,這道美食有什麼特色呢
你知道為什麼燉菜是東北的主菜嗎?因為東北四季分明,冬季時間較長,從每年十月中下旬到次年三月中下旬,為五個月。每年最冷的天氣一般在1月下旬(多在春節前後)。東北有句老話:39和49不會走遠。此時室外溫度在-30°C左右,最冷的地方在-50°C左右;東北冬天氣候寒冷乾燥,燉菜用大鐵鍋和湯煮2小時左右,所以菜出鍋後慢慢涼熱,而肉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人們可以通過吃這種燉肉來增加體熱和脂肪厚度,有利於抵禦嚴寒。肉類食物油膩,減少水分蒸發。這種食物有利於人們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天。吉林菜屬於東北菜的一個子類,主要受魯菜等菜系的影響,在當地人民習俗的影響下逐漸形成。我列舉幾個有東北特色的美食。1.清蒸白魚2。人民雞3。燃鹿茸4。白肉血腸。
其實北方雖然說配菜沒有南方細心,但是味道是穩狠的。雖然沒有那麼多花里胡哨的菜,但是味道不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來北方會讓你的胃滿意。畢竟每道菜的量都超級大,作為一個吉林市人,我個人覺得吉林特產還是蠻多的。我最喜歡的就是靠鐵鍋里的大雁。吃大雁有儀式感。冬天第一場雪後,我總是依賴一個。農村自由放養的笨鵝宰殺、脫毛、清洗,切成5厘米左右的塊。將除鵝油外的肉用冷水煮去血沫,再清洗。小火的時候,先放鵝油。油全部出來後,加入鵝塊,一直炒。我個人覺得炒鵝的時間要長一點。我一般要炒10分鍾。然後加入八角、大蔥、生薑、十三香,加水、醬油、糖、鹽、香料,小火上開始減速,倚大雁。
F. 為什麼北方人喜歡吃燉菜
燉菜
許關鍵
於
燉
字
東北
喜歡燉
都燉
土豆燉茄
土豆燉豆角
白菜燉豆腐
關東
順口溜
土豆燉茄
撐死
爺
燉菜
民間
流行
熱氣騰騰
燉鍋
斟酌著加入
些山珍配料
比畫龍點睛
增加
菜餚
滋補效
同
其
菜系
難比擬
特色
喜歡燉菜
僅
家
燉
飯館
燉
且
燉
街
種露
陳列
酸菜
鍋
街
道景觀
要燉
——
認
耐寒充飢
山區
氣冷
熱騰騰
燉菜吃
都熱乎乎
;其實
燉菜
處
於省
省力
屬於粗茶淡飯
種隨便
家
兩
燉菜
足夠
東北
沒
份耐
點
點
做
頓菜
同
符合關東
性格
做
都
風風火火
瑣瑣碎碎
太麻煩
沒意思
刀闊斧
前進
才
咱東北
經典
燉菜比
白肉血腸、
雞燉蘑菇、排骨豆角粘玉米燉寬粉條
切都透著粗粗拉拉
拘
節
熱情
角度
說
豬肉燉粉條
道菜
更
種
式
寒
冷
白雪茫茫
白山
冬
吃
火鍋、燒烤
熱騰騰
酸菜鍋——
吃
汗淋漓
燒烤
類飲食文化
祖先
冰雪氣候釀造
飲食文明
白山
區
至少
半
積雪覆蓋
寒
凍
白雪茫茫
飲食文化
蒙
層濃厚
冰雪文化
特徵
冰雪飲食
重要
特徵
量
食肉、菜
式
恐怕與攝取維
素
關
據說古代
白山
區
契丹
"
兔肝切
鹿舌醬拌食
"
契丹
吃兔肝
與
斯基摩
吃海豹肝
相似
其實
吃肉
於
冬季獲取維
素
已
沒
凍野
情況
味吃熟食
維
素攝取量
足
容易
壞血病
另外冰雪飲食
高熱量特徵非
明顯
史料記載
古代驛道
真族
聚餐
"
木碟盛豬、羊、雞、鹿、犬、鵝等肉
或燔、或烹、咸
臠
介蒜汁蘸食"
見先
吃
高脂肪
高蛋白
肉
北
冬季喜歡吃燉菜
攝取高熱量造
所謂燉菜
肉與菜
燉
肉已爛、菜已爛
便於消化
滿族
"
肉
菜搗臼
糜爛
進"
恐怕
燉菜
雛形或
歷吧
G. 北方為什麼以燉菜為主
北方,特別是東北,氣候寒冷,生火取暖的時間長,每天爐火不停。做燉菜不用另外生火,一舉兩得,實在是合理利用能源。再者,燉菜湯湯水水,吃起來熱乎乎的有利驅寒。所以東北人的燉菜是美食一絕。
H. 東北燉菜都有哪些
東北菜是以滿菜和魯菜為主體,結合蒙、朝、回等各種口味融合而成。其中各類燉菜是滿族人發明的。滿族早年以漁獵為生,住在野外,遷徙不定,烹飪器具只有吊鍋一種,自然只好燉了。根據清宮檔案記載,用料普通的燉菜是清代皇帝的主要飲食。
東北五大燉菜都有什麼?你覺得哪一種好吃,看著的剖特別下飯,南方人怎麼能懂!
1,豬肉燉粉條
豬肉燉粉條是東北菜的代表之一,富有特色的東北地區風味菜餚,深受南北方人的喜愛。豬肉燉粉條是「東北四大燉」的第一燉。由於東北地區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加之雖然都是東北范圍亦有地域區別,故而每家每戶根據自己不同的口味及對不同食材的愛好及添加衍生出了多種不同的做法及叫法。
東北地區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豬肉燉粉條這道菜由於各家口味的不同也就衍生出了無數不同的食材添加,在保留豬肉燉粉條菜品優點的同時也衍生出了一些味道層次更加豐富的菜品。
2,茄子燉土豆
茄子燉土豆,作為東北特色菜,將土豆的軟膩馨香發揮到極致。土豆含有大量澱粉以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土豆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寬腸通便,幫助機體及時排泄代謝毒素,防止便秘,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
3,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燉菜。它是用榛蘑和自家養的小笨雞燉制而成。榛蘑可以襯托出雞肉的鮮香,粉條滑爽而綿實。小雞燉蘑菇雞肉鮮嫩,營養價值也很高。小雞燉蘑菇據說是闖關東的山東人帶到東北的,具體的起源已不可考。
4,酸菜燉排骨
酸菜燉排骨是用排骨和酸菜燉制而成的一道東北菜,融合了酸菜的酸美,又解了肉的油膩,而且湯也是鮮咸可口、噴香味濃。
酸菜味道咸酸,口感脆嫩,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不但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還可以促進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酸菜發酸是乳酸桿菌分解白菜中糖類產生乳酸的結果。乳酸是一種有機酸,它被人體吸收後能增進食慾,可促進消化。同時,白菜變酸,其所含營養成分不易損失。
5,東北亂燉
一個鍋里攪馬勺,也叫「一鍋攪馬勺子」,是一句地地道道的東北方言。看見它,就叫我想起東北的燉菜來。
東北亂燉,又名大豐收,是一道東北的傳統名菜。素有「大雜燴」之意,即將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種蔬菜,與肉類一同燉至熟即成。
東北亂燉簡單易煮,有葷有素,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香噴噴,是一道常見的東北家常菜。調味料只有鹽、五香粉、胡椒粉、雞精而已,但是卻能變化出無窮的美味。
I. 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上,哪個店是吃東北特色菜的,就是炒菜,燉菜啥的。
中央大街上還真沒有 只能吃到華梅(俄羅斯西餐) 你要是想吃的話 打個車到三中旁邊的大豐收 10塊錢就能到 當然是在靠萬達假日酒店這頭打車(中央大街有兩頭 一頭是防洪紀念塔 一頭是假日酒店 )
一般外地人都去大豐收 晚上7點還有節目-二人轉
您好 大豐收在三中旁邊 打車去都知道 二人轉不收費 南方人去應該不錯 都是東北特色菜 連服務都是 價位可以接受
J. 特色農家燉菜製作
農家小炒肉:
主料:鮮肉、青椒(尖椒為上)。
配料:湖南剁辣椒、大蒜、姜、食鹽、雞精、醬油、料酒、醋,根據個人喜好,備瀏陽豆豉。
製法:
1、辣椒切片(尖椒切成筒狀)、鮮肉切片或絲、姜切絲、大蒜切片;
2、將油燒熱,放入姜絲、蒜片,待爆出香味後,將肉絲倒入鍋中加適量鹽、煸炒至九成熟,盛起;
3、煸炒青椒少時(根據火的大小調整時間),加少許鹽,加一勺剁辣椒,炒勻。將肉絲倒入鍋中,翻炒。
4、加入醋、醬油、料酒、豆豉各適量,繼續翻炒少時,加適量雞精後炒勻,即可裝盤。
二:
冬蟲草雞湯
【用料】
雞1隻,冬蟲草30克,龍眼肉15克,大棗6 粒。
【做法】
①將雞殺好洗凈,清除內臟;大棗洗凈去核,與冬蟲草和龍眼肉一起放進煲內。
②用清水5-6碗,煮約5小時,調味後便可飲用。
三: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同樣的野菜,為什麼自己做的往往不如酒店、飯館做的好吃呢?記者綜合一些酒店、飯館菜譜,向大家推薦幾款常見菜的做法。◎翅果菊炒肉絲
做法:將豬肉洗凈切絲後用適量鹽、醬油、雞精、白糖、澱粉拌勻,腌漬一會待用。翅果菊清洗干凈後用沸水約焯半分鍾撈出,用清水洗一遍,瀝去水,切段。或熱鍋放油,投入肉絲和薑末並快速翻炒至肉絲散開,放入翅果菊,再撒上適量鹽,炒均勻即可盛盤。◎馬齒菜金針肝蛋湯
四:
做法:將馬齒菜洗凈切碎,金針菜水洗後切斷,豬肝切薄片。再把馬齒菜、金針菜放鍋中,加適量水煮15分鍾,加人豬肝稍燉,散打雞蛋1隻,待沸後調入食鹽、味精即成。◎涼拌蕨菜
五:
豬肉頓粉條
原料:
五花肉、酸菜、粉條(最好是土豆粉)。
配料:
花椒、大料、蔥、姜、鹽、雞精、高湯(最好是大骨頭燉的湯)
做法:
五花肉用水煮到七八分熟,涼了切片備用。
粉條用水泡軟,酸菜切細絲。
鍋里加油燒熱,放入花椒、大料先爆香,後放入蔥、姜嗆鍋,加入高湯,放鹽調味。然後加入酸菜、粉條,開鍋以後下肉片,燉!起鍋時放點雞精就OK了!
這個菜是燉的時間越長越好吃,當然不要把粉條煮化了。
如果愛吃豬血的可以放點豬血,我們那裡都是放血腸,味道就更好了,而且豬血是清毒補鐵的,多吃點有好處。
這個菜可以一次做多點(我們那冬天做一大鍋,剩下的凍上,吃一點熱一點。)越熱味道越純正:)
六:
農家水煮魚——湖南國道土菜
調料簡單:豬油、大蒜、豆豉、青辣椒、剁辣椒、紫蘇、姜、醋
魚的加工:整條魚,不需要去除鱗片和鰭——據說這樣湯味更鮮美
製作工序:1.豬油稍微加熱,煎魚
2.放水淹沒魚背,並下大蒜、豆豉、姜
3.水開立即加鹽,此時湯色必定乳白,撇開浮沫放醋
4.放青辣椒
5.最後加剁辣椒、紫蘇
七:
江蘇燉菜
原料:青菜心,雞脯肉,雞蛋黃,干澱粉,豬油,火腿片,冬筍片,蝦仁,鹽,味精,雞清湯,雞油。 【製作過程】 將青菜心洗凈,菜頭削成橄欖形,剖十字形刀紋,切去菜葉,把雞脯肉批成柳葉片,放入碗中加雞蛋黃,干澱粉拌勻,炒鍋用大火燒放豬油,燒至四成熱時,放菜心,用鐵勺翻動至翠綠色時撈出瀝干油,雞脯肉下鍋滑油後,取出瀝干油,先將部分青菜心放入砂鍋墊底,再將菜心沿砂鍋邊順序排列,把火腿片,冬筍片,雞脯片順序排列成圓形,放在菜心上面,中心綴以蝦仁,再加鹽,酒,味精,雞清湯,置火上澆沸,轉用小火燉十五分鍾,淋上雞油即成。
土家人以包穀為主糧,稻米為輔,近年來以稻米為主糧的地區已佔多數。這里不僅有土 家風味的主食、小吃、還有各種各樣的茶飲。
八:
「金包銀」飯
永順、龍山、來鳳、鶴峰等地多把米和包穀摻在一起吃。即用鍋添水把 少量的米煮開,再拌上包穀粉煮熟,既香又而耐餓。
「合渣」
「合渣」(有的地方叫「懶豆腐」),將豆汁燒開,摻進鮮青菜,煮熱就飯。
「豆花飯」
川東一帶的土家喜歡將黃豆汁燒開,點成「豆花」,調上野胡椒和鹽佐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