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分類 » 上海巴頓牛排加盟
擴展閱讀
對加盟奶茶的看法 2025-02-02 09:48:23
起點09加盟費多少錢 2025-02-02 09:46:30

上海巴頓牛排加盟

發布時間: 2021-08-28 20:49:52

A. 巴頓西餐廳怎麼樣

沒想到在台灣也已有人登記這酒店了。這個在雪山山脈里的酒店,很難得,我們兩餐都是用自助,午餐是山野的蔬菜,豬和牛肉,菇菌,還有十幾種的海鮮丸子。晚上的菜也不錯,雞湯不國內任何五星級自助的都好。其他菜因口味叫淡家常,不再敘述。甜點非常好,朋友和我最喜歡自己加了紅豆,綠豆,薏仁的燒。今天吃到一個全新的好東西。

B. 上海索菲克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索菲克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2006年由華升集團創辦,2010年公司將品牌營運中心遷至上海,同時設立上海索菲克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索菲克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旗下自有品牌索菲克牛排、索菲克咖啡、巴頓咖啡。
法定代表人:楊振鵬
成立時間:2010-05-18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123568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城南路168弄2號1723室

C. 巴頓為什麼被稱為血膽將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巴頓請戰上了前線,在戰爭中嶄露頭角,並獲得紫心勛章,後來因訓練坦克部隊又獲得優異服務十字勛章,並晉升為上校。一戰結束後,巴頓逐漸培養起對未來戰爭危險性的觀察能力,他在夏威夷軍區擔任情報處長時,曾於1935年4月26日寫了一份報告,論述未來太平洋可能發生的風波和夏威夷群島在太平洋的戰略地位。在報告的結論里巴頓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既是潛在的危險,也是可能發生的事」,這樣一次襲擊將對美國造成很大災難。

與此同時,巴頓那粗魯、豪放的個性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增無減,言語和行為也更加鋒芒畢露。他的個性受到一部分將領的賞識,卻也得罪了不少的軍方高層領導,從而影響了巴頓的升遷。有段時間巴頓感到很不得志,鬱郁寡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巴頓的好友馬歇爾上校被羅斯福總統任命為陸軍總參謀長。為了對付即將到來的戰爭,馬歇爾根據總統的意見,提拔了一批積極進取、才能出眾的軍官擔任高級指揮職務。巴頓作為美國為數不多的幾個富有坦克作戰經驗的指揮官之一,被任命為第二裝甲師少將師長。巴頓是一名主張大無畏進攻的將領,他常對屬下的官兵們說,贏得戰爭靠兩樣東西,那就是膽量與鮮血。所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集團軍司令時,獲得了「血膽將軍」的綽號。

巴頓信奉的口號是:「果敢、果敢、永遠果敢!」「前進、戰斗、不惜任何代價!」如果他手下有位師長向巴頓報告自己的師太疲勞了,無法再發動新的進攻,巴頓就會說:「好吧,你推薦誰來代替你的職務?」師長總是重新考慮之後,仍然執行巴頓原來的命令。實踐證明巴頓是對的,這個師並未疲勞得不能進攻。巴頓知道「士兵可以連續進攻60個小時,這樣常可節省大量時間,少吃很多苦頭。超過60小時就是浪費時間,因為士兵會因缺少睡眠而疲憊不堪」。

巴頓經常用粗魯的語言對部隊訓話,以激勵官兵們一往無前的進攻精神。如「戰爭就是殺人的買賣,你不放他的血,他就會宰了你。劃破對手的肚皮,要不就打穿他們的腸子」。「美國人喜歡搏鬥,喜歡戰斗的刺激和兵刃交鋒的丁當聲」,「敗退是懦夫,也是要命的,在我們的軍隊里不要膽小鬼!」巴頓手下有位師長曾評價說:「巴頓講話就像個密蘇里州的趕騾漢,試圖哄騙那些頑固的騾子替他載上重負。」不少軍官對巴頓的粗俗語言感到臉紅,並責問他為何要這樣說話。巴頓回答說:「你沒有粗俗勁就無法指揮部隊。」巴頓認為戰爭就是殺人和毀滅,斯斯文文的人肯定敵不過滿懷仇恨和殺人成性的人。他曾經寫道:「美國士兵唯一不具備的氣質就是狂熱,當我們與狂熱者作戰時,這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因此巴頓試圖用粗俗、潑辣的語言煽動士兵仇恨敵人,培養士兵粗獷的性格。結果多數士兵都樂意接受這種訓話,並逐漸培養起對法西斯的刻骨仇恨和頑強的戰斗精神。

巴頓不僅用語言來激勵部隊,往往還以身作則,深入危險的前線視察。他總是乘坐一輛擦得閃閃發亮的吉普車,車的坐椅套為大紅色,車的前後都標有表明巴頓軍銜的大號將星,車的後座上架著一挺由巴頓的副官操縱的大口徑機關槍,每當到部隊時,巴頓的司機都盡量按響喇叭,讓戰士們知道他們的司令官巴頓將軍同他們在一起。

巴頓向他手下的指揮官發布的第一號指令是「每個人在自己適當的職權范圍內都要身先士卒」,他自己當然身體力行。每當佔領一個城鎮,巴頓總是冒著敵方狙擊手射擊和延期炸彈爆炸的危險,同第一批部隊一齊沖進去。

在歐洲戰場的一個陰雨綿綿的寒冷的下午,巴頓看到一群士兵正在修理一輛被敵軍炮火打壞的坦克。他立即從吉普車上跳下來,躺在泥濘的地上鑽進坦克底下足足呆了25分鍾。最後雖未能修好坦克,但看著他那沾滿油垢和泥漿的將軍服,周圍的官兵和機械師都不禁對巴頓肅然起敬。每逢兩棲作戰,巴頓總是不等登陸艇靠岸便躍入水中,冒著連天的炮火與戰士們一道涉水登岸,並高聲激勵士兵們勇往直前。

盡管巴頓對部隊的管理異常嚴格,但在他手下工作過的士兵卻非常理解這位將軍的嚴厲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內心是善良的。巴頓不但知道如何激勵士兵去英勇作戰,而且懂得怎樣關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屬下的指揮官「必須經常關心士兵的福利和糧食;必須對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緊張的病症,他應一看便知;必須照料好士兵的雙腳,確保他們的鞋襪適中合腳,因為襪子太松太緊都會傷腳;必須預計到氣候的變化,適時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應季的被服和鞋襪」。

巴頓歷來的原則是「以美國人生命的最小代價換取敵人的最大傷亡」。他認為部隊傷亡極大是指揮才能很差的標志。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巴頓叮囑指揮官們不要節省彈葯,因為「浪費彈葯比浪費生命好得多。造就一個士兵至少要18年,而製造彈葯只需要幾個月時間。」

巴頓非常注意保存戰士的體力,他的原則是,在戰斗中只要有機會乘車,就不讓士兵們走路,他深知「行軍疲勞的士兵打仗時體力就不會充沛」。因此巴頓盡可能利用卡車、坦克、裝甲車、大炮、拖車等來運載士兵。有的將軍批評巴頓的這種行軍方式不雅觀,而巴頓卻認為這樣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勞來換取最快速的前進。

每當巴頓的軍隊奪得了戰利品後,他總是盡可能地讓士兵們分享。在法國,他的戰士們可在感恩節每人分到7瓶白蘭地,還可用德軍凍庫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燉牛肉湯來代替吃厭了的干糧。

每當在檢閱時發現有士兵受傷或立功,巴頓總要仔細詢問他們受傷和立功的經過。對於在戰斗中表現出色的戰士,巴頓總是盡快在前線向他們授勛,對受重傷的戰士則在病床前為他們授勛,巴頓堅信拿破崙的格言,「只要有足夠的勛章,我就能夠征服世界」。當然巴頓也很注意保護這些戰功卓著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獲得榮譽勛章或優異服務十字勛章的人再上前線,因為他發現獲得勛章的官兵「往往會因奮勇作戰而犧牲生命」。

D. 喬治·巴頓的帶兵原則是什麼

喬治·巴頓歷來的原則是「以美國人生命的最小代價換取敵人的最大傷亡」。他認為部隊傷亡極大是指揮才能很差的標志。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巴頓叮囑指揮官們不要節省彈葯,因為「浪費彈葯比浪費生命好得多。造就一個士兵至少要18年,而製造彈葯只需要幾個月時間。」

巴頓非常注意保存戰士的體力,他的原則是,在戰斗中只要有機會乘車,就不讓士兵們走路,他深知「行軍疲勞的士兵打仗時體力就不會充沛」。因此巴頓盡可能利用卡車、坦克、裝甲車、大炮、拖車等來運載士兵。有的將軍批評巴頓的這種行軍方式不雅觀,而巴頓卻認為這樣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勞來換取最快速的前進。

每當巴頓的軍隊奪得了戰利品後,他總是盡可能地讓士兵們分享。在法國,他的戰士們可在感恩節每人分到7瓶白蘭地,還可用德軍凍庫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燉牛肉湯來代替吃厭了的干糧。

每當在檢閱時發現有士兵受傷或立功,巴頓總要仔細詢問他們受傷和立功的經過。對於在戰斗中表現出色的戰士,巴頓總是盡快在前線向他們授勛,對受重傷的戰士則在病床前為他們授勛,巴頓堅信拿破崙的格言,「只要有足夠的勛章,我就能夠征服世界」。當然巴頓也很注意保護這些戰功卓著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獲得榮譽勛章或優異服務十字勛章的人再上前線,因為他發現獲得勛章的官兵「往往會因奮勇作戰而犧牲生命」。

E. 有沒有好看的美劇英劇推薦一下的

漢尼拔 Hannibal

盲點-Blindspot

《整容室》Nip/Tuck是David Nutter、Elodio Keene執導的美國劇情片,由Julian McMahon、Joely Richardson主演。
該劇主要描述了兩名整容醫生操刀整容血淋淋的過程和千奇百怪的整容故事。內容充斥暴力和血腥,反映了許多社會和家庭問題。劇情描述兩名處於中年危機、前途茫茫的整容醫生特洛伊及麥克納馬拉的操刀過程。 《整形室》故事是以描述兩名居住在邁阿密的整形醫生—西恩·麥克納馬拉(Sean McNamara,迪倫·華許飾演)和克里斯汀·特洛伊(Christian Troy,朱利安·邁克麥霍飾演)的生活和工作為主。

《奪命島》Harper's Island是Craig R. Baxley、Jon Turteltaub執導,凱蒂·卡西迪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一場夢幻般的婚禮變成了一個恐怖的惡夢的故事.
「13個星期,25個嫌疑人,1個兇手。」
宣傳語道出了一場血腥的殺戮,一場原本看似祥和寧靜的婚禮,一對佳偶天成的新婚伴侶,還有數十位應邀前來的親朋好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但是,美麗的外表下往往有這許許多多心懷鬼胎的勾當,女主人公Abby Mills(Elaine Cassidy飾)的母親七年前在島上慘遭殺人惡魔的殺害,心有餘悸的Abby從此遠離家鄉,直到她最要好的HenryDunn(Christopher Gorham飾)邀請她參加自己的婚禮,她才下定決心第一次重返這座「奪命島」。Henry是個人見人愛的鄰家男孩,他的新娘是他的夢中情TrishWellington(Katie Cassidy扮演),這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富家女,娶了她,就意味著擁有一切。當婚禮在歡聲笑語中進行之時,殺戮開始了,參與婚禮的賓客在一個接著一個的死亡,恐怖的陰影籠罩整個「奪命島」,人們無處可逃,似乎每個人都是待宰的羔羊,也似乎每個人都是那頭兇狠的惡狼,每一個人都逃不脫嫌疑,這場屠戮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驚天的秘密?誰最後能夠虎口餘生,誰又是那個看不見兇手?一切謎底終將是要耐心等到第一季結局的那一刻。離家七年後,Abby Mills (Elaine Cassidy) 重回家鄉西雅圖。她接受了兒時好友Henry Dunn (Christopher Gorham) 的邀請,准備到哈特島上參Henry和未婚妻Trish Wellington (Samantha Noble)為期十天的婚禮慶典。Trish 出身高貴,風流嫵媚,Henry會和這種女人結為伉儷,Abby頗感意外。除此之外,她也隱隱有一絲不安--自從她踏上家鄉的土地,什麼事情都很不順,她也總感覺什麼地方不對勁……前往哈特島的渡船就要開了,但是Trish的表弟Ben卻不見了蹤影;Trish的父親對未來女婿Henry牢騷滿懷;Henry性格叛逆的兄弟在渡口拿著100美元一個的盤子當石頭扔;Trish的前男友Hunter Jennings不合時宜地給她打來電話,她聽後情緒變得非常低落;原本不錯的天氣突然變得陰沉沉的,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當然,哈特島本身也有一段嚇人的歷史。不過,再次見到久違的Abby,喜悅之情掃盡了Henry心頭的陰霾。四位伴郎全都是性格開朗的活躍分子,總算讓大家有了點喜慶的氣氛。不久,Henry那位最喜歡湊熱鬧的叔叔Marty 也趕來了,還帶著他自己創立的街頭樂隊替大家助興。沒過多久,Marty的魂兒就被漂亮迷人的金發美女Chloe (Cameron Richardson) 勾去了。當兩人肆無忌憚地眉目傳情之際,Chloe的男友Cal (Adam Campbell) 冷冷地從背後投來了充滿怒火的目光。然而,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真正的大問題讓所有人都毛骨悚然。比如說,Trish那位不知去向的表弟竟被人綁在了渡
船的螺旋槳上,而船長剛剛發動引擎……

《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是一部於美國時間2015年2月4日在美國首播的情景喜劇,由蘭德爾·朴、吳恬敏、楊升德、韋智林、陳琦燁等主演。
該劇改編自華裔美國廚師黃頤銘(Eddie Huang)的回憶錄《初來乍到:回憶錄》(Fresh Off the Boat: A Memoir),主要描述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來自台灣的家庭從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唐人街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定居的故事。
本劇主要描述上世紀九十年代,第一季背景設在1995年至1997年間,一個台灣家庭從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唐人街搬到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定居的故事。艾迪·黃/黃頤銘(楊升德飾)的父母都是台灣移民,他與兄弟們是出生在美國的第二代ABC。艾迪從小就熱愛美國的一切,尤其是嘻哈樂。
在此之前,這個移民家庭一直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唐人街生活,父親路易斯·黃(蘭德爾·朴飾)看中了奧蘭多的前景,決定舉家搬遷到奧蘭多定居。中國人在美國創業已屬不易,更重要的是在沒有唐人街的奧蘭多,他們必須面對純粹的美國文化,「初來乍到」的他們必須直面美國文化對他們的沖擊。黃家很快發現他們作為一個家庭,與身邊大多數人截然不同——他們居住在城郊的大型白人社區里。
奧蘭多是個白人城市,與很多亞裔一樣,父母把黃頤銘送進私立學校,全校只有他一個華人孩子,試圖融入當地的學校生活的他碰到了很多華人孩子經歷過的難為情的事情,同時也被排斥在美國白種家庭文化外。艾迪的弟弟們——艾默利·黃/黃頤瑀(韋智林飾)和艾文·黃(陳琦燁飾),進入與他不同的小學,相互作伴,很快就融入了環境;他的父親尚能很好地融入當地社會;母親潔西卡·黃(吳恬敏飾)卻開始對華盛頓與奧蘭多的文化差異產生沖突,時常為白人文化感到困惑。
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家全美國式的牛排餐廳連鎖企業。黃家認為,僱傭一位有南方口音的白人服務員是為了避免他們餐廳倒閉的唯一辦法,因為他們認為白人面孔會令顧客「安心」。他們覺得這沒什麼可憤怒的,因為或許他們已經習慣了美國的這些種族潛台詞。
無論如何,這個家庭決定緊密團結在一起,一起憧憬著」美國夢「。與此同時,他們還要竭力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確保家庭的完整。

《美國恐怖故事》(American Horror Story)是美國恐怖題材系列電視劇,由伊萬·彼得斯、傑西卡·蘭格、弗蘭西絲·康羅伊、莎拉·保羅森、 莉莉·拉貝、艾瑪·羅伯茨主演。該系列於2011年10月5日在美國有線電視FX首播。
第一季主題為《凶宅》(Murder House),第二季主題為《瘋人院》(Asylum),第三季主題為《女巫集會》(Coven),第四季主題為《畸形秀》(Freak Show),第五季主題為《旅館》(Hotel)。
美國恐怖故事第五季LadyGaga加盟,於2015年10月7日開播.

《驚魂序曲》/貝茨旅館/Bates Motel是Tucker Gates執導的驚悚恐怖劇集,由弗萊迪·海默、維拉·法梅加、奧利維亞·庫克、馬克斯·希爾萊耶等主演。
該劇被稱為《驚魂記》的前傳,講述了汽車旅館老闆Norman Bates和其母親Norma Bates在小鎮上發生的一系列離奇驚險的故事,而Norman一步步成為一個人格分裂的連環殺手。
該劇被稱作希區柯克電影《驚魂記》(Psycho)的前傳。《驚魂記》(1960)是環球宇宙公司出品的驚悚片,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安東尼·博金斯、珍妮特·利等主演。講述了瑪莉蓮盜取公款後投宿於汽車旅館,卻在浴室中被精神分裂的狂人殺死,瑪莉蓮的姐姐和男友加入警方的調查,在逐步偵查下終於揭露狂人殺人真相的故事。
而《驚魂序曲》則講述了還是少年的Norman (弗萊迪·海默Freddie Highmore 飾)和哥哥(馬克斯·希爾萊耶Max Thieriot 飾)以及母親(維拉·法梅加Vera Farmiga 飾)搬來小鎮後進入當地高中就讀之後發生的故事。他遇到了討厭他的高中的大人物Richard(理查德·哈蒙Richard Harmon 飾)和行為古怪但是充滿激情的女孩Emma(奧利維亞·庫克OliviaCooke 飾)。老師兼心理顧問Watson小姐(凱加·康勒·翠西 Keegan Connor Tracy 飾)曾給予他不少幫助。而Norman和母親之前似乎存在著不一樣的奇怪關系。Norman是怎樣從一個善良懦弱的青年一步步墮落成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的?

《鐵證懸案》Cold Case是由Paris Barclay執導的犯罪劇情類電視劇Thom Barry等參加演出。全劇於2003年9月28日至2010年5月2日,共計7季144集。
《鐵證懸案》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費城,中心人物是一個兇殺調查組,他們面臨的案件是懸而未決的舊案,調查起來特別困難。這樣的兇殺案,被形象地稱為「冷案」。該劇最大的魅力不在於近於真實的犯罪描寫,而在於展示人在不得不面對記憶時復雜的心理活動,利用調查研究,拼湊細小的線索,揭示事實真相的復雜過程。Cold Case不同於CSI把犯罪調查過程象記錄片似的呈現在觀眾眼前,也沒有眾多當今尖端科技的支持,在該劇中,幾乎沒有任何和CSI類似的關於用高科技分析屍體來尋找線索的場面,Lilly Rush,作為費城兇殺調查科的唯一女探員,構成了這部以調查陳年舊案為主題的電視劇的絕對核心人物。她的沉著冷靜,機警敏銳,還有她那張纖細蒼白的臉龐,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部劇的獨特魅力在於,憑著Lilly堅韌的性格,她和她的搭檔們總是千方百計的尋找那些至今還健在的當事人,讓那些活在過去陰影中的人們在亦欣慰或痛苦的掙扎中去回憶當年發生的慘劇,把觀眾帶到幾十年前那個不同的世界,讓真正的兇手在各當事人的不同回憶和口供的差異中一點點的凸現出來。而每一次的真相被揭露時,觀眾都會發現一個難以置信的結局,或悲慘,或憤怒,或無奈。但是無論當年發生的罪案如何難以置信,時間的流逝終究會撫平人們的一些悲傷。
Cold Case全劇彌漫著濃厚的懷舊色彩和淡淡的憂傷,或者說是一種女性的溫情,讓你被每一個故事漸漸的感動,從而在心底留下一些觸動。全劇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就在結尾處,當真正的兇手被繩之以法後,Lilly總能看見當年死去的人們站在對面的街角,向她露出微笑,彷彿實在感謝她使冤案得以昭雪。那一刻,再堅硬的心,也會被深深打動的。

《籃球兄弟》One Tree Hill是Mark Schwahn執導,扎德-麥克-默里、詹姆斯-拉佛梯等主演的電視劇。
內容描述2位同父異母兄弟的主角Nathan與Lucas,有著迥然不同之個性:Nathan—傲慢、自信、來自富裕家庭,是高中籃球隊的明星球員;而Lucas—安靜、孤僻、是單親媽媽的獨子。雖然他倆一直保持著距離,但命運還是讓他們的生活有了交集點,隨著他們爭奪隊中的地位及女友而越演越烈由相互敵視排斥到包容接受,最後成為默契極佳的隊友也成了真正的兄弟!

《橘子郡男孩》是Ian Toynton執導的美國青春偶像劇,亞當·布羅迪、蕾切爾·比爾森、本傑明·麥肯錫、米莎·巴頓等參加演出。
《橘子郡男孩》外文名為「The O.C」,講述的是一個居住的bankstreet的青年Ryan被收養,從一個貧窮的家庭來到了一個美國白人上層居住區,是一部關於父親與兒子,丈夫與妻子以及正在成長的3個少年的故事。
故事發生地紐波特海濱,美國加州的橘子郡(Orange County),一個田園牧歌式的人間天堂——在這個天堂般的港灣城鎮里,生活著一群富人,彷彿任何人,任何事都顯得如此完美。但在浮華幻象的下面,卻是一個缺乏忠誠和個性的世界:孩子們有著自己的生活秘密,從來不告訴的父母,而同樣父母的生活秘密孩子們也一無所知。《The O.C.》講述了生活在紐波特海濱的科恩(Cohen),庫珀(cooper)和尼科爾(Nichol)三個家庭的故事,劇中的男主角——問題少年瑞恩.埃伍德(ryan atwood),在另一座城市的貧民區長到18歲,而空想理論家桑迪.科恩,因負責監管瑞恩的生活讓他住進了自己位於紐波特海濱的家中。桑迪的妻子凱斯頓——一位美麗又富有的女人,當年的校花,完美的配偶,母親,女生意人,對瑞恩的到來並不歡迎。她擔心瑞恩會對自己年少的兒子塞斯產生不良影響。就這樣,充滿熱情的夢想家瑞恩貿然闖進了這個陌生的世界,卻被他的同類排斥在心門之外。雖然桑迪願意在任何事情上幫助瑞恩,但凱斯頓的冷漠也導致了瑞恩離家出走的一幕……
而讓整個情形變得有趣的是住在隔壁的瑪麗莎.庫珀,一位心靈受傷的美麗女孩,總是安靜被動地生活著,瑞恩對她一見鍾情,但是瑪麗莎已經有了男朋友。這時,瑪麗莎那位舉止輕率的父親吉米遇到了財政危機,並威脅到瑪麗莎本來平靜的生活……
《The O.C.》是一部關於父親與兒子,丈夫與妻子,正在成長的3個少年的故事,瑞恩的到來成為鑄造新聯盟的催化劑,舊的火焰重新點燃,而不太可靠的友情也隨之誕生 ...

<吉爾莫女孩》Gilmore Girls是Warner Bro繼Buffy和Dawsons Creek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可視性極強的現代家庭倫理劇。該片由Amy Sherman執導,Lauren Graham、Alexis Bledel 等主演,於2000年10月5日上映。

《大學生費莉希蒂》Felicity是由Lawrence Trilling/Harry Winer執導的作品,Keri Russell參加演出..Felicity Porter為了追尋高中時暗戀的男友Ben,放棄了去斯坦福醫學
院的機會,來到3000公里以外的紐約只為了和Ben在一起。可是Ben連Felicity的名字都不一定記得起。面對離開父母後獨立的新生活,真實的展現了大學生活,及Felicity和她的新朋友們步入成年後面對人生的種種重大選擇。

: )

F. 巴頓在二戰中有什麼突出表現

1.軍校生中的百萬富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美國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當今世界名將之一的「血膽將軍」喬治?巴頓。

1885年11月11日,喬治?巴頓誕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一個富裕的軍人世家。巴頓家有個大牧場,深受父母雙親和姑母寵愛的巴頓在牧場度過了他歡樂的童年。他很小的時候就與其他男孩一樣,喜歡拿著玩具武器沖殺,爬上樹去「偵察敵情」。他在牧場里練就了精湛的騎術,培養出了粗魯、豪放的性格。姑母安妮常給小巴頓閱讀一些描寫驚險軍事戰斗故事的作品,如《十字軍故事》、《三個火槍手》等,不僅拓展了巴頓豐富的想像力,而且使巴頓養成了騎士氣概和喜歡冒險的精神。他從小就渴望以後能成為一名沖鋒陷陣的軍人。

1903年,巴頓進入他祖父和父親曾在那裡學習過的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一年後又被保送入著名的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

在學校他認真攻讀軍事、戰略和戰術等方面的書籍,並一絲不苟地苦練隊列操練的要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而且他還擅長田徑和擊劍,凡是能夠提高軍事技術並使身體健美的體育活動,巴頓都樂意參加。這時他已暗暗立下宏願,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偉大的軍事家。

在校期間巴頓繼承了百萬美元的財產,但他並沒有像其他的人那樣遇到這種情況就立即退學。1909年巴頓從西點軍校畢業,被任命為騎兵少尉。一年後他與馬薩諸塞州一位富商的女兒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以後他們有了一子二女。

1910至1914年,巴頓擔任了陸軍參謀長伍德的副官,後來又成為陸軍部長史汀生的副官,這對巴頓以後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

2.「血膽將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巴頓請戰上了前線,在戰爭中嶄露頭角,並獲得紫心勛章,後來因訓練坦克部隊又獲得優異服務十字勛章,並晉升為上校。一戰結束後,巴頓逐漸培養起對未來戰爭危險性的觀察能力,他在夏威夷軍區擔任情報處長時,曾於1935年4月26日寫了一份報告,論述未來太平洋可能發生的風波和夏威夷群島在太平洋的戰略地位。在報告的結論里巴頓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既是潛在的危險,也是可能發生的事」,這樣一次襲擊將對美國造成很大災難。

與此同時,巴頓那粗魯、豪放的個性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增無減,言語和行為也更加鋒芒畢露。他的個性受到一部分將領的賞識,卻也得罪了不少的軍方高層領導,從而影響了巴頓的升遷。有段時間巴頓感到很不得志,鬱郁寡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巴頓的好友馬歇爾上校被羅斯福總統任命為陸軍總參謀長。為了對付即將到來的戰爭,馬歇爾根據總統的意見,提拔了一批積極進取、才能出眾的軍官擔任高級指揮職務。巴頓作為美國為數不多的幾個富有坦克作戰經驗的指揮官之一,被任命為第二裝甲師少將師長。巴頓是一名主張大無畏進攻的將領,他常對屬下的官兵們說,贏得戰爭靠兩樣東西,那就是膽量與鮮血。所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集團軍司令時,獲得了「血膽將軍」的綽號。

巴頓信奉的口號是:「果敢、果敢、永遠果敢!」「前進、戰斗、不惜任何代價!」如果他手下有位師長向巴頓報告自己的師太疲勞了,無法再發動新的進攻,巴頓就會說:「好吧,你推薦誰來代替你的職務?」師長總是重新考慮之後,仍然執行巴頓原來的命令。實踐證明巴頓是對的,這個師並未疲勞得不能進攻。巴頓知道「士兵可以連續進攻60個小時,這樣常可節省大量時間,少吃很多苦頭。超過60小時就是浪費時間,因為士兵會因缺少睡眠而疲憊不堪」。

巴頓經常用粗魯的語言對部隊訓話,以激勵官兵們一往無前的進攻精神。如「戰爭就是殺人的買賣,你不放他的血,他就會宰了你。劃破對手的肚皮,要不就打穿他們的腸子」。「美國人喜歡搏鬥,喜歡戰斗的刺激和兵刃交鋒的丁當聲」,「敗退是懦夫,也是要命的,在我們的軍隊里不要膽小鬼!」巴頓手下有位師長曾評價說:「巴頓講話就像個密蘇里州的趕騾漢,試圖哄騙那些頑固的騾子替他載上重負。」不少軍官對巴頓的粗俗語言感到臉紅,並責問他為何要這樣說話。巴頓回答說:「你沒有粗俗勁就無法指揮部隊。」巴頓認為戰爭就是殺人和毀滅,斯斯文文的人肯定敵不過滿懷仇恨和殺人成性的人。他曾經寫道:「美國士兵唯一不具備的氣質就是狂熱,當我們與狂熱者作戰時,這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因此巴頓試圖用粗俗、潑辣的語言煽動士兵仇恨敵人,培養士兵粗獷的性格。結果多數士兵都樂意接受這種訓話,並逐漸培養起對法西斯的刻骨仇恨和頑強的戰斗精神。

巴頓不僅用語言來激勵部隊,往往還以身作則,深入危險的前線視察。他總是乘坐一輛擦得閃閃發亮的吉普車,車的坐椅套為大紅色,車的前後都標有表明巴頓軍銜的大號將星,車的後座上架著一挺由巴頓的副官操縱的大口徑機關槍,每當到部隊時,巴頓的司機都盡量按響喇叭,讓戰士們知道他們的司令官巴頓將軍同他們在一起。

巴頓向他手下的指揮官發布的第一號指令是「每個人在自己適當的職權范圍內都要身先士卒」,他自己當然身體力行。每當佔領一個城鎮,巴頓總是冒著敵方狙擊手射擊和延期炸彈爆炸的危險,同第一批部隊一齊沖進去。

在歐洲戰場的一個陰雨綿綿的寒冷的下午,巴頓看到一群士兵正在修理一輛被敵軍炮火打壞的坦克。他立即從吉普車上跳下來,躺在泥濘的地上鑽進坦克底下足足呆了25分鍾。最後雖未能修好坦克,但看著他那沾滿油垢和泥漿的將軍服,周圍的官兵和機械師都不禁對巴頓肅然起敬。每逢兩棲作戰,巴頓總是不等登陸艇靠岸便躍入水中,冒著連天的炮火與戰士們一道涉水登岸,並高聲激勵士兵們勇往直前。

盡管巴頓對部隊的管理異常嚴格,但在他手下工作過的士兵卻非常理解這位將軍的嚴厲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內心是善良的。巴頓不但知道如何激勵士兵去英勇作戰,而且懂得怎樣關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屬下的指揮官「必須經常關心士兵的福利和糧食;必須對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緊張的病症,他應一看便知;必須照料好士兵的雙腳,確保他們的鞋襪適中合腳,因為襪子太松太緊都會傷腳;必須預計到氣候的變化,適時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應季的被服和鞋襪」。

巴頓歷來的原則是「以美國人生命的最小代價換取敵人的最大傷亡」。他認為部隊傷亡極大是指揮才能很差的標志。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巴頓叮囑指揮官們不要節省彈葯,因為「浪費彈葯比浪費生命好得多。造就一個士兵至少要18年,而製造彈葯只需要幾個月時間。」

巴頓非常注意保存戰士的體力,他的原則是,在戰斗中只要有機會乘車,就不讓士兵們走路,他深知「行軍疲勞的士兵打仗時體力就不會充沛」。因此巴頓盡可能利用卡車、坦克、裝甲車、大炮、拖車等來運載士兵。有的將軍批評巴頓的這種行軍方式不雅觀,而巴頓卻認為這樣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勞來換取最快速的前進。

每當巴頓的軍隊奪得了戰利品後,他總是盡可能地讓士兵們分享。在法國,他的戰士們可在感恩節每人分到7瓶白蘭地,還可用德軍凍庫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燉牛肉湯來代替吃厭了的干糧。

每當在檢閱時發現有士兵受傷或立功,巴頓總要仔細詢問他們受傷和立功的經過。對於在戰斗中表現出色的戰士,巴頓總是盡快在前線向他們授勛,對受重傷的戰士則在病床前為他們授勛,巴頓堅信拿破崙的格言,「只要有足夠的勛章,我就能夠征服世界」。當然巴頓也很注意保護這些戰功卓著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獲得榮譽勛章或優異服務十字勛章的人再上前線,因為他發現獲得勛章的官兵「往往會因奮勇作戰而犧牲生命」。

3.「二戰」中建功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巴頓擔任了美國第一裝甲軍軍長。

1942年11月,美國和英國在法屬北非實行「火炬」作戰計劃,巴頓的部隊作為西面特編軍直接被從美國送往摩洛哥登陸。在戰斗之前巴頓對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我們要進攻、進攻,直到精疲力竭,然後我們還要再進攻。」

在巴頓的率領下,西面特編軍同巨浪頑強拼搏,於11月8日凌晨開始登陸。

這支部隊進攻的目標是卡薩布蘭卡,當地的法國長官是貝圖阿爾將軍,美國方面已事先對他做了工作,他同意巴頓的部隊登陸。但作為德國法西斯傀儡的法國維希政府新任駐北非全權代表諾蓋以叛國罪逮捕了貝圖阿爾,並下令法軍阻擊美軍登陸。

法軍炮兵與美軍護航艦隊進行了激烈的炮戰。巴頓於9日上午冒著敵人飛機的掃射到海灘視察部隊補給品的卸載情況。他看到裝運援兵、彈葯和補給品的船隻靠岸後,士兵們為躲避敵機掃射而隱蔽起來,無法將船隻推開,船上的物品不能卸下來,而這些物品都是附近正在作戰的部隊所急需的。巴頓觀察幾分鍾後跳下吉普車冒著危險與士兵們一起推船,在灘頭呆了近18個小時,渾身也濕透了。他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使這批物資順利送到了戰斗部隊手中。

11月12日,諾蓋得悉另一支美軍已在阿爾及爾登陸,只好同意停火。巴頓的軍隊佔領了卡薩布蘭卡,巴頓成了美國駐摩洛哥的總督,他率軍駐扎在這里,防止佛朗哥的軍隊從西班牙南下。

1943年初,在阿拉曼戰役後敗退到突尼西亞的德國將領隆美爾為了阻止盟軍的反攻,保證自己的「非洲軍團」北撤時的右翼安全,指揮軸心國軍隊向美軍第2軍搶先發起進攻。美軍大敗,死傷慘重,被迫退到卡塞林隘口,但在這里又遭到隆美爾軍隊的襲擊。德軍趁勢向前推進了150英里。美第2軍的官兵們情緒萎靡不振,軍長因指揮無能被撤職。

巴頓奉命接替他的職務。艾森豪威爾責成巴頓必須立即恢復第2軍戰士們的士氣。巴頓到該軍後,以雷厲風行的氣概迅速整頓了全軍的紀律和作風。他發布了著裝規定,對違規者進行處罰;下令必須在7點30分吃完早餐,使那些平時懶散慣了的參謀人員能按時上班;他把不斷進攻的戰斗作風灌輸進第2軍,使全軍的戰斗風貌煥然一新。

在巴頓的率領下,第2軍在接到戰斗命令後對敵人發起了反攻,結果連戰皆捷,收復了全部失地,而且有力地配合了英軍將領蒙哥馬利率領的盟軍在突尼西亞南部對軸心國軍隊發動的總反攻,最終導致突尼西亞的25萬德意軍隊於1943年5月13日向盟軍投降。

巴頓因戰功而被提升為中將,並被調回摩洛哥策劃西西里戰役,第2軍交給他的副軍長布雷德利指揮。

1943年1月,羅斯福總統和丘吉爾首相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中達成了進攻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方案。

擔任直接進攻西西里島任務的是巴頓率領的美第7集團軍和蒙哥馬利率領的英第8集團軍。

這次戰役的作戰方案是蒙哥馬利制定的,軍事目標是奪取西西里島東北角靠義大利本土的墨西拿,由英軍在西西里島東南登陸,沿東海岸向北直趨墨西拿,這個進攻點較為隱蔽,進軍路線很短。

巴頓率領的美軍起著掩護英軍側翼的配角作用,在地形開闊、易遭傷亡的西西里島南部登陸,先向西北再折向東進行路線很長的迂迴作戰。

巴頓對這種明顯歧視美軍的方案十分氣惱,因為以前英軍就對美軍在北非戰役中的失利有過嘲諷,所以他在戰前就憋足了勁要與蒙哥馬利一比高低。在西西里登陸前夕,巴頓對全集團軍發布了命令:「我們必須迅速地、無情地、勇敢地、無休止地進攻,才能保持優勢。不論你們多麼疲勞、多麼飢餓,也要堅持出擊,因為敵人只會比你們更疲勞、更飢餓。」

1943年7月10日盟軍登陸後,巴頓率領部隊向敵軍發起了暴風雨般的猛攻,很快佔領了島西北的西西里首府巴勒莫。這時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在東海岸的卡塔尼亞受到德軍增援部隊的頑強阻擊,進展艱難。巴頓則率美軍沿著島北岸向東邊墨西拿方向推進,軸心國軍隊受到英美兩個方向的夾擊,決定將主力部隊撤回義大利本土。為了掩護主力的撤退,德軍在西西里東北的山地對向東推進的美軍進行了頑強的防禦。巴頓的部隊進攻受阻,他曾3次使用小型兩棲攻擊艦在海上配合,企圖阻止敵軍主力的撤退,但因未能得到盟軍飛機的援助而失敗。但第7集團軍在巴頓的指揮下,經過頑強奮戰,最終於8月16日攻佔了墨西拿。美軍在英軍面前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巴頓也由此名聲大振,在一片贊揚聲中他開始有些飄飄然了。

然而,當蒙哥馬利和美軍另一將領克拉克指揮盟軍在義大利本土作戰,布雷德利調往英國組織軍隊准備「霸王戰役」(即諾曼底登陸戰役)時,巴頓卻因打了一個勤務兵耳光而引起輿論嘩然,致使他未受到重用。

1943年下半年,巴頓帶領了一些參謀人員在馬爾他、科西嘉等島嶼游盪,以迷惑敵人。

直到1944年1月,巴頓才接到新的任命,擔任第3集團軍司令,其任務是在即將開始的「霸王戰役」中,負責在先頭部隊發動進攻後繼續擴大戰果。但巴頓到英國就職時,第3集團軍的士兵基本上還在美國,巴頓僅在英國西部面臨愛爾蘭海的小城克納茲福德建立了集團軍的司令部。同時盟軍首腦為了不讓敵軍知道登陸的實際地點,在離法國加來港最近的英國一側的多佛爾設立了一個假司令部,大名鼎鼎的巴頓扮演了假司令,以吸引德軍的注意力。這一任務使巴頓很不高興,但卻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使德國將重兵布置在加來港附近,減輕了諾曼底登陸的壓力。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戰役諾曼底登陸開始。布雷德利率美第一集團軍迅速登陸,佔領了灘頭陣地。巴頓雖於7月6日飛抵戰場,但因第3集團軍仍未集結完畢,無法投入戰斗。7月25日布雷德利又發動了「眼鏡蛇戰役」,繼續擴大戰果,他命巴頓為第一集團軍副司令,到前線指揮第8軍向阿維蘭斯穿插。巴頓以裝甲兵為先導,於7月底奪取了阿維蘭斯,打通了前往布列塔尼的大門。8月1日布雷德利晉升為第12集團軍群司令,下屬第1和第3兩個集團軍。

巴頓指揮的第3集團軍這時已集結完畢投入戰斗。在行動之前巴頓召開了軍官會議,號召大家要一往無前,不要擔心側翼缺乏保護而踟躕不前,也不要佔領一個地方就先考慮如何堅守,而是要無畏地前進,他對大家說:「記住,從現在起直至勝利或犧牲,我們要永遠無畏!」

本來第3集團軍的任務是向西攻佔布列塔尼地區,但巴頓認為用如此龐大的兵力去佔領該地區既是一種浪費,也會貽誤向其他地方進攻的戰機。於是僅派了一個軍向西發展,攻佔了布勒斯特,派另一個軍去攻佔東面的布列塔尼首府雷恩,接著又奪取了東南方的翁熱。還有一個軍揮師東進,佔領了翁熱東北的勒芒。這樣巴頓的軍隊以猛烈的進攻和迅速的推進,打破了德軍在諾曼底灌木籬牆地區的防禦,把局部性戰役變成了全面的運動戰。當巴頓乘坐吉普車與勝利的部隊一起向東進發時,他望著屍橫遍野的遼闊戰場激動地高喊:「難道還有別的什麼東西比這更壯觀嗎?」

8月9日,德軍派出一支部隊企圖奪回阿維蘭斯,巴頓得知後,立即向布雷德利建議第3集團軍向北推進,以切斷敵人的退路。8月13日巴頓攻到阿爾讓唐時,向布雷德利請求,越過與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第21集團軍的界限繼續向北推進到法萊斯地區。但布雷德利卻命令巴頓停止進軍,等待蒙哥馬利的主動邀請。而蒙哥馬利認為加拿大集團軍能迅速從康尼南下到法萊斯,於是便沒向美軍發出邀請,以免功勞全被巴頓搶去。結果等3天後加軍到法萊斯時,德軍已從阿爾讓唐和法萊斯之間逃走。為了彌補這次未能全殲敵軍的損失,巴頓又說服了布雷德利讓他率軍向東去堵截這股逃敵。當德軍逃到巴黎後面的塞納河時,意外地發現巴頓的軍隊阻擋在前面。德軍被迫往下游去渡河,打算過河後憑借塞納河重築防線。但巴頓早已派一個師先渡河,使德軍的這一打算落空。

此後盟軍的其他部隊向北推進,進攻比利時和盧森堡,奪取沿海城市,巴頓則率領第3集團軍從巴黎與奧爾良的缺口向東突進。他用裝甲師為先鋒,一刻不停地進攻,逃跑的殘敵留待後續的摩托化步兵師去解決,8月底抵達馬斯河。這時巴頓向上司建議立即突破德國西部的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進入德國本土,提前結束戰爭。但英軍的蒙哥馬利強烈要求在北部發動一場大規模攻勢,艾森豪威爾便命令巴頓率第3集團軍作為側翼配合英軍行動,同時減少了該集團軍的卡車和油料供應。

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巴頓雖然很苦惱,但仍堅定地命令部隊快速推進。他下令將坦克燃料集中起來供1/4的坦克部隊高速前進,後勤人員盡自己的能力去想法搞汽油,他親自駕駛著缺乏汽油的吉普車到布雷德利的指揮部去要汽油。這樣到8月31日,巴頓已率軍渡過了馬斯河,跨過了凡爾登並逼近梅斯。但因推進速度太快,後勤補給跟不上,集團軍的推進被迫停頓下來。希特勒下令集中了13.5萬軍隊重新加固了齊格菲防線,巴頓於9月再次發動了進攻,但未能突破防線。

12月16日,德國又集結了25個師在阿登地區對盟軍發動了突然反攻,即所謂「悲哀之戰」。美第1集團軍猝不及防,被德軍突破了防線,使德軍推進達50公里。對於德軍的這種反擊,巴頓早已根據獲得的德軍集結的情報,察覺出其行動的大致方向。他事先已命參謀部擬定了一個計劃,讓第3集團軍放棄向東的推進,准備向北方的盧森堡進攻,以打擊德軍的側翼。12月20日,艾森豪威爾在凡爾登召開會議,部署如何對付德軍的這次反撲。當艾森豪威爾詢問巴頓的部隊何時可以對德軍側翼發動進攻時,巴頓回答說48小時以內便可向北進攻。與會者都大吃一驚,因為要把一個軍從東向北轉移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對道路的使用和補給系統都必須做重大變更,這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艾森豪威爾聽了巴頓的保證後也不太相信地說:「喬治,別胡鬧!」但巴頓因早有準備,很快便調動了部隊,於12月22日凌晨向德軍發起進攻。他用一個軍加強盧森堡城的美軍陣地,另外兩個軍去解救被圍困在巴斯托尼的美國傘兵師。巴頓不顧天氣惡劣,驅使部隊全速前進,拚命狂奔。12月26日,第一批裝甲部隊就已率先突入被德軍圍困的巴斯托尼城,擊退了德軍對該城的圍攻,保住了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這時天氣開始好轉,盟軍出動大批飛機對德軍及其交通線進行轟炸。到1945年1月底,由於蘇軍在東線的進攻,使德軍首尾不能相顧,「悲哀之戰」以德國的悲哀而宣告瓦解。美國的兩大集團軍的戰線重新聯結起來,巴頓的這次奔襲解圍也成為軍事史上的傑作。

德軍的反攻被粉碎後,盟軍司令部決定讓蒙哥馬利率英軍在北部向德軍發起主攻,巴頓的集團軍在原地防禦。巴頓對這種安排又是一肚子的氣,認為是對自己作戰能力的不信任,同時也認為這樣不利於對德軍的全面進攻。於是巴頓仍然命令部隊在南線與北線的英軍平行向東推進。3月12日,當北線的英軍攻陷德國西部的特里爾時,巴頓將軍的部隊也在南部攻到了萊茵河畔,消滅了河西的德軍。

為了突破齊格菲防線、深入德國腹地以擴大戰果,巴頓急需增加一個裝甲師。3月16日,艾森豪威爾的飛機因風雪在巴頓的機場短暫停留時,巴頓盡自己的能力盛情款待這位盟軍最高總司令,使他在非常高興的情況下答應給巴頓再增派一個裝甲師。在兵力增強之後,巴頓立即沿萊茵河向北進軍,目標直指美因茲和科布倫茨。在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進軍中,巴頓的第3集團軍突破了德國的齊格菲防線,擊潰了德國的兩個集團軍並將其大部殲滅。3月22日夜,巴頓乘勝追擊德軍並渡過了德國人視為防守屏障的萊茵河。第3集團軍搶在英軍之前過河並建立了兩個橋頭堡,巴頓再次為比贏了英軍而興奮異常,他在擊退了德軍反撲,鞏固了橋頭堡後給布雷德利通電話時大叫:「快向全世界宣布,我們已經渡過了河!」「我要讓全世界知道,第3集團軍在蒙哥馬利之前就渡過了萊茵河!」

1945年4月,德軍的防禦已陷於全面崩潰,盟軍司令部部署了對德作戰的最後行動,布雷德利的集團軍群繼續向東北進攻,深入德國內地,直趨易北河和穆爾德河,一直打到萊比錫和德雷斯頓與蘇軍會師。巴頓率領第3集團軍很快推進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邊境,但根據同盟國達成的協議美軍不能進入捷克境內。這時盟軍司令部獲得情報,一些納粹分子正在阿爾卑斯山建立所謂「全國防禦堡壘」,集結軍隊和物資企圖繼續進行戰爭,便命令巴頓改變進軍方向去消滅那裡的敵人。4月17日巴頓在報紙上得知自己晉升為四星上將,他感到很高興。4月20日,按照盟軍司令部命令,巴頓率領第3集團軍向西南發起了強大的攻勢,結果發現這個「全國防禦堡壘」只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軍事要塞。

5月2日蘇軍攻進柏林後,巴頓再次希望能率軍攻入捷克首都布拉格,但布雷德利接到艾森豪威爾的命令,堅決制止巴頓的這種違反與蘇聯達成的協議的行為,盡管巴頓大聲抗議也毫無作用。5月9日歐戰結束,巴頓成了德國巴伐利亞州軍事長官。他因為戰功卓著而在歐洲各地受到贊揚,他一度返回美國時又成為僅次於艾森豪威爾的最受美國人民歡迎的將軍。

巴頓在軍事上勇敢而睿智,但在政治卻顯得盲目和幼稚,二戰結束後,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又開始抬頭,其表現為對蘇聯的敵視和對納粹分子的寬容。一次在招待會上,一名記者問他,德國人參迦納粹黨與美國人參加共和黨或民主黨是不是差不多,巴頓給予了肯定的回答。這件事在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巴頓的這種言論,使美國軍方非常被動,艾森豪威爾在輿論的壓力下,免去了巴頓的第3集團軍司令和巴伐利亞州軍事長官的職務,任命他為第15集團軍司令。這個集團軍實際上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單位,只有一些軍官、憲兵和後勤人員,其任務是整理和編寫歐洲戰場軍事史。

巴頓軍事上的強悍和政治上的幼稚,反差如此之大,令人匪夷所思。這種反差使他丟掉了第3集團的司令的職務,也結束了他在軍隊里那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提前離開了他所鍾愛的事業,黯然回國。

G. 巴頓是如何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巴頓不僅用語言來激勵部隊,往往還以身作則,深入危險的前線視察。他總是乘坐一輛擦得閃閃發亮的吉普車,車的坐椅套為大紅色,車的前後都標有表明巴頓軍銜的大號將星,車的後座上架著一挺由巴頓的副官操縱的大口徑機關槍,每當到部隊時,巴頓的司機都盡量按響喇叭,讓戰士們知道他們的司令官巴頓將軍同他們在一起。

巴頓向他手下的指揮官發布的第一號指令是「每個人在自己適當的職權范圍內都要身先士卒」,他自己當然身體力行。每當佔領一個城鎮,巴頓總是冒著敵方狙擊手射擊和延期炸彈爆炸的危險,同第一批部隊一齊沖進去。

在歐洲戰場的一個陰雨綿綿的寒冷的下午,巴頓看到一群士兵正在修理一輛被敵軍炮火打壞的坦克。他立即從吉普車上跳下來,躺在泥濘的地上鑽進坦克底下足足呆了25分鍾。最後雖未能修好坦克,但看著他那沾滿油垢和泥漿的將軍服,周圍的官兵和機械師都不禁對巴頓肅然起敬。每逢兩棲作戰,巴頓總是不等登陸艇靠岸便躍入水中,冒著連天的炮火與戰士們一道涉水登岸,並高聲激勵士兵們勇往直前。

盡管巴頓對部隊的管理異常嚴格,但在他手下工作過的士兵卻非常理解這位將軍的嚴厲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內心是善良的。巴頓不但知道如何激勵士兵去英勇作戰,而且懂得怎樣關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屬下的指揮官「必須經常關心士兵的福利和糧食;必須對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緊張的病症,他應一看便知;必須照料好士兵的雙腳,確保他們的鞋襪適中合腳,因為襪子太松太緊都會傷腳;必須預計到氣候的變化,適時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應季的被服和鞋襪」。

巴頓歷來的原則是「以美國人生命的最小代價換取敵人的最大傷亡」。他認為部隊傷亡極大是指揮才能很差的標志。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巴頓叮囑指揮官們不要節省彈葯,因為「浪費彈葯比浪費生命好得多。造就一個士兵至少要18年,而製造彈葯只需要幾個月時間。」

巴頓非常注意保存戰士的體力,他的原則是,在戰斗中只要有機會乘車,就不讓士兵們走路,他深知「行軍疲勞的士兵打仗時體力就不會充沛」。因此巴頓盡可能利用卡車、坦克、裝甲車、大炮、拖車等來運載士兵。有的將軍批評巴頓的這種行軍方式不雅觀,而巴頓卻認為這樣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勞來換取最快速的前進。

每當巴頓的軍隊奪得了戰利品後,他總是盡可能地讓士兵們分享。在法國,他的戰士們可在感恩節每人分到7瓶白蘭地,還可用德軍凍庫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燉牛肉湯來代替吃厭了的干糧。

每當在檢閱時發現有士兵受傷或立功,巴頓總要仔細詢問他們受傷和立功的經過。對於在戰斗中表現出色的戰士,巴頓總是盡快在前線向他們授勛,對受重傷的戰士則在病床前為他們授勛,巴頓堅信拿破崙的格言,「只要有足夠的勛章,我就能夠征服世界」。當然巴頓也很注意保護這些戰功卓著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獲得榮譽勛章或優異服務十字勛章的人再上前線,因為他發現獲得勛章的官兵「往往會因奮勇作戰而犧牲生命」。

H. 奪得了戰利品後,巴頓是怎麼做的

每當巴頓的軍隊奪得了戰利品後,他總是盡可能地讓士兵們分享。在法國,他的戰士們可在感恩節每人分到7瓶白蘭地,還可用德軍凍庫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燉牛肉湯來代替吃厭了的干糧。

I. 「血膽將軍」喬治·巴頓是怎樣管理士兵的

盡管巴頓對部隊的管理異常嚴格,但在他手下工作過的士兵卻非常理解這位將軍的嚴厲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內心是善良的。巴頓不但知道如何激勵士兵去英勇作戰,而且懂得怎樣關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屬下的指揮官「必須經常關心士兵的福利和糧食;必須對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緊張的病症,他應一看便知;必須照料好士兵的雙腳,確保他們的鞋襪適中合腳,因為襪子太松太緊都會傷腳;必須預計到氣候的變化,適時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應季的被服和鞋襪」。

巴頓歷來的原則是「以美國人生命的最小代價換取敵人的最大傷亡」。他認為部隊傷亡極大是指揮才能很差的標志。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巴頓叮囑指揮官們不要節省彈葯,因為「浪費彈葯比浪費生命好得多。造就一個士兵至少要18年,而製造彈葯只需要幾個月時間。」

巴頓非常注意保存戰士的體力,他的原則是,在戰斗中只要有機會乘車,就不讓士兵們走路,他深知「行軍疲勞的士兵打仗時體力就不會充沛」。因此巴頓盡可能利用卡車、坦克、裝甲車、大炮、拖車等來運載士兵。有的將軍批評巴頓的這種行軍方式不雅觀,而巴頓卻認為這樣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勞來換取最快速的前進。

每當巴頓的軍隊奪得了戰利品後,他總是盡可能地讓士兵們分享。在法國,他的戰士們可在感恩節每人分到7瓶白蘭地,還可用德軍凍庫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燉牛肉湯來代替吃厭了的干糧。

每當在檢閱時發現有士兵受傷或立功,巴頓總要仔細詢問他們受傷和立功的經過。對於在戰斗中表現出色的戰士,巴頓總是盡快在前線向他們授勛,對受重傷的戰士則在病床前為他們授勛,巴頓堅信拿破崙的格言,」」只要有足夠的勛章,我就能夠征服世界」」。當然巴頓也很注意保護這些戰功卓著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獲得榮譽勛章或優異服務十字勛章的人再上前線,因為他發現獲得勛章的官兵」」往往會因奮勇作戰而犧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