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分類 » 上海雞粥徐州的加盟店有幾家
擴展閱讀
全國連鎖加盟店乾洗 2025-02-07 07:09:02
鵬飛艾草液如何代理加盟 2025-02-07 07:06:36
申通有加盟店嗎 2025-02-07 06:31:45

上海雞粥徐州的加盟店有幾家

發布時間: 2021-08-20 06:06:37

㈠ 上海比較著名的幾家小吃店在哪裡

上海的各種美食街頗受各地遊客歡迎,其中著名的有雲南路美食街、黃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天鑰橋路餐飲街、仙霞路休閑小吃街等。

隨著上海與周邊地區聯系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兩省的318國道上,崛起一條4公里長的「海鮮一條街」,金粵漁村、雲都海鮮城、天天漁港等不同消費層次的餐館飯店,每天都吸引著各方來客。

雲南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要數雲南路了。不僅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日漸興隆,並且弄口過街樓下也開始設攤供應宵夜,成為滬上聞名的美食街。雲南路上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烤鴨和小金陵鹽水鴨。還有「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的白斬雞,「南翔」的小籠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東水餃,「老四川」火鍋等,當然最讓人「牽腸掛肚」的要數「新疆烤羊肉」了,老遠就能聞到羊肉的香味,2元錢買上一串,讓你離開雲南路的時候都有些戀戀不舍。於是有人戲言:「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東路終點站,途經雲南路在延安東路上設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線。在金陵東路設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東向),在淮海東路設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黃河路:從南京路拐進,你會感覺進入了一條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你頻頻招手。你已經進入了一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
交通:地鐵二號線人民公園站、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或新閘路站、136路黃河路終點站、210路北京西路終點站、途經黃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緊鄰市級商業街四川北路,這里匯聚著各地特色菜餚的飯館、酒樓,是滬上中產階層宴請、聚會的首選。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終點站、63、563路吳淞路終點站,61路天潼路終點站,途經乍浦路,在海寧路上設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設站的有19、65、928路。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鍾,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歷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面、香油調製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一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麵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咸、鮮、香,口感外焦里嫩,夾起一塊就往嘴裡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 「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一定要認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一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游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游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一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麼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號
茅台路670號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一時。
棗泥酥餅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麵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鬆,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遊者歡迎。
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用半發酵麵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蒸拌冷麵
是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麵食。上海飲食市場上,冷麵一向是夏季旺銷品種。1937年前後,製法都是將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沖涼而成。1949年後,衛生部門因冷麵用生水沖涼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點心店採取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麵,獲得成功。不僅符合衛生要求,且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陽春面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
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一層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裡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乾粉,後又試制了各類乾粉,結果採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
豬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
油氽排骨年糕
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二種製法,分別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號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這兩家都以經營排骨年糕而著名,但製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鮮肉貓耳朵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製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一格,用手□麵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氽而成,風味特異。
糟田螺
選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調制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鹵香味橫溢,鹵汁醇濃,肉鹵同吃,更加鮮美。
高橋松餅
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系採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葯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製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猴銀魚
楓涇丁蹄
十四種上海經典傳統風味小吃
城隍廟梨膏糖
陽春面
蒸拌冷麵
蟹殼黃
海棠糕
條頭糕薄荷糕

㈡ 申泰鮮奶吧如何加盟

請登陸山東申泰乳業有限公司網站查看詳情。

㈢ 上海有多少家餐飲小店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一:蟹殼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該品以上海石門一路威海衛路口的吳宛餅家製作的為最佳。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五: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店經營的雞粥是地道的上海風味小吃。此美食在上海市小紹興雞粥店裡有經營。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三:雞肉生煎饅頭 雞肉生煎饅頭是上海的特色風味小吃。此小吃以上海市王家沙點心店製作的最佳。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四:糟田螺 上海市的糟田螺是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這種小吃是用個大肥美、此美食是上海五味齋點心店和鮮得來點心店的著名特色風味小吃。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五: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六:南翔小籠饅頭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小吃,是豫園商場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七:開洋蔥油拌面 開洋蔥油麵是上海市的著名小吃。開洋蔥油麵製法很講究,也是城隍廟的著名小吃之一。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八:素菜包 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風松月樓素菜館的特色小吃。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園商場內的春風松月樓素菜館里可以品嘗到。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九:油氽饅頭 油氽饅頭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棗沈大成點心店製作的特色風味小吃。更會餘味無窮。 老上海十大風味小吃十:擂沙圓 擂沙圓是上海喬家柵點心店的風味名點之一,已有70多年的歷史。攜帶方便,一直深受遊客的歡迎。 附錄: 上海著名土特食品:桂花糖藕、鴿蛋圓子、金瓜、醬包瓜、城隍廟五香豆、上海梨膏糖、三黃油雞、它似蜜、五芳齋糕團。 去這個網址看看,上面比較詳細的

㈣ 一點點奶茶加盟店,幾個月可以回本

將一點點加盟店開在客流大的地段能提高飲品店基礎客流的數值,但要注意觀察那邊客流量較大,以及其他地理位置因素導致的客流量傾斜,盡可能選擇好的位置。

一點點奶茶加盟官方留言渠道

開奶茶店如果選址在目標消費族頻繁路過的鬧市區,每天平均出售300杯(一個人)是最保守的估計,其中冷飲的成本在2-3元/杯,熱飲在3-4元/杯,出售價在8-12元,平均每天的利在2000元左右,其中要支出500元門租、水電、員工工資和上交稅收以及原料成本在300元左右,每天的凈利潤1200元,一間10平米的一點點奶茶店,月利潤將在30000元左右,所以開一家奶茶店的利潤還是非常豐厚的!

㈤ 上海市立信會計學院徐匯校區附近有什麼能吃的,明天要去那邊上課,有沒達人推薦幾個,感激不盡!

上海以黃浦江為界,分浦東、浦西。上海的三大馬路是南京路、淮海路和延安路。它們都從外灘開始,橫貫整個西區。說「吃」,就從外灘說起吧。

外灘的頭上,就有一個叫「黃浦公園啤酒,有一個個大大的涼棚,很是愜意。

乍浦路是上海最早崛起的「美食街」,生意好到日日高朋滿卒,天天堵車。前國腳柳海光的「海光閣」招牌在四川路口就可以遠遠望見了。乍浦路的小菜,價廉物美,比較可人的是「醉蝦」――鮮活的河蝦的白酒里醉了,蘸作料生吃。醬乳鴿也不錯。皮蛋拌豆腐也盛行過一時,最後要吃「泡飯」,以及「刀切小饅頭」。外灘靠黃浦江堤岸旁的,有很多各色的小店,火鍋生意很好。

外灘對面是一些金融機構,周圍零星有些飯店,最最搶眼的是肯德基。在東風飯店,可吃到上海的傳統風味。穿過人民路,就是「老城隍廟」了。城隍廟的小吃是一大特色。外圍的「老飯店」是吃正宗上海菜的,裡面的寧波燙手團、南翔小籠、雙檔、蟹殼黃等等。「綠波閬」的菜星上海菜里最好的,主要是它的點心,像眉毛酥什麼的,非常好吃。但是綠波廊必須預定,下午吃點心要好些;否則很難有現成的座位。

說「吃」,南京路是最大的一塊了。從外灘開始數起,最老的飯店之一「和平飯店」就在外灘和南京路口。市百一店南京店樓上有小吃街;河南路的拐角賣哈根達斯。往前是一家國營點心店――賣上海餛飩和燒賣,好吃又便宜。最著名的吃蟹的老店就是在旁邊,叫「王寶和」――那裡的師傅調料和煮蟹都是有技巧的,九雌十雄,到了秋風刮過,蟹腳硬了,很多港客和台灣客都會慕名來上海啖蟹。路對面有最著名的老飯店之一「莫有財」――就是莫氏三兄弟開的揚州飯店。揚幫菜在上海也算是一霸,蟹粉獅子頭、煮干絲,都是揚幫的看家菜「先施公司」是香港人開的。樓下是新加坡「聖淘沙」,經營新加坡小食。再往前,就是著名的「掛爐鴨」,粵菜一直在上海稱霸。所以燕雲樓也一直經營得很好。

往前是上海食品公司,當然是「吃」的。話梅、橄欖等等應有盡有。食品公司過雲的「大三園」也是永遠人山人海,那裡小吃、面條非常不錯。華聯和市百一店都有小吃街,但是那是給顧客們果腹的。旁邊的「七重天「也是大店,是以前的」華僑飯店」。

在九江路上有兩家店比較惹人注目,其中一家是老店「老半齋」,是揚幫菜。大家對廣式早茶可能比較熟悉,其實揚州早茶更為細致,水晶包、乾菜包、翡翠包都是讓你不忍不筷的「傑作」—皮是半透時的,可以看到餡。

到了地鐵人民公園站,出來就是88總會,很氣派。那裡的小吃也不錯。樓下有冰激凌,好吃的香蕉船。整個總會有六層樓,各色的菜系都有。這一帶,連著兩家大飯店:國際飯店和金門飯店。金門是舊上海數一數二的大飯店。

往前就是上海的一條著名小吃街—--黃河路。如果喜歡吃素開采 。上海最有名的素菜館「功德林」就是長江對面。雞鴨魚肉,在這里都是素的。黃河路的菜系也算「上海家常菜」,比如鹹菜炒毛豆什麼;墨魚大考也是很典型的菜。這里還有一家較著名的餐館叫「人丁盛」,據說是由姓丁和姓盛的兩個老闆開的。這里經營不是上海菜,而是杭州菜。其招處牌菜扔:糖醋板栗、黃泥螺、黃頭炒圈子(這是上海菜—--大腸頭用草頭輔佐,肥而不膩)、橫空出世(這道菜很有意思,是用膏蟹和雞蛋燉,分幾次燉,最後吃雞蛋,所有的蟹味道全在裡面了)、東坡肉(這是地道的功夫菜,要選上好的條肉,隔夜燉6小時以上,然後取出來在小盅里隔火蒸熱----那時候一塊肉就賣5元,可見其功夫之深)。

在上海圖書館對面,有一家著名麵店----兩面黃麵店,那裡賣廣東兩面黃,澆頭是現炒的。雞鴨血湯算是很典型的上海小吃,好的雞鴨血湯都是由高湯熬成的。另外上海很好吃的一種湯,叫做「千張包子」。「千張」應該是揚州特色的?就是和百葉差不多的。千張包了裡面都是切碎的各種「丁」,香菇、火腿、筍等等,拌肉末。

往西是「王家沙」,王家沙是老上海推崇的地方,應該賣正宗的上海點心的。對面是「紅甜心」,也是老店。再往前,就是「綠揚村」了。綠揚村的午茶比較出名,也是各色的小點心。在這里有家西式店,賣比薩、通心粉及各色冰激凌,很多顧客喜歡那裡的氣氛,吵吵的音樂,自由自在的人。「凱司令」里有「栗子蛋糕」----蛋糕的「芯」是用栗子粉麿成的,外面是純奶油。「凱司令」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梅龍鎮」了。梅龍鎮的雕廊門楣氣派、古典又高雅。梅龍鎮的「乾菜色」和門口的「叉燒包」都是受食客青睞----讓人奇怪的是怎麼會把握揚式和廣式的點心放在一起了呢?不過生意一直好倒是真的。梅龍鎮在美國也開了分店,不僅在馬路對面開了自己的分店,而且將老店擴建了地下室。梅龍鎮旁邊是「珠邊」,是粵菜館,那裡的煙熏鯧魚很好,蘸卡夫醬味道好得很。

泰康食品店就在平安大戲院的對面,上海人對泰康餅干與大白兔奶糖一樣熟悉。在泰康的對面,就是上海最好吃的「生煎饅頭」。生煎饅頭加咖喱牛肉湯,是上海點心的傑作。隔條馬路可以看到「延中」,它是上海最早的「漢堡包」店。

再過雲就要到靜安寺了。靜安公園周圍的快餐店多得叫您眼花繚亂。有家店賣的薯條是山芋干烤的。很多人喜歡靜安寺的素麵,每天下午這里都有很多的市民。麵筋面是最好吃的。

說到水餃,上海人最熟悉的當然是「長安餃子樓」了。「長安」在上海第一大食街雲南路的路口。遠遠的「108」的招牌就可以看見----108種的餃子宴,不是唬人的。他們的餃子皮是人工的,餡也是秘方,薄而透明的皮子裡面,依稀可見各色餡。最 人驚嘆的,是小得像指甲一樣的「袖珍餃」。
上海「三黃雞」是「小紹興」的特產,吃來吃雲,就數它好吃。首先是雞的品種不同,必須是浦東「三黃雞」,由於三黃雞產量有限,所以正宗的「三黃雞」還得雲「小紹興」吃。其次,「小紹興」的做法是不同的,他們用開水燙雞。據說好的白斬雞皮和肉之間應該有凍,骨頭里有血絲,這樣才算「正宗」。有人喜歡喝「雞粥」。雞粥沒什麼秘密,就是高湯調的,放蔥姜,味道很好。「小紹興」在浦東和滬東都開了分店,但是總店的生意還是很好。上樓一般都要排隊,所以建議不妨去「大世界」天橋樓下的那家,三黃雞做得也正宗,調料也好。和「小紹興」相對的,是「金陵鹽水鴨」。「鴨肫干」更幾乎所有上海女孩喜歡的小食。

吃完「雞鴨」,你也許想用甜點。不遠就是「寧波湯團」店----酒釀小園子。寧波湯團用的是水麿粉,上好的糯米。

雲南路最好吃的是「過橋米線」。那家「過橋米線」店只有五十平方米左右,門口支一口大鍋在熬高湯。 蘭州拉麵也好吃----看師傅在那裡拉呀,拉呀,一會面條就由粗變細了。雲南路上還有一家四川火鍋店,總是傳出麻麻辣辣的味道。四川火鍋在申城風靡一時。喜歡「麻辣燙」的朋友,介紹您去個好地方,在老城隍廟的附近,四川中路上,有家四川小夥子開的「火鍋城」。在雲南路的另一頭是「銀絲面館「,看招牌就想吃。離雲南路不遠的福州路上,有著名的「吳宮大酒店」,富麗堂皇的樣子。

在延安路上有最著名的「上海火鍋」和吃涮羊肉的「洪長興」。上海展覽館裡面也有一些各色的餐廳。延安路到少年宮這段比較熱鬧,也是著名的賓館區,貴都、上海和靜安希爾頓都在這里。這里街邊的小食館也多,上海本幫菜尤甚。在烏魯木齊路的拐角處,有個大店叫「金色年華。這里吃西餐的,牛排做得很不錯。

淮海路上的「吃「不比南京路上的少。淮海路以前是法租界,所以比較洋氣。說淮路,我們要從金陵路八仙橋西藏路這一帶說起。在西藏路口,有一種很好吃的小吃:「鮮得來排骨年糕」,炸得鬆脆極了。進入淮海路,就是「世界食品博覽中心」。和南京路不同,淮海路的「小吃」多是「西式快餐」,有法國人開的店:紅房子。「紅房子這是他們的「看家菜」。現在「紅房子」搬到了淮海路上----市口是好了,可惜沒有原來的紅牆紅屋頂做標記了。

淮海路上的「吃」其實不如它旁邊小路上的多。在復興路上,有家「沈記靚湯」,據說煲了百種的湯,喜歡品湯的朋友不妨去嘗嘗廣東靚湯----有些都要隔夜預定,據說老闆要早一天為您燉制。在瑞金路上,有著名的「紅磨坊」,「世界之窗」餐廳也是久負盛名的。對面的「小天鵝「是工薪族喜歡的地方「瑞金」對面是「名都」。從計程車里就可以看見:吃蟹到名都坐落在烏魯木齊路附近的,有家韓國餐館,地方雖然小些,菜是地道的韓國菜。

自從地鐵開通,徐家匯更加熱鬧了。太平洋百貨樓上的街上豆漿油條到肉骨茶什麼都賣。不過要吃正宗的「上海東西」,還是去那些名店,或者是食街上的個體餐館,味道都不錯。中興百貨底樓的食廊也有不少食客光顧,小沙鍋飯,還有各種小點心,價格也不貴。

說到這,還是掛一漏萬了。比如五芳齋,就在南京東路上,那裡的肉粽很好吃。還有油墩子,上海的苔條脆麻花也很好吃,牛肉乾也好吃,還有小核桃肉。上海還有刀削麵,牛肉煎包,鍋貼,沙琪馬,紹尤生的黃泥螺和糟貨;要說「吃」,在上海恐怕住一輩子也是吃不過來的

㈥ 永和大王真的可以加盟嗎

永和大王是全國連鎖快餐企業,所經營的品均是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的豆漿、油條、各種稀飯以及中式的小點心。該店設有專門的網站,設有網上訂貨信箱,開通24小時的電話送貨熱線,只要你的手指輕輕地撥下號碼,永和的員工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把熱乎乎的食品送到你的手上。

誕生
1995年12月12日,上海市長寧區水城路,誕生了永和大王的第一家餐廳,也將「24小時不間斷經營」這 永和大王的油條
一嶄新的經營理念帶到了大陸,它改變了許許多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他們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時候,舒適、愜意的享用美食,也可以在一間清潔、明亮的餐廳中,放心地食用過去熟悉的美味食品-「豆漿、油條、蔥油餅、飯團」;永和大王的銷售理念,也影響了眾多的商家。自此,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地開出各類24小時不間斷經營的餐廳、便利店等。截至2005年8月,永和大王在上海、北京、深圳、武漢、杭州、青島、蘇州等地共擁有超過90家連鎖店,是國內著名的中式快餐品牌。工作人員總數超過三千名,成為立足發揚光大中華美食,並專業從事中式快餐連鎖經營管理的大型餐飲集團,其總部設在上海,稱為上海貝爾蒙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上述5個城市的5家分公司,並已於2001年8月在上海最繁華的淮海路力寶廣場1層成功開業永和大王旗艦店(第4代)。
收購
2004年2月,快樂蜂正式收購永和大王餐飲集團85%股份。耗時三年,永和大王終被外資餐飲連鎖收購。2007年20日,菲律賓最大的餐飲連鎖企業快樂蜂公司宣布,以600萬美元收購永和大王剩餘15%的股份,完成其100%收購永和大王目標。此次收購後,快樂蜂將整合永和大王旗下業務,並在中國市場引入更多餐飲新品牌。
快樂蜂餐廳
永和大王新形象
快樂蜂餐廳由菲律賓華僑陳覺中先生(Mr.TonyTanCaktiong)始創於1970年,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菲律賓最大的快餐連鎖集團。目前,快樂蜂集團擁有快樂蜂(西式快餐)、超群(中式快餐)、格林威治(經營匹薩及各種義大利麵食)、德意法蘭西(法式麵包和咖啡)、永和大王(中式快餐)等諸多餐飲品牌、在全球超過1192家餐廳,是菲律賓首家上市的餐飲企業,並連續六年獲評菲律賓最佳企業。陳覺中先生也因為其卓越的成就獲得了2003年由ERNST&YOUNG頒發的菲律賓最傑出企業家獎,並在2004年代表菲律賓參加在摩納哥進行的世界企業家競賽上,超越全球其他的31位參與決賽的企業家獲得了這項最有聲望的一等獎。快樂蜂作為菲律賓本土崛起的快餐品牌,是全世界可以在美國本土以外打敗麥當勞的快餐企業。目前其麾下已擁有1000多家分店,年營業額近50億人民幣。無論是分店數量、還是產品的口味、服務質量都遠勝於當地麥當勞。這也是永和大王選擇與其合作的主要原因。通過此次合作,永和大王不但可以學習其先進有效的管理,還能從其對抗洋快餐的經驗中獲益匪淺,奠定了永和大王在中國發展的契基。
編輯本段永和大王產品系列
主食類
飯類 梅菜扣肉飯 至尊肥牛飯 黑椒牛柳飯 鹵肉飯 珍味五菇飯 宮保雞丁飯 面類 大王紅燒牛肉麵 大王半筋半肉面 大王番茄牛肉肉面 雪菜肉絲面 牛肉米粉 養生燉鴨腿米粉湯 開洋蔥油拌面 麻辣肉醬拌面 飯團類 牛肉飯團 肉鬆飯團 桂花甜飯團 點心類 大王油條 水晶小籠 芹香餛飩 鮮肉小餛飩 咸豆漿 蛋餅油條 牛肉餅 永和金牌產品系列
粥類 皮蛋瘦肉粥 香菇雞肉粥
輔食類
湯類 養生燉鴨腿湯 牛肉粉絲湯 海裙菜湯 精美佐食 開胃酸菜 荷包蛋 鹵蛋 棒棒雞 四喜烤麩 飲料類 大王豆漿 鴛鴦豆漿 五彩蜜豆漿 香柚蜜茶 香檸伯爵紅茶 甜品類 蓮子紫米露 台式花生湯 冰品 芒果冰沙 優格冰沙 台式豆花冰
編輯本段創業神話
讓「小本」變成「資本」,是執行總裁林猷澳改變命運的關鍵。大者恆大,是大市場的法則,在中國做生意,一定要有經濟規模。一個「中國麥當勞」概念,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老闆變成香港大亨李嘉誠以及荷蘭霸菱基金鎖定的投資對象;緊接著又被菲律賓最大的快餐連鎖集團快樂蜂(JollibeeFoodsCorp.)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義,用22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這幾次資本運作把永和大王的創始人林猷澳,一下子拱上中國大資本舞台。從林猷澳的簡歷中,可以看到,他畢業於企業管理系,原本在美國的家族生意是印刷業。1993年來中國經商,曾先後擔任過一家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及錢櫃KTV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是直到做了永和大王,才真正展現出精明的生意頭腦。 賣油條年收入3億元。紅白相間的門店標示,一個和藹的老年人頭像,這個酷似美國快餐巨頭肯德基的門面設計已漸漸為人們熟悉,這便是1995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鋪的「永和大王」。永和大王在上海開張,最初的主打食品就是豆漿和油條。這一慣例也保持到了今天。截至今年2月,永和大王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深圳等城市開業80家直營分店、5家加盟店,工作人員總數超過3000名,年營業收入3億元,成為專業從事中式快餐連鎖經營管理的大型餐飲集團。思考型的林猷澳,每星期打兩天高爾夫,腦子里卻是永和大王的全中國布局。7-Eleven沖不到500家店前也是虧本的,林猷澳盤算著,永和大王至少要沖到50家,才有經濟效益。5萬美元顯然滾不動大市場。雖然兩年內就開了8家店,但是8家店的利潤,並不足以支撐永和大王成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林猷澳動人的「中國麥當勞」概念,讓李嘉誠的加怡新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在1997年找上了門。投資200萬美元、持股1/3,有了風險基金的注入,永和大王的開店速度一下子沖到了18家。規模雖然快速擴展,但燒錢的速度更快。賺的錢不斷投入,加上拉長戰線後的管理支出,永和大王單店的收入由原先的1.2萬元人民幣驟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虧損。
編輯本段「零成本」信息化
以平均每5元的網路成本,即換取40萬元人民幣的訂貨額,永和大王沒道理不成為餐飲行業的一朵奇葩上帝說:我要油條,於是有了油條。這並不是《聖經》里的傳說。只要身處上海,作為「上帝」的顧客只要點擊滑鼠或者接通電話,你的要求就會馬上傳到永和大王總部的外賣中心,而隨後離你最近的永和大王就會在20分鍾內把你要的食物送到你的面前。如果告訴你,使永和大王的外賣業務如此便捷的源頭是一個自主開發且成本為零的軟體,你可能不會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編輯本段呼叫中心的困惑
1998年,擁有18家連鎖餐廳的永和大王在上海已經深得顧客的青睞,但是,永和單店的日均收入卻由12000元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虧損。為了實現連鎖經營的規模從而實現效益,永和大王開始迅速發展連鎖店,開發新的產品。隨著連鎖店逐漸增多,林猷澳發現,永和大王一部分可觀的利潤來自並不被人注意的外賣業務。可是此時永和大王的外賣基本上只能實現單店的電話訂餐業務,這樣的方式難以統計大量的數據,而且電話很容易占線,耽誤了顧客的就餐時間,也直接導致他們對永和大王外賣服務的反感。最致命的是,永和大王的一些競爭對手在這一年相繼推出了網上外賣,並且也推出了單店的訂餐服務。林猷澳的商業敏感更告訴他,電子商務化的外賣業務肯定在未來是商家的必爭之地,如果不解決自身問題,永和大王將會逐漸失去外賣的領地。 焦急中的永和大王把目光投向了當時自己並不是很熟悉的電子商務。林猷澳提出,永和不僅應該實現網上的訂餐,更要實現連鎖店外賣業務的信息化和統一化。基於這種思考,1998年初,永和大王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並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外賣呼叫中心,所有的網上和電話訂餐都由這個外賣中心統一受理。可是,外賣呼叫中心成立後,很快就有大量的數據和訂單湧入,沒有專門的信息化軟體來控制,是根本無法完成的。永和大王急需一個可以控制外賣服務的軟體,究竟選擇什麼軟體更適應企業的特點呢?當時市場上專門針對餐飲業的信息化軟體並不多,而且不一定適合此時永和的特殊要求,如果需要長期的磨合,就錯過了大好的時機。究竟如何是好?永和大王陷入了困惑。

㈦ 上海宏景雞粥店的加盟問題

電話59790723聯系吧,華新鎮紀鶴公路2588號近新鳳北路聯系人:顧榮發

㈧ 關於上海雞粥的作文

沒有撲鼻的香味,也沒有特別的顏色,甚至含在口中也沒有太多味道的粥,如今大概已是沒有太多人追捧。或許是因為城市的節奏過於激烈,粥這樣適合細細品味的東西,正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其實早在公元前2200年,中國人就開始吃粥了。有人以食粥為樂,也有人以食粥為苦。甚至於它的種類,幾乎多到上百種。粥既是百姓不濟時桌上最普通的菜品,也是宮廷中難得一見的葯膳。融合了多種穀物,做法也有許多。傳承至今,在南方最常見的就只有白粥及皮蛋瘦肉粥了。
家中吃的粥,盡管種類各異,但做法幾乎是一樣的——將谷類洗凈,加上水,放入電飯煲中烹調一下午。等待粥開的幾小時漫長不已,粥吃到口中也索然無味。
馬路對過,有一家粥店。在上海,這樣的店鋪我很少看見,便挑了一個無事的日子,踱到店中吃晚飯。店門面不大,門可羅雀,店堂最多也不過四五十平米;只有兩個伙計。一個正領我進門,是個青年女子;另一個外地小夥子貌似是雜務工。廚房好像也就是挨著牆根的兩個灶眼。唯一不缺的,就是粥的種類,面對密密麻麻的菜譜,隨性挑了一碗皮蛋瘦肉粥,隨後就面向窗外,消磨等待的時間。
初夏的天氣,有些悶熱,對著馬路的玻璃牆上散開點點水汽。室內本只該有米的味道,不知為何卻泛起一陣清香。有別於花香,籠罩著室內的是是一股寧靜的香氣。我尋找這香氣的來源,只聽到了女青年切皮蛋與蔥花時規則的聲響,還有小夥子清洗碗筷時濺起了水聲,以及馬路外一輛輛汽車飛馳而過沉鬱的轟鳴。
不知何時,粥已被端到了面前。樸素的瓷碗中盛著樸素的粥,擱在一旁的小勺缺了一個小口。白凈的米飯上襯著點點青蔥和皮蛋。我舀起一勺帶著肉絲,青蔥和米粒的粥送入口中。並沒有驚人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安心的感覺,平和的心態。又來了一位年邁的客人,從女青年滿面紅光的微笑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常客。我恐怕不怎麼會吃粥,只是一勺勺地就把這碗粥吃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