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分類 » 上海白斬雞加盟
擴展閱讀
蜜雪冰城加盟地址 2025-02-08 18:06:34
寬窄味道火鍋店加盟 2025-02-08 18:05:48
肯德雞加盟電話號碼查詢 2025-02-08 17:47:45

上海白斬雞加盟

發布時間: 2021-08-17 02:15:23

① 怎麼加盟上海振鼎雞

上海人最熟悉的白斬雞連鎖品牌「振鼎雞」就從來不作加盟。上海第一家「振鼎雞」是1990年開店的。在1996年成立上海市振鼎雞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並開始做連鎖,至今已經有23家分店開業,生意十分紅火。「振鼎雞」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鼎照說:「我們只做連鎖直營,不作加盟。餐飲業做加盟風險比較大,我們考慮到運作一個品牌不容易,保護好這個品牌更不容易。直營店便於統一規范管理,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都有可靠的保證。只有顧客滿意才能保證『振鼎雞』長期地經營下去。所以盡管我們有成熟的運作體系、品牌效應,也不考慮招募加盟商。」
參考資料:
http://news.sina.com.cn/c/2003-09-17/12511759087.html希望你生意興隆

② 小弟我想加盟 佳家湯包店, 但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加盟店有知道的嗎。需要詳細的信息。在河南省有店嗎

值得一去的9家上海小吃店

小吃,按照書面解釋是 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由於消費一般不高,所以大家也樂於對此消費,在我看來,現在的小吃范圍很廣:本幫裡面傳統的小籠生煎是小吃;粵菜裡面的蝦餃、腸粉是小吃;舶來的提拉米蘇、cheese cake也是小吃呵呵
這點在上海這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中顯得尤為突出,在此列一下個人認為上海值得一去的9家小吃店

1.萬壽齋——理想海派小吃店--三鮮大餛飩

也許你會覺得這家店不是很好找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小店不幹凈,還人擠人的

也許你會覺坐在門口的老阿姨不講衛生

用剛剛收過錢的手在抹布上抹兩把就繼續包那些看起來白白胖胖的大餛飩

但是這里的三鮮大餛飩不會讓你失望,肯定是上海最好的三鮮大餛飩了

大大的個頭,飽滿的身材,豐富的餡料,本幫的味道,實惠的價格

走進處在山陰路的老式上海民居小洋房夾縫之中,處在法國梧桐的樹蔭之下的傳統小店

給穿著白褂子帶著老花鏡的老阿姨3.5元錢,

來一碗三鮮大餛飩,QQ的甜甜的香香的飽飽的。。。

這就是我理想中的上海的小吃店。。。(也許,旁邊還坐著對穿中山裝、旗袍的老夫妻?^_^)

地址:虹口區山陰路123號(四達路吉祥路間)人均¥10。

2.蘭桂坊——上海灘面之王者--黃魚煨面,雪菜黃魚羹,炸豬排,桂花酒釀圓子

這個蘭桂坊和那個香港的蘭桂坊可是兩碼事情

這里說得是一家本幫面菜館,是在虹橋,這個上海美食密度最高的地方

這里的面,是上海第一的,當然,價格,也是不菲的

招牌黃魚煨面,勁道的面,鮮美香嫩的去骨黃魚,貝殼類熬出來的海鮮湯,贊。

炸豬排,事先浸過醬汁,嗜甜的人一定喜歡,沾點辣醬油煞是美味

雪菜黃魚羹,真的可以這么形容,鮮的眉毛掉下來

桂花酒釀圓子,黑糯米+「黑洋沙」+桂花糖,香氣四溢,甜中帶點咸

作為愛面之人不可不去的一家店

另外,別拿阿娘來比較,那純粹是兩碼事

地址:長寧區婁山關路417號(近仙霞路口)人均¥50

3.綠波廊——上海正統點心--桂花拉糕,眉毛酥

這里說的綠波廊指的是九曲橋邊上的老店

¥50一人的下午茶點心套餐,可謂是上海的小吃大全

桂花拉糕上海第一,清香可口

眉毛酥這個在其他地方幾乎絕跡的東東這里也有,好吃的很

還有其他數種上海特色的小吃,如小籠等也是不錯

在這里,也許味道算不上頂級,但是這種城隍廟的純粹老上海感覺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三五知己,在這里品品茶,吃吃本幫小點心,聊聊天,很是寫意

但是,作為國營店,服務么,自然還是有待改進。。。

地址:黃浦區豫園路125號(城隍廟九曲橋),人均¥50。

4.美新點心店——湯團上海第一--鮮肉湯團

上海最好的湯團在哪裡?不是那個在豫園裡面名氣響響的寧波湯團店

而是在陝西路上的美新點心店呵呵

這里的湯團,皮薄、糯,看上去幾乎有晶瑩剔透的感覺

鮮肉的餡料尤其出色,肉緊,湯鮮,感覺還帶微量醬油,怎一個美字了得~

黑洋沙的口感細膩,甜而不膩,也是好東東

搞笑的是這家店還有些派頭,中午有休息時間的說,到底是國營老字型大小啊

地址:靜安區陝西北路105號(威海路口),人均¥10

5.阿娘面館(泰和飲食店) ——上海最火的面館--黃魚面+雪菜,蟹粉面

說到店家的派頭,就不得不提上海最火最火的面館--阿娘面館

這家小店,當年是只有馬路東面的6、7平米的小店面

後來發達了在馬路對面也開辟了一塊20個平米不到的戰場

說它有派頭原因有二

第一,一年之中有寒暑假,三伏天和過年期間休息各一個月

一天之中有營業時間段,早6-9,中午11-14。

(不過聽說現在由於生意太好,放假以及營業時間有所調整)

第二,吃碗面要拿號碼,一般來說,吃飯高峰時間需要等40個左右的號

那差不多要等至少是50碗面,一般是40分鍾左右呵呵

我想全上海找不出第二家這樣的了,不過也許正是上海人的「釓鬧猛」的習慣所致吧呵呵

不過實話實說,這家店的面的確是值得稱道的,標準的蘇式白芯面,勁道

澆頭中的黃魚+雪菜可謂絕配,鮮美無比,秋季的蟹粉面也很贊

但是,湯,說到這個湯,我,覺得是味精很多的,雖然那位號稱慈眉善目,但是,在我看來卻是人精的阿娘口口聲聲說自己的湯從來不放味精。。。我個人其實是不喜歡這家店的,卻還不得不把這家給寫進來, 說實話,如果你是作為一個上海的年輕的愛吃之人,而且有點點那麼的小資、小情調,這家店是應該作為小吃店的典型來觀摩學習實踐探討的,絕對是上海小吃掃盲班必修課程之一,絕非吹捧,阿娘面館的地位的確如此,阿娘面館文化?阿娘面館現象?雖然我也不喜歡去排個半小時和5、6個人擠一個小桌子去吃這碗面呵呵,

地址:盧灣區思南路19號(近淮海路),人均¥15

6.佳家湯包——上海最齷齟卻最擁擠的小吃店——蝦肉湯包

前面說到阿娘面館排隊領號碼,這里再說說佳家湯包排隊領撲克牌~呵呵,我沒有打錯,是領撲克牌,不知道是不是佳家的老闆娘有打牌的嗜好,竟然想出這個排隊的方法。按照花色黑桃紅桃草花方塊A-K的次序來排隊,如果你拿的是方塊2,現在正好排到紅桃Q,那說明你還要等15個人次的才能吃上~有創意吧呵呵~不過也說明了排隊的人實在是多啊。。。

說說味道,這里的湯包最大特點是皮薄湯多,餡緊味鮮,味道最贊的是蝦肉湯包,豬肉的鮮美、蝦仁的海味這種配合的確恰到妙處,不過這里的環境實在是上海小吃店中比較差的,5、6個平米的小店面,臟兮兮的桌子,臟兮兮的地面,經常可以看見有隻貓串來串去,小強偶爾也出來探個腦袋。。。

地址:黃浦區河南南路638號(文廟路口) ,人均¥15

7.北萬新--上海的包子--肉包

在我看來,生煎也好,小籠也罷,還比如包子,不單單是看餡料,現在餡料的口味往往差別不是很大,其實皮和底是很重要的,而且好壞明顯,而且,打個比方,一般家或者單位附近總有一些小店,做的包子味道其實也不錯,餡料好吃,但是如果和北萬興的一比,從外表你會覺得平時吃的皮怎麼那麼黃啊,吃口也是天差地別,一個有點粘牙,一個入口松軟,這里的包子可以用「嫩」來形容,白白小小的,餡料是不加醬油的肉,味道鮮美精緻,典型的上海包子。

地址:盧灣區淮海中路462號,人均¥5

8.章氏餐館--鍋貼上海第一--鍋貼,雞蛋排骨

章如花是小紹興創始人之一,是小紹興章潤牛的妹妹 。以前也是一起開小紹興白斬雞的,不過不知道為何自己又開了個章氏,而且就在小紹興隔壁,一邊賣雞一邊賣小吃點心,環境類似於振鼎雞,白斬雞味道好,5元起賣,雖然吃口略遜小紹興但是比起振鼎雞是好上不少,鍋貼值得品嘗,2.2元4隻,是我吃到最好的了。餡料新鮮,湯汁足,而且不粘牙,皮脆是我吃到的上海最佳鍋貼。雞蛋排骨就是炸豬排也要推薦下,和蘭桂坊的有得一拼啊,而且還很厚,嫩嫩的非常好吃,綜合來說,是個有錢途的連鎖店,可惜4家分店都在虹口,影響不是很大。

地址:虹口區涼城路457號,人均:¥15

9.Tima Harbour Caffe--上海性價比最高的cheesecake--marble cheesecake, tiramisu

tima這個名詞的由來有點意思,是中文「鐵馬」的諧音,意為自行車tima harbour直譯就是自行車的港灣了, 由於自行車在中國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這家店的老闆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這里可以成為平民的港灣,似乎現在也幾乎做到了這一點,這家店的cheesecake我不敢說是上海最好,畢竟一些高級的義大利餐廳小弟未曾嘗試 ,但是tima的cheesecake肯定是性價比最高的,¥15一份,味道絕對值得稱道 純,濃,甜,滑 ,正點,贊都是這里的東東的形容詞:尤其適合喜歡甜食的tx ,裡面的大理石芝士蛋糕和提拉米蘇絕對值得一試

而且和中式小吃不同,這里似乎沒有質量不穩定這種問題,介紹去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說好的,尤其是mm,如果想討好某位mm的話可以一試哦~

地址:長寧區遵義路100號虹橋上海城美食街134-137 ,人均40

呵呵,本來想把小金陵鹽水鴨也列進來的

但是由於該店水準不穩定,時好時壞故就不列了

其中萬壽齋,蘭桂坊,美新,章氏,tima這5家是我特別喜歡的

其實這里所列的純粹是個人喜好,tx有不同的意見那是肯定的啦~
太多了,還是你自己看吧

③ 【問世博駕車出行】上海由哪些特色小吃。。。。

生煎——油香脆皮里的鮮嫩
上海灘名副其實的生煎大王。上個世70年代就已經做生煎饅頭發家,時至今朝,生煎饅頭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全上海遍地開店。迄今直營店有18家,加盟店有40家,算是功成名就的國有企業。

小籠——皮薄多汁的精緻誘惑
如果說東北以水餃出名,那麼上海就要數小籠了。說到小籠,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城隍廟的南翔小籠包,可是每次來到城隍廟,看著那排隊的架勢必定會打退一半人,除了城隍廟,上海還有哪裡有好吃又正宗的小籠呢?

餛飩——溫馨的家常慰藉
上海的天氣,有時早晚溫差變得非常大。這個時候就想吃碗熱乎乎的東西。而廉價又熱氣騰騰的東西,又是上海人最喜歡吃的東西,那就非餛飩莫屬了,今天人氣美食就為大家推薦幾家特色餛飩小店。

鍋貼——灌湯流油,鮮美溢口
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包制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芽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成品灌湯流油,色澤黃焦,鮮美溢口。

白斬雞——濃郁的海派小生活
曾幾何時,白斬雞一度是上海人民的最愛。也曾經是上海灘的每家私營的「火車背座」小店必有的「代表者」!隨著年代的離去,那些生存下來的小店已經是寥寥無幾了,而「白斬雞」也隨著他們的離去而漸漸變淡......然而,「白斬雞」作為一道名菜始終沒有離開過我們,喜愛「白斬雞」一是喜愛它的美味,二是自豪它的文化。

④ 我想知道我的家鄉河北的 一些老字型大小,要經歷過1949到1952年的

百年老雞變「金鳳」

提起石家莊的「老字型大小」,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金鳳扒雞,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產品,至今還「活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金鳳扒雞」最早始於1908年,當時一對叫做馬洪昌的回民夫婦在石家莊大橋街開了一家馬家雞鋪,他們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葯秘方老湯煮制,做出來的扒雞風味獨特。雖然當時的店鋪很小,但生意格外興隆,每當熱氣騰騰的扒雞出鍋之後,店內店外總是擠滿了顧客。因為每天供不應求,去晚了的顧客還常常買不到。

「那扒雞色澤金黃,味道純正,香氣撲鼻,而且衛生干凈,幾乎全城聞名。」一位在石家莊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先生至今還念念不忘當時的熱鬧場面。

「當時還只是叫大橋街馬家雞,店面也被稱做大橋街扒雞店。」據金鳳扒雞傳人,如今是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分廠廠長季瑞學介紹,製作扒雞的輔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組成,而這十八味輔料均具有雙重性,既是香辛料又是中草葯,在《本草綱目》中都有其名,因此具有一定的葯理功效和保健作用。「雖幾經變化,但直到現在還是沿用百年老湯,每天清湯,將浮油和陳渣去除,加續新料。配方屬秘方,過去一直是單傳,清除來的渣子都要用火燒掉。即使是現在,配方也只有個別人知道,製作時由專人負責配料,其他人迴避。」

據季介紹,這裡面還有一個「偷來之說」,傳說中創始人一開始也是給一家雞鋪當學徒,後來不甘居於人下,將偷學來的制雞秘方加以創新,於是另立一派,自創了「馬家雞」。「由於年代久遠,這種說法已經無據可考了。」

馬家雞一直堅持著前店後廠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在1956年公私合營後,劃歸當年的石家莊市食品公司。「當時的生意也非常興隆,市民們買雞都要早早起來排隊,很多出差到石的外地人也要捎回一兩只作為禮物帶給親戚朋友。」據季瑞學介紹,後來,大橋街改造,1983年老店由原址遷移到南馬路,由於工藝獨特、歷史悠久,故更名為「扒雞老店」。「當時是把大橋街馬家雞與永新回民雞兩家合並,綜合其優點,成立了回民扒雞加工廠。」

上世紀80年代初,馬家雞的經營者們設計了「金鳳」作為商標,並在1984年正式注冊了金鳳扒雞的商標。「金鳳寓意『雞窩里飛出金鳳凰』,盼望能如鳳凰涅盤,讓老字型大小、老產品走出石門,沖出國門再獲新生。」

馬家雞鋪繼承了我國燒雞的傳統工藝,憑的是自身品質和良好的口碑,但過去那種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也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於是「金鳳」扒雞的經營者們在繼承老字型大小的傳統之上,又改進了加工工藝,設計出專門的不銹鋼夾層鍋取代原來的大鐵鍋,變明火加熱為蒸汽加熱,產品結構也由過去的單一品種改為扒雞、烤雞、清香雞、童子雞、烤鴨等十餘種產品,並推出真空包裝,使產品儲存期由原來的2-3天延長到90-180天。

如今,幾經變遷的金鳳扒雞廠已搬遷到石家莊北二環西路上,扒雞老店經過多次重建整修,店堂環境大為改觀,銷售網點也由原來的扒雞老店一家擴大到省會各大超市及中小型商場等200餘個網點,並在走出石家莊,銷售網路擴展到周邊地區及保定、太原、京津地區,還出口到日本。

德州扒雞、道口燒雞、符離集香雞、上海白斬雞……這些極富地域色彩的制雞老字型大小,如今都已開始「南下北上、到處走動」,在為自身謀求更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給當地「同行們」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也許是當地居民對已經習慣了的口味不再「感冒」,也許是外來的和尚的確很會念經,有時候你會發現,掛著外埠牌匾的老字型大小反而要比當地同樣產品的老字型大小顯得更受歡迎。

這不禁讓記者想到兩個問題:

外來和尚的「經」關鍵在於「新鮮」———口味的新鮮與經營方式的新鮮。這里的關鍵詞告訴本地老字型大小的是,不斷推陳出新才能讓老字型大小永葆青春。正如季瑞學打的比喻,「老字型大小就像央視的春節晚會」———剛推出時人人叫好,如今卻是很難討好,因為觀眾的欣賞水平在提高,欣賞角度也在多元化。老字型大小也是同樣,不隨著市場的需求而積極創新,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由金光閃閃的老字型大小變成落滿灰塵的老古董。

而外來和尚的另一「經」就是「規模」———沒有規模就無法佔領市場,更無法在市場上搶占優勢。而規模做起來卻絕不像說說那麼容易,這需要資金支持,還有經營方式的創新,而那些靠連鎖經營、特許加盟等方式一瞬間遍布各城市街道、占盡人們眼球的種種牌匾其實已經為老字型大小提供了範本。

但,新鮮和規模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新鮮必須是不斷新鮮,憑一招鮮迅速打開省會市場的外地特色食品並不算少,但一招過後,人們嘗鮮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後,生意盈門的情形就可能一去不返。這種一次性的新鮮是缺乏生命力的,很可能成為一現的曇花。靠一次性新鮮而形成的規模也只能成為沙灘上的城堡。肯德基也是百年老店,它之所以能青春長駐,與它總是根據顧客的口味不斷推出新產品,實施嚴格、穩定的品質管理密不可分。

正如季瑞學在經營「金鳳」中悟出的道理:抱著金招牌也要學會如何去做市場。看來,e時代的「金鳳」面臨著新一次的「鳳凰涅盤」。( 王榮娟 )

裕興長,沒有文字記錄的老字型大小

怡安街是張家口有名的老街。眼下,街兩旁建築在時光的磨蝕下多已顯得頹敗破落,走過街頭,留在記憶里的只是模糊不清的面孔和高樓陰影下的矮舊宅院。

怡安街已不復昔日的繁華。人們說,這條街可能明年就要拆遷了。

正嗟嘆世事滄桑間,走過一家糕點鋪,不經意抬頭,一塊燙著「裕興長」三個大字的牌匾映入眼簾。這是一家只聽人說起,卻沒有查到文字記載的老字型大小,記者正為尋訪無著暗自著急,不想卻碰上了,心裡不禁一陣興奮。

正在忙碌的孫紹華書記給記者一份「裕興長」店志,「裕興長,老字型大小也。創業於一九零五年京張鐵路貫通之時……百年老店百年滄桑,尤以糕點,享譽張垣。」

沒有文字記錄「裕興長」創立於哪年,店志所書的1905年無從證實。為考證創立年月孫紹華已經尋訪了多位老人。據1970年任老「裕興長」車間主任的王姓老人介紹,當年創立裕興長的是一位申姓老人,當年的糕點小作坊舊址就是現在裕興長的地址,生意紅火。

因知情人多已過世,想更准確地考證,孫紹華還要費些周折,她手頭有一份名單,列著她將要尋訪的人。

孫紹華在「裕興長」工作了30年,人生的美好時光都是在這200多平米的糕點鋪中度過的。

1974年,在她剛參加工作時,「裕興長」就一直在這里了,269平米的面積包括店面、倉庫、車間、院子。直到1990年,營業面積都沒有變化。

1990年,店鋪由原來的平房擴建成了兩層樓房,面積增加到609平米。到了1997年又加成三層,面積擴大到現在的1115平米。在營業面積的擴大中,糕點鋪也幾經變換歸屬,現在裕興長的店名還是改革初期改回來的,此前一度叫「新風糕點鋪」。

沒有變化的是「裕興長」的糕點一直很好銷,孫紹華說,「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糕點早早就賣完了」,「裕興長的糕點到了年底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就買不到了」。

孫子曰:世有五味,甜酸苦辣咸,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裕興長的糕點品種也從過去單一的蛋糕酥,發展到現在的300來種糕點。職工隊伍也從過去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56人,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多萬元的規模。

盡管沒能考證出確切的建店時間,但裕興長還是准備在2005年搞一次百年店慶。為此他們早已著手准備,孫紹華說,「公司2004年投資了420萬元,引入了國內最先進的糕點月餅生產線。現在正在開發新型無糖綠色食品。」

在孫書記的案頭,正放著「裕興長退出國企重組有限公司」的報告。這個雖然沒有史料可查、但卻實實在在陪伴張家口人走過近百年風雨的老店將煥發更旺盛的生命力。 (蔡和泉)

⑤ 急!上海便宜又好吃的小吃

介紹幾家在上海人心中都很有人氣的名小吃吧,第一家也是原來吳江路人氣最旺的!他就是:

小楊生煎,是上海一家特色生煎店,已發展有數家連鎖店。小楊生煎個大湯多,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其他調料製成。2006年「小楊生煎」獲得「上海名點、名小吃」稱號,其後又被評為「信用資質AAA」企業。

小楊生煎菜單價格 小楊生煎價格表生煎 5元/4隻(1兩) 牛肉湯 5元/碗 雞鴨血湯 5元/碗 牛肉血湯 8元/碗 粉絲血湯 6元/碗 牛肉貢丸(魚丸)湯 8元/碗 油豆腐牛肉粉絲湯 8元 油豆腐牛肉魚丸(貢丸)粉絲湯 8元/碗 牛肉酸辣粉 10元/碗 肥腸酸辣粉 10元/碗

小楊生煎位於上海市,是家有著16年歷史的生煎店,已擁有數家連鎖店。由於講究生煎的品質, 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旅遊團隊, 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韓國的遊客及本市的很多新聞媒體,文藝界知名人士前來品嘗小楊生煎後贊不絕口. 小楊生煎注重所有原料的質量,豬肉採用國家標準的定位純精肉,當天進料當天售完,保證肉質新鮮,安全衛生. 小楊生煎早已突破傳統, 現在的製作是, 個大湯多,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餡多,互不粘連。小楊生煎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全部直營,不做加盟. 創始人楊利朋,出生於1967年,從知青子女到企業老總,可謂白手起家。楊利朋從賣茶葉蛋到擺水果攤、百貨攤,甚至還開過服裝店。1994年,楊利朋看到有人擺攤開起了飲食店,也下決心在吳江路上開一家生煎館——小楊生煎。 2006年,「小楊生煎」獲得「上海名點、名小吃」稱號,隨後又被評為「信用資質AAA」企業, 全國餐飲行業重質量放心消費聯盟單位, 上海靜安區還推薦「小楊生煎」參選世博會「上海名點」。

連鎖店
金沙江路店 1. 小楊生煎(黃河路店) 黃河路97號(近鳳陽路) 2. 小楊生煎(金沙江路店) 金沙江路1685號118廣場3樓(近真北路) 3. 小楊生煎(南京東路店) 南京東路720號食品一店2樓(近天津路) 4. 小楊生煎(河南中路店) 河南中路521號(近寧波路) 5. 小楊生煎(陝西北路店) 陝西北路678號(近武定路) 6. 小楊生煎(湟普匯店) 吳江路269號湟普匯2樓(近泰興路) 7. 小楊生煎(百聯中環店) 真光路1288號百聯中環1樓食品一店內(近梅川路) 8. 小楊生煎(長寧路店) 長寧路343號(近江蘇路) 9. 小楊生煎(浙江中路店) 浙江中路488號(近寧波路) 10. 小楊生煎(萬達店) 邯鄲路600號萬達商業廣場食品一店2樓(近淞滬路) 11. 小楊生煎(星游城店)天鑰橋路580號星游城地下一樓(近斜土路) 12. 小楊生煎(百聯西郊店)仙霞西路88號百聯西郊購物中心2樓(近哈密路) 13. 小楊生煎(巴黎春天寶山店)真華路888號巴黎春天地下一樓(近大華一路) 14. 小楊生煎(大連路店)大連路1599號駿豐國際財富廣場107室(近四平路) 15. 小楊生煎(成山巴春店) 浦東新區成山路1993號巴黎春天B1(近錦尊路)

點評
小楊生煎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大。比起別家的一口吞一個的大小,小楊生煎兩個可能就會讓胃口小的女孩子吃飽。而且皮像是烤出來的一樣,酥酥脆脆,再配上微微發甜的肉餡,可以做一頓不錯的點心來享用。上菜的速度很快,所以不會等很久,也是讓人舒心的地方。

第二家: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小常州」排骨年糕選用常州、無錫等地的豬脊骨肉,用醬油腌漬後,再放入用醬油、油、糖、蔥薑末、酒等混合的油鍋中氽,氽至色呈紫紅、肉質鮮嫩、味道濃香時取出。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煮熟後,放在石臼里用榔頭反復捶打,待捶打至米已無整粒後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塊已經氽過的排骨,再入醬汁油鍋中煮氽,吃時,灑上五香粉,則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上海市的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鮮得來在雲南路小吃美食街上,那裡還有小紹興三黃雞噢!

第三家:振鼎雞
專業製作上海特色的白斬雞,雞粥、雞湯面都是一絕!有很多分店!
1. 振鼎雞(武寧店)武寧路227號021-62443217
2. 振鼎雞(雲南路店)雲南南路180號021-63262775
3. 振鼎雞(通河路店)通河路496號021-56745289
4. 振鼎雞(陸家浜路店)陸家浜路1088號021-63771380
5. 振鼎雞(彭浦店)臨汾路818號021-56792683
6. 振鼎雞(洛川店)洛川東路367號021-56389107
7. 振鼎雞(宜川店)華陰路290號021-56092861
8. 振鼎雞(華池店)華池路160號021-62141944
9. 振鼎雞(曹楊店)蘭溪路149號021-62600922
10. 振鼎雞(蘭溪店)蘭溪路140號021-62579829
11. 振鼎雞(長寧店)定西路1239號021-62123167
12. 振鼎雞(愚園店)愚園路631號021-62896810
13. 振鼎雞(徐家匯店)天鑰橋路123號021-64384293
14. 振鼎雞(田林店)田林東路588號021-64837997
15. 振鼎雞(許昌店)許昌路1501號021-65040250
16. 振鼎雞(延吉店)延吉中路127號021-65182032
17. 振鼎雞(溧陽路店)溧陽路1400號021-65873292
18. 振鼎雞(武進店)武進路456號021-63565585
19. 振鼎雞(平涼店)平涼路412號021-65418202
20. 振鼎雞(曲陽店)玉田路260號021-65536856
21. 振鼎雞(福州店)福州路440號021-63500458
22. 振鼎雞(嵩山店)嵩山路79號021-53066999
23. 振鼎雞(靜安店)石門二路61號021-62185907
24. 振鼎雞(蓬萊店)南車站路388號021-53075848
25. 振鼎雞(豐庄店)豐庄路482號021-59183903
26. 振鼎雞(長壽路店)長壽路285號021-62995896
27. 振鼎雞(天山店)天山路886號021-52066091
28. 振鼎雞(小木橋路店)小木橋路369號021-62255555
29. 振鼎雞(復興店)復興中路1195號021-64310791

呵呵,這些都是在上海人氣很高的小吃,希望你滿意

⑥ 急需愛我家鄉的演講稿!!!!!快點呀!!!!!我的家鄉是張家口

百年老雞變「金鳳」

提起石家莊的「老字型大小」,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金鳳扒雞,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產品,至今還「活躍」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金鳳扒雞」最早始於1908年,當時一對叫做馬洪昌的回民夫婦在石家莊大橋街開了一家馬家雞鋪,他們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用蜂蜜對雞進行上色炸制,並用中葯秘方老湯煮制,做出來的扒雞風味獨特。雖然當時的店鋪很小,但生意格外興隆,每當熱氣騰騰的扒雞出鍋之後,店內店外總是擠滿了顧客。因為每天供不應求,去晚了的顧客還常常買不到。

「那扒雞色澤金黃,味道純正,香氣撲鼻,而且衛生干凈,幾乎全城聞名。」一位在石家莊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先生至今還念念不忘當時的熱鬧場面。

「當時還只是叫大橋街馬家雞,店面也被稱做大橋街扒雞店。」據金鳳扒雞傳人,如今是石家莊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分廠廠長季瑞學介紹,製作扒雞的輔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組成,而這十八味輔料均具有雙重性,既是香辛料又是中草葯,在《本草綱目》中都有其名,因此具有一定的葯理功效和保健作用。「雖幾經變化,但直到現在還是沿用百年老湯,每天清湯,將浮油和陳渣去除,加續新料。配方屬秘方,過去一直是單傳,清除來的渣子都要用火燒掉。即使是現在,配方也只有個別人知道,製作時由專人負責配料,其他人迴避。」

據季介紹,這裡面還有一個「偷來之說」,傳說中創始人一開始也是給一家雞鋪當學徒,後來不甘居於人下,將偷學來的制雞秘方加以創新,於是另立一派,自創了「馬家雞」。「由於年代久遠,這種說法已經無據可考了。」

馬家雞一直堅持著前店後廠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在1956年公私合營後,劃歸當年的石家莊市食品公司。「當時的生意也非常興隆,市民們買雞都要早早起來排隊,很多出差到石的外地人也要捎回一兩只作為禮物帶給親戚朋友。」據季瑞學介紹,後來,大橋街改造,1983年老店由原址遷移到南馬路,由於工藝獨特、歷史悠久,故更名為「扒雞老店」。「當時是把大橋街馬家雞與永新回民雞兩家合並,綜合其優點,成立了回民扒雞加工廠。」

上世紀80年代初,馬家雞的經營者們設計了「金鳳」作為商標,並在1984年正式注冊了金鳳扒雞的商標。「金鳳寓意『雞窩里飛出金鳳凰』,盼望能如鳳凰涅盤,讓老字型大小、老產品走出石門,沖出國門再獲新生。」

馬家雞鋪繼承了我國燒雞的傳統工藝,憑的是自身品質和良好的口碑,但過去那種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也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於是「金鳳」扒雞的經營者們在繼承老字型大小的傳統之上,又改進了加工工藝,設計出專門的不銹鋼夾層鍋取代原來的大鐵鍋,變明火加熱為蒸汽加熱,產品結構也由過去的單一品種改為扒雞、烤雞、清香雞、童子雞、烤鴨等十餘種產品,並推出真空包裝,使產品儲存期由原來的2-3天延長到90-180天。

如今,幾經變遷的金鳳扒雞廠已搬遷到石家莊北二環西路上,扒雞老店經過多次重建整修,店堂環境大為改觀,銷售網點也由原來的扒雞老店一家擴大到省會各大超市及中小型商場等200餘個網點,並在走出石家莊,銷售網路擴展到周邊地區及保定、太原、京津地區,還出口到日本。

德州扒雞、道口燒雞、符離集香雞、上海白斬雞……這些極富地域色彩的制雞老字型大小,如今都已開始「南下北上、到處走動」,在為自身謀求更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給當地「同行們」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也許是當地居民對已經習慣了的口味不再「感冒」,也許是外來的和尚的確很會念經,有時候你會發現,掛著外埠牌匾的老字型大小反而要比當地同樣產品的老字型大小顯得更受歡迎。

這不禁讓記者想到兩個問題:

外來和尚的「經」關鍵在於「新鮮」———口味的新鮮與經營方式的新鮮。這里的關鍵詞告訴本地老字型大小的是,不斷推陳出新才能讓老字型大小永葆青春。正如季瑞學打的比喻,「老字型大小就像央視的春節晚會」———剛推出時人人叫好,如今卻是很難討好,因為觀眾的欣賞水平在提高,欣賞角度也在多元化。老字型大小也是同樣,不隨著市場的需求而積極創新,很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由金光閃閃的老字型大小變成落滿灰塵的老古董。

而外來和尚的另一「經」就是「規模」———沒有規模就無法佔領市場,更無法在市場上搶占優勢。而規模做起來卻絕不像說說那麼容易,這需要資金支持,還有經營方式的創新,而那些靠連鎖經營、特許加盟等方式一瞬間遍布各城市街道、占盡人們眼球的種種牌匾其實已經為老字型大小提供了範本。

但,新鮮和規模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新鮮必須是不斷新鮮,憑一招鮮迅速打開省會市場的外地特色食品並不算少,但一招過後,人們嘗鮮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後,生意盈門的情形就可能一去不返。這種一次性的新鮮是缺乏生命力的,很可能成為一現的曇花。靠一次性新鮮而形成的規模也只能成為沙灘上的城堡。肯德基也是百年老店,它之所以能青春長駐,與它總是根據顧客的口味不斷推出新產品,實施嚴格、穩定的品質管理密不可分。

正如季瑞學在經營「金鳳」中悟出的道理:抱著金招牌也要學會如何去做市場。看來,e時代的「金鳳」面臨著新一次的「鳳凰涅盤」。( 王榮娟 )

裕興長,沒有文字記錄的老字型大小

怡安街是張家口有名的老街。眼下,街兩旁建築在時光的磨蝕下多已顯得頹敗破落,走過街頭,留在記憶里的只是模糊不清的面孔和高樓陰影下的矮舊宅院。

怡安街已不復昔日的繁華。人們說,這條街可能明年就要拆遷了。

正嗟嘆世事滄桑間,走過一家糕點鋪,不經意抬頭,一塊燙著「裕興長」三個大字的牌匾映入眼簾。這是一家只聽人說起,卻沒有查到文字記載的老字型大小,記者正為尋訪無著暗自著急,不想卻碰上了,心裡不禁一陣興奮。

正在忙碌的孫紹華書記給記者一份「裕興長」店志,「裕興長,老字型大小也。創業於一九零五年京張鐵路貫通之時……百年老店百年滄桑,尤以糕點,享譽張垣。」

沒有文字記錄「裕興長」創立於哪年,店志所書的1905年無從證實。為考證創立年月孫紹華已經尋訪了多位老人。據1970年任老「裕興長」車間主任的王姓老人介紹,當年創立裕興長的是一位申姓老人,當年的糕點小作坊舊址就是現在裕興長的地址,生意紅火。

因知情人多已過世,想更准確地考證,孫紹華還要費些周折,她手頭有一份名單,列著她將要尋訪的人。

孫紹華在「裕興長」工作了30年,人生的美好時光都是在這200多平米的糕點鋪中度過的。

1974年,在她剛參加工作時,「裕興長」就一直在這里了,269平米的面積包括店面、倉庫、車間、院子。直到1990年,營業面積都沒有變化。

1990年,店鋪由原來的平房擴建成了兩層樓房,面積增加到609平米。到了1997年又加成三層,面積擴大到現在的1115平米。在營業面積的擴大中,糕點鋪也幾經變換歸屬,現在裕興長的店名還是改革初期改回來的,此前一度叫「新風糕點鋪」。

沒有變化的是「裕興長」的糕點一直很好銷,孫紹華說,「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糕點早早就賣完了」,「裕興長的糕點到了年底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就買不到了」。

孫子曰:世有五味,甜酸苦辣咸,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裕興長的糕點品種也從過去單一的蛋糕酥,發展到現在的300來種糕點。職工隊伍也從過去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56人,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多萬元的規模。

盡管沒能考證出確切的建店時間,但裕興長還是准備在2005年搞一次百年店慶。為此他們早已著手准備,孫紹華說,「公司2004年投資了420萬元,引入了國內最先進的糕點月餅生產線。現在正在開發新型無糖綠色食品。」

在孫書記的案頭,正放著「裕興長退出國企重組有限公司」的報告。這個雖然沒有史料可查、但卻實實在在陪伴張家口人走過近百年風雨的老店將煥發更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