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馬雲天貓小店南陽市能做加盟商嗎
擴展閱讀
七波輝加盟商 2025-04-30 01:15:29

馬雲天貓小店南陽市能做加盟商嗎

發布時間: 2025-04-29 20:41:05

Ⅰ 馬雲對奶茶行業做出怎樣的預測行情

馬雲的想法是智能奶茶店,未來的智能奶茶店生意必將火爆。在馬雲新開的奶茶店中,全程沒有任何店員,在顧客自行選擇口味,掃碼付款後由機器臂自動調制,整個過程不到2分鍾。就真正的口味來說,與傳統的奶茶區別不大,但暫時只能製作兩種口味的奶茶。

奶茶的好處

奶茶是可以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的,牛奶還含豐富的蛋白、脂肪等多種高級營養物質。茶中含咖啡鹼,多種維生素(Vc、Vp、菸酸、葉酸等)、單寧酸、茶鹼、芳香油、氨基酸、糖類、各種礦物質和葉綠素等三百多種對人有益的化學成份。

茶能補充飲水中缺氧的不足,茶中含的芳香油要溶解動物脂肪,消食解膩。茶能幫助人消化肉食。對於常年偏食酸性的人來說,缺了奶茶身體可真的就吃不消了。

奶茶可以去油膩、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憊,也適合於急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人飲用。對酒精和麻醉葯物中毒者,它還能發揮解毒作用。

奶茶的壞處

大街上的奶茶其實是奶精兌茶粉及其它替代品如香精、色素等製成飲品,奶精並非奶粉或牛奶產品,而茶粉的茶鹼、茶多酚含量都很低,因此沖出來的飲品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茶。

所謂的奶茶與奶比起來要缺少鈣質和大量的維生素,而且蛋白質含量很低。牛奶中的有用養分,它基本都沒有。但是奶茶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熱量,多喝對身體不利。

特別是奶茶中還有大量奶精,而奶精的主要成分氫化植物油,這種植物油是脂肪酸的一種,會減少男性荷爾蒙的分泌,會影響精子的活力,讓精子的質量大大下降,對精子的活躍性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育齡期的男性還是不要喝奶茶了。

Ⅱ 現在開服裝店前景如何,需要具備什麼。

很多想要在新的一年裡開店創業的朋友可要注意了,現在是時候想想開個什麼店比較合適了。很多人想開個品牌女裝加盟店,那麼2020年開女裝加盟店怎麼樣呢?加盟品牌女裝店前景如何?賺錢嗎?今天女裝網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分析。


服裝行業轉折三:商場爆發式增長,實體店發展的最好時期來臨

萬達這3年,開的場子都是50+個,更是與省政府合作拿下大單,不斷深入三四線城市及消費力的縣級市。譬如上海,2016年開業近30個商場,而今年預計開業的量達到了58家,這是商業地產全面爆發增長的時代。

政府愛扎堆運作商圈,如今商場越來越多,商家的選擇餘地就多,當然租金成本更有運作空間。

服裝行業轉折四:副牌越來越多,好的品牌正集團化崛起

如今在中國,內資餐飲集團化已成實體店崛起新勢力,推出的各具特色的餐飲副牌已打開市場,逐步贏得未來。

零售領域諸多快時尚品牌,比如Inditex(ZARA母公司)的9個副牌、H&M的6個副牌、針對細分市場的副牌也已打開局面,跨界合作贊更多人氣,通過主品牌的渠道及影響力同樣能獲得更好發展契機。

以上女裝網分享的幾個服裝行業實體店逆襲的案例都足以說明服裝實體店的未來發展前景還是很可觀的,所以2020年想開品牌女裝加盟店的朋友可以實踐了哦。

Ⅲ 馬雲為何對騰訊京東聯手做電商保持沉默

馬雲對騰訊京東聯手做電商保持沉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戰略層面的淡然態度

    • 馬雲及其團隊認為騰訊與京東的聯手雖然看似來勢洶洶,但並未構成直接且緊迫的威脅。
    • 阿里員工普遍認為微信的用戶流量與阿里的精準用戶群存在差異,且電商在非專業平台上的發展存在質疑,因此戰略上輕視這一對手。
  2. 兵法中的制勝之道

    • 馬雲可能借鑒了兵法中的智慧,選擇先確保自身不敗,而後靜待對手失誤。
    • 通過沉默觀察,馬雲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騰訊與京東在電商領域的布局和策略,從而找到潛在的破綻。
  3. 戰術上的准備與應對

    • 雖然表面上保持沉默,但阿里在戰術層面並未無所作為。
    • 阿里採取了與手機廠商合作、布局天貓618、推出新版手機淘寶等策略來對抗微信小店,顯示出其在戰術上的靈活性和准備充分。
  4. 對未來變數的考量

    • 馬雲意識到京東與微信的合作模式可能帶來潛在風險,包括京東可能成為微信電商的後台以及微信未來可能改變合作模式等。
    • 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馬雲更加謹慎地選擇沉默觀察,以便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綜上所述,馬雲對騰訊京東聯手做電商保持沉默,既體現了其戰略上的淡然態度,也展示了其在戰術上的靈活准備和對未來變數的深刻考量。

Ⅳ 為什麼天貓小店不能申請菜鳥驛站

最狗血的是,你加盟天貓和不加盟政策相同,而且不加盟還沒進貨要求!

Ⅳ 天貓便利店的優缺點

淘寶和天貓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網購已經成為了必須要做的。,因為互聯網,以前種種不可能實現的都實現了。包括現在的超市都有線上的了。但是可能還有人不了解,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天貓小店的利弊分析和前景分析。
space
一、天貓小店有哪些好處?
1.加入天貓小店好處之天貓品牌授權
在保留小店名稱的基礎上,從店招、店內裝修到助銷物料加入天貓元素。基本上,就是幫你增加陌生客源的信任感,同時可以給「天貓小店」品牌刷存在感。
2.加入天貓小店好處之天貓貨架入駐
精選農產品等優質、暢銷商品將登上天貓貨架。專屬供應鏈渠道供貨,幫你擺脫進貨選貨難問題,吸引到更多顧客,改善小店毛利空間。用你的空間,做馬雲的生意。不過,能賺到錢就是好事。
3.加入天貓小店好處之4800元超級紅包
小店進貨每滿5000元即可獲得100元紅包,全年最高可獲4800元進貨紅包。紅包還能與零售通平台同期紅包和優惠疊加使用,讓你能邊進貨邊賺錢。
這似乎是零售通超級會員的福利,但是成為超級會員是」天貓小店」的報名條件,所以……
4.加入天貓小店好處之店內環境改造
為小店量身定製門店裝修方案,將店內環境改造得整潔高級,讓顧客更愛逛、更想買。漏說了一句:別忘了自己出錢裝修。
5.加入天貓小店好處之專業經營指導
行業資深專家將為小店運營提供專業指導,進貨怎麼選、貨品怎麼擺、貨架怎麼放,專家出謀劃策,讓生意更輕松。
6.加入天貓小店好處之智能設備、線上流量及各類營銷活動的優先支持
「天貓小店」可享受手淘等線上引流資源,同時可以優先獲得智能設備及相關配件、優先參與品牌商營銷活動等合作。
二、天貓小店的弊端有哪些?
大家想不想知道天貓小店的弊端有哪些?小編這就來給大家解答。
1.需要一筆天貓小店加盟資金。
2.需要花費時間重新裝飾店鋪。
3.需要自己出錢來進行裝修。
天貓小店有前景嗎?
1.大數據,千人千面
不同於傳統便利店加盟打造統一品牌的模式,天貓小店將利用大數據打造「千店千面」。
2.數字化智能化是加碼核心
天貓小店通過阿里零售通的數據系統讓超市店主的運營效率得以提升,而除了數據和商品的賦能外,阿里表示,獲得品牌授權的便利店還會接入整個阿里系的生態力量,比如阿里健康、飛豬、農村淘寶、菜鳥驛站、阿里媽媽等。
3.借生態資源對壘京東新通路
從商業模式來看,在為中小門店提供的商品選擇上,京東新通路所提供的多為京東自營,或是通過與可口可樂、聯合利華、洽洽等知名零售大牌合作。
而對於背靠淘寶、天貓的龐大商業生態天貓小店來說,想讓一家夫妻店能夠銷售來自海外的進口商品、創意十足的淘品牌商品以及以農村淘寶為源頭的生鮮特產也不是難事。就此來看,在搶奪線下中小門店的這場戰役中,阿里、京東各有所長。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快消品線上B2B生意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但預計到2018年將有44%的中小企業使用線上B2B模式進貨。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圍繞天貓小店與京東新通路之間的較量在所難免。

Ⅵ 改造600萬夫妻店阿里京東們為何集體「踏空」

點擊上方「i黑馬」,選擇「置頂公眾號」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更多創業內容請訪問www.iheima.com

作者 | 范向東

來源 | 高街高參(ID:gjgc168)

頭圖來自京東新通路海報,經虎嗅編輯發布

國內大型零售業態的高速發展時代已經結束。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榜單及報告顯示, 2018年,快消品零售的主力業態大型超市坪效平均下降8.0%,員工薪酬總額上漲13.0%,房租上漲10.6%, 普遍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局。

而便利店行業的增長速度要明顯好於商超和百貨業,2018年,便利店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1.1%,門店數量增長18.0%。這也正對應當下年輕人效率優先的生活方式,以社區為服務半徑的零售、餐飲業態將成為未來零售的增長點。

不過,這份榜單主要聚焦現代連鎖便利店,沒有提到主力便利店業態——夫妻老婆店。全國有超過600萬家夫妻老婆店,這些小店面積不大,經營者大多都是中年人,但國內40%的快消品通過他們來到消費者手中,對國人消費的影響不可謂不重要。

相比連鎖便利店,傳統夫妻老婆店的痛點明顯:品牌商跟終端存多層級經銷,商品流通速度慢、成本高;小店經營者能力相對較弱,缺少提高銷售及服務能力的資金和辦法。小店想要改變,不只在經營者本身,更關鍵的是其背後快消品分銷體系。

商機便在其中,這是阿里、京東都垂涎三尺的億萬級市場,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看似搶占終端,其實最終目的是快消B2B渠道的重構及終端數據的整合。因此,快消B2B一度成為熱門賽道,創業者、傳統商超、電商平台甚至物流公司都來搶食這塊「舊城改造」的肥肉。

但回頭看,阿里零售通、京東新通路等快消B2B平台們紛紛「踏空」,陷入了傳統批發業的「陷阱」。

諸侯亂舞,生死兩茫

「我這有500多萬夫妻老婆店的煙草證資料。」說著汪強打開電腦,找到了筆者家鄉的一家小店的信息。這自然讓我驚嘆一番,不過汪強卻高興不起來,他用不到這些數據了,因為他的快消B2B平台已在去年倒閉。

「連如何賺錢都沒摸索出來,就已經撐不下去了。」 汪強說的是自己,也是這個行業的通病。相比2017年,去年快消B2B行業的融資總額下降了75%,不少靠資本輸血維生的玩家再無力支撐,去年全國有一定規模的快消B2B平台大約有170家,約有40家關門大吉,另有一部分開始轉型。

跟汪強一起倒下的不乏行業頭部,如真格、經緯投資的店商互聯,融資失敗導致資金鏈斷裂,海航背景的掌合天下也於去年5月底停止運營。即使巨頭加持也不能倖免,惠下單去年拿了騰訊、平安海外兩輪投資,結果今年年初被爆融資失敗停止運營,行業的殘酷可見一斑。

當然,在優勝劣汰的商界法則中,依然會有一些不差錢的行業明星。一位投資人士就跟筆者表示看好易久批(原名易酒批),這家公司也在虎嗅·高街高參的文章里出現過,主打酒類,跟美團B2B業務有合作。易久批2016年就被美團戰略投資,去年再次拿了美團、騰訊領投2億美元D輪投資,今年3月,易酒批又融到1億美元D+輪。

估計你也注意到了,惠下單、易酒批都有騰訊的投資。 現代通路上的大連鎖在阿里、騰訊之間站好了隊,改造傳統通路的快消B2B平台也已陣營分明。

騰訊投資了惠下單和易久批,京東有新通路,去年戰略入股了掌合天下母公司供銷大集,美團除了投資易久批之外,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還投資了掌上快銷。

再看阿里這邊,除了自己的零售通,去年阿里投資了主做農村市場的匯通達,加上百世店加、大潤發e路發,也匯集了四家頭部平台。

上述B2B平台,另有國資老大哥怡亞通,以及仍未站隊的中商惠民等,基本就是現在行業的頭部力量。

巨頭入場,快消B2B賽道難再獲資本青睞,行業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 基本上,虎嗅采訪的業內人士都認為今年會有更多快消B2B會倒下,致命因素還是「不盈利」。一位從業者有告訴筆者,快消B2B領域並購案極少,因為大多數玩家「沒有資產只有債」,根本沒有並購價值。

目前能盈利的快消B2B平台屈指可數,除了上市公司怡亞通,只有彩華商貿、易久批、新高橋等寥寥數個平台有盈利的消息,即便行業第一的零售通,也處於虧損狀態。

前段時間零售通進行內部調整,據多家媒體報道,零售通要求所有個人拍擋在4月1日前完成新協議的簽署。以前拍檔的收入主要來自產品銷售傭金,新協議給拍檔開了底薪,但因為產品傭金收入大幅下降,拍檔的收入普遍是下降的。

薪資構成反應了零售通對拍檔定位的變化。「拍檔不再是銷售體系而是服務體系。」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對虎嗅表示:「目前拍檔的薪資構成是底薪+獎金形式,工資主要受服務質量影響,產品銷售傭金佔比已經很少了。」

而零售通拍檔的薪資調整,則是跟零售通停止平台補貼是同步的,不難看出零售通想要降低成本。此外,零售通目前已覆蓋全國130萬家零售小店,入駐品牌商及經銷商超過5000家,或許「跑馬圈地」將告一段落,把工作重心放到已覆蓋小店的精細化運營上。

總之,這個行業基本格局已定,但盈利難題還沒能有效解決。

快銷B2B命短的「三大命門」

不得不說,通過整合傳統通路數據,建立高效的分銷平台,達到節約成本的商業邏輯是能說通的。但實際情況很殘酷,即便一家快消B2B平台一年拿下兩輪融資,仍活不下去。問題出在哪兒?是商業模式行不通,還是執行力不到位?

1. 拿貨,沒價格優勢

快消B2B平台基本都有一個「硬傷」: 它們未必能直接從品牌商手裡拿到貨,即使拿到了,價格也不比傳統經銷商便宜。

表面上看,平台是去吞噬經銷商的市場,但在整個分銷體系中,決定商品定價的品牌是最強勢的一方, 也是經銷渠道最大受益者。最典型的是娃哈哈,宗慶後曾說娃哈哈「產品分量重,總價值低,電商也不太好做」,對馬雲的電商不「感冒」,其依仗的「聯銷體」模式,正是通過利益分配機制讓品牌商和經銷商成為利益共同體,讓品牌能有穩定的現金流蓄水池。

品牌的多級經銷體系,第一層是大區總代理,再往下分,就是城市經銷公司及個體批發商戶。不管什麼樣的體系設計,想獲得品牌的代理權,每年都要付出不菲的代理費用。品牌藉助經銷商體系低成本廣鋪渠道,或許效率較低,但卻是握在自己手中,可以做一些主動決策,如新產品的投放。

因此品牌對快消B2B平台是有顧慮的。林小海也說品牌曾經有過排斥,但是品牌在看到增長後,逐漸樂意與零售通合作,只不過品牌商給貨的時候,價格就比較高,要補貼及精細化運營,價格才跟經銷商差不多。

隱約之中,能感覺到品牌方的態度:經銷商要維護,但品牌給快消B2B平台的出貨價更高,賺得能更多。「品牌商不想破壞原有的通路,也不拒絕增量的分銷。」汪強就稱 品牌會成立一個新的通路部門或專門的團隊,用一套不同商品、價格體系給B2B平台的供貨。

因此,不管是初期從經銷商拿貨,還是在積累一定規模後,直接跟品牌做生意,快消B2B平台拿到的商品價格都相對要高。 B2B平台免不了補貼,用低價策略進入市場。低價能吸引小店主薅羊毛,但停掉補貼之後卻很難留存,走上這條路的B2B平台將進退兩難,融不到錢,結果可想而知。

(掌合天下各地服務站遭供應商堵門討要貨款,來源見水印)

2. 全品類越做越虧

對品牌而言,經銷商、快消B2B上都是自家生意,不過兩個渠道面對相同的消費群體,是很難調和的競爭的關系。

實物流通中,最基本的是倉配能力,這也是經銷商對品牌的價值所在。從模式看,快消B2B平台更有成本優勢,把基礎設施搭好之後,倉配及業務員等都能共享給所有品牌使用,節約行業成本。

但2B毛利非常低,前文也提到,快消品價格在行業內部是比較透明的,出廠價、終端價都受品牌商限制。在商品流通中,不管再高效地分倉與調度,倉儲、人員工資、車輛等都是硬成本,因此想靠有限的毛利率覆蓋成本,必須提高客單價。

不管是快消B2B還是餐飲B2B,都有一個概念叫「單車盈利」。易酒批創始人王朝成曾說過單車盈利的重要性,大致意思是2B的交付成本是固定的,一輛金杯送一次貨,成本要300塊,車上送的東西,決定這趟車能否盈利。如果是一車酒,貨值3萬毛利3%,那麼這趟車是賺的,如果是一車飲料貨值5千,那至少需要6%的毛利才能打平交付成本。

小店商品可以簡單分為兩類,一類是高頻、低利潤的走量商品,最典型的是小店有剛性需求的水飲;另一類則是較低頻但高利潤的商品,酒類、休食便在此列。快消B2B平台需要對一些商品進行補貼銷售保證小店的粘性,不過要能被賺錢的品類覆蓋掉。

「所有出問題的B2B平台,基本都是做全品類。」汪強表示這條路或許不適合創業者,「便利店能全品類,因為有鮮食及搭配銷售的活動。如果毛利連固定成本都不能覆蓋,那即使把訂單密度做起來,也是越做越虧。」

3. 合規成本高昂

即使B2B平台的業務跑通了,相比經銷商, 未來B2B平台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合規成本」。

「很少有人說這個。」汪強稱,「雖然有些誇張,但快消品都是在稅賦體系之外的。」經銷商、批發商賺錢,實際上有一部分是漏掉的稅,終端個體批發商拿貨,小店主進貨,不管是賒賬或現結,基本都不會開票,也沒有所謂的進項票抵扣。國家很難一一去核查,他們自付盈虧,生意自己腦子就記得八九不離十,可能也是因此個體工商戶是定額定稅。

「快消B2B平台的挑戰不只是商業模式,還有稅務關系。」汪強表示。快消B2B平台所有訂單和交易都會有記錄留存,未來上市肯定要合規運作。在當下的稅收環境,快消B2B平台的成本肯定是相對要高的。

何以續命?

「這些問題說了又說,但大部分B2B平台都還沒找到應對之法。」汪強感嘆道。在一番走訪交流之後,虎嗅總結了幾點可能的突破方向:

1. 固定成本價值最大化

快消B2B,不管做交易賺商品差價,還是賺平台服務費用,都以商品流通效率作考量,對平台能力的要求是趨同的,比如最基礎的倉配能力,可以發展統倉統配業務。

做自營的快消B2B平台,也可以接入經銷商,像京東新通路,最初做自營,然後做POP(平台開放),把物流配送、倉儲、資金(供應鏈金融)等開放給經銷商使用,並推行代理、代配、代售等合作方式,通過共享把成本利用效率做高。

另外B2B天然適合做供應鏈金融,也被從業者認為是最可行的盈利途徑。第三方的訂單、交易、倉儲等經營性行為都在平台上,積累交易數據後,可以打造合適的供應鏈金融產品賣給上下遊客戶,或幫助銀行做風控放款。

2. 渠道反推品牌差異化定製

品類或許是見效最快的突破點。就比如酒,需求穩定,各品牌的產品差異化也做的比較明顯,本身客單價較高,貴個幾塊錢,消費者也不夠敏感,但水的話,一瓶就是兩塊錢,沒有農夫山泉,娃哈哈、怡寶也沒問題,因此一分利都要爭一爭。

林小海認為,B2B平台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在商品上 。一般小店高頻銷售的SKU在300個左右,這些商品占平台銷售的30%,零售通會提供最穩定的供應、價格及服務。

此外,零售通還要綜合市場容量、小店消費場景、品牌資源等因素,集一盤渠道特色商品,「比如衛生巾,典型小店消費商品;雨傘還沒有一個品牌能覆蓋全國,價格也不透明,毛利空間極大。」

B2B也可以做渠道定製,例如京東新通路就上線了京東自營品牌京選,打出的關鍵詞就是超高毛利。不過,如果快消品品牌沒有存在感,多半逃不過滯銷的命運。值得一提的是,電商品牌落地是很好的品類突破口,線上流量紅利過去後,線上品牌正尋求走向線下的途徑。

3. 賺品牌商市場投放的錢

品牌有觸達消費者,了解終端商品動銷的需求。從總量上看,國內快消品市場穩中有升,但商品的更迭越來越快,消費者洞察對品牌也愈加重要。經銷商的職能不僅是商品的流通,還應該包括商品推廣、品牌宣傳、促銷活動的落地,並把終端的商品動銷及市場情況傳達回品牌商。

在這方面,B2B平台是能夠取代經銷商的。通過技術手段,將門店、商品及營銷的數字化,讓品牌看到迴流的數據,感知到每一分投入所產生的結果。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快消企業也都在做自己的DMP,並積極與第三方數據平台合作,期待更精準的全域營銷投放,讓流量、轉化、留存可視化幫助決策。

在美國,寶潔、聯合利華等不斷削減營銷預算,但在MarTech上的投入上保持著穩定的增長。如果B2B平台能用數字化的方式幫助品牌管理渠道,減少品牌投放的損耗,或者把直接把品牌投給經銷商買終端貨架的錢搶過來,賺品牌商的錢,這應該是可行的路徑。

4. 幫夫妻店進行便利店品牌化改造

一些快消B2B行業報告顯示超過70%小店使用B2B平台進貨,但通常一家小店還在裝修的時候,就會有本地經銷商、批發商找上門談生意了,小店主能從幾十個批發商里比價,還差下幾個平台?而且滲透率也要看成色,線下零售最關鍵的是位置,倒下的惠下單也曾覆蓋達百萬家,因此單純看數量也是不靠譜的。

幾乎每個平台都在「翻牌」,品牌加盟是提高小店在平台上的采購量的可行方法。其實我們看便利店,一些非一線連鎖便利店/超市品牌的規模已經非常大,芙蓉興盛超過12000家,美宜佳超過16000家,他們輸出的門店比較粗糙,但是加盟門檻較低,小店主加盟品牌之後,自然將供應鏈配套接入。

阿里、京東也在輸出品牌,並提供了門檻更低的方案。林小海認為,夫妻老婆店便利店化是趨勢,「我們常開玩笑說,零售通要用10%的成本,實現便利店70%的服務能力,小店想要便利店化,是加盟便利店品牌還是選擇平台賦能呢?後者可能更切實際。」

從品牌切入或從供應鏈切入,最終可能是殊途同歸。不過便利店品牌的重要性,還體現在終端經營者身上,很多小店創業的年輕人,或者接過小店的「店二代」,沒有老一輩吃苦耐勞的拼勁兒,也希望能掛一個能引流的招牌,讓自己的小店更加體面。

小店主眼中的B2B平台

小店主如何看待B2B平台呢?虎嗅走訪了幾家小店,問及B2B平台時,大部分都表示用過、進貨方便,不過也頗有吐槽。一家小店給虎嗅·高街高參看了三把壞傘,表示某平台的雨傘質量不行。還有一家店主表示零售通上的冷藏鮮奶由第三方經銷商送貨,下單後配送沒有準點。

從小店經營者的視角,B2B平台一站式采購有優勢,但跟服務更個性化的經銷商相比,並被另眼相待。為了客觀呈現,虎嗅·高街高參回訪了一年前曾采訪過一家天貓小店。

在進貨方面。店主表示,除了零售通,日常還主要用易酒批、雲螞蟻。「跟之前一樣,還是三成在零售通進貨,主要是休閑零食,另外酒水飲料從易久批,日用雜貨從雲螞蟻。」他還表示,百世店加也來地推過,不過商品太少,還有一家叫拼便宜的平台,還要花時間去做玩法,直接放棄。

另外小店還有二十多個經銷商,主要是深度分銷品牌及冷鏈商品,店主表示像娃哈哈、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等品牌都直接經銷商來人管理發貨。事實上,這些經銷商的優先順序應該比B2B平台要高,「如果沒有經銷商直接對接,才會從平台上進貨。」言外之意,經銷商的價格和服務可能更具優勢。

並且小店也不願放棄陳列上的收入。最好的貨架要「擺煙擺酒擺檳榔」,陳列高毛利高周轉商品。跟一年前相比,門口多了兩個靠牆的小貨架,其中一個全部陳列了某保健飲料品牌商品,經銷商自然是花了錢的。

而單價較低的礦泉水,小店則不想陳列得太多。虎嗅·高街高參恰好遇到了某品牌經銷商人員來找店主抱怨「費用給的不少,為什麼自家礦泉水陳列不夠突出?」他想讓小店多擺一些,店主予以拒絕。從言語中能感受到小店主的精明,也暴露出經銷商對終端商品的管理仍不完善。

在數字化方面,B2B平台能幫助小店經營更高效嗎?沒想到收銀POS系統遭到了店主的吐槽。

「裝了人臉支付的機器,但支付機跟POS機沒有打通,等於形同虛設,仍需要在POS機上再操作一次,不能像7-11的機器掃商品再掃碼自助結賬,沒有節省人力。盤點機也買了,但也沒跟POS機打通,來貨了還是得一個個往POS機里錄,外賣也做得不多,跟POS機庫存沒打通,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這家店的情況跟第一次改造後相比變化不大,其實夫妻店的改變很難自我驅動。筆者去過一家經營25年的偏僻社區的小店,除了飲料大部分商品都要店主自己去批發市場進貨,每次進貨都要一上午時間。而另一家位置不錯的小店,虎嗅·高街高參在店裡待了半個多小時,見到了6個上門盤貨和維護陳列的經銷商人員,服務非常周到。雖然很殘酷,但位置不好的小店的開發價值確實有限。

此外,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則是小店主本身,那些經營情況和面貌不錯的小店,通常店主的素養及經營意識都要會更好,傳統通路上,最大的商機應該來源於小店經營者的年輕化或經營意識的革新。

總之,零售傳統通路的蛋糕很大,而快消B2B平台也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卻難以逃脫傳統通路的「陷阱」,而這個「陷阱」的形成,則是因為品牌、經銷商以及小店群體以自身利益為出發博弈產物,讓快消B2B集體「踏空」。

註:本文采訪對象之一汪強為化名。

*本文由高街高參(ID:gjgc168)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范向東,經虎嗅編輯發布。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商務合作:15222191516(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