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蟹粉湯包加盟店
擴展閱讀
電烤肉串加盟費 2025-03-31 00:56:08
好又來蛋糕加盟電話 2025-03-31 00:56:08
英氏加盟代理 2025-03-31 00:49:31

蟹粉湯包加盟店

發布時間: 2025-03-27 15:16:05

㈠ 目前最熱門的餐飲小吃有哪些加盟的。

萬壽齋——理想海派小吃店
三鮮大餛飩:
這家店不大,人擠人的,但是這里的三鮮大餛飩不會讓你失望,肯定大大的個頭,飽滿的身材,豐富毀沖的餡料,本幫的味道,實惠的價格走進處在山陰路的老式上海民居小洋房夾縫之中,處在法國梧桐的樹蔭之下的傳統小店穿著白褂子帶著老花鏡的老阿姨3.5元錢,來一碗三鮮大餛飩,甜甜的香香的飽飽的……

蘭桂坊——上海灘面之王者
黃魚煨面,雪菜黃魚羹,炸豬排,桂花酒釀圓子:
這里說得是一家本幫面菜館,這個上海美食密度最高的地方這里的面,是上海第一的。招牌黃魚煨面,勁道的面,鮮美香嫩的去骨黃魚,貝殼類熬出來的海鮮湯,贊。炸豬排,事先浸過醬汁,嗜甜的人一定喜歡,沾點辣醬油煞是美味雪菜黃魚羹,真的可以這么形容,鮮的眉毛掉下來桂花酒釀圓子,黑糯米+「黑洋沙」+桂花糖,香氣四溢,甜中帶點咸作為愛面之人不可不去的一家店另外,別拿阿娘來比較,碰局那純粹是兩碼事。

綠波廊——上海正統點心
桂花拉糕,眉毛酥:
綠波廊可謂是上海的小吃大全桂花拉糕上海第一,清香可口。眉毛酥這個在其他地方幾乎絕跡的東東這里也有,好吃的很還有其他數種上海特色的小吃,如小籠等也是不錯在這里,也許味道算不上頂級,但是這種城隍廟的純粹老上海感覺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三五知己,在這里品品茶,吃吃本幫小點心,聊聊天,很是寫意。

美新點心店——湯團上海第一
鮮肉湯團:
上海最好的湯團在哪裡?這里的湯團,皮薄、糯,看上去幾乎有晶纖吵殲瑩剔透的感覺鮮肉的餡料尤其出色,肉緊,湯鮮,感覺還帶微量醬油,怎一個美字了得~黑洋沙的口感細膩,甜而不膩,也是好東東搞笑的是這家店還有些派頭,中午有休息時間的說,到底是國營老字型大小!

阿娘面館(泰和飲食店)——上海最火的面館
黃魚面+雪菜,蟹粉面:
這家店的面的確是值得稱道的,標準的蘇式白芯面,勁道澆頭中的黃魚+雪菜可謂絕配,鮮美無比,秋季的蟹粉面也很贊。吃碗面要拿號碼,一般來說,吃飯高峰時間需要等40個左右的號那差不多要等至少是50碗面,一般是40分鍾左右。

佳家湯包——上海最好吃卻最擁擠的小吃店
蝦肉湯包:
前面說到阿娘面館排隊領號碼,這里再說說佳家湯包排隊領撲克牌~不知道是不是佳家的老闆娘有打牌的嗜好,竟然想出這個排隊的方法。按照花色黑桃紅桃草花方塊a-k的次序來排隊,如果你拿的是方塊2,現在正好排到紅桃q,那說明你還要等15個人次的才能吃上~有創意吧呵呵~不過也說明了排隊的人實在是多啊……這里的湯包最大特點是皮薄湯多,餡緊味鮮,味道最贊的是蝦肉湯包,豬肉的鮮美、蝦仁的海味這種配合的確恰到妙處。

北萬新——上海的包子
肉包:
生煎也好,小籠也罷,還比如包子,不單單是看餡料,現在餡料的口味往往差別不是很大,其實皮和底是很重要的,而且好壞明顯,而且,打個比方,一般家或者單位附近總有一些小店,做的包子味道其實也不錯,餡料好吃,但是如果和北萬興的一比,從外表你會覺得平時吃的皮怎麼那麼黃啊,吃口也是天差地別,一個有點粘牙,一個入口松軟,這里的包子可以用「嫩」來形容,白白小小的,餡料是不加醬油的肉,味道鮮美精緻,典型的上海包子。

包旺鍋貼——鍋貼上海第一
鍋貼+雞汁餛飩+排骨年糕:
包旺鍋貼——鍋貼店的招牌菜自然是鍋貼了,他們家招牌鍋貼的特色就是個頭超大,鍋貼皮也是一大特色,薄且帶一點韌性,吃時僅咬開一個小口,慢慢的吸干鍋貼里的鮮湯,吸幹了湯,然後蘸些醋,一口一口的吃盡皮肉,皮糯肉嫩,真是鮮美又墊飢。

㈡ 正宗生煎包十大好吃的品牌!

正宗生煎包十大好吃的品牌我是一個都說不出。也許人我沒注意。

㈢ 比較出名的淮揚菜

2015年8月22日金湖縣成功挑戰「中國龍蝦第一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中國龍蝦第一鍋」,鍋口直徑3.6米,鍋底直徑3.2米,鍋高2.5米,總重量3.3噸,一次現場烹制2000斤龍蝦。來自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證官進行了現場認證,見證了一項新的基尼斯紀錄的誕生。目前,金湖縣龍蝦經濟總量達到20億元,養殖面積5萬畝,「金湖蒜泥龍蝦」在全國加盟店已超過2000戶,日均銷售龍蝦超過50噸。

堯帝故里三湖抱,荷鄉金湖水勢尊。

盛產龍蝦質量優,青銅古鼎展大伸。

龍蝦大鍋大氣勢,第一鍋出好新聞。

廿千斤在一鍋燒,蒜泥龍蝦美名升。

㈣ 上海那的飯店飯最好吃

上海各區好吃的攤點小吃散布及評論
徐匯區:
萬體館近龍華龍三新村麻辣燙;
龍華的易初超市邊燒烤;
復興路襄陽南路(近永嘉路)串串香麻辣燙(加麻醬的很特別)宮爆鴨;
永嘉路襄陽南路上的麻辣燙(有花生醬很神奇的),
再往襄陽路走點「老地方」的面館炸豬排5元;「東方紅」奶茶(不知道比避風堂好吃多少來);
弘基廣場烤羊肉(個人覺得味道比廣東路的那個烤羊肉串還要好一點)
浦北路上的燒鵝(老闆請給我推廣費,都幫你找了N多下家了)
大木橋路斜土路,金色港灣的紅火鍋(斜土路清真路之間)
香辣小龍蝦和魚香小龍蝦味道濃厚,肉質鮮美,椒鹽味和鹵味的也不很不錯,頗具川味特色。
龍華西路天鑰橋路路,大腳丫鞋城對面的新疆小飯店(龍華烈士陵園附近)。
一定要吃爆炒羊雜、爆炒黑肺、臘肉面、小盤雞、風味羊排。新疆小黑啤也很對味。
非常地道的新疆原味飯店,老伴叫買買提艾利,不會寫漢字,所以寫菜單都是新疆文字滴。跟他講普通話要慢一點,聽不大懂的。

黃浦區:

廣東路浙江路口烤羊肉2元;

浙江路福州路口老半齋的餚肉面6塊(得過國家金獎的);

雲南路寧海路口的伊利新疆菜館門口的羊肉串;

雲南南路小吃街鮮得來排骨年糕7塊;小紹興雞鴨血湯3.5元;三八旅社小龍16個3.5元;雲南路上(或者附近?不太認路)湯團是一流(是家很小的店面)

山東路近福州路仁濟醫院麻辣燙;(P:仁濟醫院對面的那家麻辣燙一點都不好吃,而且態度非常差,蔬菜量少而且感覺不新鮮):

來福士廣場地下一層的雲南美食林米線;

董家渡路中山南二路家佳湯包鮮肉蟹粉湯包16.5/籠/15隻;

原董家渡路面料市場邊上鴛鴦餛飩;飛龍生煎(個大湯足味美);

董家渡路南昌街路口湯圓0.5圓一隻(肉、豆沙、芝麻);

董家渡路蔑竹路麻辣燙;

文廟西北狼燒烤雞心;

壽寧路小龍蝦(把經去掉的);

人民路(滬南電影院對面)牛肉湯2塊(牛就像自己家裡養的一樣);

復興東路近光啟路三角串;

南市區紅房子婦產科醫院對面辣肉面(不過時間久矣, 拆沒拆不能保證);
黃河路靠近青島路那邊有一家鴻興酒家,裡面賣砂鍋,那個味道好啊
福建路廣東路14路終點站邊上的德興館悶肉面加辣肉雙交頭面,味道一流哦,還有小籠味道也不錯
漢口路山東路 過橋米線 就在新旺這里 10元就夠了
武進路河南路口,6路終點站,推薦食物:千里香餛飩3元一碗是一定要推薦的羅!特色潮州鹵味,味道不錯,色米就...價錢嘛就不等了,算比較便宜的。餘下就是主題麻辣燙了,我一定要加日本豆腐的!
河南路海寧路口,天橋下,紅色的房子,都是一串串的准備好放在冰櫃,自己地只籃子去拿吧..辣辣的牛肉串一定要吃!
盧灣區:
蒙自路尤魚面;
肇周路濟南路長腳面5塊一碗,對面水餃混吞4塊(純手工釀造);
肇周路建國新路咸豆醬+油條(大碗的1.2元,小碗8角,油條6角);
復興路大腸面;
人工湖那裡的好樂迪富民面館素交面5塊;
馬當路建國路小辣椒炸豬排4塊;
建國東路25號(近肇周路,順昌路之間。新天地步行10分鍾)黨氏寧夏大碗羊肉麵食館 簡介:店不大,但羊肉新鮮,衛生,蕎面口感也不錯羊肉每天(凌晨銀川河東機場——中午上海虹橋機場——下午本店)新鮮運來
雁盪路14號(近淮海路口) 味香齋 推薦:麻醬拌面、小牛湯、大排、排骨年糕、冷麵。氛圍:路邊小店、一個人就餐。
嵩山路65號(近淮海中路口) 神州豆漿大王 推薦:生煎、漁香肉絲包、韭黃蝦仁煎餃、椰汁年糕、小餛飩。 氛圍:一個人就餐、路邊小店
盧灣區思南路19號(近淮海路) 阿娘面館(泰和飲食店) 推薦:雪菜黃魚面、蟹糊面 氛圍:路邊小店、一個人就餐、二三人小坐
虹口區
虹口足球場邊西北郎燒烤
虹口公園139車站旁邊有家燒烤店叫啥名字忘記了 伊的羊肉串味道也很好的;
魯迅公園萬壽齋,山陰路123號(四達路吉祥路間)三鮮餛飩,小籠
廣靈二路近廣靈一路羊肉、羊排、雞中翅、烤饅頭、土豆、玉米(醬骨小龍蝦挺不錯)這家店越做越差,羊筋多是肉,玉米拿上來還是冰的
四川北路(靠近多倫路)四新食苑 4.5元4個.一般去吃的話就是一碗湯圓+一碗鮮肉小餛飩;
栗陽路上的,油豆腐粉絲湯,加點辣火,還有雞雜,,,,
吳淞路閘橋下(峨嵋路口)19路.55路車站。推薦食物:小籠8個/3元 大腸粉絲堡15元
從來沒有吃到過小餛飩,均被告知賣完了!曾經懷疑到底有沒有?牛肉粉絲湯之類從來不放鹽,都要自己調配
七浦路麻辣燙
東寶興路輕軌站燒烤攤(有好幾只,是個四五十歲的老男人)老闆自暴曾經了新疆出隊落戶時學的手藝

㈤ 小弟我想加盟 佳家湯包店, 但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加盟店有知道的嗎。需要詳細的信息。在河南省有店嗎

值得一去的9家上海小吃店

小吃,按照書面解釋是 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由於消費一般不高,所以大家也樂於對此消費,在我看來,現在的小吃范圍很廣:本幫裡面傳統的小籠生煎是小吃;粵菜裡面的蝦餃、腸粉是小吃;舶來的提拉米蘇、cheese cake也是小吃呵呵
這點在上海這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中顯得尤為突出,在此列一下個人認為上海值得一去的9家小吃店

1.萬壽齋——理想海派小吃店--三鮮大餛飩

也許你會覺得這家店不是很好找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小店不幹凈,還人擠人的

也許你會覺坐在門口的老阿姨不講衛生

用剛剛收過錢的手在抹布上抹兩把就繼續包那些看起來白白胖胖的大餛飩

但是這里的三鮮大餛飩不會讓你失望,肯定是上海最好的三鮮大餛飩了

大大的個頭,飽滿的身材,豐富的餡料,本幫的味道,實惠的價格

走進處在山陰路的老式上海民居小洋房夾縫之中,處在法國梧桐的樹蔭之下的傳統小店

給穿著白褂子帶著老花鏡的老阿姨3.5元錢,

來一碗三鮮大餛飩,QQ的甜甜的香香的飽飽的。。。

這就是我理想中的上海的小吃店。。。(也許,旁邊還坐著對穿中山裝、旗袍的老夫妻?^_^)

地址:虹口區山陰路123號(四達路吉祥路間)人均¥10。

2.蘭桂坊——上海灘面之王者--黃魚煨面,雪菜黃魚羹,炸豬排,桂花酒釀圓子

這個蘭桂坊和那個香港的蘭桂坊可是兩碼事情

這里說得是一家本幫面菜館,是在虹橋,這個上海美食密度最高的地方

這里的面,是上海第一的,當然,價格,也是不菲的

招牌黃魚煨面,勁道的面,鮮美香嫩的去骨黃魚,貝殼類熬出來的海鮮湯,贊。

炸豬排,事先浸過醬汁,嗜甜的人一定喜歡,沾點辣醬油煞是美味

雪菜黃魚羹,真的可以這么形容,鮮的眉毛掉下來

桂花酒釀圓子,黑糯米+「黑洋沙」+桂花糖,香氣四溢,甜中帶點咸

作為愛面之人不可不去的一家店

另外,別拿阿娘來比較,那純粹是兩碼事

地址:長寧區婁山關路417號(近仙霞路口)人均¥50

3.綠波廊——上海正統點心--桂花拉糕,眉毛酥

這里說的綠波廊指的是九曲橋邊上的老店

¥50一人的下午茶點心套餐,可謂是上海的小吃大全

桂花拉糕上海第一,清香可口

眉毛酥這個在其他地方幾乎絕跡的東東這里也有,好吃的很

還有其他數種上海特色的小吃,如小籠等也是不錯

在這里,也許味道算不上頂級,但是這種城隍廟的純粹老上海感覺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三五知己,在這里品品茶,吃吃本幫小點心,聊聊天,很是寫意

但是,作為國營店,服務么,自然還是有待改進。。。

地址:黃浦區豫園路125號(城隍廟九曲橋),人均¥50。

4.美新點心店——湯團上海第一--鮮肉湯團

上海最好的湯團在哪裡?不是那個在豫園裡面名氣響響的寧波湯團店

而是在陝西路上的美新點心店呵呵

這里的湯團,皮薄、糯,看上去幾乎有晶瑩剔透的感覺

鮮肉的餡料尤其出色,肉緊,湯鮮,感覺還帶微量醬油,怎一個美字了得~

黑洋沙的口感細膩,甜而不膩,也是好東東

搞笑的是這家店還有些派頭,中午有休息時間的說,到底是國營老字型大小啊

地址:靜安區陝西北路105號(威海路口),人均¥10

5.阿娘面館(泰和飲食店) ——上海最火的面館--黃魚面+雪菜,蟹粉面

說到店家的派頭,就不得不提上海最火最火的面館--阿娘面館

這家小店,當年是只有馬路東面的6、7平米的小店面

後來發達了在馬路對面也開辟了一塊20個平米不到的戰場

說它有派頭原因有二

第一,一年之中有寒暑假,三伏天和過年期間休息各一個月

一天之中有營業時間段,早6-9,中午11-14。

(不過聽說現在由於生意太好,放假以及營業時間有所調整)

第二,吃碗面要拿號碼,一般來說,吃飯高峰時間需要等40個左右的號

那差不多要等至少是50碗面,一般是40分鍾左右呵呵

我想全上海找不出第二家這樣的了,不過也許正是上海人的「釓鬧猛」的習慣所致吧呵呵

不過實話實說,這家店的面的確是值得稱道的,標準的蘇式白芯面,勁道

澆頭中的黃魚+雪菜可謂絕配,鮮美無比,秋季的蟹粉面也很贊

但是,湯,說到這個湯,我,覺得是味精很多的,雖然那位號稱慈眉善目,但是,在我看來卻是人精的阿娘口口聲聲說自己的湯從來不放味精。。。我個人其實是不喜歡這家店的,卻還不得不把這家給寫進來, 說實話,如果你是作為一個上海的年輕的愛吃之人,而且有點點那麼的小資、小情調,這家店是應該作為小吃店的典型來觀摩學習實踐探討的,絕對是上海小吃掃盲班必修課程之一,絕非吹捧,阿娘面館的地位的確如此,阿娘面館文化?阿娘面館現象?雖然我也不喜歡去排個半小時和5、6個人擠一個小桌子去吃這碗面呵呵,

地址:盧灣區思南路19號(近淮海路),人均¥15

6.佳家湯包——上海最齷齟卻最擁擠的小吃店——蝦肉湯包

前面說到阿娘面館排隊領號碼,這里再說說佳家湯包排隊領撲克牌~呵呵,我沒有打錯,是領撲克牌,不知道是不是佳家的老闆娘有打牌的嗜好,竟然想出這個排隊的方法。按照花色黑桃紅桃草花方塊A-K的次序來排隊,如果你拿的是方塊2,現在正好排到紅桃Q,那說明你還要等15個人次的才能吃上~有創意吧呵呵~不過也說明了排隊的人實在是多啊。。。

說說味道,這里的湯包最大特點是皮薄湯多,餡緊味鮮,味道最贊的是蝦肉湯包,豬肉的鮮美、蝦仁的海味這種配合的確恰到妙處,不過這里的環境實在是上海小吃店中比較差的,5、6個平米的小店面,臟兮兮的桌子,臟兮兮的地面,經常可以看見有隻貓串來串去,小強偶爾也出來探個腦袋。。。

地址:黃浦區河南南路638號(文廟路口) ,人均¥15

7.北萬新--上海的包子--肉包

在我看來,生煎也好,小籠也罷,還比如包子,不單單是看餡料,現在餡料的口味往往差別不是很大,其實皮和底是很重要的,而且好壞明顯,而且,打個比方,一般家或者單位附近總有一些小店,做的包子味道其實也不錯,餡料好吃,但是如果和北萬興的一比,從外表你會覺得平時吃的皮怎麼那麼黃啊,吃口也是天差地別,一個有點粘牙,一個入口松軟,這里的包子可以用「嫩」來形容,白白小小的,餡料是不加醬油的肉,味道鮮美精緻,典型的上海包子。

地址:盧灣區淮海中路462號,人均¥5

8.章氏餐館--鍋貼上海第一--鍋貼,雞蛋排骨

章如花是小紹興創始人之一,是小紹興章潤牛的妹妹 。以前也是一起開小紹興白斬雞的,不過不知道為何自己又開了個章氏,而且就在小紹興隔壁,一邊賣雞一邊賣小吃點心,環境類似於振鼎雞,白斬雞味道好,5元起賣,雖然吃口略遜小紹興但是比起振鼎雞是好上不少,鍋貼值得品嘗,2.2元4隻,是我吃到最好的了。餡料新鮮,湯汁足,而且不粘牙,皮脆是我吃到的上海最佳鍋貼。雞蛋排骨就是炸豬排也要推薦下,和蘭桂坊的有得一拼啊,而且還很厚,嫩嫩的非常好吃,綜合來說,是個有錢途的連鎖店,可惜4家分店都在虹口,影響不是很大。

地址:虹口區涼城路457號,人均:¥15

9.Tima Harbour Caffe--上海性價比最高的cheesecake--marble cheesecake, tiramisu

tima這個名詞的由來有點意思,是中文「鐵馬」的諧音,意為自行車tima harbour直譯就是自行車的港灣了, 由於自行車在中國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這家店的老闆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這里可以成為平民的港灣,似乎現在也幾乎做到了這一點,這家店的cheesecake我不敢說是上海最好,畢竟一些高級的義大利餐廳小弟未曾嘗試 ,但是tima的cheesecake肯定是性價比最高的,¥15一份,味道絕對值得稱道 純,濃,甜,滑 ,正點,贊都是這里的東東的形容詞:尤其適合喜歡甜食的tx ,裡面的大理石芝士蛋糕和提拉米蘇絕對值得一試

而且和中式小吃不同,這里似乎沒有質量不穩定這種問題,介紹去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說好的,尤其是mm,如果想討好某位mm的話可以一試哦~

地址:長寧區遵義路100號虹橋上海城美食街134-137 ,人均40

呵呵,本來想把小金陵鹽水鴨也列進來的

但是由於該店水準不穩定,時好時壞故就不列了

其中萬壽齋,蘭桂坊,美新,章氏,tima這5家是我特別喜歡的

其實這里所列的純粹是個人喜好,tx有不同的意見那是肯定的啦~
太多了,還是你自己看吧

㈥ 包子加盟店10大品牌有哪些

包子學堂,阿泰包子,安仔包包子,百年龍袍蟹黃湯包,光頭許包子鋪,好禮客包子,雞鳴湯包,紙皮包子,麥上包子,沈老頭包子。
【拓展資料】
一、包子,本稱饅頭,別稱籠餅,傳為諸葛亮所發明,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主食,是中國傳統食品,並且還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二、包子是由面和餡包起來的,由葷餡或者是由素餡做成的,做好的包子皮薄餡多,松軟好吃。還可以做各種花樣。憨態可掬的,動物的,植物的,花朵的,各種各樣的花樣,供人們品嘗。
三、相傳,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後,行到瀘水時,軍隊無法渡河,於是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麵包上麵粉,做成人頭模樣,祭祀後大軍順利渡。這種祭品被稱作「蠻首」也叫作蠻頭,後來稱為「饅頭」。
四、到了南宋,《夢粱錄》中的「酒肆」記載:酒店內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等。這里稱呼的「包兒」應該就是方言中的「包子」。這時包子的餡料已經非常豐富了,不過依舊是饅頭、包子不做具體劃分的。
五、到了清代,饅頭和包子終於有了明確的區分。《清稗類鈔》中記載: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六、「包子」一詞最早出現自宋代,此前主要被稱為」饅頭「。 傳為諸葛亮征孟獲時所發明,形狀為人頭形,爾後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逐漸改為禽肉餡。但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彼時稱為「蒸餅」。
七、宋代出現「包子」之名後,「饅頭」之稱一直並行不衰。直到清代,「包子」和「饅頭」的稱謂才漸漸分化。而吳語區等地仍保留古稱,將含餡者喚作「饅頭」,如「生煎饅頭」「蟹粉饅頭」等等

㈦ 江浙滬有名的特色店

1、蟹殼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製成扁圓形小餅,外沾一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烘烤而成。此餅味美咸甜適口,皮酥香脆。有人寫詩贊它 「未見餅家先聞香,入口酥皮紛紛下」。蟹殼黃的餡心有咸、甜兩種。鹹味的有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該品以上海石門一路威海衛路口的吳宛餅家製作的為最佳。

2、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歷史。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小常州」排骨年糕選用常州、無錫等地的豬脊骨肉,用醬油腌漬後,再放入用醬油、油、糖、蔥薑末、酒等混合的油鍋中氽,氽至色呈紫紅、肉質鮮嫩、味道濃香時取出。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煮熟後,放在石臼里用榔頭反復捶打,待捶打至米已無整粒後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塊已經氽過的排骨,再入醬汁油鍋中煮氽,吃時,灑上五香粉,則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與此同時,將松江大米與紅醬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醬,澆上辣椒醬即可。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上海市的曙光飲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鮮得來」點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3、雞肉生煎饅頭

雞肉生煎饅頭是上海的特色風味小吃。這種小吃是以發酵後的精白麵粉作皮,用熟雞脯肉丁、豬夾心肉末和肉皮凍加香油等多種調料作成餡心。包捏好的饅頭尖上還要蘸上蔥花和芝麻,表層刷上素油,放入油鍋中煎熟。該品形態飽滿,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松軟適口。下半部則酥脆可口,餡重汁多,越吃約香。此小吃以上海市王家沙點心店製作的最佳。

4、糟田螺

上海市的糟田螺是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這種小吃是用個大肥美、肉頭厚實的安徽屯溪產的龍眼田螺為原料,進店後先用清水養兩天,使其吐凈泥沙,然後再放入鍋內,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較長時間。最後將燒好的田螺放上陳年香糟,糟制而成。這種糟田螺呈褐灰色,肉質鮮嫩,汁鹵醇厚,入口鮮美,十分受人歡迎。此美食是上海五味齋點心店和鮮得來點心店的著名特色風味小吃。

5、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店經營的雞粥是地道的上海風味小吃。該店由一紹興人創辦於1947年,由於創辦人和主要操作師傅均系紹興人,在這兒便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紹興人天地,故人們給它取名為「小紹興雞粥店」。小紹興雞粥就是用雞湯原汁燒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雞肉和各種作料的一種小吃。吃雞粥時,將煮熟的雞切成3厘米長0.6厘米寬的塊,裝盤,雞粥盛入碗內,加上蔥、薑末和雞油,一同上桌。此時,雞粥黃中帶綠,雞肉色白光亮,令人賞心悅目,食慾大增。品嘗時,雞粥粘韌滑溜,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營養豐富,越吃越香。此美食在上海市小紹興雞粥店裡有經營。
6、南翔小籠饅頭

南翔小籠饅頭又叫南翔小籠包,是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小吃,已有100多年歷史。該品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是深受國內外顧客歡迎的風味小吃之一。南翔 小籠饅頭的餡心是用夾心腿肉作成肉醬,不加蔥蒜,僅撒少許薑末和肉皮凍、鹽、醬油、糖和水調制而成。饅頭的皮是用不發酵的精麵粉作成的,50克麵粉可包8個,100克一籠屜。蒸熟後的小籠饅頭,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一咬一包湯,滿口生津,滋味鮮美。如果吃時佐以姜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其味更佳。南翔小籠饅頭的餡心還可以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初夏加蝦仁,秋季加蟹肉、蟹黃、蟹油。豫園商場內的南翔饅頭,是豫園商場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

7、開洋蔥油拌面

開洋蔥油麵是上海市的著名小吃。開洋蔥油麵製法很講究,它首先將蔥白切成寸段,放溫油鍋中炸制(用這種方法熬制好的蔥油色澤深紅帶黃、蔥香濃郁、聞之即可增食慾)。然後將蔥油配上已經用素油炒、酒糖浸過的開洋,即成開洋蔥油。將面條煮熟,瀝去湯汁,拌上開洋蔥油,即成開洋蔥油麵。這種面條觀之色澤鮮艷,食之潤滑爽口,蝦味鮮香,蔥香撲鼻,營養豐富,十分受人歡迎。開洋蔥油麵是上海市湖濱點心店的特色小吃,也是城隍廟的著名小吃之一。

8、素菜包

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風松月樓素菜館的特色小吃。該店已有70多年歷史,它是融京、蘇、揚幫風味於一體的,又有上海本地風味的素菜館。該店的素什錦、炒冬菇、羅漢齋、口蘑鍋巴湯、炒蟹粉、麵筋面等菜餚在上海頗負盛名,尤其是該店製作的素菜包更是名聞遐邇,十分受人歡迎。素菜包是用精白麵粉作皮,餡心則是用青菜、麵筋、冬菇、冬筍、五香豆腐乾剁碎後配以香油、糖等調味品製成。將包好的素菜包上籠蒸熟後,皮白松軟,餡心則綠中生翠,鮮艷悅目,一開籠就滿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膩,百吃不厭。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園商場內的春風松月樓素菜館里可以品嘗到。

9、油氽饅頭

油氽饅頭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棗沈大成點心店製作的特色風味小吃。該店的油氽饅頭博採眾家之長:饅頭皮的製法取於南翔小籠饅頭,用不發酵的精細粉擀成,餡心取法於淮揚細點的湯包,將肉餡加骨頭湯打勻,調以蔥、姜、蒜等製成的佐料;氽炸時又採用近似氽炸酥餅的技巧棗經過這樣精心加工製作出來的饅頭,形狀小巧玲瓏,皮呈金黃,色澤美觀,入口鬆脆,肉餡鮮嫩,一咬湯汁四溢,肥而不膩。吃後齒頰留香,滿口生津,若趁熱食用,更會餘味無窮。

10、擂沙圓

擂沙圓是上海喬家柵點心店的風味名點之一,已有7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樓一帶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為了使湯團便於存放和攜帶,首創了在煮熟的湯團表面滾白粉的辦法,後人為了紀念她,就把這種湯團取名擂沙圓。喬家柵點心鋪經營的擂沙圓是將崇明縣大紅袍赤豆煮熟後磨成沙,曬干後即成紫紅色的粉,然後,把包有鮮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餡心的糯米湯團煮熟,瀝干水分,滾上一層豆沙粉。這種湯團,有色有香、熱吃有濃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軟糯爽口,攜帶方便,一直深受遊客的歡迎。

上海除了濃油醬赤的本幫餐飲,其實最令阿拉上海人引以為豪的因該是上海的各色點心。無論是市井的四大金剛,鹹菜泡飯,還是綠波廊里接待西哈努克的鴿蛋圓子、眉毛酥,均是上乘之美味。搜羅起角角落落的小點心,慢慢品嘗,美味就從小處開始了……

自己去網上找點圖片,保存下來,然後做成PPT,我幫你搞了文字描述,直接粘貼就好!

㈧ 上海十大生煎排名是怎樣的哪家的最好吃

上海十大生煎排名:生煎俠生煎包、包掌櫃生煎、壹號煎包、阿三生煎、半煎鋪子、德志生煎包、裕豐生煎、介福林生煎、小飛生煎、吳江路生煎。生煎俠生煎包最好吃。

1、生煎俠生煎包

在於在京人明白只有秉承誠信、團結互助才能把小產品做成大事業。總部負責加盟商裝修,全面裝修設計方案,總部安排妥當。總部提供經營,公司經驗豐富的技術老師,手把手教學,輕松收益。選址店面選擇,商圈考察,市場流量。

4、阿三生煎

上海耀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依託由董事長張家偉先生為首的張氏三兄弟創始的「阿三生煎」品牌,匯聚了一批滬上餐飲界的精英人士,以生煎這一傳統上海美食為代表,開創出一系列融合傳統與海派特色的上海經典小吃產品,種類豐富,口味多樣,深得廣大食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