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平洲)玉器城的走向世界的平洲玉器城
平洲玉器市場有近30年的歷史,是目前我國四大玉器市場、國內三大緬甸翡翠玉器加工生產批發基地之一,大批高能耗的企業遷出後,平東村充分整合資源,一一規劃出平洲玉器城各個項目用地。 進入新世紀,平洲人在思考,如何使平洲玉器市場升級?如何提高同質市場差異化的競爭力?他們深刻認識到,只有用科學發展觀,注入「文化」的精 髓,才能使玉器有靈氣,使市場有活力,使名城有特色,使人與玉形成生命的連體。於是,平東人從文化戰略的層面,制定出打造桂城文化「東核」的戰略構想。
於是,佛山市首個鎮級文化戰略規劃《桂城文化發展分析(戰略)報告》出台。
在記者走入平洲玉器城采訪時,平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梁錫棋向記者一一介紹了玉器城的發展概況:「桂城打造『大千燈湖文化中心』,是與廣 州市的『二沙島文化中心』及在建的珠江新城『海心沙文化廣場』相呼應,使之構成廣佛同城化都市圈內東西兩大文化陣地;平洲玉器城擔負著桂城文化戰略的「東 核」重任,與西部的疊滘嶺南水鄉一起環抱核心千燈湖區,形成桂城文化的主心骨之一。
南海區政府把平洲玉器城定位為中國玉文化特色濃郁的商業性景區,廣佛都市圈上的玉璽。」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在實施玉文化的戰略構想和功能定位,平東人花大手筆,出大力氣,先後投資人民幣逾5億元打造極具特色的玉器文化城,總體布局 為水系景觀連接六大片區,佔地300畝,建築規模20多萬平方米。規劃有:玉石加工交易批發市場、會展中心、文化廣場、五星級商務酒店、院落式精品銷售街 區、餐飲配套服務等六大功能區。
基於玉文化的特質,村委梁書記對今後玉器城的發展充滿期望地說:「 翠寶園項目是平洲玉器街的「核心」,投入使用後,將更多融入文化元素,並將研究市場與旅遊相結合,吸引更大的消費群體。今後玉器城還要建遊客服務中心,發 展旅遊業;要把玉器城打造成為一個人居休閑度假旅遊的好地方。正在籌建的玉器博物館,涵蓋內容豐富。
平洲玉器城,從文化定位到功能設置,從外觀裝飾到交易營運,從活動方式到服務內容,從生產加工到內外銷售,都全方位滲透翡翠文化的元素,力求打 造一個全新的、富有玉石靈魂的、生機勃勃的交易市場,這就是平東人對玉器城的希冀。 產業鏈在平東人的表述中極為質朴,就是要打造『前店後廠』的玉器城。為打造一條良性發展的產業鏈,平東人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地向著這個目標挺 進。
平洲玉器城的改造前期,平東村有170多家企業,都是五金、製鞋、模具、織帶、汽修等傳統產業,這些企業佔地多,產值低,利潤少。因此,村委每年收入只有2千多萬元左右。2004年,梁錫棋當選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後,這名大學生村官,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率領新班子,決定打一場企業轉營、產業結構調整、提昇平洲玉器城競爭力的硬仗。他們用了三年時間,共對60家廠房實施拆遷,淘汰部分高能耗,重污染,低產 出的企業;對擁有一萬五千多平方米的平東玩具廠、永發塑料廠等18家高能耗的企業及部分店鋪進行整體搬遷。大批工廠遷移關閉,意味著村集體租金收入大幅減 少,村民分紅自然受到影響。當時,正值金融海嘯沖擊,許多人擔心土地騰出後招商會很困難。在村收入萎縮的陣痛時期,梁錫棋義無反顧地帶領班子堅定貫徹落實 區、街政府確立的「小玉器大產業」的戰略目標。在采訪中,他對記者說:「南海區政府已為平洲玉器城的發展規劃描繪出非常有遠見的藍圖,事實上,在桂城這個 黃金地頭,如果不改造臟亂差的舊玉器街,根本無出路。玉器城產業要發展,要上檔次,不能再擁抱著一批高能耗、重污染的低端企業。」
大批高能耗的企業遷出後,平東村充分整合資源,一一規劃出平洲玉器城各個項目用地;大規模改造破舊不堪的玉器街;興建宏偉的玉器廣場;擬建博覽 中心;整治河涌等等。目前,玉器城新區共有玉石毛料交易場7家,各類玉器加工廠超過600家,從業人員7000多名。
二00七年八月十三日,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和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授予桂城街道辦事處「廣東·平洲――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 產業基地」的稱號。
要吸引海內外的商家進入平洲玉器城投資,當地政府必須要提供一個和諧、穩定、法治的營商環境,如居住生活環境、生產環境、商業氛圍、社會治安、 稅收政策、行業規范、工商政務,甚至投資人子女的讀書、就業、戶籍等。這一系列的實際問題,解決不到位,就會成為招商引資的障礙。作為最基層行政管理部 門,平東村委肩負著繁重的擔子,有些問題他們是可以直接解決的,但有不少難題是要上級政府有關部門協調幫助,才能解決。
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和穩定「新居民」安居樂業,平東村建起了社區衛生醫療站,在落實好南海區統一實施的農村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基礎上,村民住 院可二次報銷;凡在社區醫療站就診的符合條件的股東,還可報銷門診費用的50%;2008年,平東村又投入350萬元新建現代化幼兒園一所;投入50萬元 更新平東小學的教學設備,為村民及外來人員及時解決上學難問題。這些困擾投資人的實際困難得以解決,有效地推進和保障了產業鏈的良性運行。梁書記深有體會 地對記者說:「產業鏈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的形成和鞏固,需要一個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基層政府的支撐。產業鏈中任何一段斷裂,都將事倍功半。」 在成功整合上中游產業鏈後,平洲玉器正試圖往終端消費市場滲透。
玉器銷售的行家說,玉器產業鏈條中,零售環節的利潤最高。因此,從業人員都把發展平洲玉器零售市場的希望,寄託於潛在的消費群體上。要拉動這個 龐大的消費群體,平洲玉器就要價廉物美。據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市場中來自廣州和深圳的遊客是主體,日流量在2萬―7萬人次不等。
多年前,由於缺乏行業自律和科學鑒定,平洲玉器市場誠信問題一度成為制約平洲玉器發展的瓶頸。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會長梁晃林說,當時有部分商家把 B貨當A貨賣,把C貨當真色賣,以次充好,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平洲玉器市場的聲譽一落千丈。
為了重新擦亮平洲玉器的金招牌,挽回消費者的信心, 2001年底,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正式掛牌成立,並很快建立了「交易行規」和「會員制管理模式」;按會規,玉器商必須先入會才能在平洲買賣玉器,入會需2名 會員擔保並經審查合格方能進會;無人擔保的要交納3萬元保證金,如有違規,保證金可以賠償給損失方。先入會後交易的會員制,優化了從業人員的隊伍,有效地防範了欺詐的行為。不斷強化的管理模式和嚴格的行規,有效規范了市場的交易秩序和經營者的行為。協會還實施『誠信經營聯盟』掛牌制度,凡是參加聯 盟的加工廠、加工場、店鋪等門口都安裝銘牌,便於消費者識別、監督、放心消費。對加盟單位(人)的非誠信經營行為,有相關的處罰條例,如聯盟單位有以次貨 充好的欺詐行為,協會將責成經營者向顧客賠禮道歉並退還100%貨款,以及在宣傳欄和協會簡報公開道歉。第三次觸犯者,協會將永遠開除其『誠信經營聯盟』 和會員資格,並知會工商部門建議注銷其經營執照。由於制定了一系列嚴明的玉器交易行規,並設有專人處理投訴,如今,在平洲玉器城極少發生欺詐顧客的案件。 各級政府以及行業協會鐵腕打造的誠信商業環境,令商家顧客個個拍手叫好,平洲玉器平、靚、正的口碑重新恢復,業績再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