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段兆順:船幫運出的六堡茶
在清代,茶葉是中國出口的商品中最為大宗的物資。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宣布開海貿易。但因西方國家在中國沿海地區的非法貿易較為猖獗,所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封閉了福建、浙江、江蘇三處海關,只留下了廣州一個口岸通商,於是十三行便獨佔中國貿易,廣州的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也正是這段歷史,以及六堡茶的特性,最終成就了六堡茶在東南亞的興盛。
六堡茶區屬桂東大桂山脈的延伸地帶,基本上是峰巒聳立、多山多坡的地貌,交通條件較差。而在二戰前,六堡茶的年銷售量曾一度達到60多萬斤左右,當時這么多茶是如何從六堡這個偏僻山區運出,遠銷到南洋去呢?
何志強是梧州茶廠的黨委書記,茶專業畢業留校任教十年後,1992年下海來到梧州茶廠。本身就喜歡舞文弄墨的他,工作之餘潛心研究六堡茶,對六堡茶的歷史和變革有著深入了解。他介紹說,是興旺而便捷的水路,讓六堡茶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運抵廣州、香港後,轉口外銷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一帶的東南亞國家。
如果查看地圖我們就會發現,一條細細的六堡河最終注入西江匯入珠江水系,六堡茶就是通過這條水路進行運輸的。這條被現代人成為「茶船古道」的水路,數百年來在六堡河從六堡的合口街邊蜿蜒流過時,就與街口那棵老樟樹一起見證著六堡茶的興衰起落。
六堡的合口街是這條水路的起點。上游來自理沖和高梘的河水在此匯合後,六堡河的河面變得寬敞起來。當時許多來自廣州、佛山的茶商在河口街開設茶莊收茶,比如「英記」「生記」「同盛」等商號,也有些就在合口街頭的大樟樹下開稱收茶。興盛時期,合口街開設有十多家茶莊,是所有六堡茶的集散地。茶農加工好的毛茶都集中到合口進行交易,再經由茶莊篩分、加工、包裝再轉運出去。
當時六堡茶的種植較為分散,周邊的茶農或是挑著茶走幾十里的崎嶇山路,或者撐著竹排來到合口街賣茶。從合口街開始大多用尖頭船運輸,小的可運20擔(約1噸),大的可運40擔或更多。往下到梨埠後隨著河面更寬,一般茶會被轉到載重六七噸的大木船上往下駛入東安河,到大洲後注入賀江一路下到封開縣的江口。地處廣東省境的封開是兩廣交接地帶,賀江在現在的江口鎮匯入始於梧州的西江水。
大木船到江口後有三個選擇,一是向西溯西江而上運到梧州,二是從江口換船轉運,三是繼續沿江而下到都城(廣東鬱南)。因江口不是每天都有船到廣州,所以運茶船一般不在江口停留,而是往下直接到都城。都城每天都有一趟船開往廣州的花尾渡,大木船大多都是到此便完成使命。
經停都城的花尾渡是從梧州駛出的,六堡的茶葉大部分在都城被裝上船經花尾渡後運到廣州。早期的六堡茶,大多需要在廣州進行再加工才發往港澳及東南亞。至於部分直接運銷到香港的茶葉,則是經梧州直通香港的大火輪進行運輸。當時每天都有大火輪從梧州開往香港,一般情況下一二天內即可到達香港,可見當時梧州水運之發達。
「從竹排到尖頭船再到大木船,最後在江口和都城裝上花尾渡運到廣州,或是在梧州被裝上大火輪運到香港,然後再通過海上運輸被運到東南亞國家,六堡茶的運輸基本是通過『茶船古道』在船上完成的,所以六堡茶又被稱為『船幫茶』。」何志強說,這條茶船古道,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隨著公路的修通,才最終沉寂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