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比饅頭老闆是哪裡人
巴比饅頭老闆是安徽安慶人。
1、劉會平,男,漢族,安徽安慶人。巴比饅頭創始人。
2、劉會平是安徽懷寧江鎮人,2018年上海巴比饅頭創始人、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會平接受池州市石台縣七都鎮河口村的聘請,擔任該村「名譽村長」
(1)上海大包加盟店擴展閱讀
1997年,劉會平來到廣西南寧,以5000元價格租了個門店,開始帶徒弟做包子。2003年積累下自己第一個100萬元,他拿出50萬元注冊公司,並投入80萬元,在2004年投產自己的包子工廠。
到2005年,劉會平在上海擁有直營店。為消化工廠產能,從2005年開始發展巴比饅頭加盟店,當年即發展58家加盟店。
「巴比」由劉會平先生於2003年在上海創立,專注早餐連鎖經營、中式面點研發製造、新零售電商平台打造,堅持「工業化生產,全冷鏈配送,直營、加盟、團體供餐為一體」的商業模式。巴比饅頭在北京、成都等城市也擁有數量不低的店面,目前已擁有超過2600家連鎖店。
㈡ 芭比饅頭創業故事
芭比饅頭創業故事
年銷10億元的瘋狂饅頭
“劉師傅”轉型
藉助連鎖加盟,巴比饅頭迅速實現了低成本的擴張。
1998年安徽小伙兒劉會平初到上海,用手頭僅有的幾千元開了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包子鋪。但由於不了解上海居民的口味偏好,他的店很快就關門了,本錢虧得精光。之後,劉會平也做過其它品類,但都不成功,最終他還是決定回到自己最擅長的包子、饅頭上。
但要從不計其數的包子饅頭店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劉會平仔細觀察後發現,小店價格便宜,但衛生差;大門店衛生相對好,但價格也高,而且都是機器攪拌制餡,口感不夠脆。
2000年,利用大、小包子鋪的缺點,劉會平重操舊業,取名“劉師傅大包”。為迎合上海居民的偏好,他做了很多新嘗試。比如,為保證肉的味道純正,他專門從安徽鄉下采購天然飼料喂養的豬肉;他的菜餡全部由人工切碎,這樣青菜的口感好,非常脆;他在價格上也走親民路線,最初一個包子只賣7毛錢。
“劉師傅大包”迅速紅火起來,2003年,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劉會平將之改名為“巴比饅頭”。2004年初,劉會平已經開了10多家直營的巴比饅頭店,加上親戚朋友加盟的門店,共計20多家。
但真正讓巴比饅頭走上快車道的,是2005年開始啟動的加盟,這種低成本的擴張模式讓巴比饅頭在當年9月就突破了50家店,2010年突破500家。目前的1368家店中,直營店只佔比約10%。
開放加盟後,“巴比饅頭”的角色定位發生變化,從一個包子饅頭連鎖店的經營者,變成中式面點製造商,主要的營收來源有兩部分:向加盟店銷售供應包子、饅頭的原料或半成品,以及加盟費、管理費(單店每月300—500元不等)等收入。
2008年,劉會平注冊成立了上海中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飲集團”),下轄“巴比饅頭”等子公司。2012年,中飲集團僅通過巴比饅頭品牌就實現4.5億元銷售,再加上團餐等業務,共計營收5億多元。
目前,巴比饅頭主要聚集在長三角,僅上海就有700—800家。劉會平正籌備將覆蓋范圍擴張至環渤海經濟圈和珠三角地區,計劃在2016年內,門店總數達到2500家;未來他希望在全國開設2萬家門店,而且以加盟為主。
除了橫向擴張,他還要從縱向上提升渠道的利用效率:向巴比饅頭的門店供應速凍餃子、速凍饅頭。在這個業務坐標繫上,中飲集團對應的是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等速凍巨頭。不過,劉會平自認為有勝算的“籌碼”,他覺得,相比走商超渠道的速凍巨頭,中飲集團直接配送到巴比饅頭的門店,渠道層級少,不僅零售價可以更便宜,而且實行每天派送,產品更新鮮。
劉會平的邏輯很明了:渠道為王。他還從當下風生水起的生鮮電商中看到了渠道的價值。“這個事情難就難在最後一公里的配送,但這卻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他說,巴比饅頭每天通過上百輛冷鏈車為門店做配送,如果承接生鮮電商的配送業務,將生鮮包裹帶到門店,幾乎不增加成本,另外,門店的生意主要集中在上午,下午也有時間上門配送,獲得更多收入。
饅頭“爭上游”
中央工廠成為巴比饅頭標准化、規模化的核心。
標准化運營是所有連鎖經營模式繞不開的問題,巴比饅頭也不例外。在公司內部,劉會平逐漸建成了兩大體系,分管門店和生產。尤其是中央工廠,在劉會平眼裡,這是巴比饅頭實現標准化、規模化,以及走向更大規模的核心。
早在2008年,劉會平就斥資2000多萬元,在上海松江建了一個中央工廠。但是,這個中央工廠只能支撐1600—1800家門店的需求。所以,在這個工廠周圍,一個投資3億元、佔地百畝的新工廠正在建設中。據劉會平透露,為支撐在珠三角地區的擴張,巴比饅頭也正在南方區域籌建中央工廠。
2014年中期,松江的新工廠將投產,劉會平不僅希望藉此為所有門店配送,還會著重發展團餐業務,即為學校、工廠、醫院等單位的食堂集中供應面點。
中央工廠也只是劉會平藍圖中的一個環節。2012年,巴比饅頭的中央工廠僅豬肉的采購額就上億元,未來幾年預計會達到數億元;蔬菜的使用量每天也達幾萬斤,未來有可能是十幾萬乃至幾十萬斤的采購量。
所以,在長期規劃里,劉會平還計劃與專業的養殖公司合作,專門按照巴比饅頭的要求供應豬肉;同時與專業的農業公司合作,成立農業園,為巴比饅頭種植更標准、安全更可控的蔬菜。在他看來,向產業鏈上游延伸,可以為巴比饅頭的中央工廠在成本和質量上贏得雙重優勢。
從2003年到2012年,短短10年間,巴比饅頭已經從一間小小的包子鋪成長為門店數量過千家,營收10億元的中型企業。
如今,劉會平正在學習如何管理一家中型企業。
2007年,他通過網路招聘,認識了福記食品原高管灑海濱,兩人聊得投緣,灑海濱順理成章地加入中飲集團。除此之外,巴比饅頭還從麥當勞挖來門店管理部的總監。為了留住這些人才,最近幾年,劉會平拿出公司15%的股份分配給高管。現階段,他正在考慮股權激勵制度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既對企業有正面作用,又能適應中飲集團長期的發展需要。
芭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的創業故事
只要還有一個員工,我就是老闆
1998年3月,21歲的小伙劉會平懷揣著4000元錢來上海尋夢。劉會平的老家在安徽安慶一個偏僻的小鎮,鎮上很多人都在外地做面點生意。初中畢業後,劉會平憑借所學的面點手藝,分別在常州、貴陽和南寧賣過包子。
闖盪的地方多了,劉會平的眼界逐漸放大。他轉戰上海打拚,以求得更大的發展。為了省錢,劉會平買了硬座票,火車到站後,扛著大包的劉會平頓時蒙了——出現在眼前的全是高樓,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車水馬龍,面對著過去只在電視上看過的大都市,劉會平的心裡竟然產生了一絲恐懼:光靠賣包子,能在上海站住腳跟嗎?
安頓下來之後,劉會平立即忙碌開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既然已經來到上海,就必須放手一搏。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首先要找到一個適合蒸包子的門面。
㈢ 賣包子身價超20億!中國「包子第一股」是怎麼成功的
就在2020年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飲巴比」,股票代碼為:「605338」)登陸A股(上交所),發行價為12.72元,發行6200萬股,較發行價大漲44%,股價為18.32元,對應總市值45億元。
作為老百姓日常早點工程,包子、饅頭每天都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就是這些看似低利潤、不太賺錢的行業,往往讓人出乎意料,中飲巴比的上市,讓創始人劉會平靠賣包子身價超過20億,讓不少人在羨慕中也略帶感嘆!
包子第一股上市與美企大規模破產
形成鮮明對比
其實就在前兩天,一條文章登上熱搜,《美國超500家大企業申請破產》與《國內「包子第一股」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形成鮮明對比,據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統計,截至10月4日,美國今年申請破產的較大規模企業達504家,超過2010年以來任何可比時期的破產申請數量,申請破產企業中,消費、工業和能源企業佔大頭。
雖說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國內由於控製得當,讓疫情損失降到了最低,再加上大力提倡經濟內循環,和龐大的人口紅利,讓國內的企業得以快速恢復,當然,更多有遠見的企業不僅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疫情期間脫穎而出,這也證實了成功的企業永遠不會坐以待斃。
就在疫情到來時,多少街邊餐館關門或倒閉,但中飲巴比門店超2000家,卻依然在後疫情時期上市,可見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這也主要由於企業很早就以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不僅可以自行解決店鋪食品供應,還可以直接銷售速食產品,有效避免了傳統餐飲門店單一售賣模式受到疫情的影響。
「堅持」這件事說了很久
只有成功的企業做到了
2001年,只有初中學歷的創始人劉會平在上海南京路上開了一家劉師傅大包,誰也不曾想到這家徹徹底底的夫妻店,日後竟然成為了國內中式面點品牌的代表企業之一。
劉會平一直堅持在面點這條道路上前行,2003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巴比饅頭,而在當時除了賣饅頭,也加入了包子、粗糧點心、粥品、飲品等,雖然客單價只有10-20元之間,但逐步成為江浙滬地區有名的早餐品牌。
在學習了麥肯模式後,建中央廚房,統一加工餡料並配送到店,讓食料供應更加安全可靠,並在2005年正式開始加盟模式,截止2019年全國門店總數2931家,其中16家直營,其他均為加盟,這也有效減少了自營的風險。
2010年中飲巴比正式成立,擁有「巴比饅頭」、「中飲」等多個國內中式面點品牌,並且以「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模式,公司增加專業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共計近百餘種。
從品牌成立算起,劉會平堅持面點之路17年,從手工作坊到成型的業務模式,都是在圍繞面點之上,只不過適時順應大環境做出及時轉變和拓展,才會有了今天穩步的企業上市成績。
中國「隱藏富豪」型企業頻出
前不久與中飲巴比同出一轍的農夫山泉,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價為每股39.8港元,總市值達到445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924億元,雖然創始人只當了半小時的中國首富,但誰能想到一直賣水的農夫山泉竟能夠一鳴如此驚人!
同樣是堅持做一件事,同樣是順勢市場需求改變再改變,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國內成功的優秀企業,基本都是步調一致的:一瓶水賣2元錢,一個包子賣2元錢……這些看似沒什麼利潤的產品,卻成為企業成功的堅實後盾。
當然,豐富的產品也是企業制勝的絕招, 現在看看農夫山泉琳琅滿目的水飲品,幾乎占據了所有年齡層用戶,中飲巴比面點系列裡同樣品種繁多,為不同用戶提供需要,其包子不僅有鮮肉包子、豆沙包子等,還有自己研發的新式包子;其次饅頭、花捲以及餡餅、煎餃、燒賣之類的粗糧點心種類也同樣豐富多彩,還有配合門店使用的餡料系列,以及如豆漿、茶葉蛋、馬拉糕等外購食品,為食客提供更豐富的搭配。
從供應鏈物流角度看,巴比食品採用的是典型的「中央工廠+集中采購+分批配送」模式,公司以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生產基地為中心,對本地及周邊城市的特許加盟店的食材進行統一采購和加工,然後以最優冷鏈配送距離作為輻射半徑,分批配送到各個加盟店;試想一下,僅僅這些食品每天的配送,3000家店鋪就不是小數了。
股書顯示,劉會平與妻子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並表示,後期將會建設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項目、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直營網路建設項目、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品牌推廣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這充分顯示出中飲巴比後續將改變傳統模式而向「智能化」轉型的目標。
目前中飲巴比也是切入生鮮供應鏈領域,提前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因為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行業全國性品牌不多,尚未有企業形成壟斷,後續如果再建立自己的網路體系,配合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以此為基礎,完全有可能向To B的餐飲供應鏈等B端業務延伸,發揮自己的物流冷鏈優勢,並占據市場先機。
㈣ 中式快餐排行榜有哪些品牌
1. 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
為民 便民 利民
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原上海新亞大包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新亞(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新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2月25日合資發起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2003年8月12日由香港大家樂集團出資收購50%的股份,組成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餐廳還保持「新亞大包」的招牌。
新亞大包以「為民、便民、利民」為經營宗旨,確立面向大眾的市場定位,供應產品除大包以外,還有油條、豆漿、酥餅、系列客飯套餐等數10種。除堂吃外,還有外賣、預訂、外送等業務。新亞大包運用現代連鎖企業管理理論,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生產方式,逐步使自己成為工業化生產、連鎖化經營、科學化管理、集團化發展的大型企業。目前公司擁有營業餐廳82家,營業面積2.54萬平方米。
新亞大包目前已形成5000平方米的生產配送中心,引進了大包成型機、真空包裝機等先進設備,採取統一配方、統一標准、統一生產流程、集中加工等手段,加強產品控制,提高產品質量,保證連鎖經營的品牌效應。
新亞大包開業5年來,以價廉物美、清潔衛生、環境舒適、大眾化消費、民族化風味等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公司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2. 深圳面點王飲食連鎖有限公司
都市人的大廚房
深圳面點王飲食連鎖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1月,是一家擁有2000名員工、35家直營連鎖分店、1個食品配送中心、銷售過億元的現代化大型中式快餐連鎖企業。公司連續多年榮獲中國快餐連鎖10大著名品牌企業、中華餐飲名店、中國餐飲企業100強、深圳工商企業百強等多項榮譽稱號。
近年來,面點王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中式快餐的發展壯大之路。一方面堅持民族特色,植根於民族飲食文化傳統,創造「不為麵食而麵食,卻以麵食做文章」的經營理念,努力挖掘民族傳統飲食之長,採取「敞開式廚房、組合式產品、互動式服務」的營業模式,走出了一條中式快餐發展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大膽借鑒現代化連鎖的經營方式、科學的管理、標准化的生產。該公司先後建成了佔地1000多平方米、華南最大的現代化配送中心,編寫制訂了各種管理手冊,使內部管理不斷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已初步建立起具有面點王特色的管理體系和連鎖經營運作體系。
通過幾年的努力,面點王公司成為深圳市乃至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型中式快餐企業,並正朝著工業化、標准化、系列化、科學化、連鎖化、規模化的方向穩步邁進。
3. 馬蘭拉麵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美味時尚 營養健康
馬蘭拉麵源於我國北方傳統麵食手工拉麵,在保持傳統的「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基礎上更賦予新的內涵,其獨到之處在於選用天然香料和牛骨、牛油、雞骨、冰糖等熬制而成的清湯。同時借鑒現代快餐簡捷、明快的風格,在中式餐飲的標准化、工業化、連鎖化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研製了一批馬蘭獨有的廚房專利設備。10年來,馬蘭拉麵連鎖有限責
任公司在全國開辦400餘家連鎖店,僅北京就有百餘家。在2001年中國特許經營大會上,馬蘭拉麵被認為「國內連鎖店最多的中式快餐」、「有可能最先走出去的中式快餐」,成為北京知名度僅次於麥當勞、肯德基之後的快餐。2001年榮獲北京市著名商標,自2000年起連續3年榮獲「中國連鎖百強企業」。馬蘭拉麵不僅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還為社會提供了6000多個就業崗位,並在美國、新加坡開辦了連鎖店,使中國快餐走出了國門。
目前,馬蘭拉麵仍在不斷汲取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創造更加文明的就餐環境,調整適合眾多消費者的就餐品種,讓廣大消費者得到舒心滿意的服務。
4. 麗華快餐有限公司
家庭的廚房 員工的食堂
麗華快餐有限公司於1993年4月8日在江蘇常州成立,是一家民營股份制企業,由現任董事長蔣建平發起創立。多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1996年躍居常州快餐行業的龍頭企業;1997年走出常州,走向北京和大連發展並取得了成功;1997年麗華快餐實現了電腦化接線,採用電腦接線傳輸系統與無線對講系統等高科技手段,後又引進了無線尋呼系統,同時在國內第一家推行網上訂餐服務;1997年9月,麗華快餐率先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目前,公司在北京、大連、常州地區和上海擁有45家連鎖店,在常州承諾「半小時內送到」,在北京承諾「五環以內、一份起送」,在上海地區也是一份起送。2000年4月,公司在全國餐飲服務行業率先採用環保型可降解快餐盒。
在多年的經營發展中,麗華快餐積極探索與拼搏,走出了一條風格鮮明的中式快餐發展之路,實現了「品質標准化、經營連鎖化、服務規范化、通訊網路化」的經營管理目標。公司多次獲得「十佳」民營企業、先進私營企業、消費者信得過產品、文明單位等各種榮譽稱號。「將麗華快餐鑄造成全國乃至全球最成功的快餐企業」是麗華人的不懈追求和奮斗目標。
5. 千喜鶴集團
千喜鶴,賀禧千萬家
千喜鶴集團自1998年創建以來,遵循「微利經營、長足發展」的經營宗旨,獨辟蹊徑,搶灘大食堂餐飲市場,以規模化經營、規范化管理、特色化服務實現企業迅猛發展。
1999年,千喜鶴集團抓住商機,將軍隊生活保障確立為集團重點投資、發展的新興產業。目前,集團餐飲保障的范圍已涉及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成功的為全軍三分之二的軍事院校和地方單位的近百個大食堂、約20萬人提供生活保障。千喜鶴集團已被同業公認為社保領域的龍頭老大,是「軍隊社會化生活保障第一家」,是讓大食堂生輝的專業化公司。曾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北京市政府授予「軍隊後勤社會化改革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近期又被中國餐飲協會快餐專業委員會評為十大「中國快餐連鎖著名品牌企業」之一。
針對大食堂的經營特點,千喜鶴以鮮明的企業文化,走出了一條經營管理不斷創新的健康發展之路。包伙、刷卡、自助、半自助、零點、餐飲超市等經營模式,滿足了大食堂顧客的不同需求;全面質量管理、ISO9000質量標准、全程質檢控制的嚴格落實,確保了管理的精細化、零缺陷;千喜鶴餐飲研發中心開發的《千喜鶴網上菜品資料庫》,以現代大餐飲的意識,開創了適合大食堂特點的低價位、高質量的大眾菜品新體系,保證了大眾消費滿意度的不斷提高。
「要干就要干第一」是千喜鶴人的做事宗旨,「百分之百的完美品牌、百分之百的完美產品、百分之百的完美服務」,是千喜鶴人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標。追求卓越的千喜鶴人正以穩健的步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開創劃時代意義的大食堂。
6.江蘇大娘水餃餐飲有限公司
吃大娘水餃 找回家的感覺
大娘水餃創建於1996年4月,是以水餃為主打產品,融合西式快餐理念,致力於價格平民化、品質標准化、管理現代化、品牌國際化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
經過全體員工7年多的共同努力和開拓創新,公司先後在蘇、滬、皖、京、魯、浙、粵等地區開辦了101家連鎖店,並在印尼開辦了2家連鎖店,在2003年又投資1000多萬元成立了一家速凍食品生產企業。「吳大娘」商標被授予江蘇省著名商標。大娘水餃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水餃堂食快餐連鎖企業。大娘水餃的經營管理者從創業伊始就確立走連鎖經營發展之路。大娘水餃首先立足江蘇常州,在當地把品牌做足做好。大娘水餃於1998年9月前往蘇州開店,「吳大娘」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隨後,「吳大娘」將連鎖店開遍江蘇各地級市。1999年9月,大娘水餃在上海安營紮寨,2001年8月又落戶北京。
大娘水餃嚴格按照工業化要求制定戰略決策,通過配送中心的合理進貨及配送,實現了生產的多品種、少批量、低投入、高產出。大娘水餃各連鎖店除手工包制水餃外,其他工序則實行的是一條龍流水生產作業方式,滿足了現代人求快、求質的進餐要求。大娘水餃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把傳統的水餃成功地打造成新穎的快餐。
7. 東方餃子王
天天過年 時時團圓
東方餃子王連鎖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始創於1993年,是國內較早運用連鎖經營模式發展的中式餐飲企業。
東方餃子王是以中華傳統美食———餃子為主打產品,以品質、服務、清潔、營養美味、高附加值為經營理念的一種便餐店。目前,東方餃子王已擁有哈爾濱、長春、北京三個區域公司,共有連鎖店25家。2001年該公司被中國烹飪協會評
為中國餐飲百強企業;2003年被評為中式快餐連鎖著名品牌企業。
東方餃子王從市場中的文化消費需求入手,確定企業的發展定位,把消費者對美味的需求和自身文化品位的體現結合起來,將符合市場需求的就餐環境提供給廣大消費者,真正實現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經營原則和產品研發體系,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的形象。企業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社會優秀人才加盟,使得公司迅速壯大。目前,公司的管理層結構大專以上的人員超過80%,本科學歷達到20%,碩士學位的管理者在高級管理層中達到50%,在市場中擁有了強有力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8. 桂林人集團
創造美景飲食文化
桂林人集團借桂林甲天下之青山碧水,營造出如畫般飲食環境。桂林人集團創業於1996年,在桂林、株洲、湘潭、長沙等地擁有10多家成員公司,經營范圍遍及快餐連鎖、西餐、中式酒樓、休閑食街等。
桂林人集團公司致力於餐飲服務、管理、策劃、指導、培訓等全方位的發展,以強大的創新能力和一流的服務水準,變市場競爭壓力為公司發展動力,把握市場脈搏,穩步發展,實現了桂林人品牌走向國際化的發展目標。該公司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社會福利事業,多年來堅持開展「同在一片藍天下」為主題的慰問孤寡老弱的公益活動,被有關部門授予消費者信得過企業、愛國敬業守法企業、文明經營戶、中華餐飲名店、廣西餐飲名店、桂林金牌名店、全國綠色餐飲企業等榮譽稱號。
該公司獨創的「桂林山水米粉宴」在2002年成都全國廚師節上奪得「中華名宴」金獎,「桂花特香雞」等產品共取得「八金二銀」的優異成績。經過專家們的嚴格審評,桂林人集團公司榮登2002年度中華餐飲百強企業龍虎榜;2003年榮獲「中式快餐連鎖十大著名品牌」。
9. 武鋼快餐
武鋼快餐 展翅揚帆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於1988年引進日本整套快餐生產線,建成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快餐公司。經過15年的探索與發展,以職工工作餐為主要服務內容的武鋼快餐,將供餐模式定位在現代連鎖經營上,現擁有直營連鎖店30個,特許連鎖店18個,年銷售額數千萬元。
武鋼快餐實施品種多樣化戰略,注重產品的色香味形。各連鎖餐廳供應的食品有套餐、風味、小炒、麵食、糕點、湯煲及日用小食品等7個系列上百個品種;同時,瞄準現代供餐科技前沿,實施營養配餐,滿足進餐者對營養和健康的需要;始終把嚴防食物中毒作為第一職責,投產以來累計生產供應快餐2.16億份,未出現一例食物中毒事故。
武鋼快餐注重高新技術在餐飲業的應用。近兩年來,陸續採用光纖通訊技術將連鎖餐廳全部聯網,建成了先進的網路中心和國內餐飲業規模最大的光纖通訊系統。並發揮網路優勢,實施財務集中和經營管理集中,快餐原料集中采購後分散配送,物流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武鋼快餐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的內在價值,管理模式逐步由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過渡,倡導「誠信為本,創新為魂」的經營管理理念,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朝著國際一流的快餐連鎖企業邁進。
10 廣州市大西豪快餐有限公司
真情與您 朝夕相伴
廣州市大西豪快餐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9月,是一家以經營中式快餐為主的連鎖企業。10多年來,大西豪人憑著多年積累下來的經營經驗與管理技術,運用獨特的觸覺探索飲食的時代脈搏,創造著中式快餐文化的精彩。該公司1300餘名員工秉承:「100%顧客滿意」的服務理念,以注重「品質、服務、清潔、物有所值」為行動方針。團隊合作,腳踏實地,使大西豪始終保持廣州中式快餐
領域「領頭羊」的地位。迄今為止,轄下已擁有30餘間直營分店,飲食服務網路遍及廣州市五大區域,且已在國際大都市上海立足。該公司2001年被評為廣東餐飲名店;2002年被評為廣州市著名商標企業;2003年被評為「中國快餐連鎖著名品牌企業」。
今後,公司將不斷建立並完善連鎖經營管理的三大核心,即鋪面管理、供應鏈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特別是不斷建設及提升鋪面管理之分店的五大系統:訓練系統、排班系統、訂貨系統、市場推廣系統、能源控制系統及維修保養系統。大西豪計劃用10年的時間將大西豪打造成為南粵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繼而形成:「立足廣州、深入廣東」的戰略格局。
㈤ 劉會平的創業經歷
17歲那年,初中畢業的劉會平隨一位油漆工師傅遠走山東謀生計。母親一直把他送到二十多里遠的長途汽車站,一邊抹著眼淚整理著他身上褶皺不堪的衣服,一邊囑咐道:「你要做一行愛一行,以後走到哪也好有個手藝。」
到了山東後,劉會平每天吃的都是大白菜就饅頭,跟十多個人住在一個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工棚.因為一個多月才能進一次澡堂,大家身上都長滿了疥瘡。冬天裡,有時不得不頂著大雪在室外洗澡,頭發上都結了冰條。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劉會平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生存的艱難。
這種難民式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多。劉會平不甘心一輩子這樣平庸下去,1995年初,他向師傅提出了辭職。那個年月,跟從師傅遠走他鄉謀生的徒弟是不可以離棄師傅的,否則就會被扣上「背叛師門」的帽子。望著歸來的兒子,父母怒火沖天。親朋好友們也都認為他是一個不爭氣的孩子。
全家氣憤過後,決定再把劉會平送出去學手藝。就這樣,劉會平又跟隨一位老師傅學做面點。起初,劉會平很慶幸,飲食至少不成問題了,沒有想到。面點工比做油漆工更累。每天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睡覺,凌晨兩三點便要起床,在昏暗的燈光中發面、和面。那段時間,美美地睡上一覺是劉會平最奢侈的願望。漸漸地,劉會平適應了高強度的作息時間。也從此喜歡上了面點。並從中學到了不少面製品的專業知識.現在回想起那段艱辛的歲月,劉會平充滿了感激之情,。那些磨難,讓一個少年培養了堅韌的品質,讓他從中受益無窮,樹立了遠大的理想。」
每天中午生意高峰期過後,員工可以小盹一會兒。自幼喜歡讀書的劉會平便將這個空擋時間全部用來泡書店。
附近有好幾家書店,劉會平常去的那家叫「傻嫂書店」。老闆傻嫂在店裡開了一個免費閱覽室,放著一些自己訂的報刊,還提供小凳方便顧客坐著讀書看報。「這不是自斷財路嗎?即使贏得顧客的好感,但顧客們看完了書,誰還肯出錢購買呀?」劉會平剛光臨「傻嫂書店」便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去的次數多了,他驚奇地發現這家店的生意非但不差,反而很好,已經在這里混得很熟的他便向傻嫂討教。傻嫂笑了笑說:「你也與他們一樣以為我吃虧,是不是?不錯,有人看了我的書後,便不肯掏錢買了.但大家來閱覽室溯覽的次數多了。總會碰上自己喜歡的一本,就會從我這里買回去。這樣買書。讀者不會感到後悔,自然對我的店產生好感。下次買書,他還會再來。如此,我就擁有了一批長期穩定的客源。事實上,我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好多了,我的『吃虧』不是有了回報嗎?」
「傻嫂書店」讓涉世尚淺的劉會平深受啟發!也就是那次對話之後,劉會平對生活中的吃虧有了新的認識.並且他在心底暗暗發誓:等有一天。自己也要開這么一家既賺錢又賺口碑的店。 1998年,在面點行業初學小成的劉會平聽姐姐介紹說上海的飲食生意好傲,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果斷地背起行囊,懷揣著借來的幾千元錢隻身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車。
年僅19歲的劉會平剛從火車站出來時,頓時蘩了:眼前高樓林立,一派繁華,這么國際化的大都市,能容下自己的小包子嗎?
大熱的六月天,劉會平踩著破舊的自行車到處尋找門面。一天,他路過遵義路的雲霧山菜場時,一塊「出租」的牌子引起了他的注意。熙熙攘攘的人提著菜籃子從這里經過,賣早點的攤頭依次鋪開。劉會平大喜,聯繫到鋪主,「這個地方我要定了,你留給我!」為了防止別人搶先「下注」,他把身上唯一值點錢的手錶交給了對方,作為定金。兩天後,劉會平的饅頭店開張了。
由於對上海人的飲食習慣不甚了解,劉會平的生意並沒有想像中的好,每天營業額不過200元,而攤位月租金卻要6000元。兩個星期後,劉會平只好關掉了店鋪。面對創業失敗的殘酷事實,血本無歸的劉會平走在高架橋上,看到橋下如潮的車洗,情緒低落到極點。不遠處一家音響店播放的音樂飄進了他的耳朵里。「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摯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這首激盪人心的歌曲。讓劉會平熱淚盈眶。
在江蘇打工的姐姐聽說劉會平在生意上遭到了挫敗,專程趕到上海,拉著他的手說道:「做生意哪有不嘗點苦頭的,鼓起勇氣,姐永遠支持你!」說著,她從包里取出4000元錢塞到劉會平手裡,「拿著,繼續搞,不夠回頭姐再想辦法。」
那時,生煎店在上海火爆一時,於是劉會平也跟著開了一家。然而,好景不長,出於對健康的考慮,上海吃生煎的人逐漸少了,店鋪的生意便蕭條了起來。初步積累了一些資本的劉會平不甘心維持現狀。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在上海幾個月的經歷讓劉會平發現,一杯豆漿在通常情況下賣五毛,但在「永和豆漿」卻能賣到五元!之後,劉會平天天逛城隍廟,那裡正是上海各式特色小吃的匯聚地。他反復品嘗、琢磨上海人的口味,想在以飲食講究著稱的上海開出自己的特色店。他意識到,只有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日新月異的上海站住腳,才能賣出自己的風格來。
經過一番調查,他總結出雖然大大小小的麵食店五步一家,但在經營和製作上各有不足:小攤位雖然價格便宜,但衛生條件欠佳;大店面為圖效益。採取機器拌餡,味道不夠可口。大店面和小攤位的缺口,讓劉會平信心倍增。
2001年3月,劉會平在黃浦區的繁華地段開了一家「劉師傅大包」,他托朋友在一個知名餐廳請來了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熟悉上海人口味的大師傅。經營花樣多且價格適中的各色包子,不知不覺,排長隊買包子的人群成了劉會平店前一道別樣的風景。
好景不常,很快,「劉師傅大包」周圍陸續開了幾家包子店,對劉會平的生意形成巨大的威脅。有了開生煎店的教訓,劉會平明白,如果自己不力求改進,最終又會關門大吉。
就在大家埋怨老闆「自找苦吃」的時候。劉會平的包子在一點一滴的改進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皮薄:外皮輕薄,入口即化;餡大:餡肉豐厚,細而不膩。湯濃:純正渾厚,滋滋入味。
面對關於成本上升的質疑,劉會平很快用事實做出了強有力的回答。經改進之後,生意發展的速度很快,不多久便開了幾家分店。每個店高峰的時候都是每五分鍾出兩籠包子,50個包子5塊錢,凈利潤也就是一分鍾一塊錢,像這樣的高峰期每天至少五六個小時。按照劉會平的包子利潤計演算法,一個店一天就可以進賬三百多元。一個月就是好幾萬。「原來,包子也能做成大事業!」劉會平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2003年,就在劉會平的生意熱火朝天的時候,一位白領的話帶給了劉會平新的思考。「你的包子是好吃,可我每次拿到辦公室。同事吃著蛋卷餅干,我都不好意思把包子拿出來,還得偷偷摸摸地在外面吃完以後再回到辦公室。」
一語驚醒夢中人!針對上海人追求時尚、具有海派心理的特點,劉會平決定把自己的包子店打造成品牌連鎖店,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去贏得時尚消費者。於是,「巴比饅頭」(在南方,包子被稱為饅頭)應運而生。在上海給包子取名注冊商標,這還是頭一遭。劉會平斥資建成了上海最具規模的無塵全封閉餡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嚴格控制餡料的質量,每天用冷櫃車把餡料送到各個分店,保證每個店都用上新鮮一致的餡料。
為了保證「巴比饅頭」的口味純正,劉會平嚴格控制餡料的供應,以保證當天的餡料當天用完,當天的食品當天賣完。有一次,各分店都把預計好的餡料做成了包子.估計到下午五時基本上就能賣完。沒料到當天下午突然下起了一場暴雨。各分店都剩下了近千隻包子,
員工把這些尚未進籠的包子放進冷櫃,准備第二天拿出來再賣。
劉會平了解情況後,馬上讓各分店把當天剩下的包子收起來,統一倒掉銷毀。有的員工不理解:「這樣倒掉不是太可惜了!」劉會平對那些員工說:。雖然不會有什麼衛生問題,但是經過冷藏的和新鮮的比起來,口感肯定不一樣,顧客一吃就能吃出來。為了保證『巴比饅頭』的口味,損失這一點其實不算什麼。」員工們被劉會平說得心服口服。
劉會平在生意上傾注的巨大成本和心血,使「巴比饅頭」在上海逐漸成為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並且得到了包括白領在內的廣大消費者的良好口碑。
快到2004年年底的一天,劉會平突然接到一個投訴電話,對方滿口怒氣,稱被「巴比」騙了。原來有人打著「巴比」的旗號四處招商,向有加盟意向的人收取高額的加盟費後,卻不兌現相應的承諾。
性格溫和的劉會平被激怒了,將騙子告上了法庭。一石激起千層浪。上海各大煤體爭先報道.官司打得熱火朝天。劉會平據理力爭,最終取得勝訴。經過鋪天蓋地的「免費廣告」宣傳,「巴比饅頭」在上海幾乎是無人不曉,請求加盟的人也絡繹不絕。
目前,劉會平旗下已經有54家上海加盟店和17家滬外加盟店,下一步他准備把加盟店開到日本去。如果「闖攤」成功,「巴比饅頭」還會走向歐美市場,與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一決高低。
一位專門研究過劉會平的「饅頭經」的經濟學者總結道:「劉會平能把包子賣出品牌,賣出巨額財富,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但在奇跡的背後不難發現,他的每一次改進,實際上就是吃虧、吃虧、再吃虧,然而,正是他深刻透徹的『吃虧哲學』,幫他鑄就了今日輝煌的成就。」
在2005年「上海國際多項博覽會上」,「巴比饅頭」獲得兩個金獎、一個特等獎。劉會平也被譽為中國的「饅頭大王」。
摘自《交際與口才》2006/12
㈥ 皇叔冒菜加盟的千萬想清楚 不然血本無歸
我們在選擇加盟項目時會精挑細選,跳出了一個又一個陷阱,躲過了一個又一個地雷,但是你覺得你終於找到了一個靠譜的,真實的項目,其實你可能又在不知不覺中掉入了其他陷阱。今天教你幾招:
1.被灌水的連鎖店數:許多加盟品牌總部為了招募加盟店,往往會在店數上灌水,宣稱自己的加盟高達多少家,但家數是否真的有如曹狀元宣稱的那麼多,外界往往不得而知,如欲印證,最好的方式就是請總部提供一份所有加盟店的名單,加盟者可據此名單,以顧客身份實際去走訪其加盟店,與加盟店主聊聊目前的經營現況如何,則可獲得更真實的答案。還要注意總部安排供你參觀的加盟店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托」。
2.服務費/權利金一次收齊:由於服務費/權利金是持續性的收費,某些加盟總部會在簽約時,要求加盟者一次開出合約期限內全額服務費/權利金的支票,例如合約期限為五年,服務費/權利金採取年繳方式,某些總部便要求加盟者將曹狀元燒餅五年的服務費/權利金一次性上交總部。
3.不切實際的投資回報率:連鎖加盟特許方通過展會和其他廣告形式大肆宣傳,大吹特吹加盟該項目只需三個月最多半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資,總部將全面負責員工培訓、前期廣告投入和統一店面形象設計等工作。被特許人加盟後卻發現,投資成本遠不止原先所說的金額,或者宣傳的成本只是直接成本而不包含管理費等間接成本,特許人事前的承諾也無法真正到位,做了幾年後也無法盈利。即使訴訟法律,由於等待立案、開庭需曹狀元加盟要時間,往往加盟者被時間拖垮。
4.名義上是「特許加盟」,實際上卻是為了賣設備和原料:很多加盟項目表面上說是「特許加盟」,而實際上「特許加盟」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為燒餅加盟了高價賣機器設備或原料,這是目前特許加盟展會上屢見不鮮的現象。等你高價買了他的設備和原料之後,你也就被總部牽著鼻子走,萬一加盟特許總部中途倒閉,最後只有加盟者倒霉。
5.表面上是「加盟樣板店」,而實際上是特許加盟的「托」:一些不法特許人通過前期對幾個加盟店和樣板店的刻意包裝和造勢進行內外勾結,讓考察者看到表面火曹狀元燒餅加盟爆的生意,其實那些客戶和對該加盟店贊美的人絕大部分都是特許加盟的「托」,一旦你真的加盟了,特許方就只顧收取加盟費、管理費,你賺不賺錢他就管不著了。
6.格式合同陷阱:有些特許加盟店簽約時對加盟方承諾,可以全部收購加盟方的產品,卻用格式合同註明要達到他們約定的產品質量標准。當加盟方生產出產品後,授權方往往以產品沒達到質量標准為由拒收,加盟者只能吃啞巴虧。而加盟方簽約時因為沒有任何經驗,無法了解能否可以達到約定的質量標准,並且有可能授權方規定的質量標準是神仙也達不到的;也有的特許方用沒有簽約資格的主體來簽訂合同,這樣出問題時加盟者經常投訴無門。創業者在選擇連鎖項目加盟時,合同是保障自己權益的最後一道屏障,不能隨隨便便就簽約,必須花必要的時間將所有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條款仔細推敲,如果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最好請信得過的相關專業人員協助。
7.菜品質量不宜保證:口味的標准化是加盟後的最大難點。中餐的飲食文化本來就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每個地區口味都有差異,要做到全國口味統一,整套標准將更加復雜。標准化的難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式快餐的規模化發展。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至少出現過20個有名氣的中式快餐連鎖品牌,比如地方性的深圳的「面點王」和「嘉旺」、浙江的九佰碗和真功夫、上海的新亞大包、北京的「和合谷」與跨越多個區域經營的「永和大王」、「永和豆漿」、「馬蘭拉麵」、「榮華雞」、「紅高粱」等。但時至今日,尚未出現一家可與麥當勞、肯德基相抗衡的國際性連鎖品牌。
8.不具備特許經營的資質:具備特許經營的資質的,在宣傳上對外宣傳是正規的加盟企業,受法律保護的,這種企業對於加盟商來講,到國家商務部一查就行了,是否是正規在國家商務部備案的特許企業,一查就全明白了,所以建議加盟商在選擇項目前首先確認加盟連鎖是否有這種資格進行加盟活動或業務。
9.說企業力量雄厚:培訓管理術一條龍服務,結果加盟後沒有人來,也沒有售後,自生自亡。實際考查其它的加盟店,從其它的加盟商眼裡來觀查總部的情況,了解是否宣傳一樣,有無漏洞。這樣就減少了後期的影響。
10.外行者巧設騙局:以超前而充滿文化氛圍的店面設計強化其企業文化、低價格無利潤菜品價格網羅人氣、大規模虛假廣告投入吸引投資者等,騙取了投資者的信任。除了收取一定的加盟費外,還可以順利地廚具、餐具以高價賣給對方,以達到其設陷斂財之目的。
㈦ 創業賣包子饅頭壘出的億萬富翁
創業賣包子饅頭壘出的億萬富翁
一個初中尚未畢業的農家弟子,因不想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生活,於是便在老家學會了一門做饅頭的手藝。不料,憑著這門手藝,他走南闖北開店謀生,竟意外做成了個億萬富翁。他,就是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安徽商會副會長、2010年度中國10大經濟人物之一的劉會平。
輟學學藝求謀生
劉會平是安徽省懷寧縣江鎮人,他老家這個只有3萬餘人的小鎮竟然是中國的饅頭之鄉。據說,江鎮有2萬人在全國各地都開有饅頭店、包子店,一年的銷售額竟然達到40億元,利潤在20億元左右。1995年,17歲的劉會平初中尚未畢業便輟學了。因為當時家裡生活困難,加之考大學無望,所以不如早日學會一門謀生的手藝。
輟學後的劉會平開始是拜師學木匠,做了一段時間木匠後,劉會平發現做傢具有一道噴漆的工序,這工序不管如何防範,對身體總是有較大的傷害,於是,劉會平最終還是放棄了這門活計。為了糊口謀生,劉會平和許多其他老鄉一樣,還是選擇了學做饅頭的手藝。做饅頭的手藝並不很難,只要勤奮肯學,記住簡單的一些工序就行。沒費多少時間,劉會平便學到了一手做饅頭的好手藝。
學做饅頭出師後,劉會平自己也收了兩個徒弟,並和成千上萬的老鄉一樣外出闖盪開饅頭店。最早劉會平帶著徒弟們一起來到了廣西南寧。在一個街頭,他們花5000塊錢租下了一個門店,開起了一個包子店。但是經營一段時間後,店子並沒有什麼喜色,而且店子越開越艱難。隨後,劉會平又去了貴陽、昆明等地開店。在這些地方開了兩三年饅頭店,除去生活開支外,劉會平幾乎並沒有賺到多少錢。他聽人說,上海是個最容易賺錢的地方,於是,他決定去上海闖盪一番。
1998年,劉會平帶著僅有的4000塊錢來到了上海,在一個遠房親戚的幫助下落下了腳。來上海沒別的活路,只能繼續開饅頭包子店。他在上海開的第一家包子店,是在遵義路一個10多平方的小店子。店子只開了半個月就因經營不下去而被迫關閉了,原因是劉會平做的包子不合上海人的胃口,而且包子的外觀也讓挑剔的上海人難以接受。為了適應上海人的胃口,劉會平對包子進行了一些改進,並換了幾個地方開包子店。盡管如此,但生意一直沒有興旺起來,僅僅是維持基本生活開銷。愛動腦筋的劉會平想到了一招,請了一位上海師傅來做生煎包,並使用了一些讓利促銷手段。這下店子生意有了好轉,著實紅火了一把。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持續下去。那時正好是1999年上海鬧口蹄疫病,店子又再次關閉了。這幾年錢沒賺到,倒是把借來的近萬塊錢虧得精光。劉會平甚至都有些懷疑自己的包子手藝是否能真正養活自己。
包子饅頭打天下
沒開店後,為了生活,劉會平不得不幫人賣過海鮮,當過排檔店的炒菜師傅。這都是打短工,為養家糊口。他感覺自己最拿手的還是做包子饅頭,他想,老家那麼多在外面開包子店的人,別人能做得好,為何我卻總不成功呢?劉會平經過思索後,仍覺得自己還是應該開一個包子店。劉會平雖沒學過會計知識,但他還是會簡單地盤算,上海有2500多萬人,如果僅有20%的人在外吃早餐的話,那也至少是500萬人的生意;就算每人每天早餐花個4、5塊錢的話,那就是整整 2000多萬元的營業額呀。不行,自己的包子店還是要開下去。
2000年,劉會平在山東路人流較多的地方重新開出了一個包子店。這回劉會平吸取了以往的教訓,他把客戶定位於年輕人、上班族等,把店堂裝修得既干凈又衛生,有一種大眾親近的感覺。在包子的口味上,不僅注重迎合上海人的習慣,而且餡肉還都是從安徽老家采購來的,因為這種豬肉是天然飼料喂養的,味道純正。青菜全部採取人工切碎,保證口感好又脆爽。更重要的是,劉會平把包子的價格定為每個7毛的低端路線。劉會平重新開張的包子店,克服了小店的臟亂,包子味道卻又勝過大店,且價格又低,深受顧客的歡迎。果然,店子開張沒多久便生意興旺起來。每天做出的包子都不夠賣,很多人都會慕名前來店子買包子。劉會平看到店子生意如此紅火,便把店子取名為“劉師傅大包”,作為自己的品牌形象。
順順當當,紅紅火火地開了幾年“劉師傅大包”後,到2003年時,劉會平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當賺到這么一大筆錢時,劉會平首先考慮到的不是如何去揮霍,如何來滿足個人消費慾望,而是想如何來把自己的包子店做得更大。要想擴大經營,劉會平覺得應該有一個響亮而又時尚的名字才是。劉師傅大包這個名字過於傳統,特別是讓年輕人不太接受。他想了好多天,終於想到了一個“巴比”的名字,他認為叫著順口,而且很洋氣。於是,他的.店子便成了“巴比饅頭”。
令劉會平深感意外的是,他的巴比饅頭店,竟然比他的劉師傅大包還要火爆。這讓劉會平信心大增。要把巴比饅頭做大,就應該迅速增開分店。此時的劉會平不再是當初剛進上海時,連開一家小店都要四處借錢的主了。有了充足的資金,增開分店就是順風順水的事了。2004年初,劉會平在上海已增開了10家巴比饅頭直營分店,加上一些親戚朋友加盟的分店,共計就有20多家門店了。到2005年9月放開加盟店後,就達到了50家分店。這些門店每天都給劉會平帶來了滾滾利潤。
“巴比饅頭”謀劃未來
巴比饅頭要擴張,劉會平感覺到全都開成直營店的話,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管理人員,而且對直營店的員工還要買“五險一金”,比較繁瑣且麻煩。如果是全部採取加盟的方式,那麼相對就簡單可行的多了。確實,在放開加盟經營後,巴比饅頭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劉會平自己的想像。2008年,為了確保適應巴比饅頭擴張的需要,劉會平注冊成立了上海中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設巴比饅頭子公司。到2010年的時候,巴比饅頭已有加盟店突破了500家。劉會平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饅頭連鎖經營者了,而成為了一個中式面點的製造商了。他的利潤除直營店外,開始轉為向加盟店銷售包子饅頭的原料或半成品,以及收取加盟經營費、管理費等。
由於公司的擴張速度太快,一是管理人才跟不上,二是生產規模急需擴大。為尋找到高級管理人才,劉會平不惜拿出自己的15%的股份,把福記食品原高管灑海濱、麥當勞門店管理部總監等一批管理人才攬入自己的旗下。為解決生產規模,他於2008年在上海松江投資2000萬元,建立中央工廠,開始標准化、規模化生產巴比饅頭。另外為確保產品的新鮮和口感,劉會平讓技術人員攻克了“冷凍面團技術”,這一技術能夠實現成品冷凍饅頭與現制現蒸饅頭無差別。這也讓劉會平在營銷上不走商超渠道,而將產品直接配送各大門店,保證了中間渠道少,零售價格更便宜。
截止2012年底,中飲集團的加盟店達到了1360多個,所有門店銷售收入達到了10億元。對此,劉會平並不滿足,他對外公開宣稱,要做世界的包子大王。他的中飲集團計劃在2016年時,總門店數達到2500個,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並希望不遠的將來,在國內發展加盟店20000家。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劉會平正在上海松江的中央工廠旁邊又投資3個億,新建一個佔地百畝的更大工廠。他說,這個新廠2014年中期可以全面投產,到那時,離世界包子大王的目標就非常近了。
;㈧ 一點點奶茶加盟費要50萬 真的有這么誇張嗎
一點點加盟費並沒有50萬,一線城市加盟費是10.06萬元,二線城市加盟費是7.24萬元,三線城市加盟費是5.32萬元。
一點點奶茶連鎖加盟品牌於1994年在台灣創立,迄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最初並沒有專屬品牌名稱,而僅僅是台灣台南地區的路邊飲料茶攤,後來經營狀況蒸蒸日上,才轉型經營店鋪,並在1997年成立第一家模範店。1998年後逐漸開始設立分店,設立連鎖加盟式的經營模式。
2011年全台灣已經有500餘家門市,大台北地區已拓展約150家門市,包含直營店30家以及120家奶茶加盟店。在2010年以中國大陸城市上海為起點開立大陸分店,並於2011年正式成立生根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8)上海大包加盟店擴展閱讀:
一、加盟一點點奶茶店的個人要求:
1、身體好,信譽良好,充滿工作熱誠。
2、無犯罪記錄,有資格申請相關牌照。
3、接受7-30天在職訓練。
4、認同「一點點奶茶」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全職及全情投入經營。
5、具有渴望成功意識,勇於面對挑戰。
6、沒有同時經營有競爭性或相關的業務。
7、具有零售或服務性行業經驗者優先考慮。
8、必須以個人或夫婦名義申請。
二、一點點奶茶加盟商條件:
1、加盟商必須具備對事業的敬業精神和追求成功的渴望。
2、熱愛現制現售飲品行業,認同一點點的企業文化,並為一點點的忠誠消費者。
3、加盟商必須品行端正、有較強的遵紀守法意識和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