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江邊碼頭鴨火鍋加盟商
擴展閱讀
龍蝦燒烤夜宵加盟店 2024-11-25 08:27:39
漯河烤魚加盟費多少錢 2024-11-25 08:08:57

江邊碼頭鴨火鍋加盟商

發布時間: 2024-10-09 17:45:23

⑴ 為什麼火鍋是重慶的最有名

為什麼火鍋是重慶的最有名?

這個問題有點不客觀,四川、北京、廣東也都有自己的特色火鍋啊

重慶火鍋有哪些特點?

一 麻辣為主.多味並存。

麻是重慶火鍋裡面最具有特色的一點,之所以麻是因為火鍋中加入了大量的花椒。重慶人喜歡吃麻,是地理環境所決定的。重慶位於四川盆地底部,日照稀少、多霧、多雨、潮濕,多吃花椒有助於去除濕氣。辣,重慶人愛吃辣,除了氣候原因還有就是與重慶人的性格有關系,重慶古稱巴國,巴人驍勇善戰,性格剛烈。吃辣不怕辣才顯男子豪氣。故而附屬於重慶的味碟也很多。


比如清油碟、蒜油碟、麻油碟、干油碟、茶油碟等。後也有人撰文說,重慶兩江江流之處的朝天門,原始回民宰屠牲畜的地方,回民只要肉、骨、皮,將內臟棄之不用,後被漁民、水手、纖夫撿回家去,洗凈倒入鍋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鹽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來飽腹, 二來驅寒、祛濕,久而久之,這也就成了重慶最早也是最有名氣的麻辣毛肚火鍋!

二 注重用湯.崇尚自然。

在製作配料上,最能代表渝味中麻辣燙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鍋以厚味重油著稱,傳統的湯汁熬制是選用郫縣豆瓣、永川豆鼓、甘孜的牛油、漢源的花椒為原料。先將牛油讓入旺火過重熬化,再把豆瓣剁碎倒入其中,等其熬出紅油之後,摻入牛肉高湯,加入豆鼓和冰糖、姜、小辣椒、川鹽熬制。

如今陸續出現很多口味,啤酒風味、酸菜風味、海鮮口味等類型。不同的火鍋品種,有不同的火鍋湯汁和調味料,數量可達30多種!

如今重慶老火鍋館子裡面,特製的高凳子,鐵銅質的鍋下,炭火熊熊,鍋里湯汁翻滾,食客居高臨下,虎視眈眈盯著鍋裡面的菜品,在爐火中汗流浹背,吃到起勁時脫掉上衣赤膊上陣。這正是巴渝飲食文化的體現,也是古老巴民的勇武豪放的性格和飲食文化心裡的表現。

⑵ 重慶火鍋的由來,主要是說重慶火鍋是怎麼發展的故事,好像是清代的吧。【可以詳細一點嗎】

代表重慶飲食文化特色的重慶火鍋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吃法,正宗川味的辣香味濃、燙菜的鮮香嫩脆、味美可口而聞名遐邇,香飄四方。來重慶旅遊觀光的遊客,只要走上街頭,就可以看到各類鋪面、各色招牌的火鍋館遍及大街小巷。僅方圓不足9公里的渝中區,就有火鍋館近3000家之多,重慶被譽為「火鍋之城」,實在是名不虛傳。
(一) 重慶火鍋的起源 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民間,歷史悠久。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鍾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歷經秦、漢、唐代的演變,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鍋的記載。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談到他游五夷山,訪師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無廚師烹制。「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杯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各人)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現在的「涮兔肉火鍋」。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是當時中國火鍋之最。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擺「千叟宴」,所用火鍋達到1550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嘆。 麻辣火鍋發源於重慶。大約是在清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才開始有了毛肚火鍋。毛肚火鍋的起源和由來,說法不一,它的由來和淵源,值得探討。據老街坊說:毛肚火鍋起源於清末民初,重慶碼頭和街邊下力人吃的廉價實惠的街頭大眾飲食攤上的「水八塊」。水八塊全是牛的下雜(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擺在幾個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攤泥爐上砂鍋里煮起麻辣牛油的鹵汁,食者自備酒,自選一格,站在攤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燙且吃。吃後按空碟子計價。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吃得方便熱烙,所以受到碼頭力夫、販夫走卒和城市貧民的歡迎。至於純粹地道的毛肚火鍋,據老重慶們回憶,出現於民國十五年前後,發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紀門的宰房街(現長江大橋橋坎下)。當年牛販子多從川黔大路趕運菜牛來渝,在南岸過夜,翌日早過江,將牛趕到宰房街宰殺。有馬氏兄弟廉價收購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開了一家以毛肚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塊」的製作和吃法的紅湯毛肚火鍋館。將毛肚漂白洗凈,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醬和蒜泥的調和。據說,這就是重慶毛肚火鍋的起源和得名。直到抗戰時期,較場口街邊仍有一馬姓老嫗開一家專供應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鍋,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論價(每匹二分錢)。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鍋,毛肚的鮮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豬的下雜遠勝一籌,贏得食客贊揚。 (二) 著名作家李劼人的考證 四川著名作家李(吉加力)人1947年在成都出版的《風土雜志》上發表文章,對重慶火鍋做了可信的考證。文中說:「吃水牛的毛肚火鍋,發源於重慶對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擔子零賣販子將水牛內臟買得,洗凈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洋鐵盆一隻,盆內翻倒滾著一種又辣又麻又鹹的鹵汁。於是河邊、橋頭的一般勞力朋友,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濟,又能增加熱量……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把它高尚化了,從擔頭移至桌上,泥爐依然,只是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鹵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凈而適合各人的口味。」由此可見,重慶火鍋發源於長江之濱,最初為船工所用,繼而發展開來是毫無疑問的了。 (三)重慶火鍋的特色 1、菜品多樣 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為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蔥節、豌豆尖等素菜。如今的菜品已擴大到家禽、水產、海鮮、野味、動物內臟、各類蔬菜和干鮮菌果等。在毛肚火鍋的基礎上,發展到清湯火鍋、鴛鴦火鍋、啤酒鴨火鍋、狗肉火鍋、肥牛火鍋、辣子雞火鍋等等,品種不下百餘種,還有為外國人准備的西洋火鍋。 2、調料獨特 在製作配料上,最能代表川味中麻辣燙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鍋以厚味重油著稱,傳統湯汁的配製是選用郫縣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的牛油、漢源花椒為原料。先將牛油放入旺火的鍋中熬化,在把豆瓣剁碎倒入,待熬成醬紅油後,加速炒香花椒,然後摻牛肉原湯,加進舂茸的豆豉和拍碎的冰糖、老薑,加川鹽、醪糟和小辣椒熬制。 近年來,又出現了啤酒風味、酸菜風味以及海鮮風味等味型,不同的火鍋品種,有不同的火鍋湯汁和不同的調味料,數量可達30多種。此外,附屬重慶火鍋的味碟也很多,可用麻油、蚝油、熟菜油、湯汁和味精、蒜泥、蛋清等調制而成,將燙好的菜品蘸著吃,既調和滋味,又降火生津。 3、吃法豪放 重慶火鍋在吃法上獨樹一幟。昔日的老火鍋館內,特製高大的桌凳,鐵銅質的鍋下,炭火熊熊,鍋里湯汁翻滾,食客居高臨下,虎視眈眈盯著鍋中的菜品,舉杯揮箸。尤其盛夏臨鍋,在爐火熏烤中汗流浹背,吃得起勁時脫掉上衣赤膊上陣。重慶人吃火鍋的豪放與氣吞山河之勢是其他地區無法相比的,這正是巴渝飲食文化的體現,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飲食文化心理的表現。如今的重慶火鍋已現代化了,在火鍋的設備和燃料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吃重慶火鍋的樂趣和豪放氣派,只有身臨其境,親口品嘗才能體會。 (四)重慶火鍋香飄四方 由於重慶火鍋的影響,四川各地的火鍋逐漸興盛起來,使得四川火鍋的源流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充實。四川火鍋以重慶火鍋為主流,各地火鍋為支流一起匯合成一條美食之河。 隨著歲月的推移,重慶火鍋逐漸風靡全國名揚四方。在北京,大大小小的火鍋店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在上海,重慶火鍋猛烈沖擊上海灘;在南京,重慶火鍋紮根大小飯店、百姓家;在深圳,「山城火鍋」隨處可見;在天津、昆明、貴陽、拉薩、西安……重慶火鍋已流傳全國,香飄四方。 遠渡重洋 落戶海外 山城火鍋,不僅香飄國內大中城市、邊陲小鎮,而且作為川菜烹飪文化遠渡重洋,在日本和南洋落戶。在港台,重慶火鍋十分走紅,在國外,如日本、美國、俄羅斯等,重慶火鍋也有一定影響。我國專門派重慶火鍋特級廚師許遠明到日本獻藝,日本朋友十分推崇,贊不絕口,認為毛肚火鍋是「中國美食第一」,並稱許遠明為「毛肚火鍋先生」。足見重慶火鍋的誘人魅力和影響。目前,在日本東京、美國紐約、俄羅斯莫斯科等地,已有重慶火鍋營業,生意興隆。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anxia/338029.htm

⑶ 急求!!針對一個特定的目標市場設計一條特色旅遊線路方案!!!!!!

夜景、火鍋、美女,是重慶的三大名片。重慶市簡稱渝,位於我國西南地區東部,長江上游。

重慶轄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以丘陵、低山為主,平均海拔為400米。地勢從南北兩面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多呈現「一山一嶺」、「一山一槽二嶺」的形貌。地質多為「喀斯特地貌」構造,因而溶洞、溫泉、峽谷、關隘多。

重慶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江水回繞,城市傍水依山,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然而最具特色的,還要數山城的夜色。憑高眺遠,萬家燈火起伏錯落,銀霞明滅,與兩江粼粼的波光、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其景奇麗醉人。三千年悠久歷史,為重慶留下了不少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古老的歷史遺跡和雄峻的自然奇觀。根據以上情況我們設計了:
為愛奔重慶【線路名稱】
D1:上午:在菜園壩汽車站集合乘坐旅遊觀光.到解放碑後下車步行觀看大時鍾。逛街購物,打望看美女。然後到洪崖洞吃遍各種巴渝美食。重慶·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坐擁城市旅遊景觀、商務休閑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外來遊客可觀吊腳群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玩不夜風情的休閑娛樂新天地。她將是解放碑的宴會客廳,重慶人的休閑勝區,再現老重慶的真實寫照,重慶市最亮麗的城市名片。重慶·洪崖洞整體業態分為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台四條大街。四條大街分別融匯了當下所有時尚元素,美國全球連鎖海盜酒吧等一系列全球知名酒吧的加盟,不但可引領重慶新娛樂生活方式,也將帶動重慶夜生活的新標向。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為世人展示的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時尚潮流,他以2300前年的巴渝盛景為載體,展示出當時盛行於世的青磚、石瓦、紅檐綠瓦的古典民居,早以流傳的前店後廠「民間工藝作品」也將現身於此。讓你彷彿有返回到「陪都繁盛時期」之感。盛宴美食街為大家展現的則是一種「另類美食城」的盛景,一個集中外古今名店於一堂的美食盛景就在重慶·洪崖洞。異域風情城市陽台將作為重慶最大的一個城市交通轉換站而備受世人注目,建工完成之後的重慶·洪崖洞城市陽台停車場可同時容納30-40輛車輛的停放,需要遊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遊玩的遊客則可乘坐扶梯或觀光電梯直上解放碑或達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層樓。重慶·洪崖洞,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一個真正「讓世界了解重慶,讓世界愛上重慶」的佳作之地。而重慶·洪崖洞也將是一個顛覆重慶人傳統生活習慣的純生活休閑娛樂新空間。
下午:觀朝天門 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江面廣闊,百舸爭流;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人行石階沿山而上,氣勢極為雄偉。朝天門是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時所建。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朝天門,為歷代官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重慶朝天門碼頭,來重慶必看,長江嘉陵江交匯處

D2上午,磁器口 吃的嗨皮 玩兒得開心。 昔日這里是一個熱鬧非凡的水陸碼頭,為嘉陵江下游物資集散地。那經千年不變的濃郁純朴的古風,令其成為重慶江州古城的縮影和象徵。 嘉陵江中上游各個州、縣和沿江支流的農副土特產在此中轉集散,重慶城的一些大商客在碼頭設店收購。輸出以棉紗、布匹、煤油、鹽糖、洋廣雜貨、日用百貨、五金顏料、土碗土紙和特產煙絲等為大宗。在重慶作為陪都時期,據統計有商號、貨棧和各種作坊達1670多家,攤販760多戶。
每天都有300多艘(船均載重10噸)貨船進出碼頭。全年中商貿最興旺的是枯水季節(舊歷八月至次年四月),碼頭河壩搭建起臨時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還有專業性的木竹街、鐵貨街、陶瓷街和豬市、米市。碼頭上萬商雲集,擁擠不通。除大碼頭外,還有歷史悠久的4家絲廠,一家制呢廠,24兵工廠(現特鋼廠),25兵工廠(現嘉陵廠),都設有自己的貨運碼頭。碼頭上從早到晚,水陸兩路,商旅川流不息,裝卸搬運,絡繹不絕。行商坐商,批零量購,貨暢其流。大碼頭右側的豆芽灣,是米糧幫、木材幫、篾貨幫、煤炭幫的地盤。與碼頭河街相鄰的是鐵貨街、豬市、雞鴨蛋市和鹽市口。各行業的同業公會都有事務所,食品糕點業26家,棉紗布業20家,茶館酒館116家。昔日磁器口碼頭的繁榮景象,至今還深深地留在「老重慶」的記憶里。當年留傳這樣一首民謠:「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有上千隻船上的舶公和船夫劃著船向碼頭停靠。「萬盞明燈」:是指形容碼頭上商賈雲集,入夜後各自點亮油壺、電石燈和汽燈如繁星閃爍。1997年,重慶新發行的一套《最後的回憶》地方磁卡,與解放碑、通遠門、臨江門並列的就是磁器口大碼頭,有「小重慶」之稱。
D2:美心洋人街洋人街是美心集團開發的,位於重慶市南岸區的彈子石附近,瀕臨長江之濱,風光怡人,歐美風情,特色經營,各類小吃更是令人垂涎三尺;是周末休閑娛樂的又一佳地. 是美心防盜門的老闆投資的,聽說是他女兒留美回來一手設計策劃的!但是他們向廣大市民徵集過點子,所以可以說洋人街是重慶市民智慧的一個集中體現。一座城市,也許應該有至少一個老外扎堆的地方,這座城市才能夠叫做時尚都市,於是,重慶出現了美心洋人街。西洋建築紮成堆 。美心洋人街實際上是南濱路四期工程一段的一部分,不過由於這里是步行街,更像是一座異域的童話王國,人們已經淡忘了這里是濱江路,穿行於「街道」里的各色老外加上那些重慶洋人街童話般的房子,更讓人覺得是步入了另一個世界。這片童話世界今年春天才露出雛形,半年不到已經頗有名氣,每到周末都人流如織,其所有原因都在於它的洋氣:整個街區有兩條並行的觀光大道,兩邊的房子最多三層每一棟都有特色而各不相同,更多的則是小木屋,花一塊錢就可以坐西式馬車或者花車環游一番。兩條觀光大道中間是一座人工運河,河水引自長江,名字卻叫「聖安東尼奧河」,上面要架32座「世界名橋」。一座巨大的「金色大廳」是舉行西式婚禮的絕好地方,大廳旁是一座尚未完工的教堂。靠近江邊的一側,建有盤旋的「舊金山花街」,還有模仿泰坦尼克號的船頭讓你體會那種風中的摟抱。

⑷ 你感覺重慶火鍋怎麼樣

因此,重慶的火鍋發源於朝天門碼頭。但不管是在重慶江北,還是重慶朝天門,重慶火鍋發源於江邊、碼頭之處卻是不爭的事實了。由於巴國、蜀國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調味的飲食習慣,後發展為小商販挑擔沿街叫賣。重慶火鍋隨著改革春風迅速輻射全國。從西北戈壁腹地格爾木到東海之濱的國際大都會上海;從北國冰城哈爾濱到椰島首府海口市,都布滿了重慶火鍋館,到處都可以品嘗到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

真可謂是重慶火鍋紅遍大江南北,魅力無限。但正宗的重慶火鍋一直的發展可謂是保守的,大型的重慶火鍋技術向來不外傳,一向以加盟形式在發展。加盟費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且店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店面少則百十平米,多則幾千平米,不談裝修款,光是店面租金和加盟費就讓居社會絕大數的中小投資者望火鍋而心嘆,——只有有錢人才敢想,才能做,才能加盟重慶火鍋,才能賺火鍋帶來的滾滾財源。

據傳大約在清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開始出現毛肚火鍋。抗戰時期,重慶的火鍋餐飲有較大發展,大街小巷遍開火鍋店,在二三十年代,重慶的鹿氏夫婦開辦了三五火鍋館,其後又出現了著名的有雲龍園、述園、一四一、不醉無歸、橋頭等等火鍋店。在此基礎上,演變為現代的重慶火鍋。

⑸ 開一般的火鍋店,需要具備些什麼

1.開店前的心理准備要做好長期吃苦受累的准備

不少想開店的人只看到了「現金流量好,回報較理想」的好處,而忽略了這個行業艱苦的一面。

2. 做好「走出關系誤區」的准備

部份投資者抱著「我關系多、朋友多、我和我的朋友一年在外面要吃多少多少」等想法來開店。實際上,餐飲業是實實在在做市場的行業,關系只能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

3. 做好「提防定時炸彈」的准備

餐飲業有兩顆時刻高懸的定時炸彈——消防安全和食品衛生。消防工作馬虎不得,廚房用火、用電、用油千萬要小心,一旦出了事故,不但要遭受經濟損失,還要負刑事責任;而如不注重食品衛生,釀成了食品安全的群體性事件,企業也將遭受滅頂之災。

4. 開店前的資金准備

在一個一線城市搞傳統餐飲,要有一定的規模才有利於市場競爭,因為火鍋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單店規模也越來越大,小店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有限。

5. 店面的選擇

如果選到一個好的店面,火鍋店的成功率就會超過50%。但選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成熟的商圈已經被佔用了,新的商圈又相對不成熟,需要時間來「養」。

6. 火鍋店的裝修

環境會影響人的心情,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火鍋的味道。以前,人均30元以內的大眾化火鍋,往往只注重了味道而忽略了環境,土灶、土鍋、土板凳和千篇一律的店堂,沉悶甚至壓抑。

7. 員工的招聘和培訓

餐飲是一個勞動密集的行業,招聘工作比較難,員工又不大熟練,所以600--800平方的火鍋店要准備員工70人左右(正常配置需50--60人)。而且,為了節省時間,還要一邊裝修一邊進行員工的招聘和培訓工作。

8. 采購

行內有句話:「遍地都是錢,周身都是洞。」前一句的意思是,一個火鍋店正常營業後的潲水、廢紙板、酒瓶、瓶蓋等都可以換成錢;後一句的意思是,廚房各個環節浪一點費、揩一點油,采購環節「走一點路」,就會導致「看上去經營得很好,而老闆卻賺不到錢」的現象。

9. 火鍋的定價

餐飲業早已告別了暴利時代,成為了微利行業。近一年來,在一些一線城市,不僅火鍋菜品成本漲了3成,而且原材料也漲得厲害,特別是火鍋底料的原料上漲幅度較大,干辣椒的價格翻了一倍,乾花椒也漲了3成,加上食用油的上漲,原來炒一鍋火鍋底料只需要7、8元錢,而現在一鍋底料的價格已超過10元錢,但沒有哪家火鍋敢冒著丟失客源的風險率先漲價,火鍋企業的毛利大幅度下降。

10. 成本控制與節能降耗

提醒各位進入這個行業的朋友,特別是開一個單店,更要謹慎行事。火鍋店的費用有房租、水電氣、員工工資、稅收、雜費和廣告宣傳費,要想盡一切辦法節能降耗,把一些可控制的費用降下來。比如某區域的客人離開後,在不影響其他顧客的前提下,就把燈、空調、排氣扇關掉,包括辦公、采購、運輸、交通、維修等在內的雜費也要盡力節省。

在做宣傳之前,要與資深的美食記者反復商量,確定宣傳方案、媒體和價格,在保證效果的同時,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11. 開業的准備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① 裝修和培訓進行到後期,在提前半個月左右時就要做開業准備工作了。先選一個吉日,最好是在周末,然後制定營銷方案。為了營造氣氛和吸引人氣,一般要在店門外設置充氣拱門、氣柱、綵球、祝賀花籃,有條件的最好塔個舞台搞些歌舞演出。特別提醒,這些事情一般要佔道,所以,一定要去城管部門辦手續,登記備案,以免在開業當天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② 制定開業期間的優惠措施也很重要,不少火鍋店開業會實行6.8折優惠,但打折優惠是一把雙刃劍,短時間內可能帶來了大量人氣,但打折期一過,人氣可能如潮水般退去。可以採用滿100送50的方法,這樣客人們會感覺優惠力度比較大,還能吸引一部份回頭客,即使送券結束,也仍然會有比較好的人氣。

③ 另外,還要准備5萬元左右的資金,選擇報紙、電視或電台等媒體,在開業前幾天的時間里做廣告宣傳。

(5)江邊碼頭鴨火鍋加盟商擴展閱讀:


火鍋的起源,迄今有兩種說法。一種起源於東漢,即為東漢的出土文物「鐎 斗」。另一說法認為起源於南北朝。 唐朝時,火鍋系用陶瓷燒成,又叫「暖鍋」。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雲:「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詩中的「紅泥」,即指陶瓷。

火鍋也有簡易的。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到吉林一帶微服私訪,一農戶請他吃飯,只放一個碳火盆,盆上放一個同勺,勺內有肉、蘑菇與白菜。康熙吃得很香,便問菜名,主人隨口答道:「炭火鍋」。 涮肉、雞、鴨、魚等食品,需用火鍋。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吃涮肉者,是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林洪在福建武夷山和臨安府均吃過涮兔肉,他命名為「撥霞供」。

據《考吃》記載,火鍋有「生火鍋」與「野意火鍋」。《清稗類鈔》:「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曰生火鍋。」 今日北方之涮羊肉,原名為「野意火鍋」,是隨清兵入關而傳入中原的。據舊《奉天通志》記載,「野意火鍋」的食法是:火鍋「以錫為之,分上下層,高不及尺,中以紅銅為火筒著炭,湯沸時,煮一切肉脯、雞、魚,其味無不鮮美」。

據說清朝乾隆皇帝最喜食「野意火鍋」。乾隆六下江南時,所到之處,人們都為他准備火鍋。 以上完全是抄的,哈哈,這是一種說法,以下是第二種說法,當然還是抄 火鍋發源於長江之濱,最初為船工和纖夫所用。從宜賓及至三峽內的巫山,千里川江隨船活躍著眾多的船工和纖夫。他們常在江邊拾幾塊石頭,支一瓦罐,舀幾瓢江水,擼上把乾柴升火,在罐里加入便宜的蔬菜,甚至野菜,又添些海椒、花椒等,船夫吃後其滋味美不可言。

之後,這種既可果腹,又可驅寒、祛濕,方便自如的煮食習俗便在川江邊沿襲。碼頭上的小販見此涮燙方式有利可圖,便將此物搬上岸來,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於挑擔兩頭,且走且吆喝,江邊橋頭的一般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享用起來。直到民國二十三年,才有人把它店堂化、高尚化了,辦起較正規的火鍋,繼而在紮下根並傳開來。 以下是第三種說法,還和第二種的當面爭了起來。 你這起源太晚了。 火鍋是中國傳統的飲食方式,源於民間、歷史悠久。大凡以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者,皆可稱為火鍋。

參考資料:

網路-火鍋

⑹ 重慶火鍋的歷史起源

一千多年前,在長江三峽,一群纖夫,邁著沉重的腳步,拖著疲憊的身軀,就在江邊砌土為灶。他們掏出隨身攜帶的辣椒、花椒、香辛料,取長江水,熬成湯,佐以烈酒,燙食鮮魚活蝦及各種蔬菜。一番豪邁,一番激情,全身疲乏頓消,纖夫們又吼著激昂的號子,背著纖繩上路了。身後留下一個個土灶和一縷縷青煙。這解決纖夫的伙食問題.

由纖夫伙食升級為餐飲,與清真寺有關,

渝中區朝天門是日用百貨碼頭,大溪溝是建築材料碼頭,儲奇門是葯材碼頭,石板坡是食材碼頭,菜園壩是竹木碼頭.從貴州運來的牛通過黃桷古道到海棠溪,從海棠溪通過船支到達石板坡,然後將牛運到中興路的清真寺。清真寺殺牛後,是不要下水的(包含牛油、牛肚、牛油、牛血管)

纖夫因身體原因失業,為了生計,就會到清真寺去撿下水,將船上吃的一鍋作為鍋底,用下水在鍋底中刷燙,就成了重慶火鍋,剛初重慶火鍋不是鐵鍋,是砂鍋,適合1-2人食用。纖夫挑擔子擺攤經營。

在1935年前,重慶火鍋是無法登上高雅之堂,富豪家庭是不會吃重慶火鍋的。

從國民陪都時期(即1935年後)重慶火鍋才正式進入高檔餐廳中,最早經營重慶火鍋的高檔餐廳是重慶賓館、會仙樓。後大街小巷遍開火鍋店,其後重慶的鹿氏夫婦在大坪開辦了著名的三五火鍋館,在此基礎上,演變為現代的重慶火鍋。


拓展資料:

    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
    《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鍾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歷經秦、漢、唐代的演變,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鍋的記載。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談到他游五夷山,訪師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無廚師烹制。「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杯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各人)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現在的「涮兔肉火鍋」。

⑺ 寫篇重慶火鍋文章

這是一篇記敘文,希望能幫助你

曾兩次去重慶遊玩,領略過山城迷人的風采和重慶人的豪爽性格,然而最使我難忘的是重慶的火鍋。
重慶火鍋以麻辣著稱,素以大盆代鍋,盆里是翻滾的紅湯,湯面上漂浮著麻椒、花椒,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來的作料。這樣紅紅的鍋底看上去就給人又麻又辣的感覺,常常使我們這些外來遊客望而生畏。但是感受過幾回重慶火鍋之後,我慢慢地喜歡上了它,覺得它有許多好處。一是它比較衛生。在煮沸的湯里燙食物,達到了高溫消毒,至今還未聽說吃火鍋後有食物中毒的。二是可以節約食品。吃火鍋時豐儉隨意,吃多少涮多少,不會浪費。三是可以減少程序,使飲食變得簡單。如果在家裡與親友小聚,必定是忙裡忙外,灶上灶下累得夠嗆,而重慶火鍋將復雜的廚房運作變得簡單化,只需將各種食品清洗干凈,親友們便可圍坐一桌品嘗佳餚了。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火鍋不失為一種方便、快捷的飲食享受。四是重慶火鍋具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即便是在炎夏,吃火鍋的人也不少。圍著火鍋,打著赤膊,流淌著大汗,吃得不亦樂乎的食客比比皆是,這已成為重慶一景。據說吃火鍋出一身淋漓大汗,勝似桑拿浴,具有保健作用。重慶人都認為吃火鍋比洗桑拿浴來得更經濟實惠。重慶男子大都精幹,女子大都苗條,這除了與重慶人每天上坡下坡的形體鍛煉有關以外,吃火鍋也是重要原因。
在重慶吃火鍋還有許多講究。現在的鍋大都以大號不銹鋼臉盆代替,中間分成兩格,稱做「鴛鴦火鍋」,一格放紅湯,一格放清湯,分別供食辣者與不食辣者享用。吃火鍋離不開油碟,就是用小碟子裝入麻油,調入蒜泥等作料,將燙好的各種菜餚放入油碟中蘸著吃,不僅可以增加口感,據說麻油還有清涼敗火的功效。
重慶火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巴蜀時期,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和自然條件,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慣。重慶俗稱霧都,氣候潮濕,為了驅寒祛濕,纖夫、農夫等體力勞動者就地取材,在幾塊石頭搭成的灶上,燃起火來,架起瓦罐,燒沸開水,將大把的辣椒、花椒等放入沸水中,將食物燙熟後食用,這就是火鍋的雛形。幾千年形成的飲食習慣,跟隨著歷史的發展潮流,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重慶火鍋。
在飲食文化日益發展的今天,重慶火鍋更是生意興隆,長盛不衰。具有源遠流長的巴蜀文化底蘊的重慶火鍋,遍布全國各地,甚至還走出了國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重慶人對火鍋的痴迷程度位列全國前茅。隨著重慶經濟文化的發展,重慶火鍋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面對「辣得死去活來,麻得翻江倒海」的重慶火鍋,你敢品嘗嗎?
我難忘重慶的火鍋!

⑻ 重慶都有什麼特色小吃

1、來鳳魚,取自來鳳驛,是成渝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與龍泉驛、雙鳳驛、白市驛齊名,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驛」之一,自古為魚米之鄉。其興起過程要歸宿到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那個時候,大批來自江南魚米之鄉的移民來到來鳳,將江南烹魚的技術與巴渝川味相結合,從而形成融閩、鄂、粵、湘菜風味與川菜風味的「來鳳魚」。

2、璧山兔,取自璧山區,除了有聞名天下的來鳳魚,還有一道美食璧山藤椒兔。璧山人愛吃兔,有著無兔不成席的習俗。璧山兔最具代表性的是丁家兔,丁家兔有著280多年的歷史。

3、啤酒鴨是一道風味獨特的特色佳餚,是深受廣大食客喜愛的菜餚。啤酒鴨的主料為鴨子、啤酒。將鴨肉與啤酒一同燉煮成菜,使滋補的鴨肉味道更加濃厚,鴨肉不僅入口鮮香,還帶有一股啤酒清香。

4、豬頭肉具有補虛滋陰,養血潤燥的功效,對於炭烤豬腦殼這一道菜,可能有很多人聞所未聞。

5、辣子雞是一道經典的川渝地區的特色傳統名餚,因緣於重慶歌樂山而得名。辣子雞以雞為主料,加上蔥、干辣椒、花椒、鹽、胡椒、味精等多種材料精製而成,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雖然是同一道菜,各地製作也各有特色。但都深受各地人們的喜愛。


⑼ 想經營麻辣燙,什麼都不會要到哪裡學。

做麻辣燙看似簡單,街邊到處都是,但要做出口味好的不容易,如果賣的不好也賺不到錢。你要是從來沒接觸過這一行,最好找一家正宗的麻辣燙店學習學習,不要盲目行動,周百鮮麻辣燙正宗且很好吃,建議你實際考察後再做決定。

在眾多風味小吃當中,最具獨特的「麻辣燙」當推首位。麻辣燙,又叫串串香,顧名思義就是又麻又辣還比較燙的食品。麻辣燙配方中既然有麻,就不可能少了花椒,而辣就不可沒有辣椒。說起來,好象和我國的川菜有點相似。當然我們不可能只吃花椒與辣椒,麻辣燙的主食是粉條。如果你向上點 「檔次」,使它更鮮美,可以適當的加入肉和綠色食品等,那樣營養豐富了,可能就會改變麻辣燙的原質原味,沒有清純的過癮。麻辣燙還特別講究一個「燙」字,就是要趁熱吃,趁燙吃,那樣才能麻的痛快,辣的夠勁,燙的過癮。
在眾多麻辣燙配方中,四川人以自己風味獨特的麻辣燙而自豪,而四川麻辣燙尤以樂山一帶為代表。據說最早的麻辣燙起源於長江之濱,是船工和纖夫創造了麻辣燙的吃法。後來,碼頭上的小販見這種涮燙方式有利可圖,便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於挑擔兩頭,邊走邊吆喝,江邊橋頭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享用起來,麻辣燙漸漸從江邊上了岸。
麻辣燙配方現如今有了很大改進,當青菜魚肉被細細地穿在了簽子上,一股腦兒地往高溫里推,這才是真正是赴湯蹈火。於是在年輕人中,麻辣燙成了一種時髦的小吃,而吃麻辣燙最火爆的季節也增加到春、秋、冬三季。

麻辣燙配方-1
佐料:川花椒,川胡椒,八角,桂皮,涼姜,香葉,草果,肉扣,白糖,老抽,豆瓣醬,姜,蔥
主料:嫩雞腿,乳鴿(兩只,視湯多少而定),豬骨,雞骨,羊骨,水牛肉,水牛肚
用油:豬油,牛油,菜仔油
製作:放菜籽油適量,油溫六成,放白糖炒成流湖狀,待油溫上升直到九成,下嫩雞腿,待顏色成鮮紅略重,加高湯,稍煮,放牛油,豬油,雞骨,羊骨,水牛肉,放川花椒,八角,桂皮,涼姜,肉扣,香葉,草果,少許老抽,慢火輕燉。另起鍋,放菜油,炒豆瓣醬出香味,放薑末;待肉爛,湯成色,後三次除異味,湯成。
輔料:金針菇,香菜,青筍等(在長沙的配料有很多種,各種葷素都有)
佐味:蒜泥或麻油調和汁熱炒

麻辣燙配方-2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2兩、干辣椒4兩、郫縣豆瓣1袋、冰糖2兩、生薑半斤、大蒜半斤、草果5個、小茴少許、丁香25顆、桂皮5小塊、雞精一兩。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

麻辣燙配方-3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麻辣燙配方-4

其實正宗的成都麻辣燙要很多種料炒,可能有十多二十種吧。把料選好磨粉,用植物油加鹵油(就是煮四川的鹵菜的湯,因鹵菜都是肉食,煮了之後湯上面漂的油就是鹵油,很香的,有的還要加牛油。然後加高湯和一些配料燒開就可以涮了。
備料:
雞、陴縣豆瓣(多少根據個人喜好)、干辣椒(多少根據個人喜好)、花椒(多少根據個人喜好,我是覺的多才過癮)、胡椒、大料少量、茴香少量、姜、蔥、香菜、鹽、雞精、油、各種要涮的菜。

做法:
1、雞剁塊,下鍋(不需加油)炒干水分
2、鍋里燒油(可多點),油開後放豆瓣、辣椒、花椒、姜,炒一下,倒入雞塊、辣椒炒,加鹽
3、炒香後加入水煮,放入胡椒、大料、茴香、蔥、雞精,開後即可涮啦!
4、碟子:香菜切細末,加雞精,根據個人口味加鹽,喜歡辣就要湯鍋上漂的油,不喜辣就要鍋里的湯,拌好,就開動啦!

精選麻辣燙配方 清湯麻辣燙配方 香料麻辣燙配方 長沙麻辣燙 牛華麻辣燙 各地風味小吃

麻辣燙起源
據說,麻辣燙起源於長江之濱,最初的時候,是船工和纖夫創造了麻辣燙的吃法。麻辣燙的發源地是樂山市五通橋區牛華鎮,追溯第一家的話,是一個老人,剛開始以挑扁擔的方式經營,從那時到現在有大概20年的光景,在這牛華一個人口只有幾千人的很小鎮子上,做麻辣燙的有20多家,所以競爭十分激烈,這就要求他們在長期的競爭氛圍下去改良和創新,口味嗎,呵呵,當然是全國最好的,因為全國做麻辣燙的都是從這走出去的或是他們的徒子徒孫。
從四川宜賓到三峽內的巫山,這一帶由於水流湍急,纖夫自然是少不了的風景,他們在拉纖之餘,在江邊拾上幾塊石頭,支起瓦罐,舀幾瓢江水,擼上把乾柴生火,在罐里加入蔬菜,沒有蔬菜就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海椒、花椒等調料,涮燙食之,吃後滋味美不可言,既可果腹,又可驅寒、祛濕;製作方便的煮食習俗便在江邊沿襲。這就是麻辣燙的起源。
後來,碼頭上的小販見這種涮燙方式有利可圖,便將菜品和爐具加以改造,置於挑擔兩頭,邊走邊吆喝,江邊橋頭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享用起來。麻辣燙漸漸從江邊上了岸。
重慶城內的飯館把這種飲食方式店堂化,麻辣燙就開始發展起來,到了當代,麻辣燙更是因為方便,自助,快捷的優點迅速名揚大河南北,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飲食。

麻辣燙配方製作方法

配料(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料的種類、多少可增可減)
葷菜:兔腰50克,毛肚50克,鱔魚50克,豬環喉50克,午餐肉50克,鴨腸30克
素菜:藕片80克,萵筍80克,冬瓜50克,香菌,50克,豆腐乾,50克,白菜80克,花菜50克,青菜頭80克
調料: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興黃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製作程序: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瓣(先剁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凈、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凈的竹簽,將餚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
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
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採用象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鱔魚、帶魚一類的菜餚,燙制的時間也應長一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精選麻辣燙配方 清湯麻辣燙配方 香料麻辣燙配方 長沙麻辣燙 牛華麻辣燙 各地風味小吃

麻辣燙人物
成都市的沈德陽靠著最簡單的手藝——削竹簽,從成千上萬個麻辣燙老闆的手中分了一杯羹,他在小竹簽里串出了財富。
幾年前,沈德陽的一個親戚在縣城開了家麻辣燙店,生意不錯,但經常為買竹簽發愁,於是他便幫這個親戚削了一批竹簽。後來,他發現,有很多的麻辣燙老闆們都有這個需求。於是,他便到農戶家中以每公斤4毛錢的價格買來竹子,做起了竹簽生意。他將削好的竹簽進行分類:細的穿麻辣燙用,最粗的是烤肉串用的。每捆 200根,價格是從1元錢到2元錢每捆不等。
由於沈德陽做的竹簽質量好、價格公道,本來"只想賺點小錢"的他卻把生意做得越來越"火"了。先是附近一些麻辣燙的老闆上門來買,後來其他地方的麻辣燙老闆也專門來訂貨;再後來賣糖葫蘆的、燒烤的等都來訂簽子---北方糖葫蘆、羊肉串的銷量大,一些跑運輸的老闆甚至專門從他那裡訂下竹簽子到北方去賣。
現在,沈德陽每天的純收入都在70元以上。他還打算招幾個工人來幫忙加工,再添一台專門削簽的機器。就這么簡單,沈德陽將小竹簽做成了大生意。

麻辣燙減肥
麻辣燙火鍋一類的食物也是屬於高熱量的,因為食物在高溫烹調下會產生很大熱量,再加上其油脂含量也高,所以若想減肥是不能靠食用麻辣燙的,而且減肥期間還應避免吃太多此類食物。
當然麻辣燙的調料可以做到健康低脂。涮菜的時候沒有放油,調拌的時候也可以按照顧客的要求減少放油量,總體來說,原料含脂肪少,熱量比較低。相比之下,炒菜的時候,往往要經過滑油、烹炒、淋明油三個加油過程,而且顧客無法選擇菜餚的放油量。因此麻辣減肥也並不是Mission Impossible,相反只要注意攝入,麻辣燙也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麻辣燙配方中的香料
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是用蠶豆,辣椒,鹽釀制而成,是成都郫縣的地方特產。其色澤紅亮滋潤,辣味濃厚郫縣豆瓣是紅湯火鍋中最重要得調味料,用在湯鹵中能增加鮮味和香味,使湯汁具有溫醇辣味和濃稠紅亮。
豆豉
豆豉是用大豆,食鹽,香料釀制而成。其氣味醇香,色澤黃黑,油潤光滑,粑軟散籽,味鮮回甜,以重慶永川豆豉味上乘。豆豉用在湯鹵中能增加咸鮮醇香的味道。
干辣椒
干辣椒性辛溫,能祛寒健胃,其色澤鮮紅,辣味較重。干辣椒品種很多,有大金條,二金條,五葉椒,朝天椒,七星椒,大紅袍和小米椒等。火鍋湯鹵鍋底中加入干辣椒能去腥解膩壓抑異味,增加香辣味和色澤。
花椒
花椒味辛性溫麻味濃烈,能溫中散寒,具除濕止痛的作用。花椒品種以陝西椒四川茂汶椒,清溪椒為上乘。花椒是火鍋的重要調味料,在湯鹵中可壓腥除異。
老薑
老薑性辛濕,含有揮發油姜辣素,具有特殊的辛辣香味。老薑用於紅湯,清湯湯鹵中能有效的去腥壓臊,可提香調味。
大蒜
大蒜喂辛辣氣芳香,含有揮發油,二流化合物。大蒜主要用於調味增香,壓腥味去異味。
醪糟
醪糟是用糯米釀制而成,米粒柔軟不爛,酒汁香醇,甘甜可口,稠而不混,釅而不粘。調制火鍋湯鹵底料加入醪糟,能增鮮壓腥去異味使湯鹵產生回甜味。
食鹽
食鹽學名氯化鈉,是一種結晶小顆粒,帶鹹味,能解毒涼血,潤燥止氧。食鹽在火鍋中起定味調味提鮮解膩去腥作用。
冰糖
冰糖使復製品蔗糖,為結晶體味甘性平,益氣潤燥,清熱。在熬制火鍋湯鹵時加入冰糖少許可使湯汁醇厚回甜,具有緩解辣味刺激的作用。
料酒
料酒是糯米為主要原料釀制而成,具有柔和的酒味和特殊香氣。料酒在火鍋湯鹵中主要作用是增香,提色,去腥,除異味。
味精
味精是從大豆,小麥,海帶及其它含蛋白質物質中提取,味道鮮美,在火鍋中提鮮助香,增味作用。
雞精
雞精是近幾年使用較廣的強力助鮮品,用雞肉雞蛋及麩酸鈉精製而成,雞精的鮮味來自動植物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雞精的作用是增鮮提味。
胡椒
胡椒味辛性溫帶濃烈的芳香氣味,具溫中散寒,健胃順氣的功效。在清湯火鍋中用於去腥壓臊,增香提味。

重慶麻辣燙

一位作家曾這樣描繪過吃重慶麻辣燙的生動情景:從這兒開始,一家、一家、又一家,總共怕有好幾十家,一色的茶幾,一色的蜂窩煤灶上燉著的錦鍋,一色的在鍋里「咕嘟咕嘟」直滾沸的吃麻辣燙原汁,一路「咕嘟咕嘟」過去,幾乎從街頭「咕嘟」到了街尾。那誘人的獨特香味,那句人眼目的麻辣燙原料的組合;厚薄均勻的藕片,小方塊的牛血,剝了殼的晶瑩透明的鵪鶉蛋,褐色的方塊午餐肉……一色地穿在一根削得細細的竹簽上,一色地排列在瓷盆里整裝待命;此起彼伏的麻辣燙攤主的招徠聲……到了夜晚,朦朧的路燈下,一張茶幾一支蠟燭,幽幽的燭光輝映著漂亮的麻辣燙原料的組合,看著,便先有了幾分神往。然後,在你認為滿意和信賴的一家坐下,氣氣派派地一聲喊:「來幾串麻辣燙!」於是那早已串得精緻的麻辣燙竹串兒一任你挑著選著讓人侍候著——那竹串兒先由對方在滾沸的鍋里燙熟,在香噴噴的芝麻油碟子里,再為你抹上一層紅艷艷的辣椒面,再遞到你手頭——吃。吃著這花錢二三元卻占盡火鍋風味的麻辣燙,你不由得不贊嘆。幾串麻辣燙下肚,渾身上下便覺了熱氣——比較那動輒幾小時的火鍋,你會覺得這小小的麻辣燙更適應現代都市生活的快節奏。品嘗著麻辣燙,讓你稱道的或許還有它那不著痕跡地容納孤獨。君不見大汗淋漓的火鍋是幾個人幾個心的天地,少了熱氣騰騰少了心的對話便失卻了火鍋的本意。麻辣燙就不同了,它既接納三三兩兩的主兒,又絕不冷落孤身男女,且讓人看去是那麼地不著痕跡——你盡可以單揀那一人坐的獨凳,於有滋有味的麻辣燙串兒中盡享你那份孤獨。
評論 | 11 0

523612052 | 五級 採納率42%
擅長: 美食/烹飪 常見軟體 動漫 福建
按默認排序 | 按時間排序
其他2條回答

舉報| 2009-11-20 18:19xueanbing | 四級
我的經驗給你參考下吧】以下是十二種大料的配比及操作過程:
按照先後順序分類分為:
串菜—配製大料—炒制大料—湯料熬制—湯料調味—燙菜過程—裝碗過程
1.可燙制菜類: (根據當地的菜類品種大概可以有40種左右)
1.1 素菜類:
青菜白菜花菜香菜 生菜 菠菜 黃花菜 空心菜 綠豆芽黃豆芽豆腐日本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腐竹平菇香菇金針菇絲瓜黃瓜海帶藕片冬瓜片土豆片油豆腐火腿腸胡蘿卜油條年糕鴨血粉絲粉條等(買粉絲的時候,一定要買比較好的,不容易煮爛的;因為吃麻辣燙時,基本上每個人都會點一份粉絲,如果粉絲質量不好,會影響總體的口感)
1.2葷菜類:
牛肉鹹肉鴨腸油炸肉皮 牛百葉及各種貢丸蟹柳類等(註:串菜這一環節比較靈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覺得比較美觀;用比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後讓顧客看了覺得份量比較多,吃起來又吃得不會太飽,讓人吃了一次,下次還想吃)
2.湯料配方:
2.1主要配製大料: (另提供每種大料的市場價格,僅供參考)
我原來做的時候,每次配底料的時候也不會用標准電子秤去稱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手去抓來估計的(配料時比例不要差別太大,基本是不會影響口感的)因我的手在正常的男性當中稍微大一點,下面我將提供一下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給你們提供參考. (解釋:①一隻手的滿把: 即用右手抓滿一下的量;②一隻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點(比第①項用量少一小半左右);③以個數計:直接按個數就可以了)
白寇(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 ;香砂(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 桂皮(8元/斤;用量:折成小段,一隻手的大半把) ;小茴香(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大茴香(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再多一點) ;草果(25元/斤;用量:6-7個) ;孜然(10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 ;丁香(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香葉(7.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 ;涼姜(8元/斤;用量:6-7個); 花椒(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再多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麻」的關鍵,能吃「麻」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 辣椒:(用量:一隻手滿把,想辣就多加一點,不想太辣就少加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辣」的關鍵,能吃」辣「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
註:①因為我之前每次配料時,習慣一下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開,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不習慣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說每種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這一點重要。
②試做時草果、香砂、丁香這三種大料的用量一定要按照我的用量去做,一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湯比較苦,味怪。
2.2 炒料時輔料(主要為炒料,油燒熱時,放入油內起到炸香的作用)
生薑(0.3斤左右,切片) ; 大蒜頭(整2個,刀切一分為二,不用切的太小) ; 山東大蔥(2根,切成3寸的段)
2.3 湯內增鮮的輔料(不銹鋼湯桶內注入水時,直接放入湯桶內)
牛腿骨(1個,大概4-5斤左右。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部分骨頭,但腿骨比較好) ;
冷凍雞架(2個即那種沒有多少肉的雞骨頭,一般的菜市場即可有售 )
註:試做時,增鮮的東西加的多一點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鮮(如牛骨、雞架)
2.4湯內輔料:
火鍋底料(重慶三五牌,用1袋150克) ; 陴縣豆辦醬(200克,選用桶裝的四川郫縣油豆辦醬;試做時,買袋裝的就行)
3.炒制大料過程:
3.1 先把之前一次配三天的用量,平均分成三分;(因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現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說你配料時,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分了).
3.2炒鍋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燒到7-8成熱時,再加入2.2的輔料炸香。
3.3 再加入2.1的大料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這一步其實也沒有什麼,基本上日常家裡面炒菜的過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
4.熬湯過程
4.1 在不銹鋼桶(選用直徑35厘米,深為38-40厘米的不銹鋼桶,此桶大概能裝25公斤水左右)內先加入2.3增鮮的輔料;桶內注滿水用中火把湯熬開(熬湯過程中,注意隨時把湯表面上的一層浮沫撇除,如果想湯味比較鮮一點,湯熬開後,可以改成小火再適當的多熬一會兒),再放入2.4的湯內輔料和炒好的大料,用中小火進行熬制,大概再需用半小時左右。
4.2 用網狀的漏勺把熬好的湯和大料分開,湯放入另外一個桶內(此料即後來燙菜用的湯和加入碗內喝的湯),在裝大料的桶內重新加入水,可反復熬制三桶湯料左右.
4.3 第二鍋和第三鍋湯料是用中小火熬開後,然後再改用小火再多熬20分鍾左右.
4.4把熬好的湯上面一層辣油用勺子撇起,裝入另外的一個小桶內備用.
注;因這個辣油比較香、麻、辣,如果不撇開的直接放在湯內的話,對不能吃辣的朋友,吃的時候會受不了;當然如果你能吃辣,麻辣燙裝碗前可根據口味直接加入碗內,或者燙到最後,湯內沒有什麼味道,也可加入一點此辣油。
5.調制燙料:
5.1 三桶湯料熬好以後,把三桶湯料進行混合(因第一鍋湯內大料的味道比較重,第三鍋的味道比較淡;混合的目的,就是讓其味道比較平均)
5.2 湯混好以後,根據個人在口味,在湯內加入適量的鹽,再加入味精、雞精、湯料王(湯料王選用排骨味的那種)
註:調湯時,味精不能多放,多放味道會苦;雞精和湯料王一定要加很多,多到相當於我們日常家庭用量的5倍以上;當然也有的朋友不喜歡把味米\雞精和湯料王直接加到湯桶內,那麼你也可以把這些調料直接加到碗內也可以,但是鹽是直接加到湯桶內的,如果不直接加到湯桶內,則燙出的菜會沒有什麼味道.
6.燙制過程:
6.1 把調過味的湯放入爐火中,使之保持小沸,即可燙菜。
6.2 燙菜時,按照各種菜燙制時間的長短,先後放入燙勺內(一般不容易熟的先放,容易熟的後放)
6.3 麻辣燙裝碗,然後加入湯;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內加入適量的辣油(這個辣油,也就是之前提到過,從熬好的湯表面提煉出來的)
另外,以下幾要點需要掌握:
1.炒制大料時,加入鍋內的油一定要多,基本是用的油差不多要淹過大料.(如果油太少,湯熬好後,表面油太少,就無法提煉辣油)
2.炒制大料時,油燒熱時,要用大火炒制(炒制大概需要3-5分鍾),但是要注意大料一定不要炒糊了。
3.炒好的大料,加入多少水進行熬制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加入的水太少,熬出的湯就會發黑,味道會苦且不好吃;如果加入的水太多,則熬出的湯就會比較淡(打個比方來說:我們日常買的辣椒都有辣和不怎麼辣的;所以每種調料的味道,都有味重和味不重的;所以你們剛開始試做時,燙熬好後,如果苦,則水的用量再增加一點;如果味道淡了,則水的用量要再減少一點;「麻辣燙」湯料的好壞,在這一點特別重要,有很多朋友試做時,遇到的問題,基本上是出在這個方面。
4.另外有些朋友就是搞不懂所謂的「紅湯」與「白湯」的區別:其實熬好的湯上面有一層紅紅的辣油;如果把這一層辣油完全撇開,湯則變成清湯(當然這個湯也不能完全說是清湯;也是有麻辣味的,只不過口味沒有那麼重);如果比較能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在清湯裡面加入這個撇開的辣油,也就變成了所謂的「紅湯」
5.建議各位試做時,如果為了避免太浪費原料,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大料和水的配比;縮小比例進行試做. 6.熬好的燙上面的一層辣油,一定要分開,如果不分開,你喝湯時會覺得湯比較麻辣,對於不能吃麻辣的朋友也許會覺得受不了;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在碗裡面加入這個辣油。7.現在有的朋友不喜歡太麻、辣的麻辣燙,比較喜歡那種有三鮮味但又稍帶一點麻辣的麻辣燙;如果你喜歡三鮮的那種,那麼你做這種麻辣燙時,就重點把骨頭和雞架等增鮮的原料多一點,但大料的比例要減少一點,至於怎樣能達到你的要求,你自己則要多試驗幾次。8.我再次說明一下,我這個配方確實很不錯,也許有的朋友第一次試做,有可能用量方面把握不信,造成第一次試做不是太理想;如果真有這種情況,那你也不要灰心,你可以打電話給我,我們再進行溝通一下,看問題到底出在那裡。9.因有的朋友第一次試做,如果買少批量的牛油,太好買;那你試做時,也可以用雞油來替代,(雞油買那種半成品,自己回來提煉),如果沒有牛油和雞油,那麼也可以用豬油來替代,不過豬油是效果最差的;如果試做時不方便買牛骨,那也可以用豬骨來代替)
10.如果你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在試做過程中,遇到有什麼問題,請和我聯系,我抽空給你們答復。 註:紅色字體部分,為重點部分,請一定要注意。說句實在話,我自己覺得我這個配方口味是非常不錯,因為有的朋友可能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在大料用量方面,第一次可能把握不準;所以我希望有的朋友只要你是誠意想做,不管你第一次試做的味道如何,但是你也不要灰心;希望你能打個電話給我,我們再溝通一下,看看問題點出在那裡。附:所有的大料在當地的調味品市場全部有售,有的地方叫法不一可以參照如下:
1.草果: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
2.香砂:又叫砂仁、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
3.桂皮:又稱肉桂.這種東西比較常見.
4.小茴香: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
5.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或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
6.花椒:這是一種較熟悉的調料,不用介紹.
7.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
8.白蔻:又叫白豆蔻 、圓豆蔻、百叩、叩仁. 9.香葉:即桂樹有葉子,呈灰綠狀.10.涼姜:有的地方也叫三奈、沙姜、山辣,為根狀莖。

麻辣燙配方-1

湯汁以雞湯加入桂皮、陳皮、干辣椒段、胡椒、八角、三奈、漢源花椒、豆腐乳汁、醪糟汁等熬制而成。

麻辣燙配方-2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麻辣燙配方-3

配方: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50克、干辣椒300克、郫縣豆瓣100克、冰糖100克、生薑200克、大蒜100克、草果5克、小茴10克、丁香25顆、桂皮15克、雞精70克

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