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快遞站點盈利模式是什麼,虧損還有人願做
快遞站點盈利模式是收取快件的代收代寄,還有派送費用的。派件一般是一個件利潤大概在六毛到一塊之間,各家快遞公司給的價格不同。
一般來說,區域性位置好的,有穩定的收發件保證一天一千單左右,一年盈利額至少為幾十萬,但如果業務量較少,能維持基礎的收入就已經很好了。總之,快遞點想盈利業務量很重要。
Ⅱ 為什麼快遞都在轉讓是不賺錢嗎
因為要求太高還不賺錢快遞員也不好招。
對於快遞員來說,總公司給到你上級1.2元的派費,上級能給你1元已經非常的了不起了,基本在0.8左右。因此這個錢其實不不好賺,看起來一年到頭下來能賺個幾萬塊,但是太過於辛苦,還不如打工來的輕松一點。
遍地開花的加盟站點、承包區,能真正賺到錢的微乎其微。加盟商就是靠剝削站點、承包區來發財致富的,就是總部也管理不了,這是三通一達快遞公司的詬病,由來已久。
Ⅲ 極兔打價格戰日均補貼1億,順豐扛不住首現虧損,中小企業倒閉
文 | AI 財經 社 許歌
編輯 | 陳芳
最近一段時間,快遞行業很是熱鬧,頻繁登上熱搜榜,先是快遞量全球第一的義烏被曝價格戰再起,8毛發全國,引發熱議;緊隨其後的是,有著快遞業茅台之稱的順豐,首現虧損,自曝一季度預計巨虧9億元到11億元,次日股價一字跌停;之後義烏郵政管理局動手處罰了帶頭打價格戰的極兔,拼多多則急著發撇清關系的聲明。
這一個接一個的重磅消息,核心都與價格戰相關。實際上,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市場競爭方式,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只要有錢就行,比拼的是誰的靠山夠硬,能燒到最後。過去多年在資本的助推下,價格戰在無數行業上演,如百團大戰、共享單車亂戰等,最後大多是一地雞毛,倖存者寥寥無幾。
快遞行業也是如此,過去幾年倒閉的中小企業無數,現如今連巨頭順豐都挺不住了。價格戰帶來的惡果不僅是企業虧損,經營難以為繼,其實是全方位的,企業不賺錢,服務自然跟不上,消費者怨言四起,快遞員流失嚴重,最終是將行業拖向泥潭。
4月12日,拼多多發聲明處罰極兔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原因是近期它向商家們發了個聲明,指出極兔宣傳的「拼多多訂單使用極兔發貨能免除虛假發貨處罰、被處罰幾率低」、「有拼多多投資、雙方有特殊合作關系」等為不實消息。
在這條簡短的聲明裡,拼多多承認春節期間曾與極兔開展特約保障合作,但已於2月22日結束,眼下的發貨規則與用什麼快遞發貨無關。最後拼多多把這份不滿落到實處,處罰極兔提高業務合作保證金。
極兔之所以被看作拼多多系,一個原因是極兔創始人李傑作為OPPO前高管,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同是段永平的門徒,並且多位極兔網點負責人透露,極兔單量絕大部分來自拼多多。有的能佔到九成以上。
可以說,極兔的崛起,拼多多功不可沒,如果沒有拼多多的快遞量支撐,它很難在一年內成為快遞業的黑馬,而拼多多之所以要劃清與極兔的界限,與幾天前的熱搜不無關系。
4月9日,義烏郵政管理局對極兔發布了一則警示函,稱極兔分撥中心和多個快件處理場所存在安全隱患,義烏市郵管局曾四次知會極兔,同時告誡「不得用遠低於成本價格進行傾銷」,哪知極兔未按要求整改,於是發函要求其進行整改。
這份警示函表明地方監管部門對打價格戰的極兔極為不滿,稱如果不按期整改,將根據《快遞條例》第四十一條相關要求,責令極兔公司分撥中心停業整頓。
當天下午5點,AI 財經 社探訪義烏豐樹轉運中心時,發現大部分機器都沒有工作,只留有少部分機器在卸貨分揀,陰涼處有不少工人蹲著抽煙聊天。主管透露有的機器需要換個位置,但對整頓一事緘口不語。
極兔被罰的背景是,這個前不久剛完成18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78億美元的黑馬,又掀起了新一輪快遞業價格戰。據騰訊棱鏡報道,今年3月,在極兔的大力補貼下,義烏快遞收件價格再次被打到1元以下,日發貨萬件以上的小件能做到1元發貨,質量很輕的最低能做到8毛。
AI 財經 社在義烏走訪時發現,這次價格戰在3月上旬打響,目前各家的快遞價格已恢復到1元以上,一處極兔網點主管透露,他家3公斤以內發全國(除新疆、西藏外)的價格是1.5-1.6元,通達系的價格則在這上下浮動。不過,有當地人士透露,義烏小件的快遞成本價是1.5元左右,這意味著大家的收件費仍低於成本價,價格戰實際仍在持續。
圖/義烏豐樹轉運中心
對於當地監管部門發的警示函,知情人士透露,收效甚微,包括極兔在內的幾家快遞公司,雖然表面提升價格,但背後又給商家補貼幾毛錢,相當於價格沒變。
義烏可謂身處快遞價格戰的最前線,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集散地,這里的快遞業務量在去年10月一躍成為全球第一,義烏也成為各大快遞公司的必爭之地,因此近幾年的價格戰愈演愈烈。
2019年3月,中通率先打響價格戰,把義烏快遞單價從4.2元降到1.2元,6月其他家跟進瘋狂降價,申通一度降到9毛,直到7月各家才在談判桌上同意清掃戰場。不料,2020年極兔憑低價殺入中國,價格戰再起,3月義烏黃牛爆料8毛發全國,直到雙11前夕各家才決定抱團漲價。
這一次相當於義烏第三次打價格戰,極兔之所以敢打響,一方面是不缺錢;另一方面是極兔正處於上市的關鍵節點,需要把單量規模做大,這樣對其上市更有利。
價格戰表面上看,對消費者有利,能以較低的成本寄快遞,但傷害卻是巨大的,直接導致的後果是末端配送的服務質量在下滑,網上投訴快遞送貨慢、損壞、丟失、快遞員態度惡劣等的比比皆是。
核心原因是價格戰動了快遞員的蛋糕。有媒體曾根據多方信源劃了一個餅圖,如果消費者付出10元快遞費,那麼攬件網點會收3元,城市內分撥費用是0.6元,運到分撥中心需要運費0.3元,此外快遞公司總部要收取1元面單費、2元中轉費、1.5元派件費,最後落到快遞員手上的派送費只有1.6元。
快遞公司要打價格戰,由於中轉費、分撥費等的降低依賴設備和技術的效率提升,需要長期投入,並且費用相對固定,最終被優先擠壓的自然是快遞員的派送費。也就是說,快遞鏈條尾部的網點和快遞員成了價格戰的替罪羊。
圖/視覺中國
袁華是義烏申通一家網點的收件員,他五年前來到義烏,月薪從最初的5000多元漲到1萬多元,眼下他卻越來越疲憊。「以前客戶挑毛病,我還會解釋一下,現在愛發不發,我就維護好老客戶,新客戶不想管了。」他打算4月底就回安徽老家做電商,從此告別義烏快遞,「這行業一眼望到頭,已經沒有成長空間了。」
這並非特例。3月,國家郵政局主管的中國郵政快遞報社曾發布一則調查報告,透露超五成快遞員月收入不足5000元,月收入超1萬元的僅佔1.3%。但他們的工作量並不低,過半快遞員每日派件量在100件以上,同時快遞員流失也挺嚴重,有六成快遞員從業經歷不足3年。
為了在夾縫中生存,提高派送效率,不經客戶同意就將快遞放入快遞櫃或驛站,成了不少快遞員的「偷懶」法則。這導致很多消費者不滿,四處吐槽,一些人不明就理把矛頭指向菜鳥驛站等代收點,卻不知道快遞末端服務做不到單單上門,根源在於價格戰。
其實菜鳥驛站也很委屈,表面看快遞員私下放入驛站是給驛站站長帶去了一些收入,但也容易與客戶產生糾紛投訴。
將價格戰導致的末端服務質量下滑歸罪菜鳥驛站,實在有失公允。
退一步說,哪怕快遞被放到菜鳥驛站,也只是快遞員交一份錢,消費者還是免費拿取快遞,不像放入豐巢快遞櫃需要再交一份錢。
在這場擾亂市場秩序的價格戰中,似乎沒有贏家。
近期順豐一季度巨額預虧的公告,將這匹白馬股推到風口浪尖,五條官方解釋里其中提到虧損與電商件有關,「經濟型業務增長較快,公司電商件毛利承壓」。在時效件增速放緩、新業務不足以挑大樑的情況下,順豐發力電商件,不得不陷入價格戰泥潭。
圖/視覺中國
其中,順豐旗下的豐網被視為對標通達系、伸向下沉中低端電商市場的觸手。義烏快遞人士告訴AI 財經 社,豐網在當地的小件價格為2.3元發全國,比通達系的2元以下價格都高,當地利潤較大的商家會選擇豐網,畢竟丟失和損耗幾率低,但這個價格對豐網而言也很吃力。
頭部通達系就更不用說了,在價格戰的逼迫下,到2020年三季度,韻達、申通、圓通、中通的單票收入只有1.25-2.15元,同比降幅在18.4%到33.8%之間。
二線快遞更是遭遇滅頂之災。AI 財經 社統計,從2018年至今,有12家二線快遞公司陷入困局,其中快捷快遞、國通快遞、全峰快遞等六家徹底倒閉,一家被迫賣身,還有的收縮戰線,命懸一線。
價格戰何時才能結束?短期看恐怕是場夢,中信證券在一則報告里預計,激烈的價格戰仍將貫穿2021年全年。
這似乎有跡可循。首先快遞老大中通就沒有停戰的心思,它想在2022年把份額提升到25%,而2020年它的市場份額是20.4%,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其每年需要提升2.3%。這並不容易,要知道過去六年中通平均每年份額僅提升1.2%。
要搶量,必然離不開價格戰這種最簡單粗暴、且短期見效的方式。況且,中通在港股的二次IPO,也籌集了近百億元的資金,為價格戰提供了充足彈葯。
不僅如此,快遞市場的三個有背景的新玩家也不容小覷。一個是京東旗下對標通達系的京喜快遞(原眾郵快遞),起網階段就給予折扣優惠,去年10月推出1.5元發全國的低價政策;2020年底,眾郵快遞更名為京喜快遞,並入京喜事業群。但價格戰下,安有完卵,一眾郵加盟商透露:目前,眾郵單量和上一年相比大幅下降。「傳說京東希望店主轉向社區團購,但還沒有細則,讓人很迷茫。」
順豐旗下的豐網則發展迅速,定位和定價略高於通達系,能吃到中高端電商件的蛋糕。
而與拼多多關系密切的極兔更是燒錢燒「紅了眼」。據了解,成立一年的極兔快遞日單量在今年1月已達2000萬,做到這一規模通達系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核心與價格戰不無關系,雙十一後,極兔在全國高峰日均補貼高達1億元。剛剛獲得融資的極兔,目前投後估值已超過圓通、申通、韻達的市值,僅次於在港股上市的中通,傳聞其還考慮赴美上市融資,這將為其低價策略補足彈葯。
「行業大體格局確定前,任何價格停戰動作都被證明無效。」中信證券拋出這個觀點。事實驗證也是這樣,2019年和2020年的兩次大規模價格戰,都靠談判短暫停戰,隨即還是卷土重來。
不過,專家預計,到2022年,快遞價格戰會逐步緩和。
中信證券調研發現,他們發現很多一線城市快遞員不能接受低於1元的派費,但價格戰下,部分重點產糧區(發件量大的區域,比如義烏)發來的快遞派費只有0.8元,於是派件網點需要貼錢把派費補足到1元留住快遞員。
假如2021年的價格戰強度和2020年一樣,平均派費降到0.8元,那麼快遞員通過放快遞櫃或驛站來提高配送效率,需要花0.3元付入站入櫃費,實際到手0.5元,這時候還能勉強忍受。假如2022年派費降到0.6元,去掉入站入櫃費,快遞員到手僅0.3元,降幅接近50%,這種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快遞員大量辭職,因此預計2022年價格戰會走向緩和。
只是眼下,無論是快遞公司,還是網店和快遞員,都得經歷一場陣痛和洗牌。激烈的價格戰下,大多數人終究是炮灰。
本文由《 財經 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 財經 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