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紅飲品店喜茶又遭山寨了嗎
近日,市民付先生和張女士注意到,在呼家樓地鐵站附近新開的一家名叫「喜社喜茶」的飲品店和最近頗受追捧的「喜茶」十分相似。兩人詳細了解情況後才發現,該店與「喜茶」似乎並沒有關系。
不過,「喜茶」官方網站介紹,品牌目前不接受任何形式加盟,在北京僅開設了三里屯、朝陽大悅城兩家店面。除了「喜茶」和「喜茶熱麥」兩個品牌,「所有與此類似或者添加前後綴的品牌均與我們無關。」
喜茶三里屯店店長介紹,目前市面上許多打著喜茶旗號的飲品店,其實都與喜茶無關,且喜茶產品配方屬於保密配方,從未對外出售。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喜茶」第一次被「山寨」。「喜茶」最初曾使用「皇茶」作為品牌名,但後來由於無法注冊商標而被放棄,其官方網站介紹:「現在市場上所有你看到的以『皇茶』為名稱的門店都不是我們開設的。我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一切關於加盟的一律不回復。」
彼時「皇茶」商標之所以未被注冊成功,就是因為品牌走紅後,引發模仿熱潮,以至於各地出現不少山寨的「皇茶」茶飲店,且部分已經注冊商標。
近年來「網紅」餐廳遭遇山寨的消息時有傳出。糕點店「鮑師傅」走紅後,「金典鮑師傅」「京鮑師傅」「至尊鮑師傅」等類似門店也在京城遍地開花。
業內人士透露,網紅店之所以屢遭山寨,一方面是因為部分企業在開店之初並沒有申請注冊商標。另一方面,許多「山寨」店鋪都很擅長「打擦邊球」,往往會在名字、標識、裝修等方面略做改動,導致維權困難。
「喜茶」已經注冊了相關商標,而此前多家餐飲品牌糾紛則與商標「公示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