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燴面怎麼做的
輝米面的做法
燴面做起來很簡單。可以選擇最好的羊骨頭,輔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一般會放一些粉條或者黃花菜、香菜調味,很多人會放一些豆腐絲或者海帶。這些都是根據人的口味。
配料有八角、茴香、草果、茴香、鹽、味精、香油,在南方稱為「香油」。燴面的英文名是燴面。主料是優質高筋麵粉,老湯,屬於豫菜。咬上一口,味道鮮美,火辣辣,回味無窮。
燴面有很多種,鄭州燴面,尉氏燴面,方城燴面,原陽燴面,三縣燴面,快餐燴面。
先熬湯,把羊肉切成大塊。羊肉、羊骨頭用清水洗凈,用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撈出,沖洗干凈。將八角、茴香、草果、茴香一起用紗布包好做成調料包。鍋內注滿水,放入羊肉和羊骨頭,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調料包,小火燉2-3小時。
將羊肉煮至軟爛,取出調料包,加鹽調味,晾涼備用。然後和面,麵粉加一勺鹽,拌勻,慢慢加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鍾。然後再揉10分鍾,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鍾。重復3-4次。
將揉好的面團搓成粗條,分成劑型,將每個劑型捲成厚度約1cm的長方形面片,在面片上塗抹色拉油,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鍾。准備配料時,將粉絲浸泡在水中。香菜洗凈,切段,黃花菜、黑木耳泡軟,黑木耳撕成小花,海帶浸泡,洗凈,切絲,鵪鶉蛋煮熟,去皮,最後羊肉切片。
最後煮麵條,將煮好的羊肉湯放入鍋中,煮開後依次加入羊肉片、黃花菜、木耳、海帶、豆腐絲,攪拌均勻。再次燒開鍋,開始拉麵。取一張面團,雙手捏住兩端,輕輕撐開,將面團拉伸成1cm左右寬的面條,放入鍋中。反復,把所有的面塊放進鍋里。煮沸後加入粉絲,加鹽調味。煮熟後,面條可以從鍋里拿出來,配上甜蒜和辣椒醬。
見面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最好在面團里放點鹽,反復揉面醒面至少3-4次,這樣做出來的面菜會更濃。另外,在煮羊肉湯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搭配一些雞骨頭,可以給湯增加一些味道。在燴面吃羊肉的時候不要加醬油和醋,不然吃不到正宗的羊肉燴面。
2. 什麼是熗鍋面
熗鍋面是一道家常麵食,以面條為主要食材,配上豬肉,豆芽,青菜,小蔥等輔料製作而成,面條勁道,口味鮮香,越吃越過癮。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道麵食的地道做法,學會這個烹飪方法,做出來湯鮮味美,讓你在家也能做出飯店的味道。
【熗鍋面】
首先我們准備一下食材:
1.准備二細的面條一斤左右備用。
2.西紅柿一個對半切開,先去掉根蒂,再切成小塊,放入小盆中。
3.小蔥一根切成蔥花,黃豆芽一把,大青菜一把備用,豬瘦肉一小塊,先切成薄片,再切成細絲,放入盆中。
等食材准備好以後,我們開始進行下一步操作。
4.炒鍋燒熱添入少許食用油,放入肉絲,翻炒幾下。
5.炒至肉絲發白時,倒入黃豆芽,西紅柿和蔥花,快速翻炒片刻。
6.加入食鹽3克,老抽幾滴調色,翻炒幾下,添入適量的清水。
7.加入食鹽2克,雞粉2克,胡椒粉1克,攪拌化開,等湯汁燒開後,下入面條。
8.用筷子抄動幾下,開大火煮一分鍾。
9.把面條煮熟以後,下入青菜葉,繼續煮20秒。
10.淋入少許香油,就可以關火起鍋盛入湯盆中。
11.好了,這道營養美味的熗鍋面就做好了,看起來是不是很有食慾,喜歡吃麵食的朋友,有空就試試吧。
現在頭條裡面的美食節目越來越豐富,各種菜餚幾乎都有,點擊下方的卡片可以搜索美食教程,即可免費觀看詳細視頻。
搜更多精彩內容
美食教程
下面是所用到的食材和調料
食材:面條,西紅柿,大青菜,黃豆芽,小蔥,豬瘦肉
調料:食鹽,老抽,雞粉,胡椒粉,香油
3. 燴面怎麼做
河南羊肉燴面的做法:
主料:羊骨頭、羊腿肉、粉絲、木耳、黃花菜、豆腐絲、海帶、鵪鶉蛋、麵粉
配料:蔥姜、八角、大料、草果、茴香、鹽
做法:
(一)、熬湯、煮肉
1、羊肉切成大塊,羊肉和羊骨頭用清水洗凈,用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撈出,沖洗干凈。
2、姜切片、蔥切段,同八角、大料、草果、茴香一起用紗布包裹,製成調料袋。
3、鍋中填滿水,將羊肉和羊骨頭放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放入調料袋,轉小火慢燉2-3小時,熬至羊肉軟爛,撈出調料袋,加入鹽調味,待涼備用。
(二)、製作面坯
1、麵粉中加入一小勺鹽,混合均勻,慢慢加入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蒙上保鮮膜醒20分鍾。然後再揉10分鍾後蓋上保鮮膜醒20分鍾。反復3-4次。
2、將揉好的面團搓成粗長條,分成劑子,將每個面劑擀成厚度約1厘米的長方形面片,在面片上抹上色拉油,蓋上保鮮膜,醒20分鍾即可。
(三)、准備配料
1、粉絲用水泡軟。
2、黃花菜和木耳泡軟,將木耳撕成小朵。
3、海帶泡發後洗凈,切絲。
4、鵪鶉蛋煮熟,去皮。
5、羊肉切片。
(四)、上述工序都完成後,就可以抻面、煮麵了
1、鍋中放入熬好的羊肉湯,煮開後依次放入羊肉片、黃花菜、木耳、海帶、豆腐絲,攪拌均勻。
2、再次開鍋,開始抻面。取一塊面片,雙手捏住兩頭輕輕抻開,將面片抻成寬約1厘米的面條,下入鍋中。如此反復,將所有面片抻好入鍋。鍋開後下入粉絲,加鹽調味。面條煮熟即可出鍋,搭配著糖蒜和辣椒醬食用。~~~~~~~~~~~~~~~~~~~~~~~~~~~~~~~~~~~~~~~~~~~方城燴面方城燴面應屬於清湯型麵食,主要材料:面、羊肉湯、羊肉。配料:芫荽(香菜)、香油。
社旗燴面 製作方法(按照一家三口3-5大碗配料):
1、白面適量加水、鹽、1-2個雞蛋和面,不粘手和和面盆後醒30分鍾。2、羊脊椎骨半個、腿骨1隻加蔥、姜、八角等(只這三種調料也可)加水大火燒開,撇清血沫,改小火熬1-2小時左右。3、面團抻揉成大擀麵杖粗長條,手拽成鴨蛋大小面劑,抹上香油,擀成15-20公分長、5公分寬、中間厚兩邊薄的面片,兩面再抹上少許香油防止面片粘連。4、新鮮羊腿肉300克左右切成一元硬幣大小片。5、大火上炒鍋,鍋燒熱後放15-25花生或調和油,放入薑片、肉片用炒勺爆香、炒8-9成熟,加水燒開。6、將面片拿起,手掌向上平攤,大拇指按住面片兩端輕輕拉抻面,約一尺左右長後輕輕甩動,拉至1-1.5米(長度視個人喜好面的厚薄而定),將面片從中間撕開成均勻的兩條快速放入熱鍋內,注意扯開成兩片後及放入鍋後要用筷子撥開,防止面粘連,大火將面煮至飄在鍋面即可。7、先將面撈入大碗,然後撒上芫荽末,倒入鍋內熱湯,淋上1-2滴香油。8、一碗熱氣騰騰的社旗燴面上桌嘍!
方城燴面和鄭州燴面相比,香而不膩,帶有羊肉的鮮香味道。1、鄭州燴面的羊肉湯熬制時加有雞子、有的面館為使湯色奶白還加有牛奶、黨參、枸杞等中葯,失去了羊肉湯的天然味道。2、鄭州燴面加有粉條、千張(豆腐絲)、木耳、黃花菜,這些也奪味。3、方城燴面中生熗羊肉是片熗鍋炒制,鄭州燴面則是出鍋時放入煮熟切塊的羊肉丁。~~~~~~~~~~~~~~~~~~~~~~~~~~~~~~~~~~~~~~~~~~~~~燴面片:原料:麵粉,水,鹽
1,和面,倒入麵粉2碗,鹽化入自來水中半碗左右。左手倒鹽水,右手攪拌面,然後揉面。好了,放一旁。(也可以買作好的成品面片)
菜湯製作:西紅柿,雞蛋,蔥,芹菜,紅羅卜切丁,菠菜等
調料;鹽,花椒粉,醋,味精,
2,開火,倒油,油開依次倒雞蛋,西紅柿,蔥,芹菜,紅羅卜
3,倒半碗水,加入鹽,醋,花椒粉,味精,2分後加水兩碗燒至水開。
4,面擀好,切成片,下入湯中即可
4. 方城燴面的做法
准備材料:扯麵 、麵粉400克、鹽5克、食用鹼1克、溫水240克、羊肉湯、羊肉500克、羊骨
製作步驟:
1、先把羊肉、羊骨清洗干凈後涼水入鍋。
5. 河南哪裡的燴面最正宗
對面要數鄭州了。去過一次鄭州,大街小巷都是開的燴面館。那那的人應該最愛吃這個燴面。還有羊肉的燴面,有素的,,然後還有那個,各種牛肉,對,還有牛肉燴面,做法很簡單,我覺得真,呃陝西的油潑扯麵,褲帶面,其實做法有一點點像。應該說油潑扯麵吧。有點像。誒是自己家做過,由老家是河南的朋友,她給我們做過的。早上和面,加點鹽水和面。上面讓面醒一會兒,醒到中午大概四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哦,注意放到不要太涼的地方,就是溫度稍微高一點的地方最好。然後到中午的時候把它切成小劑子,用手成薄薄的面片兒。然後刷上油放在那,蓋上一個保鮮膜,或者是放到冰箱要冷藏一會兒,讓面再醒一會兒。他們那的人好像都喝酒,我朋友今年剛20來歲左右吧,然後嗯都是自己做,然後她跟她面前的差不多,然後他就拿起來,中間一扯一拉一甩扯麵下鍋。我們是按著是側面的方法來做的油潑面。這面挺薄的,入口吃著有勁道。嗯,就是有點寬了,筷子不太好夾。他們那的人吃飯愛放很多的菜。嗯,就是比如說大燴菜。個人感覺能炒的不能炒的全炒的一鍋去了。張武就著燴面吃。反正也是一鍋大雜燴,不過吃著味道還挺好的,這就是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的。
同志們,朋友們,同學們,先生們,女士們,都叫,餓四天,不叫喝水,不叫吃飯,四天己過在叫吃飯,我保證,河南那裡的羊肉燴面都正宗,保證每個人叫他吃一碗,他都鍀顯燴面碗小。這就叫飢了香。
大家好,我是悠悠媽媽,我的回答是: 很多人說河南最正宗的會面是鄭州燴面,我覺得不是,方城人覺得不服。河南最正宗的燴面當然是方城燴面, 方城燴面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是因為它的面、湯、辣椒。 方城燴面看似容易做,但是要想真的做到好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燴面的根本,一米左右的大鍋加上水,放上羊骨頭,然後再放入洗干凈的羊肉一起燉煮,煮一次,鍋里就能放入好幾只羊的羊肉,等羊肉煮好,將羊肉撈出來,就剩下原汁原味的羊骨湯,留下來當燴面的湯料啦。
選擇的是上等小麥粉,和面不是用清水而是用鹽水和面,和好的面要一遍一遍不停揉面,這樣反復操作,做出來的面才更筋道, 和好的面團經過拉麵師傅掌灶,就拉出一碗粗細均勻的面條,然後將面條盛到碗里吃起來又光滑又筋道。
方城燴面的靈魂,就是用新鮮羊油加上蔥姜等佐料,調配而成的羊油辣椒,配上新出鍋的燴面,簡直是絕配。如果你去河南旅行,一定要去嘗嘗方城燴面。
河南的燴面好吃,是因為麥子好,麵筋道。
至於好吃,按 歷史 源流講,要數偃師的"翟鎮扯麵"。
翟鎮位於二里頭遺址南,拿現在的話來講,數京幾之地。這里地勢平闊,是黃帝時期發展農業的首選地,如今全國有名的小麥育種專家徐才智在這里優育麥種向全國推廣達三億多畝,使過去的百八十斤提到一千二百餘斤。
翟饃扯麵是河洛燴面的前身。它的特點是炒瓢製作,一瓢水,一鍋鹵,一根面。此面看似硬拍的咣咣響,在案板上忽悠便菲薄透亮,鹵沸面入鍋,出鍋加砸好的汁水,出味!此面柔薄卻拉扯不斷,稱"一面館"。有呂蒙正詩留傳;人家過年咱過年,人家過年娘紡棉。來年兒子中高魁,叫娘一日一碗面。可見好吃。這面自夏商傳到如今,風格不變,味道獨特,可見好吃,久遠!
燴面是河南特色 美食 之一,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面條的麵食。燴面湯好麵筋道,營養高,味道鮮美,經濟實惠。它與北京的炸醬面、山西的刀削麵、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
河南很多地區都有燴面,但卻各有特色,說實在話說不上哪裡的更正宗,只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土生土長的人都認為自己所在地區的是最正宗的。
鄭州號稱「燴面之城」,大大小小各個品牌的燴面館遍布全市的大街小巷,外地人來到鄭州,首先想到的便是嘗一嘗地道的羊肉燴面,很多本地人款待親朋也會推薦香濃的燴面。
鄭州市飲食公司的合記燴面館,是河南省內首家以羊肉燴面為專營品種的面館。後來,有了蕭記、裕豐源、匯豐源、巴老三、76人等燴面館的加入,燴面迅速成為鄭州的全民食品和河南的飲食代表。
最近幾年,其他地市的燴面品牌也搶佔了一席之地,比如:南陽方城的「熗鍋燴面」,開封尉氏燴面等等。
鄭州本地燴面採用優質精白麵粉,經過多道工序做成面胚,抹上食用油,隨吃隨做成寬寬的面條。
湯則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加入七味中葯煲制,白白亮亮。
另輔以海帶絲、豆腐絲、黃花菜、粉條、香菜、鵪鶉蛋等,上桌時再用小碟配上香菜、辣椒油、糖蒜等。
但鄭州城外的燴面卻不是這樣。
南陽方城燴面。
方城燴面里只有湯、面、菜、肉,沒有鄭州燴面里的海帶絲、千張絲、鵪鶉蛋、黑木耳。方城的燴面講究湯要濃白、面要筋道、肉要綿軟、菜要青翠、碗要大氣、片要扯勻、料要辣香。
開封尉氏燴面。
與其他流派燴面不一樣,正宗的尉氏燴面一定要放芝麻醬。
尉氏燴面的特點是不放海帶絲、千張絲、粉條、青菜、黃花菜,也不放鵪鶉蛋。無論羊肉放多少,燴面是一定要下在羊肉湯里的,盛面的海碗碗底一定要有芝麻醬,一定要有生蔥花。而燴面主料——面坯,是加了鹽、雞蛋的,因此面更為筋道、彈滑。
河南燴面各不相同,卻各有特色,湯鮮美、麵筋道是它們的共性,而且,燴面的品種也隨著改革不斷地改進,除了傳統的羊肉燴面,一些品牌還開發出了更多特色,比如牛肉燴面、三鮮燴面、五鮮燴面、海鮮燴面等等。
隨著方便食品的推廣,目前,一些企業也推出了類似方便麵一樣的速食燴面品牌,雖然從口感上和現做的燴面有很大差別,但勝在省時、省事,對於遠在他鄉的遊子可一解思鄉之苦。
至於哪裡的燴面正宗,或許並不重要,你覺得哪個地區燴面更符合自己口味才是最重要的。
河南燴面有南陽方城燴面,鄭州燴面,尉氏燴面等等,鄭州燴面,尉氏燴面我都吃過,但好像吃的都不算太正宗,但是也好吃,我知道鄭州有幾家燴面館是出了名的,生意很火的,可我沒有吃過,冬天吃碗燴面抗寒又暖和,夏天吃碗燴面再加上一瓶啤酒那叫一個爽,我也算是鄭州人了,吃了那麼多燴面都好吃,但還是感覺沒有我家附近有一家牛肉燴面好吃,我每次在外回家都要去吃燴面,味道剛剛的,這家燴面館從我小時候到現在一直開著,大概20年了,生意每天飯點兒人很多,里邊現在還賣冷盤,客人要求了還可以炒熱菜,但這個店大多都是去吃燴面的,燴面是這個店的招牌!
河南燴面到底哪兒的最好吃。你可以到豫西北濟源市償一償!那可不是吹!!濟源有個回族街(濟源市下街村)那燴面做的真叫「絕"!!牛肉繪面!羊肉燴面!牛雜!羊雜!牛肉丸子!那口味您吃了保證贊不絕口!!濟源市的周園路也有兩家燴面館,"老三燴面館","買記燴面館"、濟源市濟水大街也有兩家,"老大燴面館"、"老二繪面館"!去了您就知道了,看看就餐的顧客有多少!!!濟源市地傑人靈!山清水秀!人緣厚道!有"小香港"美譽之稱!多項指標在全球、全國、全省位居首位!而且公交車都是免費坐!!國家水利發電"小浪底"!王屋山、九里溝、以及我國北極最大的m猴區等諸多 旅遊 勝地……歡迎您到濟源來作客!!6月我休假在濟源!恭候您的到來!!!
原陽縣燴面正宗
燴面這個東西,我第一次吃還是在河南洛陽下面的一個叫洛寧縣的地方吃的。
一個小破館子,人還挺多,最讓我吃驚的是這里用的碗。
老闆娘問我吃中碗還是大碗?我環顧四周,MD一個10來歲的小姑娘用的碗比我臉都大,我說這是啥型號的?老闆娘笑笑說這是中碗的……我恬著臉說先來個中碗的。
一會兒工夫就上菜了,一大碗。別說還真香,裡面主要是面條,好像是扯麵還是手擀麵,都不大像,反正就是扁扁的,還有黃花菜,肉,豆腐皮,粉絲。就是這分量讓我有點吃驚,7塊錢的面,在南方最少能讓兩個成年女性吃飽。
第一次吃燴面,到覺得很好吃,有才有面有葷有素,湯湯水水,鹹淡適中,但是吃個中碗就飽了。直到在洛陽住了半個月以後,不知不覺可能是吃習慣了,飯量也跟著大了起來。燴面依然是我主要吃的食物,至於河南其他地方的燴面,鄭州有兩家老字型大小,賣的老貴,不知道是我不懂味,還是真的一般。我覺得洛陽隨便一家小館子的味道都不比他們差。
房租貴了,料放的不夠,都變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