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餐飲行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近年來我國餐飲行業的收入規模總體呈上升趨勢,且其連鎖化業態相對發達國家還有將近6倍的上升空間,通過統計得知,近年我國餐飲加盟店的增長速率較整體餐飲門店增長率更快,其中一二線城市快於三線及以下城市;同時快餐和休閑飲品是主要的餐飲加盟品牌品類。
餐飲行業主要上市公司: 全聚德(002186)、湘鄂情(002306)、西安飲食(000721)、華天酒店(000428)、寶商集團(000796)等。
本文核心數據:餐飲行業收入規模、餐飲行業連鎖化率、特許加盟情況
1、餐飲連鎖化率有較大提升空間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2020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總體呈上升趨勢,從2013年的25569億元增長到2019年46721億元,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收入有所下降,為39527億元。
註:藍底的為持續在榜的品牌。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B. 2021年餐飲行業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可能會突破瓶頸,實現數字化轉型。
餐飲業發展在大的方向和趨勢上與發達國家歷史上的經歷是相同的,但兩者之間也存在明顯差異:
一是當前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變革為中國餐飲業發展賦能,為連鎖化、規模化擴張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條件,這些是發達國家過去所不具備的;
二是中餐品類的多樣化、工藝的復雜化程度遠超西餐,這就使得中國餐飲業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會有更加多元的途徑和模式。
當前,數字化水平對標電算化時代,門店點餐甚至還要靠服務員手工記賬,然後利用計算器進。在這個時代,快餐、正餐、以及休閑餐飲等都出現了相應細分信息化系統。
數字化水平對標信息化普及時代,門店開始普及點餐機或點餐系統,以及簡單的排班系統和門店進銷存系統,但每個管理系統大都是數據孤島,沒有形成一體化的體系。
幾個建議:
01 管理數字化:
「餐飲行業將逐步進入到數字化管理時代,通過信息技術優化管理效率,留存數據,以數據為基礎進行經營決策、產品研發、供應采購、廚房生產、定價、開發選址等。
02 傳播多樣化:
餐飲直播帶貨的營銷風口已經開啟,不少餐企往年以美團、點評平台作為主要營銷平台,同時在新媒體平台稍著筆墨,2021年隨著短視頻時代和5G時代的來臨,網紅主播帶貨或將在餐飲行業颳起一陣旋風。
三、供應鏈成核心
大小公司,出路不同,前端門店決定生死,後端供應決定強弱。供應鏈能力成為了餐企競爭的核心能力,而供應鏈平台大戰也一觸即發。
從食材方面,我們應該選擇更健康的食材:搶灘原產地,整合全球資源。健康的產品才是現在人們的追求,而健康綠色的食材也是各大商家需要的核心,健康食材正在成為品牌競爭的關鍵要素,優質食材正在被大量搶占。
這就直接導致了供應鏈逐漸成為核心力,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做到:大公司自建,小公司巧尋。作為餐飲品牌,我們將要更注重供應鏈管理能力、整合力與變革力。企業的供應鏈能力將成為核心能力,但只有大企業才擁有自建供應鏈的能力,作為中小型企業,我們則要尋求好的供應鏈平台。
四、開拓大市場,三四線城市成主流
隨著社會的發展,餐飲市場在一二線城市已經趨近飽和,三四線城市成為餐飲競爭主戰場。同時,中餐出海、餐飲品牌國際化也迎來了新機遇。重要的是,隨著上市餐企增多,餐飲IPO冬雪正在融化。
C. 連鎖業的發展
發展現狀與主要特點:
(一) 迅猛擴張,市場份額急劇擴大
連鎖經營在我國首先出現在大中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至今已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其發展經歷了兩個明顯的階段:初始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國內市場疲軟,銷售不暢,商業企業為了求生存、求發展,借鑒國外規模效益的經驗,開始探索連鎖商業的方式,企業自發地按照連鎖方式進行經營運作。成長期:(1995年至今)1993年國家正式提出要把發展連鎖經營作為帶有方向性的一項流通體制改革。由於政府的強力推動與企業市場化內在發展需求相結合,我國連鎖業快速步入成長期,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擴張,僅用10多年就基本完成了歐美歷經百年的零售業革命。從上海、廣東、北京等地連鎖經營的發展情況看,連鎖經營適合中國現階段國情和生產力發展水平,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連鎖經營的領域也由最初的零售行業開始向服務業拓展,超市、便民店、各類品牌專賣店、專業連鎖店等作為新的購物形式,已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同,並日益深入百姓生活。據統計,到2001年底,全國連鎖企業已有1124家,店鋪數2.2萬個,零售總額1549億元,連鎖商業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1993年的0.7%上升到目前的4.1%。一些大中城市連鎖業的零售額已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以上,增長幅度超過了傳統的百貨零售商店,如上海已達21.7%,北京達13.7%。連鎖經營覆蓋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已拓展到零售業、餐飲業、服務業三大行業的50多個業種。連鎖商業的市場輻射力不斷增強,成為開拓市場、擴大需求新的增長點,充分顯示了連鎖經營對改造傳統商業模式、促進流通現代化,推動現代流通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二)經營主體多元化,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2001年在全部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為366個,佔全部連鎖零售總店的比重為42.1%;其它非國有經營形式如私營企業、港澳台和外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制、聯營、集體企業所佔比重為57.9%。在國有及國有控股零售連鎖企業中,連鎖門店數占總店數的59.4%,營業面積佔48.8%,從業人數佔47.6%,零售額佔58.4%。數據表明,我國連鎖經營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 地區發展不均衡
現階段我國連鎖經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地區發展不平衡。連鎖經營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大城市。雖然中西部地區和中小城鎮也有所發展,但相比而言,上海、北京、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地的連鎖發展速度、規模和水平要明顯高於其它地區。如在限額以上零售企業和餐飲企業中,北京市2001年實行連鎖經營的企業有129個,門店2123個,實現零售額218.7億元,佔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3.7%;上海市2001年有連鎖企業82個,門店5394個,實現零售額404億元,占當年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1.7%,成為連鎖經營發展最快的地區。但西部部分省份的連鎖企業年銷售額不足3億元,與發達地區相距甚遠。
(四)內資連鎖業占據主導地位,外資連鎖業零售額僅佔一成
盡管實力雄厚的外資連鎖企業紛紛湧入中國,加劇了市場的競爭,促進了我國市場國際化和現代化程度,但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內資連鎖業仍占據主導地位。2001年我國內資零售、餐飲連鎖企業998家,佔全國連鎖總店數的88.8%;實現零售額1221.9億元,占連鎖業零售總額的78.9%。外資連鎖業所佔比重不大。2001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資的零售連鎖店為50個,占連鎖總店數的5.7%,其中連鎖門店數為760個,佔4%,零售額佔全部連鎖店零售總額的9.7%。世界著名跨國商業巨頭沃爾瑪、家樂福、普爾斯馬特、麥德龍等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在華設立倉儲式商場、連鎖超市等,推進了中國流通現代化的發展。據統計,近10年來經國家批准設立的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實際對華投資達到30多億美元,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商已有半數進入中國市場。其它外資零售企業也紛紛來華投資,其中包括好又多、萬客隆、大潤發、吉之島、樂購、易初蓮花、伊藤羊華堂、百安居、歐倍德、7-Eleven、羅森、百盛、太平洋等。但從總體看,外資連鎖業所佔比重仍處於次要位置。
(五)聯合、並購、加盟成為連鎖企業規模擴張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連鎖商業擴大規模的主要方式,一是對國有商業進行連鎖化改造;二是通過租賃、購買,新建網點實現網路的擴張。這兩種方式均屬單一資本的擴張。黨的「十五大」以後,連鎖企業加大了資本經營的力度,通過聯合、購並、加盟等方式,加速了規模化發展的進程。各級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在此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扶優扶強,加快培育龍頭企業,使一些優勢企業的經營規模迅速擴大。2001年初,上海華聯與北京西單、超市發牽手組成新公司,實現了跨地區的強強聯合;上海聯華經過對北方市場的調研後,又轉而在廣東積極開拓,尋求合作夥伴和發展機會;北京華聯在原有22家的基礎上,今年擬准備以西部為主新開16家大賣場。種種跡象表明,兼並、重組已成為近兩年連鎖業發展的主旋律。
(六)超市、便利店成為消費者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場所
在經濟發展較快,人均收入水平較高的地區,連鎖超市、便利店已成為消費者日常購物的主要場所,傳統的消費習慣開始轉變。在一項消費者購買動機的比較分析資料中,反映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中,對傳統菜市場或集貿市場和到超市或便利店的選擇意向。一方面顧客到傳統農貿市場采購鮮肉、水產品、蔬菜、水果四類商品的購買動機依次為:26%、25%、25%和14%,而其它食品和南北干雜貨僅有10%。另一方面,到超市食品區或便利店采購的顧客,購買目的主要傾向於肉類生鮮品、水產品、蔬菜類產品、冷凍調理食品和水果類產品,購買動機依次為:14.5%、14%、10%、9.1%和2.1%,而其它包裝食品、飲料、家庭日用品等比重則為50.3%。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發現,超市和便利店通過生鮮食品、包裝食品和家庭日用品的合理配置,將顧客的購買行為及趨向進行了有效的引導和轉化,同時由於連鎖網路的便利性和集中采購形成的價格優勢,使其對大中城市傳統商店及農貿市場形成了相當大的沖擊,連鎖企業在大中城市商品流通中的地位顯著提高。
(七)連鎖企業呈現出集中化、大型化特徵
近年來,大型連鎖企業快速發展,企業平均經營規模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2001年連鎖百強年平均銷售額16.2億元,平均擁有連鎖店131.2個,百強中前10名企業的銷售額達到718.4億元,佔百強銷售總額的44%。企業進入百強名單的銷售規模的底線為2.68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44億元。這些連鎖企業以資金雄厚、規模大、機制靈活上的優勢,通過加盟、控服等多種形式發展店鋪,在科學的管理體制和企業運行機制上開拓市場,在連鎖企業重組新建中起到了龍頭作用。
(八)連鎖經營方式向更多行業和業態延伸
目前,連鎖經營的發展已從超市和便利店迅速擴展到商業的其他業態,基本涵蓋商業和服務業的方方面面。由於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專業連鎖店將得到較快發展。倉儲式商店成為連鎖經營中被廣泛採用的一種業態,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更快,其中外資開設的倉儲式商店佔有很大比重,入世後這一比重進一步增加。同時,連鎖超市的主體業態主要體現為:生鮮型超市、百貨型超市、綜合性超市、大賣場、主題型購物中心、便利型超市。連鎖專業店范圍從家電、服裝、鞋業擴展到葯品、汽車、建材、房屋等產品,尤為突出的是:可能引發中國三大消費高潮,即汽車進入家庭、家庭購買商品房、醫療制度改革後葯房的市場需求。在這三大消費高潮的帶動下,汽車專業連鎖店、連鎖型健康葯房、連鎖型房產服務將得到高速發展並使得我國連鎖業態由此而形成突破性的發展。
為滿足居民生活節奏加快的需求,一些營業面積較大的超級市場發展迅速。從數量上看,在全部限額以上連鎖企業的門店中,超級市場和專業店成為主力業態。2001年超級市場341家,占連鎖零售企業總數的39.2%;專業店325家,佔37.4%,兩者所佔比重已達76.6%。與此同時,在一些中小城市,連鎖業態也從超級市場、百貨店向便利店、專業店、專賣店、大型綜合超市、家居廣場發展,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
(九)餐飲業連鎖經營發展較快
近年來,餐飲業快速改變多年沿用的單店經營模式,積極發展連鎖、配送和網路經營,在全國涌現了一大批多業態的餐館、快餐連鎖企業。連鎖經營成為餐飲業普遍應用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餐飲業的連鎖經營、網路營銷、中心廚房、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等現代經營方式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各地都涌現了各具特色的連鎖餐飲企業。
2001年全國連鎖餐飲業為254家,實現零售額138.3億元,比上年增長74.1%,拉動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1.4個百分點。其中正餐153個,零售額45億元,占連鎖餐飲業的32.5%;快餐89個,零售額91.5億元,佔66.1%。
餐飲業成為國內消費需求中發展速度最快、增長幅度最高的行業,也是目前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
(十)連鎖企業效益明顯好於非連鎖企業
發展之初,由於企業規模不夠大,經營手段不夠靈活,管理不夠科學,大多數連鎖企業的效益並不理想。經過不斷規范和完善,2001年連鎖企業的效益狀況有了明顯好轉,限額以上連鎖商店實現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6.8倍,新增利潤總額4.1億元,實現整體扭虧為盈。而佔全部限額以上零售企業78.2%的非連鎖商店經營業績明顯遜於前者,實現利潤總額僅比上年增長0.6%,新增利潤總額0.1億元。
D. 餐飲行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隨著社會生活日益多樣化、多元化,餐飲形式也會更加多種多樣,休閑餐飲、浪漫餐飲、沙龍餐飲、旅遊餐飲、娛樂餐飲、會展餐飲、網路餐飲、郵遞餐飲等都會更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傳統餐飲的形式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與餐飲形式更加多樣化相匹配,人們對就餐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一部分人會追求豪華、超豪華、異域環境,比如西安出現的歐洲皇家餐飲、皇家服務受青睞就是證明,但是大多數人對餐飲環境的要求是新穎、別致、典雅、舒適,花園式餐飲、園林式餐飲、野外餐飲、露天餐飲會被一部分人所接受,所嚮往。
餐飲營養化將成為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隨著社會的進步,尤其是人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吃飯不只是追求口感、口味,講究色香味形,而且會越來越講究營養,講究飲食的合理和科學,講究營養與搭配,講究食品安全。營養餐飲、保健餐飲的出現將會對餐飲業提出更高的要求,烹飪營養學將會被人重視,營養技師將會受歡迎。
餐飲品種會更加豐富。尤其是外域餐飲會大量進入中國,會更加豐富,在中國傳統菜系越來越淡化的同時,國外的菜系卻可能強化和突出,如法國大菜,俄羅斯大菜、義大利菜、土耳其菜、日本料理、韓國料理都會逐漸被人所接受。
餐飲業加快發展面臨的挑戰
1、國際著名品牌的競爭和挑戰。國外大型餐飲公司以其豐富的菜品樣式進入中國,他們比中國餐飲企業更了解外國人的胃口。國際品牌既快又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必將給中國餐飲業帶來極大的沖擊。
與國外餐飲行業標准相比,我國餐飲行業的行業標准、法律法規建設相對落後。長期以來,國家缺乏直接適用於餐飲業活動的行業法規,標準的不完善和缺失,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服務水平。
2、外資餐飲企業,將會以各種手段、優惠條件、雄厚的資金實力、寬松的工作環境吸引餐飲技術、管理、服務、文化等方面的人才。人才流失將是中國餐飲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3、行業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餐飲業兩極分化加劇。主要是部分企業仍存在衛生與安全隱患。與國際行業相比,我國餐飲業整體缺乏先進管理技術和標准化的運作體系。
在從業人員中,低素質就業人口多,高素質人才缺乏,餐飲業職業經理人隊伍和專業培訓工作滯後。一些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餐飲企業將會加速衰亡,特別是國有企業,如果不改制,勢必衰退;而一些民營餐飲企業,由於機制靈活,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E. 2021年酒店業現狀和發展趨勢是什麼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中國酒店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首旅酒店(600258)、錦江酒店(600754)、華住集團(01179.HK)、格林酒店(NYSE:GHG)、嶺南控股(000524)、西安旅遊(000610)、華天酒店(000428)、金陵飯店(601007)等。
本文核心數據:連鎖酒店客房佔比、酒店業市場集中度
1、連鎖化經營成為酒店業的趨勢
酒店運營模式不斷創新,連鎖加盟模式快速發展。對品牌方而言,直營模式屬於重資產發展,存在酒店物業的增值空間或者融資擔保作用。酒店集團主要採取連鎖加盟的輕資產輸出模式,統一物資供應鏈、物業服務和管理,保證現金流、提高凈利率、快速擴張品牌影響力、降低金融風險;對單體酒店而言,連鎖化有助於解決酒店運營效率低下的問題,拓寬單體酒店經營空間。中國酒店業經歷近20年的高速發展,目前行業進入加速整合階段,連鎖化經營解決傳統酒店行業重資產、低效率等痛點。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連鎖酒店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F. 餐飲店加盟現在前景還好嗎
隨著人們飲食趨勢,受眾人群比較多,人們都注重養生,如意菜飯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߅加盟對了一個品牌,那收益是無窮的,有時間或者有興趣了去了解了解。
G. 餐飲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趨勢是將加快數字化轉型
餐飲連鎖店持續擴張,上海增速領
我國餐飲業已進入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餐飲連鎖企業是經營同類餐飲服務產品的若干企業,通過餐飲連鎖經營模式組成一個聯合體。餐飲連鎖企業的標准化、統一化、規模化的經營形式與傳統餐飲單店經營相比具有明顯優勢。隨著我國餐飲連鎖行業不斷發展,門店數量不斷增加,門店數量從2010年的15333個增加到2018年的31001個,以9%的復合增長率初步估計2019年門店數量達到33000個。
從門店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門店數量位於全國前列。2018年上海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位於全國首位,達到6202個,同比增長近60%,增速明顯;其次,北京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達到5624個,位於全國第二位;以2018年門店數量佔比測算,初步估計2019年上海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增長至6602個,北京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增長至5987個。
疫情加速行業洗牌,一半以上企業將進行數字化轉型
雖然我國餐飲連鎖企業門店數量保持穩定增長,但是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餐飲行業受到了全面的沖擊與深遠的影響,即便一些大規模的連鎖餐飲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有數據顯示,僅2020年1-2月,餐飲業注銷企業已達1.3萬家。據中國飯店協會調查數據顯示,50%以上餐飲企業將關閉20%-80%的門店,3%的餐飲企業將完全退出行業。
關於疫情對連鎖企業的經營業績的影響,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根據企業報送數值的金額計算,2020年1月份樣本企業各類損失總金額佔2019年年銷售額的佔比達4.3%;2月份各類損失金額佔2019年年銷售額佔比達5.6%。
另一方面,疫情作為黑天鵝事件,將加速餐飲行業洗牌,帶來行業的內部自動分化。對於疫情結束之後的發展,80.3%樣本企業計劃在疫情結束後繼續開店;其次,67.6%樣本企業表示籌劃提升供應鏈或企業數字化轉型;63.4%樣本企業將布局品牌的零售化發展以及企業的集團化發展;22.5%樣本企業要加強現金流管理,或有籌備上市計劃;19.7%樣本企業計劃嘗試無人化設備或無人餐廳。
——以上數據來源於 前瞻產業研究院 《 中國餐飲連鎖行業商業模式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我覺得堂食是中式餐飲的主業,外賣只能算是一項副業。
疫情期間,因尚不允許正常堂食,餐飲業可以把堂食業務轉移一部分到線上,但這一部分轉移比例有限,業務量不足以支撐一個店的正常運營。
外賣只能把餐飲的成品帶給客人,客人到店內消費,有一部分消費的是菜品,還有一部分消費的是服務、消費的是店內環境、甚至裝菜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這些合在一起才算是一次完整的消費體驗,這是外賣不可能取代的。
都知道餐飲行業賺錢,一旦虧損起來,速度之快也是你想不到的,這個時候「活」下來是王道。外賣業務不夠,我覺得可以跑一下企、事業單位,跑一下寫字樓,聯系一定數量的盒飯,務必做到實惠、薄利、衛生。爭取把這些業務接下來,補充堂食業務,爭取做到店內的正常運營。
等疫情真正結束了,大家可以自由堂食了,有了正常的發展環境了,我們再去向餐飲行業 健康 、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前進。
餐飲行業的努力方向,主要體現在「三化」:一是服務對象大眾化。隨著國民收入的整體提高,大眾的餐飲消費已經成為經常性的行為,人們的一日三餐,正在由居家烹制改為到餐廳解決,使得近年來的餐飲市場份額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連續多年以兩位數增加。二是食物烹制工業化。工廠化食品快捷、穩定、簡單,正在替代傳統手工製作成為主流。三是餐飲管理規范化。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十分重視,出台多種政策加強對餐飲企業的管理,幫助餐飲企業完善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方式,使餐飲企業的常規管理日趨規范,從根本上保證了食品安全的防微杜漸。目前看,這「三化」體現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餐飲行業的發展方向。
餐飲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我也是一個做餐飲的人,因為這段時間疫情嘛,出不了門,沒做外賣的餐飲店簡直無法生存。剛開始我有一些迷茫,後來細細的思緒,細細的思考,總結了幾點?我們餐飲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路線。
第一,少而精,垂直深耕,品類不在於多,而在於做精,做出自己的特色,別人無法模仿。
第三,遍地撒網,這個網就是互聯網,物聯網,加上時下新興的自媒體平台,綜合全網資源協同發展。
第四,我們要配備我們自己的餐飲物流,就算是小小店,也要配一個或兩個自己的送餐員,這樣才不會被那些外賣平台割韭菜,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營業。
只要做好上面幾點?有一棵堅持不懈的恆心,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能,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市場會給我們一片晴空。這就是我個人的建議,觀點。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觀點,歡迎相互評論!88
品牌化、小面積化
爆款化,強感知,強IP才能被顧客記住
供應鏈能力正成為餐飲連鎖企業的核心能力
餐飲零售化
餐廳成為特定流量的終端銷售場景
餐飲是個永遠不敗的產業,民以食為天,是個永恆的話題。要發展好餐飲業就要從題材選擇、市場定位、形象包裝到菜餚設計,都要有各自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要去創造品牌,沒有品牌意識,是難以長久立足餐飲業的,如何做出有特色的產業,就看你的創新力和管理能力了。
今年很多餐飲店看都要倒閉了,要有這是疫情的原因,有很多都開不下去了。有可能疫情過後會爆炸嗎?希望能堅持的去堅持下去。陽光總在風雨後。
未來中國消費升級,餐飲行業必然也要升級才行。第一:務服要升級,合適未來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品質要升級,這是基本,才能讓消費者信賴。第三:效率要提升,提升管理水平。第四:創新,要往 健康 , 養生 這方面去引導消費者。第五:讓互聯網思維,現代技術融入當中。
作為一個餐飲愛好者來說,我認為,不管是否受這次疫情影響,餐飲業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來:
1、自媒體的爆發式增長,已經催生了一大批 美食 達人,憑借自己的一手廚藝,不開店,也能在抖音上面做的紅紅火火,直播和短視頻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收益,這種低成本,零風險,高收益讓無數人踴躍進入,但要想在這個領域有一席之地,就不能盲目跟風,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擅長什麼菜系,就做什麼菜系,不要大雜燴,什麼都不像。同時也要接地氣,不要太復雜,大多數愛好者覺得學不會,就容易放棄。所以, 美食 分享會是增長最快的一個方向。
2、傳統餐飲門店要發生變化,菜品不能大而全,這樣會增加人工成本,也會增加食材的浪費,應該小而精,確保口味和品質的同時,用餐體驗也得不斷加強。產品定期更新,滿足老顧客的口味要求的同時,不斷吸引新客戶,做好口碑就是最大的宣傳。
3、大店抗風險能力遠遠低於小店,成本低,易轉型,所以未來小店會越來越多。
4,規模方面,小而散逐漸會被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取代,認牌消費的意識越來越重,所以再小的店,都應該重視品牌發展。
5,很多人看好外賣,在我看來,外賣其實就是雞肋,平台抽點居高不下,商家定價又不能太高,客人體驗感又不會太好,所以外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至少短期內外賣不會給商家帶來根本性的變化,有的甚至還是負擔。
以後聰明的飯店老闆應該像自助餐式的分餐制餐廳轉型 才能生存的好。
H. 我國連鎖便利店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便利店行業最大紅利:管理運營優化+門店效率提升
未來國內便利店數量規模還將保持高速增長,但無論是城市挑選,還是門店選址,抑或經營方式匹配,資本追逐數量擴張的同時更應重視質量的提升。便利店行業的更大紅利將來自管理運營的優化與門店效率的提升。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畢馬威中國日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國內便利店達到13.2萬家,同比增長9%,與上年同期增速減少6個百分點,同時是自2015年以來便利店行業首次出現門店增速放緩現象。另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也表明,2019年,全國超八成的城市便利店數量都在減少。
便利店行業應從三方面優化管理運營
——加速品牌連鎖化
日本前三大便利店品牌在其國內占據了89%的市場份額,加盟店比例超過了95%,而國內排名前十的便利店市場份額只有63%,加盟店佔比不足50%。因此,通過特許加盟方式實現國內便利店品牌連鎖化的空間非常大。
通過品牌連鎖,一方面提高行業的規模化優勢,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一些傳統夫妻店與雜貨店的知名度與辨識度,同時品牌企業可以直接輸出供應鏈、物流配送以及管理技能等核心競爭力,助力單一門店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
2)推廣全程數字化
目前掃碼支付在所有便利店得到了普及,刷臉進門與支付也在部分門店得到應用,但這只是數字化的初級階段,數字化+智能化應當是未來可期的願景。包括提供線上智能購物車,快捷引導消費者發現與捕捉購買目標,同時通過智能購物車實現門店的自動動態補貨,還應當普及自助收銀機,方便消費者自買自結,也可以藉助VR、AR以及全息技術豐富立體型(牆面)與平面型(桌面)消費場景等。
3)品類供給的精細化
空間場景的限制決定了便利店的SKU不可追求大而全,必須是少而精。在通過大數據分析准確掌握用戶基本品類需求的情況下,便利店需要強化個性化的自我定製,用差異化產品形成對用戶的粘性,提高自身品牌的上櫃率與佔有率;
另一方面,可在食品搭配上化整為零,如小份打包熱餐、零食、水果、酒水飲料,快餐盒飯中一份米飯可以配備量少類多的菜品等,這樣消費者在多樣化嘗鮮的同時還可降低消費成本,從而增強消費粘性。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I. 2021年餐飲行業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餐飲行業飛速發展 行業不斷擴張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餐飲業市場規模持續壯大,2011年突破2萬億,2015年突破3萬億,2018年更是突破4萬億,達到4.27萬億,占國民經濟產值的4.7%。2019年餐飲行業收入為4.7萬億,同比增長9.4%。盡管近年來增速有所下滑,2019年為9.4%,但仍遠高於GDP增速。受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有所下降,為3.95萬億元,同比下降16.6%。
餐飲行業多樣化 正餐依舊占據主力
隨著我國餐飲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餐飲行業業態逐漸由單一走向多元化。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餐飲業的業態細分更加精準。有正餐、團餐、快餐、外賣、小吃,以及西餐、日料、東南亞等各國餐飲,乃至烤魚、小龍蝦、茶飲、地方小吃、非遺美食,各地老字型大小美食產品等,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市場選擇。
即便如此,我國餐飲業仍舊以正餐居多,2019年我國餐飲行業中以正餐居多,佔比42.39%,西餐休閑餐飲佔比19.86%,火鍋佔比12.06%,團餐佔比11.35%,快餐佔比7.96%,日料佔比6.38%。
餐飲行業較分散 行業集中度低
在競爭格局方面,目前我國國內餐飲市場較為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根據2020年6月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和餐飲五百強門店分析報告》數據,2019年,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業收入3273.8億元,同比增速高達9.6%。
餐飲百強企業營業收入佔到全國餐飲收入7%,百強企業集中度雖有所上升但是依舊偏低。隨著餐飲市場進行資源整合、餐飲企業不斷做大做強,餐飲百強企業內部兩極分化仍然比較明顯。
餐飲行業消費升級 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未來我國餐飲業將在以人為本、服務民生的基本原則上,從自主創新、信息化經營管理、節能低碳、綠色發展、品牌戰略等層面推動發展轉型,優化發展結構,創新發展模式,提升服務質量,釋放發展新動能。前瞻預計在中國宏觀經濟放緩的前提下,2020-2026年中國餐飲收入增速將保持在8.0%-9.0%之間,到2026年餐飲收入預計將達到81650億元左右。
餐飲行業發展轉型 未來餐飲行業逐漸向著多重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正處於數據化、網路化時代,因此對於餐飲業來說也應當用互聯、共享的思維模式考慮企業的發展問題。由此數據的收集、整理、共享變得尤為重要,在未來,建立互利共享的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將會是餐飲行業主要的發展方向.
同時新技術、互聯網的應用也會成為引流新消費、發展新零售的有效方式,未來餐飲行業將會向著聯網化、零售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此外餐飲相關行業的發展也會為餐飲行業帶來更多便利,未來餐廳會將更多非核心功能外包,讓自己變得更小、更專、更輕、更快。
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J. 便利店加盟前景怎麼樣
便利店屬於零售行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過去幾年特別是2012年以來,我國經濟和消費增速放緩,零售業關店現象頻繁出現。200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達到22.7%,後來受經濟增速放緩、「八項規定」政策等影響,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14.3%,2013 年增長 13.1%,2014年增長12%。2012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速創1999年以來最低,零售額實際同比增長8.0%,增速比2011年下降了10.5個百分點。2013年連鎖百強新增門店、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7.6%、9.9%,增幅再現個位數。而電子商務和網路零售進入調整增長期,2013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10.82萬億元,增長26.8%,網路零售額1.85萬億元,增長41.2%,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估計超過12萬億元,增長20%;網路零售額估計超過2萬億元,增長30%多。
2015 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消費市場呈現平穩較快增長態勢。2月 18日至 24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 6780 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 11%。傳統年貨、信息產品、大眾餐飲、文化休閑等成為節日消費亮點。從春節黃金周銷售額的增速看,較 2014年同期下滑 2.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