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食光機《火鍋英雄》汪文良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培訓師的成功事跡!
汪文良1971年出生於重慶市渝北區大盛鎮龍盛村,家裡兄弟姐妹5個,汪文良排行老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農村是異常貧苦的,汪家也一樣,因為孩子多,日子過得非常緊巴。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汪文良三歲時,汪家遭遇厄運,父親因病去世,年方二十的大哥從此挑起了家庭重擔。准確的說,汪文良是由大哥帶大的,他和大哥的關系也特別親。
汪文良似乎不是讀書的料,求學歷程自然也沒帶給他跳出「農門」的機會。相反,每周的勞動課上老師組織同學們擔磚頭建學校、每天放學後步行一個多小時到隔壁鎮上幫已經出嫁的姐姐看孩子等這些事情,卻成了汪文良對當初那段成長經歷的最深的記憶。1989年,汪文良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便和村裡一位「帶頭大哥」去了天津的工地上打工。
七塊錢一天的工資,「帶頭大哥」要抽走一塊錢,盡管如此,這對於當時的汪文良來說已經算是高工資了,他幹得格外賣力,以至於後來「帶頭大哥」和工地老闆鬧翻了要撤走手下人馬的時候,工地老闆還苦口婆心地挽留汪文良,但是汪文良害怕一個人留在天津,便不得不跟著老鄉們又回到了渝北老家。
1992年,因表姐在重慶渝中區儲奇門開面館(如今火爆全國的重慶小面)缺人手,汪文良便到表姐店裡幫忙,先是買菜、燒火、抹桌子、洗碗,後來是製作作料、挑面、打作料……事無巨細,汪文良幹得有板有眼,勤快人汪文良向人們展現了他對餐飲的稟賦,也為表姐的面館生意立下了汗馬功勞。
話分兩頭。汪文良的三哥1987年便進入了火鍋行業,當時正在南坪彈子石一家火鍋店當師傅,三哥得知汪文良是一個干餐飲的料,便決定培養他,把他帶到自己工作的店裡,邊打工邊學火鍋技術。現在回想起來,正是三哥當初這個英明的決定,讓汪家從此出了兩位火鍋大師傅。汪文良的三哥今年已經63歲,仍在一家大型火鍋企業當師傅;而汪文良自1994年進入火鍋行業後便再也沒離開過,兢兢業業在這個行業浸淫了22年。
這22年正是重慶火鍋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且飛速發展的22年,汪文良清楚的記得,才去三哥手下學技術的時候,那時的重慶火鍋是不需要專門炒底料的,花椒、海椒、胡椒、鹽、味精,加牛油,再加開水,就構成了當時的重慶火鍋的所有作料。那時的火鍋店燒的是煤球,該要大火的時候大不起來,該要小火的時候關不小。眼看火大得差點要燒著屋子的時候,就把煤爐從灶堂拖出來,扔到店外,澆一瓢冷水,等火小了再裝回去。那時的火鍋店都很小,七八張桌子已經算是大店了,人均消費也才幾塊錢,葷菜主要是毛肚、鴨腸和黃喉,素菜主打是豆芽和血旺。
可以說,這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慶火鍋的縮影。即便是九十年代在重慶紅遍半邊天的露凝香火鍋,在其掌門人黃世雄1985年接手家族生意之前,火鍋店「只能容納三桌客人。室內坐不下人,有時下雨,人們都戴著斗笠在露天壩吃。」(援引自重慶商報)不過,重慶火鍋此後便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技術創新也日新月異:2000年後便開始興炒底料、拉紅油,再往後又衍生出了新派重慶火鍋,串串香、火鍋串串、砂鍋串串……你方上罷我登場,好一派欣欣向榮的重慶火鍋生態眾生相,汪文良正好趕上了這個時代,從三哥手下出師後便進入了臨江門洞子老火鍋當師傅。
2001年,時值重慶市火鍋協會成立後的第一屆火鍋美食節,在渝中區解放碑廣場舉行,此時的汪文良已經是北碚區薈鑫村火鍋(今騎龍火鍋的前身)的大師傅。在本屆火鍋美食節上,汪文良帶領薈鑫村火鍋殺進了50強,一起進入50強的還有今天的小天鵝火鍋、秦媽火鍋、德庄火鍋、劉一手火鍋、蘇大姐火鍋等。
此後,汪文良經當時的奇奇火鍋行政總廚的介紹,到四川雅安、瀘州兩地的火鍋店擔任技術骨幹,所到之處無不在當地餐飲市場掀起一股重慶火鍋風。2004年底,汪文良回到重慶,加入位於重慶九龍坡區楊家坪的老街坊火鍋,在這里,他結識了今天他的東家黃德高,兩人由工作關系發展成為了至交。
2007年,汪文良加入重慶蘇大姐火鍋,專門負責加盟店的開業支持與運營。在蘇大姐公司工作期間,恰逢2008年汶川大地震,重慶市火鍋協會率會員企業入川支援救災,蘇大姐公司派出了四人,汪文良第一個報名,隨隊來到綿陽重災區。他和隊友們被分配到臨時安置點伙食團,負責給災民們做飯。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歲月,20人的團隊每天要供應5000人的飯菜,但是汪文良一點也不覺著累。「看著災民們都沒飯吃,確實很可憐!」一個20多歲的年輕媽媽獲救後給汪文良講,她一生下來就因為自己是女兒身被父母埋了三天但居然沒死,才嫁人成家又遇大地震,當時她所在的整棟樓都垮了,已無出路的她根本沒有時間想,抱著一歲的孩子縱身跳進樓下的河裡居然還游上了岸母子得以生還……汪文良切身體味到了生命的偉大與無常,每次打飯都對她特別照顧。每天做完晚飯後,汪文良都會獨自一人默默走出安置點,前去探查回家的路。畢竟,在這滿目瘡痍的地方,人最思念的,便是遠方的家,還有家裡的妻兒。
汪文良在蘇大姐公司工作了整整8年。這期間,汪文良再現了他在重慶火鍋行業的高深造詣。他每到一個加盟店指導開業,完事後加盟店老闆都會千方百計挽留他,很多加盟店老闆都評價他是重慶火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重慶梁平、城口、四川旺蒼、吉林長春、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廣東珠海……汪文良緊隨蘇大姐的步伐,盡心盡責且又極其專業地指導加盟商開店,用自己作為一名重慶火鍋人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並切實推動了重慶火鍋走向全國的整個過程。
2015年,汪文良再次歸到當年的老東家黃德高麾下,加入了重慶食藝天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還是干火鍋這一行,不過,這次是換了一種干法——擔任該公司火鍋、串串等項目的高級培訓師。在這里,汪文良又將其畢生所學,傾情回報給了社會,教學員技術、指導學員開店、幫助學員創業成功,潛心砥礪22年的火鍋英雄汪文良,依然在路上,這又是一段桃李滿天下的崢嶸歲月。
Ⅱ 劉掌門和田玉是真的嗎
劉掌門和田玉靠譜,和田玉都是真的,
品質有保證,支持驗貨的,裡面的和田玉都是很溫潤很有光澤的,喜歡收藏和田玉的朋友可以去上面看看,上面有很多和田玉做的首飾,比如手鐲,吊墜,耳光,戒指都有的還有很多其他值得收藏的,都可以在上面看到
Ⅲ 重慶火鍋在發展中究竟遭遇了哪些問題
曾經超過70%的成都火鍋品牌被重慶品牌收編
到2006年底,已有超過70%的成都火鍋品牌被重慶品牌收編。
重慶市火鍋協會內部人士表示,隨著重慶火鍋在四川、山西、陝西、北京、內蒙江、浙江等地到處開花,重慶火鍋的徒弟們都在自立門戶,外地火鍋群雄逐鹿。重慶火鍋品牌的加盟越來越難做,這是不爭的事實。曾作為當年重慶火鍋協會發起人單位的負責人表示,2006年,重慶火鍋大佬們攻城略地,靠的是口味和性價比。但在管理、文化、創新上形成的品牌綜合競爭力上,重慶火鍋企業顯得薄弱。「比如,人力、租金等,每年按5%—15%上漲,管理帶來的優勢正被放大。」孔亮曾經遭遇的問題,如印記一般,在重慶火鍋企業身上重演。
物以稀為貴,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