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華老字型大小有哪些
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是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遠在3000多年前,北京地區即成為周朝的封國--燕國的都城。漢唐以後,為北方重鎮,成為當時經濟貿易的樞紐。公元1125年,金滅遼後,正式在北京建都,稱中都城。此後,元、明、清三朝,均定都北京,使這里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北京作為我國六大古都之一,中華多民族文化在這里創造出了燦爛的人文景觀,而其中"老字型大小"商貿文化現象,就是這人文景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老字型大小"的誕生,源於商貿的興盛。明定都北京後,永樂年間修築了"內城",嘉靖年間(1553年)又加築了"外城",基本形成了北京數百年的城市格局。 當時,大運河航運直達城內,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全國客商雲集而至,形成了以"西單、東四、鼓樓前"為鬧市的商貿中心。 據《明宣德實錄》記載,為活躍京城商貿,曾從南京動遷2.7萬商戶,於前門、鼓樓等地"招商居貨",建店置鋪,使各地商貨於京產銷。如今的蘇州胡同、鎮江胡同、陝西巷、山西街等,這些自明初至今未改的地名,印證了這一舉動。這時一些間鋪的"字型大小"也隨之產生。據傳,由明宰相嚴嵩寫匾牌的"鶴年堂"葯店、"六必居"醬園,是至今仍經營的"老字型大小",已有近500年歷史了。 清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北京的商貿經濟發展到鼎盛時期,如今馳名中外的老字型大小:"月盛齋"清真醬牛羊肉馬家老鋪、"烤肉宛"清真飯庄、"同仁堂"葯店、"馬聚源"帽店、"榮寶齋"及"湖廣會館大戲樓"等,均在那一時期聲名漸著,且數百年不衰。北京800多年特有的古都經濟中心的優勢,使眾多老字型大小得以生存發展,成為全國老字型大小著名而集中的地點之一。 "老字型大小"不僅是一種商貿景觀,更重要的是一種歷史傳統文化現象。"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使"全聚德"成為北京的象徵。而京城民間"歇後語",如"東來順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嘗過"、"同仁堂的葯--貨真價實"、"砂鍋居的買賣--過午不候"等,生動地表述了這些"老字型大小"的"品牌"特色。 北京作為數朝古都和新中國的首都,歷代名人幾乎都在這時留下了蹤跡,而許多"老字型大小"都與這些歷代名人有著種種干係。遠至封建時代的皇帝重臣、學人名士,近到當代的國家領袖、社會名流,都為"老字型大小"增添了獨有的色彩,使北京的"老字型大小",成為"京城文化"的一脈。一些"老字型大小",已經編成了書,演成了戲,他們的故事,家喻戶曉。"老字型大小"已成為北京的特色文化現象。 北京是一個多民族文化融匯的大都市,北京的"老字型大小"並非"土生土長"。 大多數"老字型大小"都是山南海北、全國各地的人在京創建的,他融匯了各地、各民族的特色,形成了一種"大商業"景觀。這里既有蘇杭的綢緞、安徽的茶葉、江西的瓷器、廣州的海貨,也有山東的飯館、東北的烤肉、山西的葯店、山東的糕點……無論何方人士,來到京城,不僅能尋找到家鄉特色的"老字型大小"。 正是這些不同特色的"老字型大小",匯聚成了京城"老字型大小"大商業文化的魅力。 "老字型大小"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創出了獨特的經營之道,成為一種知名"品牌"。這種"老字型大小"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它的"含金量"是難以估算的。過去,北京人有"頭戴馬聚源,腳蹬內聯升,身穿八大祥"一說。這就是品牌的魅力。 可惜,對"老字型大小"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認識的。"文革"中,曾一度將這些老字型大小"更名換姓",其經營特色也被"批判"掉,使"老字型大小"受到慘重損失。 新時期以來,大部分老字型大小都恢復了原名,各自挖掘傳統品牌優勢,走上發展之路。 近些年來,有關部門對"老字型大小"的繼承和發揚,做了積極大量的工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老字型大小"的市場競爭優勢,正越來越顯現。 開展對京城"老字型大小"傳統文化的研究,繼承和發揚"老字型大小"的特色經營之道,激發"老字型大小"在市場競爭中的活力,讓"老字型大小"成為京城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
『貳』 加盟六味齋
山西飲食——六味齋醬肉
太原人喜歡吃熟肉,如同北京人吃烤鴨到全聚德、便宜坊;天津人離不開狗不理一樣,太原人對六味齋情有獨鍾。每到逢年過節,位於太原市最繁華的柳巷和橋頭街的十字路口處的六味齋總店門口總是排著長隊。這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真是少見了。
六味齋醬肉店位於橋頭街東口,分店遍布太原市。它是由北京的天福醬肘店、鋪雲樓肉店和天津的天盛肉鋪三家各一名師傅在太原辦的一家熟肉鋪,已有260年的歷史。六味齋生產的醬肉,博採京津肉食品之長,精工細作,味道香醇。現在逢年過節,六味齋日銷醬肉5000公斤以上,是太原做熟肉最出名的店。
六味齋的熟肉最出名的就是醬肉系列,包括了醬肘花、頭蹄、香腸、醬雞醬鴨等有20餘種。本人最喜歡就是醬肘花了。呵呵。肥而不膩啊。沾著點醋或者醬油都可以,口感濃香啊。有人形容六味齋的肉是「熟而不爛、甘而不濃、咸而不鹼、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太原人親朋好友聚會的餐桌上有盤六味齋的醬肉,甚至可以提高整桌席的檔次。故有「不吃六味齋,不算到太原」的佳話。
有關六味齋的歷史:
六味齋雖然在山西太原,但它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間的北京,它是國內食品行業現存為數不多的具有200年以上歷史的老字型大小之一。清朝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有兩名舉子:一為魯人,一為晉人,在京趕考名落孫山,盤纏所剩無幾。二人搭夥,在北京西單牌樓附近開設了一家熟肉店,名為天福號。一天夜裡,兩人守灶煮肉、喝酒聊天,對飲過量,隨之呼呼大睡。一覺醒來,肉已塌爛於鍋中,只好將肉起出鍋來放到盤中放涼後出售。但是看看鍋中已成濃汁的肉湯,棄之又覺得可惜。於是,他們便將肉汁塗到肉上一並出售。誰知歪打正著,人們食後反覺肉質香嫩爛熟,味道更加鮮美,一傳十、十傳百,顧客盈門,生意火爆。從此,兩人便把這種煮肉的方法沿襲下來,醬肉由此而生。後來,天福號最負盛名的醬肘子得到乾隆皇帝的贊譽,遂成為御用貢品。到慈禧太後時,這位「老佛爺」為經常吃到鮮美的醬肘子,賜給送肘人一枚腰牌,作為進宮的通行證。由此,天福號的醬肘子身價倍增。
民國27年,即公元1938年,天福號在山西太原設立分號。起號名時,開店的掌櫃和伙計們確也費了一番思量。一個說,凡是吃的東西,一般有酸、甜、苦、辣、咸,也就五味俱全了。另一個說:「肉沒有香味,還有甚吃頭?咱們給它來個五味俱全再加一個『香』味,這不就是『六味』嘛!」此時,一個有點兒文化的伙計給「六味」後面加上一個雅氣的「齋」字,便成了「六味齋」。於是,「福記六味齋醬肘雞鴨店」的字型大小由此而生,譽滿京師的宮廷貢品天福號醬肘子到太原落戶,進入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解放前夕,天福號在全國各地的分號紛紛倒閉,惟有太原的六味齋以其「六味壓三晉、香冠美群芳」的盛譽留存下來。此時,店員只有4人,店面僅20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後,六味齋生產經營稍有發展。1956年公私合營後,六味齋正式更名為六味齋醬肉店,發展為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產品逐步為人們喜愛,成為家家戶戶逢年過節的必需品。「文革」10年期間,六味齋也遭受摧殘,老字型大小牌被當做「四舊」橫掃,店名改為太原醬肉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地方名優特產品又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六味齋的老字型大小得以恢復,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1995年,閻繼紅出任六味齋現代掌門人後,大膽改革,果斷決策,使企業的檔次不斷提升,形象不斷改觀。1997年,六味齋實現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太原六味齋實業有限公司,企業從此踏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縱觀六味齋歷史,起初姓「私」,而後姓「公」,今日姓「眾」,經歷了三個社會、三個時代、三種體制,跨越了四個世紀265年,幾經波折,歷盡滄桑,但老字型大小的光華始終未泯,而且越來越熠熠生輝。
『叄』 北京有哪些傳統飲食老字型大小
在京城,許多肉類食品形成了屬於北京所特有的傳統風味,有些還變成了享譽京城的老字型大小。如醬牛肉、醬羊肉、醬豬頭肉、醬肘子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月盛齋就是以醬牛肉聞名京城的老字型大小。月盛齋開業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的戶教街(現歷史博物館),是一位名為馬慶瑞的回民創辦的。
月盛原來是一個肉攤,擺在前門與箭樓之間的荷包巷內,主要經售牛肉等。店鋪開設後,取名月盛齋。
月盛齋是根據穆斯林風俗,取"生意像齋月一樣興盛"的吉祥之意。
清朝末年,由於月盛齋的醬牛肉風味獨特而名聲遠揚,並被列為清宮內御膳房的食譜,成了供奉皇室的商號,還有了出入皇宮的"腰牌"。
到20世紀30年代,店鋪又增添醬羊肉。新增醬羊肉味道鮮美,配方獨特,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再一次受到人們的喜愛。
月盛齋燉肉用的佐料是祖傳秘方,店鋪煮肉的湯,不斷續水,延續近百年,被譽為"百年老湯";切肉的刀也因世代相傳,被譽為"百年老刀"。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店鋪因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而歇業,"百年老湯"也被倒掉。1956年,實現公私合營;1958年,因擴建天安門廣場,店銷遷到前門外大街;"文革"中間,店鋪曾改稱"北京市醬牛羊肉商店",後又改稱"京味香"商店;1994年,店鋪恢復"月盛齋"老字型大小,並在南郊建有1200平方米的醬牛羊肉生產車間,以供應首都各階層人需要。
復順齋也是一座自產自銷醬牛肉的老字型大小,其創辦歷史已有300多年。
復順齋位於前門外大柵欄糧食店街北口。清康熙年間由劉氏家族創辦,因此,人們稱之為"劉家老鋪",原址在前門外大柵欄門框胡同南口。
復順齋的醬牛肉,無論是肉質、色澤,還是加工方面,都堪稱一流,清代被選作宮中御膳佳餚,曾有"味冠京華"的美名。
1949年後,復順齋為保存和發展民族傳統風味食品的生產,將其門市部遷至現址,生產車間遷至糧食店街南口。經過對鋪面的擴展和整修,以及設備的不斷完善,使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並繼續保持著"劉家老鋪"的傳統特色,深受顧容的歡迎。
京城著名肉鋪恆瑞老號位於西單報子胡同口,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由一個姓馬的人創辦的。原址在鬧市西單二道街,字型大小恆順公。1911年遷至報子胡同口,易名恆瑞老號。
恆瑞老號的醬牛肉是北京有名的特味食品之一。選用嫩牛肉,輔以砂仁、豆蔻、丁香、肉桂、大料、小茴香醬制而成。特點是爛土而不碎,肉質鮮嫩,醬味濃郁,色鮮味美。解放後,增添人員和設備,繼承、發展其傳統風味食品。
天福號是以醬肘子聞名京城的老字型大小,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開業,位於西單路南復興門內大街12號。原址在西單牌樓東北角,由山東人劉玉章創辦。
天福號是經營生豬肉和熟肉製品的肉食老店,其中以醬肘子最為有名。
天源號原為山東人劉玉章和一個山西人合夥開辦,不久,山西人撤股,為劉家獨資經營。
據說有一次劉家煮肉時,由於肉煮的時間過長,爛在鍋里,他們將軟爛如泥的肘子涼涼後出售,顧客覺得別具獨特風味。後來劉家就專門烹制這種醬肘子。由於其"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鮮美"從此名聲大震。
清光緒年間,該店的醬肘子被選為清宮御用佳品,清狀元陸潤庫還特為該店題詞"四遠馳名"。20世紀40年代,因連年戰亂,生意逐漸衰落。
『肆』 江西九江老字型大小鹵菜加盟連鎖
你們江西老字型大小。。估計沒有人沒加盟。。。建議你們改良下加盟程序。。現在這行竟爭太大。。錢不是那麼好賺的。。
『伍』 請問北京老字型大小的醬肉是哪家店,地址在哪兒謝謝,坐等答案
天福號,醬肘子一絕 號稱280年歷史 超市就有,十幾家分店,前門大街的名氣大。
月盛齋 清真店。自產自銷燒羊肉、醬羊肉、醬牛肉 有240多年歷史 5家分店 前門大街店是老店。
『陸』 食品牛肉乾的品牌有哪些
牛頭牌牛肉乾
金角.老四川牛肉乾
棒棒娃牛肉乾
五洲牛肉乾
張老頭牛肉乾
草原旭日牛肉乾
遛洋狗牛肉乾
綠盛牛肉乾
香巴拉牛肉乾
溢佳香牛肉乾
張飛牛肉乾
良品鋪子牛肉乾
罕山牛肉乾
百草味牛肉乾
科爾沁kerchin牛肉乾
廣發草原牛肉乾
『柒』 我想加盟一家石鍋烤肉店
沒必要加盟..
不會的話自己請師傅嘛!
『捌』 怎樣加盟慶豐包子鋪
這個要看你在什麼地方開店,還有資金投入大小。
特色餐飲是不錯的考慮,可以關注下,北京簋街聚集了大量北京知名餐飲企業,可以去實地考察下哦
獨一味萬州烤魚(分店)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220號(簋街)
『玖』 在你心裡,哪個品牌的醬牛肉最好吃
張記醬牛肉 南城老店,門口永遠排著隊,雖然沒什麼環境,但是勝在口味獨特。醬牛肉一盤半斤,味道挺好,老湯燉的,肉質非常爛。芝麻火燒,麻將味不濃,很厚很圓,沒有香味,就是夾肉吃才香。就上五香醬牛肉,地道。這一口就能讓你跪唱征服。他們家的羊雜湯幾乎每桌都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透著老北京的爽快。當你嘗試過很多牛肉和濃湯之後,你會發現這家店的味道絕對能排得上名號。
『拾』 北京的老字型大小食品,如稻香村之類,都有哪些總部是在北京的能加盟嗎
稻香村 三禾牌的才是北京的,目前是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不能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