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誘韓遂勝馬超的過程是怎樣的
此時漢中馬超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人反叛。曹操派曹仁去討伐他們。馬超等人駐扎在潼關,曹操命令各將領:「關西士兵精銳強悍,要堅守壁壘不要跟他們交戰。」秋季7月,曹操西征,與馬超等人的部隊夾著潼關駐軍。曹操緊緊地牽制敵軍,而暗中派徐晃、朱靈等人乘夜渡過蒲阪津,占據黃河西岸扎營。曹操從潼關北面渡河,還未渡過去,馬超追趕渡船急忙攻打。校尉丁斐因而放出牛馬來引誘敵人,敵人騷亂去搶奪牛馬,曹操才得以渡過河去,沿著黃河修築通道而向南推進。敵人撤退,在渭口進行抵抗,曹操於是在許多地方設置疑兵,暗中用船載著士兵進入渭水,架設浮橋,夜裡,分兵在渭水南岸扎營。敵人乘夜攻打軍營,伏兵打敗了他們。馬超等人駐守在渭水南岸,派遣信使請求割讓黃河以西地區講和,曹操不答應。9月,進軍渡過渭水。馬超等人頻繁挑戰,又不應戰,堅決請求曹操割地,送兒子來做人質。曹操採用賈詡的計策,假意答應他。韓遂請求跟曹操相見,曹操跟韓遂的父親是同年孝廉。又跟韓遂是同輩人,於是兩人馬靠著馬交談了好一陣子,但不涉及軍事,只談京都老朋友之間的舊事,拍手歡笑。會見完畢,馬超等人詢問韓遂:「曹操說了些什麼?」韓遂說:「沒有說什麼啊。」馬超等人對他起了疑心。另一天,曹操又給韓遂寫信,有多處修改塗抹,好像是韓遂改定的樣子,馬超等人更加懷疑韓遂。曹操就與馬超等人約定日期會戰,先用輕裝的士兵挑戰,交戰了很久,才出動勇猛如虎的騎兵夾攻,大敗敵軍,斬了成宜、李堪等人。韓遂、馬超等人逃跑到涼州,楊秋逃到了安定,關中平定。各將領中有人問曹操道:「當初,敵軍把守潼關,渭水北岸沿途空虛,不從河東攻打馮翊卻駐守潼關。拖延一段日子而後北渡黃河,為什麼呢?」曹操說:「敵軍把守潼關,如果我軍進入河東,敵人必定去防守各個渡口,那麼就無法渡過西河去,我故意把大軍開向潼關;敵軍全部人馬在南面防守,西河的防備就空虛,所以徐晃、朱靈二位將領能夠專力奪取西河;然後率軍北渡黃河,敵人不能跟我們爭奪西河,是因為有徐晃、朱靈二位將軍的軍隊啊。連接車輛樹立柵欄,修築通道向南推進,既是作不可戰勝的准備,又把兵力薄弱顯示出來。渡過渭水修建堅固的營壘,敵人前來也不出去應戰,是以此來助長敵人的傲氣啊;所以敵人修築營壘而請求割讓土地。我順從他們的請求答應了他們。順從他們的心意的原因,是使他們安心而不作準備,我們乘機積蓄士兵的力量,一旦攻擊他們,就如同所說的疾雷不及掩耳的了,況且軍事上的變化,本來就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啊。」起初,敵人每有一支部隊到達,曹操就露出高興的臉色。敵人被打敗之後,將領們詢問其中的緣故。曹操答道:「關中地區遼闊,如果敵人各自據守險要的地方,沒有一、二年是不能平定的。如今敵軍都前來集中,他們人數雖多,卻互不統屬,軍隊里沒有統一的主帥,一戰便可以消滅掉,取得勝利比較容易,我因此高興。」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逝世,享年66歲。遺令道:「天下尚未安定,葬禮不得遵循古代的禮制。安葬完畢,都要脫掉喪服。那些率兵駐守衛戍的將領,都不得離開駐守部隊。有關的官員各盡職責。入殮時用平時的服裝,不要埋藏金玉珍寶。」曹操逝世後,謚號為武王。2月丁卯日安葬在高陵。
② 以馬超的實力,若他投靠了曹操,能混成怎樣
劉備手下的「五虎將」之一的馬超,嚴格來說也是一方勢力,雖然稱不上霸主,但馬超在西涼有一定號召力。馬超身邊除了馬岱,還有一員猛將叫龐德。但馬超投奔劉備時,為何沒帶上龐德?
龐德死的雖然可悲可嘆,但也助長了關羽的傲氣。換一種角度說,關羽殺了龐德這樣的猛將,更不可一世了,那他離死的日子不遠了。
③ 風雲馬超怎樣拿4劍
第一關由要檢劍的人檢傀儡娃娃``這個很關鍵``沒有傀儡拿不到火劍``第2關走上面``到打夏侯的那個場景放件隱身衣進去那個噴毒氣的門``如果有檢了金蠍的黃忠在則可以直接進!由有傀儡的諸葛或馬超打開箱子得到火劍!第3關走上面``打到貂禪那裡``在10秒內把貂禪KO掉``走上面打鷹``殺完鷹`只聽見一陣傻笑``呂布就出來了``打死得到電劍和和氏壁``打呂蒙時撞呂蒙或小兵11下左右``掉出冰劍(亂世梟雄的話就只可以裝呂蒙出!打死呂蒙請換回鐵劍``這點很關鍵``下一關出場後擋住第一波弓箭`往上面的哪個小房子走進去``剩下的和PLUS一樣了``檢到4把劍後渾身閃光``任何攻擊都增加2倍攻擊``放道具也是2倍!書也是2倍``爽死了``馬超5 6套連招就解決曹操!!
④ 古代馬超是個怎樣的人
按照《三國演義》的人物設定,馬超身為蜀漢五虎將,那自然也是忠義之士,曹操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又殺了他父親,馬超自然是不會與其為伍的。
但從正史上來看,馬超的形象遠沒有那麼光輝。他不歸順曹操只是為了他自己,他想要當草頭王,野心很大實力卻不行,為了拉攏勢力認韓遂為父,一起起兵造反曹操,棄自己親生父親性命與不顧。說他為殺父之仇不歸順曹操,聽上去更是有些諷刺。
當時馬超的父親馬騰,是西涼數軍閥里實力的佼佼者,同為佼佼者的還有後來與馬超一同造反的韓遂。本來兩家關系不錯,同為割據西涼的軍閥自然會互相照應,甚至兩家還共同聯合西涼的勢力一起去打壓在西涼地區的朝廷官員,有明面上反抗朝廷的交情。
當時曹操正欲進攻漢中,想要從涼州軍閥的地盤上過去,馬超等人認為曹操一旦攻滅漢中,就能夠對涼州形成兩面夾擊的形式,到時候涼州軍閥的處境就危險了。於是馬超將涼州地區的其他軍閥全部叫來一起開會,韓遂認為自己的兒子在朝廷裡面做官,擔心造反會造成自己的兒子被殺。
馬超憤怒的說:我的父親也在朝廷做官,現在我放棄父親的生命,把您當做父親,希望您能夠放棄兒子的生命,把我當做兒子。
韓遂看他如此誠懇,也知道他是鐵了心的要造反,所以就答應同他聯手騎兵反抗朝廷。
「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三國志·張既傳》
要知道馬超他親爹以及一幹家眷還在曹操手裡啊,當然韓遂也一樣有兒子再曹操手裡,這兩人如此不顧家人生死,那也真夠狠的。難怪能走到一起。
就在馬超造反不久,馬騰在許昌的家人都被曹操抓到了監獄裡面。後來馬超在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撤軍之後占據涼州自稱涼州牧,遠在朝廷的父親和拖兒帶女的一大家子全部被憤怒的曹操斬殺,馬超被夷滅三族。
」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資治通鑒》
對於曹操來說,他並沒有錯啊,你馬騰的兒子造反了,我肯定予以回應,殺你全家不過分吧,馬超也因此背上了」背父逆子「之名。
超襲歷城,得敘母。敘母罵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超怒,殺之。——《三國志·楊阜傳》
然而就算馬超如此「大義滅親」,他依舊不是曹操的對手!
雖然西涼叛軍靠著勢頭兇猛,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些漂亮的戰績,但西涼叛軍組成的勢力大大小小,眾心不攏無法齊心協力,到了戰爭後期就完全處於劣勢了。這時的馬超還沒有心死,他不願意歸順朝廷,只是向曹操提出停戰,但被拒絕了。在曹操打壓之下,馬超只得又投奔張魯,當然其目的為的也是借勢想重興西涼,東山再起而非真正的歸順。
至於後來為何他又投奔劉備,只是因為張魯的手下十分看不慣馬超,這種抵制關系讓他產生了危機感,而當時的劉備也才剛成氣候,正是需要人才的時機,他去投奔他在當時看來實屬走投無路吧。
說實話,他比呂布好不到哪兒去,甚至於更冷血,為了一己私慾,棄族人而不顧,那是二百餘口性命啊。
所以,在劉備這種「兄弟團」里,馬超其實並不受待見,人品太差了。
在漢中之戰後,劉備取得漢中,此後一百二十多名蜀漢官員是以馬超為首聯名上疏,勸劉備進位為漢中王。劉備稱王後,馬超被封為左將軍、假節。在這當時馬超的官職和地位還是很高的。後來劉備登基為帝,建立蜀漢政權,馬超又被封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爵位為斄鄉侯。
但至始至終,馬超都沒能得到劉備的信任,雖然保留了他都亭侯(這是之前漢獻帝給封的)的爵位,還拜左將軍。但其實都是虛職,不管是督臨沮還是守涼州,那都是偏遠之地,沒多少實力。
⑤ 劉備怎樣是勸降馬超的
公元214年(東漢建安十九年),馬超向張魯借兵,打算攻取涼州。張魯遣馬超圍攻祁山,結果失利而回。馬超聽聞張魯部下對其多有猜忌,想要害他,於是逃入氐中。恰逢劉備此時率兵入川,馬超便寫信給劉備,請求投降。劉備遣人迎接馬超,馬超得知後率兵直接來到成都城下。劉璋為此十分震驚,隨即開城投降。劉備平定西川後,任命馬超為平西將軍。
⑥ 怎樣才能玩好馬超
馬超被譽為插秧王,就是他的技能都非常依賴於他的槍,他必須要接到這個槍,然後才會產生超強的被動,這個被動會產生移速攻速,攻擊力上特別大的一個強化,但是首先你要保證能接得到槍。
這個英雄在一些主播的手裡玩的其實是很好的,但是對於路人來說,個人也嘗試過這款英雄,利用好他的被動是核心,但有的時候團戰一緊張真的就來不及考慮司法的順序,所以有的時候就是哪裡亮了點哪裡,他的操作可能就不是那麼的穩定,但是不能否認這個英雄強度確實不錯,就是比較考驗個人對戰場實際的把握以及技能的銜接。
⑦ 馬超外貌是怎樣的
馬超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馬超的個性特點
1、勇猛:
馬超以勇猛著稱,曾經與許褚張飛大戰不分勝負,曹操更是稱自呂布後難得再見到這樣的厲害人物。
2、敦厚:
馬超為人敦厚沒有什麼心機,所以才會被部下出賣。
3、忠義:
為父和族人報仇與曹操開戰,更是差點誅殺了曹操。投奔劉備後更是為蜀國立下諸多汗馬功勞。
馬超的簡介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而後馬騰入京被封為衛尉,馬超就統領了馬騰的部隊。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關中,馬超聯合關中諸侯韓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對曹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被曹操用離間計擊敗退走,而後聚攏部隊再次攻取隴上諸郡,失敗後依附漢中張魯。
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與劉備軍合圍成都,漢中之戰後聯名上書尊劉備為漢中王。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章武二年(222年)馬超病死,終年47歲,劉禪時期被追謚為威侯。有一女嫁於安平王劉理。有劍術「出手法」流傳後世。
馬超的軼事典故
冊封詔書
劉備稱帝時,以馬超為驃騎將軍、斄鄉侯,並有冊封詔書:「朕沒有什麼大德,卻得以繼承皇帝之位,繼嗣劉家的江山,曹操曹丕父子,世代都會記住他的罪行。朕感到非常地憂傷,非常地痛心疾首。四海之內都怨憤曹氏家族,渴望回歸大漢江山的正道上,鑒於氐族羌族對你的相率而服從,匈奴傾慕你的大義。以你在北方的信義及擁有的極高的威望和勇武,特此委任授予於你,希望你振奮飛揚如咆哮的猛虎般,統領萬里疆域,解救百姓的苦難。大力宣揚朝廷的優良風化,攘外安內,嚴肅謹慎的對待獎賞懲罰,使大漢的福澤更加強盛,這樣才能對得起天下的百姓。」
顯聖懲霸
據《四庫全書》子部收錄《耳談》記載,明朝四川新都縣人楊廷儀,是宰輔楊廷和的三弟,為官參議。父親去世後,楊廷儀為他買卜墓地,挖土後,發現有塊高大的墓碑寫著:「漢左將軍馬超之墓」。楊廷儀認為這塊風水寶地有了驗證,於是就在那裡安葬了父親。不久,楊廷儀朦朧中夢見一人,錦袍玉帶,對他說:「我是漢將軍,不要侵佔我的墓地。」楊廷儀醒後,沒有放在心上。後又夢見馬超戎裝彎弓,一箭射中了他的左眼,又一箭射中了他的右眼。楊廷儀兩眼先後失明,然而,他認定卜葬之地是風水寶地,因而毫不妥協,意志更堅決了。後來,又夢見馬超瞋目大怒說:「我定能給你帶來災禍。」不久之後,楊家有幾個人,和幾個商人結伴,因垂涎商人的錢財而把他們全部殺死。事情敗露後,被判凌遲重罪,楊廷儀因此而被連坐,處以棄市。
麻城端簡公劉采,當時任四川參政,親眼所見。他的家人寶昌縣令劉守福說:「地因馬超而貴,而不是馬超因地而貴。馬超家中二百餘口人,都被曹操所殺,只有馬超的兒子馬秋僥幸逃脫,前去依附張魯,後來馬秋又被張魯所殺。《蜀志》不說馬超的後人,那麼馬家的滅絕就可想而知了。楊廷儀甘願殺身取禍,而為子孫謀求不確定的風水,可以說謀劃的過度了。」
關馬之倫
起初,關羽聽說馬超投降劉備,因為馬超不是故人,寫信問諸葛亮,馬超人才誰可以和他比。諸葛亮知道關羽護前,回信給關羽說:「馬超文韜武略,勇武剛烈超過常人,是這個世間上難得的傑出人才,是彭越、黥布那樣的人,可以和張飛並駕齊驅爭前後,還達不到你那絕無僅有的超群能力。」關羽看到信後非常開心,把書信給所有賓客看。
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候,封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認為黃忠的的名望比不上關羽、馬超,恐怕關羽會不喜。但劉備用費詩巧妙的化解了關羽的不滿。
⑧ 馬超的兒子是誰,馬超的後人結局怎樣
馬超長子的姓名在歷史上沒有記載,只記載了他死於冀城。馬超的另外兩個兒子分別叫做馬秋和馬承。
馬秋的結局:
馬超的庶妻董氏所生,馬超入蜀投劉備時,將他和董氏留於漢中留依張魯。後來曹操攻進漢中,張魯兵敗投降,馬超家人落入曹操手中。曹操把董氏賜給閻圃,將馬秋交給張魯處置,張魯親手殺了他。
馬承的結局:
馬承,蜀漢驃騎將軍馬超之子。仕蜀漢,馬超死後繼承其斄鄉侯爵位。在馬伯庸《三國配角演義》中,馬承臉盤狹長、眼窩深陷,鼻頭高聳肩挑,頗有羌人風范。
在《三國配角演義》中,馬承臉盤平定黃元之亂後,與楊洪一起前往白帝城尋常劉備情況。接諸葛亮密令,誅殺反叛的簡雍和劉升之,繼而歸隱。
(8)怎樣加盟馬超奶粉連鎖擴展閱讀:
在三國演義里,馬超的身世是非常悲慘的,他全家三百多口被曹操誘騙屠殺。在討伐曹操失敗後退回甘肅,自己的兩個兒子又被信任的部將殺死。
最後投了劉備,總算是見了天日得到了劉備充分的信任,一直擔任著把手漢中的重任,並且被授予了驃騎大將軍的顯爵,在榮譽和恩寵中幸福的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但是,歷史上的馬超在投劉備後日子過的是非常壓抑和痛苦的,他幾乎沒有什麼朋友,並且處處受到排擠和壓制,在惶恐中度過了後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