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星加持的餐飲品牌引來眾人的關注,加盟商是如何賺錢的
現在有很多明星加持的餐飲品牌,引起了眾人的關注,這些加盟商是如何賺錢的呢?一方面他們會收取巨額的加盟費,有些比較大的店光是加盟費就要將近100萬,除此之外,他們也可以在後續收取管理費和材料費等等,所以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生意,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有很多明星加持的餐飲品牌,他們通過收取加盟費等方式來賺錢,獲得了公眾的關注,一方面加盟費非常高,畢竟是大明星的品牌,所以光是加盟費,有的品牌就能夠收上億元,除此之外,還有後續的管理費和材料費,都是原來的利潤,因此總會有品牌商找明星來合作,專門開發餐飲品牌。
② 陳赫的火鍋、黃曉明的烤肉、關曉彤的奶茶——明星連鎖店的幕後人
自譚鴨血開始,至膳開始打造「明星IP+專業團隊」的運營模式。 (南方周末記者 周小鈴/圖)
在全國開出七百多家分店的賢和庄鹵味火鍋,在其注冊地成都僅有一家門店。
成都的賢和庄位於錦江區東大街下東街道,毗鄰成都最繁華的春熙路步行街和太古里商圈。正因為扎在最熱鬧處,這條街也擠滿了餐飲品牌。
這條街上有各種各樣的火鍋店,其中賢和庄的招牌上用簡筆勾勒著明星陳赫的樣子,相比其他只有服務員站在門口的火鍋店,賢和庄更引人注意,也常常大排長龍。
「站」在這條街上的明星不止陳赫。距賢和庄幾步之遙,有蕭敬騰的面館,和黃曉明的烤肉店,兩家店門口都豎著明星的人形立牌。有明星元素的餐飲店,總能引發過路者的討論,吸引更多食客。
蕭敬騰的面館每到中午,店內就坐得滿滿當當。一位食客坐下沒多久,忍不住問服務員,「你們為什麼穿著譚鴨血的制服?」服務員透露,因為兩家實際上是一家。這位服務員的服裝正面,印著「至膳」兩個大字。
至膳,全稱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部距下東街道步行只有700米,位於IFS大廈的30層。公司官網介紹,至膳的前身是一家成立於2011年的火鍋品牌「炊二哥」,創始人周楊。
譚鴨血是至膳最亮眼的一塊品牌。在至膳總部,專門辟有一塊區域,展示譚鴨血的店內設計,「百年譚鴨血」的牌匾高懸頭頂。展示區內,有一口超大的火鍋陳列著至膳孵化的一系列餐飲品牌:賢和庄、燒江南、灶門坎、天然獃等,它們是與陳赫、黃曉明、孫藝洲、關曉彤等明星合作的品牌。
3月11日,賢合庄一家杭州分店吊頂石膏脫落,砸傷兩名顧客引發關注。4月11日,陳赫在微博表示「向兩位顧客深表歉意,全面排查整改,安全問題絕不姑息!」
成都僅有一家賢合庄,且為直營。店員介紹,這里幾乎都要排隊,只有周一人稍少。 (南方周末記者 周小鈴/圖)
至膳能與明星結緣,與創始人周楊有密切的關系。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他身邊的朋友了解到,周楊生於1984年,18歲起跟著師父學火鍋炒料。打工四年後,他萌生出創業的想法,在朋友介紹下,找到了成都本地的「巴蜀笑星」林曉東。
林曉東個子不高,笑容可掬,藝名「矮冬瓜」。在生旦凈末丑五大行當中,他是一名丑角。1994年,他曾在春晚上表演皮金滾燈,「雖然只有幾秒的展現時間」。林曉東還擅長評書和金錢板,語言類節目吸引到許多成都本地的觀眾。
林曉東自認「好吃嘴」,尤其是四川火鍋。當周楊和幾個朋友找到他後,合作做火鍋店的想法一拍即合。2008年,「矮冬瓜火鍋店」開張,四年就在全國開了一百多家分店。
但也逐漸出現了內部分歧。
林曉東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當時的團隊可以理解為「草台班子」,隨著店鋪增多,管理能力不足,管理層內耗嚴重,經營思路背道而馳等矛盾激化。2012年,周楊決定離開「矮冬瓜」,創建自己的火鍋品牌「炊二哥」。
「我當時留過他。」林曉東說,他認為周楊是一個有能力、有想法的人。「矮冬瓜火鍋店」雖然用的是林曉東的藝名,但當時林曉東和周楊也只是小股東,沒有話語權。
分家後,林曉東所在的團隊繼續經營「矮冬瓜」,但由於「矮冬瓜」定位為市井火鍋,要做平價,由於以前的管理團隊不專業且難以做好加盟商的品控。林曉東坦言,早期矮冬瓜的門店存活率僅為40%-50%。
與此同時,周楊的炊二哥開始在火鍋界嶄露頭角。
儒墨早期在成都從事 美食 領域的出版工作,對火鍋頗有研究。他曾當面與周楊交流,炊二哥當時是成都第一個能將重慶老灶火鍋標准化、連鎖化的品牌。尤其當炊二哥開到第三十家時,周楊得到了第一筆六百萬投資,這筆投資讓其品牌得以快速發展、規模擴大。
周楊曾對儒墨提到,正是由於有了第一筆投資,炊二哥的定位也從市井火鍋轉變為品牌精品火鍋,也是在這一階段,周楊的火鍋店開始吸引到了明星來買火鍋底料,周楊也藉此積累下了明星人脈。
儒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在餐飲行業結識名流不足為奇,「明星也要吃飯,只要你的產品好,明星也會自己找上門」。
天然呆奶茶店由關曉彤任店長,實際操盤的企業是至膳。 (南方周末記者 周小鈴/圖)
2018年1月,周楊新推的品牌「譚鴨血」上線。這一時期,周楊維持一貫的思路,像先前找到林曉東一樣,他找到了同為「巴蜀笑星」的廖健加入譚鴨血。
作為巴蜀本土藝人,豐富的表演經驗讓廖健面對公眾時游刃有餘。在譚鴨血火鍋官網上,廖健身穿白色廚師服,戴著高筒廚師帽,左右手各拿著一柄大勺站在一口大鍋前向來客展示。周楊則帶領團隊在幕後負責運營。
至膳總經理劉少全在2018年5月正式加入譚鴨血,這一年他50歲。此前他在成都一家知名中餐廳從事管理工作,有近二十年餐飲管理經驗。在下海經商之前,他是政府官員。
劉少全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他反復考慮周楊的邀請,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考察譚鴨血成都的線下門店。劉少全觀察到,在譚鴨血吃火鍋有儀式感,這一點是同時期其他的火鍋店沒有的。且譚鴨血主打的單品有記憶點,出於餐飲人的職業敏銳,他決定加入譚鴨血。
目前,周楊任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少全負責內部的運營管理事務。南方周末記者在至膳公司前台了解到,周楊本人鮮少出現在公司,有活動時才會來。
劉少全說,目前譚鴨血全國加盟店已達七百多家。
譚鴨血也有不少明星護航。楊坤、蕭敬騰、譚維維、吳孟達等明星都出鏡為其錄制過祝福視頻。在譚鴨血的加盟網站上,掛著周楊、廖健等人與孫楠、任賢齊、容中爾甲等明星的合影。
在2018年中國餐飲首屆火鍋行業分享會上,廖健談到,譚鴨血是明星到成都後都要打卡的地方,「我就有這么好的人緣」。
推出譚鴨血不久,至膳還聯合林曉東推出了另一火鍋品牌蓉一鍋豆花麻辣燙。同樣是「主打單品」和「巴蜀笑星」的標配,但蓉一鍋卻遠不如譚鴨血火。
林曉東分析,譚鴨血能火,一方面是當時川渝火鍋品牌正處於青黃不接時期,另一方面在於譚鴨血將長處合理放大,形成自己的特色。由於當時至膳團隊精力有限,周楊全身心在做譚鴨血,分配到蓉一鍋的精力不多,「總體還是缺少天時地利人和」。
與此同時,業內已經有人注意到「明星+餐飲」的運營模式,也有人向其「示好」,希望能運營矮冬瓜火鍋店。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大多數人只想著讓品牌「遍地開花」,林曉東一一回絕了。
最終,他與四川光琿餐飲管理公司達成了合作。這家火鍋餐飲公司發家於新疆,已在四川簡陽投資建廠。董事長曾光輝是簡陽人,曾是一名駐疆軍人。林曉東看重的是曾光輝團隊的管理能力和供應鏈體系。
經過調整,矮冬瓜火鍋店推出「紅茶鍋底」,開鍋之前服務員送上一段吉祥話增加就餐儀式感。他表示,目前門店存活率已提高至90%。
曾光輝認為,品牌能否真正成功,取決於門店存活率。而門店存活率的高低離不開總部團隊對加盟商的督導、管理及支持。
陳赫的賢和庄是至膳所操作的明星跨界項目中知名度最高的。
福建省賢和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1月,由陳赫、朱楨、葉一茜三人創辦,葉一茜於2021年1月6日退股,李晨隨後補位。
2019年6月,成都賢和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至膳開始參與運營。目前,至膳持股51%,福建賢和庄持股49%。
成都賢和庄成立後,開店速度明顯提升。2020年夏,成都賢和庄成立一周年,其新聞稿寫到,已開出五百餘家門店,創下「五店齊開」的盛舉。至今,賢和庄全國門店數已超700家。可以比較的是,2020年海底撈新開門店為544家。
南方周末記者以廣州地區加盟商名義向至膳招商人員了解到,加盟商開一家火鍋店的預算,不含房租均在150萬左右,烤肉店在200萬左右,奶茶店不含房租在50萬左右。至膳旗下目前開放加盟的品牌為賢和庄、譚鴨血、燒江南和天然呆。
賢和庄的加盟費根據城市等級、門店規模有所不同。根據《市界》報道,北京地區開一家350平米的賢和庄,投資預算為兩百多萬,三年加盟費為55萬。另據AI 財經 社報道,北京地區300平米的賢和庄投資預算為168萬,三年加盟費為48萬。而在鄭州地區,300-500平米的加盟費用為38萬。
對陳赫的賢和庄成功改造後,至膳開辟出一條孵化明星餐飲品牌的路子。
2020年6月3日,陳赫和孫藝洲共同現身成都,為灶門坎鹵味燒烤站台。兩人在《愛情公寓》中分別扮演曾小賢和呂子喬。天眼查顯示,灶門坎商標屬於四川至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曾遞,原股東周楊在2019年2月27日退出。目前,灶門坎的經營主體為個體戶——錦江區曾記鹵味燒烤,法定代表人為張穎,曾為四川至鮮的股東。
2020年11月24日,黃曉明投資的燒江南在成都太古里開業。燒江南的大股東為四川至膳,持股58%。黃曉明並無直接持股。
2020年12月6日,關曉彤的奶茶店天然呆,在四川至膳總部的對面正式開業。奶茶店由她父親關少曾持股35%,至膳品牌負責人熊傑任董事。
目前的明星餐飲品牌,明星對外公布的身份有首席品牌官、品牌主理人、明星合夥人等。一部分明星以個人名字或親屬名義持有該公司股權,作為股東獲得盈利分紅,如陳赫、關曉彤,而另一部分明星則沒有明面上持股。
周楊也是如此,他雖是至膳董事長,但企業實控人為羅毅,在股權關系中沒有周楊的名字。對此,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看各人性格,有的人不願意站到台前,他本人也是如此,「只要有協議就可以了」。
南方周末記者就火鍋店的合作方式向陳赫團隊發去采訪訴求,但未獲回復。
位於成都的 「辣斗辣」火鍋,杜海濤為品牌大掌櫃,吳昕為品牌大小姐。其運營團隊在附近也開有四家袁老四火鍋。 (南方周末記者 周小鈴/圖)
除了至膳的明星品牌外,在成都的春熙路商圈,還有吳昕、杜海濤合作的餐廳「辣斗辣」,運營團隊是成都金承時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運營的自有品牌為袁老四火鍋。
與黃曉明的「燒江南」隔街相望的,是Angelababy作為合夥人的「斗鎏火鍋」,其運營團隊為成都見烴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為電台巷火鍋創始人唐一。
「在近一年裡,至少有十家『明星+專業團隊』的餐飲品牌並非出自至膳。」四川傳柒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李銳表示,明星資源是開放的,這種『明星+專業團隊』的組合也沒有門檻。區別在於,這里所說的專業團隊,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菜品研發、廚政、運營,還包括全域媒體的推廣團隊、美團點評的運營團隊、活動策劃執行團隊、視覺團隊等,並非簡單組合就能玩得好。
李銳原是四川衛視副總監,在電視台做節目時就與周楊相識。在成立公司之前,李銳常為周楊出謀劃策。2020年4月成立公司,李銳帶著一支主要由媒體人組成的團隊,開始承接至膳在明星餐飲IP傳播、視覺設計、美團點評運營等業務。這支團隊目前有60餘人,公司將近70%的業務量來自至膳。
「關系好到什麼程度?至膳的人在自己公司坐不下,可以暫時到我們公司來辦公。因為我們都在一棟樓。」南方周末記者在傳柒樂辦公室看到許多穿著「至膳」字樣紅色套頭衛衣的員工。
傳柒樂成立後,也是至膳明星餐飲品牌集中爆發的時期。至膳孵化的四個品牌,營銷模式幾乎相同:明星出席開業典禮親自站台,通過短視頻在社交媒體分享裂變,擴大品牌影響力。
「本質上就是用媒體的思維來做餐飲」,李銳團隊的工作包括門店的視覺設計、線上宣傳營銷、線下活動,甚至還成立專門的輿情部門,跟蹤處理明星餐飲品牌的網路輿情。
李銳解釋,明星跨界做餐飲並非易事,既要投入精力,又要承擔風險。明星都會愛惜羽毛,一旦副業經營不善甚至會毀掉明星的個人聲譽。與明星合作,對企業而言亦是雙刃劍。明星自帶流量,但稍有差池,負面話題就會迅速發酵。
「你不要以為明星開店只是站個台而已。」李銳指著自己的手機,接受采訪前,他剛與陳赫就一個短視頻的海報確定顏色細節,「細化到這種程度」。明星老闆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不遺餘力地宣傳品牌,也常常要出席開業活動。
至膳旗下品牌,明星到店的線下活動和線上推廣也由李銳團隊做。
針對坊間傳聞的明星出席一次加盟店活動收費100萬,李銳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明星參與開業活動是沒有酬勞的,但承接藝人團隊的吃住行、活動經費就不少,更重要的是明星老闆到店作用就在於線上投放,總費用通常高達百萬級。鑒於成本過高,一般單店不建議邀請明星老闆到店。
至膳近一年來密集孵化多個明星餐飲品牌,以加盟形式快速擴張,也為其帶來「割韭菜」的非議。
至膳總經理劉少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按照周揚的說法,2021年的工作思路主要圍繞」維護、穩定、安全」六個字開展,其中「維護」就是指服務好現有加盟商,幫加盟商做好門店經營管理工作。他舉例,從今年4月份起,至膳有近兩百號人在全國各地門店進行巡檢,主要檢查食品安全、服務規范和產品標准等。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儒墨為化名。)
③ 加盟明星的火鍋店,背後存在哪些利弊
在去年受疫情影響,國民經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有不少人認識到,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還是要堅持做一些兼職或者副業,以保證自己的正常收入,最為明顯的是越來越多的明星不僅在演藝圈中繼續拍戲,還搞起副業做起了餐飲企業,對於明星自創興起的很多火鍋品牌店,讓不少粉絲非常願意買單,比如說陳赫的“賢合庄火鍋”,黃曉明“燒江南烤肉”,有不少老百姓想投資做餐飲的時候也會想要不要加盟明星的火鍋店,凡是投資做生意都是有風險的,究竟有哪些利弊今天就帶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但是在今年也有網友曝出在“賢合庄”吃火鍋發現蛆蟲,也引發網友評論,菜品價格貴,材料很少的差評,雖然後來調查發現是有些人惡意污衊,但還是要引起明星們的重視,並不能光靠流量來收割,既然選擇做餐飲企業,就要遭蹋實地的為消費者帶來好的用餐體驗,無論是明星還是平常老百姓,“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更需要做餐飲的人問心無愧。
④ 沙溢也開火鍋店!明星扎堆進入餐飲界,投資者入坑需謹慎!
作者 | UJ觀點
編輯 | UJ觀點
這兩天沙溢開火鍋店的消息傳的街知巷聞,這並不是個例,近幾年越來越多的 娛樂 明星扎堆進入餐飲界,陳赫、黃曉明、關曉彤、孫藝洲、鄭凱、包貝爾等等,列舉的只是一小部分。
現在想想,我居然一家都沒有吃過,可能是我的荷包負擔不起明星店的高消費,有體驗過 「 明星店 」 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說說你的感受,讓我有幸隔空嘗嘗味道。
回到正題,三個疑問。
1、為什麼一些沒有相關經營經驗的明星都來做餐飲,而且扎堆在成都?
2、餐飲行業競爭激烈,一年頂多兩三百萬收入還不如拍戲,靠什麼賺錢?吸引他們的點在哪裡?
3、為什麼 「 明星店 」 都是:火鍋、烤肉、奶茶?
我們現在就來捋一捋。
第1個疑問
明星沒餐飲經驗,但是他背後的 「 操盤手 」 肯定是餐飲老手。
我查了查
都有同一個合作夥伴:四川至膳,人稱 「 明星餐飲品牌最大的MCN孵化器 」 。
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 「 譚鴨血火鍋 」 的老闆,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不懂行的明星可以運營好餐飲店了。
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變成注資合作,但本質上跟電視廣告代言人沒有區別,只是把明星代言費轉化成了股權,實際的經營管理他們是一點都不參與,要的還是明星的流量以及個人IP,來保證 「 明星店 」 的營收。
成熟餐飲運營公司負責管理、孵化、供應鏈,明星入股加持幫助推廣,可以說是常規操作,只為了互利共贏。
雖然雙方是合作關系,而且至膳還是大股東,但是對外宣傳都是說某某明星開的店,理由就不多說了,要是說 「 至膳 」 開的店,人還去嗎?
明星扎堆在成都開店,其中最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 「 四川至膳 」 ,而是基於2020年的情況,四川省為了恢復生產,推出了新政策:
這就是為什麼扎堆大成都的主要原因,有福利呀!
第2個疑問
明星放著高收入的大戲不拍,開餐飲小店?別問,問了就是 「 割韭菜 」 !
人家明星可不賺那起早貪黑的辛苦錢,餐飲要想快速地做大,唯一途徑就是加盟,那就不得不說 「 某某庄 」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開了500多家門面,走的就是加盟路線。
加盟費50萬左右,保證金5萬,那500家可就是2個多億直接進賬,純純的利潤。
給大家算筆賬還有一個客觀事實。
餐飲開店不加盟,營收的主要考量指標是 「 翻台率 」 ,就拿火鍋一哥海底撈來說,它之所以這么牛,是因為一天可以翻4.2~5次台,而火鍋二把手呷哺只能做到2.8~3次。
「 某某庄 」 舉例,每家面積大概300 左右,合理安排動線後約在20張桌左右,算3次翻台,每桌坐滿4個人,以某平台上的人均消費約120元,一天的的流水大概在28000元,一般餐飲行業毛利基本都維持在55~60%左右,人員成本保持在20%左右,每天的凈利潤在1萬元左右。
看起來賬面是不是很漂亮,一年也有300多萬的收入。
要清楚上述數據都是在天天滿坐並且翻3次台的情況下,還不能有打折活動,更沒有任何的推廣成本,反正就是沒有任何其他的成本計入,有從事餐飲經驗的朋友都懂,那是有多難。
回過頭來想想,是不是沒把開店除了加盟費以外的成本考慮在內?300 的店在大城市,按照總部要求去選址、裝修整體下來200萬勉強擦邊,這還沒包括房租呢。
另外每個月2%的營業額是要被總部抽走的,就算你賠錢也要繳納這筆支出,合同簽3年,續約還有繳納2萬,這可是白紙黑字寫在合同里的。
還有如果你投資的幾百萬是借的呢?工資漲漲、菜價漲漲、肉價漲漲、房租漲漲,慢慢算吧。
在這種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想收回成本起碼要1年起。你能保證天天爆滿嗎?你能保證這位明星天天在你店裡幫你推廣嗎,不要懷疑,明星基本都是甩手掌櫃。
如果能,雨露均沾500家,一個家一天,也要一年半輪一次,而且這位明星什麼都不用幹了。如果不能,營銷推廣成本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說白了,你加盟之後賠錢,跟明星一毛錢關系都沒有的,他目的已經達到了。短期想回本?不往裡繼續搭錢就謝天謝地了。哪個正經干餐飲的第一年就回本的,說說?純屬做夢!2~3年能回本算是很不錯了,有的連本都收不回來,這是事實。
要知道一家海底撈門面一年的平均毛利潤大概也只有200萬左右。
再說一個事實,「 加盟店 」 跟 「 直營店 」 最大的區別在於管理。
為什麼要說管理?
因為翻台次數的關鍵就是在於管理,自己想吧。上面是按3次翻台計算,其實2.5次翻台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正常水平只有1.5~2次。
要清楚並不是你交了管理費用,你的加盟店就能達到像 「 海底撈 」 、「 呷哺呷哺 」 直營店的一樣的水平,其實就是前期隨便給你安排一兩個督導,其他都是由你個人去判斷運營。
好的管理人才都在 「 直營店 」 不可能在 「 加盟店 」 ,人家的薪酬績效不會比你低,有的請都請不來,更何況招呢?別異想天開了,好的管理人才都是靠挖的。就是就更大企業做對抗,你有那麼大資本嗎,一個加盟店。
但凡給你吹噓自己管理能力有多強的,而在家待崗隨時上工的,都是半桶水。好的管理更不缺機會,這家屁股還坐熱,下家就盯上了。
第三個疑問
明星開餐飲店無非:火鍋、烤肉、奶茶,三大品類,為什麼?
這要結合 「 第二個疑問 」 來說明,這對加盟店的統一管理有重大作用,如果是幾百家的川菜館,無論品類的多少,就必須要保證每一個城市、每一家店、每一個廚師做出的每一道菜的口味保持一致,單單這些統一管理和培訓就要花大把功夫。
但是火鍋、烤肉、奶茶就不一樣,只要保證他們基底材料是統一渠道就行,如火鍋只要保證火鍋底料就行。
但這些並不是只有明星才明白的道理,根據某點評APP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超過35萬家的火鍋商家,是我們最受歡迎的 美食 。
這也側面證明了火鍋這種形式在國內已經呈現飽和狀態,而烤肉跟奶茶大同小異。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餐飲的保證就是口味以及服務,而 「 明星店 」 的崛起不過是名人效應,當熱潮退去,又有多少人願意當回頭客?
我是沒吃過,但我在網上查看了一些體驗過 「 明星店 」 網友的評論,從口味、服務再到價格沒有一項能令人滿意的,如果我端幾家的火鍋讓你品嘗,但不告訴你是哪家的火鍋,你能說出個一二三四嗎?這也說明 「 明星店 」 跟 「 平常店 」 並無區別,沒有什麼實質競爭力,有的只是明星的光環加持。
據數據顯示:迄今為止,主流明星品牌店數量已累計超過300個,餐飲行業佔比高達61.7%。
熱度過後,顧客基本不會再來二次消費,加盟店的營收都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從近10年統計明星店的壽命數據來看,不到一年就關門的佔比接近20%,能連續營業超過3年的佔比10%不到。
從經營品類、模式上就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想把東西做好,而是想如何收更多的加盟費,苦了入坑的朋友啊,消費的是粉絲還有普通人的錢包。
餐飲公司是收割者,明星是鐮刀,投資者是韭菜。
歡迎關注、留言評論。會繼續分享有用的知識。
⑤ 適合大學的快餐加盟店
適合大學的快餐加盟店有:快樂星漢堡、酸小七果味酸菜魚、海盜蝦飯、。
快樂星漢堡加盟介紹:上海斗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2008年正式成立,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快樂星漢堡」是斗石餐飲集團旗下的明星品牌,2010年受上海世博會特邀參展的國內知名品牌。
酸小七果味酸菜魚加盟介紹:酸小七成立於2016年,是蘇州恆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餐飲連鎖品牌,以檸檬青花椒魚,番茄酸湯魚,木瓜金湯魚等為特色經營的品牌連鎖店。
海盜蝦飯加盟介紹:海盜蝦飯誕生於2015年,由華為網路及名廚世家的業界精英聯合創始傾情打造,將網紅小龍蝦和高速發展的米飯快餐相融合,是小龍蝦飯的代表品牌。
⑥ 明星和幕後推手合夥收割加盟商,背後哪些問題值得深思
比如他們為什麼要合夥?這個明星和幕後推手是誰?加盟商為什麼要這樣做?會怎麼處罰,公司員工怎麼辦,
⑦ 明星店推手一年收割加盟商3.6億,你看好明星餐飲店的前景嗎
明星店推手一年收割加盟商3.6億,你看好明星餐飲店的前景嗎?明星開餐飲店有其優勢。明星一般有廣泛的粉絲群體,可以藉助粉絲群體拉動店面消費,如果一家各方面比較成功的店面,粉絲的確可以撐起營業收入的半邊天!粉絲是需要維護的。如果明星僅僅是依照自己的名氣開下餐廳,靜等粉絲光顧那就是自己太自多多情了!不管你是什麼明星,什麼大腕,都得適時的和顧客互動,定期和粉絲互動活動,或者給顧客,粉絲一定的小禮品,你的專輯,簽名照,簽名書等等。開店的目的是什麼?明星開店前要明白自己開店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和朋友們消費方便,還是為此來增加自己的部分收入,還是作為以後退出娛樂圈的一項事業。
⑧ 「明星餐飲」倒閉潮來襲,加盟商的權益是否能得到保障
當前明星餐飲紛紛倒閉,很多加盟商的權益是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大部分加盟商所繳納的費用全都打了水漂,連帶著很多群眾在加盟商餐飲店所辦的充值卡或者會員費用也沒有辦法進行退還,造成的損失非常之大。
當前明清餐飲的倒閉J203大多數的明星餐飲都已經關門轉店,一部分的明星餐飲是因為衛生狀況不符合標准或者被人投訴因食品問題而陷入輿論狀態,還有一些品牌餐飲是因為價格過於昂貴,而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強制停業,種種原因合起來是明星餐飲大批量倒台的主要原因。而在這場明星餐飲盛宴中,最倒霉的卻是那些加盟商,他們所加盟品牌投入的巨額資金,卻是難以挽回,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⑨ 陳赫鄭凱扎堆開火鍋店,這背後的暴利有多大是借創業圈錢嗎
12月19日,北京合生匯商場一家火鍋店,被眾多花束與人群包圍,現場擠得水泄不通。
這是火鳳祥火鍋北京總店的開業現場,演員溫碧霞、王麗坤、乃萬、張曉龍等數位明星,為火鳳祥掌櫃鄭愷站台。
每一張桌子都在等待著一個劇本。「明星、網紅,當時現場聚滿了人。」周旭對AI財經社說,他當天目睹了首店開業整個過程,「從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鄭愷都一直在配合幾十個網紅拍短視頻,一個接一個。旁邊助理手中拿著一沓特別厚的劇本,在拍攝間隙,不時遞給鄭愷熟悉。」
而鄭愷的火鳳祥在招商手冊上寫的開店投資額也相差無幾,不過加盟費是38萬元。
加盟模式讓明星餐飲品牌獲益頗豐。賢合庄已經在全國開了500多家門店,據此計算,光加盟費就超過2.4億元。鄭愷的野心也不相上下,截至2020年11月21日,火鳳祥已在2020年全國簽約門店50家。「三年完成500家店的開店目標。」鄭愷在北京首店開業當天說。
這在火鍋行業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2019年,海底撈的餐廳經營收入為256.09億元,年內凈利潤23.46億元,餐廳的經營毛利率僅為18.6%,而凈利率只有8.8%。很難想像,賢合庄和火鳳翔如何做到9-14個月收回投資。
⑩ 收割3.6億後,明星餐飲店集體退潮,加盟餐飲品牌該注意什麼
餐飲業加盟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問題,很多問題在加盟之前需求搞分明,之後才幹最大限度的保證本人的權益。
餐廳開端停業了,你必需要和品牌方團隊融洽相處,你有資源的話,盡量你本人得店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