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化妝品加盟有什麼創業機會嗎
唇膏效應——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唇膏的銷量不會減少
理論上挺多機會的,實際上要看誰經營
任何生意都有賺到錢的,也有賺不到錢的,關鍵在於人
❷ 美妝連鎖店加盟怎麼樣請大家給點建議
原標題:2019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消費升級+電商渠道,國產品牌鋒芒畢露
美妝市場三大變,消費者社群化大勢所趨
資料顯示,2018年,95後美妝消費增長347%,連續3年保持3位數增長。90後成絕對主力消費群體。而天貓美妝消費者超過3億人次,其中95後超過5000萬人次。這些被稱為Z世代的95後消費者,在社交和消費行為上有更多的社交網路依賴,更短的注意力時間,以及遠被低估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
第二趨勢是下沉市場增長強勁。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超過一二線城市。《2018中國美妝新零售研究報告》顯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2017年女性消費增長率為20%。下沉市場的美妝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第三個變化是「男色經濟」。2018年美妝消費人數同比增速男性超過女性。90和95後男性彩妝消費人數突出。天貓的報告也顯示,如今男性也更注重面子工程了,2018年,天貓平台的男士專用品牌同比增長達到了56%。
所有這些變化的背後,是消費者和渠道變了,市場變了。這些的變數必然帶來新一輪營銷變革。深入美妝行業,我們會發現,目前幾乎每一個營銷負責人關注的核心都離不開這些關鍵詞:短視頻社交營銷、下沉、社交電商、帶貨、線下線上一體化等等。
未來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將超4200億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和持續增長,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化妝品市場,未來,我國化妝品消費市場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化妝品消費水平還相對較低,這也意味著我國化妝品還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340億元,到了2015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超2500億元,達到了2514億元,在未來幾年,我國化妝品市場會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239億元左右。
2012-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美妝行業發展困境分析
——高端市場被國際品牌主導
首先是國內市場,中國美妝品牌的銷售份額雖然占據主力地位,但在高端市場中佔比極低,外企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長期以來,我國美妝行業面臨國際品牌的強力攻勢,尤其在高端彩妝市場,幾乎被國際品牌所壟斷。國際美妝品牌憑借其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的品牌優勢、日積月累的人氣口碑、穩定的產品質量以及成熟的渠道鋪設等優勢,在中國高端市場上贏得了龐大且穩定的客戶群體,給本土品牌產生了很大的競爭壓力。其次是國際市場,中國美妝品牌在高端消費類市場佔有率不足10%;並且,在全球市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化妝品公司里,幾乎沒有國產品牌的身影。中國企業在提升大眾美妝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應該注重高端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2、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足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化妝品行業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格局,其中國內企業數量有近4000家,除百雀羚、珀萊雅、自然堂、韓後等本土品牌以外,普遍規模較小,一直以來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並且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張,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魚目混珠的行業亂象。一些自主研發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的小品牌,常常以模仿成功品牌為生,相比在我國美妝市場上占據著主導地位的寶潔、歐萊雅、資生堂、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而言,市場競爭實力嚴重不足。再加上近幾年國際化妝品巨頭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本土企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因此進一步增加,本土企業需要加快品牌規模和產品競爭力的提升。
3、企業責任意識提升面臨阻礙
目前制約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一是企業本身責任意識不強、能力不足。目前仍有部分美妝企業對產品質量安全不夠重視,甚至為追求產品見效快、利潤高而鋌而走險,無證生產、非法添加、虛假宣傳等問題仍然存在;還有大批中小化妝品生產企業缺乏專業能力過硬的質量管理人員,在法規、標準的貫徹中存在理解偏差、執行不到位的情況,難以建立和運行從原料采購、過程管理到質量控制全鏈條的管理體系。二是相關標准不健全。當前新興化妝品工藝技術、經營業態層出不窮,但相應的法規標准相對滯後,行業和監管缺少有效的依據和體系支撐。
中國美妝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政策監管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2018年1月5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化妝品風險監測工作規程》,以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化妝品風險監測工作。根據規程,6大類化妝品將被重點監測,包括:可能含有潛在危害因素的產品;流通范圍廣、消費量大的產品;引起化妝品安全事故或受到消費者關注的產品;涉嫌虛假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的產品;根據不良反應監測結果顯示具有潛在風險的產品;技術上無法避免,導致風險物質作為雜質帶入的產品。以上6大類化妝品的監測總結報告,將直接報送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2018年1月9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化妝品分類規范》(徵求意見稿),該規范以產品功能宣稱、作用部位、產品劑型和使用人群為依據細化分類,實施編碼原則,實行開放式分類表格設計,可依據行業和科技的發展對分類進行動態增補或調整。這一行動將有利於在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學合理的化妝品分類方式,為化妝品行業的規范發展和科學監管提供依據。
2018年1月24日,中國食品葯品檢定研究院發公告稱,根據國家食葯監總局工作安排,該院組織制定了《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該意見稿指出,化妝品企業需對產品功效宣稱類別進行評價,要求功效宣稱與其證據水平(評價)相一致。除了能直接識別的功效外,特定功效宣稱均應經過相應評價,包括但不限於防曬、美白祛斑、育發、美乳、健美、除臭、抗皺、祛痘、控油、去屑、修復、保濕(>2小時)功效。
2018年12月18日,司法部正式向WTO通報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標志著條例的修訂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結合條例的修訂,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化妝品網路銷售監督管理辦法、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辦法等法規標准建設也有序推進。
2、消費升級推動需求增長
隨著顏值時代的來臨,彩妝、護膚品等各種美妝和個人護理產品作為日用消費品,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成為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幾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國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口結構變化、收入水平提升等所帶來的消費升級、消費習慣的改變、核心消費人群的增加以及化妝品消費理念的增強決定了未來中國美妝市場的龐大容量和市場需求,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與較低的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水平,也為美妝行業提供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國內的美妝產業雖然起勢較晚,但增長勢頭來勢洶洶,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3、本土品牌深耕大眾美妝市場
盡管近年來國際品牌高端產品在中國市場大放異彩,但大眾美妝消費仍然占據著我國主要市場,大眾美妝產品在我國化妝市場的佔比仍然高達79%,占據著絕對優勢,本土品牌深耕大眾美妝市場,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一方面,我國不同層次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差距懸殊。從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看:高收入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達70640元/年;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189元/年;低收入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6400元/年,不到中等收入組的四分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分別為28228元/年和24336元/年。
另一方面,2018年我國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僅為1223元,在居民人均消費中佔比僅為6.2%,我國大部分消費者仍然難以持續承擔高端美妝產品的消費支出。從產品定價來看,國際品牌大多定價在單品300元以上的區間帶,而國產品牌定價則主要集中在單品100元左右的區間帶,國內自主品牌正是憑借對國內消費者的深入了解和定位,依託其性價比優勢深耕大眾美妝領域,在本土化過程中與大眾消費者契合方面更勝一籌。
4、多元化營銷渠道
1)隨著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網上支付安全水平的提升,電商渠道發展勢頭迅猛。本土美妝品牌把握大眾消費升級機遇、綁定快速發展電商渠道,抓住電商流量紅利拓展新類型產品,初露鋒芒迎發展機遇。
2)互聯網的普及帶來的渠道變革為國貨美妝品牌的營銷與宣傳提供了更多的創意性選擇,比如,社交媒體上美妝博主、網紅和影視明星的「帶貨」,就極大地刺激了90後、95後、00後等消費主力軍的消費行為,不僅拓寬了美妝產品的營銷渠道,更提高了國貨美妝產品的滲透率。
3)本土品牌線下主力渠道為日化專營以及連鎖商超,本土品牌憑借較低的折扣率和靈活的銷售策略調整,與渠道經銷商深入綁定,藉助日化專營、連鎖超市兩大渠道加速下沉,實現了規模的線下快速擴張。
近年來,本土美妝企業不斷加強品牌營銷和創新產品研發,隨著線上、線下、海外購買等渠道格局的變化,以及化妝品企業多管齊下的銷售渠道建設,在空間、地域、渠道上的限制逐漸減小,國內美妝品牌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❸ 聖丹娜這個牌子正規嗎
正規。
聖丹襪嘩娜化妝空鍵品隸屬於聖丹娜化妝品加盟總部,品牌成立於2019年。通過查詢公司相關資料得知,聖丹娜是正規品牌,屬於中檔產品。公司總部位於浙江,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文一西路998號海創園18幢號。
公司以經營化妝斗好巧品為主。目前,聖丹娜化妝品以加盟為主。
❹ 聖丹娜這個牌子正規嗎
聖丹娜這個牌子鏈鏈是正規遲裂的。聖丹娜化妝品隸屬於聖丹娜化妝品加盟總部,品牌成立於棚旦孫2019年,登記於杭州市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❺ 歌絲護膚品怎麼加盟
可以撥打官方電話咨詢加盟。會有相關工作人員對加盟費用,加盟所需材料等問題進行詳細介紹。歌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以從事商務服務業為主的企業。
❻ 山東健恆國際加盟靠譜嗎
靠譜
健恆國際成立於2009年,經過6年的發展壯大則缺塵於2015年。在北京設立大陸公司北京健恆春萱堂國際商貿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山東健恆化妝品有限公司。健恆國際商貿是一家集產品研發、專業扮爛生產、批量銷售、專業人才培訓、產品營銷、物流配送孫禪為一體的新型連鎖化妝品企業。
❼ 護發加盟品牌
1、百蓮凱2、博士園3、黑奧秘4、植潤堂5、發大夫
1、百蓮凱
中國美容之王,中國高科技美容養發連鎖品牌,成立於2001年,旗下加盟店近7000家,是中國美容養發市場上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十大品牌之一。百蓮凱科技養發定位為功效型養發館,主打功效生發、白發轉黑,以高科技儀器+功效型產品+深度頭皮護理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立足市場,口碑經營!龐大的經營規模及專業的服務,「八星代言」的明星優勢,功效顯著的用戶口碑,讓百蓮凱成為業界聞名的科技養發連鎖品牌。
2、博士園
由留日歸國整形美容外科醫學博士王朝剛教授聯合創立,主打毛發移植,目前在國內33座城市開設分支機構,高度實現了「就近治理」與「高效治療」的有機統一。
3、黑奧秘
隸屬於北京普世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創立「再出發」品牌,2019年5月正式將「再出發」升級為「黑奧秘」,致力於為脫發、白發等頭皮亞健康人士提供專業的頭發理療方案。
4、植潤堂
是一家專門研發以純植物產品來洗護頭發,養護頭皮,解決頭發和頭皮健康狀況的公司。公司秉承「健康與美麗同行」的經營理念,專注於橘猛培人類的頭部健康事業。
5、發大夫
隸屬於廣州發大夫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中醫學、經絡學、葯理學理論為基礎,研究出一系列成熟的白發轉黑、防治脫發的理療方案。專攻白發、防脫生發、理療保健。
發可以圓唯防止頭發脫落,不會引起分叉、乾燥、發黃等現象。它可以改善頭發質量,使頭發看起來有光澤,不幹燥或油膩。油性頭發的朋友可以每天洗一次,以減少油知慎脂的排放,而乾性頭發的朋友可以每隔一天或兩天洗一次,以免頭發看起來更干。洗頭後必須使用護發素。如果你覺得麻煩,你可以隔一段時間洗一洗再用。
❽ 樊文花加盟費多少
2016年,四川網路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針對央視報道的「鴉片」面膜在成都地區進行了暗訪,通過客觀的調查與取證,一大批網銷(微商)及小商品市場渠道面膜均為問題產品,存在非法添加重金屬、激素等情況,且不符合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針對化妝品行業新頒發的更為嚴格的法律法規。不過,新聞調查中也暗示消費者不必失去信心,在正規大商場也存在良心商家。主打「原液草本配方+分膚美白理念」的樊文花美白面膜,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代表。
那我們應當如何選擇安全的面膜產品呢?
1、查看國妝特字型大小是否有備案。在購買任何化妝品時,都可以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上面查詢。根據產品上的名稱,即可查看相應的產品信息,校對國妝特字型大小是否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備案一致!
2、查看美白類的面膜是否有特殊類化妝品許可證。美白專家提示:自2015年6月30號起,所有的美白類產品,均為特殊類化妝品,需要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特殊化妝品許可證方可生產及銷量。其中,樊文花美白面膜是持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特殊化妝品許可證為數不多的企業,美白與祛斑類產品一共14個特證。
3、選擇去大商城購買。根據這次記者的暗訪和調查所知,出現問題的產品大多是在小超市小商城或網上購買的,因為正規企業有實體門店,想要長期生存發展就必須要考慮到信譽問題,從而在對待產品方面也會更加用心,更加願意投入,只有做好這個根本才會留住更多顧客。所以,要購買放心的產品,盡可能選擇去當地知名大型商場。樊文花美白面膜體驗店到目前為止已有1300多家分店,店鋪主要進駐於萬達、萬象城、家樂福、銀泰、沃爾瑪、丹尼斯和大潤發等知名大型百貨商場,品質安全可靠有信心!
從2017年至今2019年5月末一直都在用樊文花,我是消費者,樊文花更是親身體驗十分信賴!
❾ 璞蘊化妝品怎麼加盟
打加盟電話:02164026656。
璞蘊化妝品加盟條件:資金條件,五至十萬元。代理費用大概九至二十六萬元。商標使用費不得小於三點三萬人民幣。裝修設計費用不低於五點一二萬元。收銀設備不足二點一四四萬元。首批進貨費用不低於三點一三萬元。保證金至少一點三三五萬元。
上海璞蘊化妝品有限公司簡稱璞蘊,成立於2019年8月,總部位於上海,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化妝品企業。
❿ 護膚品加盟市場前景如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珀萊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貝泰妮(300740)、青島金王(002094)、華熙生物(688363)、歐萊雅(OREP)、資生堂(4911)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區域佔比、品牌市佔率、市場規模預測
1、市場規模:2021年全球護膚品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
根據歐睿(Euromonitor)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2020年間,全球護膚品市場規模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2015年,由於歐元區需求持續不振以及巴西出現大幅經濟衰退,全球護膚品市場規模同比下滑;2016-2019年得益於大中華地區的消費增長和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帶動,全球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在此期間有所回暖,2019年全球護膚品市場規模達1411.37億美元。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下降至1397.34億美元,同比降低1%。2021年,疫情對經濟影響下降,經濟開始復甦,據歐睿初步核算,2021年全球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有所回升,為1552億美元,同比上升11.07%。
2、區域分布:亞太地區人口基數大,市場佔比第一
根據歐睿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護膚品市場規模自2018年起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護膚品市場。
以中、日、韓為代表的亞洲地區是全球主要護膚品市場,根據歐睿初步核算,2021年,亞太地區護膚品行業規模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市場規模佔比擴大至55.48%,北美地區位列第二,佔比達到15.40%,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市場規模佔比較少,為3.34%,但相比2020年有所增長。
——代表國家主要品牌情況:日本護膚品品牌眾多,競爭激烈
目前,日本護膚品市場競爭品牌主要是本土品牌的競爭。且日本護膚品市場的品牌競爭相較於其他國家來說較為激烈,主要是由於日本護膚業務發展的歷史更為悠久,使得其護膚品牌眾多,即使是排名前10的品牌在整體的護膚品市場佔比也仍然較小。
2020蝶翠詩、怡麗絲爾、寶麗在日本的市佔率分別為4.1%,3.9%、3.8%。在日本排名前十的護膚品牌中,僅有SK-II為美國寶潔集團旗下品牌,其餘九個品牌均為日本本土品牌,事實上SK-II也是在日本創立的護膚品牌,於1991年被寶潔公司收購。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市佔率前十的品牌當中,怡麗絲爾和肌膚之玥兩個品牌屬於日本資生堂集團,蘇菲娜和碧柔兩個品牌屬於日本花王集團,其餘的六個品牌均屬於不同的公司。綜合來看,無論是從品牌還是企業的角度,日本的護膚品市場競爭相較於其他國家都顯得更為激烈。
註:截止2022年4月, 歐睿尚未公布2021年日本護膚品行業市佔率情況,上表採用2020年數據。
——代表國家主要品牌情況:韓國護膚品市場集中度較高
韓國護膚(化妝)品產業溯源於1916年日本佔領時期由朴承植研發的「朴家粉」開始,歷經上世紀50-60年代的小作坊生產、70年代的概念炒作、80年代以技術和質量為核心、90年代的海外拓展與競爭到2000年以後的快速發展與成熟時期。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韓國政府持續支持化妝品出口,進一步推動了產業升級。總體看,護膚品是韓國化妝品中最主要的品類,且由於韓國化妝品產業的發達,護膚品的品牌及產品種類都較為豐富。
韓國本土的護膚品牌占據了韓國護膚行業的主要市場,其中以LG集團和愛茉莉太平洋兩家公司為主,據歐睿公布的數據,2020年LG集團和愛茉莉太平洋兩家公司在韓國護膚品市場的市佔率合計已經達到了43.6%,企業集中度較高。但由於護膚品品牌眾多,因此與企業市佔率相比,韓國護膚品品牌市佔率相對較低,2020年韓國護膚品品牌市佔率排名前三的品牌為雪花秀、The
History of Whoo、蒂佳婷,三個品牌的市佔率分別為9.9%、8.8%、4.6%。
註:截止2022年4月, 歐睿尚未公布2021年日本護膚品行業市佔率情況,上表採用2020年數據。
——代表國家主要品牌情況:美國本土品牌競爭激烈
美國的護膚品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1828年美國第一個護膚品本土品牌嬌蘭成立,隨後1846年,著名護膚品牌雪花秀成立。隨後,美國的護膚品行業便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各中類型的護膚品品牌層出不窮,以香奈兒以及雅詩蘭黛等為代表的集團和品牌開始形成。目前,雅詩蘭黛已佔據美國護膚品主要市場。
美國護膚品競爭以本土品牌之間的競爭為主。根據歐睿公布的數據,2020年美國護膚品市佔率最高的前三個品牌分別為露得清、Bath & Body
Works、Rodan+Fields,市佔率分別達到4.7%、3.7%、3.6%。在美國護膚品品牌市佔率排名前10的品牌中,除開適樂膚和蘭蔻兩個品牌隸屬於法國歐萊雅,其餘的品牌均屬於美國的本土品牌。
註:截止2022年4月, 歐睿尚未公布2021年美國護膚品行業市佔率情況,上表採用2020年數據。
——代表國家主要品牌情況:法國歐萊雅公司旗下品牌占據法國護膚品主要市場
目前,法國護膚品市場競爭品牌主要是本土品牌以及德國的護膚品品牌的競爭。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本土護膚品品牌包括伊夫黎雪、理膚泉、雅漾、巴黎歐萊雅等,它們極其具有市場競爭力,不僅在法國國內占據主要市場,在國外市場同樣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2020年伊夫黎雪、理膚泉、雅漾在法國的市佔率分別為8.2%,6.7%、6.5%。且在法國護膚品市佔率排名前五的品牌中,僅有拜爾斯道夫公司旗下的妮維雅屬於德國,其市佔率為4.9%,排名第五,其餘的四個品牌均為法國本土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國護膚品市佔率前十的品牌中,有四個品牌都屬於歐萊雅集團旗下品牌,分別是理膚泉、巴黎歐萊雅、Mixa和蘭蔻。
註:截止2022年4月, 歐睿尚未公布2021年法國護膚品行業市佔率情況,上表採用2020年數據。
3、發展趨勢及前景:護膚品行業發展潛力大
隨著全球護膚意識普遍覺醒,且隨著消費者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護膚品的消費向高端產品傾斜。
近年來,歐美地區護膚品行業增速放緩,亞洲、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的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增速較快,尤其是中國大陸地區增速遙遙領先,成為推動全球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影響了全球護膚品行業的生產和流通,前瞻認為,2022年,新冠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行業將會有小幅回暖,到2027年全球護膚品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09億美元。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護膚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